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继西藏之后第二个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的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

以下是对内蒙古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一、内蒙古现状分析内蒙古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牧业大省,农牧业占据了内蒙古经济的重要地位。

内蒙古境内草原广袤,适宜放牧,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同时,内蒙古的农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此外,内蒙古也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内蒙古的工业也在逐步发展中。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工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

此外,内蒙古也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内蒙古经济优势内蒙古具有以下几个经济优势:1.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牧业资源优势: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丰富的畜牧业资源,能够提供优质的肉类和乳制品,满足国内市场对于牧业产品的需求。

3.地理位置优势: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等邻国接壤,是连接中国和蒙古国家的重要门户。

这为内蒙古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内蒙古经济问题虽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煤炭资源枯竭:内蒙古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产业,在全球减排的背景下,煤炭消费需求开始下降,这给内蒙古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环境问题:内蒙古的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土地退化等问题愈发突出。

内蒙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的平衡。

3.经济结构问题:内蒙古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农牧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发展空间有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作者:康晓虹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9期康晓虹摘要:本文在分析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并对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健康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县域经济概述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国民经济的增长,更是县域内其它一切活动开展的根本保证。

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后,县域经济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

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全区总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当前,如何抓住县域经济发展契机,探析未来发展策略,对于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来说,意义深远。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1.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关于县域经济的创新做法和经验的总结,更离开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摸索。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把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作为两大发展战略重点,探索出了资源开发型、工业突破型、农业产业化推进型、劳务经济主导型、产业集聚型、都市圈一体化型等6种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突出。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02 个旗县,由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历史、民族构成等因素形成和呈现出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各不相同。

二是,产业发展不充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多数县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单一,且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

此外,发展方式缺乏可持续性,亟待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化。

三是,县域经济的农村牧区性明显。

内蒙古县域经济是以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为主体的小型区域经济。

无论从产业结构,抑或是从城乡人口构成和社会从业人员构成结构,还是从旗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农村牧区性。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黄娜来源:《商情》2020年第37期【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民族成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陲,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肩负着边疆安全责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再次,内蒙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的能源基地。

因此,研究其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于内蒙古乃至国家的经济高效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内蒙古今后的规划及发展提供依据,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区域型发展自主机制的影响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产生这种差距的作用机制除了自治区的政策遵从了国家对省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市场选择、盟市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战略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微差距等人为或社会原因外,也存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自治区地域面积广阔等客观原因。

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一)产业结构现状内蒙古地区目前以矿产资源开采和旅游畜牧业为主,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还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内蒙古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比较发达,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选业历史悠久,产业规模较大,开采技术也比较成熟。

但由于多年的资源开采,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要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必须将传统的低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采掘业,向高深加工方向转变。

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发展的“质量”,转变过去以单纯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多元化发展,根据资源能源储备的规模,建设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收入水平分析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内部经济发展差距。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县域是工业经济、农牧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一个交汇处,是推进城镇化,实现农牧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的实验室。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把普及各项服务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内蒙古县域包括80个旗县(市),承纳着全区72%的人口,其中农牧民就有1000多万。

县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面对的制约因素也不少。

深入研究问题,积极化解问题,才能有效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调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的贫困程度还比较严重近年来,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2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0260亿元,是2000年的12.6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1亿元,是2000年的30倍;县域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7.8:50.2:32.0调整到13.0:58.7:28.3。

但是,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还相对低下,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

2011年内蒙古县均GDP109亿元,低于全国121亿元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江苏的1/5、山东的1/3;2012年全国百强县中内蒙古只有2个,而江苏、山东分别有25个和24个。

特别是内蒙古县域的贫困程度还比较严重,目前,内蒙古有57个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旗县,占全区旗县总数一半以上;其中26个旗县GDP不到50亿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31个旗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到2亿元,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3左右。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牧业科技进步滞后内蒙古的科技进步在全国处于中下等水平。

2011年,内蒙古“研究与发展”投入占比仅为0.59%,较全国平均水平的1.84%低1.25个百分点;总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2.44%,较全国平均水平的51.7%低19.26个百分点。

