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
名老中医治疗月经病用药经验分析
![名老中医治疗月经病用药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0c23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0.png)
名老中医治疗月经病用药经验分析
月经病是一种由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妇科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月经过少或过多、经期提前或延迟、经血颜色不正常等。
中医认为,月经病是由气血不足、肝经郁滞、痰湿内生等原因所致,因此在治疗上重视补益气血、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等方面的方法。
曹大元
曹大元教授认为,月经病的病因主要是气血不足,因此在治疗上要以滋补为主。
他通常采用偏方,如:
(1)当归芍药散: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糯米30克,水煎服。
曹大元教授治疗月经病时还重视饮食调理,推荐女性多食用红枣、山药、桂圆、枸杞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杨继洲
杨继洲教授认为,月经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他通常采用中药加针灸的方法治疗,如:
(1)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6克、半夏6克、生姜6克、人参6克、枸杞子10克、当归6克、白芍6克,水煎服。
此外,杨继洲教授还推崇针灸和推拿治疗月经病,以舒缓身心,调理气血。
林清祥
林清祥教授治疗月经病主张以疏肝理气为主,同时注意调理脾胃。
他通常采用偏方,如:
林清祥教授还主张女性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以利于身心健康和月经的正常规律。
通过以上几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月经病注重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强调药食同源,即药物与食物的搭配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女性在治疗月经病时应选择正规机构,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f0f95b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d.png)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随着人们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的提升,月经不调已经成为女性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延后、月经过少、月经提前等。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诱发妇科炎症、痛经、头痛、子宫肌瘤等疾病,甚至还会引起不孕不育。
中医将其归为经期延长、崩漏等范畴,常以中药汤剂、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基于此,本文将综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具体如下。
1、发病机制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和寒热湿邪侵袭、情志因素、房劳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渡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损伤冲、任、督、带和胞宫、胞脉、胞洛,以及肾-天葵-冲任-胞宫功能失调而致。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让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最终引起月经失调。
“经水出诸肾”月经不调的重要病因是肾虚,临床治疗时可从肾入手。
但有关学者认为,冲脉失利是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诊治此病时,应对冲脉实施辩证论治,根据寒热之别、阴阳气血等使用平逆、固冲、理冲、温冲等方式进行治疗。
足以看出,月经失调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同学者有不同诊治方法。
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中医辨证论治月经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
2.1月经先期月经多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多是因气虚和血热因素导致的。
(1)对于因气虚导致月经提前的患者,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是因体质素弱,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渡,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以致月经先期来潮。
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致使心脾气虚,统摄无权,月经提前。
舌诊时,舌质呈现淡红,舌苔薄白。
脉诊时,脉细弱。
可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药物: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等,其中人参、黄芪益气为君;白术、甘草健脾补中为臣;当归补血,陈皮理气为佐,升麻、柴胡升阳为使,诸药合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摄血归经,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abde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0.png)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与方法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月经病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思路主要是通过调整女性身体的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常见的几种月经病,介绍中医药治疗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1.前期经期延长或过多(月经过多):这是指月经周期过长,每次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可能伴有腰腹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思路是活血化瘀,通经止血。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煎汤,可以调理气血,缓解血瘀,达到止血的效果。
2.经期量少(月经不调):这是指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量少,有的甚至没有经血排出,常常伴有气虚的症状,例如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等。
治疗思路是益气补血,调补肝肾。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等具有益气补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熟地、党参、当归等配伍煎汤,可以补益气血,调整内分泌,缓解经期量少的症状。
3.经期痛经:这是指月经来潮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的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思路是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香附、柴胡、川芎、丹参等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例如,将香附、柴胡、川芎等配伍煎汤,可以舒肝理气,缓解经期痛经的症状。
4.经期不孕:这是指经期周期规律,经血正常,但女性长期无法怀孕的情况。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思路是调补气血,调整肝肾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具有补气血、调理肝肾的药物。
