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集下载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九七)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脾约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九七)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脾约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九七)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脾约病八、脾约病我们前面学的肝里面有肝着,现在脾里面有脾约病。

那么脾约病到底是一个什么病呢【原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趺阳脉浮而涩”就是足背动脉,不但是浮而且是涩脉。

“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趺阳脉是浮脉,提示胃气很强,如果是涩脉,提示是小便频数。

“浮涩相搏,大便则坚”浮脉和涩脉同时相见,这叫相搏,当浮脉和涩脉同时相见的时候,大便就变成干的了。

这个我们感觉还是不能理解,这到底是讲的什么?“其脾为约”就是说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了限制了。

这时候,张仲景告诉我们用麻子仁丸来进行治疗。

也就是说,用麻子仁丸来治疗大便硬的,足背动脉是浮而涩,这样的大便硬就是用麻子仁丸。

这个条辨,我们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便数来理解,小便数,小便频数,小便多了,津液就少了,大肠就干了,所以,就引起了便秘。

这样来理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

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原方的麻子仁用两升,这两升的麻子仁是多少呢?相当于180克,芍药半斤可能有270克,枳实一斤,厚朴一尺到底是多少呢?大概也是250克,杏仁一升也差不多250克。

其实这个麻子仁丸就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

【要点延伸】现代临床多见于什么疾病?除了我们所说的习惯性便秘,其实在临床上,更多见于糖尿病肠病便秘。

糖尿病肠病便秘多见大便干,血糖升高,血糖高了,尿糖就多,尿糖多了,尿量就多,所以,出现了小便频多。

血糖高了,血容量也多,所以,就出现了脉浮,血管狭窄血液粘稠,所以表现出来还不流利,脉就是涩脉。

所以,这种脾约病,在临床上更多见于糖尿病肠病便秘,糖尿病肠病是以便秘为主的肠病。

糖尿病肠病有的还是腹泻,有的又是腹泻便秘交替。

拉的时候拉不出来,一但拉出来了,又提不起裤子来。

《金匮要略》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肝着病的症治

《金匮要略》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肝着病的症治

《金匮要略》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肝着病的症治今天我们讲《金匮要略》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肝着病的症治。

肝着病在原文中第七条,条文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我们首先先看一下什么叫肝着?按照教材的解释是说肝经气血瘀滞所导致的疾病。

肝经气血瘀滞,也就是说是肝的经脉气血瘀滞。

那么经脉中运行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经气,而血脉中运行的是血液。

经脉中有没有血呢?既然说肝经气血瘀滞,肝经中运行的是经气,有没有血呢?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等等。

那么从针灸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有一句话:宁失其穴,不失其经。

也就是说我们在给患者针刺的时候,穴位可以有偏差,但只要不偏离经脉,就有一定的疗效,当然不如找准穴位效果好。

我们在针刺的时候,起效的标准称为得气。

患者可以感觉到酸麻胀痛重,有的发热,有的发凉,这都是得气。

但我们不说得血,而且我们在拔出针的时候,是不应该带出血来的。

比如说我们在手腕上有一个穴位叫太渊,太渊穴称为脉会,他处在手太阴肺经的位置上,也是寸口脉的搏动处,也是我们切脉的部位。

我们需要针刺太渊穴的时候,要先将桡动脉拨到一边,然后把针扎进去,如果你直接扎到桡动脉上,会导致动脉出血,很危险。

所以我们在针刺经脉上穴位的时候,应该得气而不应该出血。

有的时候可能扎错了,随针出来一个豆状大小的一块血,这很有可能是扎到静脉上。

所以我们说经中无血,而是经气。

那么哪里边有血呢?络脉有血。

所以我们经常说刺络拔罐。

那么刺络之后,拔罐出血为了治疗局部血瘀病。

还有我们在血痹病中,他讲针引阳气,那么针引阳气的方法是什么?用梅花针敲刺。

梅花针敲刺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小血点,有的时候还要用拔罐,但是都要出血,这个出血其实是起到了一个活血化瘀的作用。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中医上对积与聚的定义还是比较形象的,但是转化为现在比较容易理解的病症就比较难了。

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如:我们经常说的“积灰尘了”,时间长了灰尘就会渗透到所积事物的表面,并与其不可分离。

有聚也就有散,如:人聚在一起,到了一个时间点后,人也就自然散开了。

从积与聚的形成来看,积就比较难以处理,聚就比较好处理些。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二十条: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

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

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中医上有积、聚、谷气的病,这是为什么呢?积的病大都是在臟器上的病,一直在某个臟器上不会移动,其痛的部位也是不会改变的。

聚的病大都是腑上的病,发作的时候病人会感觉病痛部位在移动,这样的病症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治疗的。

对于肠胃的聚,想办法让它散去即可,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各类承气汤,这些就是治疗散的汤剂。

谷气,也就是病人吃下去食物造成的,可以理解为病人的消化出问题了,那么应该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如果消化正常或者说肠胃通道正常的话,就会产生谷气了。

是不是谷气的病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病人的胁下会有痛感;二是如果用手去按后会有“好了”的感觉,但是很快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症状,这样就可以确认是谷气了。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在微信下方点个“赞”或“在看”,以示鼓励。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0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积聚积病、聚病、?气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0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积聚积病、聚病、?气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0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积聚积病、聚病、䅽气病第七节积聚一、积病、聚病、䅽气病【原文】问曰:病有积、有聚、有䅽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䅽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䅽气。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