内蒙古托克托托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内蒙古托克托托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内蒙古托克托托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托克托县地处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土默川平原,属呼和浩特市。

我县东西宽37.9公里,南北长 52.35公里,面积 1416.8平方公里。

近年来,托县依托自身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托克托县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区一流旗县行列,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跃居西部百强县九位。

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不可否认,该县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我就托克托克托县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一)区位优势托克托县地理位置优越,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近郊县,距呼和浩特市为65公里,距草原钢城包头市130公里,距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准格尔煤田40公里,处在呼市、包头市、准格尔煤田“金三角开发区”之腹地。

(二)交通、通讯优势托县交通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资源优势1、水利资源:黄河流经托县37.5公里,水利条件得天独厚。

境内有华北地区提水能力最大的麻地壕扬水站和扬程最高的毛不拉扬水站,形成了两大黄灌区。

引黄入呼工程和引黄入托电工业园区工程已全面建成,为工业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源保证.2、电力优势:2004年托县的电力建设正处于高峰期,总装机容量4800MW 的8台发电机组同时施工,大唐托电一期工程2X600MW机组2003年正式投产发电。

二期工程2X600MW机组2004年8月投产发电。

与此同时三、四期工程各有2台机组投产发电,园区自备电厂l0X300Mw 机组 2007 年也相继投产发电,现一期工程 4X 300MW于2005年投产发电。

托县电厂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火山发电厂,可为企业提供优质、稳定、廉价的直供电源。

3、农畜产品:托县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加之周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余万亩;还有驰名中外的托克托小茴香,占全国总产量的50%;畅销国际市场的托克托枸杞与宁夏枸杞齐名;自成品系的托克托葡萄,色香味聚佳的红辣椒、红萝卜、绿豆等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区内外;还有较丰富的皮、毛、绒、肉、乳等农畜土特产,开发价值不可低估。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内蒙古各地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三牧”基层基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

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全区县域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特点截至2022年底,全区80个旗县(不含市辖区)人口达到1777.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的“半壁江山”2022年,全区80个旗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2.31亿元,占全区的56.3%,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8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12个,比上年增加7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

80个旗县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928.93亿元,占全区的59.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80个旗县生产总值的40.2%,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5.2个和4个百分点。

80个旗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9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9%,比2000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有3个旗县,超5亿元的有12个旗县,超亿元的有54个旗县,分别比上年增加1个、7个和10个,在2022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内蒙古有20个旗县(市)名列其中,占西部百强县市的1/5。

内蒙古人围的20个旗县(市)中有14个排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50名。

这20个旗县分别是:准格尔旗排名第2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4位、鄂托克旗排名第10位、达拉特旗排名第14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5位、满洲里市排名第18位、托克托县排名第2l位、锡林浩特市排名第25位、达茂旗排名第26位、土默特左旗排名第3l位、阿拉善左旗排名第32位、乌审旗排名第33、土默特右旗排名第37位、和林县排名第40位、丰镇市排名第52位、乌拉特后旗排名第63位、鄂温克旗排名第66位、二连浩特市排名第69位、乌拉特前旗排名第88位、固阳县排名第98位,另外,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跻身于第几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列第37位和第54位。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方,面积辽阔,资源丰富。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是多样的,不同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首先,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气候寒冷,土地资源较为贫瘠,这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偏远的县域由于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内蒙古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一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受到政策支持的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加大对内蒙古的投资力度,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些政策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较弱的县域来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另外,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也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主要以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这也导致了县域经济的差异化。

一些农牧业发达的县域主要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发展较快;一些依靠矿产资源开发的县域则主要以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经济效益较好。

但同时,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受到气候和水源等限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此外,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受到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限制。

由于内蒙古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技术人才,一些县域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同时,由于内蒙古地处边疆地区,人力资源相对紧缺,这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是主要的特色产业。

政策支持、地理条件、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性,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

内蒙古托克托县区域经济发展利弊

内蒙古托克托县区域经济发展利弊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区域经济发展利弊托克托县地处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土默川平原,属呼和浩特市。

