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式课堂教学设计表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

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1、指名读2、学生汇报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

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

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知识点知识点主要内容知识点1 内容1知识点2 内容2知识点3 内容32.2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目标关键能力1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能力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关键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创新意识三、教学过程3.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制造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3.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3.3 实践演练与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点。

3.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点应用于实际场景。

3.5 总结与归纳(5分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评价在实践演练环节和拓展应用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学生在拓展应用环节的创新程度;•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表现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教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点得到了掌握?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请提出并进行反思。

六、教学扩展•可通过课后习题、小组讨论、自主实践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可将本节课扩展到其他相关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七、参考资料列举本节课所参考的教材、教辅以及网络资源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教师可以清晰地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和反思,在教学中更加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附录四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教学设计表课程教学设计表由5张基本表格组成,其中第2、第3、第4三张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使用的数量。

在填写课程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课程名称填写课程标准规定的正式课程名称,如:数学、语文、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等,不要随意简化或另起名称。

在高等学校中,课程名称和所选用的教材名称有时不同,此栏应填写正式课程名称。

2.授课班级填写将要进行教学实践的班级,如:三(1)班,初一(2)班,高三(4)班,99级(1)班等。

3.总学时数按照校历实际教学时数(教学周数×周学时数)填写,一般不应低于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数。

同时应把讲授课时数与实践(包括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课时数分配适当,而且它们之和应等于总学时数。

4.教科书中小学一般都使用统编教材,而且教材名称与课程名称相同,有时配有补充教材、教学包等。

高等学校教科书一般由教研室或任课教师选定,此栏应填写所选定的教科书名称。

5.参考书填写为了搞好教学需要教师或学生阅读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文章、教学研究成果等。

6.依据标准填写本学期(或本册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绩效指标对应的学段。

7.教学目标阐述填写课程总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

如果只有教学大纲,则需要把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改编成教学目标。

8.教学对象分析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起点能力及一般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把结果填入表中,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9.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对照课程总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图。

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和能力结构应是本学科知识和能力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教材中的章、节顺序。

如果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过于复杂时,可以先做出课程与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图,然后分别做出各单元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图。

10.章节编号按照教材中的章、节(或课)的编号填入。

道德与法治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总结(标准版)

道德与法治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总结(标准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面阐述了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对家庭责任的认知,并理解并感恩父母的辛劳。

以下是对该教学设计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四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第一课时,通过两个主要模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验父母的辛勤付出,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关爱能力。

二、教材分析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的目标。

课程结构:模块一:“亲身经历父母的辛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工作的不易,培养共情能力。

模块二:“减轻父母的担忧”,传授自我管理技巧,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理解。

三、学情分析在现代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常常因细致入微的关怀而缺乏对父母辛劳的深刻理解。

尽管目睹父母的忙碌,却难以体会到背后的艰辛,因此本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四、学习目标本课程设定了三大学习目标:情绪目标:理解并感受父母在工作中的挑战,表达感激之情。

技能目标:增强观察父母日常变化的能力,认识到他们工作的勤奋。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刻认识父母的辛劳,并学会合适的感谢方式。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父母在家庭和工作中的辛苦,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加深理解。

难点:体会父母的辛苦并转化为感恩之心,通过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担忧。

六、教学环节学习摘要:简短介绍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视频导入: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他们关注父母的细节。

讲授新课:通过“我的新发现”环节,展示父母因劳作而产生的变化,如手部的皮屑、白发等,引发学生共鸣。

“小小的心得”和“归纳”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父母辛劳的意义。

通过“描述画面”和“细心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具体描绘并感受父母的一天。

实践活动如“跟随父母去工作”或“采访父母”,让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辛劳。

教案撰写标准格式

教案撰写标准格式

一、前言1. 符合课程标准:教案内容应全面覆盖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所需技能。

2. 突出重点:对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逻辑清晰:教案结构应清晰,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有助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4. 注重启发:运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

