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课后训练案含解析选修3

合集下载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影响 (1)消极方面: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 威胁。 ②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影响了经济 发展。 ③美苏争霸造成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2)积极方面:争夺与缓和同时存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 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2.冷战思维 (1)美国对苏联的仇视,成为严重歪曲对 社会主义 认识的思 想根源。
(4)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 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 启示: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抢抓科技的制高点;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教材互补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提出了一套“以实 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政治、经济、 外交、情报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里根也主 张从实力出发,同苏联对话和谈判,对苏联施加压力。(岳 麓版)
(2)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社会矛盾 的激化,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
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 布什 关注苏联国内的改革,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试图左 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2) 戈 尔 巴 乔 夫 的 经 济 改 革 并 未 扭 转 经 济 下 滑 颓 势 , 政 治 “多元化”和 多党制 引发了全面社会危机。
(3)军事措施 ①提出“ 灵活反应战略 ”,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 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措施 ①号召对苏联进行讨伐。②支持 反共政党 和组织,资助电 台活动。
2.苏联的“新思维” (1)提出者: 戈尔巴乔夫 。 (2)内容:强调“ 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不主张进行核战争。 (3)美苏关系的缓和 ①签订“ 中导条约 ”,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军备。②双方交 流合作取得进展。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学习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学习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学习总结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1.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1)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1945~1947年)①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的原则,在惩治法西斯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划分美苏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处置战败国等措施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从根本上动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是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2)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1947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①表现:美、西欧通过冷战对苏联、东欧实行遏制,如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德国、扶持西德等。

苏联、东欧实行反遏制,如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互会、成立“华约”、扶持东德等。

②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1)两大阵营瓦解(50~60年代)①表现:资本主义阵营表现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中苏关系的恶化。

②原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是因为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80年代末)①表现:按照美苏攻守形势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美攻苏守时期、苏攻美守时期、美攻苏守时期。

②原因:随着战后苏联军事、经济力量的壮大,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争霸世界。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分别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原因:根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

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1)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结束之后,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上面的图片是1961年在德国修建的柏林墙,它是美苏两极格局下的的直接反应,直到苏联解体柏林墙拆除。

二、知识讲解考点1.雅尔塔体制(1)主要内容(2)评价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考点2.冷战的形成(1)“冷战”序幕——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上对抗: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对抗:1947年.6,马歇尔计划:根本目的: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1949年.9,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

考点3.美苏争霸美苏争霸的原因:(1)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2)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主要原因)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

表现:缓和: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议紧张:(1)军事上的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修筑)(2)古巴导弹危机(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国:尼克松主义(缓和政策)苏联:积极进攻战略缓和:(1)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高潮)(2)1975年,欧安会召开,签署《赫尔辛基宣言》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2节 美苏对峙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人民版选修3-人民版高二选修3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2节 美苏对峙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 人民版选修3-人民版高二选修3历史教案
⑦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五、“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消极影响:
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从而阻碍了欧洲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
美苏两个超极大国的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苏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如,冷战”导致德国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热战”致使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
美苏实力强大,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进行对抗
二、冷战的原因(学生讨论完成,教师总结)
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它把苏联视为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2、美苏之间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日益加剧。
3、二战刚刚结束,包括美苏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4合作探究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从主要目的讲,两者没有区别;
从手段讲则各具特色,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地表现出公开的挑战性,而马歇尔计划则采取了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控制政局,从而达到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之共同抗衡苏联之目的。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
(三)北约和华约建立——冷战局面最终形成(学生梳理完成)结合88页地图
2、主要内容:
(1)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
(2)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我们必修帮助各国自由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的命运的问题。
(3)要求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以确保美国的安全。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深度点拨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5-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三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1)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在柏林地区多次酿成危机。 (2)双方对亚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 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在中东,由于两大国的插 手,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2.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双方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美苏两国 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中导条约”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 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
(2)表现:①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核军备。②从阿 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放弃了20世纪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 势力范围。③更为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 退出这些地区。
-8-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 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 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2.学习要点 (1)了解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内外政策,分析给两国关系带来 的变化。 (2)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 (3)分析理解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4)认识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潜在的 和平威胁。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冷战的开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两强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随着大战结束,美国力图称霸世界,美苏关系破裂,西方国家对苏联发动了冷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抗冷战,1950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1955年,随着华约组织的建立,欧洲出现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线索2:美苏争霸及两极格局的瓦解:美苏对峙,开始争霸→“缓和”外交,苏联攻势→美新“遏制”,苏联防御→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提出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要求,美苏争霸局面开始形成,双方缓和与紧张并存,但优势在美;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提出“缓和”外交,调整全球战略,而苏联采取进攻战略,霸权主义达到顶峰;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而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转为战略防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必记·精要盘点]一、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及重大事件1.演变过程: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

