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

合集下载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浅谈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摘要: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文介绍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克服,避免或减少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办法。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迁移策略语用失误母语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而拼造出的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

这些表达式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

那么探究此类中国式英语的原因、本质及其类型,对于教师掌握规律、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此类中国式英语、尽快尽好地掌握规范英语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式的英语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原因诸多第一、中国人的思维和中文的表达习惯,与英语本土的使用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二、是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学到的单词生搬硬套,一对一的进行对等的翻译。

第三、是对英语现象认识的不够,外籍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的稀少。

第四、是将本国的语法和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当中去。

第五、是我们的发音习惯与英语不同,汉字的发音的尾音都是开音节,从而导致了我们习惯将英语单词发音变成开音节。

第六、就是英文中没有你对等的单词和用法相匹配,因此我们就根据我们的习惯进行了“翻译”。

二、中国式英语的本质及类型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习者为学习一门新语言而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迁移策略,即“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套用母语的语言体系和已掌握的目的语来理解和表达所遇到的新的语言现象”。

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恰好与目的语相同时,将发生语际的正迁移,学习者会说出正确的目的语句子,但是,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与目的语不同时,将发生语际的负迁移,学习者会说出错误的或不规范的目的语句子。

依据此理论,中国式英语实际是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运用迁移策略的产物。

英语写作技巧-如何纠正中国式英语

英语写作技巧-如何纠正中国式英语

英语写作技巧-如何纠正中国式英语(一)基本功的训练。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由此可见,英语词汇水平对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掌握词义的基础上,深入发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差异,并通过对类似词语的归类,使他们真正地掌握一个词,包括它的发音、词性、语义、句法及搭配。

学习词的构成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特别是一词多义或同义词时,要注意用法的异同。

充分利用词典,通过词典能够学习例旬,加深理解‘弄清词义后,实行循环式的练习,能够防止学生学习过程中词汇的简单搭配,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二)强调语法学习。

语法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组织规律。

部分学生因为中学时的语法不扎实,在英语学习时经常会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尤其容易受汉语的影响。

例如汉语中没有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上的专门形式I汉语中较少使用连词、没有冠词、词序安排与英语不同等等。

所以在实行教学时应强调语法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一本语法教程。

对于一些重要的语法项目,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融会贯通。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灵活使用,克服中式英语。

在掌握了基本语法要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英语句法规则,学会使用准确的语序并使用完整的句子。

同时充分发掘教材内容,找出典型的富有英语特色的句式。

通过了解句子结构不同、句子重心不同、句子视点不同,从而学会英语句式的独特用法。

(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建构。

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各具特色,涉及文化差异的语篇很多,要利用现有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给学生扩充背景知识。

教学中应注意与英、汉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主要涉及环境、风俗、宗教和历史文化等方面。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坚持实用、适度的原则,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讨论式”、“参与式”、。

中式英语特点浅析

中式英语特点浅析

中式英语特点浅析Ξ■ 陈三东 摘 要:英语学习中常出现中式英语,本文从语音、词法、句法、语篇及语用的层面分析了中式英语的特点。

最后指出了避免中式英语的几种对策。

关键词:中式英语 避免 对策中式英语(Chinglish ),也叫汉式英语或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

[1]在我国,由于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存在着很多不同,而且,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在掌握了母语后开始,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养成了用母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学习时,他们习惯于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考虑西方的国情及语言习惯,这样便造成大量的中式英语的出现。

总结起来,中式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层面。

一、语音层面中国学生在发不出英语中的某些音位时,倾向于使用母语中的某些发音部位类似或听起来类似的音代替英语发音。

例如,我们标准汉语中没有ΠθΠ和Πe Π这两个音,但是我们有与ΠθΠ和Πe Π发音部位和听起来都很类似的Πs Π和Πd Π,大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都很自然地借用了汉语中的这两个音,把ΠθΠ和Πe Π发成Πs Π和Πd Π,从而造成了中式英语。

