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合集下载

水产动物育种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一、绪论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培育水产动物的新品种。

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水产动物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品种:指经过多代人工选择育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同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具有优良经济性状及其他表现型性状的水生动物植物群体。

品种分类:自然品种。

人工品种。

过渡品种育种目标: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现代育种目标以遗传为基础??选择育种理论育种方法①个体水平: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②染色体水平: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③细胞水平: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④分子水平:基因工程第一章选择育种遗传、变异、选择三者之间关系选择差选择效应选择育种方法简单了解第二章杂交育种1、常见杂交育种(育成杂交)方式种类及特点答:①简单育成杂交(增值杂交创造杂交)是指经过一次杂交,并结合定向选育,将不同品种的优点综合到新品种的一种杂交育种方式(F1代具有双亲优势,对F2代进行选育)优点:年限短,见效快,应用较广泛。

②级进育成杂交根据育种目标,引入一个改良品种与当地被改良品种杂交,产生级进杂交一代F1,然后将F1与当地被改良品种回交,回交若干代,向改良品种特定方向级进。

优点:③引入育成杂交根据育种目标,引入一个改良品种与当地被改良品种杂交,产生引入杂交一代F1,然后将F1与当地被改良品种回交,优点:④综合育成杂交根据育种目标,引入相应的改良品种与当地被改良品种进行多种育成杂交的育种方法。

2、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3、生殖隔离的类型及解决方法①地理隔离:移植、驯化、人工授精②季节隔离:精液冻存保存、人工授精③生殖隔离:体细胞移植等。

第三章多倍体育种1、如何利用四倍体泥鳅产生三倍体泥鳅(正交和反交)2、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两个图)3、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来源途径①同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来自于同遗物中或在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加倍而成②异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来源于不同物种AA BBAAAA×BBBB→AABB 先加倍后杂交AA×BB→AB→AABB 先杂交后加倍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一)物理学方法①温度休克法:通过高温或低温作用使细胞在短时间内休克,细胞中纺锤丝被破坏。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水产生物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的学科。

通过对水产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遗传性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产养殖业中,遗传育种是提高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优良的遗传资源,进行人工授精、杂交、选育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变异、遗传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等。

遗传变异是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基础。

水产生物的遗传变异包括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包括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差异。

遗传变异性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个体表现出的遗传性状的差异。

通过对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的研究,可以确定水产生物的遗传背景,为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遗传育种方法是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核心。

常用的遗传育种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选择育种是通过对个体进行选择和配对,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繁殖后代。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的杂交,结合不同的优良性状,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基因工程育种是通过基因转导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直接改变水产生物的遗传性状。

不同的遗传育种方法可以根据水产生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提高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的目的。

遗传改良技术是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

遗传改良技术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个方面。

传统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手段,间接改良水产生物的遗传性状。

传统育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进展缓慢,效果有限。

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直接对水产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行改良。

分子育种技术可以精确地筛选和改变目标基因,提高育种效率和育种效果。

分子育种是目前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提高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遗传育种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遗传育种

一名词解释1、核型(染色体组型):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2、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特点:育性差,结实率低;形态、组织学上的特征。

3、复等位基因: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4、不完全显性;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5、品种:经过人工选育而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其他种群之优良性状及其表现性状的水生动植物。

6、细胞质遗传:把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细胞质遗传,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7、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

8、雌核发育:合子的发育是在卵子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

9、雄核发育:指卵子只依靠雄性原核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10、杂交:指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

11、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的交配,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个体间的交配。

12、近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一般指同种内两个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又称品种间杂交。

13、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

14、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15、混合选择:又叫集体选择,个体选择,是从来源不同的鱼群中选择表现型优良的个体混养在一起,混合交配,繁殖后代,繁殖的后代再混养在一起,再选种,这样的混合选拔留种,连续几代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16、家系选择:将一雌一雄的优良亲鱼单独交配,建立若干家系,后代以累代近亲繁殖为基础,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亲鱼,比较鉴定各家系的经济性状,从中选出最好家系的雌雄个体建立品系,这样的选择方法是家系选择。