该县东西宽37.9公里,南北长52.35公里,面积1416.8平方公里。

托克托县辖3个镇、6个乡:双河镇、新营子镇、五申镇、中滩乡、燕山营乡、伍什家乡、永圣域乡、古城乡、乃只盖乡。

近年来,托县依托自身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托克托县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区一流旗县行列,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跃居西部百强县第9位。

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不可否认,该县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我就托克托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托克托县经济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托克托县地理位臵优越,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近郊县,距呼和浩特市为65公里,距草原钢城包头市130公里,距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准格尔煤田40公里,处在呼市、包头市、准格尔煤田“金三角开发区”之腹地。

(二)交通、通讯优势托县交通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现有4条主要公路干线。

其中呼和浩特市——准格尔煤田二级公路途经县内三乡一镇;呼和浩特市——喇嘛湾柏油公路经县城中心向东接呼准公路;包头市一一凉城柏油公路经县城东连乌盟凉城县与晋陕两省相通;托县一一察素齐公路与京包铁路相交。

其余10多条县乡柏油路东西南北贯通县内各乡镇,呼市一一东胜高速公路将在2005年建成通车,极大地拉近了我县与周边地区的距离。

铁路——与丰准铁路接轨的大唐托电专用线横穿托电工业园区,大型物资可通过铁路直接运抵托县 2005年建成通车的呼准铁路经过托县,将为托县的发展创造更为便捷的条件。

航空——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距托县一小时多的路程,距拟新建机场半小时的路程,有通往国际国内多条航线,四通八达。

托县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已实现了长途电话自动化,可直拔全球各地。

用户还可申请办理数字化业务、图文传真、移动电话及智能业务等,移动电话达到了无缝隙覆盖。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我 国的县域 经 济具有 明显 的农 村 性 、地域 性 、层 次性 和不平 等 性 。任何 一个 县 域 均 有 自己 的地 域 特 色 ,这种 地域 特色 与其地 理 区位 、历史人 文 、特定 资源 、政策 环境相关 联 ,这种地域 特 色奠定 了县域 自身 比较优势的基础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 源禀 赋 、资金 积 累 、劳动力 素质 、交通运输 系统 等因素 的限制 ,在发 展 中更 要重视 地 区的 比较 优 势 。 目前 研究 民族 地 区县域 经 济发展 的 文章 主 要是 探 讨 民族 地 区县 域 经 济发 展模式 。笔 者在 借 鉴 前 人工 作 的基 础 上 ,结合 具体 案例 地—— 内蒙古 和林格 尔县 ,对 民族地 区县 域经济发 展进行 深人研 究 ,探讨其 发展 过程 中 存在 的问题 和解决 措施 。
( 徽 师 范 大 学 国旅 学 院 ,安 徽 芜 湖 2 10 ) 安 4 0 3

要 :县 域 经 济是 构成 国 家和 省 城 经 济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内蒙 古 和 林 格 尔 县 县 城 经 济 发 展 要 走 加 快 产
业 结 构调 整 、合 理 开 发利 用 土 地 、 建 立农 户 经 济合 作组 织之 路 。 关 键 词 :县 城 经 济 ;民族 地 区 ;和 林 格 ,/ 困模 式 ; 生态 退 耕 ;和 林格 尔县 " L贫 g 中 图 分 类 号 :F3 7 2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9 20 )00 5 -3 6 250 ( 08 1- 00 0