再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Πr Π这个音,但是这两个Πr Π是有区别的。

英语中的Πr Π要求有摩擦,不像汉语中的Πr Π那么简单平实,只要卷舌就可以了。

大多中国学生由于受汉语干扰,用汉语里的Πr Π代替英语里的Πr Π,发Πr Π开头的英语单词时,摩擦都不够。

就好像大多数美国人学汉语时,由于受到他们母语的影响,会在发“热(re )”这个音上用上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发成“Πre Π”一样。

中国学生发英语的Πr Π音时也会受到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

二、词法层面在词汇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经常出现的中式英语主要有六类,即生搬硬套、用词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和累赘、过多使用修饰词、褒贬误用等。

大学生中式英语成因及教学对策

大学生中式英语成因及教学对策
t e s uh.【] h 0 t 3
首先 , 汉英语言语 系的不 同会是学 生在 更多 的时候参 照 中文语言 习惯 去同化 自己所学习的英语。正如王还先生
所说 :“ : 任何 人学外语最 自然 、 最容易做 的事就 是把 自己的 母语 的习惯套 在外语 上 , 时套对 了 , 有 有时就套错 了。那此
起 因于有 自我意识 的主体 , 也不是起 因于客体 , 而是主客体 的相互作用 。在相互作用过程 中, 同化 , 有 有顺应 。同化 和 顺应处于相对平衡时 才能发 现英汉两 种语 言 的异 同, 从而 掌握英语 。同化多 了, 英语 就变成了非正式英语 , 即中式英 语 …。中式英语就 是 “ 使用 英语 时 , 在 受汉 语思 维方 式 或 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 英文表 达 , 拼造 出不 符合 英语 表达 习惯的不规范的英语 。中 国人学 英语大 多不是 习得 的 , 而是在懂得了汉语体 系的基础 上才开 始学 习英语 , 以他 所
在 上面例 3中 , 段落 的连接 词把 所要表 达 的原 因 整个 串起来 , 形成 了典型的英语形合特点 , 从形合达到 了意合的
连贯 。例 4中 该句 的基木结 构是 : eh df w s t H a o ni j th l nu e d ybf ef m G oga , a e r o eri… 而长 长 的成分都 是 G oga的修 o r er i
大学生 中式英语成 因及教学对策
林 绪 肃
( 宁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北 成 湖

咸 宁 47 0 ) 30 5
要 : 英语 学 习中, 在 由于对 英语 结构及 文化的欠 了解 , 受母语 的同化和 对英语的顺应失去 了平衡 , 中国学 习者

拒绝中式英语

拒绝中式英语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

不过我看到过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

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 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

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

Chuck当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说ravioli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我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

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本、甚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收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常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

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①欢迎你到... ② welcome you to ... ③ welcome to ...①永远记住你② remember you forever ③ 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①祝你有个... ② wish you have a ... ③ I wish you a ...①给你② give you ③ here you are①很喜欢... ② very like ... ③ like ... very much①黄头发② yellow hair ③ 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①厕所② WC ③ 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①真遗憾② it's a pity ③ 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①裤子② trousers ③ pants/slacks/jeans①修理② mend ③ fix/repair①入口② way in ③ entrance①出口② way out ③ exit(way out在口语中是crazy的意思)①勤奋② diligent ③ hardworking/studious/conscientious①应该② should ③ must/shall①火锅② chafing dish ③ hot pot①大厦② mansion ③ center/plaza①马马虎虎② so-so ③ 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西方人很少使用so-so)①好吃② delicious ③ good/nice/tasty/appetizing(delicious在中国被滥用)①尽我最大努力② try my best ③ try/strive(try的本意就是try my best)①有名② famous ③ well-known/renowned/legendary/popular(famous在中国被滥用)①滑稽② humorous ③ funny/witty/amusing/entertaining①欺骗② to cheat ③ to trick/to play a joke on/to con/to deceive/to rip off①车门② the door of the car ③ the car's door①怎么拼? ② how to spell? ③ how do you spell?①再见② bye-bye ③ bye/see you/see you later/later(bye-bye有些孩子气)①玩② play ③ go to/do(play在中国被滥用)①面条② noodles ③ pasta(noodles有些孩子气)①据说② it is said ③ I heard/I read/I was told①等等② and so on ③ etc. etcetera①直到现在② till now ③ recently/lately/thus far①农民② peasant ③ farmer①宣传② propaganda ③ information英语中12个典型的中国式错误1. 这个价格对我挺合适的。