17、后裔鉴(测)定:凭借子代表型平均值的测定来确定并选择亲本和亲本组合的选择育种,称为后裔测定。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_百(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_百(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孟德尔遗传、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与基因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等。

1.参考教材《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遗传学》(第二版),赵寿元、乔守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鱼类育种学》(第二版),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考试内容比例经典遗传学内容70%,育种学内容3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配子形成和受精(二)孟德尔遗传1.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2.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3.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三)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连锁与互换2.交换值的测定及基因定位3.性别决定与性连锁(四)遗传物质的改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2.染色体数目变异3.基因突变(五)基因与基因组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组的DNA 序列组成3.转座因子及其结构特性4.基因组研究进展(六)细胞质遗传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2.叶绿体遗传3.线粒体基因及遗传(七)数量遗传1.数量遗传特点2.遗传率估算3.近交系数计算(八)群体遗传与进化1.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魏伯格定律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九)选择育种1.选择育种的原理2.育种性状的选择3.选择育种的方法(十)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2.杂种优势的利用(十一)多倍体育种1.多倍体产生的机制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十二雌核发育1.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发2.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十三)育种实践中的标记技术1.遗传标记概述2.分子标记的类型和原理3.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4.人工标记。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摘要水产养殖是我国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长期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已出现了严重的种质退化现象,制约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就目前水产动物优良品种培育所采取的新方法进行概述。

关键词水产动物;育种;转基因;性别控制;杂交育种;细胞工程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面积的增加、养殖种类的增多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的保护、优良苗种的需求尤显重要。

如何获得生长快速、经济性状好、抗病能力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将成为实现增产、增效的关键。

1转基因技术传统的育种方法是建立在利用种内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而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生物种间界限,使育种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利用人工方法超越自然界亿万年生物进化历程,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品种或品系。

转基因动物研究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动物育种领域中的一次革命。

1985年朱作言等[1-2]将冠以小鼠重金属螯合蛋白基因启动和调控顺序的人GH基因,导入鲫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获得几十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应用前景:一是快速育种。

传统的育种需经过多代反复选种交配才能育成优良品种。

而转基因技术则可超越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历程,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品种或品系,这是常规育种难以比拟的。

二是改良养殖性状。

转基因鱼的许多优良性状已被实验所证实:如生长速度得到很大提高,即所谓“超级鱼”;有的转基因鱼可提高饵料利用率;有的则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三是生产生物医药制品。

通过转基因水生生物来生产生物活性物质以满足医药需要,如研制携带人类胰岛素的转基因鱼以提供胰岛素的研究。

2性别控制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既古老而又神秘的课题,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着。

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动物的性别控制的基因有了可能。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水产养殖是指人工繁殖和养殖各种水生生物,为了提高水生生物的生产性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育种技术和选育方法在水产养殖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育种技术和选育方法。

一、育种技术1.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育种技术之一。

通过提取雄性和雌性水生生物的性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将其结合,以人工方式受精。

这种技术可以选择优良品种进行交配,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避免天然繁殖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天敌的捕食和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育种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可以直接修改水生生物的基因序列,以达到增强其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选择和编辑特定的基因,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育效率。

3. 多倍体育种技术多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诱导某些水生生物产生多倍体来进行选育的一种技术。

多倍体具有较大体型、耐环境逆境以及生长速度加快等优势,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水生生物的育种效果,并且在育种过程中避免了自然交配的不确定性。

二、选育方法1. 选择优良种原选育优良种原是进行水产养殖育种的首要工作。

通过评估候选种原的生长速度、体形特征、抗病能力等指标,筛选出优良的种原进行繁殖。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等手段对种原进行遗传背景的分析,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征的种原。

2. 亲本配对和交配制度设计亲本配对和交配制度的设计对于选育优良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亲本进行交配,可以将有益基因进行组合和固定,增强和改良目标品系的遗传基础。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可以达到提高产出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3. 选择后代筛选指标在繁殖后代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筛选指标来评估后代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生长速度、体型特征、抗病能力、繁殖力等。

