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ca3b09453610661fd9f415.png)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自主学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的表现 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 臣: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造成的后果:
明《流民图》局部
①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② 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相关史事: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 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 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 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 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 人称“九千岁”
科学巨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建筑 小 说 和 戏 剧
明长城
北京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 而,种种社会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它逐步走向 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 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起义军纪律严明。 (3)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 失,这是根本原因。
自主学习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1)生活地区: 我国东北
(2)兴起时间: 1616年统一女真 赫图阿拉(辽宁) (3)杰出首领: 努尔哈赤
2.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 系,请在□内画√。 √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5c916767ec102de2bd8956.png)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 17明朝的灭亡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 17明朝的灭亡 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af5fc67c1cfad6195fa77d.png)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①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材料一
பைடு நூலகம்
明神宗时 明熹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 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明崇祯时
材料二
明《流民图》(局部)
陕 北
李 自 成
1644 提出了“均田免赋” 均 1643 年推翻 的口号;规定了严明 田 年建立 了腐朽 免 大顺政 的明王 的军纪;向贫苦农民 权 赋 朝 发放钱粮等。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 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 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 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 殆(dai)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 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1.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 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2.面对这种情况,朝廷是如何做的呢?
7.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 的关系,请在□内画√。 √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 □土地兼并严重 √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8.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
D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ae425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4.png)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6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1616年,__努__尔_哈__赤___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__后__金__。 (2)1635年,__皇__太_极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大__清__。 2.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__吴__三__桂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 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史解释、史料实证)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3
知识梳理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1)概况:_明__代___中__后__期__,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2)表现 ①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② 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7
能力提升
6.明朝末年,陕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剥树皮而食……树皮 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材料反映明末( A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府机构瘫痪 C.边防危机四起 D.大臣结党营私 7.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 立的政权是( D ) A.辽朝、清朝 B.金朝、元朝 C.辽朝、元朝 D.金朝、清朝
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1ae017e2bd960591c67734.png)
新课导入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 爆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一内容。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时 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 期 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
明代《流民图》
社会动荡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 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 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他木自匠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 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 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 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 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 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 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 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 故。
经过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原因:
明朝 政治 腐败; 陕西 大旱
提出
建立
”均__田___免__赋“ __大__顺___
__口号 政权
_1_6__4_4__
_年4月
_崇__祯__帝__
自缢,
明朝统
治长达
2_7__6_年
农民起义
1、李自成起义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 爆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一内容。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时 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 期 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
明代《流民图》
社会动荡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 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 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他木自匠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 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 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 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 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 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 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 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 故。
经过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原因:
明朝 政治 腐败; 陕西 大旱
提出
建立
”均__田___免__赋“ __大__顺___
__口号 政权
_1_6__4_4__
_年4月
_崇__祯__帝__
自缢,
明朝统
治长达
2_7__6_年
农民起义
1、李自成起义
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明朝的灭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682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2.png)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土地兼并情况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 答案:(1)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导致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
4.《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 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 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B ) A.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 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攻入北京 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
5.下图为某一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该历史人物是( D )
2.(2023中山模拟)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
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
要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
3.关于下图中人物(闯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建立了“张楚”政权 B.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C.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D.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4.《明史》记载:“十九日丁
材料二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 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答案:(2)状况:陕西北部地区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 民吃光了蓬草、树皮,甚至以石块充饥。
8.“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两;崇祯三 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两,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 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两……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 拾了。”由此可推断( B ) A.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 C.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 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1abe1179563c1ec5da71b9.png)