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病有的是积病,有的是聚病,有的是䅽气病。

积病的部位是在脏,不在腑,始终是在一个地方,也就是说长了一东西永远在那个地方,不会移动。

聚病,这是在胃肠道的病变,时好时坏,有时候发病,过一会又好了,一会这左边痛,一会在右边痛,这说明这种病很好治,病情不严重。

䅽气病,痛在胁下,按一按,病情就会减轻,可是,过一会又疼了,这是由于吃东西不当导致的。

各种积病,摸上去他的脉很细,而且还要沉取,又能摸到肿块,这就是有积。

那么,这个积到底是积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是寸口脉沉取才能摸到很细的脉,这是胸中有积;如果沉取是摸到的细脉在寸口稍微往前,也就是超出了寸口,这是喉咙这个部位有积;如果是在关脉这个地方摸到细而附骨,这个积就是在肚脐旁边,如果是靠近寸脉这个地方,这个叫上关上,摸到细而附骨的脉,这个积在心下;如果说是关脉偏下一点摸到细而附骨脉,这个积是在少腹部;如果在尺部沉取摸到细脉,这个积在气冲这个部位,如果是细脉靠左,那么积就在左气冲,如果细脉是靠右,积在右气冲,那么如果是两边都有细脉,积就在正中间。

也就是根据细脉所出现位置来判断积所在的部位。

这一段,尤其是后面这一段,对于现在还真是不好说,我们也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还得来验证。

【要点延伸】“积病"所指:生长于各部位的各种肿瘤及囊肿。

"聚病"所指:胃肠不通畅导致出现在腹部的“肠形”,也就是那个肠子鼓起来,气走了,他又不鼓了。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朗诵解读】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朗诵解读】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朗诵解读】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每周两期《伤寒诵读》,用一年时间和大家完成了伤寒记诵。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也是每周两期,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

第十一篇: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灵兰·用耳朵学中医》白云出岫诵读•正文: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

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了解三焦的寒流热病证及积聚、气的鉴别。

2.掌握肝着、肾着的概念及其证治。

【主要内容】本篇论述了五脏为病的证治,用以体现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

其中既有中风、中寒等邪伤脏,又有气血阴阳不和的病机。

至于五脏的死脉论述,反映了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

篇中还论述了三焦为病与积聚等病。

篇中论述三焦竭部的思想,既有上、中、下三焦一部有病,可影响到其他二部,又有调理有病的一部,可解除其他二部病证的思想方法。

本篇的重点在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思想,要看到辨证论治特殊性。

【原文讲解】第一条【原文】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词解】身运:指身体运转头摇。

冒:指头目眩冒。

【释义】风属阳邪,性燥,风燥伤肺,津液被灼,津亏不行,肺气壅滞,气道不利,津不上承,气不下降,故口燥而喘;肺主清肃治节,清肃之令不行,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时作昏冒。

肺失治节,宗气被伤,气机不利而卫阳不得外达,故身运而重;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气外溢,浸渍肌肤,故身体肿胀。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肺中风的辨证。

【按语】陈言《三因方》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气,肩息,身重背痛,面胀肿,昼差暮甚,诊在鼻,其色白”。

此论对本条可谓有所补充,当互参。

陶葆荪《金匮释按》认为原文“中”字应读平声,因杂病以内因为主,与伤寒外邪中入的“中”字不同。

此说甚有道理。

第二条【原文】肺中寒,吐浊涕。

【释义】肺居上焦为华盖,又为娇脏,肺中寒则胸阳不布,津液不行,凝聚而变生浊涕,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则鼻窍不利,故浊涕难从鼻出而转道于口,故可见口吐浊涕。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肺中寒的辨证。

【按语】陈言《三因方》云:“肺中寒之状,喜吐浊涎,气短,不能极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

”此论可补之不足,宜合参。

对于“浊涕”的理解,有人认为与肺痿之吐浊唾涎沫相似,二者一为肺中寒,一为肺中冷,皆阳气不足、肺中虚寒所致。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者,口燥(气不布津,故口燥)而喘(气不下行,故喘咳),头运而身重(气伤乏力),(气伤则清阳不升)冒风而肿胀(气伤则水道不行)。

第一个肺中风,中风时,风一吹肺会增热,热会增加,当热增加时嘴巴就会干燥,肺里津液不够时患者就喘。

肺的津液来源是大肠里水升上去;食物入胃,脾脏把食物的营养吸收了后,脾脏再交给肺,所以进入肺时有食物的营养跟食物里的水这两个管道会进去。

食物的营养没办法进去,脾湿没办法进去,脾湿会停在下焦上不去。

(五液在肺为涕)肺中寒,吐浊涕。

当里是寒时,在里津液太多就会浓涕不断地吐出来。

肺[将]死,[脉见真]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天水不交)死。

五脏的脉,肝脏是弦,心脏是洪,脾脏是缓,肺脏是浮,肾脏是沉,这是常脉。

肝中风者,(风动而上行)头目润,两胁痛(风胜而脉急),行常伛(yǔ,弯曲)(风伤筋)令人嗜甘。

风热跑到肝脏里去时,人就弯曲不能动,手臂不能举;人体虚时,风就容易进去。

体质强壮者一般这种病都不会发生。

风在里时头目就会动,自然而然会想去吃甜的。

肝中寒者,(大筋拘急)两臂不举,(肝脉循喉咙之后,肝寒而逼热于上)舌本燥,(胆主善太息,肝病则胆郁)善太息,(肝脉上行,挟胃贯膈)胸中痛,不得转侧,(胃受木克)食则吐而汗出也。