通过全面评估后代的综合表现,可以筛选出优良的个体作为下一代育种的亲本,进一步提高种群的遗传质量。

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是一项重要的领域,旨在改良和提高水产生物的遗传特性以增加其产量和抗病能力。

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通过分析和解读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和基因表达数据,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首先,将介绍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分析和基因组编辑等技术。

其次,将探讨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优势和应用,例如通过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来改良水产生物的性状和增加其适应性。

最后,将讨论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前景和挑战,以及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推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的发展和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和阐述: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优势和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领域中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并探讨其对水产养殖行业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对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前景和挑战进行分析和总结。

我们将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可能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阐述基因组学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和挑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希望能够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将要涉及的内容和重点。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案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案

体重 -1.80 -0.69 1.22 1.29 0.09 1.34 0.25 -0.22 0.71 -1.38 -0.95 0.45 0.67 -0.32 0.89
抗WSSV 12.4 8.8 1.8 -3.6 1.4 -4.2 -0.6 0.5 -1.8 -0.3 -0.3 -5.1 -9.9 -8.3 -18.8
- 0.00345 0k.A02s,0ss9 - k0A.00d,4ss5
k0A.0s0s4,ss5
k0A.0d1d8,s1s
- 0.0390
0 kA s,dd kA d,dd kA ss ,dd kA dd ,dd

uˆ s
=
uˆ d
uˆ ss
uˆ dd
X' y
10 5 4 2 +2 1 1 1 1 2 +1
+Atlantic cod, +Atlantic halibut
10个以上种类近30个育种项目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领域发展及现状
育种技术
水产良种
当前的育种物种 遗传育种典范
生产性能,%(与 1940年比)

300


200
挪威大西洋鲑 罗非鱼
W1-4 荷包鲤1 -4
Y1-4 元江鲤 1-4
F4
G1-2 雌核发育纯系
F5
F5
2系杂交和纯系自交
F6
技术路线: 家系选育、系间杂交 雌核发育、横交固定
建鲤品种
问题: 1、连续自交和杂交。 2、慢、长的过程? 3、发展的可持续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学科发展规划
高级育种技术---理论系统

水产动物育种名词解释

水产动物育种名词解释

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具有优良经济性状及其他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家系:一般是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地方品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在品种内会出现差异。

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

近亲交配系:是为杂种优势利用或试验动物的培育而通过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单系:由一个系祖发展而来的群体。

一般是为了利用该系组某一优良的性状并尽可能地使更多的个体具有这一性状,将其与多个个体交配,其后代称为单系,其中每个个体均有此系祖的遗传基因。

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

一般是先建设一个基础群体,群体内个体具有所需要的某一或多个性状,然后群体繁育得到的后代即为群系。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育成品种:品种中有许多人工雕刻的痕迹,是人类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因此又称为人工品种。

自然品种:是指未经任何仍选择或育成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原种: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杂交种:杂交种是指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种间个体交配得到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群体。

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是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材料,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就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

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

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都起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物种的质量和数量,遗传育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遗传育种的重要性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通过选育具有快速生长和高产能的优良品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2. 提高水产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选育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系,可以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疾病损失,降低饲料投入成本。

3. 提高水产养殖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通过选育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的品系,可以减少对养殖环境的依赖性,增强养殖生物的生存能力。

二、遗传育种的方法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改良等。

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代提高品系的性状。

选择育种方法包括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

直接选择是根据个体的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如体型大小、生长速度等;间接选择是选择与目标性状相关的中间性状,如体重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等。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控制的不同品系或种类之间的交配,创造新的组合优势。

杂交育种方法主要包括亲本选择、杂交系统的建立、优势杂种的选择和纯种化等。

3. 基因改良:基因改良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直接对水产养殖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以获得特定的目标性状。