高考英语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高考英语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高考英语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近年来,中国高考英语考试对于中式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生在写作中仍然使用中式英语,这不仅影响作文的质量,更会导致成绩的下降。

而如何避免使用中式英语,写出高水平的英语作文成为学生们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指的
是误用英语单词、场合语言不当或语法错误的现象。

比如,直译中文俚语或谚语、裸用中文把词语翻译成英文、错误使用介词等等。

那么,如何避免使用中式英语呢?首先,要注意文法和拼写。

多利用语言类书籍和语法书籍,了解和熟悉不同的语法规则和词汇。

在写作时要提醒自己多检查拼写、语法及标点符号,可以避免因为这些错误而导致作文分数的扣除。

其次,要避免使用谚语和俚语。

这些习惯于中文文化的表达方式很难在英语写作中妥善运用,因此,在写作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表达方式。

在写作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场合语言。

例如,商务英语使用的语言是正式语言,而生活中的对话使用的是日常口语。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要仔细考虑使用合适的场合语言,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否则就会使观众感到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容易被学生们忽略的问题,如使用复数、正确使用时态等。

可以在做题时,多理解语境,避免单纯的死记,也可以勇于提问和请教老师,帮自己找到错误,并及时纠正。

总之,高考英语避免使用中式英语,需要不断地增加我们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也需要我们的语言能力贯穿学习的始终。

在写作中,我们要逐渐培养语感,多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练习和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期在高考中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因为英语是我们的第二门语言,我们难免会把母语的思维方式代入进去,那么怎么避免中国式英语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供大家参阅!如何避免说出中国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一言自明。

二、学会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Of course! 这一常用词组,“同学,今年过年你回家不?”“of course!%26quot;也许你这样回答似乎看来并没有问题,但老外会理解成“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不回家干什么?”因为of course本来就有对方已经知道的意思。

三、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我们常会给对方提建议,提建议的目的是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建议。

当然,对方是否接受取决于与对方的关系和建议的可行性,但是要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气的词语和方式。

如:“You must/should…”等,而用婉转语气,恰当的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方接受建议与否。

如:“Why don't you…?”,“Why not…?”,“You'd better…。

”“Do you think…?”等。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0引言当今世界,社会知识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信息交流日益密切,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增多。

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基本都要通过英语,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间的交流工具。

但是我国缺乏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所以英语学习很难达到合格的水平。

学习英语,无非是为了交流,但是我国英语学习现状却是,大部分学生考试常常可以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却显得异常困难,中式英语的情况太严重,汉英翻译中尝尝保留着汉语的痕迹。

以前网上有一则消息,说一位专业英语的学生,英语都过了六级,但是去一家西餐厅却都不能用英语说出需要餐巾纸这样的请求。

解决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严重的问题,是现在英语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中式英语已经是较长一段时间内大家普遍探讨的一个问题。

想要解决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现象严重的问题,首先要探析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提出解决对策。

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提高交际效率。

经过研究探析,总结出中式英语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着人类文明的成果,是本民族文化的结晶。

中国人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潜意识内已经受到了汉语的熏陶,所以对其他语言有一种排他性。

各国文化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共性。

文化的共性就为我们多种语言互相翻译提供了可能。

英语富有个性,比较灵活,与汉语传统恰恰相反。

所以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本土文化,即汉语的影响,所以才有可能导致中式英语的形成。

汉语的词汇、语法、句子构造等,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人心中。

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尝尝本能的运用汉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使用英语,这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

这样的英语,既不像中文,又不像英文,中国人不理解,外国人听不懂,所以十分尴尬。

1.2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畸形英语。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主要由于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干扰引起的错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中常常会出现。

这些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各异,大大削弱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有些甚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因而在语音、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在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会出现许多错误。

1.历史原因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商人首次来华,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

