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合集下载

佛教与科学探索佛教思想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对话与融合

佛教与科学探索佛教思想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对话与融合

佛教与科学探索佛教思想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对话与融合佛教是一种精神传统,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它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觉察和冥想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思考佛教与科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佛教思想是否可以与现代科学进行对话和融合。

一、科学与佛教的共同之处科学与佛教都追求真理的探索,尽管两者的方法和观点不同。

科学使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寻求客观的事实依据,而佛教则通过冥想和精神体验来寻求智慧和内在的和谐。

尽管方法不同,两者都试图回答一些关键性问题,例如宇宙的本质、人类的意义和存在的目的。

二、佛教思想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对话2.1 心理学与冥想心理学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心理过程和人类行为。

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关注佛教思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冥想作为佛教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有助于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

科学家通过研究冥想的效果,试图揭示其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思维和情绪的调节。

2.2 生命科学与因果律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维持。

佛教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因果律”,即所有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生命科学家通过研究基因、细胞和生物过程,试图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

因果律的思想与生命科学的研究相呼应,为科学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2.3 物理学与宇宙观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

佛教思想中的“无常”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宇宙和人类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理论也表明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佛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相似,两者对宇宙本质的理解有所补充。

三、佛教思想在现代科学领域的融合3.1 科学的实证方法与佛教的觉察科学强调实证和观察,佛教则注重觉察和内省。

两者可以相互融合,以提高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科学家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冥想和精神实践,从而开发新的实证方法,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情绪的运行机制。

3.2 直观的认知和非线性思维科学研究通常使用逻辑和线性的思维模式,而佛教强调直观的认知和非线性的思维方式。

佛经中的科学

佛经中的科学

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呢?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惊人的巧合:●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佛经中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

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

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至少一或两个类月球卫星。

这与佛教所说的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的数目,可谓不谋而合。

佛经还说,世界无量,众生无量。

一九六八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研究小组的成员乔斯林-贝尔,发现了自外太空发射的神秘电波讯号,这和已往星球所发出的稳定讯号不同的是,贝尔接收到的讯号是脉动的,是一种每隔十五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

于是许多人都相信她找到了外太空生物存在的证据。

根据该小组的归纳,这种脉动电波是来自距离地球二百光年的一个自转的星球。

由于她的这个发现,使到休伊什与其指导教授马丁-赖尔爵士获颁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天文学奖。

尽管科学家认为脉冲星上不一定有生命存在,但是世界最著名的天文学家美国的卡尔-萨根博士坚定的认为,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星球数量之多,是无法计算的。

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宇宙天文学研究的基本共识。

佛教与科学的惊人相似处【森星云】 (1)

佛教与科学的惊人相似处【森星云】 (1)

《森星雲论佛教中的科学观》作者:森星雲佛教一直被部分人偏激的看成是唯心主义,然而随着空间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有识之士逐渐发现佛教中的很多理论其实与科学理论不谋而合……佛曰:“人生如梦!”,佛教经典《心经》中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其经文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人生是虚幻的,我们个体也是虚幻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同样是虚幻的,你我所感知的世界其实如同一场人生大梦”,很多不明佛理和没有空间物理学常识之人都会觉得好笑道:“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怎么会是虚幻的呢?”,其实你仔细回想一下昨晚或以前某个时候很清晰的梦境,梦中的你感觉自己是很真实的,在梦中你有也有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在梦中的你几乎没有怀疑过自己是虚幻的;你会在梦中因为丢失金钱而懊恼;会因为和恋人吵架而伤心;会因为仇恨而打架杀人;会因为中了500万而兴奋,会……如此种种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大同小异,但是,当你一觉醒来时你才发现,哦~原来是一场梦……也许此时还是有人会质疑道:“以上仅仅是一个意念感觉上的比喻,但是梦境就是梦境,现实就是现实!”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霍金教授最新的空间物理学研究证明:这个宇宙是多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四维空间,即由时间和三维空间组成;霍金教授的研究还告诉人们:你我实际上是更高维空间的一个映射体,映射到我们生活的这个四维世界的。

而我们这些映射体实际上是虚幻体,并非是真实的自己!这就和佛教中说的你我的“真性、真我”不在六道轮回中,而“真我”是在另一个空间或叫另一个更高维的空间中。

因此,我们所生活的人间只是一个“相对物质空间”!佛祖释迦穆尼曾告诉众生,有三千大千世界,意思就是说这个宇宙不仅仅有我们生活的人间,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世界,例如:《西藏生死书》所提到的“西方极乐世界、南赡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等等都是指不同的世界,而且是数不胜数的各个维度空间的一部分。