基因改良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突变技术和基因组选择等。

三、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水产养殖生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提高生产效益:通过遗传育种,可以选择出更高产、更适应环境的水产养殖品系,提高生产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降低养殖成本:通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生物的饲料转化率和抗病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所需的饲料投入和药物治疗费用,降低养殖成本。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第一章测试1.建国以来我国海水养殖经历了几次浪潮?A:6 B:4 C:3 D:5答案:52.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一共有多少种类?A:80B:200C:113D:188答案:1883.下列不是品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B: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状C:有固定的形态特征D:具备巨大的数量答案:具备巨大的数量4.下列选项中是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的选项是?A:生长性状 B:体形体色 C:经济价值 D:繁殖特性答案:生长性状;体形体色;繁殖特性5.我国水产三级水产种业体系包括什么?A:遗传育种中心 B:水产动物疾病检疫中心 C:苗种场 D:良种场答案:遗传育种中心;苗种场;良种场6.水产动物常用的育种方法有哪些?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选择育种 D:分子设计育种答案: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7.水产动物育种时,饲料饵料系数越高越好。

A:对 B:错答案:错8.根据2018年渔业年鉴统计,海水养殖中鲈鱼的养殖产量最高。

A:对 B:错答案:错9.水产动物研究的对象非常庞大,育种学研究尚在发展中,研究空白较多。

A:错 B:对答案:对10.我国最先从日本引进了克氏原螯虾。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包括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断裂答案:断裂2.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的臂比范围是A:1.00-1.70 B:>7.0 C:1.17-3.00 D:3.01-7.00答案:3.01-7.003.1970年发明的用荧光染料染色产生的带型,显示染色体异质染色质区带称为A:C带 B:G带 C:Q带 D:N带答案:Q带4.水产动物的性染色体类型包括A:ZO型 B:ZW型 C:XO型 D:XY型答案:ZO型;ZW型;XO型;XY型5.下列鱼类中会发生性转换的种类有A:鳙鱼 B:罗非鱼 C:鲢鱼 D:红鳍笛鲷答案:罗非鱼;红鳍笛鲷6.群体的遗传结构包括那些方面A:群体基因型 B:群体基因型频率 C:群体基因 D:群体基因频率答案:群体基因型;群体基因型频率;群体基因;群体基因频率7.易位的遗传学效应会导致交换抑制和杂合体部分不育。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水产动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的学科,涉及到水产动物的遗传基因、染色体、突变、育种策略、品种改良等内容。

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力和品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1. 遗传基因研究:研究水产动物的遗传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机制,探究遗传因素对水产动物生长、肉质、抗病性等的影响。

2. 染色体研究:研究水产动物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组型特征,探究染色体在水产动物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3. 育种研究:通过选择、杂交和栽培技术等手段,培育出具有良好生产性能、抗病性、品质好的水产动物新品种。

4. 品种改良:通过对现有水产动物品种的改良,提高其生长速度、产量、肉质和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

5. 生物技术应用:应用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改善水产动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生产力和品质。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力和品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研究和改良水产动物的遗传特性,提高其产量、抗病性和适应环境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选择优良的遗传素材、建立遗传连锁图、进行遗传分析和评价、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

选择优良的遗传素材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各种水产动物群体的调查和采集,挑选出具有良好生长性能、抗病性或其他重要经济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

这些个体通常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程度,为后续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潜在的基因资源。

建立遗传连锁图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遗传标记位点进行分析,确定各个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和距离,从而揭示水产动物基因组上的遗传规律。

遗传连锁图的建立有助于了解水产动物的遗传背景,为后续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进行遗传分析和评价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性状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参数,为育种目标的设定和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对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评价,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遗传资源。

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最终目的。

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个体,利用遗传连锁图和遗传分析结果指导育种工作,逐步提高水产动物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在遗传改良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育种方法,如选择育种、家系育种、杂交育种等,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遗传改良效果。

总的来说,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选择优良遗传素材、建立遗传连锁图、进行遗传分析和评价、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经济性状,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事业的发展。

水产动物育种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绪论1、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2、水产动物育种学:是研究水生生物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水产养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研究野生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水产动物品质改良、繁育群体生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新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

3、育种目标:对育种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也就是所要培育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经济及技术条件下养殖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是育种方案的基本内容之一。

