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设计
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教学设计
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理解侵权行为的分类和侵权责任的具体内容;3.熟悉侵权责任诉讼程序和判决方式;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侵权纠纷案例。
二、教学内容1. 侵权责任法基本概念1.侵权责任法的定义和特点;2.侵权责任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概况;3.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与意义。
2. 侵权行为分类和侵权责任内容1.侵权行为的分类和具体内容;2.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和责任方式;3.侵权行为的瑕疵责任和过错责任;4.侵权行为的免责原则和限制责任原则。
3. 侵权责任诉讼程序和判决方式1.侵权责任诉讼程序的基本要素和程序;2.侵权责任的民事判决方式和判决程序;3.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和判决方式。
4. 实际案例分析1.侵权责任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侵权责任法如何解决纠纷和保护自身权益。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全面了解侵权责任法;2.实践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侵权责任法解决实际问题;3.互动法:通过互动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进度第一周:基础知识1.侵权责任法的定义和特点;2.侵权责任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概况;3.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与意义;4.侵权行为分类和侵权责任内容的基本概念。
第二周:侵权责任承担主体和责任方式1.侵权责任承担主体和责任方式;2.侵权行为的瑕疵责任和过错责任;3.侵权行为的免责原则和限制责任原则。
第三周:侵权责任诉讼程序和判决方式1.侵权责任诉讼程序和判决方式;2.侵权行为的民事判决方式和程序;3.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和判决方式。
第四周:实际案例分析1.侵权责任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侵权责任法如何解决纠纷和保护自身权益;3.总结与复习。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2.作业考核;3.侵权责任案例分析报告;4.期末考试。
六、教学资源1.教材:《侵权责任法学》,于洪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课件:包含知识点的图文并茂的PPT;3.案例:侵权责任案例材料。
侵权法责任法教案
侵权法责任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侵权法责任法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和主要类型。
2、使学生掌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
3、培养学生运用侵权法责任法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和过错。
(2)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如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2、难点(1)如何准确判断因果关系以及过错的认定标准。
(2)在复杂的案例中,正确适用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侵权法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侵权行为案例,如交通事故、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人身伤害等,引发学生对侵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侵权法责任法的主题。
(二)侵权法责任法的基本概念1、侵权行为的定义: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的行为。
2、侵权责任的含义: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加害行为:指行为人实施的加害于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损害结果:指因加害行为造成的他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或者精神损害等不利后果。
3、因果关系:指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心理状态。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四)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行为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法教案
侵权法教案第一篇:侵权法教案侵权法教案第一编侵权责任法基础理论第一章风险社会、损害事故与补偿体系第一节风险社会的出现与损害事故第二节侵权赔偿责任与其他补偿制度的关系第一章风险社会、损害事故与补偿体系第一节风险社会的出现与损害事故一、科技发展、风险社会与损害事故现代科技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损害与风险。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工伤事故、产品事故等各类损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资源。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危机四伏,充满损害的风险社会。
二十一世纪的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等损害事故也在不断增加,由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控制风险、减少损害,以及在损害发生之后如何有效地对受害人加以补偿,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法律与社会问题。
二、现代法律制度对损害的预防预防与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就法律制度而言,危险的预防与控制需要通过行政法、刑法、合同法、侵权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综合加以规范。
(一)行政法对损害的预防国家的行政行为分为秩序行政与服务行政,其中秩序行政的重要内容在于防范危险事故与损害的发生。
行政法预防危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1、行政许可2、标准检验、规划评估3、信息披露制度4、强制召回5、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并进行纠正6、行政制裁(二)刑法对损害的预防刑法发挥着对损害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功能。
在《刑法》中,以下几大类犯罪对于预防损害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3、侵犯人格权的犯罪4、侵犯财产权的犯罪(三)私法对损害的预防人格权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以及侵权法等私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损害预防功能。
具体表现为:1、人格权法、物权法、知识产权等法律部门赋予了人格权、物权以及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享有预防妨害的请求权,有效了预防了损害的发生。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学大纲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学大纲Law of Tort课程编号:131701047学时:32(含课外学时)学分:1.5适用对象:法学本科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刑法总论、物权法与债法总论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2-①、2-②、2-⑤条以及素质要求第3-①、3-②、3-③条的达成。
本课程为本科法学专业选修课,在法学学科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侵权行为的基本原理;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基本原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基本原理;侵权责任方式的基本原理;一般侵权责任与特殊侵权责任的基本原理;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侵权行为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受到法学思维和民法学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侵权行为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侵权行为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侵权责任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概述1.基本内容侵权、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及侵权责任法的概念、特征及各自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本部分要求了解侵权、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及侵权责任法的概念、特征;掌握自己加害行为与准侵权行为区别,了解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渊源和立法目的。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自己加害行为与准侵权行为。
