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学理论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教程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一定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它是说明文学的性质、特征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创作、欣赏、生产、流通的方法,是一种文艺方法论。
2现实性文学:是一种用写实的创作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
它的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强调立足于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对现实作冷静的观察分析以再现现实的写作方式。
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它的描写不夸张,不变形,按照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直接揭示矛盾以真实再现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环境。
3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技能力量、精神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的物质化、具体化、对象化,人又会根据这种对象化的表现来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
这是一个二次转化、循环转化的过程。
4直觉:省掉推理过程而对事物作直接的认知和了解。
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直觉是指作家凭借已有的炉火纯青的认知能力,或许会借助对过去生活的认知经验来对事物做出推理和判断的现象。
通常,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性的领悟或突破性的顿悟。
5即兴: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因受到外在刺激而引起内在冲动的兴会来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它的特点是趁热打铁。
6高雅文学:也称作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和精英文学,它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人群,它的特点是内容丰富、题材广大,主题深刻或意蕴深厚,具有探索性、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能给读者严肃的思考,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艺术感染力强。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怎样理解文学?
答: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②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活动。
③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④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⑤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借助纸张和文字来表达。
马克思主义从这五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2、如何理解物质生产的发展与文学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①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有时它显得快些,有时显得
慢些,有时甚至与生产呈反方向发展。
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②一般来说,这种“不平衡关系”有两种体现:⑴某些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随着生产的日益繁荣,它渐渐呈现低迷和萎缩状态。
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的,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取得领先。
所以,这些“不平衡关系”的存在说明了文学发展的复杂性。
3.什么是合情合理?
①合情,指的是文学意象的选择必须反映人们的真情实感和真诚的意向。
②合理,是文学意象的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指的是文学意象的选择要符合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系,不仅合乎生活本身的内在逻辑,还要合乎理想。
③所谓合情合理就是文学意象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体现。
4、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
答:作家创作作品是创造性活动,读者阅读作品也是创造性活动。
具体来说,读者的创造性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作品形象的具体化、特殊化,即读者对作品形象的再现、补充和改造,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说此。
②作品情感的再度体验催生新的情感,读者将作品
中的人物情感连同作者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③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指读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的理解与主观评价。
5、叙事作品中人物的二重特征是什么?
答:①从故事情节发生发展来看,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动因。
②从人物的审美价值来看,人物是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人物的性格、心理、行为等的塑造要符合人类一定的审美价值倾向。
这两方面的意义构成了故事中人物的二重性。
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内涵是什么?
答:(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要点和方法是历史性的观点与美学性的观点相结合,也就是融合了历史的批评和美学的批评。
①文学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关系相融合的产物,蕴含着时代性的思想和历史内容,所以为了衡定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就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看问题、评判问题。
②审美是文学的特质,具有超时代性,其水平随人类认知的提高而提高。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虽然融合着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多种历史性时代性因素,但其中的审美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所以应该用美学的观点来审视和评价文学作
品,检验作品是否符合文学的创作规律,是否具有艺术独创性等审美价值。
③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中,历史与美学的观点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既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批判,又是对作品审美艺术形式的批判。
恩格斯曾提出的“德国戏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同英国莎士比亚剧的情节生动性完美融合”理想,就充分体现了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性。
2、文学意境有哪些特征?
答: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①情景交融。
南宋的范晞文首先发现了这一特征,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②虚实相生。
意境一般是实境和虚境的融合与升华所创造出来的情境,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情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
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是靠实境来体现的,是艺术表达的重心。
由于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靠与虚境的融合加工来形成意境,所以,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③韵味无穷。
所谓韵味,指的是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美。
它属于“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和“味外之味”,让你咀嚼不尽。
是情和理、意和韵、趣和味多种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表达了中华民族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从而使它与典型、意象相比具有相对独立性,遂成为人类审美理想中一种不可代替的表现形态。
3、理论文学的风格特征?
①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独创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独创性决定了它还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重复性,真正的风格是建立在创造力的基础上的,非东施效颦的结果。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们无不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深沉郁挫,普希金的崇高恢宏,乔伊斯的幽默细密,鲁迅的刚毅辛辣,都是艺术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风格的独创性来源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及在主观上自觉的艺术追求。
风格的独创性是艺术审美最重要的内容,是批评家们衡量艺术价值的重要尺度,因此在客观上它也被许多作家所追求。
②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当作家的某种风格形成之后,在较长时间里风格会保持基本风貌不变。
有些作家即使不断地调整和变化自己的风格也往往万变不离其宗,可以看出其内部一脉相承的联系。
所以,作家的风格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究其原因,乃是人的性格和在性格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的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但是,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如果作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发生大规模高程度的变化,或作家的社会地位、生活阅历、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重大变化,他的创作
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作品的风格同样就会发
生重大的变化。
③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文学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一)造成文学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是:主观原因:1、作家的创作个性各有不同。
客观原因:1、文学所表现的对象广阔无限、多姿多彩。
2、受众的审美内容和审美观各异成趣。
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文学为了依托现实和迎合市场会表现出创作风格的差异。
(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的体现:1、众多作家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所谓百花齐放、群星灿烂。
2、出现一些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文品复杂的大作家。
如杜甫从青壮到老年。
其风格就呈现多样性(“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即使从横向看,他也有多种风格(如雄浑、秀丽、悲壮、
豁朗等)3、出现史诗性的鸿篇巨著,在单个作品中出现出复合的风格。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的结果是:时代文学的繁荣,比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4、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说法有更大的合理性?
①劳动说的合理性。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中建设的,起源于劳动,所以精神文明也
起源于劳动,而文学属于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
劳动提供
了文学创造的材料、范围和对象,是文学创造的动力和需
要,是文学创作孕育的母体。
②“劳动说”不仅合理地解释了文学起源,还合理地说明了其他诸说的起源,从根本意义上解释了诸多学科的起源机制。
如:“巫术仪式说”、“游戏说”、“宗教说”,对于“巫术仪式说”来说,巫术仪式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劳动收成的祈望性表达,它作为劳动的附加成分而存在;对于“宗教说”来说,宗教的形成受原始人类低端的劳动生产力的影响,人们在自然力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加上远古人的智力蒙昧、未开化,分不清自然力和人力的区别,就把自然力人格化,使之变为超自然万物的神灵;对于“游戏说”来说,一般认为劳动是游戏的起源之一,从人的群体性来看,人在进入劳动生活后才会产生游戏,为了劳动的效率和完善化产生游戏规则。
从人的个体成长来看,孩童游戏是成人工作的一种娱乐性训练和模拟,所以认为,劳动是游戏的一个起源。
” ③劳动说之所以比其他说法有更大的合理性,被认为是对其他学说的扬弃与融合,是因为劳动说对很多学科的问题都具有解说力,体现了人类对所探讨问题的统一性和本质性的解答,更趋向于真理的单纯性和绝对性,因此被认为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