4、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论述):1.需要与可能:育种学家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根据科学规律进行分析,把客观需要和现实需要的可能性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育种目标.制定育种目标时应考虑育种单位拥有的种质资源、技术力量、实验室及场地、设施、经费等因素是否具有实现育种目标的潜力.2.当前与长远:制定育种目标既要着眼于现实和近期内发展需要,同时也尽可能兼顾到长远发展需要。

在解决现目标时,不要把长远目标弃而不顾.在一个较长而复杂的目标内,制定出分阶段的育种目标。

3.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制定育种目标时应明确亟待改进的目标性状。

目标性状集中,相对选择压大,育种效率较高。

相反,如果目标性状分散,势必分散精力,延缓育种进度.目标性状一般不能超过2—3个,而且还要根据性状在育种中的难度和重要性,明确主要目标性状和次要目标性状,做到主次分明,协调改进。

切忌要求过宽齐头并进、主次不分、主次颠倒或过分忽视次要目标。

4.育种目标和组成性状的具体指标:育种目标尽可能简单明确,除了必须突出重点外,一定要把育种目标落实到具体性状上,而且尽可能提出数量化的可以检验的客观指标。

一个育种项目中可以包括少数几个性质相近的不同育种目标。

5、品种和品系: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育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及其他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水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重要的水产品资源,鱼类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鱼类养殖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应用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鱼类品种改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选择性育种,可以改良鱼类的各种性状,如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等。

例如,在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可以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个体进行配对繁殖,逐渐培育出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鱼类品种。

这种改良方式可以加快鱼类生长速度,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除了选择性育种,基因编辑技术也为鱼类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序列,实现对鱼类性状的精确控制。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编辑特定基因,使鱼类更耐高温、耐低氧、抗病能力更强。

借助这一技术,鱼类养殖业可以培育出更适应极端环境和病害胁迫的鱼类品种,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除了品种改良,遗传育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族群选辈和亲本选择,可以有效提高鱼类养殖生物的遗传潜力。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优选亲本,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精细的配对和杂交,提高下一代的遗传水平。

此外,遗传育种技术还可以帮助水产养殖业降低基因失活和遗传退化的风险,保持鱼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增强鱼类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应用这些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因安全性、伦理道德和环境风险等问题。

因此,在推广应用这些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家们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技术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水产养殖中的鱼类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技术”对于提高鱼类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性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鱼类品种的性状,提高鱼类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而遗传育种技术则可以提高鱼类的遗传潜力和产出能力。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育种与遗传改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育种与遗传改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育种与遗传改良鱼类育种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养殖鱼种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本文将从鱼类育种的意义、常用的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鱼类育种的意义鱼类育种是通过选择优良个体繁殖后代,以获取具有更好性能的鱼种。

这对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益:通过育种可选出生长快、耐病性强、适应环境力强的品种,在养殖过程中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养殖效益。

2. 提高鱼种品质:育种可以筛选出肉质鲜嫩、口感好、外观美观的鱼种,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鱼类的需求。

3. 增强抗病能力: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抗病性强的鱼种,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养殖企业的经济损失。

4. 保护遗传资源:通过育种可以促进优良遗传特性的保护和传承,避免基因资源的丧失和遗传多样性的下降。

二、常用的鱼类育种方法鱼类育种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鱼的生产性能和形态特征进行人工选育,以保留和传承优良遗传特性。

该方法将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作为种质材料,通过亲本选择、配对和后代选择等步骤,逐渐固定和提高有利性状,同时排除不良遗传特性。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亲本间异质性进行配对繁殖,通过杂种优势的产生提高鱼种的生长速度、免疫力等性状。

一般采用的杂交方式包括F1杂交、回交、三元杂交等,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配对,通过正交配制、交互配合等方法进行杂交繁殖。

3.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育种技术,通过基因转移和基因编辑等手段,直接改变鱼种的基因组,以获得更好的性状。

该方法包括转基因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特定基因的定向转移或编辑。

三、遗传改良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遗传改良技术在鱼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育种效果和遗传进展的速度。