例如,将黄芪、熟地、当归等配伍煎汤,可以调节内分泌,促进卵巢功能,改善经期不孕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疗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中医药治疗月经病不仅仅是通过草药煎汤的方式,还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的应用,具体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该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10faaa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6.png)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1.个性化治疗:中医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理变化都是不同的,因此,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强调个性化治疗。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症状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治疗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精确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即人体内脏、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平衡。
在治疗月经不调时,中医师会通过调整整体的平衡来治疗不调的月经。
中医治疗强调以整体观念来治疗病症,可以避免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情况。
3.中草药的疗效: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采用中草药来进行治疗。
中草药具有疏风、清热、调经、活血等功效,可以调整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中草药的疗效较为温和,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4.针灸治疗的独特效果:针灸是中医经典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月经不调也有独特的疗效。
通过针灸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整子宫内膜的分泌功能,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与中草药相比,针灸疗效更加直接,可以快速缓解月经不调带来的症状。
5.预防复发: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强调全面治疗,不仅仅是治疗症状,更注重调整整体体质,预防病情的复发。
中医师会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月经不调的复发,使得患者长期保持健康。
总之,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具有个性化治疗、整体观念、中草药疗效、针灸治疗和预防复发等优势。
这些优势使得中医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不同体质、不同病因的月经不调患者中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治疗还能调整整体体质,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研究
![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701c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7.png)
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妇科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所致。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妇科疾病的康复。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探讨中医的治疗研究。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经期、经量、经色或者经痛等方面出现异常情况,包括经期提前、推迟、间隔时间不规则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月经不调通常是由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整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目的。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多样,常见的包括草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等。
根据具体病情,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经络情况等综合判断,然后开具相应的草药调理方剂,并辅以适当的针灸疗法,以达到调理经血的目的。
此外,推拿按摩也被广泛运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中,通过按摩穴位,改善气血循环,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月经不调、腹痛等。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是因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湿气内阻、瘀血淤滞等原因所致。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目的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消除湿气、瘀血等有害因素。
常见的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等。
中药方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理,常用的草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
针灸疗法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减少肌瘤的压迫症状。
三、盆腔炎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中医认为盆腔炎是因为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畅所致,也与体内寒湿、湿热等有害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主要思路是调理脏腑功能,清除湿热、寒湿等病邪。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包括中药、艾灸等。
中药方剂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促进炎症的消退。
同时艾灸也是常用的治疗盆腔炎的方法之一,通过艾灸温热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活化脏腑功能。
妇科中医优势病种
![妇科中医优势病种](https://img.taocdn.com/s3/m/7ae65d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0.png)
妇科中医优势病种[正文]妇科中医优势病种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药在妇科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妇科中医优势病种及其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药在妇科健康中的作用。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与气血失调、肝郁脾虚等因素有关。
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可以恢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量。
常用中药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等,针灸疗法则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治疗。
二、痛经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腹痛、腰痛等。
中医认为痛经多与气血不畅、寒湿内阻等有关。
中药方剂如神曲颗粒、逍遥丸等可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针灸疗法也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中医认为多与气滞血瘀、肝郁脾虚等因素有关。
