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详解(ppt)

合集下载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处方管理办法》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点评
不合理处方
不适宜处方
合理处方
不规范处方
不适宜处方
•临床辨证与处方不适宜 •用法用量不适宜 •重复给药 •有配伍禁忌未按要求签字确认 •其他用药不适宜的情况
有毒或小毒限量
白附子3~6g
细辛1~3g
黑顺片3~15g
山豆根3~6g
制川乌1.5~3g
麻黄(蜜麻黄)2~9g
制草乌1.5~3g
天南星3~9g
以上药味超量需签字并署明日期
配伍禁忌
白附子、黑顺片、制川乌、制草乌反半夏 (清水半夏、法水半夏、姜水半夏)、瓜 蒌、天花粉、平贝、浙贝、白芨
海藻反甘草、炙甘草 白参畏五灵脂 丁香畏郁金 芒硝畏三棱 桂枝畏赤石脂
不规范处方
•临床诊断不全 •药物未体现君臣佐使 •药物特殊调剂、煎煮要求未标注 •处方开具天数超过规定 •药味超过规定
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细则
•门诊处方点评 •住院部用药处方点评
•门诊中药处方抽取
每月1日~5日选取上月(按盘点月结) 的门诊中药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根据不同 医师所开处方数按比例随机抽取。
医师月开处方总数
5张以下(含5张) 20张以下(含20张) 50张以下(含50张) 100张以下(含100张) 200张以下(含200张)
200张以上
抽取比例
100% 40% 25% 15% 10% 5%
住院中药处方抽取
住院中药饮片处方(按出院病历数计)全 部点评
处方点评质控要点
常见限量饮片 常见配伍禁忌 药味、天数限制 处方细节

中药处方点评 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 ppt课件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 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 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第三条 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 (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 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 第七条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 有效、经济的原则
•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 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 规定书写;(专门制订一本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列表,每 位中医师人手一本,参照使用)
•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 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 后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组织管理 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
处方点评专家组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 • 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
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 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处方点评的依据
• 依据: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指南、教 科书、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国家制定的 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
3.剂型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 4.使用剂量的确定 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老年人使用
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

《中药处方点评》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课件

关节炎
中医药可活血化Biblioteka 、祛湿止痛 来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
中医药在儿童和老人中的用量调整
1
儿童用药
儿童体质较为幼嫩,中药用量需要相应
老人用药
2
调整,避免药物过量。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中药用量需要适
当减少,以防止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3
按体质调整
中医药在儿童和老人中的用量还需根据 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
散剂
将中草药研磨成细粉,方便外用和调剂。
避免中医药处方错误的建议
1 充分了解病情
在处方前进行准确细致的病情评估和辨证施 治。
2 熟悉中草药
掌握中草药的性味功效,避免药物相冲相反。
3 遵循剂量要求
精确计算中草药的剂量,避免用药过量或不 足。
4 监测疗效
及时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处方 以提高疗效。
3 气血津液
中医药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 重要物质。
4 经络系统
中医药主张人体有经络系统,通过调节经络 可以治疗疾病。
中草药处方的重要性
个性化治疗
中草药处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 点进行个性化治疗。
减少副作用
相比于单一药物治疗,中草药处方可以减少药 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综合治疗
中草药处方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草药,以实现疾 病的综合治疗。
促进康复
中草药处方有助于促进身体自身的修复与康复, 提高治愈率。
中草药的分类
药性分类
中草药根据其寒热温凉等性质 进行分类,以达到平衡人体阴 阳的目的。
功能分类
中草药根据其功效进行分类, 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
归经分类
中草药根据其对应的经络系统 进行分类,以达到调节人体功 能的目的。

中药处方点评PPT

中药处方点评PPT
密云两名患者均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并很快身亡。两名患者的药方中均有 100克生石膏粉,出事后,诊所老中 医娄仲营服下50克生石膏粉以做试 验,结果也险些丧命。
第四十七页,课件共71页
• 2009年5月23日上午10:00 ADR中 心接到2名患者在就诊后服用中药饮 片后于21、22日先后死亡信息。中 心收到后启动应急程序: 启动调查 程序立即向市局安监处报告
开展的中药药学监护与药物警戒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用药干预 医院用药情况调查与用药干预 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的建立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饮片与中成药 对临床常常需要配伍的药物进行配伍试验研究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中药科研
第四十页,课件共71页
开展中药药学监护
• 1996年清开灵注射剂 • 2004年鱼腥草注射剂 • 2006年葛根素注射剂
• 《神农本草经》序录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 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 不得违越。”梁代陶弘景则进一步指出: “……又按病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汤者、 服酒者、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 制也。”
第十九页,课件共71页
• 屠呦呦注意到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 方》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 取汁,尽服之”的记载。用水浸、直接榨 汁,她大胆尝试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 效成分。
• 中毒的分析与救治 •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 新剂型及新制剂研究
• 药物质量与疗效评价 • 新药与临床应用的评价 • 药物信息的收集与咨询服务……
第六页,课件共71页
临床药学的发展简介
• 临床药学学科自50-60年代首先在美国建立。 • 我国60年代医院药学工作者即提出应重视临床

