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习作例文·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能够正确借鉴《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素材:《习作例文·习作》的教材及相关练习题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习作例文·习作》相关内容或题材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3.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并掌握写作技巧。
3. 激发思考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其他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主题和内涵的深入思考。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情节理解和写作技巧掌握还有待加强。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在课后提供更多相关阅读材料或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写作思路。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的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指导。
表格式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含习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6 风筝【教材分析】《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主要作品:《鬼城》《二月杏》《废都》《满月儿》《秦腔》《古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语文园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
3.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
4.朗读、背诵古诗《嫦娥》。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
2.学习与“花”有关的8个词语,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
3.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
4.朗读、背诵古诗《嫦娥》。
课件。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学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吧。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神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神话的收获和体会吧。
2.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出示课件2)(1)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2)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3)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3.读一读:指名让学生读,齐读。
4.说一说:你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5.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3)(1)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出的,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2)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们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3)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他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1 观潮
2 走月亮
3 现代诗二首
4 繁星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分析示例,打开思路。
1.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的例子吧!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并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抒发内心情感。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
抒发内心情感)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把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
家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有条理的抓住特点,突出特点重点介绍给大家呢?
2.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
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由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
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语文园地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 蝙蝠和雷达
7呼风唤雨的世纪
8 蝴蝶的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腾腾:我认为写事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才能将事情写清楚。比如说《爬天都峰》,作者是按照爬峰前、爬峰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事情经过写具体,细节描写莫忘记。
真人真事说真情,做个生活有心人。
片尾
片尾-谢谢观看!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嗯,彤彤他们组在叙事六要素的基础上,又将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做了所见、所听、所想、所做的四个方面的补充和完善。听完他们的叙述,我们仿佛就置身于比赛赛场上,亲眼见证了比赛冠军的诞生。
三、课堂小结、整理回顾
最后,我们来通过口诀复习一下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吧!
掌握记事六要素,能把事情写清楚。
动笔之前定顺序,正序倒叙和插叙。
嗯,小林他们组完成得非常好,但仅是这样能把事情写清楚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少了许多的“细节”,所谓的细节,就是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即所见,所听,所想,所做。
彤彤:我们组将自己幻想为旁边加油助威的同学。
比赛开始了,只听见“砰”一声枪响,三位运动员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奔去,他们三个你追我赶、奋力奔跑。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此时小王的表情有些吃力,气喘吁吁的。眼看旁边的小李和小刘就要同时冲过终点线了,突然小李猛地加速,如风一般率先冲过了终点线!瞬间,小李就被我们激烈的欢呼声、喝彩声淹没了。这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啊!
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幸福和希望”,由《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分别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以及亲子关系中母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风筝》教学要点:本课描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重点是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课时:2教学建议: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麻雀》教学要点:本课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重点是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课时:1教学建议: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内容:作:生活万本教学要点:本次作的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课时:1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作,交流平台初1.研究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试身手,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楚,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和书写生字,如“憧、憬、歇”、“筝、拔、蝴”等,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
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课件。
一谈话导入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令人感动的,有令人悲伤的,也有令人赞叹不已的。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自己心中最难忘的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板书:生活万花筒)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习作学习中。
二审题指导1.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到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读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交流这两篇文章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自由交流)3.教师指导。
(1)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要集中笔触写好这件事,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发生的;还要写清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2)要认真思考,打开写作的思路,可以参考教材给出的题目,从中得到启发,进而确定选材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三组织材料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教材中列举了哪些事情?(出示课件2)(2)学生交流。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把它写下来。