肝里中了寒症,肝会肿起来,肿大后会顶到脾脏,中隔就满满的,这胃就受不了,一吃食物就会吐,呼吸的时候,横膈膜要下降,肝和脾都肿起来,吸气时没办法吸满会造成胸中痛。

肝脾肿都是寒证,即开温药。

肝[将]死,[脉见真]脏浮之弱,按之如索[去而]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无胃气也或屈曲难伸之状),死。

肝气肝脏功能完全消失后就很危险了,像木头一样扭扭曲曲的,这都属于真藏脉。

(气血滞而不行,如物之粘着)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疏通其气,血气郁滞),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寒气为病),旋复花汤主之。

在身上踩一踩,或用力按摩一下,这个肝着也是一种寒症,肝着时肝血没办法进入肺脏时,踩时会产生压力,血就进入肺脏。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金匮 课件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金匮 课件

▪ 参考:

(1)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旋覆花汤的发挥:叶氏治胁痛擅
长辛温通络(治阴邪居络)、温柔通补(治络虚有寒)、辛泄通瘀(治络
瘀气滞)诸法。认为络病用药应以辛为主,以润为辅,“酸苦甘腻不能入
络”,补应通补,功应缓攻,用药离不开流动活泼之品。

(2)陶葆荪用通窍活血汤治愈1例“常欲人足蹈其胸”的患者。王清任
▪ 【病因病机】 为邪气侵袭于肝,使肝之经脉气血凝瘀, 着而不行。

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其脉布胁络胸。若风寒湿
中于肝,肝疏泄失职,气血凝瘀,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使气机舒展,气血暂通。

本病初期的但欲饮热现象,是邪气初郁气分,饮热亦
能使气机稍通,缓解胸中苦闷。

若其发展,出现肝之经脉气血凝瘀,虽饮热亦难以缓
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了胃热的约束,脾又不能为胃行使津液,而津液偏 走膀胱,肠道失之津液濡润,故大便坚硬,小便频数量多。趺阳脉浮 而涩,浮是举之浮而有力,属阳脉,为胃热气盛;涩是按之涩滞而不 流利,属阴脉,为脾脏津液不足,故浮涩之脉既反映了脾约脉症,又 揭示了脾约的病理。
▪ 【治法】 泄热润燥,缓通大便。 【方药】 麻子仁丸
▪ 五脏风寒,即五脏中风、五脏中寒。从其证候看:五脏中风,多 属阳证、热证、实证;五脏中寒,多属阴证、寒证、虚证。故风寒二 字是借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因与病证。五脏风寒的发生,可由外界风 邪或寒邪侵入某脏;也可由五脏本身机能失调或七情不遂,致寒热内 生。
▪ 五脏中风、中寒与《伤寒论》太阳中风、中寒不同。太阳中风、 中寒系风寒束表,营卫失调或经气不利,而五脏风寒寓义广泛。

麻子仁、杏仁——润燥滑肠,杏仁又可通过宣肺,
▪ 方析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精)(1)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精)(1)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与积聚的联系
《巢源》:积聚者,由阴阳不和, 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 气所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 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一、方证三首
• 旋覆花汤证 • 麻子仁丸证 • 肾着汤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一)肝着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 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原文第 7条) 讨论: 1.病因病机:
➢肾虚(阳虚) 腰部酸痛,腰膝酸软,足跟痛,全身冷, 得温则舒,与天气变化无关;小便不利 (肾气丸证夜尿多);伴头晕目眩耳鸣、 性功能减退,舌苔薄白,脉弱尺沉。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配伍特点(肾着汤)
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府,故 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 水。 重用干姜配甘草——温中散寒 茯苓配白术——健脾除湿 甘、姜、苓、术辛温甘清,本非肾药, 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脾约病与胃家实的鉴别
脾约
胃热气盛
小便数
润肠通便
大便
病 脾阴不足 症

坚硬
机 邪热陷胃 状 痞满燥 用
胃家实
燥粪搏结
坚实
攻下通腑
脾约病与脾阴虚的鉴别
脾约
便硬,溲数
大便难
症 外见形体消瘦 病
阴液不足
状 内见饮食不化 程
脾阴虚 口干消渴
慢性 作 用
急性
润肠通便 滋养脾阴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病机、症状、治法
病机:胃气强脾阴弱 症状:大便坚,小便数 治法:泄热润燥,缓通大便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这一篇被受争议最多的一篇,因为少掉最多条辨的就是这一篇。