5. 实用性强:教案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分析教材内容,梳理知识点,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

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需求,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 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小结等。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活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知识水平,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4.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规范、实用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辅助材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辅助材料,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通用模板表格

教学设计通用模板表格

教学设计通用模板表格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

为了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使用通用的模板表格来辅助教学设计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模板表格教学设计要素说明教学设计目标描述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或知识水平教学背景和前置知识描述学生学习该教学内容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和任务描述教师将要教授的具体知识内容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方法和策略描述教师用于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教学资源和工具列举教师需要准备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评估和反馈描述教师将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反馈适应性措施和课堂管理描述教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和课堂管理策略扩展和拓展描述教师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和资源使用说明1.教学设计目标:在这一部分,教师应明确描述他们希望学生在本课程或教学活动中达到的能力或知识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要求或教学标准来设定目标,确保目标具有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2.教学背景和前置知识:在这一部分,教师应提供学生在学习该教学内容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3.教学内容和任务:在这一部分,教师应具体描述他们将要教授的知识内容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科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

4.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部分,教师应描述他们将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包括课堂讲解、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

5.教学资源和工具:在这一部分,教师应列举他们需要准备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这些资源和工具可以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6.评估和反馈:在这一部分,教师应描述他们将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反馈。

教师可以采用测试、作业、小组项目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

课堂教学设计 空白模板 (能力标准版本) (1)

课堂教学设计 空白模板 (能力标准版本) (1)

课课程名称 设计者堂教学设计表授课班级单位(学校)章节名称课程标准: 本节(课)教学目标:计划 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点 编 号 学学习 目标具体描述语句习目标描述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点 编 号学习 目标媒体 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使用 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 媒体 时间 来源教 学 媒 体 ( 资 源 ) 的 选 择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 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练习题目内容形成性练习形 成 性 评 价课堂教学设计表由 4 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 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 (或一课) 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 (或 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 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 §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 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 ;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 学时”栏中填写“1”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比活动方案泗泾中小学分部一、指导思想: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二、评比内容及安排: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

(第7、8周)(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

(第11、12、13周)(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

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

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

(第15、16周)(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2)积极参与评课,上课教师选择一课例撰写一份评课报告,字数500-800字。

三、参赛对象: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四、评选小组名单:组长:车先林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五、表彰奖励: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

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2014/2/24(注:第八周周五,4月4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并报公开课时间。

《慈母情深》课堂教学设计表

《慈母情深》课堂教学设计表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通过反复朗读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学生特征
五年级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的悟读为手段,让学生穿梭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读,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语文的韵味。语文课程标准标中指出: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在课堂上,请学生自由地阅读,梳理学法,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投入到自主品读中,学生或圈,或点,或读,或画,或写,或说……交流,品味,个性化的见解畅所欲言,不亦悦乎。对文本关键语段的深入理解、体会,感受慈母情深,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阅读。抓住“哪里使你感受颇深?”“哪里能够表现出慈母的深情?”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再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所以在之后全班的汇报交流中,学生把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慈祥,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定2)藤野先生课堂教学设计表22222 - 副本

(定2)藤野先生课堂教学设计表22222 - 副本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引导学生研析重要句段,如反语、副词的表意等,以求准确深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学生复述后,再请同学予以评价.展示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图片。体会作者的感情.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展示
叙事线索,课文结构
G
F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20
自制
四-
(8-17)
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图片展示
研读,分析藤的能力
7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学生迅速浏览课下注释(1),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然后听老师简介背景。(1分)
学生做好笔记
展示课件,了解文章的课题及作者。让学生带着敬意走进文本。
展示鲁迅照片及其出生地,回顾他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积累.
展示课件,明确写作背景。
展示课件,让学生明确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并展示他当年学医的学校。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多媒体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一-(1-4).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学生通过人
物描写分析小男
孩形象 续写语句树
六、教师总结
立正确观念 教师以曹植诗结
束课堂 结
教师 的内容和 教师的活 动
束 媒体
的应用
学 生的活 动
教 师进行 逻辑判 断

学习
识点编 目标 形

练习题目内容

06
知识

—1 和能力

习 06
过程
—2 和方法
1、 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是 否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变的是什么?