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2.主要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

高中历史专题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学习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重点:杜鲁门主义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2.难点:冷战局面的形成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教材整理1 杜鲁门主义1.背景(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3)土耳其、希腊发生政治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契机。

2.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发表咨文,表示要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3.影响杜鲁门主义实际上是一篇冷战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

教材整理2 马歇尔计划1.背景(1)二战使西欧遭受沉重打击,战后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西欧各国社会动荡,而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3)美国意识到只有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才能稳定西欧政局,从而才能控制西欧并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援欧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援助欧洲的方案。

3.实施(1)1947年12月,杜鲁门向国会提交“美国支持西欧复兴计划”的咨文,要求拨款援助西欧,同时成立经济合作署。

(2)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同意援助欧洲。

(3)西欧16国也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成员国执行这一计划。

(4)1952年6月,计划实施完毕,美国共向西欧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

4.影响(1)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教材整理3 北约和华约1.北约的建立(1)背景①随着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正确认识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 苏东剧变,在两极格局随之结束的同时,社会主义 力量遭受重大挫折。对此,我们应辩证地认识与对待。 (1)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 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 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 缺乏经验。加之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 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 帆风顺。
“以 □2 实力 求和平”。
(3)实施 ①军事上: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加强军事力量,
提出“灵活反应战略”。1983 年 3 月,里根政府提出
“战略防御计划”即“□3 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建立
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②意识形态上: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
“ □4 十字军讨伐 ”。
概念解读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证明了美国通过科技力量装配 军事使之更加强大,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更优势的地位; 苏联经不起这样的拖累,只有从“缓和”到“收缩”走 向“崩溃”。
课堂名师导悟
主题一 美苏冷战的阶段特征 史料
问题探究: 图一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概述图二、图三所反映 的历史信息,并指出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提示:图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剑拔弩张,核大 战一触即发;当时美苏对抗的优势在美国。图二: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苏推行“缓和” 外交,在限制和裁减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奠定了美 苏双方战略稳定的基础,使美苏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
重要意义。两国签订的“ □4 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和 □ “ 5 中导条约 ”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是稳定国
际局势的因素。
3.对人类环境: □6 军备竞赛 消耗了大量□7 资源

教材精析精解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教材精析精解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武汉市弘桥中学 汪学毅 曾 芳【导学指南】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系,形成长期“冷战”的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

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

学习这个专题,我们应当: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了解美苏争霸的发展过程。

3.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以及中东战争等局部战争。

【材料选读】材料一 杜鲁门主义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必须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

……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美国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到美国头上。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演说(1947年3月12日)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器店。

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百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持续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演说(1947年3月),转引自基辛格《大外交》材料解读“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美国的支持……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到美国头上。

”也就是向世界宣布美国现在的责任已经不在只是针对美国本土,而是对世界扩张,这种扩张其目的是把苏联的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的范围内,不准苏联染指其他地区的事务。

“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是指美国全面开始全球扩张的外交政策。

高二历史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他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答案】D【解析】这位代办所说的“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是想说苏联政权要巩固一定会危及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应该遏制苏联,防止其威胁美国利益,故选D。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

其标志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认识理解。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就战争结束、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这样,以美苏为主宰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故A正确,符合题意;B明显不合题意;C是“冷战”开始的标志;D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所以应选A。

【考点】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3.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

其标志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答案】A【解析】B项为无关项。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3课美苏争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3课美苏争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3课美苏争霸[学习目标]1.了解20世纪60年头初美苏的对外战略,相识赫鲁晓夫战略目标的实质及影响。

2.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头美苏对抗的史实,相识美苏争霸对世界的危害。

3.知道20世纪70年头美苏谋求“缓和”的背景及目的,了解“缓和”战略的实施状况,并探讨其本质。

一、美苏对峙┄┄┄┄┄┄┄┄①1.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见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