既然是讲到五脏,就会讲到肝心脾肺肾。

【原文】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有中风,肺有中寒,肝也有中风,肝也有中寒。

应该是每个脏都会有,我们后面常常会看到,比如说肺有中风,脾有中风,心可能就没有中风。

这个条辨就是讲的肺中风,肺是胸阳,胸腔的最上方就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肺中风的时候,热会增加。

当肺热增加的时候,嘴巴就会干燥,肺里面的津液不够的时候,病人就会喘,不能纳气。

“身运而重,冒而肿胀”正常的肺里的津液来源是从大肠气化上来的津液,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食物的营养到我们的胃里面消化了以后,脾脏把食物的营养吸收以后,再送到肺。

所以,进入肺的时候,有食物的营养和食物里面的水。

肺里的津液是两个途径进入到肺的。

当肺中风的时候,上焦太燥热的时候,津液就会受损。

脾脏的湿就是我们的津液,是食物的营养,食物的营养进入到肺,一定要有水,才能保持在肺里。

现在肺里没有水,食物的营养没有办法进入到肺,也就脾湿没有办法进入到肺,脾湿就会停在下焦,所以就会身运而重,头会昏,头昏是因为上焦太燥热了,没有湿也就是没有津液在上面。

比如象大热天,天上一朵云都没有,太阳直射,人站在底下,头昏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最好的健康天气就是天上的白云很多,但不要乌云密布。

如果是乌云密布,水分很多,就变成了小青龙汤证。

这个条辨就是晴空万里,完全没有一朵云,这就是肺中风的现象,上焦燥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整个肺向上升,而脾的湿土停滞在中、下焦一带,没有办法跟着升上去,这就是肺中风造成脾土没有办法生金,于是湿就停在中焦,所以出现“身运而重”的症状,就是一动就觉得身体很重,表示是脾脏出问题,而实际上是肺先中风才造成这样的。

一旦脾脏运化后没有办法将津液交给肺,这些湿就会停滞累积在中焦与肌肉里,病人就会感觉到身体肿胀。

《金匮要略》笔记40|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藏(脾肾)

《金匮要略》笔记40|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藏(脾肾)

《金匮要略》笔记40|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藏(脾肾)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润润而短气。

中医的观念:脾主湿,主肌肉,主少腹。

如果风进入脾,风就是热,风和湿并结在脾的时候,中焦湿会很盛,“腹中烦重”,心火无法导入小肠便回逆往上,“翕翕发热”,热不断往上冲,人当然会头晕“形如醉人”,精神不济。

“皮目润润而短气”,上眼皮和下眼皮是脾在管,平常眼睛能够开阖就是靠脾胃的功能。

湿在脾臟里,脾主肌肉又主眼皮,这个时候眼皮就会抽筋式的跳动。

脾肿起来会让下方腹部变大,腹腔里都是湿,横膈膜被顶在上面,呼吸时无法下降,就会短气。

遇到湿用利尿法,湿走得很慢,如蜈蚣穿鞋,若用发汗法,津液伤了湿还在。

倪师开脾肿大方:泽泻6钱,白术3钱,白芍1两,茯苓6钱。

少腹是静脉血液循环,加重白芍。

如果湿在中焦,白术茯苓等量,如果湿在下焦(肚子很大),重用茯苓。

光这四味药下去,脾臓就开始缩小了,其它随症加减。

这就是《内经》讲的脾统血,统率动静脉的血,心阳(动脉)会有问题是因为静脉血回流的力量不够,影响到其它(脾肿大)。

现重用白芍把静脉血拉回来,心臟的负担减少了,动脉血(心阳)自然恢复。

肝藏血,开酸枣仁汤把血收进肝臓。

心主血,血是苦味的,用黄芩黄连阿胶去入心补心臟。

脾死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脾臟的真臟脉是浮脉而且脉形大又硬,按下去感觉好像酒杯倒置在那里,摸脉时感觉脉两边是凹下去,中间脉挺在那边,但两边是滑下去的、直直的,有时左右会摇一下,就是脾臟功能将耗尽,很危险了。

如果病人脾臟有问题再摸到这个脉就将死亡了。

一般来说,实、大的脉都是真臟脉。

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仁二升芍药半斤大黄一斤去皮枳实半斤厚朴一尺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做脂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趺阳脉在胃经上,就是脚上的冲阳脉,这是胃脉,是胃气的根源所在。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概述本篇重点讨论五脏病中的肝着、脾约、肾著三种疾病。

肝着:“着”即附着,肝着是指胸中气机郁滞而形成的病变。

脾约:“约”为约束。

脾约是由胃强脾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布而出现的大便难,小便短数等症的病变。

肾著:“著”同肝之“着”意。

肾著则由寒湿之邪痹着腰部而形成的病变。

二、五脏病证举例(一)肝着证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1)病机:肝失疏泄,气血郁滞。

临床表现:胸胁苦满不舒,甚则疼痛,常欲蹈其胸上,但欲饮热。

治则: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方药:旋覆花汤旋覆花:行气通络;葱白:通阳散结;新绛:活血化瘀。

(二)脾约证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15)病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胃强脾弱)趺阳脉浮—胃热气盛强则津液伤趺阳脉涩—脾阴不足弱者津不布临床表现:小便短数,大便则坚。

治则:清热缓脾,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缓脾润燥芍药——酸敛津液枳、厚、黄——泄热导滞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三)肾着证治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16)病机:寒湿痹着,阳气不行。