那个时候,中国人讲的英语就是现在人们知道的洋泾浜英语,这种蹩脚英语源于当地居民与英国商人们的交流。

它的形成具有历史意义。

洋泾浜英语交流起来十分吃力。

很容易产生误解。

无论是发音还是语法都比今天的中式英语(Chinglish)还要可怕的多。

以发音为例: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如此如此沙咸沙(so and so)。

十九世纪后期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教授标准英语。

洋泾浜英语的使用者大大减少,即便如此并不代表使用者的英语都是标准的。

由于对母语为英语的西方国家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不了解。

学习方法的不正确使得中式英语(Chinglish)的问题显得犹为突出。

2.文化差异语言深植于文化,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为什么中国人将红色视为喜气吉祥,而西方人则视其为血腥暴力?这就是双方文化差异所至。

同理,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明白英语语法,表达也符合规范,但就是不够地道?有的句子理解起来甚至还很困难?也是由于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

比如朋友带着礼物来家做客,中国人会礼貌性地说“你真是太客气了”但是表达出来却是“you are so polite”,变成了“你真是太有礼貌了”(回答的人会说“哪里哪里”即大家熟知的“where,where”但是现在人们注意到这个表达的不准确性,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对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出现原因和尽量避免其出现的研[1]...必备学习

对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出现原因和尽量避免其出现的研[1]...必备学习

美式论文、报告写作技巧编者按:美式教育的特点即是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参与及创新运用,因此,报告便成了常见的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比如实验报告、学期报告、专题报告、研究报告及论文(含毕业论文)等。

研究生presentation 及seminar 的机会更是占很大的比重,有些甚至占学期成绩很大比例。

如何完成报告、论文同时得到良好的成绩,是本文提供给有志留学的有心人参考的目的。

美国大学生由於自小已养成自动寻找答案习惯,在启发式的教育环境下,写报告、论文对他们来说比较不陌生,虽然专业知识上美国学生不见得比外籍学生强,但是表达能力由於自小培养,加上英语能力的优势,常比外籍学生在报告、论文方面有较隹的利基。

反之中国学生比较缺乏报告写作的训练,因此如果在留学过程中无法适应美式教育会比较辛苦,其实论文、报告的写作要领其实不难,只要把握技巧就可水到渠成。

通常论文由篇首(Preliminaries),本文(Texts)以及参考资料(References)三部分构成;而这三大部分各自内容如下:(一) 篇首:封面(Title)序言(Preface)谢词(Acknowledge)提要(Summary)目录(Tables and Appendixes)(二) 本文:引言(Introduction)主体,含篇(Part)、章(Chapter)、节(Section) 、以及注释(Footnotes)(三)参考资料:参考书目(References or Bibliography)附录资料(Appendix)。

进行论文或报告写作之前,先要确定想要表达的主题,主题确定后,将其具体表达,即为题目。

题目可以提供研究者:一.研究的方向二.研究的范围三.资料搜集的范围四.预期研究成果通常在确定题目之後就开始找资料从事研究,建议在找资料之前最好去问教授有哪些参考资料来源可供参考引用。

构思为确定写作大纲或Proposal 的先前步骤,大纲是论文、报告的骨干,Proposal 是研究的架构、流程及范围的说明书。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The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The innovation sustains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F. 没有注意词类转换 Necessary conversion 汉译英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文是什么词类就译成什么词 类,而要根据情况对词类进行调整和转换。 轻纺工业产品的花色品种增多,质量继续有所提高。
compulsory education receive a 9-year compulsory schooling
B. 滥用使役动词 Overused causative verb “make” or “let”
看到这些照片使我想起自己的童年。
The sight of these pictures made me remember my own childhood.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 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 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 合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1. 你的身体很健康。
Your body is very healthy.
2. Teacher Wang 3. 打招呼时:
Have you eaten up?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Defini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kind of “China English” which is based on standard English and is acceptable
How did China English come into being?