三折的写作方法。
情节分析等解决问题。
识 学媒媒 教 使 所
占媒
点 编 习 体 体 内 学 作 用 方 得结论 用 体 来
号教 目 类 容 用 式
时源
标型

学 0
知资思 A B 对
5自
6媒—1 识 源 考 问 、 E、 、G、 文 章 情 分 制
和 库 题 G、 体
H节初步 钟

能 4.5

、 感受,形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
品味语言,合
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受,角色
朗读,合作探讨,体会文中人物性格

作探讨理解人物
特征。 的性格特征。透
视人物内心世界。
将书中语句与网络资源,合
作探究相结合,理解资本主义社会
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
正确的金钱观念。
学习本文巧
通过理解语句,网络资料,文
教学难
妙 的 构 思 , 一 波 字图片,
2、 概括《.平分生命》中小男孩的性格 特征。
06 —3
情感 态度和价

教学设计格式

教学设计格式

教学设计格式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课前系统部分、课堂系统部分和课后系统部分。

在课前系统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课标分析是对《课程标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分析;教材分析是对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包括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存在的研究问题以及学生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行为。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具体到英语学科应包含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研究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及文化意识目标。

同时,我们需要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并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设计教学用具和教学环境的准备。

在课堂系统部分,我们需要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并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在师生互动部分,我们需要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并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以及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组活动。

在课堂总结部分,我们需要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以及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巩固方案。

在课后作业部分,我们需要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在课后系统部分,我们需要评价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并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同时,我们需要写出自己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的书写培训需要包括上述各个环节,并应包括课堂实录和点评与反思。

研究困难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③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一、教案信息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学段年级:
•教材版本: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方式:
教师信息
•教师姓名:
•职称:
•手机号:
•邮箱: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步骤
1.导入与目标呈现
2.新知课堂讲解
3.案例分析与讨论
4.拓展与应用
5.总结与导出
八、教学过程
1. 导入与目标呈现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知课堂讲解
•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新知内容,结合图表、实例等形式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与讨论
•提供相应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应用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外作业、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拓展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导出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九、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十、教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十一、拓展延伸
•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的学习资源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十二、备注
•特殊情况、个性化需求等的备注信息。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doc

“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doc

1、举例:针对Fl 标一,2、举例:针对H 标二,3、举例:针对H 标三,4、举例:针对FI 标四,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采用板演的方式进行测评;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科 n ________________ 设 计 者 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授课班级 ____________ 学生人数 ____________ 课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H 期 ___________________•、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二、 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教材的基本结构、知识体系、逻辑顺序、 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等)单元(章节)n 标 三、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动 机、学习风格、兴趣等) 四、学习H 标:(1.行为动词+限定词+核心名词;2.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定词+ 核心名词;3.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动词+限定词+核心名词;4•每个课时的学 习H 标一般不要超过5个) 1、 2、五、评价方案设计(与学习冃标相兀配,用课堂提问、背诵、板演、动手操作、 个体或小组展示、书面练习、结果呈现、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项 目内 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1 2 2 3 3 教学难点11 2 2 33匕、教学流程设计4、八、作业设计:(预习任务、口主学习任务、探究学习任务、实践活动、调查、查阅资料、阅读书H、文献或网站查询等开放性作业)九、板书设计:(要求完整地反映教师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和思路,包括内容框架、重要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基本要点、主要结论和关键词等,表现形式为: 提纲式、总分式、对比式、表格式、线索式和图解式等六种)V、教后反思:(可以单独写,也可以写在教学设计的反思栏屮)注意:以上表格式如使用不便,也可采用普通文本格式或分列式,但表内核心内容必须齐备。