难点是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与利益。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
第二章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基本内容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概述,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关于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了解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3.教学重点难点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4.教学建议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
第三章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基本内容: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加害行为、损害、因果关系和过错。
关于侵权责任法的教案
关于侵权责任法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系统理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熟练掌握常见侵权行为的判定方法,并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常见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准确分析和判定侵权行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侵权责任法的应用。
3. 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侵权案件的审理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 分钟)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侵权案例,如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伤、网络谣言侵犯他人名誉等,引起学生对侵权行为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侵权责任法。
二、知识讲解(约30 分钟)1. 介绍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立法目的,让学生明白这部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详细讲解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如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等,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原则的适用情况。
3. 分析常见的侵权行为类型,如侵犯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等)、侵犯财产权(盗窃、损毁他人财物等)。
三、案例分析(约30 分钟)展示多个具体的侵权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判定侵权行为,并探讨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
四、模拟法庭(约45 分钟)1. 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模拟一场侵权案件的审理。
2.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案件材料,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熟悉法庭审理的程序和规则。
3. 在模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模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课本讲解:以下是侵权责任法的部分原文内容:“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段原文强调了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课程设计
侵权责任法课程设计一、引言侵权责任法是指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或行为结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了解、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知识和法律适用。
二、课程目标1.了解侵权责任法的基础知识和法律适用;2.掌握侵权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3.熟悉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法律责任;4.学习如何防范侵权行为和应对侵权行为。
三、课程内容3.1 侵权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1.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3.侵权行为的举例讲解。
3.2 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法律责任1.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判断标准;2.被侵权人的权利和保护措施;3.侵权人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3.3 侵权防范和法律应对1.侵权防范的基本方法和实践应对;2.侵权行为的求偿和救济;3.侵权案例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侵权责任法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五、实验内容1.实验一:侵权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本实验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侵权行为的基础知识和构成要件,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深入思考和掌握。
2.实验二: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法律责任本实验将通过模拟情境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法律责任。
3.实验三:侵权防范和法律应对本实验将通过演练训练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侵权防范和法律应对的方法和技巧。
六、评价标准1.学生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掌握情况;2.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4.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总结能力。
七、总结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侵权责任法,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4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教案
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一、学习目标1.明确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了解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民事权益。
2.通过具体案例能区分侵权责任的不同规定并加以熟悉运用,理解法律规定侵权责任规则的意义。
3.学生能通过网购事件、民法典条例等资料阐述民事权利的限制内容及对人身权知识产权的限制,初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梳理界限意识。
4.学生能通过情境案例资料和六尺巷等视频说出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初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保护相邻方权益的观念。
形、理解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一些限制条件二、教学指导与检测1.(A层)甲晚上10点30分酒后驾车回家,车速每小时80公里,该路段限速60公里。
为躲避乙逆向行驶的摩托车,将行人丙撞伤,丙因住院治疗花去10万元。
关于丙的损害责任承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应承担全部责任B.乙应承担全部责任C.甲、乙应共同承担侵权责任D.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2.(A层)在为实施九年乂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需支付报酬B.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应当支付报酬C.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不需支付报酬D.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3.(A层)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应按相邻关系处理的有()①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②甲为了取得更好的营利,把乙流转的土地由种植变更为养殖遭乙拒绝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④甲村在河流上游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侵权责任法》的亮点和焦点问题教案
《侵权责任法》的亮点和焦点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让学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亮点和焦点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侵权责任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侵权责任法》的亮点3. 《侵权责任法》的焦点问题4.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亮点和焦点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侵权责任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侵权责任法》相关教材、案例集。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侵权责任法》的亮点:详细讲解《侵权责任法》的特点和亮点,如保护人权、公平责任等。