中药方剂如逍遥散、桃仁承气汤可以调理气血、软化肿块,针灸疗法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症状。
四、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由性传播感染或产后感染引起。
中医认为盆腔炎与湿热郁滞、气滞血瘀等有关。
中药方剂如三黄石膏、南芪汤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针灸疗法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炎症的消散。
五、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出现的多种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多与阴阳失衡、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中药方剂如养血安神汤、脾胃丸可以调理阴阳、平衡气血,针灸疗法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症状。
以上是妇科中医优势病种及其治疗方法的简要介绍。
中医药在妇科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可以为女性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
[附件]⒈中医方剂配方参考表⒉针灸穴位图册⒊相关研究及临床案例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医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⒉脏腑功能:中医学说中,脏腑是指人体内的器官,其功能不仅限于生理功能,还包括心理、情绪等方面。
⒊气滞血瘀: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堆积在体内。
⒋温经散寒: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通过温热药物来活血散寒,缓解经期疼痛。
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
![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61c1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b.png)
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袁士良名老中医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总结月经病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不适,包括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痛经等。
袁士良是我国知名的老中医,凭借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调理方法,成功治愈了多位患有月经病的女性。
在治疗过程中,他运用了“调周法”,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调理气血袁士良认为,月经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血不调,所以调理气血是治疗的重点。
他通过运用针灸、推拿等手法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月经周期。
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疏通经脉,活血化淤,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
推拿则能按摩和刺激关键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流动,使经脉通畅。
二、调理脏腑功能在治疗月经病的过程中,袁士良重视对脏腑功能的调理。
他提倡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
此外,他还推崇中药调理,选用补血、调经、散寒等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中药,以达到调理月经的目的。
三、调整生活习惯袁士良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他建议患者尽可能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连续劳作。
此外,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调节也对治疗月经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他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保持健康的心态,减轻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袁士良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在他的治疗下,患者们的月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诸多症状纷纷消失。
他的成功经验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其他中医师和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应用袁士良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时仍需谨慎。
首先,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因人施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同,所以在治疗月经病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调理方案。
其次,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中医理论,合理运用中医药的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或使用不当的方法。
总而言之,袁士良名老中医的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治疗思路。
中医特色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4378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8.png)
中医特色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推拿按摩、艾灸等。
1. 针灸:针灸是中医特色技术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妇科疾病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对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平衡阴阳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神阙等。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妇科疾病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病情,中医医生会根据体质、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以使用红花、川芎、当归等中药进行调理。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特色技术中的一种手法,对于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可以通过按摩乳房、胸部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
4. 艾灸:艾灸是中医特色技术中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条或艾叶,将热量传递给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在妇科疾病中,艾灸可以用于调理子宫、卵巢功能,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特色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在选择和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时,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崔桐华治疗月经病特色总结
![崔桐华治疗月经病特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102e7425c52cc58bd6be8e.png)
白带情 况来 分类 , 简便易懂 , 适合 中医妇科医生临床尝试 。
1 月经 先期 病
经前腹痛, 以及行经不利者 , 血分有瘀滞也。宜用加味香苏散 ( 当归、 白芍 、 柴胡 、 丹皮、 陈皮 、 醋延胡索 、 香附、 桃仁 、 苏梗 、 甘草) 。