和林 格 尔县 发 展 现 状
1 .和林 格 尔县基 本概 况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 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东南部 ,地处土默川冲积平原向黄土高原和阴山山脉 的过 渡带 ,地 势 自东南 向西北倾 斜 ,山地 、丘陵 比例 高达 7% ,总 面积 3 3 方千 米 。过去这 里耕 地 面 7 46平 积 近百万 亩 ,耕地 产量低 而且 不稳 ,口粮 短 缺 ,土地 沙 化 严 重 ,生 态环 境 恶 劣 ,经 济落 后 ,居 民居 住 分 敞 ,物 流不 畅 ,文 化教 育落后 ,科技 力量薄 弱 。如今 和林 格尔 县充分 发挥 自身的地域 特 色 ,找 准 自身 的 比 较 优势 ,运用 反贫 困模 式 ,以经济 园 区为平 台 ,积极 引进 高标 准 、有 活力 、有市场前 景 的企业 ,并 以此 为 龙 头 ,大力 带动周 边农 村经 济发展 ,围绕 经济 园区推 动工业化 、城镇 化 ,兴 建农业 经济 园 区和生态 经济 园 区 ,促进 了经济 的协调 发展 。 2 和林 格尔 县经 济发展 的现状 . 实施 “ 和林 格 尔反贫 困模式 ” 以后 ,和林 格尔县 财政 收 入 和农 民人 均 收人 大 幅 度增 加 。现 在 已经 初 步 形成 了 以蒙牛乳 业 、兆君 羊绒 制品 、绿 鑫冷 冻食品 加工 、宇航人 高技术 产业 为龙头 的乳 、绒 、 肉 、林 四 大 产业 体系 。在 经济 快速发 展 的同时 ,生态环境 也发 生 了巨大变化 。 当地 居 民改 变 了传 统 的种植 结构 ,以 占蓿 、沙棘 、柠 条作 为生态 治理 的绝好 物种 ,延伸 出草产业 、沙产 业等新 兴产业 ,把苜 蓿 、沙棘 、柠 条种 植作为扶持产业来发展 ,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从 20 年到 20 01 05年,和林格尔县第一产业 明显下降 , 第二产业 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缓缓上升。该县国民生产总值从 6 5亿多元增加到 6 . 亿元 ;三大产 . 58 业 比重从 5 :3 :1 0 6 4调整到 1 : 9 :1 ;财政收入从 05 亿元增加到 535 4 6 7 .2 . 1 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从 l9 0元增 加到 43 0元 ;城镇居 民可 支配收人 从 35 2元增 加到 8 1 ;城镇 化率 从 1 %提 高到 3 . % 6 9 l 8元 5 8 47 ( 1 。20 图 ) 0 3年 和林 格 尔县在 自治 区的经 济综合 实力排 名进人 前 2 0名 ,到 20 05年在 中国西部 百 强县市 评 选 中位于 第 l 7位 。

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首先,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早,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市场比较禀赋。

例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赤峰市等地的县域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善,特别是工矿企业的发展相对较快。

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差。

这些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禀赋较差,经济发展滞后。

例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等地的县域经济相对较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发展相对较为薄弱。

这些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有一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

例如,鄂尔多斯市的离游、鄂托克旗的煤炭开采和呼伦贝尔市的草原旅游等。

这些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内蒙古自治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较为发达,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一些特色地区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特点,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为了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各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吸引投资;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农牧业产品加工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各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鄂托克旗现状分析报告

鄂托克旗现状分析报告

鄂托克旗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鄂托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是草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鄂托克旗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现况。

二、经济现状鄂托克旗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导,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全旗畜牧业品种繁多,主要以牛、羊、马为主。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相对较弱,农田面积有限。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鄂托克旗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重要支柱。

除畜牧业外,鄂托克旗还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近年来,旗内煤炭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物流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发展鄂托克旗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健康保障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交通网络欠发达。

尤其是远离县城以及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旅游业是鄂托克旗新兴的产业之一。

作为北方草原的一部分,鄂托克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如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开发,鄂托克旗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有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四、环境状况鄂托克旗位于草原地区,拥有大片的草原和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大规模的牧业养殖和工业开发对土地、水源和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同时,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问题,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此,鄂托克旗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未来发展展望鄂托克旗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鄂托克旗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发展:鄂托克旗应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的基础设施,提高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强弱项补短板_全盟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锡林郭勒盟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强弱项补短板_全盟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锡林郭勒盟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分析>>RESEARCH ANALYSIS35县域兴则全盟兴、县域稳则全盟稳、县域活则全盟活,县域经济发展关乎着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四五”以来,锡林郭勒盟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投资与消费协调增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逐步释放。

一、“十四五”以来全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逐步优化2022年,全盟县域生产总值为1148.65亿元,是2020年的1.4倍,“十四五”前两年年均增长5.0%。

