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整理(1)汇总
寄生虫复习题(整理版)
复习题(1)----选择题1、等孢属球虫成熟卵囊中含有(A)。
A.2个孢子囊,共8个子孢子B.4个孢子囊,共8个子孢子C.4个孢子囊,共4个子孢子 D. 2个孢子囊,共2个子孢子2、锥虫是属于(B )。
A.根足纲B.鞭毛虫纲C.纤毛虫纲D.孢子虫纲3、伊氏锥虫的分裂繁殖为(B )。
A.横二分裂B.纵二分裂C.出芽生殖D.接合生殖4、牛环形泰勒焦虫的典型虫体为(C )。
A.梨子形,小于红血球半径B.呈环形大于红血球半径C.尖端相连呈锐角D.呈环形小于红血球半径5、治疗牛、羊梨形虫病时,(B )的效果好。
A.灭绦灵B.贝尼尔C.左旋咪唑D.丙硫咪唑6、鸡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后,内含(D)A.四个子孢子B.四个孢子囊C.二个孢子囊D.二个子孢子7、治疗猪囊虫病是,选下列(D )药的效果好。
A.左旋咪唑B.灭绦录C.敌百虫D.丙硫咪唑8、曲子官绦虫的虫卵内含有(A )A.似囊属蚴B.六钩蚴C.毛蚴D.囊尾蚴9、细粒棘球蚴病是(D )A.土源性寄生虫病B.原生动物性寄生虫病C.非人畜共患病D.人畜共患病10、头节上的四个吸盘后方均长着一个耳垂状附属物的绦虫是(A )A.叶状裸头绦虫B.大裸头绦虫C.赖利绦虫D.无卵黄腺绦虫11、谷称“水铃铛儿”的寄生虫是(B )A.链尾蚴B.细劲囊尾蚴C.多头蚴D.棘球蚴12、扩展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A )A.圆环状B.带状C.扇状D.点状13、曲子官绦虫每一成熟节片中有(D )套生殖器官。
A.四B.三C.二D.一14、鞭虫雄虫的交合刺是(A )。
A.一根B.二根15、毛首线虫前部细长,为(A )。
A.食道部B.体部16、猪蛔虫受精卵表面(B)。
A.光滑B.凹凸17、夏伯特线虫口囊内(B )。
A.有齿B.无齿18、猪蛔虫的感染方式是(D )。
A.宿主-中间宿主-宿主B.宿主-媒介-宿主C.宿主-保虫宿主-宿主D.宿主-土、水、饲料-宿主19、雄虫尾部有交合伞和两根交合刺的线虫属于()。
人体寄生虫笔记整理
间日疟为隔日(48小时)发作1次;
恶性疟隔36~48小时发作1次;
再燃与复发
见附注2
贫血
疟原虫直接破坏RBC。
脾功能亢进,正常RBC被吞噬破坏。
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RBC生成障碍。
免疫病理引起RBC的溶解、吞噬、破坏。
脾肿大
疟疾的一个重要体征
疟性肾病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腹水、蛋白尿、高血压、肾衰、死亡。多见于长期未愈的三日疟患者。
临床类型
(1)无症状带虫者
(2)肠阿米巴病:分为急性阿米巴痢疾和慢性迁延性阿米巴肠炎,粪便为果酱样粘液脓血便
(3)肠外阿米病:阿米巴肝、肺、脑脓肿(肝脓肿最常见)
诊断
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
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液染色法——查包囊
(2)活组织检查
结肠镜检、脓腔穿刺检查滋养体。
(3)人工培养
免疫学检查
中体:1对羊角状,在轴柱中部
2、包囊
包囊呈球形或近球形,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的间隙。其它结构与滋养体相似。囊内可见核、鞭毛、丝状物、轴柱。
未成熟包囊:双核
成熟包囊:四核
仅有滋养体期,梨形或椭圆形,有4根前鞭毛,后鞭毛1根波动膜占虫体1∕2,后鞭毛与波动膜相连。
新鲜标本——虫体无色透明,似水滴样,具折光性,活动力强,体态多变。
DNA探针与PCR技术
治疗药物
灭滴灵、丙硫咪唑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首选,口服甲硝唑,夫妻同时治疗,局部用药滴维净。
孢子虫种属
疟原虫
刚地弓形虫
形态
疟原虫的形态鉴别主要是依据其寄生在
虫体的形态特征
红细胞
被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
瑞氏或姬氏染色:核-紫红色,胞质-兰色,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产物:疟色素-棕黄色
(新)《寄生虫》名词解释试题梳理汇总附答案
名词解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
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称为寄生。
土源性蠕虫:蠕虫中的蛔虫和钩虫,它们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体,在流行病学上将此类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生物源性蠕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的蠕虫在流行病学上又将其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如疟原虫、血吸虫和丝虫。
保虫宿主: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如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如野猪是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幼虫移行症:是指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在非正常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如犬弓首线虫。
幼虫移行症可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两种类型。
疟疾的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疟疾的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
带虫免疫: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血吸虫感染早期产生的针对血吸虫特异性抗原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与宿主抵抗再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有关,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寄生虫知识点表格整理
痰液
痰检/粪检/活组织检查
皮内试验/ELISA
X线/CT
虫囊在肺内病理过程分3期:
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
1.肝-肝肿大、肝痛
2.脑-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
3.皮下-结节/包块
4.胸肺-铁锈色血痰/咳嗽/胸痛
1.吡喹酮治疗2.粪便管理
3.卫生宣教,不生吃溪蟹蝲蛄,不饮生水
亚洲最多,中国为主
传染源:能排出虫卵的病人/带虫者/哺乳类动物