唯物与唯心之辨---科学与佛教之桥

唯物与唯心之辨---科学与佛教之桥

唯物与唯心之辨---科学与佛教之桥
有件极其重要的事拜托您,我花了5、6年的时间看《楞严经》略有所悟,又花了8、9年的时间终于将现代科学与佛教从见解上统一!这对整个世间及这以后的意义是非凡的!!!麻烦您帮忙传播一下!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学佛心得:
唯物与唯心之辨---科学与佛教之桥
唯物主义的最核心的应该是物理学。

而物理学每设计一个实验以发现“新规律”时都尽量排除人心干扰以保证其客观性。

而对于这种设计本身人们怎么解释呢?其实那才真正智慧的起
始啊!当我们的主观的发现与客观一致了。

那主观和客观又怎么区分呢?而佛家主要宣扬心物一元。

而现在物理学已经揭开物质与能量是互相转变的。

而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应该是我们人类不过也是客观物质发展变化的一种形式!那么什么才是唯心什么才是唯物呢?我们要不是籍着对“真理”永恒不变的相信又哪来的现代科技成就?!愿这给世界带来光明、爱、和平······(以上这些有理解的可以将其传播给更多的有缘人以助其成熟对佛教的信根) ...。

黄念祖居士著作 选编

黄念祖居士著作 选编

黄念祖居士著作选编黄念祖居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文化学者,他的著作广受欢迎,以其深度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闻名。

本文将选编黄念祖居士的几本重要著作,为读者介绍他的思想和观点,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生命的智慧》是黄念祖居士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本书中,黄念祖居士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智慧。

他认为,生命并不只是简单的存在和生存,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过程。

他通过佛学的角度解读了生命的本质,提出了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命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佛教与人生》是黄念祖居士的另一本重要著作。

在这本书中,黄念祖居士以佛教的智慧为基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佛教的核心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和修行,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超越生死的局限,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对于佛教修行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实践的指导和建议。

《心灵的旅程》是黄念祖居士的一本心灵成长类著作。

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心灵的发展过程和修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他通过佛学的智慧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培养内心的力量和智慧。

这本书不仅让读者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还提供了实用的心理学方法和修行指南。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是黄念祖居士的一本独特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佛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佛教对于科学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他认为,佛教和科学都追求真理和智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探索世界的本质。

他通过对比佛教和科学的观点和理论,为读者展示了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本书不仅丰富了读者对于佛教和科学的理解,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观察世界的方式。

黄念祖居士的著作以其深度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著作不仅涵盖了佛教思想和修行方法,还融合了现代心理学、科学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

通过阅读他的著作,读者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佛教和心灵成长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还可以得到实用的指导和启发,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杨振宁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

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

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

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

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

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

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

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

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

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

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

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佛教与科技创新修行智慧与科学进步的交融之道

佛教与科技创新修行智慧与科学进步的交融之道

佛教与科技创新修行智慧与科学进步的交融之道佛教与科技创新:修行智慧与科学进步的交融之道概述佛教与科技创新的交融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智慧与科学进步在这一交融中的作用。

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的分析,以及两者相互借鉴的潜在机会,我们可以发现佛教与科技创新的交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一、佛教修行的智慧佛教修行源于古印度,秉持着智慧的觉醒和内心的平静。

佛教强调通过冥想和修行,探索自身内心的智慧和真理。

在佛教的理念中,智慧被视为超越表层知识的境界,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智慧和洞察力。

佛教修行者通过对内心的觉察和超越自我的实践,获得内在的智慧,从而能够以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

二、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创新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等。

科技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科技创新所需的创新思维和方法,与佛教修行中注重觉醒和思维转变的理念相契合。

因此,科技创新与佛教智慧的交融,可以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智慧,同时也可以为佛教注入更加实践的力量和推动的动力。

三、佛教与科技创新的借鉴与结合佛教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交融并非简单的对撞,而是通过借鉴与结合发挥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首先,佛教的冥想和修行可以为科技创新者提供一种平和专注的思考方式。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沉淀思绪,提高注意力集中和创造力。

其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创新思维和方法,也可以为佛教修行者带来启发和灵感。

科技创新所涉及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可以帮助佛教修行者更好地面对个人修行的挑战,并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四、佛教与科技创新的潜在机会佛教与科技创新的交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首先,借鉴佛教智慧的科技创新可以更加注重人的内在需求和精神层面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佛说科学

