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桃花源记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6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21《桃花源记》(新人教版)

2016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21《桃花源记》(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文化的魅力21 桃花源记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

洞内宽敞明亮,洞中有天。

东晋末年,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来到这里后,有感于农村现实,忽发奇想,虚构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传奇故事——世外桃源。

在桃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吗?桃源人是人还是仙?今天,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个世外桃源吧!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的词。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的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识桃源一、新课导入提到“酒”和“月亮”我们总能想起一代诗仙李白;提到民生、颠沛和草堂我们又能忆起诗圣杜甫;那么当提到隐士、菊和田园,我们又能想到谁呢?(陶渊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文中生字词。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阡陌..交通(qiān mò)无人问津.(jīn)间.隔(jiàn)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此中人语.云(yù)(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①缘.溪行(古义:沿,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②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

)③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④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⑤率妻子..(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2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某某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2、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

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

“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 》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 》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桃花源记教与学目标:1、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词语。

2、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故事情节,理清写作脉络。

3、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难点】1、理解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的目的。

2、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教与学方法1、阅读领悟法; 2.互动研讨法;3、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教与学要点1、了解作者陶渊明;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意思,并能译句大意。

教与学过程:一、记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是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预习反馈(一)读准字音并注意汉字结构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二)口述课文内容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结合常考字词注释表,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三、展示、评议四、课后强化读文、记词类知识第二课时教与学要点:1、重点研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与学过程:一、读补充注释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学案2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学案2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桃花源记 2学案导学 一、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今异义现象;二、明白得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3、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楚、描述生动传神、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

先学后教 一、初读课文,标注生字,通过查找工具书认准读音和字形:豁.然( )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距离..( )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问津.( ) 其中人语.云( )二、再读课文,读顺句子,注意句子内的朗诵停顿。

如:a.武陵人/打鱼为业。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三读课文,读懂文意,注意课文注释和一些古今异义词。

如: 古义 今义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距离: ,不管: ,你再找几个如此的词语:四、翻译下列句子,然后结合讲义注释翻译课文。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向小组成员复述课文故事,然后理顺故事的脉络。

觉察桃花源→()→()→()→(寻觅桃花源)小组合作一、课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欢乐生活的句子是,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情感?二、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中的那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址?三、渔人看到了、感受到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离开呢?作者写渔人和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用意是什么?当堂达标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又名,字,世称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朝代)闻名田园诗人。

不满那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咱们还学过他的诗《》《》。

二、说明下列字词缘()芳()落英()缤纷()异()穷()复()恍如( )才( )平旷( )俨然( )属( )阡陌( )悉、咸( )黄发垂髫( )怡然( )乃( )具( )问讯( )叹惋( )延( )语(yù)( )扶向( )及( )诣( )遣( )欣然( )规( )【一词多义】处处志之()打鱼为业()村中闻有这人()志寻向所志 (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闻具言所闻()便舍船()其中往来种作()寻向所志()舍屋舍俨然()作设酒杀鸡作食()寻寻病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陶渊明(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使用说明】1、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新课交流合作、展示、总结本节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线索,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

1、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①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

②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③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

④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⑤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⑥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

2、如何找到线索:①首先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不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②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物的。

③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

④有时候用议论或抒情来显示线索。

⑤有的文章同时具备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

【自主学习】认真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2、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又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哪些句子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3、★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合作探究】1、★★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含哪些内容?3、★本文叙述的故事“奇”在什么地方?【课堂小结】1、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适当加进自己的想象。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21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能翻译课文。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要充分预习,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查工具书,自主进行解释。

2、自主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是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由小组长检查批阅。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俨.然()阡陌..()垂髫.()便要.还家()刘子骥.()诣.()2、重点词语释义。

为业:缘:夹岸:鲜美:杂:异:穷:舍:豁然:悉:平旷:属:怡然自乐:开朗:诣:所从来:咸:问询:先世:志:妻子:邑人:不复出焉:欣然:焉:间隔:皆:叹惋:如此:延:语告:不足:既:遣:3、古今异义4、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对学,对学解决不了的组内或组间群学。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教学设想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2.理解课文大意,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结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明确: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故写了这篇记和诗。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一,二,……标出段落层次),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1 桃花源记
教学步骤
练习设计
1.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辅导练习提示: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

(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字数100字左右。

教法探讨
1.指导学生当场背诵课文,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多次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故事”作一定分析,激活学生形象思维,可以轻松地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熟练背诵课文。