分地区看,全盟13个县域中有2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百亿元,其中锡林浩特市生产总值达328.76亿元,是2020年的1.3倍,年均增长4.2%;西乌珠穆沁旗生产总值达219.86亿元,是2020年的1.7倍,年均增长8.0%。

从增速看,全盟除二连浩特市外,其余12个地区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8地区年均增速超过全盟平均水平,增幅最高的是西乌珠穆沁旗和正镶白旗,年均增速均达到8.0%,高于全盟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从贡献率看,全盟13个县域中,锡林浩特市(29.3%)和西乌珠穆沁旗(20.7%)贡献率较突出,合计达到五成。

其他11个地区中,5地区贡献率在5%以上,分别是东乌珠穆沁旗(6.8%)、多伦县(6.3%)、太仆寺旗(5.8%)、阿巴嘎旗(5.7%)和东苏尼特左旗(5.2%);6地区贡献率不足5%,分别是正镶白旗(4.9%)、乌拉盖管理区(4.6%)、正蓝旗(4.3%)、西苏尼特右旗(2.7%)、二连浩特市(2.4%)和镶黄旗(1.3%)。

(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农牧业经济稳步提升2022年,全盟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98.27亿元,是2020年的1.2倍,“十四五”前两年年均增长5.6%。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戴晶晶(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市自治区;南北跨度达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全区设9个地级市和3个盟,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

一、内蒙古经济区域划分由于内蒙古地理跨度较大,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全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

在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时,按照空间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分区,能有效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区域划分,大多学者按照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划分,本文参考前人对内蒙古经济区域的分法,将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划为东部经济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划为中部经济区,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划为西部经济区。

二、各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现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内蒙古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2002年至2009年间,内蒙古的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平均年增长18.5%。

全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至2015年间,从4944.25亿元增加到了17831.51亿元。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GDP 总量达到了16103.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4.0%,人均GDP 达到63786元,同比增长3.6%。

鄂尔多斯市GDP 总量达3579.81亿元,居内蒙古最高。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地理、资源、历史等原因,区内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表现明显。

下面就以全区12个盟市的一些经济数据进行说明分析。

2017年内蒙古统计公报显示,全区GDP 总量达到16103亿元,全区GDP 总量的排名依次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不断崛起,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为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一)经济发展总体情况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然而,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各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产业结构特点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发展差异内蒙古地区各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资源分配不均内蒙古地区资源丰富,但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而其他地区则缺乏资源支持。

这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多样性和竞争力,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发展政策不协调内蒙古地区各盟市之间的区域发展政策存在不协调现象,导致政策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这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均衡分配政府应加大资源调配力度,实现资源在各地区的均衡分配。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地区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内蒙古地区应加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绿色农牧业 清洁能源 现代煤化工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加强农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 能源结构优化。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 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内蒙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 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取 得了显著成效。
02
内蒙古经济发展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内蒙古煤炭储量巨大,品 质优良,是中国主要的煤 炭产区之一。
稀土资源
内蒙古拥有世界上最丰富 的稀土资源,稀土元素是 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原 材料。
农牧业资源
内蒙古拥有广阔的草原和 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中 国重要的农牧业产区。
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建设创新平台
03
推动创新创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提高生 态环境质量。
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推进绿色生活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区域协同发展前景
呼包鄂榆城市群
加强呼包鄂榆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分 工合作,打造内蒙古经济增长极。
西部经济区
支持西部经济区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提高区域发展建设,加强区域合作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部生态功能区

开鲁县近日现状分析报告

开鲁县近日现状分析报告

开鲁县近日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是一个美丽的草原县城。

近日,我们对开鲁县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开鲁县在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进行阐述。

2. 经济发展开鲁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该县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和煤炭等资源开采。

其中,煤炭产业是开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随着煤炭市场的持续发展,开鲁县的经济增长率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然而,开鲁县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多元化。

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矿区的大气污染和土地破坏等。

因此,开鲁县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教育改革开鲁县在教育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开鲁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

然而,开鲁县的教育资源还不够充分,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同时,开鲁县还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以提升教育质量。

4. 环境保护开鲁县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县政府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了环保执法,推动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