佛说科学

佛从来都要求人修心正身第一。人们自己不学知识,吃多了撑着的时候去寺庙旅游烧香,或者失意的时候心烦的时候找个心经来念念。心经传授的是什么?寺庙烧香的意义何在?什么都不懂就去做了。说儒道佛老旧不堪的当代小白们,老白们,看也没看过经典就骂不好,这才是迷信和邪见。
生病要吃药,供佛也有用药供的啊。医学解决不了的病可以尝试用佛说的办法。修行的人不吃药不吃肉不睡觉,起色很好不生病还要活100多岁,他们修行有成果了,我们才开始,不能用那个标准地。佛也不教人自焚升天,而且警告世人自杀和杀人罪极大!堕胎更大。佛要人好好过日子。金刚经一开始就讲佛的衣食住行,意思是,衣食住行就是大修行,把这生活做好了自己做个榜样别人自然会来学你不用去狡辩。有朋友看了金刚经,跟我说其实也没啥的也就那样。他没懂,那些日记一样的记录背后有很大的含义。金刚经没有真正的慧根是看不懂的。换个说法,衣食住行要做好,也就是生活好是最难的。这是修佛的基础。
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
——瞿秋白
太多了,备受爱戴的周总理也在虚云老和尚门下皈依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要请虚云来皈依,虚云说自古都是法王大于人王,要皈依自己来找我。于是毛不干了,这段佛缘没有促成。虚云是谁?一代大师,活足了120岁,在慈禧的时代为救黎民百姓灭瘟疫酷暑天里降过雪。和孙中山,蒋介石谈过国家建设,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今天去旅游的许多名寺振兴都离不开他的功劳,穿越了教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并且教了方法如何去实现人生目标。教我们不要迷信任何现象,特别是迷幻的超自然现象,连科学也不能迷信。就连佛法本身也不要迷信。佛不骗人,第一,说真相。第二,教方法。第三,验证。老说放下放下,最后放了什么都没有,穷死了,那就不是学佛了。佛说果报和花报。人好好学,好好修,在人间不争不抢但你的福报比谁都大,日子过得比别人好,别人才会来学你。你看到物质精神富足了,身体健康能享受,家庭和睦了,得了这么多利益,就是花报,看到开花开得好了你才相信未来会结果,才发得起去西方极乐的愿嘛。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王萌2008年07月07日《宗教学研究》宗教与科学的对话是当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我国对于宗教和科学之间关系的传统认识,主要得自于对基督教和科学关系史的研究结论。

由于佛教在教义体系、认识机制和解释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它和科学的关系并不适于简单地套用基督教与科学关系模式。

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佛教和科学之间的现实关系,探讨二者之间协作与互补的文化契合点,从而促进宗教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以科学诊解佛教当代佛教一与科学对话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以现代科学理论诊解佛教。

许多作者提出,随着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的进展,科学理论揭示的宇宙图景已越来越趋近于佛教关于宇宙“实相”的内涵,当代科学一与佛教形成了一种比以往更为融洽、友好的关系。

参与对话者大都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教育背景,他们以专业化的科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理论与佛教对话,使得这一领域更趋复杂化。

在港台等地,以科学理论诊解佛法,圆融“佛学”与“科学”这两大文化,更成为一些科学家的自觉行为。

现已从台湾清华大学退休的王守益就是一位积极参与者,他以科学诊解佛法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王守益,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致力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理论与佛教思想的融通,曾出版有《物理与佛学》一书。

他认为,佛教的空性论存在一种物理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用量子力学来予以说明。

在《物理与佛学》中,王守益指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帮助人们接近、契人、领悟佛教真理的新途径,把量子物理上的波函数看成是佛法上的“自性”在科学时代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认知模式。

他认为,因为表达微观粒子在描述上的不确定性的波函数平是看不到及测不到的,因此可以说该法或该系统的本体是“空”的。

“这里的空表示在实质世界及实数世界没有实质存在的意义。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对话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对话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话摘要:宗教与科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损益兼并现状以及宗教在新时代的发展给二者带来了新的对话空间,由于佛学是宗教里与科学争端最少且最具科学性的宗教,佛学与科学的对话就日益成为焦点。

本文从佛学与科学关于精神这个基本立场对话为讨论角度,通过类比得到二者在精神对话中的合而道同、异而互启的关系。

关键词:佛学科学精神对话佛学与科学这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的领域何以对话?在学术界中认为二者有对话可能且对话很必要的学者占很大一部分。

关于对话,首先就要从二者的基本立场进行比较分析,精神层面便是一个很好对话桥梁。

一、佛学精神佛学的精神大致可分别表现在六个方面:(一)随顺觉性的客观精神:佛学其实最根本的真理观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而“觉”是对人远离颠倒妄想最基础的要求,佛陀是最究竟圆满的觉者,佛教就是这种觉的教育,以成佛为目标,强调对世界能有一种随顺的客观认识。

所谓的随顺觉性,即人以自我的觉性观照自我内心的变化,这种起心动念是缘何外境之因,察觉之后,便随顺个人的成见将这些起心动念的心识转变成清净智慧,由此智慧悟到的世界与内心都是清净的境界。

(二)慧解与实践并重:佛学本就是一门强调慧解与实践并重的知识体系,其中“信愿行”是修行人必须落实的三个步骤,即闻到佛学后并相信它,相信后要发愿修持它,最后落实到身体力行,这样就能亲证佛学教理中的究竟之义了。

