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刑法完整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0b3f709b6648d7c1c746ea.png)
三、罪责刑相均衡原则 1、罪责刑相均衡原则的含义: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1)报应刑的观念 (2)功利主义的观念 (3)罪刑个别化的观念
3、我国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1)“刑罚的轻重” (2)“应当” (3)“刑事责任” (4)“相适应”
一、刑法的概念 criminal law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的规范特点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2、调整方式的特殊性 3、刑法调整手段的特殊性 三、刑法的渊源 1.刑法渊源的概念 (1)刑法渊源的含义
(2)刑法渊源的分类
2.刑法的直接渊源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法典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其他全国性基本法律 中有关刑法适用范围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规范
B.重要的问题:补充性;国际犯罪; 引渡或起诉 (三)空间效力的两个特别规则: 1、冲突解决规则:外国裁判消极 承认原则 2、外交人员特别规则:享有外交 特权和豁免权的人外交途径解决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含义: 刑法对人的行为或裁判约束力的时间范围 (二)约束力发挥的时间范围: 原则上始于刑法的生效止于刑法的失效 (三)新旧法交替产生的特别问题: 触犯旧法的行为,新法生效期间审判的情形 应“从旧兼从轻”。 但已经裁判的案件,继续有效。
一、刑法的效力的含义和范畴 (一)含义: 是指刑法对人的约束力,具体而言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行为规范, 是指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其二,作为裁 判规范,是指对裁判者适用法律的约束 力。 (二)范畴: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含义: 是指一国(地区)的刑法对什么地域的什么人具 有约束力 (二)空间效力规则: 1、国内犯:属地管辖 (1)含义: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发生的犯罪进行管 辖 (2)重要的问题:领域的范围;领域内发生的犯罪 的理解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724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8.png)
刑罚的适用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罚个别化原则
根据犯罪人的个人特点、罪行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犯罪人判处适当的刑罚。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执行
指将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活动。
定罪分析
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可以认定该官员构成 贪污受贿罪。
量刑考虑因素
受贿金额、手段狡猾程度、对社会的危害程 度等。
案例三:非法拘禁罪的定罪与量刑
01 02 03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非法剥夺 他人人身自由。
案例描述:某男子因债务纠纷,强 行扣留他人,限制其人身自由。
定罪分析: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 可以认定该男子构成非法拘禁罪。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刑法ppt课件
目录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刑法分则各罪详解 • 刑法中的特殊制度与规定 • 刑法实践案例分析
01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与性质
刑法的定义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的性质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 利益的重要法律,具有强制性和 惩罚性。
。
犯罪预备
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 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
行犯罪的形态。
犯罪既遂
指已经完成犯罪并达到 既遂标准的形态。
03 刑罚论
刑罚的概念与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 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刑法教学课件ppt
![刑法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f25f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0.png)
案例二:盗窃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一起盗窃罪案例的深入剖析,讲解盗 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以及在辩护过程 中应注意的要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盗窃罪 的法律适用和辩护技巧。
案例三:贪污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贪污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
总结词
量刑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时 ,根据犯罪人的罪行、犯罪情节、悔 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决定对犯罪人适 用的刑罚幅度的制度。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需要考虑犯罪人的罪行、犯 罪情节、悔罪表现、前科情况、自首 立功等因素,以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的 刑罚幅度。量刑制度还包括从轻、减 轻、免除刑罚等规定。
02 犯罪论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 行为。
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 责任的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所 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刑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刑法的立法目的、司 法目的和社会目的等。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等;而刑法的任务 则是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
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核心 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7e36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d.png)
执行程序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 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程序,以及执行 完毕后的释放和安置帮教等后续措施 。
04
罪刑各论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和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包括叛变、叛乱、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以及间谍、资敌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 为。
危害结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
01
02
03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 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 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组织性共同犯罪和任意 性共同犯罪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 和帮助犯等。
单位犯罪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 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
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
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 危险物质等行为,破坏公共设施 、交通工具等行为,以及恐怖活
动等行为。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罪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等。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
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行为,侵犯国家财产所有 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
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等。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环境污染罪等。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 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程序,以及执行 完毕后的释放和安置帮教等后续措施 。
04
罪刑各论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和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包括叛变、叛乱、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以及间谍、资敌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 为。
危害结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
01
02
03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 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 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组织性共同犯罪和任意 性共同犯罪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 和帮助犯等。
单位犯罪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 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
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
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 危险物质等行为,破坏公共设施 、交通工具等行为,以及恐怖活
动等行为。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罪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等。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
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行为,侵犯国家财产所有 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
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等。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环境污染罪等。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ad2efbc8d376eeaeaa319b.png)
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
惩 罚
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 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是 对
意义:有利于鼓励公民在必要的条件之下,同过损害
正 义
较小的合法权益的手段,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尽
的
一切可能减少自然灾害、不法侵害等危害带来的社会
伸 张
损害。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思
斯 丁
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一
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
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
某日晚,甲乙按照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
风,甲进入丙家后,见甲一人在家,便对甲实
惩 罚
施了暴力,抢劫了丙的一万元现金,本案如何
是 对
B、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 果,并且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
(2)过失:
A、过于自信: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会发生 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
B、疏忽大意:行为人已经预见可能会发生危 害结果,而轻信能过避免。
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览表
课堂案例练习题:
请指出下列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哪一种(讨论)。
斯 丁
规定的最高刑为 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
追究。(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我国境外对我国公民,按照我国
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
惩
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罚 是
除外。
对
正 义
普遍管辖:
的
伸 张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ppt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34ac46bec0975f465e2a6.png)
刑事 责任
饭中。邓某吃饭后在午睡时毒发身亡。经查, 何某在作案时正好是14岁生日这一天。
年龄 问题:14周岁生日当天投毒杀人的该不该定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人主
体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 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刑事责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不仅不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
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罪过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问题:李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吗?
