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的城市广场坐具设计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老年人的城市广场坐具设计研究作者:许萱杨琳

来源:《设计》2020年第17期

摘要:为了实现适老化理念在城市广场坐具上的应用设计。分析总结老年人的特征,得出适老化广场坐具的设计原则,并实地调研宜兴市的广场坐具,将适老化理念在广场坐具上进行改进应用设计。得到应用设计改进方案。实现适老化理念在城市广场坐具上的应用设计,为城市坐具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城市广场坐具设计适老化室外家具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9-0143-03

引言

目前,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老年人已逐渐成为工作日城市户外活动的主体,对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1]。城市广场坐具作为将使用者与城市广场联系起来的纽带,在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广场環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对面向老年人的广场坐具方面,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设计存在着造型单一,功能单一,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等问题,普遍不具备适老性[2-4]。因此,对于面向老年群体的城市坐具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老年使用者的特征分析,以及对现有广场坐具的实地调研,提出一种改进的设计方案,以期满足适老化需求,为适老化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一)老年人特征分析

本文所指老年人是60岁以上的中国公民,且针对有活动能力的老人。对老年人特征的分析可以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三方面展开。

1.生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不断衰退,表现如视觉、听觉、触觉不灵敏、记忆衰退、动作协调性下降等,在身体尺寸方面,老年人的身高较其青年时一般会有所缩减,但是体重、围长、宽度会增加[5]。

2.心理特征。进入老年后,人们的社会角色、经济地位不再是主导,生活节奏与社会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改变,空闲时间增多,社会参与感变弱,同时伴随着生理机能的下降,其心理特征变化较大,主要可以归纳成孤独感、怀旧感、自卑感、抑郁感和多疑感。

3.行为特征。除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生活行为也是进行适老化设计必不可少需要关注的方面。老年人在城市广场上的户外行为可分为动态和静态活动两类,能够体现出城市人文风貌。总体来说,城市广场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休闲娱乐和互相交流的机会,他们的状态既分散又聚集,表现出以下的行为特征:聚集性、时域性、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6-7]。

(二)适老化城市广场坐具设计原则

1.实用性。城市广场的适老化坐具首先应满足其基础的功能,即实用性,满足支撑人体、坐或倚靠的休憩功能。广场坐具受日晒雨淋,被高频率使用,需要采用坚固耐久的材料,易更新易管理的结构,如石材、复合木材、金属等,延长坐具的使用寿命。

2 安全性。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及动作精准度等都不及青年,在心理上也缺失安全感,坐具设计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一般来说,老年人坐下与起身的过程比较困难,应保证在活动范围内有辅助性、保护性设施,如扶手、护栏等方便使用,细节处理上要注重圆角、弧线的使用。

3.观赏性。坐具设计的观赏性由造型,色彩,材料等一同构成。老年人由于怀旧心理,对传统的造型更为偏爱,需要在现代化设计中找到平衡点。色彩方面,要改变灰黑棕等沉闷用色,在老年人接纳范围内大胆发挥,也可用木质材料表达沉稳低调的暖色调,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8]。

4.舒适性。老年人坐具的舒适性设计主要表现在人机工程学上,要做到无障碍设计[9]。如为方便起身,比普通座椅高的坐高;有足够调整坐姿空间的坐深与坐宽;舒适的坐面材料[10];缓解老年人腰部和腿部压力的坐倾角和靠背倾角;以及造型前翘以方便抓扶的扶手等。

5.可持续性。老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单纯追求产品的耐用性,更注重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如木塑复合材这一新型环保材料,其生产、使用、回收等生命周期过程中均符合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且防潮防晒,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耐腐蚀性,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1-12]。

6.环境协调性。城市广场坐具不仅自身要素统一和谐,还要与周围环境融合,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老年人偏好草地等自然景观,坐具需要与广场的自然环境相协调[13]。同时,在城市社会的整体环境下,坐具设计要保持地域特色,构建现代化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无障碍城市。

7.文化传承性。老年人具有怀旧心理,在传统文化上表现为认同感和归属感,重视文化传承。城市坐具是城市地域文化的表现者与传承者,设计时可以提取当地特有的文物古迹造型,从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发掘灵感,通过直接或隐喻的造型表达传递文化信息[14],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

一、城市广场坐具调研分析

(一)实地调研

本文选取宜兴市中心的城市文化广场展开实地调研,广场坐具以三类为主,分别是长椅、树池座凳和三层观台,如图1-3。首先三类坐具的造型简单,缺乏观赏性。长椅整体方正,支撑椅腿由曲线构成;树池座凳造型呈不带导角的八边形,存在不安全性;观台体量最大,长度方向作弧形处理,整体沉重。材料和色彩完全统一,由单调的灰白色花岗岩组成。坐具的质量较好,结构牢固,但功能存在明显缺陷,无倚靠,也无扶手等支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需求。从使用情况来看,由于老年人活动有集聚性,观台使用者最多,长椅一般坐二或三人,树池座凳人数相对最少,经过询问主要是因为座凳与树池间无遮挡,让人心理感觉不够干净。此外,由于广场绿化较多,石材坐具与广场自然环境搭配较和谐,但缺乏地域文化的体现。

(二)问卷调查

在对坐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老年使用者展开问卷调查和直接访谈。本次调研发放50份问卷,其中3份无效,共回收47份。

1.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調研对象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60至69岁为16人,70至79岁的人数居多,为26人,占比过半,80岁以上人数最少,仅有5人。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在广场进行活动,有29人,女性为18人。

2 调研对象对坐具使用情况。47位调研对象中,43位在广场上进行固定活动。其中,超过七成的人使用坐具的频率是每周五次及以上,使用三至四次的占lg%,使用一至二次的占比最少,仅为7%。可以看出,广场坐具的使用频繁。在对目前坐具的使用满意度方面,10分满分中获平均得分6.51,总体满意度不高。其中质量得分最高,有7.4分,接着以此为与广场环境的协调性、外观、与宜兴文化的配适度,最低是功能,仅5.02分。宜兴市广场坐具的功能、与城市文化的配适度和外观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