3. 讲解《侵权责任法》的焦点问题:分析《侵权责任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如因果关系、赔偿范围等。
4. 案例分析:展示案例,让学生运用《侵权责任法》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侵权责任法》的应用和解决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和应用。
8. 课后辅导:提供课后辅导机会,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解题思路、法律条文引用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侵权责任法》。
《侵权法责任法》教案
《侵权责任法》教案第一章侵权责任的体系一、侵权责任的保护范围★★【侵权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注意:权益=权利+利益民事权益包括但不限于:1、物权;2、人格权;3、身份权;4、知识产权;5、股权;6、继承权。
难点1:身体权、名称权没有规定,但是也包括在内。
难点2:隐私权是新增权利。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2)隐私权的客体:私人信息+私生活安宁;(3)侵害隐私权的形态:公开、骚扰。
注意:名誉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过去:我国将隐私放入名誉权中保护(民通意见第140条)。
现在:隐私权成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侵权法第2条)。
(1)主体:法人也有名誉权;隐私权只能是自然人;(2)客体:名誉是外在评价;隐私是私人信息和私生活安宁;(3)侵害行为:侮辱、诽谤;公开、骚扰;(4)侵害后果:社会评价降低;让公众知晓;(5)责任形式: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隐私权不能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案例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孤儿小兰的同意,发表了一篇关于小兰的报道,将其真实姓名、照片和患病经历公之于众。
报道发表后,隐去真实身份开始正常生活的小兰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A.该媒体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该媒体侵犯了小兰的健康权C.该媒体侵犯了小兰的姓名权 D.该媒体侵犯了小兰的隐私权难点3:我国法律对第三人侵犯债权制度原则上不予承认。
虽然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理论通说,司法实践以及司法考试,一般认为侵权责任法只保护绝对权利,不包括相对权利的债权。
案例甲欠乙1万元到期未还。
2003年4月,甲得知乙准备起诉索款,便将自己价值3万元的全部财物以1万元卖给了知悉其欠乙款未还的丙,约定付款期限为2004年底。
侵权责任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侵权责任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的内容生产,侵权纠纷也愈来愈普遍和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学习侵权责任法并正确应用,成为维护合法权益和促进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此,本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处理方法,提高依法维权和防范侵权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
1. 第一章侵权责任法总则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责任形式
•实体侵权和价值侵权的区别和联系
2. 第二章人格权和名誉权
•人格权和名誉权的概念和内涵
•人格权和名誉权的侵犯形式和法律后果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维权
3. 第三章财产权
•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财产权的保护
•类似品牌、擅自使用企业名称等法律问题
•个人财产权的维护和损失计算方法
4. 第四章法律免责和违约责任
•合理使用原则、事后禁止原则和法律免责条款
1。
侵权责任法教学设计
侵权责任法教学设计一、前言侵权责任法是指在法律上,当一个人的行为侵犯了另一个人的合法权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侵权责任法的知识是必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背景本次教学设计适用于法律专业本科生,在学完侵权责任法相关章节后开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侵权行为的概念、种类及其构成要件;2.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运用;3.能够运用侵权责任法正确处理实际案例;4.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侵权行为的概念、种类及其构成要件;2.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3.侵权责任法在实践中的应用;4.实际案例分析。
2.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详细讲解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以及构成要件,让学生对侵权行为有一个深入的认识;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侵权责任法在实践中的应用;3.讨论与交流:采用小组讨论或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并加深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4.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法庭程序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运用侵权责任法正确处理实际案例,提高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五、教学评估本次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1.课堂测试: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进行测试,考查学生对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2.作业评估:配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布置相应的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实际应用侵权责任法的能力;3.课程设计评估: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评估,考核学生集中表现、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侵权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2.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3.实际案例分析及运用2. 教学难点1.实际案例分析和运用的挑战2.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高七、教学后记本次教学设计以侵权责任法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侵权责任法案例重述教学设计
侵权责任法案例重述教学设计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针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民事侵权责任法》课程,旨在通过案例重述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侵权责任法律条款及其适用。
教学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侵权责任法律条款;
2.学习案例重述法律条款的方法;
3.能够分析和解决侵权责任案例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侵权责任法律条款
侵权责任法是保护民事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法律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其基本条款。
教学内容:
1.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2.损害结果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关系;
3.法定防卫事由和紧急避险事由。
第二部分:案例重述法律条款
案例重述是一种常用的法学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条款及其适用。
1。
侵权责任法原理课程设计
侵权责任法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将侵权责任法原理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让学生了解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以及具体规定,掌握侵权责任法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通过阅读相关案例,学生将能够熟悉并运用侵权责任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法律素养。
二、课程设计内容(一)侵权行为•了解侵权定义和侵权类型;•掌握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熟悉侵权行为的评估标准。
(二)侵权责任•了解侵权责任的基本理论和类型;•掌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条件;•熟悉侵权责任的维权和救济手段。