1. 遗传标记:遗传标记是利用特定基因座的多态性来追踪和筛选目标基因的遗传方式,可以加快优良基因的筛选和选育速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案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案

X X X
P2
P3
基群2
P1 x P2
X X X
P1 x P3
P2 x P3
利基因也是遗
传标记辅助育 建立侯选物种最多化的有利基因的群体 ---基础群体(base population) 。 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目的性状。 种最大问题。
李思发,2005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领域发展及现状
育种技术 水产良种
当前的育种物种
Species Atlantic salmon Rainbow trout Coho salmon Nile tilapia Rohu carp Turbot Sea bass Sea bream Shrimp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领域发展及现状
育种技术
水产良种
国际水产养殖业已育成的良种:

鲟 鲤 海带
20多个
1 个
鲑鳟鱼类 10多个
罗非鱼 鲫 6个 1个 3~4个
我国育成的水产良种: 17个 2个 团头鲂
对虾 1个,
鲍 1个
遗传育种成果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贡献不到10%。
李思发,2005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学科发展规划
高级育种技术---理论系统
有利基因
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尼尔逊 埃尔)于1909 年提出多基因假说,后经试验论证而得到公认。
要点: 1、决定数量性状(生长、抗病等)的基因数目很多; 2、基因效应大小可以不同; 3、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不完全显性、无显性、增效 或减效作用,上位性效应等; 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生长的相对响应量
160 140 120
世代

鱼类遗传育种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鱼类遗传育种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鱼类遗传育种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水产养殖逐渐成为世界养殖业的热门领域之一。

而对于水产养殖,鱼类作为主要的养殖对象,在提高产值和经济效益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的养殖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疾病频发和低产等,因此如何提高鱼类养殖的生产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鱼类遗传育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鱼类遗传育种概述遗传育种是通过选择有优质遗传特征的鱼类进行育种,从而改善鱼类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抗病性等性状的一种技术。

传统的鱼类育种多是基于经验方法进行选择和繁殖,难以满足养殖业的需求,而遗传育种则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可大幅提高养殖效益,改善品质和繁殖性能等。

其通过大量的遗传学研究,通过选择和交配技术等手段来改良鱼类,获得更多优势性状的品种,以满足人们对鱼类的需求。

鱼类遗传育种的优势与传统育种方式不同,遗传育种融入了高新技术与人工智能,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鱼类优化,优势包括: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遗传育种改良鱼种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等,提高养殖效率,从而提高产值和经济效益。

2.提高养殖品质采用基因工程、基因编辑等技术改良鱼类的产业性状,使鱼类的肉质更加美味,更加适合市场需求。

3.提高抗病性根据鱼体所患疫病的遗传特点,正向筛选免疫力强韧、病毒抗性高的优良品种,有效降低疫病损失。

4. 养殖环境友好通过改良鱼类生长速度和抗病性,有效降低了水质污染和养殖环境对鱼体健康的影响,适合生态型养殖业模式。

实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鱼类遗传育种,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方案,包括:1.家族选择家族选择是一种通过对外表和生殖特征进行选择和配对,以达到家族纯化或选育高产、高质的品系的方法。

主要应用于鲤鱼、鲑鱼、大黄鱼等。

2.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该技术依托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于遗传标记在遗传水平对鱼类进行选择和繁殖。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精)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课程名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授课教师:洪一江,彭扣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绪论一、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一)水产动物的范畴水产动物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种类十分广泛,有多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如轮虫、甲壳类、鱼类及水生哺乳类等。

(二)水产动物的繁殖特征1、群体大小2、生殖方式(1)水产动物的生殖策略几乎包含了动物界已知的各种形式,根据其生殖细胞的有无及作用氛围以下两种:有性生殖、无性生殖;(2)生殖方式:根据生殖中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水产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卵生、卵胎生、胎生。

3、遗传特点及育种的关系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大群体的各种生长性能具有杂和体的典型特征,一旦群体变小,异质性降低,群体就会表现出来某种程度的遗传衰退和生长速度降低,在生产中这种现象成为衰退或退化。