②约翰·肯尼迪实行“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1)1959年的戴维营会谈,双方表示在柏林问题上复原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形成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1960年5月,苏联击落一架入侵的美国U-2间谍飞机,美苏冲突重新激化。

(3)1961年8月,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了东、西柏林的边界,并修筑起一道“柏林墙”。

(4)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两国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②1.背景(1)美国国力大量消耗。

(2)苏联综合国力提高。

2.“缓和”战略(1)美国的尼克松主义①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美国调整了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并主动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实行“缓和”外交。

(2)苏联的对外战略①20世纪70年头初,苏联起先推行“缓和”战略,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加,在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上实行了更为主动的进攻战略。

③苏联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到处出击。

20世纪70年头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为标记,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3.“缓和”表现(1)1963年和1968年先后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

(2)1972年5月,尼克松同勃列日涅夫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3)1973年和1975年,召开了由东西方国家共同参与的“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平安与合作会议”。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2.理解:冷战的含义;冷战的影响。

3.运用: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问题。

4.论从史出:通过史料,分析冷战产生的原因、表现,从而认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形成对抗与冷战局面。

2.冷战是造成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冷战产生的原因及美苏两国的对策。

(二)难点: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1.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一遍。

2.要求学生分析回答导学案[小组探究1]的问题:(1)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

原因是: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②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苏联针锋相对。

【教学过程与环节】(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2.冷战爆发的原因:(1)美苏之间的对峙为什么会选择冷战的方式?(要求学生分析回答导学案[小组探究2]) “战”?(遏制苏联)必要性: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可能性:①西欧普遍衰落,期望美国担当起抵制苏联,保护自由国家的重任②美国空前强大,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的方式?(非战争手段)①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

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要求学生阅读教材92页“资料回放”,思考回答)冷战(COLD WAR):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 冷战政策的提出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小组探究3]填表: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要求学生对导学案[小组探究4]进行讨论,了解美苏的冷战政策及其背景、内容、影响。

高二历史选修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高二历史选修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而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课程: ①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和特点; ②了解20世界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和对 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2)教材内容的比较
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 材内容: 一、美苏争锋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三、走向多极化
2、与必修模块的联系: (1)课标比较
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课标: 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②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 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③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 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 课的历史概念和现象难以深入地了解;
2、必修1专题九的学习,学生对战后国际关 系有了一定了解,并且两大模块内容有很多 是重叠的,这为学习本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3、同时重大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峙的惊心 动魄场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大模块框架结构:
二 战 结 束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冷 战 开 始
美苏争霸(争锋)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两 极 格 局 结 束
走 向 多 极 化
(4)本专题知识框架和线索:
第一课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课
第三课
美苏对峙
第四课
冷战结束
雅 尔 塔 体 系
社会主义 的发展
冷 战 的 开 始
冷战的开启 对峙走 向缓和 冷战的表现 (柏林危机)

考点4: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考点4: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⑷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材料五: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部计划, 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 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 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才会给予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⑸尼克松政府的主张与杜鲁门主义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种差异? 尼克松政府在外交上提出什么战略?
⑴材料一反映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宣言?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 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这笔钱是要在我国国内花掉的。它将用来购买 我国农民在农场上和我国工人在工厂里生产的东西
1、原因: 美国:“尼克松主义”;苏联:进攻战略(“缓和”战 2、表现: 略) 3、特点: 从对峙走向缓和;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4、缓和的实质: 争夺世界霸权的另一种形式 (三)“第二次缓和”(20世纪80年代) 认识? 1、原因:美国:“里根主义”;苏联:“新思维”(美苏力量变化)
2、表现: 1987年“中导条约”(第一次达成削减核军备协议)
⑵ 对抗: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争夺亚非拉)
3、特点: 从对峙走向缓和;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4、缓和的实质: 争夺世界霸权的另一种形式
二、美苏争霸
(一)美苏对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 1、形成原因: 2、表现: 3、特点:美苏剑拔弩张,“核恐怖平衡”;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 (二)从美对峙走向缓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
Russia
America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二美苏对峙_冷战局面的形成1教学教案人民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二美苏对峙_冷战局面的形成1教学教案人民

专题四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冷战局面下国际关系的总体表现。

2.知道冷战的概念和美苏冷战的重要史实: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及华约,简述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3.辩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感悟历史。

2.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战后国际舞台上美苏冷战对峙的广阔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局部不稳动荡,从中感悟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明确反殖、反霸应当成为多数国家的外交内容。