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来探究故事情节,品味陶渊明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同时,重点讲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社会的思想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出色开篇词学习目标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 “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老婆、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的词。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序次的记述的方法。

3.认识陶渊明的志趣、质量和思想感情,培育尊贵的道德观。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疏导文意识桃源一、新课导入提到“酒”和“月亮”我们总能想起一代诗仙李白;提到民生、颠沛和草堂我们又能忆起诗圣杜甫;那么当提到隐士、菊和田园,我们又能想到谁呢? ( 陶渊明 ) 今日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文中生字词。

豁然开朗 (hu ò)屋舍俨然(yǎn)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 yāo)阡陌交通(qiān mò)无人问津(jīn)....间隔( ji àn)诣太守(yì)刘子骥(jì)...此中人语云( yù)(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 理解课文的要点词语。

( 1)古今异义①缘溪行(古义:沿,沿着;今义:缘由、缘分。

).②芳草鲜美(古义:娇艳漂亮;今义:滋味鲜美。

)..③说这样(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④阡陌交通(古义:交织相通;今义:来往通畅,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⑤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老婆:古义:指老婆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间隔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系词。

)..⑦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古义:咨询信息;今义:咨询。

)..⑧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间隔,分开;今义:距离。

)..⑨各人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伸。

).(2)一词多义舍:①便舍船(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志:①到处志之(作标志,动词。

)②寻向所志(标志、记号,名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2、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

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

“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语文_21_桃花源记(学案2)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语文_21_桃花源记(学案2)

桃花源记☆课文导读本文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遂.迷(suì)邑.人(yì)间隔..(jiàn ɡé)语.云(yù)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ò)郡.下(jùn)黄发垂髫.(tiáo)刘子骥.(jì)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舍.船(shě)屋舍.(shè)缤.纷(bīn)怡.然(yí)二、词语释义缘溪行:缘,沿。

夹岸数百步: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芳草鲜美:鲜美,鲜艳美丽。

欲穷其林:穷,穷尽。

豁然开朗:开朗,开阔的样子。

悉如外人: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来问讯: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同乡人。

叹惋:感叹,惋惜。

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

处处志之:志,做记号。

三、语句解读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2.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四、作家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文言文学习— —《桃花源记》
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村中闻有此人,( )来问讯。自云先世
。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 )。此人一一
一为具 言所闻,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解决各对子组的疑难问题;
3.规定时间内提前研学完毕的小组除备展同学外,其余同学在组长带领下可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检测文学常识,背诵全文,提问重点字词。
展学:
1各组按照先领读,再翻译重点字词,再译全文的顺序进行展示。.
☆前置学案学法指 导:
1.填上下方原文空缺处内容,重点字词的意思 写在原文所在横格中,原文下方空格中写翻译。要求,不得翻看除语文书外的 一切书籍、参考 书。
《桃花源记》
课题:
《 桃花源记》二课时
课型:
文言文阅读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课文后三段并背诵。
环节预设
导学3分钟读学7分研学10分钟展学2 0分 钟巩固5分钟
导学过程
读学:
1.全班齐背《桃花源记》后三段;
2.默写《桃花源记》后三段;
研学:
1.对子组交流翻译,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有解决不了的地方外显到白板桌;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随其往。寻向所志,( ),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 )。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课题桃花源记第2课时总计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知识回顾提问:作家;考查字音;检查读文。

学习目标积累词语;熟练翻译。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用十分钟时间结合注释对译课文,不会的标识出来。

自学指导二:结合课文试解决下列问题:1)重点词:缘、英、缤纷、穷、尽、仿佛、才、豁然开朗、旷、俨然、属、阡陌、黄发垂髫、要、言、叹惋、延、语、足、扶、向、诣、规、果、问津2)古今义:鲜美、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如此3)多音字:舍、为4)一词多义:舍、志、寻5)一义多词:都——悉、并、咸、皆6)成语:豁然开朗、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学科语文课题桃花源记第2 课时第小组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得分1、解释词语缘:尽:旷:阡陌:英:仿佛:俨然:黄发垂髫:缤纷:才:属:要:穷:豁然开朗:言:叹惋:延:语:足:扶:向:诣:规:果:问津:2、古今义鲜美: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如此:3、一词多义舍:志: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误课堂展示次数课堂表现自我评价优秀□良好□一般□有待提高□纠错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自主学习展示巩固指生翻译句子学有所思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桃花源记桦甸六中教案主备人备课组长教学领导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桃花源记第2课时总计节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媒介出缺席情况教学目标积累词语,翻译课文。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关键翻译课文。