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 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 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 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 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均田免赋 大顺。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___ 崇祯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___ 自缢,明 朝灭亡。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 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3)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政治腐败 严重,_______ 国家财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_________ _______ 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_____ 陕西 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材料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 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 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清 1636年,改国号为 “ ” 。
。
清
满 洲 兴 起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1、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灾荒
《明朝的灭亡》PPT教学课件
![《明朝的灭亡》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322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0.png)
——清张廷玉等 《明史.田大益传》
材料:“是时(崇祯),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 ,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
——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
辽饷+剿 饷+练饷
“加派三饷520 万两,超过全国 总赋额的1\3。
——七下历史教参
土地兼并
明神宗 时期 (爷爷)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 之家占地7万顷
——《陕西通志》卷八六
“闯王”
姓名:李自成
籍贯:陕北米脂人 生卒:1606年—1645年
原职业:驿站马卒
主要社会经历
童年:给地主放牛 长大后:当兵
性格爱好:
善骑射,不好酒色,与其下同甘苦
明朝官府 支持起义军 李自成起义军
政治腐败
均田免赋
土地兼并
广大人民 发放钱粮
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 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 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_2_7_6__年
陕西起义 进军_河__南___ 攻克_西__安___
攻克__北__京___ 明朝灭亡
爆发原因: ①政治腐败,赋税严重(根本) ②陕北连年干旱(直接)
史书中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 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 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甲编
明熹宗 时期 (哥哥)
一次赐给瑞王、惠 王、桂王田地每人 以万计,魏忠贤占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政治腐败 促使 加速
地万顷以上
土地兼并
明崇祯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 时期 以上,占云南耕地 (自己) 的1/3
材料:“是时(崇祯),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 ,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
——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
辽饷+剿 饷+练饷
“加派三饷520 万两,超过全国 总赋额的1\3。
——七下历史教参
土地兼并
明神宗 时期 (爷爷)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 之家占地7万顷
——《陕西通志》卷八六
“闯王”
姓名:李自成
籍贯:陕北米脂人 生卒:1606年—1645年
原职业:驿站马卒
主要社会经历
童年:给地主放牛 长大后:当兵
性格爱好:
善骑射,不好酒色,与其下同甘苦
明朝官府 支持起义军 李自成起义军
政治腐败
均田免赋
土地兼并
广大人民 发放钱粮
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 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 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_2_7_6__年
陕西起义 进军_河__南___ 攻克_西__安___
攻克__北__京___ 明朝灭亡
爆发原因: ①政治腐败,赋税严重(根本) ②陕北连年干旱(直接)
史书中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 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 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甲编
明熹宗 时期 (哥哥)
一次赐给瑞王、惠 王、桂王田地每人 以万计,魏忠贤占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政治腐败 促使 加速
地万顷以上
土地兼并
明崇祯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 时期 以上,占云南耕地 (自己) 的1/3
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明朝的灭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57ea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6.png)
C.李自成起义、攻陷北京
D.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C.皇极改国号为清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4.“从汉到唐和从宋到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
汉到唐,中国是征服异族的;从宋到清,中国是被异族征服的。”下列选
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C)
A.蒙古族
的口号。 1644 年,李自成在 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 大顺 。
知识点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5.满洲兴起 (1)努尔哈赤的活动: 1616 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后金 政权。 (2)皇太极的活动:1635年, 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 1636 年,改国号
为 大清 。 6.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 吴三桂 降清,引清军入关,与清
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 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根本原因:明朝末年, 政治 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
重,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陕西 北部连年大旱。 4.建立政权: 李自成 领导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 均田免赋 ”
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 山海关 交战失利,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1.★明中晚期,全国 90%以上的人口沦为佃农和一无所有的流民,有田
者十分之一,为人佃者十分之九。这表明当时
( D)
A.社会经济有明显发展
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C.中央对社会控制力下降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
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21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045ea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png)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 云南耕地的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代卖地契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 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流民图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 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第
三
单
元
明
清
时
期
: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巩
固
与
发
展
谢谢观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 满洲兴起
(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 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统 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 使明朝的 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皇太极
(3)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 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 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 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陕北起义
进入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经
过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 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d5f2e428ea81c758f57887.png)
A
D、宦官徇私枉法
3、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首先揭竿而起,揭开明末农 民战争的序幕的地区为( A、河南 B、河北
C
) D、山西
C、陕西
4、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将领是 ( )
A、皇太极
B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阿骨打
5、代表李自成起义发展水平的事件是( A、建立大顺政权 C、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清朝的建立
清朝又是什么时 间建立起来的? 建立者是谁?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 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 宗。清皇太极是一位少数民族
杰出的政治家,他注意发展生
产,重有人才,使清朝势力不 断发展,随后对明朝加强攻势。
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 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
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 、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 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局部)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
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
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 鬼哭。 ——《豫变纪略》 材料二: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训遭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
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
D
)
9、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 ( ) A.陕西饥民暴动 C.黄巾起义 B.红巾军起义 D.李自成起义
D
10、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A. 阿骨打 C. 皇太极 B. 努尔哈赤 D. 忽必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8a3772f7ec4afe04a1df88.png)
2. 造成的后果 (1)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2)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 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 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 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 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 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 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 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探究: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首先是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 联合进攻。
其次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拥兵百 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再次是没 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 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造成的后果: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起义原因
4.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
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
的“将领”是( )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5、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 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
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C )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二、清朝的建立:
1、皇太极的主要历史活动是什么?