3.囊包形成期(恢复期)-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减轻/肌痛数月
1.首选阿苯达唑治疗病人
2.严格进行肉类检疫
3.卫生宣教,不生食肉制品
4.虫卵抵抗力强,熏烤暴晒腌制不能杀死幼虫,71℃可杀死
地方性
群体性
食源性
传播途径:动物互相残杀/摄食尸肉而相互传播
广州管圆线虫
福寿螺/蛞蝓
鼠类
第3期幼虫
生食含有第3期幼虫的中间/转续宿主,皮肤
犬狼豺等食肉动物
棘球蚴
(只有棘球蚴阶段可寄生于人体)
食入被虫卵污染的蔬菜和水等
肝/肺/腹腔/脑
粪便
痰液
1.病史:是否来自牧区/有无与犬羊及皮毛接触
2.影像学:B超/X线/CT/MRI
3.免疫学:ELISA/IHA等
4.病原学:手术取出棘球蚴
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有轻微疼痛及坠胀感
2.毒性和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中药-槟榔南瓜子联合硫酸镁(服药后5小时左右可排出完整虫体,驱虫后要检查头节作为疗效考核依据)
2.粪便管理
3.卫生宣教,不生吃肉类,不饮生水
农村>城市
分布广泛
欧洲/中南美国家/印度
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河北/云南/广西
寄生虫整理
一.蠕虫蛔虫致病1.幼虫移行造成的组织机械性损伤及变态反应移行经肺时,肺部点状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和嗜酸性粒细胞集聚。
患者出现咳嗽、血痰、发热、皮肤荨麻疹。
具一过性特点。
——称肺蛔虫症(Loeffler综合症)临床常见蛔虫性哮喘痰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或蛔蚴2、成虫1)掠夺营养影响吸收常见临床表现:患者常呈间歇性脐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儿童常见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
重度感染致发育障碍2)引起超敏反应者出现荨麻症、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IgE介导)3)并发症胆道蛔虫症(64%)最常见蛔虫性肠梗阻,儿童多见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4)异位寄生蛔虫性胸膜炎、肝蛔虫病、蛔虫卵性肉芽肿、气管、支气管蛔虫病,眼底、鼻腔、耳道蛔虫症等诊断1、粪便直接涂片法(首选)(direct fecal smear)2、虫卵沉淀法、浓聚法3、饱和盐水浮聚法(2、3可以提高检出率)4、驱虫治疗性诊断流行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流行亦广泛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2、传播途径和方式: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经口感染3、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4、感染季节:与当地气温、生产和生活活动关系密切首选用药:阿苯哒唑(albendazole) 其次:甲苯哒唑、伊维菌素蛲虫致病:1.肛门、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或湿疹常见症状: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间磨牙及夜惊因瘙痒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性感染虫体附着处致肠粘膜轻度损伤,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及一般肠道症状儿童长期反复感染不愈,影响身心健康2.异位寄生损害:蛲虫性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尿道炎、膀胱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异位寄生处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蛲虫性肉芽肿,常误诊为肿瘤或结核病其次:肝、肺、脾等诊断查虫卵——肛周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清晨)(ellophane-tape impression)查成虫——肛周捉成虫(晚入睡后)流行肛门——手——口直接感染(自身反复感染)感染期卵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等造成间接接触感染用药:阿苯哒唑(首选)甲苯哒唑蛲虫膏(外用)钩虫致病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1)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粪触块、着土痒、地痒疹(ground itch)接触部位皮肤烧灼针刺感,奇痒,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天成水疱,抓破可继发感染2)呼吸道肺部损害(一过性特征)幼虫移行经肺,穿破微血管,引起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
寄生虫整理(1)汇总
查虫卵,并将其培养成幼虫
幼虫:长500-530um,宽26um,尾部呈圆锥形。
剖检时有虫体和结节病灶
寄生于结肠和盲肠。由于幼虫寄生时在肠壁上形成结节,所以又称结节虫。
流行病学
有较强的产卵能力
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三期幼虫带鞘和不采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羊对捻转血矛线虫再次感染有自愈现象
而感染
于鹅的肌胃角质膜下
牛吸吮线虫病俗称牛眼虫病,又称寄生性结膜角膜炎。是由吸吮科的多种吸虫寄生
蝇
寄生于有蹄类动物腹腔内
指形线虫的童虫错误地进入马属动物或羊体内时,可寄生于脑底部、劲椎和腰椎膨
指形、鹿丝状线虫的童虫进入马、骡体内时,还能进入眼前房,引起浑睛虫病。马
寄生于家禽输卵管内,破坏壳腺,蛋白腺,产畸形蛋和软壳蛋,无壳蛋或排出石灰
前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变是输卵管炎。可见输卵管黏膜充血,极度增厚,管壁上可发
临床症状鸭不明显,鸡感染一个月后产蛋率下降,开始产畸形蛋,软壳蛋和无壳蛋
主要寄生于禽类的盲、直肠。
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类
:以红细胞为养料,
血清学:谷氨酸脱氢酶(GDH)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 蛭得净
30多种野生动物和人
5个时期
卷棘口吸虫:寄生于禽类直盲肠中,偶见于小肠
宫川棘口吸虫:成虫不仅寄生于禽类而且还在哺乳动物体内寄生
—库蠓、纳或蚊做为中间宿主。
——蚊子和跳蚤
——剑水蚤
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主要是空肠)内引起的疾病。