经后腹 痛 , 以及经水减少 者 , 血虚 而不足也 。宜用 加味补 血汤
玫瑰花 6 女贞子 1 5 g o 7副水煎服 , 日l 剂。 间断服用 1 个月 , 患者复诊时诉例假准时 , 诸证缓解 。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1 — 1 8 )
作者简 介: 段传 皓, 男, 硕 士, 主治医师。
8 9 . 3 %( 非常满意 2 1 例, 比较满意 2 9例 , 一般 满意 5例 、 不满意 1例 ) , 组 问 比较 差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 4 . 5 7 1 , P = 0 . 0 3 3 ) 。
( 黄芪 、 当归 、 白术 、 人参 、 香附 、 川芎 、 熟地黄 ) 。
6 白带 异 常
漏下 白物 , 有如米饮不绝者 , 多 因脾 为湿 困也 。 崔桐华善用 《 医学见能》 茵陈四苓 汤( 茵 陈、 茯苓 、 猪苓 、 泽泻 、 革裤 、 石 菖蒲 、 炙 甘草 ) 作 为主方 , 有寒加 党参 、 益智仁 、 桂技, 有热 加黄芩 、 黄
术后放射治疗是临床保乳手术 治疗 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 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局部复 发率 以及提高预后质量1 2 ] 。调强 放射治疗是一种精确性放射 治疗方式 , 主要是采取 先进的直线 加速器 利用多 叶光栅 以及三 维治疗方 案使得 高剂量照 射分布 以及照射野形状 与照射靶 区域基本一致 ; 其既能保证靶 区照射 剂 量的均匀性 , 又能有效 减少放射 治疗带来 的毒 副作用 , 另外 还能实现 区域 内的淋 巴结 、 瘤床 和乳腺 的一体化照射治疗[ 3 1 。 然 而对于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后 实施调 强放射治 疗 的照射 面积较 大, 照射剂量也较高 , 导致 患者皮肤照射带来 的损伤较严 重 , 少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962cfc0029bd64783e2ca7.png)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虽然只有四字。
即经带胎产。
但这四个字字字如金,字字沉重,字字治起来艰难。
一个简单的经字,也就是月经病,即包含丰富内容,如月经先期,后期,不定期,痛经,崩露,月经期各种不适综合症,闭经等。
今晚我们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谈一下月经病在中医诊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如果大家喜欢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可以列为系列,逐一讲解。
即然讲月经病,我们就得首先明白月经产生的机制,同时大家一定要明白月经是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如感冒,着凉,饮食结构改变,居住环境改变,还有心情情绪的波动等,无时不影响着其变化。
这样大家从这两张幻灯片中了解月经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何为月经病呢?关于月经的基本生理常识,大家知道不?初潮,经期,周期,绝经等。
一般初潮为十三四岁,有的较晚到十六岁左右了,有的较早可能在十二三岁;基本上28天为一个周期; 绝经一般在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妇女进入老年期的象征。
我们再列出来详细看一下。
关于经期的基本常识。
我们在了解病理之前也应该先了解生理,这样对比更有利于学习。
(图片4正常月经)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常识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看所谓的月经病,也就是这些正常指数出现变化时,也就可以称之为月经病的。
对了,我们还应再了解一下所谓的周期中的几个时期: 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图片5月经的周期规律)。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月经周期异常,一般最常见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不定期(图片6月经周期异常)。
我们看完了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医诊疗月经病的几个特色。
妇女的生理特点,“女子以血为主”。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易耗损机体阴血,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而气血之间又有“载运”和“统帅”的关系,因而月经的病变,虽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治之当有温、清、补、泻之分,但其终归的目的,仍在调理气血,使之平和。
所以我们在调理月经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气血的调理。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177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8.png)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妇科在妇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和中医的诊疗方案。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期过长、过短、过多、过少、不规律等都属于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理气血,促进经络畅通。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等,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它生长在子宫壁上,容易引起月经失调、痛经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如桃仁、红花、莪术等可以活血化瘀,缩小肌瘤的体积。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外部,引起周期性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注重调理气血,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丹参等,可以活血化瘀,舒缓症状。
四、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常见症状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主要是清热解毒,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等,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五、阴道炎阴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阴道黏膜炎症,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瘙痒等。
中医治疗阴道炎注重调理阴道环境,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黄连等,可以抑制病菌生长,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诊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医疗法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功能性和慢性的妇科疾病,中医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中医疗法通常需要长期调理,治疗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需要患者坚持治疗。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特色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080a78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d.png)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特色
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许多独特的特色。
首先,中医强调
整体观念,认为妇科疾病往往与整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有关。
