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报告成果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 报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研 究 报 告
成 果 名 称 面向区域经济的化工制药类专业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成 果 完 成 人 于奕峰 胡永琪 戎欣玉 赵 莹
任少锋 袁中凯 李国庭 李会勇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河北科技大学
面向区域经济的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研 究 报 告
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课题组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一、研究背景及立项结题情况
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已逐渐引起国内相关高校的关注。
一些高校在实践教育 体系建设和研究中有独到见解,并取得进展。
但是素质教育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的老问题, 一直没有真正找到很好的解决途径, “高分低能” 、 “眼高手低” 、 “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在许多高校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应着力培养国家 后备力量的创新能力,从接受知识为主转向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为主。
目前在各个层面上已 形成的共识是:影响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实践教学环节亟待突破。
课题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2001年开始启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及专业建设的系列研究,2005年开始进行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系列研究,两个阶段 系列研究课题相辅相成,层次逐渐深入,内容不断拓展,目前相关的研究项目均已结题。
其 中《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研究》2008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2009 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本 成果是以上两个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的总和。
系列教学研究立项如表1。
表 1
系列教学研究立项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来 源 立项编号
起止日期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研究 河北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 程重点项目 Z-005 2001-2006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 模式及专业建设研究 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十五”项目 2001-12 2001-2006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0130136 2002-2005
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河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课题 2005-z014 2005-2006
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Y—018 2006-2008
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全国化工高教学会“十一五”项目 2007-11 2007-2009
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教学研究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项目 0830012 2007-2009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抓住了理工院校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关键,实现寓教于研,以研促教, 研教融贯,教研相长。
通过探索实践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学生实践能 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实验和技能训练为基 础,以工程训练和专业训练为主线,以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延伸的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 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观念的更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改进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
具体构想如下: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先进教育理念统领实践。
力求实现六个“转变” 。
即:教育 观念、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2)以面向经济建设的科研推动教改,实现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
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并将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学生修读学分范围。
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通过建立研究 生与本科生“1+3”梯队模式,呈现“高参与率、高获奖率”的良好态势。
(3)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创建了“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
实践教学观摩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整合化工制药类实践课程及实验室建设的优势资 源,建设化工制药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
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 容,建立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和科学研究多层次统筹协调、有机结合的实 验教学体系。
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学。
化工原理教师开发计算机仿真实验,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提高实验效果。
化工专业将化工 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引入实习,将现场实习与仿真实习相结合,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 手操作的问题,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
三、研究的成果:
项目的研究工作五年多,课题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抓住区域经济的特点,研究工作与化 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际。
1、转变教育观念,用先进理念统领实践。
提出“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贯通,教 研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实验教育过程中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 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转变”,即: 教育观念由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向面向经济建设的能力培养转变;
知识结构由单一工科模式向理工结合、工管结合的复合模式转变;
教学理念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型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转变;
教学模式由验证式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型转变;
教学手段、方法由单向灌输的传统型向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的现代型转变;
教学管理模式由墨守成规的封闭式向鼓励创新的开放式转变。
2、形成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
首创由 1 个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和 3 个专业实验室以及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 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组成校内实践平台。
由挂靠本校的河北省高校化工中试基地和10余个 企业组成校外实践平台;由河北省分析测试中心和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两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创新实践平台。
校内实践平台:①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工原理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能 同时容纳400名学生实验,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建成较完善的化工、制药和药学专业实验室。
②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典型药物制剂生产环境及设备,使学生熟悉制剂生产工艺, 掌握主要设备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手段。
通过对关键工艺过程实训,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 的能力,解决实验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弊端,弥补企业实习不能实际操作的缺陷。
③工程实践 教学观摩中心通过对来自工厂的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流体输送设备、换热设备、阀门等进 行剖割,展示设备内部结构,通过对 200 余种工业催化剂、300 余种工业填料和合成氨生产 装置动态模型等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工程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理解必要,弥补工厂生产实习 的不足,改善实践教学的效果。
创新实践平台:①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包括:反应控制与催化研究室、 精细化工研究室、药物合成研究室、药物分离研究室、药物制剂研究室等。
②河北省分析测 试中心。
作为科研和校内技能培训基地,已有1200余名学生取得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 发的《中级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择业、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践平台建设:①河北省高校化工中试基地;②石家庄制药集团:研究院、维生药 业、远征药业、中润药业等;③华北制药集团:新药开发中心、倍达公司、维尔康公司等;
④石家庄华曙制药集团:土霉素生产基地;⑤神威药业集团: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3.彰显创新实践平台特色优势,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凭借多年实验教学积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整合化工 制药类实践课程的优势资源,建设了化工制药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6300平 方米,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500M)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十余台,自行设 计的工程应用型综合实验装置78套;实验教学仪器设备2351台(套),固定资产总值3800 余万元。
实验中心紧密结合区域化工制药产业特点,以“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不 断完善具有区域性、 综合性和先进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形成了独有的药物化工鲜明特色。
2008 年化工制药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4、形成全新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了“基础—综合—设计—创新”逐步推进、 “启发—引导—讨论”和“发现—论证 —研究”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了“实验—实训—实习”相互补充、“课内—课
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全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中,贯彻“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理念,将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注重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按照“基础实验— 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的模式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实验管理体 系,并注重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的衔接。
形成了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以能力培养为 主线,分层次、分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育体系。
所构建的创新实验教育体系 如图1。
根据从基础到创新逐渐深入的实验内容层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管理模式,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从工程观点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逐渐提升为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 高。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
实验教学中精选实验内容,控制实验数量,增加实验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 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模式基本框 架,如表 2。
四、成果的创新点:
1、提出并推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转变” 。
即:教育观念由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 转变;教学理念应试型向的素质型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工科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变;教学模 式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教学手段方法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由封闭式向开 放式转变。
2、形成全新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了“基础—综合—设计—创新”逐步推进、“启发—引导—讨论”和“发现—论证—研究”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构 建了“实验—实训—实习”相互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 实践教学体系。
3、结合区域经济优势,建立特色实践基地。
抓住地方理工科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 发展相结合的关键,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教学观摩 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化工制药实验教学中心,08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本成果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创新。
五、成果应用成效:
实践证明,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项目研究及成果推广均取得显著成效。
1、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取得丰硕教研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参 与教改的教师主编(译)、参编教材14部,自编实验、实习讲义、指导书8部。
承担省级
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2项,学校教改项目1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2篇。
获省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 5项。
2、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成果已应用于河北科技大学和河 北医科大学2007-2009届化工制药类和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直接受益学生数为2100余人,
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近三年获校级大学生科技立项85项,获经费资助30余万元。
获 国家级、省级科技作品竞赛奖励20余项,申请专利29项。
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
毕业生 追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满意度明显提高,所培养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业欢迎。
应届本科毕业生一分就业率从92%提高到97%,考研
录取率由20.3%提高到30.1%。
其中70%以上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3、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取得效果显著。
《化 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波谱解析》、《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实验》、《工 业药剂学》6门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
药物化工系列课程团队入选河北省教学团 队;生物制药教育入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化学工程与工艺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一 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该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
部批准由本二晋升为本一专业。
建设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化工制药实验教学中 心,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4、创新实践平台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示范中心先后接待了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新 疆大学、江苏工业学院等30余所高校参观学习,石家庄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等 校的学生先后到中心所属化工原理实验室、 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教学观摩中心实验、 实习和实训。
该建设成果曾在全国教学会议上报告交流,编写出版的教材和发表的专题论文被十几所 高校使用和引用,为全国地方院校实践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受到兄弟院校同行专家 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在全国地方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与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