英语口语技巧有哪些

英语口语技巧有哪些

英语口语技巧有哪些1、比较多地使用情态动词西方人(主要指有一定修养的欧美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比较多地使用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would等等;情态动词(Model Verbs)又称为情态助动词(ModelAuxil-iaries),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可表达建议、要求、可能和意愿等,使得说话的语气比较有礼貌。

2、比较多地使用虚拟语气比如would (had) rather、would (had) sooner、would (just) as soon等等,或者在陈述句中使用过去式表示虚拟语气,或者使用if等引导的从句表示"可能性'。

这样说话可以使人感觉表达者是在合计达到最正确的结果或方式,尽量避免不好的结果或方式,或者推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可能解决的办法。

3、使用积极的、建议的、比较的、人性的语气在陈述句的表达可能显得生硬、没礼貌时:尽量使用疑问句、否定句或从句;尽量避免自己的主观推断或武断;以积极的、建议的、比较的、人性的语气,代替消极的、命令的、直接的、武断的语气。

2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在与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我的舌头常常变得笨起来。

如何克服?在陌生人面前你觉得害怕,对自己的英语没有自信。

为什么呢?因为你怕被人讥笑。

这种状况尤其会影响讲外语的成年人。

(越年轻就越没有顾忌!)你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先说服自己讲别人的语言出了错误并不是件丢人的事。

设想将情景反过来,外国人在努力与你讲中文。

你会怎么办?你会讥笑他们的语病,还是会去帮助他们呢?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尤其是那些长期在国外的,了解学英语的人努力讲英语的情形,一般都会有耐心、宽容地提供帮助。

了解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试着与外国人交谈。

仔细听,大体弄懂他们谈的是什么。

轮到你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自己可能误解的地方,可以请与你交谈的人解释,你也可以请他们改正一两个关键的错误。

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信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如何避免口语中的中式英语

如何避免口语中的中式英语

如何避免口语中的中式英语作者:刘琢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09年第05期摘要: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

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犯的中式英语的错误屡见不鲜.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这些错误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就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加以注意并纠正。

本文正是从此入手, 进行大量的例证说明,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应对方法, 从而使英语学习者增强意识, 避免在口语中犯中式英语的错误。

关键词:中式英语口语客观成因应对方法0 引言我们常说的Chinglish,基本上是指说英语时依然使用中文语法的现象。

这有时也被称为“转换错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使用外语的语法,而是把自己母语的语法转换到了外语上。

最常见的此类例子之一就是有人想表达“I am so bored!”(我真无聊死了!)却说成了“I am so boring!”(我真是个无聊的人!) 。

因为中文动词是没有词形变化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英文动词的-ing 或-ed姓氏时总会遇到一些麻烦。

1 如果你想学好外语的话,有三个重点需要牢记:你可以称它们为“3A”——Access(多接触)、Attitude(好心态)和Activity(常练习)1.1 Access(多接触):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尤其是母语人士说的英语。

最好的方式是和母语人士面对面的用英语交谈,但对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可能很难。

广播、电视、音乐或电影都是很好的替代方式,英语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是很容易找到的。

不光要听你不费什么劲就能听懂的东西(这会对消除说英语时的不良口音大有帮助),也要听你觉得很有难度的。

另一种提高听力的方法是听广播电视上的英语新闻。

①先看电视上的中文新闻节目,以熟悉当下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

②看电视上的英语新闻节目。

中英文新闻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尤其是新闻不多的日子里),但肯定会有一些共同点。

中国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中国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字的音 。 比如 , 他们可能会把/ a I / 发成 阿一 ,  ̄ _ J o I / 发成奥一 ,
把l e T / 发成唉一 。 汉语对英语中辅音包括爆破音、摩擦 音、破擦音 、舌边
音 、鼻 辅音 的发音 也存 在 消极 影 响 。英语 中的爆 破音 有 / p / 一 / b / 、/ t / 一 / d / 、/ k / √ 。 其 中/ p / 、 , t / 、/ k / 一般情况 下发送气 音 , 但在/ s / 音 后并 处于重度音节 时会发不送气音 。而汉语 p / b 、
则需要 教师和 学生做 出共 同的努力。 关键词 :中国式英语 ;词 汇;语 法;语音 中图分类号 :H 3 1 9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3 )1 卜O 1 6 5 — 0 3
随着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加 入 WT O 以及经 济全球 化 的 日趋 推进 , 英语在 中国与世界 互相交流 的过程 中起 到了
音上 。 英语单元音分 为 7个短元音和 5个长元音 。7个短元音 为/ I / 、I o l 、/ A / 、I D I 、I o l 、/ e / 、l a d。5 个 长元音是/ i : / 、/ u : l 、
因此英语 中一些学 生在不 了解英语这一发音特点的情
况下总是会把这三个音发成 送气音。 英语 中的摩擦音 有/ f / 、
第3 4 卷 第l 1 期
2 0 1 3年 1 1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英语教学之路上的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相关问题研究