(三)普利一切有情众生:佛教的对真理的求证是面相一切有情众生的。

佛学的基本要义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其何种根机,处于哪个众生道中,一切众生皆有根本佛性,佛陀为了方便众生会因他们的不同根机对其因材施教地宣说佛法,这就显示了佛学的普利一切有情众生的精神。

(四)圆融其他学问:佛学不排斥任何一门学问,反而佛陀鼓励去向五明处学,除了佛学的内明外,同样应该学习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以及因明等知识,以便用这些知识利益不同的众生。

物理、心理、伦理: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

物理、心理、伦理: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

物理、心理、伦理: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太原白云寺方丈悲寂法师近现代以来,将佛教与科学置于同一平台进行考察与对话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理论视域。

参加讨论的,既有佛学家,也有科学家,两种原本看似排异的力量逐渐寻找着彼此的融合点,从而拓宽了各自的理论疆域,并促成了一门边缘学科的诞生。

在不少人眼里,不是将佛教视作迷信,就是将迷信等同于佛教。

发现佛教与科学的接轨点并将佛教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科学时代人们对佛教的误解与偏见,同时引导佛教徒在正本清源中正信正行,使佛教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佛教的许多独特价值不但可以为科学提供富有启发意义的认识路径,而且也可以弥补与校正科学的某些实践缺失与价值偏弊,以共同促进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应当说,这是“佛教与科学”双向受益的一个过程。

我认为,“佛教与科学”可以在物理、心理、伦理三大交涉点上展开:一、从物理学层面看,佛教之“空”本指“因缘和合”、“真空妙有”的“无限可能性”,而科学对宏观本体与微观本体的探索也最终指向“无限大”与“无限小”,两者共同的目标是在整体的、有机的、主客观交融的普遍联系中探索与揭示宇宙存在的实相与本来面目。

与世间许多宗教、哲学总要预设一个本体、大梵或上帝不同,佛教从体证出发,在纷纭万象中概括出缘起法则,得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结论,以“如实知见”宇宙实相,从而使人们不是在迷信中祈求护佑,而是在心灵的感悟中获得解脱的力量;而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化。

正如当代英国科学史家布鲁克教授所言:“按照那种把原子看成是一个含有各种可能性的系统的量子力学诠释,把原子还原为关于其组成部分的状态的单一描述是行不通的。

在原子中,基本粒子的独立身份消失了,描述系统的规律不能从描述其组成部分的规律中推导出来……它们与包含它们的那些系统处于共生的关系之中……如玻尔告诫:在寻找生命的和谐时,人们千万不能忘记,在存在的戏剧中,我们自身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认知心理学及佛教思想比较对话

认知心理学及佛教思想比较对话

认知心理学与佛教思想比较对话作者简介:依莲娜.罗许博士Eleanor Rosch, .以她在颜色类别知觉color categorical perception 方面前驱性之研究着称于认知科学界,她而且也是许多学术论文之作者。

她于目前之教学与写作中,踊跃推介心理学与佛教传统间之对话。

罗许博士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心理学系教授。

我所从事的认知心理学,是处于试图以科学方式处置心智问题这一近代研究领域的核心。

因此,既然佛学也是有关切智的,认知心理学可提供与佛学对话的特殊机遇。

这不单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可能做的奉献,也是因为它的一些弱点。

譬如在生物学方面,在咱们昨天所听到的介绍里,有通过协议的数据与说明,实验也相互借镜,这是科学不同于艺术应有的做法。

而在西方关于心智的研究方面,却完全不是这回事。

认知心理学界有各类不同的试探方式,许多种方式、理论、问题、实验,也有一大堆争辩。

做为一门科学,认知心理学需要救援。

也正因为此一领域的开放性,使它具有与佛教双向沟通的力。

尤其因为嘉措喇嘛阁下在第一天说过,佛教与科学的一起理想都是以观看与体会做为基础,这更令人对双向沟通增加了信心。

若是你想明白马有几颗牙齿,方法确实是去看、去数就好了。

若是你看到的与你以前的理论或适应的方式不符,你应该相信观看而抛弃先前的方式。

但是这理想在佛教与西方科学的方式上,表现专门大的不同,二者可能有互可借镜的地方。

我还应该说明,正如生物学不以为它能够归入物理学,心理学也不以为它是生物学的一支。

认知心理学家时常将此视为方式上的问题他们以为心理学家的工作是正确、有效地描述心智做些什么、它如何运作,而不去理会躯体的机制mechanisms。

而当生物学家明白得够多时,他们能够解答,是如何的机制能够做出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各类。

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本源第一我想追溯一下心智的现代化研究如何演变到现今的情形。

这门学问只只是一百岁出头的年纪,因为约在一百年前,人们才兴起了能够用科学方式处置心智的念头。

杨振宁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

杨振宁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

杨振宁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首先,可以肯定:杨振宁确实没有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佛经)之类的话。