主要特征为下痢,粪便带血,腹痛
4层组成
寄生虫重点整理
·凶险性疟死亡率高·疟性肾病
带虫免疫、免疫逃避
病原学诊断:厚薄血涂片法—— P.v:环、滋、裂、配P.f:环、配
流行病:
·流行环节:
传染源:周围血中带有配子体的病人
传播途径:疟疾患者和带虫者+感染血
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
·流行因素
自然、社会、。。。
P.S描述虫卵:
生活史小结:
1、第一:川卷螺第二:石蟹、蝲蛄终:人(肺)保虫:食肉哺乳动物
2、感染阶段:嚢蚴感染方式:经口
3、自感染到产卵:2个月成虫寿命:五六年
·致病:机械损伤、免疫反应
分期:急性期(幼虫移行期):酸性粒——脓肿期——嚢肿期——纤维瘢痕期
·防治:吡喹酮
布氏姜片虫(肠吸虫)——小肠
·形态:椭圆扁肥,腹面有皮棘、腹吸盘;肠管分支,子宫分支
·形态:体长2—7mm,四部分:头颈部、幼节、成节、孕节(各一);
头节:顶突、两圈小钩、四个吸盘孕节:子宫不规则分支、侧囊
·生活史:虫卵——六钩蚴——棘球蚴——原头蚴
终宿主:犬、狼等……中:人、食草动物
感染途径:虫卵经口——肝、脑、肺
·虫卵:球形;卵壳:薄、无色透明、易脱落;胚膜:较厚、棕黄色、放射状条纹;
内容
集中、两端新月形间隙
散布
·生活史:
卵:小肠(卵内蜕皮)—静脉、淋巴管—肝、肺(二、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蜕皮)、咽—吞咽:(蜕皮)成虫
·致病:幼虫移行:发热、酸性粒增高、过敏、出血性肺炎
成虫(钻孔习性):营养性发育不良、腹痛、磨牙,肠梗阻等
·实验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流行:虫卵:经手——口途径·防治: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寄生虫整理——精选推荐
寄生:一种动物一生或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或暂时地寄居于其他动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和生活场所来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的生物间关系。
其中寄居者为寄生虫,被寄居而遭受侵害者为宿主。
专一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寄生于某一种或某一特定类型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或比较严格的选择性,则称这些寄生虫为其相应宿主的专性寄生虫。
非专一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称之为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单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仅需一个宿主的寄生虫。
多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
固需寄生虫:指完全依赖寄生生活,不能脱离宿主而生存的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指既可以营寄生生活又可以营自由生活的动物暂时寄生虫、定期寄生虫和永久寄生虫:短暂寄生于宿主体表吸取营养的寄生虫为暂时寄生虫,如蚊、蠓、蚋等;如果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寄生于宿主则为定期寄生虫,如狂蝇科的寄生蝇类;如果终生都离不开宿主而寄生,则为永久寄生虫,如旋毛虫。
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内部组织器官的寄生虫为内寄生虫,其中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最多。
寄生于宿主体表(皮肤和被毛)的寄生虫为外寄生虫,如疥螨、虱子、蚊子等。
假寄生现象:指本来营自由生活的有机体偶尔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另一动物体内,并可能生活一段时间,终因不能适应而被排除。
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可能进入一个非专一性宿主体内并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此后终因环境不适而中途死亡。
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能下降时,虫体大量繁殖及致病性增强,称之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专性宿主:指某一种寄生虫只寄生于某种或某一特定类型的宿主,这样的宿主称为某种寄生虫的专(一)性宿主。
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如果一个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和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分别寄生虫于不同的宿主,则称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为终末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为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指非专一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许多种类的宿主,被惯常和多量寄生的宿主一般都是家畜、家禽,易于防治,而另一部分宿主特别是野生动物虽然也被寄生,但不那么普遍多量,往往难以防治而成为新的感染来源,则称后者为保虫宿主储藏宿主:有时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的动物体内,但保持对原有宿主的感染力,则称这个动物为该寄生虫的储藏宿主。
《寄生虫》重点整理
钩虫寄生在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1.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2.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Necator americanus)思考题:1.两种钩虫成虫形态有哪些主要区别?2.引起钩虫感染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感染方式是什么?(1)经皮肤感染(主要)侵入过程: A.穿刺作用 B.溶解作用侵入部位: 常见脚趾.手指间皮肤嫩薄处(2)经口感染(少见)A. 经口腔和食道粘膜侵入.B. 经胃不被胃酸杀灭,可到小肠发育为成虫.(3)经胎盘感染(极少见)(4)经母乳传递感染(极罕见)3.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钩虫本身吸血,边吸血边排血。
失血量: Ad: 0.1----0.4ml/条/天Na: 0.02----0.1ml/条/天(2)咬伤肠粘膜,分泌抗凝素,阻止伤口血凝,使伤口不断渗血。