中医重视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来治疗妇科疾病,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局部治疗。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
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非一概而论。
其次,中医药物治疗妇科疾病注重中药的配伍应用。
中医药物
治疗妇科疾病常常采用多种草药组合使用,通过药物的配伍来调理
患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等问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中医还注重药食同源,饮食调理在治疗妇科疾病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还注重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作
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调理妇科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理经脉、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对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最后,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妇
科疾病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密切相关,因此注重调
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方面,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
发。
总的来说,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特色包括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中药配伍应用、针灸疗法以及强调预防和调整生活方式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探析中医对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法
![探析中医对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abd53804a1b0717ed5dd0b.png)
关键词:月经不调;妇科;中医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指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引起的月经改变包括初潮年龄的提前或延后、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过多或过少、月经前或经期时腹痛及全身症状等不正常生理现象。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肝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内分泌失调、血液病等均可引发月经失调,医学临床通常将月经不调病因分为两大类,①功能性原因,如内分泌失常引起的月经不调,②器质性原因,一般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和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情绪不好等多种原因也经常会导致月经不调。临床治疗时,通常先利用B超及性激素六项明确引发患者月经不调的具体病因,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其中中医疗法讲究辨证施治,注重全面调理,且副作用小,通过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在改善患者月经异常情况的同时,使其全身其他系统功能紊乱得到纠正和改善。笔者总结了多年妇科月经不调中医临床治疗经验,阐述了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
1月经不调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激素掌控着其从青春期到成熟期至衰老期的整个一生,内分泌激素增多或减少都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和功能;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系统则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其中任一环节出现异常都将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因此,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就说明女性正常生理内分泌调节功能失调了。
2.3西医在对月经不调等疾病治疗时主要运用雌孕激素,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雌孕激素后出现了闭经等现象,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时不存在此现象,副作用小。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e8a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1.png)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引言: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提前、推迟、流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这类疾病在女性中较为常见,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然而,中医药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独特而且有效。
本文旨在分析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
一、中医对月经不调疾病的认识中医将月经不调归为妇科病的范畴,认为其是由于生活作息、情绪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同时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将月经不调主要归为气滞、血瘀、湿阻、寒凝等病机,并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散寒祛湿等手段,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1.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机、祛湿散寒等功效的中药方剂来治疗。
比如,对于气滞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香附、柴胡等药物来疏通气机;对于血瘀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丹参、川芎等药物来活血化瘀。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针灸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对于经期提前的患者,常用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于经期延后的患者,常用孔最、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通过推拿按摩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
比如,对于寒凝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温脾散寒的推拿手法来疏通经络,温补脾胃;对于气滞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疏肝理气的推拿手法来调理气机。
三、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1.药物调理方面,中药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气机,祛湿散寒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量。
2.针灸疗法方面,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从而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3.推拿按摩方面,通过推拿按摩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促进气机畅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fdf5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e.png)