临床表现:腰部冷痛沉重:寒湿痹着。

不渴,饮食如故,小便自利:病未及肾本脏。

治法:补土制水,散寒祛湿。

方药:甘姜苓术汤干姜、甘草:温中散寒茯苓、白术:健脾燥湿临床应用:本方又名肾着汤,不在温肾,而在去在经之寒湿。

临床广泛用于呕吐、泄泻、子肿、遗尿、妇女腰冷带下、寒痹、痿证等病的治疗。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八三)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八三)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八三)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我们从这一开始学《金匮要略》第十一篇,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这一篇的学习难度是很大的。

因为里面有些词,自古自今的所有解释都有问题,都不是很全面。

五藏风寒,就是讲的五藏感受了风寒,积聚病,就是内腑的病,整个这一篇就是讲五脏感受风寒以后,有什么表现?积聚病又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有两张方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是旋覆花汤,一个是肾着汤。

这两个方子用得比较多,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到底是什么?第一节、肺一、肺中风首先我们来学肺中风,这个肺,中风以后,会有什么表现。

【原文】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这个肺中风,实际上就是肺感受了风邪。

不是西医说的那个半身不遂的那个中风。

肺受了风邪以后,会表现出嘴巴干燥,呼吸急促。

“身运而重”,就是说身体活动感觉很沉重,“冒而肿胀”,这个'冒’就是头昏的意思,'肿胀’就是水肿的意思。

为什么肺中风也水肿呢?肺为水上之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所以,我们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

因此,肺病是可以出现水肿的。

从现代医学来讲,也是不难理解的。

那么,这条原文,是讲的现代医学的什么病?只是背这个条文很容易,我们要把它运用到临床,所以,我们要知道这条指的是现代临床的什么病?因此,要和现代临床结合起来。

【要点延伸】该条描述的是现代临床的什么病?各种原因的肺实质性的病变,不是呼吸系统的病变,首先表现来的是喘,喘,就是呼吸急促,伴随的就是口干。

正因为有肺实质性的病变,肺的换气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就出现了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活动无力、头脑不清,也就是头昏,再进一步发展,就成了肺心病,肺心病心衰,所以就肿胀了。

我们现代临床读这一条来解释,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性病变,继发的一系列的反应。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寒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寒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
一肺中寒
【原文】肺中寒,吐浊涕。

当肺里面是寒的时候,寒则束,即寒能约束,津液在里面,就会变成浓涕吐出来。

其实,脉也是一样,如果病人身上太热的时候,你摸他的脉,脉就是很奔放的、很大的。

如果是寒,脉就缩小了。

寒则收缩,热则奔放。

肺本身被寒束到的时候,因肺本来的属性就是阳,胸腔是阳之聚所。

阳要从我们的肺扩散到四肢,所以内经里面讲肺是布达津液,津液到了四肢后就带来力量。

现在整个肺被寒束到,毛孔都无法出汗了,于是肺热散不出去而停在里面,肺中寒就是这种现象。

当热散不出去,热就一定与湿混和。

而脾脏不断供给它水津,结果到了肺又散不出去,慢慢累积在肺部,此时吐出来看到就是浊涕,很黄浓的涕,是肺热症。

而实际上肺热的原因是寒把肺束到,于是造成肺是热的。

所以是因为肺热散不出去,闷在那边日久,才会吐浊涕。

温病家看到病人吐浊涕时,就认定是热症,于是给予寒药,病情就更恶化,其因即在此。

金匮要略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金匮要略1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3、“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是肝着病的初期表 现
“先未苦时”是云疾病初期,尚不觉十分痛苦, 仅有胸中痞结轻证,此时只需饮以热汤,使气机 通利,胸阳得宣,胸中痞结便可缓解。“但欲饮 热”同时也说明寒积是肝着的主要成因之一。
4、本方可否治疗肝着病?
《金鉴》、徐灵胎认为旋复花汤与肝着不合,但 该方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方义 ,正切合肝着气 血郁滞的病机,叶桂擅用本方加味治胁痛,每获 良效,故此方可治肝着病。
《脏腑经络篇》云:“浊邪居下” “湿伤于下” “湿流关节” “极寒伤经”。若患者脾肾之阳 不足,寒湿之邪下注,留着于肾之外府腰部,即 成“肾着之病”。
“形如水状”是云外形如水气病之浮肿,临床亦可 见足趺浮肿。由于寒湿留着于腰部,阳气痹着不 行,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自 然,上述诸证和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也有关。
2、“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是肝着的主证
肝主藏血,喜条达疏泄,若肝气(肝阳)不足, 风寒湿等易痹阻于肝经,导致气郁血滞。肝脉布 胁络胸,故胸胁满闷,甚则胀满刺痛,捶打或按 揉可使胸胁气机舒展,故喜“蹈其胸上”,(如 生气喜捶胸)。此亦为瘀血证之一,王清任用通 窍活血汤治愈一女,常欲人足蹈其胸,亦可佐证。
【校勘】
“腹重”按照《千金》作“腰重”理解,更符合临 床,
【提示】
肾着病的成因及证治。
【讨论】
本条可分两段(“肾着之病……病属下焦”为第 一段)理解,第一段是论述肾着病的全身证候及 病位,第二段讨论了成因,特征及治法。
1、什么是肾着病?
肾着乃古病名,因寒湿痹着于腰部所引起,以 “身体重,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为主 证。
一、肝着(7) 七、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
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词解】: 1、蹈其胸上:蹈原意为足踏、足踩。此处可理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精讲一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精讲一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精讲一下面我们讲第十一篇,第十一篇的篇名叫做,《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这回篇名多出一个“并”字,没什么特殊意义,就是原文怎么写的,我们就怎么转抄过来,讲“五脏风寒积聚病”。