(3)时常更换咬附部位,不断造成新的损伤,使新旧伤口不断渗血。
(4)铁、蛋白质供应不足和消化不良。
4.钩虫病诊断有哪些方法?主要方法是什么?粪检1)直接涂片法:轻者易漏诊.2)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为最理想方法.3)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但操作麻烦.操作方法(1)试管培养法(2)平皿培养法4)改良加藤法检测感染度,用于疗效考核。
5.影响钩虫病流行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世界:约9亿。
我国:约2.5亿。
新疆、青海、内蒙等地没有钩虫流行。
以海南省感染率最高。
广东感染率为6.56% 。
北方以A.d.为主,南方以N.a.为主,普遍为混合感染。
我们对湛江市曲水村的调查发现感染虫种是美洲钩虫。
丝虫1、两种丝虫mf(微丝蚴)的形态鉴别2、两种丝虫mf(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时间mf在人体外周血液中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少,他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
机制:(不明)班氏丝虫:10pm—2am 马来丝虫:8pm—4am3、两种丝虫急性期与慢性期的主要病变(1)急性炎症期:Ag:虫体代谢产物;分泌物(尤雌虫子宫分泌物);蜕皮液、蜕皮;虫体崩解产物。
医学寄生虫学整理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一.定义: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
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A.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B.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C.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1.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2.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6.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7.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8.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9.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A.掠夺营养 B.机械性损伤C. 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1.先天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四.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1.异位寄生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第一篇医学蠕虫学第一章线虫第一节似蚓蛔线虫一.形态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2.虫卵: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表格一、似蚓蛔线虫(蛔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寄生部位:寄生在人体小肠的肠腔。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4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在人体内需移行(经肝、肺)才能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肠腔的半消化物。
寿命: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二、毛首鞭形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阑尾、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5000-20000个。
幼虫移行:与蛔虫不同,无需经肝、肺移行。
营养来源:成虫以宿主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寿命:成虫寿命一般为3-5年,长者可达8年以上。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的板齿和钩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产卵量: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为1万-3万个,美洲钩虫为0.5万-1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进入人体要经过移行(经肺等处)才能发育为成虫。
移行过程为循环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消化系统。
营养来源:以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肠粘膜为食。
寿命:一般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7年左右,美洲钩虫15年左右。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或经空气吸入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达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黏膜等处寄生。
产卵量: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含虫卵5000-17000个,必须到达肛周才产卵。
幼虫移行: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后,沿小肠下行蜕皮2次至结肠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以肠内容物、血液或组织液为食。
寿命:雌虫寿命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最长101天。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人体寄生虫总论(一)寄生与寄生关系共栖;互利共生;寄生寄生生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