标准教案格式

标准教案格式

标准教案格式标题:标准教案格式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和组织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详细规划的文档。

一个优秀的教案能够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本篇教案将围绕标准教案格式展开,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一、教案摘要:教案摘要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简要概括,要点明确、简明扼要、具有可读性,旨在提供给其他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参考。

教案摘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学生适应年级及特殊要求等。

二、教学背景:教学背景部分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这节课与前一节课之间的联系,为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依据。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科标准和教学核心要素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内容和问题。

它们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内容与安排是对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包括引入环节、知识讲解、实例演示、练习测试等环节的设计。

教学内容应积极和学科标准对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和教学工具,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价可以包括形ative评估和summative评估两部分。

形ative评估旨在提供及时反馈和教学调整的机会,summative评估则用于总结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八、课堂延伸:课堂延伸是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课堂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评价表模板

课堂教学评价表模板
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先进技术、岗课证赛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教学成果突出。
15
总评价
总评分
等级
说明:评定等级为100—90优秀,89—80良好,79—70合格,69—60基本合格,60以下不合格
听课人:
听课记录
X
(专业技能课)
项目
评议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教学设计(10%)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针对性强,着力培养学生人文、职业、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能力,提高实操能力。
10
教学内容(25%)
实习实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匹配,强化核心技术技能训练。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落实课程思政。
5
突出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
10
教学效果(25%)
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学生到课率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兴趣浓厚,无玩手机等现象。
10
突出学生中心,落实理实一体,有效利用实训时间,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实训效果好,学生学有所得。
15
特色创新(15%)
10
符合职业、岗位特点要求,实现岗课赛证结合,布置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提供实训工单(工作页)等学习资源。
10
实训内容饱满,循序渐进,学生容易理解与操作。
5
教学素养(10%)
遵守教学纪律,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10
教学方法(15%)
严格执行教学设备使用制度,示范规范,巡视指导到位,严格执行6S管理,场地秩序良好,工位整洁适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堂教学设计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堂教学设计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椭圆、双曲线之后,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与前两种曲线进行对比,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建系方法都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的,我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融合,掌握知识的系统结构。

一、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还要特别关注学生“会学”知识。

本节课在实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反思、纠正,不断完善并形成抛物线的概念,推导抛物线的方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尝试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二、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教学手段
直尺—三角板教具在本节课的概念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实物载体,相关的实验材料可向学生预先布置,做好准备,计算机为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和学生的观察提供了平台,二者有机结合,协调发挥作用,使课堂更加紧凑有序。

四、教学设计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抛物线概念的形成,我注重与同学们所熟知的二次函数对比,通过变换坐标系的建立,一方面强化学生求曲线方程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在每个阶段的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创造条件。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

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一、教学目标(填写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填写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填写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填写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填写教学方法)六、教学步骤(填写教学步骤)七、教学评价(填写教学评价)八、板书设计(填写板书设计)九、教学延伸(填写教学延伸)十、教学资源准备(填写教学资源准备)十一、教学反思(填写教学反思)参考资料(填写参考资料)注:•教案的格式应符合学校或教育部门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案的内容应全面、具体,能够清晰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应与教材、教学大纲等相衔接,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教案中的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应合理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教案中的教学延伸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拓展。

•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准备应充分考虑教学实施的需要,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教案中的教学反思应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资料可以是教材、教辅书籍、互联网资源等,以便进行必要的教学准备和备课参考。

以上是教案的标准格式表空白,根据教学需要填写相应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并为教学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准备工作。