杨振宁的官方百科里面写:一些佛教网站流传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并且杜撰出杨振宁的言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然而记者经过细致调查,没有在任何演讲集和传记里面发现类似言论,最后发现是一个叫杨振华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说的,属于以讹传讹。

杨振宁早在2011年夏天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就曾经公开表述:“本人从来没有赞扬过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宗教和科学并没有兼容性。

”“如果哲学尚有可取之处,宗教基本一无是处。

”关于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2014年1月杨振宁做出公开声明:“近来网络上流传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并配文发有一张我的照片。

此文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我接连收到各种与佛教相关的研讨和交流活动的邀请。

因我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无法一一答复,现郑重声明如下:此文非我所作。

怎么反驳这句话呢?我的看法:科学有研究的适用范围,比如科学不能证明不存在的东西(鬼,神)存在,比如科学不能替代人的道德修养。

所谓量子佛学,风水笔仙,灵媒算命即使披上科学的外套,也不过是迷信和伪科学,它们绝对不是科学,因为科学不研究这些玩意。

科学也不是魔术,比如超出物理规律的就一定没法完成。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

人类存在一日,科学就没有尽头。

而哲学自发展到辩证唯物,已经到达顶峰,早就停滞了100年。

哲学发展到如今,留下的只有哲学史而已。

科学已经远远抛离了哲学,现代科学也不需要哲学的帮助,凭什么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科学还差不多。

说科学“有尽头的”,要么都是对科学不了解原理,平时又不喜欢读书不会思考的懒汉,要么就是容易轻信各类谣言不会辩证思考的浑球。

他们最后只能沦落为浑浑噩噩的神汉。

如此而已。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以佛教空性论与量子理论为线索2008-06-05 13:53:15 作者:王萌教授来源: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2期浏览次数:7939 文字大小:【大】【中】【小】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

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古老的理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

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

在此意义上,“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等同的含义。

空性的思想,表达了佛教的基本立场,也是佛教根本区别于其他宗教之处。

佛教讲空,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atman)本体存在,即自我的实体为空;法空则认为诸法皆幻,并无实体存在。

佛教讲空的根本依据,在于佛教的缘起观点。

缘起法则认为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无固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在佛教历史上,讲空最彻底的是龙树开创的大乘中观派。

该派认为,“空性”者,即是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是真如。

具“空性”见者,即了达佛法正见;具“空性”观者,即证悟世界的实相。

这种认识,在龙树的《中论颂》中表示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对于佛教的“空性”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它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一种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

佛法与科学(一)

佛法与科学(一)

佛法与科学(一)智行(本讲稿作者为核物理专家,退休后研究佛法)向释迦牟尼佛合十敬礼向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合十敬礼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能参加这个庄严的法会,真是一个殊胜的因缘。

我来参加这个法会的目的,是来聆听诸山长老的开示接受各位大德的教诲并与各位同修一起研讨、交流学习佛法的心得体会。

但是,周居士通知我来参加这一法会时,要求我也讲一讲,并且出了个题目。

几十年来,我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

但是,对于科学,我懂得的确实太少,太浅薄。

而对于佛法,我更是在退休之后才逐步开始学习的。

至于皈依佛门,作为一个佛弟子,日子就更短了。

的确,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在这里讲。

今天,我谨作一个引玉之砖,我把学习佛法的点滴心得体会向各位做个汇报,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一、引子(也就是破题)我认为:佛法不是科学,佛法也是科学。

这要从科学与佛法本身来研究一下。

首先,科学是什么?根据辞典的解说,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人们常说,这件事情是科学的,或说,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其含义也就是,这件事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或者,这种方法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正确的。

再说,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佛的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

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

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已经仅仅是烧香拜佛,作揖磕头,烧纸放鞭炮,求佛菩萨保佑发财,保佑身体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当然不是科学。

第二步,我们从科学与佛法研究之对象,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结果的判定、讲究上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体,说白了就是“我研究你”。

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外求,也就是它要使用仪器、工具,例如要研究细菌,就要用放大镜、显微镜;要研究天文、研究星星,就要使用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在地面上看不清楚就把望远镜装到卫星上,如此等等;科学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实证。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精选】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精选】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空性一体性现实世界的本性在看待与理解真实的方式上,科学与佛教似乎有很强的平行性。

尽管这些理念并不是佛教所特有,在大多数古代东方思想中也能找到,而佛教似乎能与最新的一些科学发现,有着非常和谐的共鸣。

我想先通过考察佛教的三个主要信条,来阐述这些观念:(1)空性(2)互联性(业因陀罗网)(3)真实之本性(究竟实相)然后再将这些观念,与现代科学的理解并列对照。

你的右手边会有相关资料的链接,包括视频连接、书籍和网站。

本段视频的前提是基于如下信念:两种表面上相反的认知模式(1)非物质的和物质的(2)直觉的和理性的(3)精神的和科学的实际上它们是同一实相的两种理解方式,类似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再次提醒,在观看本视频时,我们需要随时注意,在人类感知到的现象与事物的真实存在本身,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空性空性是万法的生起与回归之处,佛陀说:“现实世界起于空性---非二元的、无限的源。