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受伤害的一方称宿主。
(二)宿主的分类1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3储存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除可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哺乳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具有保护虫种和起传染源的作用。
这些动物宿主称为储存宿主。
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但可生存,以后若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即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正常宿主和非正常宿主)(三)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生长的过程及所需要的条件称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一阶段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在外界环境中,或在中间宿主或在媒介生物体内发育和/或繁殖,才能达到具有感染性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继续发育,并完成生活史者,称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媒介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完成生活史者,称间接发育。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1)体形;(2)器官:消失或退化,加强,新器官的产生在生理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肠道寄生虫抗消化液的机能增强繁殖能力的加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能力的强化各种特殊向性的出现(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摄取营养、影响吸收:是寄生虫对宿主造成最常见的危害之一。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可通过穿刺、堵塞、压迫、破坏等作用,对宿主造成危害。
3)化学性损伤: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虫体死亡后的分解物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对人体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危害。
4)免疫病理损伤:寄生虫体内和体表许多成分,均可作为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寄生虫整理
第一篇形态学蠕虫·吸虫名称成虫虫卵其他形状和结构雌性雄性颜色形状大小特殊结构卵壳内容物华枝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外形如葵花籽扁平透明,前端略尖、后端钝圆,表皮无棘雌雄同体微黄褐色小如芝麻(27-35)um ·(12-20)um卵盖、肩峰、小疣状突起成熟毛蚴囊蚴:内外两层囊壁,圆形或椭圆形,幼虫迂曲在囊内,内有黑褐色钙质颗粒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扁的长椭圆形,肥厚,肉红色,体表腹面有细小皮棘雌雄同体,睾丸呈珊瑚状,卵巢呈佛手状分支淡黄色椭圆形(130-140)um·(80-85)um 最大卵盖小且不明显薄而均匀1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虫体前端有明显突触的头锥雌雄同体淡黄褐色长椭圆形(130-150)um·(63-90)um小盖薄1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裂体吸虫(血吸虫)Schistosoma 圆柱状细长,前细后粗,黑褐色粗短,虫体略向腹面卷曲,乳白色,抱雌沟淡黄色椭圆形89um·67um 卵壳一侧的小棘,毛蚴和卵壳之间的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厚薄均匀,下面有胚膜毛蚴(可分泌可溶性抗原SEA)毛蚴:梨形,周纤毛,钻器(顶突)、顶腺和头腺尾蚴:体部(头器、头腺、钻腺)、尾干、尾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nami, 腹侧扁平,背部隆起,似半粒黄豆,几乎全身布满体棘雌雄同体金黄色椭圆形(常左右不对称)(80-118)um·(48-60)um卵壳大,略倾斜厚薄不均,卵盖对侧1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囊蚴:内外两层囊壁,内有卷曲的后尾蚴lung fluke 端厚名称成虫虫卵其他形态头节成节孕节颜色形状大小特殊结构卵壳内容物曼氏迭宫绦虫Spriometra mansoni猥裂头绦虫1000 细小,纺锤形,有两个吸槽宽大于长子宫:髻状类似成节雌雄生殖器各一套淡灰褐色纺锤形(63-75)um ·(31-43)um一端有小盖薄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裂头蚴:白色,长带形,300mm·0.7mm,头端膨大,中央有一明显凹陷。
寄生虫重点整理
寄生虫重点整理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
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
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
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人兽共患病: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幼虫移行症:有些蠕虫幼虫侵人非正常宿主)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外,还能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以传播给人,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转续宿主: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仍保持幼虫阶段,虽能存活,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如遇正常宿主可正常发育,这种非正常宿主称延续宿主。
如蛇、鸟、猪等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延续宿主。
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