处方点评新模板ppt课件

处方点评新模板ppt课件
总结与启示
在处方点评中,应关注超常用药情况,遵循药物治疗原则,减少不必 要的药物使用。
2024/1/26
19
案例三:特殊用药处方点评
2024/1/26
处方内容概述
患者,男性,70岁,因帕金森病就诊。医师开具处方为一 种特殊用药,需严格监测患者用药反应。
点评分析
该处方为特殊用药处方,需关注患者用药反应和病情变化 。建议医师加强患者用药指导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协作
3
处方点评人员应积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 ,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满意度。
2024/1/26
28
THANK YOU
2024/1/26
29
方面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02
处方点评工作的成果
近年来,处方点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开展,各级医疗机构纷
纷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4/1/26
03
处方点评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
不统一、点评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总结与启示
在处方点评中,应关注特殊用药的合理使用和监测情况,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医师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和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0
05
处方点评的挑战与对 策
2024/1/26
21
处方点评面临的挑战
2024/1/26
处方数量庞大,点评工作量大
01
医院每天开出大量处方,逐一进行点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
使用方法
根据模板内容,填写相应 的处方信息、患者信息、 点评结果等。

中药处方点评74页PPT

中药处方点评74页PPT

中药处方点评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04 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CHAPTER
剂量不准确问题剖析
称重设备不精确
使用不准确的称重设备, 如老式天平或损坏的电子 秤,导致药物剂量误差。
操作不规范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操作 人员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 进行,如随意估算、不精 确量取等。
药材质量差异
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 材质量存在差异,导致实 际药物剂量与理论值不符。
定期总结
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
持续改进策略部署
完善制度
加强培训
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和流程,确保工作规 范化和常态化。
加强对点评小组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 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引入新技术
加强监管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方法,如人工智能辅助点 评等,提高点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工 作质量和效果。
配伍禁忌
遵循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 配伍禁忌原则,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 反应。
孕妇慎用
对于孕妇,应避免使用具有毒性或活 血破气等功效的中药,以免对胎儿造 成不良影响。
煎服方法
中药的煎服方法对其疗效有很大影响, 应按照规定的煎服方法进行煎煮和服 用。
饮食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遵循相应的饮食 禁忌,如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 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针对学员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处理,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课 程。
总结回顾本次培训内容
知识点总结
对本次培训涉及的中药处方点评知识点进行总结 回顾,加深学员印象。
重点难点解析
针对学员普遍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 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ppt课件
通过对中药处方的综合评估,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及时发现并纠正中药处方中的潜在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024/1/24
26
06
中药处方点评挑战与展望
2024/1/24
27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中药处方复杂性
中药处方常涉及多种药 物和复杂配伍,点评时 需要考虑药性、功效、 剂量等多个因素,增加 了点评的难度。
演示点评过程
展示处方的点评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初步分析、深入点评和总结 归纳等步骤。
操作指导
对点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讲解,如药物配伍分析、用量用 法核对等。
2024/1/24
21
05
中药处方点评实践与应用
2024/1/24
22
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实践
处方规范性点评
包括处方格式、书写规范、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 点评。
02
案例二
患者因慢性胃炎就诊,医生开具了中药处方。经过分析,发现处方中药
量过小,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经过增加药量,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2024/1/24
03
案例三
患者因高血压就诊,医生开具了包含中药和西药的处方。经过分析,发
现中药与西药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经过调整药物搭配和用量,患者血
压得到有效控制。
16
副作用相对较少
相比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副作 用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用药
安全和合理用药问题。
6
02
中药处方组成与结构
2024/1/24
7
处方前记
2024/1/24
患者信息
01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
临床诊断
02

中药处方点评探讨ppt课件

中药处方点评探讨ppt课件

9
临床诊断:咳嗽 咳嗽/风寒袭肺
咳嗽/阴虚肺燥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通通宣宣理理肺肺丸丸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养阴润肺膏
10
临床诊断:心悸 心悸/心血不足
心悸/瘀阻心脉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柏通子宣养理心肺丸丸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脑心通
11
临床诊断:不寐 不寐/肝郁伤神
25
中药注射液的溶媒 5%GS
0.9%NS
参麦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
(PH5.5~7.5)
复方苦参注射液…
26
三、联合用药
热毒宁与阿奇霉素
沉淀
香丹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
沉淀
黄酮类化合物易与金属离子 络合物
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
丹参川芎嗪PH3.0~3.5,灯盏花素水溶液PH值呈弱碱性,丹参 川芎嗪不宜与碱性注射液配伍,而灯盏花素与PH值偏低的溶液使 用时,可使其酚酸类成分析出,故不得与ph值低于4.2的输液或药 物合用。