2.思考你想写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1)说一说这是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这件事情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6 麻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1.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部文学作品的片段。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麻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1:先自读课文,弄清楚有几个角色?弄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课件2,提示: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后,猎狗和老麻雀分别是如何做的?猎狗:张开大嘴露出牙齿愣住向后退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2.出示课件3:根据刚才的讨论,从文中找出具体写猎狗和老麻雀的做法的语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观察生活、描绘细节、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学会观察和描绘生活细节。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并进行艺术加工。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3. 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万花筒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1.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激发写作兴趣。
2. 写作指导2.1 教师讲解观察生活、描绘细节的方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教室里的细节,进行现场描绘。
3. 写作实践3.1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进行描绘。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1. 观察生活,发现素材2. 描绘细节,表达情感3. 热爱生活,积极态度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字数不限。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描绘细节,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而热爱生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畅地表达。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诗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2.熟练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调整课室环境,创设课文场景。
2.准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的PPT展示。
3.布置相关的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与天山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天山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朗读课文,尝试感受诗歌的韵律。
3. 诗歌赏析1.分析课文中的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美感。
4. 想象与表达1.设计一些情景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他们认为的“天都峰”景观。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拓展延伸1.播放关于天山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天山。
2.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课堂总结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发表对于“天都峰”的想象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借鉴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2)12盘古开天地 教案
1.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
一 图片导入1.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现在,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两幅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片,说故事。
(出示课件2)(指名让学生说)教师: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都是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美,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开始学习。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来了解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盘古开天地)二学习生字,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3)“浊、丈、肢”都是翘舌音,读准字音;“劈、肢、躯、液”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读准字音,借助形旁了解字义。
3.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4)睁翻斧劈缓浊丈撑竭累液奔茂滋“睁、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缓”的右部是“爰”;“累”的下面是“系”字少一撇。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指名让学生读课文,指导正音。
5.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对题目有哪些理解?(指名让学生说)文中的哪句话是直接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在文中画出句子,并读一读。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机地围绕中心句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那么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7.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名叫盘古的巨人抡起斧头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8.朗读课文,划分段落,集体交流、订正。
三朗读提升自由练读,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 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导入 ( )分
钟
1.听写。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认读词语。
加深印象。】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 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
开了。
其中第 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 4、5、6 自
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 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
5)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 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 搏、庞、量、愣” (课件出示 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 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pánɡ)____大 (yòu)________儿 无可(nài)_______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春晓》。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够运用正确的书写技巧正确描写春天的景色。
4.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1.课文《春晓》的朗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3.描写春天的景色。
4.小组合作展示作品。
三、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2.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春晓》的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书写工具等。
3.春天的图片或实物。
4.小组合作展示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听一段春天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好奇。
2.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以及他们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学习课文《春晓》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遍,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第三步:描写春天的景色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描写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注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第四步:小组合作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描写春天的景色。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组员补充描述。
第五步: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分享描写春天的经验。
2.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进行自我反思,展示反馈意见。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春天的诗句》。
2.收集春天的图片或实物,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
愿大家在描写春天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春的气息,让文字生动地展现春天的景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以《习作例文》为主题,通过学习经典的范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培养其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选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例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例文的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文章结构分析:学生在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2. 写作技巧应用: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需要一定的实践和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例文和相关教学资料。
3. 写作材料:纸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故事或话题引入写作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与讨论:分组阅读例文,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技巧等。
3. 写作技巧讲解:针对例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和示例。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短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写作过程。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包括:1. 例文摘要:简要概括例文的主要内容。