带虫免疫:感染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但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当寄生虫被清除后,免疫力就会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蠕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
体内无寄生虫就无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主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隐性感染: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又不易查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寄生虫学检验常见考点汇总及 高频考点汇总
寄生虫学检验常见考点汇总一、总论1、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形成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称为共生,表现为3种形式:①互利共生:共同受益;②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③寄生:自然界中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为前者提供营养来源和(或)生活场所并受害,这种现象称为寄生现象。
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其中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动物称为寄生虫。
2、宿主的种类:分为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
①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②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③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保虫宿主是一个流行病学概念,指某些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也可以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这些脊椎动物就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④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阶段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当幼虫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继续发育成为成虫,这些非适宜宿主就称为转续宿主。
3、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包括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毒性损伤和变应原作用4个方面。
4、寄生虫防治基本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解放初期我国寄生虫危害严重,流行广泛的五大寄生虫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6、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二、医学蠕虫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一)线虫主要有似蚓蛔线虫(蛔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蠕形住肠线虫(蛲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钩虫)、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线虫多为土源性蠕虫(不需中间宿主),少数为生物源性蠕虫(需中间宿主)。
1、蛔虫(1)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是人体常见肠道线虫中最大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一种动物一生或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或暂时地寄居于其他动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和生活场所来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的生物间关系。
其中寄居者为寄生虫,被寄居而遭受侵害者为宿主。
专一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寄生于某一种或某一特定类型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或比较严格的选择性,则称这些寄生虫为其相应宿主的专性寄生虫。
非专一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称之为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单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仅需一个宿主的寄生虫。
多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
固需寄生虫:指完全依赖寄生生活,不能脱离宿主而生存的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指既可以营寄生生活又可以营自由生活的动物暂时寄生虫、定期寄生虫和永久寄生虫:短暂寄生于宿主体表吸取营养的寄生虫为暂时寄生虫,如蚊、蠓、蚋等;如果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寄生于宿主则为定期寄生虫,如狂蝇科的寄生蝇类;如果终生都离不开宿主而寄生,则为永久寄生虫,如旋毛虫。
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内部组织器官的寄生虫为内寄生虫,其中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最多。
寄生于宿主体表(皮肤和被毛)的寄生虫为外寄生虫,如疥螨、虱子、蚊子等。
假寄生现象:指本来营自由生活的有机体偶尔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另一动物体内,并可能生活一段时间,终因不能适应而被排除。
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可能进入一个非专一性宿主体内并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此后终因环境不适而中途死亡。