分析: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犯 是刑法所
罪 保护的而
客 体
为犯罪行 为所侵害 的社会主
概 义社会关
念 系。
犯罪客体是刑法 所保护的那一部 分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犯罪 行为所侵害的社 会关系。
正正 确确 定量 罪刑
刑法课件
![刑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4b72d69ec3d5bbfd0a745a.png)
刑法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构成理论正当行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刑罚刑事裁量刑法概说◆刑:早期金文造字本义: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
晚期金文省去¡°井¡±中的点,后来演化成¡°开¡±。
《説文解字》:刑,剄也。
从刀,幵聲。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根据犯罪人所犯罪行的不同处以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广义刑法:泛指刑事类法律规范。
(刑法典+附属刑法+单行刑法+刑法解释等等)狭义刑法:即刑法典。
我国刑法概况◆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立法过程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两部刑法以后分别被人简称为¡°79刑法¡±和¡°97刑法¡±)◆修订过程2001年至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通过了8个刑法修正案。
◆法条概况共9章,1个附则,2个附件,452个条文。
刑法基本原则概况◆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刑事规范始终,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体现刑法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准则。
◆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刑事立法方面;刑法司法方面。
◆79刑法没有刑法基本原则的规定;97刑法在第3条到第5条对刑法基本原则作出了规定,使得我国刑法法治前进了一大步。
◆97刑法所确立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主义)◆最早来源: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对于任何自由人,不依同一身份的适当的裁判或国家的法律,不得逮捕、监禁、剥夺领地、剥夺法的保护或放逐出境,不得采取任何方法使之破产,不得施加暴力,不得使之入狱。
¡±之后欧美立法例都巩固了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7b5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0.png)
诈骗罪
抢夺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 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 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聚众斗殴罪:是指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是指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 印章的行为。
犯罪客观方面
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 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结果等 要素。
犯罪客体
指刑法所保护的、犯罪行为所 侵害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利益。
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 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 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未完成形态
犯罪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 止。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分类
按照共同故意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按照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 同,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03
刑罚论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刑罚的概念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是指故意破坏燃气或者其他易 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 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
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是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 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走私罪
《刑法》完整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ba72a4b14e852458fb57dd.png)
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注意:①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之便,3种情形;
②主观方面不以占有为目的,以归个人
使用为目的
公物。
③客体只是公款+特定款物,客体不包括
五、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的,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
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
第三节 刑罚
二、刑罚的裁量
缓刑
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
条 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件
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犯罪分子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
刑法第73条对缓刑考验期作了规定:“拘役的缓刑考 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 不能少于一年。”
判处死刑?