”例如你所坐的椅子,你所看的电脑,甚至你的身体也是当下从空性中生起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请想象一场梦境,梦中有一头大象还有你自己。

于是你会认为,这个是我,那个是大象。

两者似乎是两个分离的实体。

然而当你醒来,你发现,你和大象都是从你做梦的意识里同时化现出来的。

意识是这场梦境之源,也是无穷无尽的其他可能的梦境之源。

想象空性的另一种方法,也可以把它比作书页。

书中的空白页可理解为空性状态,书页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信息,但可以有无限可能的词、句或故事,为书页所承载。

空性可以理解为一个潜在之场,任何可能性均可从中生起。

为能对其有初步理解,必须重新定义对物质实在的理解。

我们会发现“空性”----这在道教中称为“道”,印度教中成为“梵”,似乎非常相似于量子物理中量子场的概念。

让我们先探索一下所谓物质实在的本质(1)平行:波粒二象性我们的现实世界表现出一种二元性,我们所经验到的物质,既像波或非物质性实体那样存在,又像粒子或物质性实体那样存在。

展现为波的形式,粒子在时空中没有确定的处所,只能认为它们同时处在一切地方,弥散遍布整个宇宙。

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

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

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

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

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

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

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

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

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

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

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

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

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

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漫谈科学与佛教

漫谈科学与佛教

漫谈科学与佛教漫谈科学与佛教科学和佛法的本质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如何看待佛法?本文作者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博士,一名佛法的正信者,现身说法,对此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认为,本文值得一切文化人阅读、沉思和讨论。

以期正确、透彻地体悟佛法精髓。

科学工作者应该了解佛法——这是笔者撰写本文的期盼。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宗教文化和科学文化并驾齐驱,主宰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佛教和佛法是有区别的。

佛法是从无始以来,到尽未来际,法尔如是。

佛教则是释迦牟尼亲手创立的宗教。

是由佛、佛法和住持佛法的僧团所组成。

佛教和科学都在佛法的统摄和涵融之中,它们都是佛法,而佛法并非仅是它们。

因为佛法是遍一切处的。

佛法从来都不舍离科学,而科学企图与佛法分割,对立开来,另外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至高无上的真理。

则是痴心妄想!这个结论无须展望历史,只需回顾历史便可得到证实。

站在佛法的立场上看待科学和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看待佛学,从来都是既相悖又相容的。

科学家比较难以信解佛法,其障碍不是来自佛法,而是来自科学本身!人们所学到的旧知识通常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通过理性知识的积累去认识佛法的究竟又是永远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背道而弛!然而,对科学的追求有时会使我们返求诸已,趋向精神的本源,这就是所谓的“宗教觉醒”。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琼斯先生说:“当我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我们越是深思自我人生真谛以及人类在宇宙中应处的位置...”对佛法的认识机缘和会取程度,不是由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而是由生命个体在流转轮回的长河中的因果业力所决定的。

就现在来讲,取决于烦恼障(我执),和所知障(法执)的深重程度。

与科学的目的不同的是:佛法不是诠释这个世界或者改造这个世界。

它是阐明这个世界的实相、并教导我们如何与之相应。

老子云:“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科学是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追求欲,它是人类思维活动有为的、顺向的外延扩张。

科学家哲学家们怎么看待佛教

科学家哲学家们怎么看待佛教

科学家哲学家们怎么看待佛教?资料来源:地藏缘论坛作者:地藏缘论坛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

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

”——《爱因斯坦文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揭示了宗教与科学的这种似乎很难理解的一致性与亲和性背后的深刻原因。

爱因斯坦认为,与科学相冲突的宗教,无论是出乎恐惧,还是出于道德的需要,尽管本身有高下之分,其“所共有的是它们的上帝概念的拟人化的特征。

”(出自《爱因斯坦文集》)但是,“某些具有非凡天才的个人和具有特别高尚品格的集体,大大超出这个水平。

尽管它的纯粹形式是难以找到的,我把它叫作宇宙宗教感情。

宇宙宗教感情的开端早已出现在早期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比如在大卫的许多《诗篇》中,以及在某些犹太教的先知那里。

佛教所包含的这种成分还要强烈得多”。

(出自《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对这种形态的宗教大加赞赏,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

正是受到这种感情的激励,牛顿、伽利略等最伟大的科学家才有可能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探索宇宙的内在规律。

爱因斯坦满怀深情地说:“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

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

同样属于这个源泉的是这样的一种信仰:相信那些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出自《爱因斯坦文集》)“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大家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但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人类完全有理由把具有高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前不久,我在一位朋友的微信上看到这样的一段引文,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注明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没来得及去查证这段引文是否真实,但这样的引注方式很不合乎我们现在非常讲究的学术规范,因为它既没有注明这部文集的版本和出版年月、地点,也没有具体的篇名和页码,很可能是查无实据的。