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能下降时,虫体大量繁殖及致病性增强,称之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专性宿主:指某一种寄生虫只寄生于某种或某一特定类型的宿主,这样的宿主称为某种寄生虫的专(一)性宿主。
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如果一个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和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分别寄生虫于不同的宿主,则称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为终末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为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指非专一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许多种类的宿主,被惯常和多量寄生的宿主一般都是家畜、家禽,易于防治,而另一部分宿主特别是野生动物虽然也被寄生,但不那么普遍多量,往往难以防治而成为新的感染来源,则称后者为保虫宿主储藏宿主:有时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的动物体内,但保持对原有宿主的感染力,则称这个动物为该寄生虫的储藏宿主。
媒介:指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寄生虫病特别是血液原虫病的吸血节肢动物。
其中有些媒介在传播寄生虫病的过程中还起着宿主的作用。
.带虫者:有时一种寄生虫病在自行康复或治愈之后,或处于隐性感染之时,宿主对寄生虫保持一定的免疫力,但也保留一定量的虫体感染,这时我们这种宿主为带虫者,称这一现象为带虫现象。
寄生生活的建立:某种寄生虫和相应的宿主,寄生虫必须处在感染阶段,适宜的感染途径蠕虫:一类身体柔软靠肌肉伸缩而蠕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寄生于家畜体内发热蠕虫包括吸虫、绦虫和线虫童虫:指幼虫进入终末宿主体内脱囊或脱尾后,到发育成熟之前的发育阶段的虫体。
童虫不能产卵,肉眼不可见,很难被发现。
是防治的重点成虫:由囊蚴或尾蚴(分体科)进入终末宿主体内经移行到达寄生部位发育而成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ts)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
完全变态——经历虫卵→幼虫→蛹→成虫,占大多数昆虫。
不完全变态——经历虫卵→幼虫→若虫→成虫,蜱螨及少数昆虫无性生殖,生殖过程中没有出现性别的分化。
二分裂法是最简单的繁殖方式。
首先胞核分为两部分,并向虫体的两侧移动,之后原生质向新核集中,最后虫体在两核之间收缩,缢裂形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新个体。
如鞭毛虫和纤毛生芽生殖又称出芽生殖。
胞核先分裂成大小不等但仍相连的两部分,较小的部分向虫体的一边伸展,并逐渐分裂成两个小枝,每个小枝含一个染色体,同时,原生质也向分支的新核集中,结果形成两个芽状突起。
芽状突起逐渐长大,原来的母体部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最后芽体分裂,形成两个新个体。
有的母体缩小到与芽体相等大小后,形成一个三叶形虫体。
巴贝斯虫常以出芽生殖法繁殖。
裂殖生殖又称复分裂法。
胞核先经数次分裂,形成许多小核,随即许多原生质向小核集中,最后母体分裂成许多小个体。
正在分裂的母体称裂殖体,产生的小个体称裂殖子。
球虫和弓浆虫有这种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二倍体合子(如卵囊)经过几次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的过程。
内出芽生殖又称内生殖。
即在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成熟后,母细胞破坏,每个子细胞独立生活。
弓浆虫、贝诺孢子虫和住肉孢子虫有这种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出现性别分化的生殖方式配子生殖虫体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性别分化,有的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雌性),有的形成小配子体(雄性),大小配子体产生的大配子和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再形成新阶段的虫体。
孢子虫纲的血孢子虫和球虫都有这种生殖方式。
接合生殖两个虫体并排接合,进行核质的交换和重建,然后分离,形成两个含有新核的新个体。
纤毛虫有这种生殖方式。
内生性发育阶段: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鸡肠上皮细胞内进行,又合称内生性发育阶段。
外生性发育阶段:配子生殖后所形成卵囊随粪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湿度和氧气)进行孢子生殖,这一阶段也叫外生性发育阶段,孢子化后的卵囊具有感染性。
土源性寄生虫:直接在粪便土壤等外界环境中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生物源性线虫: 幼虫需在中间宿主如昆虫和软体动物等体内方能发育到感染节段的线虫.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也寄生于人体中成虫:以红细胞为养料,流行的三个重要因素:温度、水和淡水螺➢血清学:谷氨酸脱氢酶(G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蛭净,蛭得净布氏姜片吸虫病寄生于猪和人的十二指肠,是影响幼猪生长发育和儿童健康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扁卷螺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人,狗,猫,兔,鸡,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囊蚴在鱼体内全身遍布,肌肉最多,生鱼片歧腔吸虫病寄生于反刍兽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第一中间宿主为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胰阔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胰管中。