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一直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中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阴阳失和等内因外因所致。
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医通常采用调经补气、活血化瘀的方法。
例如,使用调经丸、活血丸等中药方剂,可以调理气血,促进经血正常流通,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多由气滞血瘀、肝郁血瘀等因素引起,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调理气滞。
中医常采用祛瘀活血的中药方剂,如桃仁红花丸等,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子宫肌瘤症状,并促进瘤体的缩小。
三、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中医认为盆腔炎主要是湿热蕴结、气血不畅所致,治疗的关键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如败毒散、逍遥散等,能够有效消炎杀菌、通经活血,缓解盆腔炎的症状。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导致月经不调、盆腔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气滞血瘀、虚实夹杂所致,治疗的方法重在活血化瘀、调理气机。
中医常采用活血祛瘀的中药方剂,如调经舒瘀汤等,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的症状。
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其治疗方法独具特色,有效性被众多患者所证实。
然而,在寻求中医治疗时,患者应当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和专业的中医医师,避免因不当治疗而导致的延误。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仅是对中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不能取代实际治疗过程中的医师诊断和指导。
因此,如果患者遇到妇科疾病问题,请及时咨询医师并获得合适的治疗建议。
总而言之,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为广大妇科患者带来了希望。
中医妇产科亮点总结范文
![中医妇产科亮点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2588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b.png)
中医妇产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女性健康、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中医妇产科的亮点总结:一、历史悠久,理论丰富中医妇产科历史悠久,起源于《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详细记载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为后世妇产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妇产科理论丰富,涉及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中医妇产科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多与肝肾、脾胃、气血、经络有关,治疗时注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中药治疗,副作用小中医妇产科以中药治疗为主,中药具有药效温和、副作用小的特点。
中药治疗妇科疾病,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病症。
此外,中药还可用于产后调理、美容养颜等方面。
四、针灸推拿,内外兼治中医妇产科在治疗妇科疾病时,注重针灸推拿等外治法。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症。
推拿则通过按摩穴位、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目的。
五、注重养生,预防保健中医妇产科强调养生保健,提倡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生活规律等。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妇女在特殊生理时期(如经期、孕期、产后)更应注意调养,以保持身体健康。
六、特色疗法,疗效显著中医妇产科拥有许多特色疗法,如中药熏蒸、中药坐浴、中药贴敷等。
这些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
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特色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七、注重心理治疗,关爱女性中医妇产科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心理治疗,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关心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中医妇产科在保障女性健康、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独特的治疗方法、显著的疗效。
月经失调中医如何辨证论治
![月经失调中医如何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c3981c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月经失调中医如何辨证论治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中医在治疗月经失调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调理月经,恢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治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多方面的信息,以确定病因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肝郁气滞型现代社会中,女性面临着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容易导致肝郁气滞。
这类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有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症状。
情绪波动时症状往往加重,还可能出现嗳气、善太息等表现。
舌象多为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
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调经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加减。
药物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薄荷、炙甘草等。
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薄荷疏散郁遏之气,炙甘草调和诸药。
同时,患者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二、肾虚型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房劳多产、久病伤肾等,均可导致肾虚。
肾虚型月经失调主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
肾阴虚者,多见月经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燥等症状。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宜滋肾养阴、调经止血,常用左归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等。
肾阳虚者,月经往往后期,量少,色淡质稀,伴有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症状。
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疗当以温肾助阳、调经为主,常用右归丸加减,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肉桂、附子等。
三、脾虚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伤脾等,可导致脾虚。
脾虚型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