英语教学之路上的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相关问题研究

英语教学之路上的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相关问题研究王维纳【摘要】中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所致;而中国英语是规范英语,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主要特征及区别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法和句法三个方面。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比中英句式、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等各方面的差异,归纳总结后帮助学习者避免出现中式英语,规范使用标准英语;还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国英语,不“崇洋媚外”,注重国外风俗文化,还要提高学习者的中国文化素养。

%Chinglish is the malformed, hybrid form that shows the interference or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English learners,while Chinese English is normative but with typical Chinese cultural feature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Chinese.These two are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morphology, and syntax.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ha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s, expression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help learners a-void Chinglish.Moreover, teachers should help learners establish right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English, re-specting and learning foreign culture but not worshiping things foreign and fawning on foreign countries, and pro-mote Chinese learner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wareness.【期刊名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中国英语【作者】王维纳【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2英语教学之路上的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相关问题研究王维纳(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中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所致;而中国英语是规范英语,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的交际中使用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型英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中式英语也被看作中介语,即指二语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规则系统,创造出来的既含有母语特征,又有目标诏特征的语言系统。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如前所述,中式英语是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的一种中介语,是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中国学生的中式英语错误主要归结于他们对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误解和误用。

1词汇层面词汇层面的中式英语事实上就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错误使用,主要有词汇冗余、搭配不当、词性误用、生搬硬套、褒贬误用,现分别举例如下:(1)词汇冗余比如,把书桌说成“writing desk”;书房写成“study room”;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译成“find a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类似的冗长中式英语非常普遍,而且不易被觉察,甚至屡见于某些官方的英文报刊杂志上。

(2)搭配不当词汇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较难以掌握的地方,受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中便出现大量的搭配错误。

例如“expensive price(昂贵的价格)”。

另外,有一些完全根据汉语习惯、逐字套用的中式英语,其结果更为可笑。

如把“吃药”说成“eat medicine”等等,这些情况需要极力避免。

(3)词性误用英语的抽象思维决定了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和介词而少用动词,汉语的具体思维则使其多用动词。

比如,要表达“由于他没有注意安全规章,所以导致了一场机械事故”时,地道的英文是“His failure to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ed in an accidentto the machinery,”,但我们中国学生经常写成“As hedidn’t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he caused an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4)褒贬误用某些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和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

对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出现原因和尽量避免其出现的研...

对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出现原因和尽量避免其出现的研...

对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出现原因和尽量避免其出现的研究调查高一(14)班叶真琦王乐乐黄煜文俊熙指导老师陈瑜1.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走向世界,走向全球。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身为一个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的心中扎根,再熟悉不过;作为一名中学生,英语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第二语言,对我们将来的路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尤其是21世纪的青少年。

作为一门语言的新学者,受母语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许多障碍,而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CHINGLISH,CHINGLISH 已成为阻碍对外交流的重要因素;有否较高的英语水平,也成为能否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条件。

因此,怎么样提高英语水平,避免CHINGLISH的出现,成为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并围绕这个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2.研究目的为了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学习英语,在交际过程中更好的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我们对CHINGLISH(中式英语)进表行了研究,分析出现CHINGLISH(中式英语)的原因,并研究讨论出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3.研究方法和过程3.1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2)查找资料,综合整理。

3)分析资料,研究讨论。

3.2研究过程:3.2.1筛选并确定课题;3.2.2拟定并执行实施方案:1)在学校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处理﹑归纳﹑分析.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3)分析整理资料,研究讨论.4)总结归纳,得出研究结果.3.2.3攥写研究报告.4.研究成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英语的笑话:有一个老师叫同学翻译“How are you?”,这位同学的答案是“怎么是你?”;老师又叫他翻译“How old are you?”,这位同学不假思索的回答“怎么老是你!”……而在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么一道翻译题:对不起,我把字典忘在家里了。