通过合理编写和使用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表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表
识。
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小组合作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 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
实践操作
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机 会,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个性化指导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 导和帮助。
课堂小结与回顾
知识梳理
01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幼儿形成清晰的知识
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色彩搭配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 通过绘画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教学要求
02
03
04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认知水平,设计适宜的绘画主
题和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情感 体验和表达,鼓励幼儿自由发
挥和想象。
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 馈和评价,激发幼儿的绘画兴
课堂纪律要求
准时到课
要求幼儿按时到达课堂,养成良 好的时间观念。
保持安静
要求幼儿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不 打闹、不随意离开座位。
尊重他人
要求幼儿尊重教师和同学,不打 断他人发言,学会倾听。
爱护公物
要求幼儿爱护教室内的公共设施 和用品,不随意损坏或浪费。
03
教学资源准备
教材教具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 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具,如绘 本、故事书、拼图、积木等。
结构。
情感升华
02
引导幼儿分享学习感受和收获,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拓展延伸
03
提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05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学生表现评价方式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时 2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初中学段: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知道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原因;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能客观地评价实验现象。

学生特征八年级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初步具备了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在力的学习中,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

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7.1-17.1-27.1-37.1-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原因;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能客观地评价实验现象。

课程名称牛顿第一定律设计者刘现锋单位(学校)安阳县水冶镇一中授课班级8(6)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7-17-27-37-47-57-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件1课件2(动画)实验1课件3课件4(图片)课件5(图片、文字)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GEDFJFBFIHCF走进课本,引发思考动画演示,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难点用实验做基础,进一步抽象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完整的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2分钟3分钟自制下载学校下载自制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意义结合实验,层层分解,让学生逐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变抽象为形象,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

板书设计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力物体才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2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力3牛顿第一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4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一、激情导入否是是二、课件展示,观念交锋否是利用学生拉弹簧推课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弹簧伸长课移动实验音乐在实验情境走进本课。

开始激发兴趣,创设思考氛围。

课件展示观点提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提问: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伽利略的观点。

动画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找出两观点的差别教师演示拉桌子实验和伽利略理想实验对比,得出二者的不同。

教师分步演示实验再现情境,降低难度让学生理解力的效果是关键。

三、动手实验,去伪存真否提问: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将怎么样呢? 两人一组讨论物体运动情况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问题提问:你支持谁的观点?思考说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说出原因。

出示问题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小车应从同一高度滑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小车等实验器材提问:小车运动的距离一样吗?结合实验数据,找出小车速度改变的原因。

导学案上表格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共同找出小车速度改变的原因。

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数据,讨论分析找到结论。

否是四、拓展延伸否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上问题提问: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呢?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找到答案。

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动手,在实验的基础上去分析,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数据,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地方,降低难度,找到答案。

物体不受外力时,到底保持什么状态呢?课件展示问题,和反馈练习 联系力的效果,解决问题及时巩固。

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提示,力的效果,让学生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1、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定律?2、课后作业5-8题学以致用巩固提高,联系下一节,预习准备。

导学案有运用,有思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7-17-27-37-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概括反映自然规律的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D.以上说法都不对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的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的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物体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C.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速度改变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即始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形成性评价1.形成性练习题1-3题同学们完成很好,理解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做第四题时,由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有所欠缺,做的不理想,因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反思《牛顿第一定律》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把运动和力联系起来,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力学中起着桥梁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进行了较多的学生活动环节,通过生活体验、实验探究、问题思考等方式,基本实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

整个课堂环节衔接较好,思路明确,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教学过程中做的较好的地方有:一、重视物理实验,通过伽利略对接斜面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深化了学生对“物体运动停下来的原因是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

”的理解,从而归纳出: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生活实际等情境,促进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特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生活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列举了大量生活实际的事例,安排了一些生活情景的再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一、课堂上调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主要是应变能力较差,语言表达的精准性欠缺,提问方式单一乏味等。

二、课堂中教师表达的过多,语言不够简练,学生表达机会就相对少了。

三、评价方式较少,对学生评价缺乏发展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整体设计框架下进行学习探究,引导学生思维的突破,这样的方式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对于学生自我的思维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制约,今后应该适当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