在水产动物的育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异质性的特点,采用适合这种群体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

(三)水产动物育种的对象养殖对象种类繁多,是水产动物育种区别于畜、禽育种的显著特点。

育种对象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考虑土著种类而且时常上对新品种需求比较迫切的重要水产动物作为主要育种对象。

其次,有些种类虽非土著种类,但因如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在生产和消费上都有较大的比重,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国内时常需求,培育出适合时常需求的新品种。

合适的与措施对于所有水产动物都是必需的,但不同育种对象的育种任务往往也有过不同:(1)池塘和网箱养殖对象育种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2)海洋牧场几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养殖对象育种的首要任务是使水产动物适应于海水养殖的特殊条件,特别是在限制活动的条件下,要求适应于高密度和有效地利用天然饵料资源几人工配合饲料;(3)水产观赏动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出体色鲜艳及体形变异的新品种,培育出具有特殊形态的观赏水产动物家系;(4)水产实验动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用语现代科学研究,在遗传上具有同质性、对各种实验反应具有一致性的水产动物(5)野生淡水和回游性水产动物的任务也有其具体要求二、水产动物育种学的任务和方法(一)水产动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内容水产动物育种: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复习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复习

一、名词解释1、品种: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水生动物群体。

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2、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也可以是指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

3、选择效应:也称选择进展,指受选择性状在一世代中的变化情况。

R :选择效应; :选择亲本子代表型平均值; :选择时原来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4、遗传力:指某一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常以h2表示,评定数量性状的变异的遗传程度。

5、育成杂交:将分属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

6、经济杂交:即杂种优势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对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又包括杂交组合的选配和杂交工作的组织。

7、杂种优势(heterosis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性能上优于两个亲本平均值现象。

8、多倍体:指生物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polyploid breeding ):系统的研究水产生物染色体倍性变异的规律,并利用多倍性变异选育新品种或新养殖对象9、QTL (quantitaative trait locus )数量性状位点,指的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10、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 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 片段。

11、辅助育种:利用与特定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作为辅助手段进行的育种。

二、大题1、 水产动物育种特点:(1)选育难度大于作物和畜禽。

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容易混杂,不便观察;鱼类等水产动物生殖周期长等。

(2)适合于大型动物的一些常用育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水产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中国的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82万吨,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渔业总产值2928亿元,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不足百分之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二以上,水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2001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726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百分之二十九上升为百分之六十二。

而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产量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中国率先完成了渔业由捕捞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的转变。

这一转变相当于人类食物生产史中由"采摘型"向"
农耕型"、"狩猎型"向"畜牧型"的转变。

我国的水产养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增强了开发新资源、新品种的能力。

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促使新产业的形成,改变了传统的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格局。

继20世
纪5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淡水养殖业的巨
大发展后,海带、扇贝、中国对虾及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发展,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通过引进、驯化、人工培育等方式,一大批生长性状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品种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对优化养殖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养殖苗种人工繁育方面,以“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为代表,我国的苗种繁育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多数淡水鱼类人工繁殖基本可以解决,海水鱼类人工繁殖以沿袭淡水鱼繁殖的方法,在
许多种类上取得成功。

但对一些重要的养殖对象苗种人工繁殖技术尚难以解决,有些种类虽可以人工育苗,但产卵亲体还必须依赖捕捞野生亲本。

我国的水产养殖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品种基本上是野生种的训化和直接利用,人工选育出的良种很少。

这很少的品种中又主要集中在鲤鱼、鲫鱼、罗非鱼和藻类等几个种类中,导致良种的更新速率极低,大部分养殖鱼类都是野生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下我将用几个实例来说明我国水产育种方面的进步。

王卫明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黄颡鱼的驯化和鱼种的人工繁育。

这是我国对于野生鱼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野生鱼类的驯化的一个典型事例。

黄颡鱼是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的鱼类,从我国最北边的黑龙江省到最南边的广东省都能找到它的足迹。

黄颡鱼的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国的科研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王卫明教授和他的团队有自己坚守的信念——让黄颡鱼成为渔民增收的一个手段。