不少同学的初译是:Sorry, I forget my dictionary at home.而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Sorry, I left my dictionary at home.同学们的翻译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来表达,但动词“forget”在表示“忘记带某物”时,不与地点状语连用.从同学们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感情,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中式英语).于是我们对产生chinglish的原因及如何避免其出现进行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摘要: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

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 中国英语;翻译
一、中国式英语的界定
1980年葛传规先生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

汪榕培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将中国英语界定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李文忠教授在就“中国人在本土上使用的”和“标准英语”进行讨论后,对中国英语下了新的界定: “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英语一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而且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流工具,有益于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但是很多人会产生“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混淆。

美国专家爱得乐在题为A Talk on the Translation of Volume V of Chairman Mao’s Selected works 的报告中特别有一部分提到了翻译中的“chinglish”现象。

庄绎传在《中国翻译》2000 年第六期上有一篇题为《也谈中式英语》的文章,其中指出: “中国的译者不但要做英译汉的工作,而且要承担汉译英的任务。

在汉译英方面,如果说有什么问题,最大的就是我们往往使用中式英语。

”李文忠教授对“中国式英语”是这样定义的: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中国式英语其实是学习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要使用的一种过渡语,它是一种介于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语言。

中国式英语是负向迁移的结果,我们不论是在日常交流中或是正式外交中,都应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二、如何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中国式英语
王宗炎曾指出,中国式英语作为学习者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要使用的一种过渡语,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套用母语的模式;
b.滥用所学的语言模式;
c.用已学过的词汇及语法绕弯子的说话。

中国式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套用母语模式。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身处汉语文化的大环境中,很难脱离母语的干扰。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学习者对英语的使用,在表达上逐渐向标准的英语模式靠近。

在我们实际翻译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

(一)注意主语与谓语搭配
英语和汉语在主语和谓语搭配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有时
也有区别。

我们看以下的例子:
1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An equity joint venture shall take the form of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2合营者的注册资本如果转让必须经合营各方同意。

If any of the joint ventures wish to assign its registered capital, it must obtain the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ies to the venture.
以上两句中的“合营企业”和“合营者”在汉语中都是定语,但是译文把An equity joint venture 和the joint ventures 作为主语。

这就是为了照顾后面的谓语而做的适当变化。

(二)倒装句
英语有时候要使用倒装句,即主语和谓语的语序要颠倒。

如果译文要保留同样的结构,那么看起来就很别扭。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比如:
1 .With the flood came the life - giving mud that made Egypt the granary of the ancient world.
河水泛滥带来了泥沙,万物得以生长,埃及就这样成了古代世界的粮仓。

2. The road we have long been traveling is deceptively easy, a smooth superhighway on which we progress with great speed, but at its end lies disaster.
我们一直在走的这条路表面上很好走,是一条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可以高速前进,但是走到尽头却要遇到灾难。

(三)形容词与副词的互换
形容词和副词作为两个相对活跃的词类,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一些特点进行两类词的互换。

例如:
Chou was a quiet and thoughtful man……我们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就可以将形容词quiet 和thoughtful翻译成副词。

那么译文为“周恩来举止优雅,待人体贴……”
四)主从复合句的使用
汉语中很多并列结构,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将
其变成复合句。

比如:
1.将来中国富强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

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even if it grows rich and strong in the future.
2.大错误没有犯,小错误没有断,因为我们没有经验。

However, although we haven’t made any major mistakes, we have made many minor ones, because we have no experience.
(五)代词的替代
汉语中也有代词的使用,但是比起英语中的使用就少得多了。

英语不喜欢重复,避免这种情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代词来替代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

比如:
把一场工业革命同两次政治革命归作一类似乎有点奇怪,但事实上这三次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It may seem strange to put into the same packet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wo political revolutions.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y were all social revolution.
以上提出了五点汉语与英语的结构差异,要做到避免汉语化的英语出现,我们还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

例如: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

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green hand”的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这是西方一个非常地道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 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
[2 ] 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 ]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 , (4) .
[3 ] 谢之君. 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 ] .现代英语,1995 , (3 ,4) .
[4 ] 贾冠杰,向明友. 为中国英语一辩[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J ] . 1997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