2.明确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形成的过程及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导入】:ppt上呈现几X墙的图片设问1:有同学知道这堵墙吗?它在哪里?为什么会修建?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

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国家分裂。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走进二战后那一段国际风云。

【新课教学】环节一:墙之缘起冷战的概念: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X对峙和对抗。

【师】那么,为什么昔日的盟友在战争结束后就走向了敌对呢?请从以下材料中概括原因。

材料1: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原创3: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原创3: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而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分为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 拉夫联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后更名为塞尔维亚和 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 亚、马其顿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 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苏 联 解 体
4.苏联解体 (1)经过 ①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先后 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从而揭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 ②1991年12月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排除戈尔巴乔夫, 在阿拉木图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至此完全 解体。
签 订 中 导 条 约
二、冷战的结束 1.布什政府的对苏政策 (1)使苏联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2)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强调“必须在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保持强大”。
冷 战 的 结 束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内容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 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 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 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 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 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两极格局解体后遗留了很多问题和潜在危机 (1)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故而 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获得真正良好的、稳定的国际环境; (2)原被美苏矛盾掩盖的各种矛盾也随着滋长,如民族矛盾、 地区冲突、恐怖组织等,成为威胁和平的潜在因素; (3)随着苏联一极的崩塌,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 的国家,因而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 都会对国际局势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材料二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

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1)材料二中勃列日涅夫能够实施“缓和”战略的自身优势是什么?(2)材料二说明苏联的“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实现了吗?说明理由。

(3)分析说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外战略政策的内在一致性。

(1)问,要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入手分析。

第(2)问,回答“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时,要注意透过材料二的现象看本质问题;“缓和”战略的目的实现程度要从1985年左右苏联自身经济政治状况入手分析。

第(3)问,要从目的和手段两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

世纪60年代末,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实力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2)根本目的:加强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而争夺世界霸权。

没有实现。

理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失败了。

(3)采用“缓和”手段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2年10月14日,美国人通过U—2侦察机掌握了苏联在古巴修建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基地的证据。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

自10月26日起,美苏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联深受屈辱。

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联邦德国,对于美国事先未同北约协商就制造危机的行动,并和苏联搞“越顶外交”,感到不满和忧虑。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巴导弹危机的看法。

(1)问中的第一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美苏争霸,开展军备竞赛;第二小问“结果”,根据材料信息“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

……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可知在美国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军事封锁下,苏联被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走全部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第(2)问,材料信息“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联深受屈辱。

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联邦德国,对于美国事先未同北约协商就制造危机的行动,并和苏联搞‘越顶外交’,感到不满和忧虑”,可知古巴导弹危机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危机的结果显示美国方面占优势;苏联深受屈辱,加紧进行军备竞赛;西方国家对美国的行动不满,感到必须加强独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因:美苏争霸,开展军备竞赛。

结果:在美国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军事封锁下,苏联被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走全部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2)看法: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危机的结果显示美国方面占优势;苏联深受屈辱,加紧进行军备竞赛;西方国家对美国的行动不满,感到必须加强独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

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美国政治家阿德莱·斯蒂文森(1961年5月) 材料二1961年初,“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曾经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七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

……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国防科研生产,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

——摘编自《文汇报》(1)材料一中“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有哪些具体变现。

(2)请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进行评价。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961年5月”“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美苏争霸;第二小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两极格局分析回答,然后归纳在这一特点下的重大历史事件回答。

第(2)问,主要考查美苏争霸对苏联的影响,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从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这一时期,苏联的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看到由于倾向军事工业,严重影响到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或美苏对峙、美苏军备竞赛)。

动荡的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第二次印巴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等。

(2)一方面,促进了苏联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苏联的国民经济向国防军事部门倾斜,严重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发展;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

”“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

”“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温特(1)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美国的意图和主要手段。

(2)材料二是怎样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3)材料一、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意图:美国想尽办法诋毁苏联;扰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秩序。

手段:和平演变。

(2)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的重新认识,是苏联结束冷战的理论依据。

(3)联系:材料一中的和平演变是材料二中“新思维”的思想来源,材料二是材料一意图的体现。

共同点:都着重从意识形态上入手。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新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

“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

实验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美国推行该计划的目的有哪些?(3)“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2)根本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

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的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

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订。

(1)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三表明,苏联对美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不同意。

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共、反苏。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生产力发展,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

(3)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