当然,这也未必,因为在西方长期以来也流传着这样一段传为爱因斯坦先生说过的话,他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的宗教。

它应当超越一个个人的神,并避免教条和神学。

它应该是同时涵盖自然和精神,并应该建立于一种来自万物之经验的宗教感觉之上的宗教,是自然(物质)和精神(灵性)的一种有意义的联合。

假如说世上真有一种可与现代科学的需要相适应的宗教存在,那么,它一定就是佛教。

”同样,这段流传很广的当代伟人语录原来查无实据,美国著名的佛教学者、密西根大学教授Donald Lopez先生曾仔细地翻阅了德文版的和英文版的《爱因斯坦全集》,但没有找到这条据说是爱因斯坦的最著名的语录之一。

当然,这也不要紧。

不管爱因斯坦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不管他究竟是怎么说的,这位现代最著名、最伟大的科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相对论的发明者Albert Einstein先生所说的任何话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谁又敢否认爱因斯坦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先知、一位导师、一位觉者呢?大概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被当代人尊称为“现代的佛陀”(the Bud-dha of the Modern Age)。

退一万步讲,即使上述那两句传为爱因斯坦的原话不过是后人的以讹传讹,爱因斯坦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讲过这样的话,但不可否认,至少世上那些乐于传颂爱因斯坦这两句话的人大概都认定这个东方古已有之的、已经传授了2500余年的佛教不但至今没有过时,而且注定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并将成为“未来的宗教”,因为佛教可与现代科学的需要相适应,佛教的甚深教法可以被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所验证。

所以,觉悟了“四谛”的佛陀和发明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样是先知,是导师,是觉者,而佛陀创立的佛教正法和以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为其杰出代表的现代科学实际上异曲同工,二者可以互相兼容。

可是,我们大家大概或都还记得卡尔·马克思先生的一句传颂更广的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这句话的真实性无可置疑,我自己就查过,它的原话是“Die Religionist Opium des Volkes。

这么说来,宗教是鸦片,是毒药,离科学很远。

所以,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曾经被当作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受到过激烈的批判。

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景象是:科学和佛教一同繁荣。

表面看来,宗教和科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可是,何以在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却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佛教与科学不但不相违,而且还相通呢?今天在座的朋友们无疑都对佛教或者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二者也都有程度不等的了解,但不知大家是否已经意识到:如何来理解佛教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大问题,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信仰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决定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请相信这绝不是我故意要危言耸听。

以往,人们常常把人类文明,确切地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分成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迷信”,第二阶段是“宗教”,第三阶段是“科学”。

如果我们自觉遵从这样一种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阶段的划分模式,恰巧我们又是佛教徒的话,那么,我们自己,或者别人,如何看待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就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认同、定位和价值。

如果说就像早期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维多利亚时代的佛教学者,甚至也包括激进的现代派亚洲学者们所认为的那样,现存的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是原始、正统佛教,或者说巴利文佛教、小乘佛教的蜕变,它根本就算不上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原始的迷信,或者是一种伦理学说,那么,我们无疑依然处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初级阶段;如果像十九世纪初开始的亚洲现代派佛教领袖们所努力追求、并全力证明的那样,佛教不是迷信,不是伦理、哲学,而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那么,我们处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中期;如果我们相信佛教与科学相通,甚至超越科学,那么我们就一跃而登顶,到达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峰,可以俯瞰世界、笑傲江湖了。

可见得,如何理解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确立我们自己的身份认同、明确我们自己在这世界文明发展体系中的具体位置、确立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显而易见的是,迄今为止,不管是佛教徒们自己,还是他者,特别是持其他宗教信仰者,对佛教的看法、观念千差万别,若总而言之当然也无非是如前所述的三种观念,或者是徘徊在这三种观点之间,忽上忽下。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不管论者对佛教持哪一种观点,他们好像都对佛教义理中出现的科学性,或者说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中出现的与现代科学新发现相通的成分和内容印象深刻,他们大多承认佛教与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例如,全力要否认佛教是宗教,认为佛教是迷信的是早期的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士,因为他们不远万里来亚洲佛教地区传教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是来传播上帝的福音的,他们希望佛教徒们最终能够放弃他们的佛教信仰,转而皈依上帝、耶稣,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要证明佛教信仰是错误的,他们不愿意称呼佛教为宗教,而是习惯地称呼佛教为“偶像崇拜”。

可是,就是这些专门要在佛教思想中挑刺的传教士——学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是说,尽管佛教徒从来没有取得过像哥白尼、牛顿等西方科学家们一样的对天文学和数学分析等学科的清楚认知,但他们在很多方面的认知却都远早于现代天文学的最新、最辉煌的发现。