这些努力使得开鲁县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然而,开鲁县在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工业和煤炭开采等活动的影响,该县的水质和空气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开鲁县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 旅游业发展开鲁县作为一个草原县城,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目前,开鲁县已经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发展力度,鼓励投资者来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同时,县政府还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然而,开鲁县的旅游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内蒙古 县域 经济 发展趋 势 分析
同 ∥ 高 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院经济 所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oo 1) 1o o
摘 要 : 考 查 内蒙 古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与 变 动 趋 势 , 章 利 用 克 劳 森 判 别 法 对 内 蒙 古 8 为 文 6个 具 有 典 型 旗 县 特 征 的 县 域 进 行 了发 展 水 平 分 类 , 判 断 分 析 了其 变 动 趋 势 , 而 为 有 关 部 门和 决 策 层 提 供 参 并 从
业 、 加 农 民 收 入 做 出 了 不 可 替 代 的 贡 献 。从 内 蒙 增 古 来看 , 年 来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加 快 , 近 GDP增 长 率 连 续 四年 位 居 全 国 第 一 , 全 区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的 同 时 , 在 县域 经济 发展 状 况 和 趋 势 如 何 ?针对 这 一 问题 , 本 文 对 内蒙 古 8 6个 具 有 典 型 旗 县 特 征 的 县 域 进 行 分 类分 析 。 我 区共 有 1 1个 县 域 , 中 城 市 辖 区 县 域 有 1 0 其 0 个 , 矿 区县 域 5个 , 余 8 工 其 6个 旗 县 为 城 郊 型 县 域 、 农 区县 域 、 区 县 域 、 农 半 牧 区 县 域 和 林 区 县 域 , 牧 半 这 些 县 域 具 有 典 型 的 农 牧 业 或 林 业 特 征 , 是 连 接 也 城 市 和 乡 村 的 纽 带 , 有 典 型 的 县 域 经 济 特 点 。 因 具 此 , 报 告对 这 8 本 6个 具 有 典 型 县 域 经 济 特 点 的 旗 县 进行 总体 分析 研究 和发 展 趋势 的判 断 。 克 劳 森 判 别 法 是 用 来 判 断 不 同 区 域 发 展 水 平 的 种 研 究 方 法 。 此 方 法 将 县 域 按 发 展 水 平 差 异 分 为 四种 : 即繁 荣 型 县 域 、 在 萧 条 型 县 域 、 展 中 县 域 潜 发 ( 后 县 域 ) 萧 条 县 域 。 分 类 方 法 如 下 : 取 4个 落 和 选 指 标 , 域 GDP 增 长 率 、 区 GDP 增 长 率 、 域 人 县 全 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作者苏日娅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

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 %,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 %。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

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 %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

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

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

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

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

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I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

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

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

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 亿元,占全区的56.8 %;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 个。

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

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 %,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 %;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 %。

同比增长57.1 %。

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 %猛增到目前的50 %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 %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 %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 %,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 %。

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

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

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

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

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 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 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 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 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 %和43.4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 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占76个旗县的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

比2000年增长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 施条件明显改善。

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

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区 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

占全区的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 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 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自治区 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

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 52.5 %。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19.9 : 47.4 : 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 : 48.6 : 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 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 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 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

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

其中后 80个旗县市仅占55.4 % :农 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

全区 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0 %,远远低于第二产业 40.2 %的同比增长速度。

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

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

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

但是。

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

在经济调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 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 的旗县市。

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90 %,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 72 %。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 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

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 70 %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

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52.6 %和 50%。

1941.61亿元,占全区的 57 %,所占比重 7.58倍,年均增长43 %。

其中,投资超百40 %。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在 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18个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

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

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

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 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一) 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

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I 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

在连续 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 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 移了 9位。

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 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 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 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

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 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 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 %;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 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 个。

完成地方财政收人 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 亿元的有43个旗县。

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 %,占76个旗县市生产 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 %;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523 %。

同比增长57.1 %。

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 前的不足30 %猛增到目前的50 %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 %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 60 %以上。

(三) 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 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 %,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27.8 %。

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 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

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 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 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 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 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

优势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 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 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 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 %和43.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