5
中药处方点评 常见问题
6
一、临床诊断不规范,证型与用药不符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 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1、相关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 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 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 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 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15
(5)中药注射剂 清热解毒剂:喜炎平、热毒宁、痰热清。。。 外伤感染。。 蜂窝组织炎。。 预防术后感染。。

处方点评PPT幻灯片

处方点评PPT幻灯片
3. 个别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 用量错误
4. 抗菌药物未备注皮试结果
26
七、处方干预
• 推行用药目录; • 拟定住院医嘱、病历点评抽查办法 • 开展全年门诊不合理处方医师排名工作 • 医生、护士、药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 药师处方审核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
及时要求医生改正
• 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出院病历或门诊处方 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
医生给门诊病人开具麻醉药品处方上的签名要与 本次疼痛病历上医生签名一致。
28
29
1.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 重感染。 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 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 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 通常采用两种抗菌药联用。
• 拟定和细化处方点评各项指标及统计参数, 规范日常工作
27
温馨提示:关于门诊疼痛病历本
对于首次门诊癌痛病人拿药的患者或患者家属, 要先去收费处购买门诊疼痛病历,对于多次拿药 的患者从药房拿走疼痛病历找医生开麻醉药品处 方时,门诊疼痛病历也要同时登记,并保证整洁 无修改。若修改请在修改处签名及备注修改日期。
16
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
17
不推荐使用度冷丁
----WHO的癌痛治疗《医生用药指导原则》 原因:
杜冷丁的代谢产物叫去甲哌替啶,有严重的肾毒性且半 衰期长达10几个小时,长期使用肾毒性很大。
度冷丁止痛作用欠佳,以镇痛效果评价,度冷丁的止痛 作用仅为吗啡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杜冷丁有天花板效应,就是加到一定浓度止痛效果不会 再增加。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PPT课件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PPT课件
5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xx
药典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
1963版药典
1977版药典
洋地黄毒甙注射液作为西药收载
23种
1985、1990版药典
1995版药典 2000版药典 2005版药典 2010版药典
删除了所有中药注射剂
重新收载,止喘灵 止喘灵、双黄连(冻干)
止喘灵、双黄连(冻干) 、灯盏细辛、清开灵 柴胡、清开灵、参麦、生脉、血栓通
清开灵注射液 (2009)
15
脉络宁注射液 (2011)
中药注射剂概述
16
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 报告
• 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 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 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 中的占比分别为50.9%、 87.2% • 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 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 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 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
内容提要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1.中药注射剂概述 2.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依据
3.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方案 4.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要点 5.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工作表格
26
xx
中药注射液处方点评方案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抽样频率:
抽样时间:
抽样范围
抽样方法
处方选取标准
1次/月
每月1日 到月末
中药注射 剂处方( 含住院医 嘱)
36
中药注射剂点评要点-点评细则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37
【点评要点】 选用溶媒: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降低药物稳定性; 单次剂量:单次用量过大或不足,超出允许范围; 给药频次:频次过多或过少,超出允许范围或导致单日用 量超出允许范围; 输注浓度:溶媒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注浓度过低或过高 ; 输注速率:速度过快; 使用疗程:过短或过长,起不到治疗作用或产生毒副作用 。 特殊人群:需调整用法用量的未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 剂型、规格。
•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第九条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 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 名称之前写明;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定义
• 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 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 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 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 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 程。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 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 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 第三条 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 (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 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 第七条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 有效、经济的原则
•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 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 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
辨证相结合,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我院使用的处方增加了一项, 病人联系电话)
•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 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3.剂型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 4.使用剂量的确定 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老年人使用
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
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 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 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 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 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
• 201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 及书写规范
处方管理办法
• 第十四条 医师应当根医疗、预防、保健需要, 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 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 项等开具处方。
• 第十九条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 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 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 注明理由。
•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 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 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 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处方点评的实施
• 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 • 门急诊抽样率:≥总处方量 1‰;每月点评处方
绝对数≥100张; 三甲医院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5% 检查要求:处方合格率≥95%
处方点评内容
• 是否有用药指征 • 药物选用是否恰当 • 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 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 是否重复用药(药理作用相似,不符合医保要求) • 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 • 中西药的联用是否合理 • 是否经济 • 与用药相关检查是否完善
•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 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 规定书写;(专门制订一本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列表,每 位中医师人手一本,参照使用)
•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 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处方管理办法
• 第三十四条 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 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 法性。
• 第三十五条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 第三十六条 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
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 开具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
• 第三十七条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 对”:
中药处方点评详解 (ppt)
(优选)中药处方点评
主要内容
处方点评实施办法 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
处方质量改进的思考
背景
• 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要求 各级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 2010年3月5日卫生部文件下发《医院处方点评管 理规范(试行)》。
• 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成药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组织管理 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
处方点评专家组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 • 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
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