如果讲合篇意义的话,是哪些病合篇了呢?五脏的风寒,讲了五脏的中风、五脏的中寒,然后又讲了积、聚、?气鉴别,实际上,他(仲景)讲了五脏病的举例,还讲了五脏的真脏脉,这一篇非常特殊在哪里呢?就是脱简比较多,我首先讲它合篇的意义,讲了这么多的内容,都是因为这些病证比较危重,此类病证,就是指这一系列我点到的病证,属于比较危重而且难治,所以合篇讨论,但是需要指出的,就是它这一篇的特点,着重于以五脏为纲,对疾病进行分类,这也是体现,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一个篇章,第二,它体现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个是以五脏为纲,对疾病进行分类。

第二,就是体现,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所说它的不足,就是不知道是在传抄过程中遗漏了,还是原文就不全,现在没有考证。

第一,我们从体例上能发现,首先,他是讲,肺中风、肺中寒、肺的死脏脉,结果在五脏的病例上,缺少肺的什么病,就是说前面的内容全了,但是五脏病的举例没有肺,接下来写肝,有肝中风、肝中寒、肝的死脏,然后,举出了一个肝着病,对肝的描述比较全。

第三,来讲,心中风、心中寒、心的死脏,举了一个是心伤,心伤是五脏病的举例,在心的方面,同时又举出来一个,属于神志方面的、功能性的病变,即邪哭,这就是比别的五脏病举例,多出一个,分开论述,一个是属于器质性的病变,心脏伤。

第二,功能上的改变,提出邪哭,这比较全的。

接下来,它讲脾,有脾中风、缺脾中寒,有脾的死脏,举出脾约证,脾约是在《伤寒论》有重复。

最后谈到肾,首先举了肾的病证举例,肾着病,举了肾的死脏脉,缺肾中风、肾中寒,这就是关于五脏的风寒,以及病证举例,缺肺的症证、脾的中寒,肾的中风和中寒,我向大家推荐,湖南中医学院的老领导、老专家,叫谭日强,他发表的一本著作,就是《金匮要略浅述》(1981.9人民卫生出版社)那本书,在这一篇里面,他在[校勘]上做了一些工作,把缺如的地方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可以作为学习参考。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这个可能是王叔和所著。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因为这个肺中风,所以皮毛闭塞,就是表闭塞,那么这个邪热和气息往上冲,所以口燥而喘,这个是因为热不能外达,就往上逆,波及到肺,就口燥而喘,古人管这个现象叫肺中风,现在就叫感冒了。

外感风寒波及到肺,古人称肺中风,因为喘属于肺嘛。

身体活动感觉身上重,表示有停湿停水的情况;水要停在上面,肺在上,那么脑袋要眩冒,冒就是沉,身上要浮肿。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肺一方面与皮毛相合,另一方面肺主气,那么气受伤,津液就不行,津液不行就变成湿、变成水。

肺中寒,吐浊涕。

主要还是胃中有停饮,冲逆于肺,波及到肺,就是伤风感冒影响到肺,如果里有寒,波及到肺,就吐浊唾,浊唾就是涎痰浊沫。

可以用甘草干姜汤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什么叫肺死脏,这是论脉,肺的真脏脉见,人是要死的。

五脏的脉都不能独到寸口的,都要借助胃气,所以五脏的脉它是不能单独显现出来。

比如这个肺脉,古人有这么看法,肺亡于秋,这个秋天的脉如毛,就是浮,可这个浮有缓和之气,看不出是个肺脉,如果真看出肺脉了,那就没有胃气了,那就坏了,那就是真脏脉露出来。

咱们都讲的肺合皮毛,平时这个浮它不就是表证,表证它就浮,古人说这与肺有关系,古人就现象和看法是一致的。

可这个浮里面总有缓和之气,如果没有缓和之气就像这里讲的死脏。

浮之虚,轻按这个脉无力谓之虚,浮之不是说这个脉是浮脉,是说拿手轻按,这个脉很虚,但是你稍用力一按,弱如葱叶,按着里面什么也没有,就像那个葱叶中空,下无根者死,这个是真脏脉。

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主风,那如果肝中风邪,这个风太盛了,风太盛者动,头目瞤,这个头目瞤就是脑袋动,摇脑袋,风属热的,风为阳邪嘛,那么肝主筋,热者则筋缓,就是缓而不收,所以它直不起腰来,常常佝偻着,它这个筋松弛了嘛。