就是在这样一个信念的坚守下,他们完成了湖北几大湖的种质资源的调查与采集,并且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黄颡鱼的种质资源他们每天夜里轮流坚守在武汉的一个鱼类交易码头,等待收购渔民从不同地方打捞起来的还没有死亡黄颡鱼,凭着这份坚守的毅力他们出色地完成了黄颡鱼种质资源的采集。

接下来就是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了。

人工驯化进展的很顺利,但是人工繁育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由于初期缺乏经验,不知道黄颡鱼的鱼卵的粘性卵,也没有孵化粘性卵的经验,导致第一年的繁育失败。

但是王卫明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认真总结教训,大胆探索制作并采用了新的孵化工具,从此他们的研究就进入了正途,很快就完成了黄颡鱼的人工繁育。

当然此时的他们也没有满足,他们将这一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精简,优化,使得黄颡鱼的人工繁育更加简单,更容易成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鱼苗。

从此以后黄颡鱼就进入了人工养殖的队伍。

但是黄颡鱼容易患病,这严重地阻碍了黄颡鱼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在传统的人工繁育分技术下是无法解决的。

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要想有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借助新的,更加有用的技术——基因工程育种。

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还需再接再厉,同样我国传统的鱼类育种也要再接再厉。

团头鲂的育种相比于黄颡鱼的育种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团头鲂就是享誉大江南北的武昌鱼,它的名声虽大可是人工繁育却不易。

这主要是因为团头鲂的育种年限相当长,性成熟比较晚。

当然早期的科研经费不稳定也直接导致了团头鲂的人工繁育一直没有突破性的的进展。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对团头鲂的认识更加深入,因为团头鲂的育种时间的拉长使得新一代的育种技术可以运用于其中。

传统的育种方式中无论是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还是性别控制育种其根现代的基因工程育种相比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团头鲂的育种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

我校现在已经完成了团头鲂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整理工作,这必将成为我国水产育种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带领我国的水产育种开启全基因组时代。

团头鲂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指导相应的育种团队进入传统育
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以此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帮助科学家找到开启控制团头鲂食物转化率、生长率、抗性、繁殖力、肉质甚至是成熟年龄的钥匙。

当然新的路并不一定就是好走的路,虽说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中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但是分子育种技术也更加难以掌握。

这需要我们的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

目前我们学校水产学院
的教授们运用最多的就是微卫星辅助标记育种(SSR),运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从而更加高效便捷的控制鱼类的性状,使育种工作事半功倍。

当然,微卫星的应用还不仅于此,它可以应用于更加高效便捷的进行鱼类的“亲子鉴定”,使团头鲂的家系选育与群体选育更加容易操作。

作为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己任的院校,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研究。

鱼类育种相关方面原理的研究也是不能放松的。

其中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老师利用斑马鱼这一模式生物来进行鱼类育种以及其他方
面原理的研究。

斑马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热带鱼类。

它体型纤细,成体长只有
3-4cm,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孵出后约3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成熟鱼每隔几天就可产卵一次。

卵子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发育速度快。

由于斑马鱼个体小,养殖花费少,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繁育,且具有许多优点。

斑马鱼由于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

利用斑马鱼,可以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构建人类的各种疾病和肿瘤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和治疗的研究平台;可以建立毒理学和水产育种学模型,研究和解决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应用研究和相关系统的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纯种品系建立起来,斑马鱼基因数据库也已经建立、里面的相关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方便后来进一步的研究。

斑马鱼的细胞标记技术、组织移植技术、突变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活性抑制技术等技术都已经成熟,且有数以千计的斑马鱼胚胎突变体,是研究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的优良资源,有的还可做为人类疾病模型。

斑马鱼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模式之一。

由于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此
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由于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所以生物学家很容易观察到药物对其体内器官极其发育的影响。

此外,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鱼类育种之所以没有作物育种发展那么迅速是因为大部分鱼类育种年限比较长,而且鱼类比较容易患病,并且患病后不易治疗。

这是长期以来鱼类育种发展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期待着新的育种技术的开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