2. 写作技巧点拨:列出关键的写作技巧和策略。
3.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短文创作。
2. 阅读理解:选择一篇与例文类似的短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其独立创作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对语文和写作的热爱。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3.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复习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2.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麻雀》A. 本文主题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B. 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课文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我”被震撼,唤回猎狗。
(2)《爬天都峰》A.本文主题本文叙述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告诉我们在苦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B.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写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文章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3)这次“交流平台”向我们介绍了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方法。
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一)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词《悯农》的意思,能够背诵诗词。
–掌握“格”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培养对文学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爱农民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词《悯农》的意思,背诵诗词。
–掌握“格”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培养对文学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PPT等。
3.实物:农具、农产品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讨论“农民”、“农村”等概念,并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25分钟)1.学习诗词《悯农》。
2.诗词鉴赏,理解诗的意思。
3.朗读诗词,背诵。
拓展(10分钟)用“格”字会意填空,巩固学生对“格”字的意义的了解。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背诵诗词《悯农》,并写一段话谈感想。
第二课时复习(10分钟)让学生朗读自己背诵的诗词,共同理解诗词的意思。
学习活动(30分钟)1.写“格”字,强化对字形的学习。
2.感悟农民的辛勤、勤劳。
实践与巩固(10分钟)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中或在农村看到的农民劳作的场景。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悯农》课后习题,复习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词《悯农》,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和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劳动的尊重。
同时,通过学习“格”字等字形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字形知识,提高了字词的书写水平。
不过在课堂中也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枯燥乏味,提高课堂互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16 麻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嗅、奈”等生字,规范书写“量、巢”等生字,能理解“无可奈何、掩护、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故事当中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代讲,调动学生学习和使用书本语言、合作互动、大胆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精神。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把动物写活,把文章写具体。
3.情感与价值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大的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者,不畏惧强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把动物写得生动,把文章写得具体。
【教学难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自学生字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到它。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件少见的事。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自学生字。
反馈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弄清课文里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我小麻雀老麻雀猎狗)3.理清文章条理,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三、检查预习、自学情况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
2.理解词义:摇撼、挓挲、绝望、拯救、庞大、嘶哑、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口述。
4.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四、总结全文,加深感受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关心谁?为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从总体上谈感受。
)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麻雀》一文,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过渡:师讲述课文第1、2自然段。
(课件展示小麻雀掉下来,猎狗露出牙齿的内容。
)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此时,你紧张吗?你最担心谁的命运?二、自主探究1.第3自然段(小麻雀):(1)课件出示描写小麻雀的一段话。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2)指导朗读。
(3)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的无助写具体的。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担心。
(5)出示课件: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句子。
指导分角色朗读。
2.第4、5自然段(老麻雀):(1)过渡:这么凶猛的猎狗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却又退回去了。
出示课件。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老麻雀的保护。
)出示课件。
(仅是猎狗与老麻雀的画面,无动画。
)过渡:老麻雀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课文的第4、5自然段。
) (2)仔细默读这两段话。
看看,从这两段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下画上记号,将你想到的内容用简单的话写在句子的旁边。
(3)比较句子,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
(演示动画。
)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
B.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以上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理解体现“强大的力量”的句子。
(5)教师激情点拨:母爱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
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
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情感吗?(生自由读、指名读,熟读成诵。
)三、读课文第6、7自然段1.母爱的强大的力量使来势汹汹的猎狗怎样了?(指名读第6自然段,评议朗读。
)2.师:猎狗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3.师述: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
(出示课件:母爱。
)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笔下的“我”看到这一幕时,同样为之感动。
《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是的,请不要见笑。
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
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同学们,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读到这里,你们对母爱一定有新的体会。
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4.反馈。
5.小结:心中有爱真好! 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
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画,边思,并反复朗读有关的句子。
然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读、思、议,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并进行互相比较,加以综合。
再进行汇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相互启发,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急切心情和敢于与敌人作殊死搏斗的无畏气概,进而领悟“母爱”力量的强大。
同时,经过反复的读、思、画、议,学生对课文的每个角色,特别是对老麻雀这个主要角色的神态、动作及果敢的形象和“母爱”产生的巨大力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领会到写文章要做到真实、具体。
[不足之处] 1.在对主要内容的理解环节中给予学生的范句太宽泛,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2.猎狗与小麻雀的对比教学时间过多,应该把更多时间留在老麻雀与猎狗的对比教学上。
3.对于老麻雀的描写句子体会不够深入,应由句到词,抓住关键,层层突破。
17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0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引入1.学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
学生熟练阅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级边上的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3.学生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