(1)改革内政,重视发展生产
(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皇
太
(3)改国号为清:1636年 极
像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后改称盛京。1636年,皇太
《明朝的灭亡》PPT优秀课件
![《明朝的灭亡》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283c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7.png)
《流民图》体现了 周臣在创作此画时, 关注底层劳动人民、 关怀百姓民生的悲 悯艺术宗旨,也充 分反映出画家以东 方批判现实主义精 神艺术表现手法来 传递更深刻的社会 内涵。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
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明宪宗像
•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 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 深,后更名为朱见濡。 明朝第八 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 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 (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 周臣《流民图》: 水墨之下,明朝百 姓绝望的形状
周臣,字舜卿,号东村, 江苏吴(今江苏苏州) 人,约卒于嘉庆中,寿 80余岁。山水人物力追 宋人,尤得李唐之神髓, 也是院体绘画的高手, 在成就上被认为可与戴 进比肩,其人物古貌奇 姿,绵密萧散,各极意 态。吴门四家的唐寅、 仇英都出自他的门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1.时间: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 日益腐败。
2.表现: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 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
3.影响: 痪,政事乏力。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 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 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 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 降清,引清军 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 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易误警示:
1.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的起义军不是清军。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朝的建立者是皇 太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b826c75022aaea998f0f26.png)
天下归一统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D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D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明 武 宗
明 熹 宗
魏忠贤
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刘 瑾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 心斗角,纷争不已;大巨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代《流民图》局部
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昏庸 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 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 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明末大旱和鼠疫
陕北
时间:1644年 领导人:李自成 政权:大顺 都城:西安 口号:均田免赋 措施:严明军纪,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 粮。
1644年 李自成 攻入北京 明朝灭亡 崇祯自缢 于煤山
1645年 李自成 牺牲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 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 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 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 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成为 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 闯王”。
A.皇太极 C.阿骨打
B B.努尔哈赤
D.铁木真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努尔哈赤
1616年, 统一了女真各部, 建立政权,国号 大金,史称后金 他率军与明朝连 年交战,接连取 胜,使明朝的北 部受到严重威胁洲; 次年改国号 为清。
吴 三 桂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D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D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明 武 宗
明 熹 宗
魏忠贤
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刘 瑾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 心斗角,纷争不已;大巨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代《流民图》局部
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昏庸 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 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 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明末大旱和鼠疫
陕北
时间:1644年 领导人:李自成 政权:大顺 都城:西安 口号:均田免赋 措施:严明军纪,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 粮。
1644年 李自成 攻入北京 明朝灭亡 崇祯自缢 于煤山
1645年 李自成 牺牲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 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 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 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 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成为 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 闯王”。
A.皇太极 C.阿骨打
B B.努尔哈赤
D.铁木真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努尔哈赤
1616年, 统一了女真各部, 建立政权,国号 大金,史称后金 他率军与明朝连 年交战,接连取 胜,使明朝的北 部受到严重威胁洲; 次年改国号 为清。
吴 三 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中学 主讲: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 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 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 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基本情况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闯王
口号:均田免赋
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失败
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 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李自成(1606—1645年):1630年,跟随高 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1644 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 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阅读课本85到86页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 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清朝满八旗图
正黄旗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 的情形: •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 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 山中石块而食。 • ——《陕西通志》卷八六 • 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经 过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 顺 攻克北京:(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 (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 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结合材料一,请归纳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 神 宗
东 林 党 争
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明代《流民图》局部
2.社会动荡 表现: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吏贪赃枉法 ,对民众百般盘剥。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 兼并土地 ,肆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 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 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 条件极其恶劣。
Hale Waihona Puke 再见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亡
李自成起 义推翻明 朝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 发展: 李自成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 亡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 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 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 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顺治帝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明 崇 祯 帝
清顺治帝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 偶然的吗?谈谈你的 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蒸蒸日 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
皇 太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 极 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满洲的兴起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军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吴三桂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朝代
元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清朝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清 沈阳(后迁都北京)
忽必烈 元
大都
• 木匠皇帝
我承认我是 个好木匠, 不是个好皇 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 期间,外有金兵的袭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 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 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好,很多能工巧匠做出的 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和斧子、锯子、 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 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 匠皇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 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
•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 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 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 义。 •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闯王进京》图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 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 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 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 的比较。
明朝的灭亡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中学 主讲: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 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 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 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基本情况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闯王
口号:均田免赋
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失败
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 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李自成(1606—1645年):1630年,跟随高 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1644 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 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阅读课本85到86页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 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清朝满八旗图
正黄旗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 的情形: •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 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 山中石块而食。 • ——《陕西通志》卷八六 • 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经 过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 顺 攻克北京:(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 (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 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结合材料一,请归纳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 神 宗
东 林 党 争
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明代《流民图》局部
2.社会动荡 表现: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吏贪赃枉法 ,对民众百般盘剥。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 兼并土地 ,肆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 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 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 条件极其恶劣。
Hale Waihona Puke 再见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亡
李自成起 义推翻明 朝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 发展: 李自成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 亡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 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 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 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顺治帝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明 崇 祯 帝
清顺治帝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 偶然的吗?谈谈你的 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蒸蒸日 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
皇 太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 极 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满洲的兴起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军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吴三桂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朝代
元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清朝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清 沈阳(后迁都北京)
忽必烈 元
大都
• 木匠皇帝
我承认我是 个好木匠, 不是个好皇 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 期间,外有金兵的袭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 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 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好,很多能工巧匠做出的 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和斧子、锯子、 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 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 匠皇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 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
•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 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 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 义。 •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闯王进京》图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 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 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 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 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