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中医妇科月经病
![中医妇科月经病](https://img.taocdn.com/s3/m/274e036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5.png)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月经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 常见月经病的中医诊疗 • 月经病的预防与调护 • 中医妇科月经病的现代研究 • 中医妇科月经病的实践应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中医妇科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法和思路。
目的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痛经具有显著的疗效,通 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
艾灸治疗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对 改善痛经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 ,艾灸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
防痛经的复发。
闭经
诊疗原则
闭经的诊疗原则包括寻找病因、恢复月经、预防并发症等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针灸、食疗等综合 治疗方法。
饮食宜忌与生活调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月经病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月经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加重 病情。
生活调养
月经病患者应注意生活调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 足、温度适宜。同时,可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太极 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腹部肌肉紧张,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对改善月经不调症 状有一定的帮助。
痛经
诊疗原则
痛经的诊疗原则包括缓解疼痛、调 整月经周期、预防复发等。中医通 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针灸 、艾灸等综合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 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如温经汤 、少腹逐瘀汤等,以温经散寒、活 血化瘀,缓解疼痛。
中医确有专长个人综述妇科月经先期范文
![中医确有专长个人综述妇科月经先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2490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8.png)
中医确有专长个人综述妇科月经先期范文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尤其对月经先期有着独特的优势。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不按照正常的28天左右周期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先期经”。
中医认为,先期经是由于肝气郁结、肝肾不足、脾虚湿蕴等因素导致的,可以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来发挥治疗作用。
首先,中医药在治疗月经先期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有着治疗月经不调的丰富经验,针对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调理,以达到平复经血、调和气血的目的。
其次,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有着独特的理论基础。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是综合性的结果,因此在治疗月经先期时,中医医师会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状态、精神情绪等因素,并根据中医经典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不仅仅局限于症状的缓解,更加注重根本的调理,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另外,中医药治疗月经先期有着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月经先期的疗效显著,尤其对于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气血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月经先期,中医药可以通过调和气血、清理肝火等方法,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注重患者的整体调理。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更加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作息、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理,以帮助患者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先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对于月经先期的治疗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药的疗效,积极寻求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虽然只有四字。
即经带胎产。
但这四个字字字如金,字字沉重,字字治起来艰难。
一个简单的经字,也就是月经病,即包含丰富内容,如月经先期,后期,不定期,痛经,崩露,月经期各种不适综合症,闭经等。
今晚我们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谈一下月经病在中医诊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如果大家喜欢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可以列为系列,逐一讲解。
即然讲月经病,我们就得首先明白月经产生的机制,同时大家一定要明白月经是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如感冒,着凉,饮食结构改变,居住环境改变,还有心情情绪的波动等,无时不影响着其变化。
这样大家从这两张幻灯片中了解月经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何为月经病呢?关于月经的基本生理常识,大家知道不?初潮,经期,周期,绝经等。
一般初潮为十三四岁,有的较晚到十六岁左右了,有的较早可能在十二三岁;基本上28天为一个周期; 绝经一般在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妇女进入老年期的象征。
我们再列出来详细看一下。
关于经期的基本常识。
我们在了解病理之前也应该先了解生理,这样对比更有利于学习。
(图片4正常月经)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常识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看所谓的月经病,也就是这些正常指数出现变化时,也就可以称之为月经病的。
对了,我们还应再了解一下所谓的周期中的几个时期: 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图片5月经的周期规律)。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月经周期异常,一般最常见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不定期(图片6月经周期异常)。
我们看完了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医诊疗月经病的几个特色。
妇女的生理特点,“女子以血为主”。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易耗损机体阴血,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而气血之间又有“载运”和“统帅”的关系,因而月经的病变,虽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治之当有温、清、补、泻之分,但其终归的目的,仍在调理气血,使之平和。