分析: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
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 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肖某无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 人不适用死刑,也包括不能适用死缓,因为死缓 是死刑执行的一种制度,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2、刑罚的裁量
刑罚的裁量指审判人员在裁量决定对犯罪人应处的刑罚时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人适用的制度。
四、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 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 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情节严 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7b48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3.png)
彼罪的界限等。
证据收集与审查
分析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审查 及运用情况,评估证据的充分
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法律适用与解释
讨论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适用问 题,如法律条文的解释、法律
原则的运用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对案件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 归纳出案件的主要问题和争议点
。
启示与建议
从案例中提炼出对刑法理论和实务 的启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 。
刑罚的适用
适用刑罚必须遵循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以及怀孕或 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群体,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的执行
刑罚的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将 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 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不同的刑罚由不 同的机关执行,如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由监狱执行,死刑由法院执行等。
拓展思考
引导学员对类似案例进行拓展思考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犯罪的特征
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 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犯罪 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 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
的社会关系。
客观要件
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的 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 为、危害结果、因果关
系等。
主体要件
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主观要件
各类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详细阐述每一类犯罪的概念、构成要 件、行为方式等,为正确适用刑法分 则提供基础。
刑法分则的适用原则与方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 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 任相适应。
证据收集与审查
分析案件中的证据收集、审查 及运用情况,评估证据的充分
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法律适用与解释
讨论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适用问 题,如法律条文的解释、法律
原则的运用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对案件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 归纳出案件的主要问题和争议点
。
启示与建议
从案例中提炼出对刑法理论和实务 的启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 。
刑罚的适用
适用刑罚必须遵循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以及怀孕或 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群体,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的执行
刑罚的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将 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 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不同的刑罚由不 同的机关执行,如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由监狱执行,死刑由法院执行等。
拓展思考
引导学员对类似案例进行拓展思考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犯罪的特征
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 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犯罪 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 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
的社会关系。
客观要件
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的 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 为、危害结果、因果关
系等。
主体要件
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主观要件
各类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详细阐述每一类犯罪的概念、构成要 件、行为方式等,为正确适用刑法分 则提供基础。
刑法分则的适用原则与方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 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 任相适应。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cfa5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0.png)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 序和利益,对犯罪人施加的剥夺 或限制其权益的法律制裁。
刑罚的种类
包括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 资格刑等,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 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刑罚种 类进行处罚情节、后果等因素 ,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 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依法确定适当 的刑罚。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 私财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
01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行为。
聚众斗殴罪
02
是指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03
是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量刑情节
包括从轻、减轻、从重、不减轻等情 节,量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 。
执行制度
执行机关
刑罚的执行机关包括人民法院、监狱、社区矫正机构等。
执行程序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程中的减刑、假释等程序,确保刑罚的正 确执行。
04 刑法分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01
02
03
故意杀人罪
按照是否具有特定目的分类
可以将犯罪分为目的犯和非目的犯。
犯罪形态
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了完整的犯 罪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危害结
果。
未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 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完成全部犯罪行 为。
共同犯罪形态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等。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260f677232f60ddcca1f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2018.5.30
《刑法》完整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第五节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念
罚的法律。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特
更加广泛
点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刑法》完整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特
刑事违法性。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律的特权。”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不同,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 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包括: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 等、行刑上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刑法》
2018.5.30
《刑法》完整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第五节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念
罚的法律。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特
更加广泛
点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刑法》完整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特
刑事违法性。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律的特权。”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不同,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 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包括: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 等、行刑上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的构成要件。 时间、地点、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要件。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概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 念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法院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充
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徐建平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2003年4月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徐建平不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12月 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 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授权, 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之后几日对徐建平以 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分析:甲的行为不是犯罪,因为我国刑法并未将通
奸作为犯罪行为加以规定。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 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所谓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 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所谓 “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处罚”。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和乙到丙家行窃,共窃取了价值规律万
元的财物,经销赃后,赃款由二人平分。但甲在行窃 中,瞒着乙偷偷地把一个价值5千元的戒指装入口袋, 据为己有。案子最后被公安机关侦破,一审法院判决 甲有期徒刑5年,而判处乙有期徒刑3年。
问题:法院的判决正确与否? 分析:正确,因为甲的盗窃数额明显比乙大,根据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2002年5月26日晚9时许,原绍兴轻纺科技
中心总经理徐建平与其妻丁遐(公司董事长)吃过晚 饭后,先后回到位于柯桥的公司卧室内,因工作及 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徐建平借着酒劲,一手拿起茶 杯向丁遐头部猛击,一手使劲猛掐丁的颈部,直至 妻子窒息死亡。作案后,徐建平用钢锯将尸体肢解, 抛入消防蓄水池内。次日,徐建平乘车潜到江苏省 南京市。2002年11月15日,徐建平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正正 确确 定量 罪刑
犯 罪 客 体 概 念
是刑法所 保护的而 为犯罪行 为所侵害 的社会主 义社会关 系。
犯罪客体是刑法 所保护的那一部 分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犯罪 行为所侵害的社 会关系。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观方面
概 念
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 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二、犯罪构成 三、排除犯罪的事由 四、故意犯罪形态 五、共同犯罪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 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 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 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 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更加广泛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应比乙大。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 应”。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称罪刑均衡原则或罪刑等 价主义。其含义是,根据罪行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 当,罚当其罪。
问题:这个案件有哪些特征?哪些是犯
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分析:犯罪分子面貌;行为人达到法定刑事
责任年龄;发生时间;使用暴力;夺取他人 财物;针对妇女;精神正常;皮包形状、颜 色;故意等。
用红色标记的特征决定行为人的行为构 成抢劫罪,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其他特征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犯.30
刑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刑法概述 犯罪 刑罚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罚的法律。 念 特 点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律的特权。”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不同,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 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包括: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 等、行刑上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刑事违法性。 特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问题:2003年4月,徐建平在关押期间完成
的3项实用新型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局受理。这3项技术发明都与纺织行业有关。 徐本人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还曾被评为200 1年度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个人。近200名 知识界人士上书法院请求“刀下留人”,认为 其对中国纺织业有巨大贡献,保留其一命更有 价值。对徐建平应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