致病作用和症状胰管慢性增生性炎症,严量重感染时引起胰管堵塞,胰脏功能失常,消化不良消瘦、营养不良、水肿、下痢日本分体吸虫病牛、羊、马等许多家畜以及30多种野生动物和人门静脉、肠系膜静脉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或慢性肠炎、腹泻、肝硬化,并导致消瘦、贫血和营养不良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家鸭、野鸭和其他鸟类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
前后盘吸虫病牛、羊等反刍兽幼虫有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5个时期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等多种淡水螺童虫在小肠、真胃、胆管胆囊内移行成虫寄生于瘤胃和胆管壁上野牛平腹吸虫寄生于小肠、结肠和盲肠童虫移行造成器官损害可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引起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样或水样,常有腥臭棘口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禽和野禽的大小肠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为蜗牛,•卷棘口吸虫:寄生于禽类直盲肠中,偶见于小肠•宫川棘口吸虫:成虫不仅寄生于禽类而且还在哺乳动物体内寄生曲领棘缘吸虫寄生于禽类的十二指肠中,也发现于犬、人及鼠类体内,➢淡水螺类可作为第一二宿主,蛙类也可作为第二宿主日本棘隙吸虫(图见P83)➢寄生于人、犬、猫、褐家鼠、狐狸、灵猫及野禽类的小肠中。
➢第一中间宿主为沼纹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鳟鱼及粗皮蛙叶状棘隙吸虫➢寄生于犬、猫及人的小肠中似椎低颈吸虫➢寄生于家鸭、鹅及其他野禽类的小肠中,人亦感染。
前殖吸虫病➢寄生于鸡、鸭、鹅等多种禽类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直肠等部位,偶见于蛋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蜻蜓及其稚虫致病作用,临床症状与病变➢寄生于家禽输卵管内,破坏壳腺,蛋白腺,产畸形蛋和软壳蛋,无壳蛋或排出石灰质等➢前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变是输卵管炎。
可见输卵管黏膜充血,极度增厚,管壁上可发现虫体。
有时引起腹膜炎,在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浑浊渗出液,有时出现干性腹膜炎➢临床症状鸭不明显,鸡感染一个月后产蛋率下降,开始产畸形蛋,软壳蛋和无壳蛋被孔吸虫病➢主要寄生于禽类的盲、直肠。
➢中间宿主为淡水螺并殖吸虫寄生于犬、猫、人及多种野生动物的肺组织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类严禁生吃鱼虾蟹绦虫:无消化系统,体壁吸收营养消化系统➢微绒毛5 循环及呼吸系统➢均无,行厌氧呼吸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由有钩绦虫(又称猪肉绦虫、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猪囊尾蚴)寄生猪的肌肉及心、脑、眼等器官中所引起。
人是唯一的终末宿主,中间宿主:猪、人等牛囊尾蚴病带科带吻属的牛肉绦虫(牛带吻绦虫、无钩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内引起。
细颈囊尾蚴带科带属的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寄生家畜的肝、网膜、肠系膜等处俗称水铃铛中间宿主为羊、猪及其他反刍动物,终末宿主为狐狸、狼、狗等脑多头蚴转圈运动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
可感染牛、羊、猪和人。
寄生部位为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
马裸头绦虫病寄生于马、骡、驴等动物的小肠,偶见盲肠➢中间宿主:地螨;终末宿主:马属动物叶状裸头绦虫吸附于回盲瓣大裸头绦虫吸附于马的小肠中莫尼茨绦虫病可以感染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牦牛、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寄生部位为小肠。
中间宿主:地螨;终末宿主:牛、羊等草食动物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夺取宿主大量营养:生长快,链体每日约增长8cm;➢机械障碍:肠堵塞、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营养障碍或肠炎;➢引起机体中毒:代谢产物引起宿主中毒,导致动物发育不良,衰弱,抵抗力降低。
神经症状。
➢继发感染:羊快疫,肠毒血症生于牛、羊的小肠内无卵黄腺绦虫中间宿主:长角跳虫剖解见急性卡他性肠炎鸡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虫体达25cm,是鸡最大的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蚂蚁➢有轮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蝇类和甲虫致病作用和症状➢主要通过机械性刺激、阻塞和代谢产物中毒致病。
➢患禽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渴感增加。
体弱消瘦、翅下垂,羽毛逆立。
蛋鸡产蛋减少或停产。
雏鸡发育受阻或停止。
并可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双壳绦虫病➢中间宿主为蚤类或虱,终末宿主吃了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而感染。
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无症状➢严重感染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肛门瘙痒等症状,个别出现肠梗阻。
4 诊断与治疗➢粪检见孕节,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卵囊,内含数个至30个以上的虫卵。
➢对犬、猫定期驱虫。
剑带绦虫病中间宿主:剑水蚤寄生于鸭、鹅等水禽的小肠孟氏叠宫绦虫:寄生小肠,犬猫等肉食动物中绦期为裂头蚴第一中间宿主为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为蛙猪蛔虫病猪小肠小猪不需要中间宿主属土源性线虫成虫寄生于猪小肠卵随粪排到外界发育成幼虫并经一蜕皮(含第二期幼虫)和3、5周成熟过程成为感染性虫卵猪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其体内经过复杂的移行和发育最后重返小肠进一步发育为成虫犊弓首蛔虫犊牛小肠鸡蛔虫病鸡蛔虫小肠鸡异刺线虫病(了解)➢病原:鸡异刺线虫(异刺科异刺属)➢宿主:鸡➢寄生部位:盲肠致病作用➢盲肠炎和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