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苏教版高二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苏教版高二选修)
一板块预览
初唐的诗坛,还在南朝追求形式美的装饰风格笼罩下。

由宫体诗中破壳而出,拓开新的诗歌天地突破口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诸人,即所谓“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开始冲破唐初宫廷诗风的束缚,使诗歌从应制应酬,歌功颂德的圈子里跳出来,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

但是他们还缺乏强有力理论武器,使唐诗总结过去,迎向未来。

历史选择了陈子昂,来完成这为唐诗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旗帜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反对那种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风。

提倡必须清除诗歌的形式主义,恢复富于思想内容的汉魏诗精神的积极的复古主张。

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二课标聚焦
1 研读王勃等初唐四杰的诗歌,了解初唐四杰诗的特点。

2 研读陈子昂的诗歌,看看他对初唐四杰诗有怎样的发展。

3 研读《春江花月夜》,看这首写月诗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三背诵鉴赏
1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山川”表示道路遥远。

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2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

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象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

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3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4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

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5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四自主预学
(一)第一课
1 文学常识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杜审言(?~708) 唐代诗人。

字必简。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

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

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

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

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杨炯,华阴人。

幼聪敏傅学,善属文。

年十一,学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论学主,迁后事司直。

恃才简倨,人不容之。

王勃,字子安,绎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

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勃父福峙,因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交践省父。

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

2 知识梳理
1字音辨析
樽(zhūn)绮(qǐ)筵铁骑(jì)槛(jiàn)2一词多义
宁为百夫长低级军官
槛外长江空自流指长江
3古今异义
偏惊物候新出乎意料今义为单独注重某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
4通假字
归思欲沾巾巾通襟
5词类活用
珠帘暮卷西山雨名词作状语傍晚
6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阁中帝子今何在
(二)第二课
1 文学常识
张若虚,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2 知识梳理
1字音辨析
不胜(shēng)愁扁(piān)舟
2一词多义
春江潮水连海平宽阔的满面
海上明月共潮生海面
3古今异义
玉户帘中卷不去离开今指“前往”
4通假字
斜月沈沈藏海雾沈沈通沉沉
5词类活用
昨夜闲潭梦落花名词作状语在悠闲的水潭上
6特殊句式
江流宛转绕芳甸“绕”后省“于” 状语后置
五文本品读
(一)第一课
○文章主旨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首诗紧扣“物候”写早春所带来的自然变化,抒发“宦游人”的多愁善感。

《从军行》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滕王阁》抒写胜景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写法借鉴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构思缜密,炼字炼句,对仗工整。

《从军行》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

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

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滕王阁》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

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

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

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

(二)第二课
○文章主旨
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写法借鉴
全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这首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写景之作,也有别于一些单纯的哲理诗和言情诗。

诗中有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有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有对永恒人生哲理的探求,使得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新而又邈远的意境,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并进而去探寻更深更美的人生真谛。

六研究唐诗
1 杜甫与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不常写绝句,据说是“不屑为”,不过还是有一些的。

其中这首拿初唐四杰开涮的,写的颇有点意思。

明着是写那四位,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写自己,更有警惕世人不要轻薄为文,更不可轻薄做人的意思。

初唐四杰,成名很早。

几乎都是二三十岁就已经名满天下了。

可是,年轻人是容易犯错误的,尤其是在有了名、利之后,把持不住自己的行为也就多了起来,留给后人的不良风评也就多了起来,而四个人的结局也颇不美妙。

王勃写了藤王阁序后不久,就覆舟溺水而死。

杨迥自叹“愧在卢前,耻为王后”,连点虚名都看不开,结果是郁卒于任官之所。

卢照邻因为年轻时候的放荡得了风湿病,痛苦不堪,最后投水自尽。

骆宾王跟着徐敬业的造反,一篇堂皇的《讨武曌檄》墨迹未干,人已身首分离,死于非命。

可见,才名对人来说,不一定就是件好事情。

才如同双刃剑,如果掌握在一位武艺高强的侠客手中,自是如虎添翼,无往不利。

若是落在无力小儿的手中,那耍把一通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伤着。

王杨卢骆就是属于后者吧。

再想到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被现代人用的颇多。

许多人也很照方吃药做下去,把自己给弄出点小名气。

如果是凭才,即使无
德,也还算占着一头儿。

至于芙蓉姐姐之流,那就是无才无德只能豁出一张脸去,攀上高枝去摇动她的红臀长尾,以供人指点笑骂。

不论那一种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脸是自己的,要不要自己做主。

但还是希望得意春风里的人们好好想想,橙黄橘绿的到了秋天,也照样是残枝败叶。

闲话扯远了,回头看杜甫。

老杜是个沉郁的人,一般不会做首诗来嘲笑讽刺别人。

做人做到他的那个境界,也是不容易了。

这些,一些喜欢卖弄本事,轻薄为文者真该好好反思反思。

那杜甫为什么要论论初唐四杰呢?其实,说白了,杜甫也是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这就是他胸中的块垒。