那这个肝病,肝苦急嘛,肝这个性情如木,属木,喜条达,主疏泄,所以它一病了,它急,所以是疏泄的反面,因为这样子所以欲嗜甘以缓之,这是生理上一个良能。

《金匮要略心典》_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_中医世家

《金匮要略心典》_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_中医世家

《金匮要略心典》_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_中医世家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浊气反上.为蒙冒也.肿胀者.输化无权.水聚而气停也.肺中寒.吐浊涕者.五液在肺为涕.寒气闭肺窍而蓄脏热.则浊涕从口出也.肺死脏者.肺将死而真脏之脉见也.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者.沈氏所谓有浮上之气.而无下翕之阴是也.内经云.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亦浮虚中空.而下复无根之象尔.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肝为木脏.而风复扰之.以风从风动而上行.为头目也.肝脉布胁肋.风胜则脉急.为两胁痛而行常伛也.嗜甘者.肝苦急.甘能缓之.抑木胜而土负.乃求助于其味也.肝中寒两臂不举者.肝受寒而筋拘急也.徐氏曰.四肢虽属脾.然两臂如枝.木之体也.中寒则木气困.故不举.亦通.肝脉循喉咙之后.中寒者逼热于上.故舌本燥.肝喜疏泄.中寒则气被郁.故喜太息.太息、长息也.肝脉上行者.挟胃贯膈.故胸痛不能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浮之弱.不荣于上也.按之如索不来.有伏而不起.劲而不柔之象.曲如蛇行.谓虽左右奔引.而不能夭矫上行.亦伏而劲之意.按内经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与此稍异.而其劲直则一也.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所谓横之病也.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内鼓而出肝邪.以肺犹橐.抑之则气反出也.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欲着之气.得热则行.迨既着则亦无益矣.旋复花咸温下气散结.新绛和其血.葱叶通其阳.结散阳通.气血以和.而肝着愈.肝愈而肺亦和矣.旋复花汤方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翕翕发热者.心为阳脏.风入而益其热也.不能起者.君主病而百骸皆废也.心中饥.食则呕者.火乱于中.而热格于上也.心中如啖蒜者.寒束于外.火郁于内.似痛非痛.似热非热.懊无奈.甚者心背彻痛也.如虫注者.言其自心而背.自背而心.如虫之往来交注也.若其脉浮.则寒有外出之机.设得吐则邪去而愈.然此亦气机自动而然.非可以药强吐之也.故曰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盖血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下必无气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心之平脉.累累如贯珠.如循琅.又胃多微曲曰心平.今脉弦.是变温润圆利之常.而为长直劲强之形矣.故曰此为心脏伤所致也.经云.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与此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均为上下坚紧.而往来无情也.故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邪哭者.悲伤哭泣.如邪所凭.此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而其本则皆心虚而血气少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颠为狂.势有必至者矣.经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颠.此云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盖必正气虚而后邪气入.经言其为病之故.此言其致病之原也.脾中风.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风气中脾.外淫肌肉.为翕翕发热.内乱心意.为形如醉人也.脾脉入腹而其合肉.腹中烦重.邪胜而正不用也.皮目而短气.风淫于外而气阻于中也.李氏曰.风属阳邪.而气疏泄.形如醉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皮目、上下眼胞也.又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脏见矣.按之如覆杯.言其外实而中空无有也.徐氏曰.洁洁状如摇.是不能成至而欲倾圮之象.故其动非活动.转非圆转.非脏气将绝而何.故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浮者阳气多.涩者阴气少.而趺阳见之.是为胃强而脾弱.约、约束也.犹弱者受强之约束而气馁也.又约、小也.胃不输精于脾.脾乃干涩而小也.大黄、枳实、浓朴.所以下令胃弱.麻仁、杏仁、芍药.所以滋令脾浓.用蜜丸者.恐速下而并伤及脾也.麻仁丸方麻仁(二升)芍药(半斤)大黄(去皮)枳实(各一斤)浓朴(一尺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皆冷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甘姜苓术汤方(一名肾着汤)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肾脉本石.浮之坚.则不石而外鼓.按之乱如转丸.是变石之体而为躁动.真阳将搏跃而出矣.益下入尺.言按之至尺泽.而脉犹大动也.尺下脉宜伏.今反动.真气不固而将外越.反其封蛰之常.故死.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止.不须治.久则愈.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而受气于中焦.今胃未和.不能消谷.则上焦所受者.非精微之气.而为陈滞之气矣.故为噫.噫、嗳食气也.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故其气乏竭.即遗溺失便.然上焦气未和.不能约束禁制.亦令遗溺失便.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者.谓不须治其下焦.俟上焦气和.久当自愈.夫上焦受气于中焦.而下焦复受气于上焦.推而言之.肾中之元阳不正.则脾胃之转运不速.是中焦又复受气于下焦也.盖虽各有分部.而实相助为理如此.此造化自然之妙也.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不通.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喜清肃而恶烦热.肺热则咳.咳久则肺伤而痿也.热在中焦者.脾胃受之.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阴阳者也.胃热则实而硬.脾热则燥而.皆为坚也.下焦有热者.大小肠膀胱受之.小肠为心之腑.热则尿血.膀胱为肾之腑.热则癃不通也.溏如之后.水粪杂下.大肠有寒.故泌别不职.其有热者.则肠中之垢.被迫而下也.下重.谓腹中重而下坠.小肠有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阳不化则阴下溜.故便血.其有热者.则下注广肠而为痔.痔、热疾也.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积者、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中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腑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谷气者、食气也.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按之则气行而愈.复发者.饮食不节.则其气仍聚也.(徐氏)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诸积.该气、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又积而不移之处.其气血营卫.不复上行而外达.则其脉为之沉细而不起.故历举其脉出之所.以决其受积之处.而复益之曰.脉两出.积在中央.以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故脉之见于两手者.俱沉细而不起也.各以其部处之.谓各随其积所在之处而分治之耳.。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七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七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七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