所以我们在调理月经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气血的调理。
女子经血宜行,絲毫不可壅滞”,我们强调行气的必要性,“调经必以行气为先”,“妇人经水不调,多因气郁所致”,“妇人多气,以身居闺帷,性情不能舒畅,兼之忧思忿怒,执傲妒忌,肝火无时不动,每每郁结,以致月事不调”,行气主要以舒肝为着眼。
因肝藏血,为血海,主疏泄,肝气宜于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失于疏泄,则影响肝之藏血功能,而导致月经异常。
与古人“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 及“调经不先理气,非其治也”之论不谋而合。
在行气解郁之时,重视养血以固本,每在养血的基础上加香附、木香、佛手、乌药之属以行气开郁,认为如此则血自流通。
养血从不过用滋润药品,临床上一般多以四物汤加减化裁,《医方集解》曰:“当归甘温入心脾,能养营活血,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血滞,补血虚,生血为君;生地甘寒入心肾,滋血养阴为臣;芍药酸寒入肝脾,敛阴为佐;川芎辛温入手足厥阴,润肝燥而补肝阴,升清阳而开诸郁,通上下而行血中之气为使也”四物汤能养血兼行气滞,充分体现了养血结合行气的思想。
接下来我们再看中医药调理月经病的第二个特色。
《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由于气血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伤于血,必影响到气,伤于气,也会影响到血。
肝主血液的储藏与调节,血液化生之后,除营养周身外,均藏于肝。
肝血有余,下注血海,变化而为月经;冲脉之气盛,肝气疏泄有序,血脉才能流通,月事才能以时而下。
肝藏血及主疏泄功能的正常是月经正常的基础,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
《女科经纶》云:“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
”故脾胃健运,则生化有源,血循常道,脏安脉通,血海充盈,月事正常。
若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若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
故临床有"治血先治脾"之说。
所以我们认为月经病贵在调肝理脾,调畅气血为重点,如肝气郁滞者,以四逆散、逍遥散为主方加减。
血瘀者,以少腹逐瘀汤、桃核承气汤为主方加减。
肝血不足者,以四物汤、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为主方加减。
月经量多,或崩或漏,虽然原因非一,但大量出血时又当先治其标,常加艾炭、仙鹤草、乌贼骨、炮姜炭、茜草炭等药,从而达到治愈并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第三、以肾为本,疏郁化瘀,治疗月经量少,妇科常用两字,郁、瘀。
我们认为女人如花似水,以肾为根,以血为本。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说明了肾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成熟和肾衰。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协同作用的结果。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藏精,主生殖。
肾所藏之精即为生长发育和内分泌的源泉,肾精所化精血为胞宫的行径提供物质基础。
“经水出诸肾”,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月经出现周期性的藏泻,是肾阴肾阳转化,气血盈亏的变化结果。
故肾与月经关系密切。
大凡月经失调之病多以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傅青主女科》曰:“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脾。
”即肾水生化,充盈血海,使经血应时而下与心肝脾的功能正常密切相关。
“倘心肝脾有一经之郁,则其气不能入于肾中,肾之气即郁而不宣矣。
”心肝脾郁结瘀滞最终都会导致肾水生化宣泄异常,进而在行经时经量减少。
尤昭玲教授曾拟订了补肾养血、疏郁化瘀的根本治法。
临床上该病多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单纯实证极其少见,加之经期以“泻”为主,气血易有所亏损,因此导师在治疗时补肾养血、疏郁化瘀并重施治。
补肾以长先天之精,化生肾水,补给先天物质基础,充盈血海;女人以血为本,养血以顾其根本,维持血海满盈;疏通心脉瘀滞,心气下通,心肾相交,顺畅血流;疏解肝郁,通达气机,气血正常下行;化脾之郁结,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以补养先天之肾精生化气血。
此法通补兼施,通而不伤气血,以静养动,以动制静,动静相宜。
自拟补肾活血调经之药方,其组成为:熟地、当归、川芎、赤芍、白术、泽泻、大血藤、鸡血藤、红花、凌霄花、旋覆花、三七花、吴茱萸、益母草、香附、牛膝等。
该方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减,补血养血。
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较好疗效。
这里的大血藤又称红藤,是临床上治疗肠痈和妇科常见炎症的一种药材。
凌霄花又名堕胎花,说明此花破血祛瘀作用甚强。
临床上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第四、中医药清热化瘀、滋阴止血调治崩漏。
崩漏之主要病机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气虚、血热、瘀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行血,气亦能摄血,气又依赖血的运载才能发挥作用。
妇人以血为本,而经带胎产无不耗伤阴血,流产、上环等均可损伤冲任之脉。
《灵枢》云“ 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冲任不调,阴血亏损,以致机体处于气血相对不足的状态。
血虚可导致气虚,气虚则无权摄血,而致出血诸症,如此更加重了血虚,形成了因果相干、气血两虚的恶性循环。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妇科之血证,与热邪为患尤为密切。
孙思邈提出了瘀血导致崩漏的观点。
云:“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
李杲在《东垣十书·兰室秘藏》中提出:“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 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曰:“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冲脉为血海,实即子宫太热,而致破妄行。
所以根据崩漏之虚、热、瘀病机特点,治以清热化瘀、滋阴止血,临床上常用四草汤随症加减治之。
组成:仙鹤草30g,马鞭草10g,旱莲草20g ,鹿衔草10 g。
仙鹤草长于补虚、收涩止血;马鞭草长于凉血、活血、止血;旱莲草长于滋阴、活血止血;鹿衔草长于温经、活血、止血,四草合用,融止血药于一炉,兼有清热、滋阴、化瘀、补虚之功效,且鹿衔草性温能防马鞭草、旱莲草之寒凉,故四草配伍,活血而不动血,止血而不留瘀,凉血而无寒凝之弊,祛瘀而无伤正之忧,适用于因虚、瘀、热等各种原因所致崩漏之病证。
我们再看最后一个特色。
第五滋养肝肾,养血调经治疗闭经。
根据闭经肝肾不足之病机本质,而从肝肾论治。
中医认为闭经只有立足于以补益肝肾养血为主,方可从根本上达到调经的目的,促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切忌妄行攻破,同时妇女以血为用,妇女的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是与血的盛衰、盈亏、通闭息息相关。
故滋养肝肾,养血调经是治疗闭经的最基本法则。
长期实践总结认为:川芎、杭芍、当归、熟地、山茱萸、女贞子、龟板、牛膝、牡蛎、丹参、鸡血藤、苏木、益母草。
《成方便读》言:“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滋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正药。
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机,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
山茱萸、女贞子、龟板、牛膝、牡蛎滋补肝肾之精,取静补能生水之意,丹参、川芎、鸡血藤、苏木、益母草活血通经,为动药,补中有通,动静结合气机调畅,血脉通利,化源充足,血海充盈,则月事以时下。
诸药合用,共奏养血调经、滋养肝肾之功。
总之,在月经病治疗中,我们必须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辨证论治为立本,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整体与局部,主症与兼症,病症结合,恰当选方用药,调和阴阳,使正气恢复,机体安和,阴平阳秘,冲任健旺,月经之病即除,应期来潮,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