在当时,安史之乱初平,早先的一番歌舞又回来了。

人心这东西,居安往往不思危,好了伤疤就能忘了疼。

忙着颂圣的,忙着走权门的,忙着写应酬诗赚润笔的在老杜的周围如走马灯一样乱晃。

什么国殇、家忧、河北未安、藩镇割据的都是火星上的故事,谁去理会啊。

于是,老杜再写什么沉郁忧愤的,都是一团不合时宜,没人代进。

从当时出版的诗集里没老杜的份儿,就知道人们是怎么把一位“光芒万丈长”的潜龙给丢到忘记深渊里去了。

这就难怪老杜要叹息
“世人不解重骅骝”啦。

谁让人们只重表面上的“粉绘”,至于后面那“白头”的人,谁在乎呢?老杜也是难得为自己一叹。

老杜不是神,也有名利心,所胜于人者只是能够正确面对,合理把握。

所以,他要叹,叹的比杨迥有道理,叹的让人辛酸。

所以,后人也替他叹息,“人间不解杜陵诗”。

可是,老杜要只有为自己叹息,他又不是老杜了。

老杜叹完了气,心境却又霍然开朗起来。

虚名怎样?浮利如何?该叹则叹,叹后又全不挂怀。

把叹息丢进历史的洪流后,不仅是王杨卢骆,就是老杜自己也意识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连孔子都这样说,老杜又何必执着于名呢?千万年后,谁会记得谁?江河万古,身名不在。

这就是老杜给自己的一个完美答案。

2 谈谈《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

《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连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

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
热爱。

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四,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就这样轻松地,将我们引领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

那醉人的明月,那滟滟的湖水,那洁净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诗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

“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个虚拟的场景,沉醉于这春江花月夜。

如果诗人就此打住,仅仅将一幅图画展给世人即沉默无语。

也许,这首诗也只能名噪一时,很快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

诗人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流连忘返,而是兴起一份对人对明月,对千古宇宙的深思冥想。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世代的变化无穷,正如同江中明月的千古不变。

诗人的心都是晶莹剔透的,也是脆弱敏感的。

他们常常易于发现美,又从美之中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

想起了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潇洒飘逸的诗仙,性情狂傲不羁,面对明月面对自然时,心头也不免有
些感慨与落寞;想起了苏轼的《前赤壁赋》,豪放派的代表领袖,官场的落魄者,却在人之与自然的渺小中,得到了一份释然与安慰。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浦上不胜愁”开始,诗人叙写了游子和思妇的离愁别绪,明静的诗境中融入了诗人淡淡的哀伤。

诗人从千古的冥思中回到现实,想到了天涯游子,想到了闺中思妇,中间的转换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诗人徐徐停下手中的笔,却让读者人掩卷长思,那其中的意蕴,那美妙的回忆,诗已尽却味无穷。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
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记得周国平说过:诗人与哲学家是相通的。

他本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有着哲学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这句话在张若虚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