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如果上焦太热是肺中风。

热咳太久,这个热一直没有被治好,肺脏就会萎缩,因为肺里面津液没了,就会肺痿。

这就是我们前面学的麦门冬汤证。

“热在中焦者,则为坚”,这个就是说中焦太热,中焦指的就是肠胃的地方,肠胃里的津液枯竭,所以,就会造成大便变硬。

“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下焦指的是输尿管、子宫、膀胱等就是属于下焦。

如果下焦太热,中医讲的热就是西医讲的发炎。

热太过血管会破裂,血液离经叛道而走,结果病人小便带血。

有时“淋秘不通”,就是可能血结在膀胱,或者是下焦太热使得尿液过浓,于是很多结晶的东西就待在里面就会造成膀胱结石,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小便不通。

中医的观念,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常态,正常人的上焦,中焦,下焦,阴阳都是平衡的,互相制衡的。

如果肺的津液正常,把心脏的火控制得很好,就好象汽车引擎,水箱里面的水很够,心脏里面的血就好象引擎里面的机油也很足,这个时候,水箱里的水就可以把引擎里的机油保持在衡温的状态,车子就能正常加速的跑。

如果是热在上焦,肠胃的津液干了,心脏的火比较大,这样当然就不正常了。

正常就是肺的津液要够,才能够正常把心脏控制在一个衡温状态。

中焦也是一样,胃里面的胃热也是一样的,不能太过。

下焦也是一样,小肠的外面是大肠,大肠里面有水,大肠的后面是肾脏,肾脏也是水,这样就可以把小肠的火控制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阴阳是调和的,这样就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

如果是过热,就有可能是发炎,津液不够了,小便当然就排不出来了,或者是小便代血。

“大肠有寒者,多骛溏”,大肠过寒的话大便就会溏泻,有的还控制不住,一边走路一边会有溏泻出来,这就是大肠太冷,控制不住溏稀的大便。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六九)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真脏脉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六九)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真脏脉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六九)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
一真脏脉
【原文】脾死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脾脏脉将死的时候,真脏脉会出现。

脉浮大而坚,不管是轻取还是重取,就象是按在一个倒扣的杯子上一样,周围实,中间空,摇晃不定。

一般来说,实大的脉都是真脏脉,出现真脏脉,就很危险了。

读到这里,细心的人可能会问:怎么没有脾中寒?
这应该是失落的部份,由于时间久远,也没办法考证。

“脾死”,你怎么知道病人的脾脏快要衰竭了?即将死了?可以从摸病人的脉而知,浮脉而且脉形大又硬,按下去感觉好像酒杯倒置在那里,摸脉时感觉脉两边是凹下去,中间脉挺在那边,但两边是滑下去的、直直的,有时左右会摇一下,就是脾脏功能将耗尽,摸到这样的脉,就很危险了,张仲景把这种真脏脉定为死脉。

如果病人脾脏有问题,再摸到这个脉就将死亡了。

有时脾的真脏脉会冲到鱼际这边,有时候又往尺下走,这个脉出现就是脾将死之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一、概述
本篇重点讨论五脏病中的肝着、脾约、肾著三种疾病。

肝着:“着”即附着,肝着是指胸中气机郁滞而形成的病变。

脾约:“约”为约束。

脾约是由胃强脾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布而出现的大便难,小便短数等症的病变。

肾著:“著”同肝之“着”意。

肾著则由寒湿之邪痹着腰部而形成的病变。

二、五脏病证举例
(一)肝着证治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1)
病机:肝失疏泄,气血郁滞。

临床表现:胸胁苦满不舒,甚则疼痛,常欲蹈其胸上,但欲饮热。

治则: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方药:旋覆花汤
旋覆花:行气通络;
葱白:通阳散结;
新绛:活血化瘀。

(二)脾约证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15)病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胃强脾弱)
趺阳脉浮—胃热气盛强则津液伤
趺阳脉涩—脾阴不足弱者津不布
临床表现:小便短数,大便则坚。

治则:清热缓脾,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麻仁、杏仁——缓脾润燥
芍药——酸敛津液
枳、厚、黄——泄热导滞
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三)肾着证治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16)病机:寒湿痹着,阳气不行。

临床表现:
腰部冷痛沉重:寒湿痹着。

不渴,饮食如故,小便自利:病未及肾本脏。

治法:补土制水,散寒祛湿。

方药:甘姜苓术汤
干姜、甘草:温中散寒
茯苓、白术:健脾燥湿
临床应用:
本方又名肾着汤,不在温肾,而在去在经之寒湿。

临床广泛用于呕吐、泄泻、子肿、遗尿、妇女腰冷带下、寒痹、痿证等病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