例如,佛教关于世界起源于云的学说比西方科学家提出的“星云假说”足足早了两千年。

佛教有关情、器世界源自风、水、火、土四大和合,以及四大部洲和三千大千世界的理论等等,都与现代科学的发现既有重合,也有矛盾之处,引发了很多有关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讨论。

因科学的发展、进步而引发严重的宗教信仰危机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一个现象,而其中又以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基督教信仰带来的危机最为明显和严重。

进化论否认了上帝的存在和上帝造人说,它的出现和被普遍接受,严重动摇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一度曾给世界范围内的基督教信仰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机。

然而,在这场危机中,佛教信仰却因为其科学性,或者说因为它倡导的是不是对一神的崇拜,而是觉者的智慧和行者的解脱,故而得以在西方人建立所谓“科学的宗教”的尝试中成为他们可以随意汲取的基本原料。

19世纪下半叶,以19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俄国半仙Klavatsky夫人为首的一批西方宗教人士,发起了一场建立“科学的宗教”,即“神智学”(Theosophy)的全球性的运动。

他们声称尽管上帝已经死了,但不等于说神的智慧就不存在了,基督教信仰崩溃了,不等于宗教就不需要了,他们在东方寻找开启神的智慧的钥匙,并最终取得了神的智慧,建立起了一种所谓“科学的宗教”,即神智学。

虽然神智学所兜售的宗教思想实际上是东、西方神秘主义和性灵学等精神传统的大杂烩,但通过这个长时间风靡世界的神智学的流行,佛教和道教等其他来自东方的精神传统一样,一度曾被赋予了“科学的宗教”的桂冠,长期受到了西方人的热捧,也给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于西方世界流行,并且至今方兴未艾的所谓“新时代运动”注入了强力滋补剂。

在这场运动中,揭示物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成就,与佛教、道教等所谓东方神秘主义之间的关联成为一件十分时尚的事情。

佛教信仰不但没有被现代科学的成就和发展损害,而且成了现代科学的必要补充。

今天,西方的“新时代运动”依然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在这一大潮中,佛教慢慢演变为一种与西方自然科学相辅相成的心灵科学。

显然,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在持续不断地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并没有完全满足我们对这个外部世界之探索的好奇心,还无法圆满解释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可思议的外部现象,科学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并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满和幸福。

所以,除了探索外部世界的现代科学以外,我们还需要一个探索我们的精神世界的心灵科学。

现代科学只能解决外部世界的现象,而无法解决处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无法了解表象背后的真实。

用佛教的语言来说,现代科学只是世俗谛,是不了义,而心灵学才是究竟谛,是真谛,才是了义。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渐渐成为西方心灵科学成长和壮大的宗教和哲学基础。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于西方世界开始流行的心理治疗就常常与佛教的修心,特别是禅坐和瑜伽修习结合在一起。

甚至讲述中阴救度的《西藏生死书》也成了西方心理治疗法的经典教科书。

而很多喇嘛、仁波切则成为自然的、权威的心理治疗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教授、西方最著名的藏传佛教权威Robert Thurman教授曾经别出心裁地称藏传佛教喇嘛和仁波切为“心理宇航员”,宣称喇嘛、仁波切们在心灵科学领域内钻研之深、成就之大已经远远超越了美国空间技术研究的成就,喇嘛是当今最伟大的心灵科学家。

说到此,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当然也包括我们,真的懂得和理解佛教了吗?”同样,我们也必须要这样问:“他们和我们真的懂得和理解科学了吗?”显然,我们中国人对佛教与科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上述西方人吸收、理解宗教,特别是佛教的心路历程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与他们走的完全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是它从东汉开始就传到了中原汉地,自公元七世纪开始也传到了吐蕃,具有十分悠久的根基和传承。

今天,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作为大乘佛教的两个不同的分支无疑是世界上现存佛教传统中最伟大的、最灿烂的两个宗教文化传统,佛教无疑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伟大传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基因。

可是,很长时间内我们没有珍视我们自己所创造和拥有的这个伟大传统,我们甚至把它作为阻碍我们进步和发展的巨大包袱。

我们曾经十分急切地要抛弃它,要以“舶来”的“赛先生”来取代它,我们曾十分急切地希望以科学为工具迅速地实现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

大家知道,近代西方的“船坚炮利”让我们中国人以经历上百年的苦难为代价来理解科学的威力,所以,当Blavastsky夫人及其追随者们醉心于从佛教中寻求神的智慧时,我们崇拜和迷信的却是“科学”。

峰回路转,今天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势不可挡,当我们的国家终于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困境,业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当我们的人民渐渐地摆脱贫穷,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时,我们终于重新开始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思它们对于我们这个现代世界和现代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渐渐地削弱和抛弃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和迷信,开始反思科学本身的不足和迷信科学对我们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