重点语句的翻译。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知识回顾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展示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5 1 20 8 5 5 1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内容个性化修改1、知识回顾提问:作家;考查字音;检查读文。

2.学习目标积累词语;熟练翻译。

3、自主学习结合注释对译课文:1)重点词:缘、英、缤纷、穷、尽、仿佛、才、豁然开朗、旷、俨然、属、阡陌、黄发垂髫、要、言、叹惋、延、语、足、扶、向、诣、规、果、问津2)古今义:鲜美、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如此3)多音字:舍、为4)一词多义:舍、志、寻5)一义多词:都——悉、并、咸、皆6)成语:豁然开朗、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4、以学定教:指导翻译以学定教内容个性化修改重点语句翻译指导:1)省略句2)遂与外人间隔:“外人”的理解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板书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反思:重点突出,知识点逐一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课文导读本文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遂.迷(suì)邑.人(yì)间隔..(jiàn ɡã)语.云(yù)豁.然开朗(huî)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î)郡.下(jùn)黄发垂髫.(tiáo)刘子骥.(jì)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舍.船(shě)屋舍.(shâ)缤.纷(bīn)怡.然(yí)二、词语释义缘溪行:缘,沿。

夹岸数百步: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芳草鲜美:鲜美,鲜艳美丽。

欲穷其林:穷,穷尽。

豁然开朗:开朗,开阔的样子。

悉如外人: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来问讯: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同乡人。

叹惋:感叹,惋惜。

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

处处志之:志,做记号。

三、语句解读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2.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四、作家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五、背景探视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

因为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俨.然()垂髫.()阡陌..()()发髻.()两鬓.()2.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⑴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B.用手支持C.沿着,顺着⑵处处志.之()A.作标记B.标记C.意志⑶芳草鲜美..()A.色彩鲜艳美丽B.新鲜美丽C.味道好D.新鲜肥美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A.延长B.推迟C.聘请、请D.伸展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B.无论..魏晋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落英缤纷..4.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具.答之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二、整体感知1.选择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竹之类。

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

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

⑵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

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

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⑴《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⑵“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⑶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

()⑷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就是现在所谓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3.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4.填空。

⑴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⑵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⑶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是:A. _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_D.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D.停数日,辞去:辞去,告辞离去2.对下面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两句中的“外人”意义相同,都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B.“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中“要”“延”意义相同,都是“邀请”。

C.“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两句中的“具”意义相同,都是“详细”;。

D.“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为”意义相同,都是“对、向”。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村人“便要还家”,是因为他们想听渔人讲述外面的新鲜事。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4.根据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皆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信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5.对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说明桃花林是个景色怡人的好地方。

B.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C.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D.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四、拓展阅读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1.下面句中“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⑴此.公欲来。

指代()⑵老人肯相引之此.。

指代()⑶此.殊不缺也。

指代()2.下面各组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落:落.英缤纷居民之大聚落.也B.果:未果.,寻病终子果.来C.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D.处:处处..志之故可同处.3.补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语。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不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5.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公欲来,能相容否?⑵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新题探密成语对对子。

井然有序()固若金汤()雪中送炭()流芳百世()精雕细刻()伶牙俐齿()答案:杂乱无章危如累卵锦上添花遗臭万年粗制滥造笨嘴拙舌☆写作小练笔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从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

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走过,被这繁星般美丽的浆果吸引住了。

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取的最大。

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请以此为范围写一片段表现你的所想。

☆作文素材快乐与悲哀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

”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

”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雨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参考答案一、1.huî yǎn tiáo qiān mî bìn2.⑴C ⑵A ⑶A ⑷C3.D4.C(“具”在这里是详细的意思。

)5.C(C项的两个“复”都是“又、再”的意思。

A项:出来/拿出。

B项:于是/竟。

D项:舍弃,抛下/房屋。

)二、1.⑴C ⑵A2.⑴√⑵×(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⑶√⑷×(这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陶渊明受时代局限,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的概念。

)3.A4.⑴陶渊明潜元亮东晋⑵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怡然自得。

三、1.C(“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2.D(两个句子中的“为”都是“给”的意思。

)3.C4.C5.A四、1.⑴杨氏⑵大穴⑶金珠锦绣珍异等物2.C(C项中的两个“属”都是“类”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