传说中,当年他就是凭借着一首完美的《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当之无愧。

七检测评估
㈠积累
⑴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江渚(zhǔ)鸣鸾(luán)潭影(tán)
槛外(kǎn)
B 烽火(fēng)牙璋(zhāng)凤阙(quē)
铁骑(jì)
C 物候(hòu)海曙(shǔ)淑气(shū)
宦游(huàn)
D 金樽(zhūn)琴瑟(sè)绮筵(qǐ)
银烛(zhuó)
⑵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长河:银河绮筵: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B 西京:代指长安胜作:胜任凋旗画:凋落
C 淑气:美好绿萍:浮萍沾巾:衣襟
D 槛外:栏杆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画栋:彩饰的栋梁
⑶下列句子中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阁中帝子今何在
B 胜作一书生
C 归思欲沾巾
D 此会在何年
⑷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滟滟(yàn)芳甸(diàn)宛转(wǎn)
B 孤月(gū)鸿雁(yàn)相似(sì)
C 碣石(jié)潇湘(xiāo)砧(zhēn)
D 扁舟(biǎn)徘徊(huái)霰(xiàn)
⑸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 海平:大海霰:空中降落的不透明的小冰粒
B 扁舟:小船落花:指叶落归根
C 水成文:波纹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
D 芳甸:郊外之地穷已:穷尽
⑹下列句子中有活用的一项是
A 江月何年初照人
B 海上明月共潮生
C 昨夜闲潭梦落花
D 谁家今夜扁舟子
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鱼龙潜跃水成文
B 斜月沈沈藏海雾
C 落月摇情满江树
D 归思欲沾巾
㈡同步阅读
1 阅读《春夜别友人》回答下列问题
⑴ 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⑵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2 阅读《从军行》回答下列问题
⑶ 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 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完成以下题目。

⑸ 前人在欣赏《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时说全诗“结构细密”,你是如何看的?试作说明。

⑹ 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出”、“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
⑺ 这首诗从哪两方面引发出感情的渐次变化的?
4 阅读《滕王阁》诗,回答下列问题。

⑻ 全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⑼ 根据诗歌推知,“阁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应该是谁,理由是什么。

5 阅读《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
⑽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的白带通上贯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营造全诗的意境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轮明月,在全诗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景色?
⑾ 诗人突出这一轮皓月的用意是什么?
㈢拓展阅读
1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眷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四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

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⑴ 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

”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

⑵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⑶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蕴丰富,请简析。

⑷ 一两句叙写了风吹泥裂、叶落枝折的景象,表现了什么?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练习。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⑸ 本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了蝉怎样的处境,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处境?
⑹ 作者的“高洁”象蝉一样无人理解,那么你认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4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郊兴》王勃)》
⑺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在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加以分析。

5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⑻ 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⑼ “古人”“来者”指的是什么?“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怎样的感情基调?
㈣比较阅读
1.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⑴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⑵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咏柳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

断肠:销魂。

⑶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⑷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

(6分)
春夜喜雨杜甫春雨
周邦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耕人扶未语林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花外时时落一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欲验春来多少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塘漫水可回舟。

⑸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⑹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㈤轻松写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说的是友情。

“忽逢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说的是爱情,当然还有爱国情。

人的喜怒哀乐都是情,情是一个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请以“人间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㈠积累
⑴A(jiàn)⑵B(胜过)⑶A(宾语前置)⑷P (piān)
⑸A(宽阔的江面)⑹C (“闲潭”名词作状语)⑺C (余为文通纹,沈通沉,巾通襟)
㈡同步阅读
1 ⑴ 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⑵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2 ⑶ 最后两句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⑷ 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实写的写法,先交代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中间两联采用虚写的写法,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尾联采用实写的写法,表达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

全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 ⑸ 全诗紧扣“物候”二字,展开具体描写,先总说,后分说;首联中的“偏惊”与尾联中的“沾襟”,前后呼应,一气贯通。

⑹ 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

⑺ 一是春天的到来引发思乡之情,二是朋友的诗作加浓这种感受。

4 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
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

⑼ 帝子应该是滕王,因为阁的名称是“滕王阁”,可知是以其封号来命名阁的。

5 ⑽ 这一轮明月,在全诗中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景色。

开头,月亮由海面涌起,“滟滟随波千万里”转眼之间,它照遍了春江,照遍了芳甸花林,也照在芳洲白沙之上,满天白茫茫的,如霜似霰的,都尽是月的光华。

这是初月。

紧跟着是“皎皎空中孤月轮。

”它孤悬高空之中,若远若近,俗语无言,使人对着它不禁引起许多奇怪的疑问和遐想。

再后,是西斜的月。

它逐渐变得暗淡,逐步隐藏在海的晨雾的迷茫之中。

然后是落月。

是带着无限感情把它的余辉散落在所有江树之上的落月。

在一夜之间,自然界这个寂寞的天体就有如许的变化,是真是淋漓尽致地写透了,写活了。

⑾ 他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客观地描写一夕的月色如何如何,而在于充分写出人的思想感情。

那月景的出现,处处都带上人的感情色彩。

不管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斜月的迷离,落月的缠绵,以及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丽,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以及晨雾里的余辉,都是月与人的互相渗透,彼此交融,使景与情诨然成为一体了,从而创造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深邃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