(三)侵权案例分析•使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对典型侵权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裁判结果,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分析不同解决方式的优缺点。
三、课程设计方法(一)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和探讨侵权责任法原理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和理论基础,提升其对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案例分析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思辨和比较分析的方式,深入了解侵权责任法理论和实践应用。
让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方法和精神,提升其法律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三)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展开自由探讨和思考。
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分析问题,深入理解侵权责任法原理和典型案例的内涵。
四、课程设计评估(一)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述考试等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的侵权责任法原理和相关知识。
(二)案例分析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侵权责任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报告撰写让学生根据侵权责任法原理或者案例进行论文或报告撰写。
根据撰写的内容,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总评考虑到侵权责任法原理的知识和实际应用性,综合考虑考核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总分制进行评定。
五、课程设计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侵权责任法原理与实践应用,提高其法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共同侵权责任法课程设计
共同侵权责任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共同侵权责任法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2. 掌握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共同侵权的相关规定;3. 了解共同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实际案例,判断是否存在共同侵权行为;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共同侵权责任纠纷;3. 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法律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自觉遵守法律的品质;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法学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共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法律知识有一定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共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知识;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3.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共同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件- 侵权责任法的定义与作用- 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共同侵权与单独侵权的区别2.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共同侵权的规定- 共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各共同侵权人的责任分配- 共同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3. 共同侵权责任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校园侵权、交通事故等- 分析案例中共同侵权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讨论共同侵权责任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共同侵权责任法基本概念与构成要件- 第二课时: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共同侵权的规定- 第三课时:共同侵权责任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 教材章节与内容列举- 教材第三章第三节:共同侵权责任- 内容列举:共同侵权责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法律规定及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岗位能力课程二、课程总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侵权责任法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相关知识的学习,合理的分析侵权责任法相关案件。
素质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重点章节: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数人共同的侵权责任、责任抗辩、财产损失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特殊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一般过错侵权责任举要、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难点章节: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数人共同的侵权责任、责任抗辩、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无)(一)主要环节安排(二)内容总体设计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2、教学见习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侵权责任法》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一)、使用教材《侵权责任法》张新宝ISBN:978-7-300-17628-4(二)参考材料:1、梁慧星:《侵权责任大重要条文解读》2、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章节)八、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使用教材各章节后面的作业让学生做书面作业。
1.作业内容要求: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础,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形式与题量:每章内容讲授完毕后将教材课后习题选择一部分,进行一定的练习。
根据本章重、难点要求,布置题量并使难易程度适度,中等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够完成的作业量。
题型可是书本课后练习题,也可是能力测试题,或者是课后的参观、调查,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作业类型以案例和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为主,以达到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反映复习巩固和加以实际应用的目的。
3、作业批改设计因班级较多,每次布置的作业,可抽调一部分的作业进行评阅,对发现的主要和倾象性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评讲;对于选择题,先由学生自己完成,然后由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评;对于课堂作业和学生的实训报告,分别由教师进行现场讲评和抽阅,并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讲评。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一、课程设置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侵权责任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方式以及特殊侵权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培养学生运用侵权责任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侵权行为的能力。
概言之,教学目标有二:一是侵权责任法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方式、特殊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的相关规定;是学生能够认识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侵权行为以及怎样使自己的损害得到合适的赔偿。
二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侵权责任法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侵权责任法学课程主要包含侵权责任法概述、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情形、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
本课程一共有27章,其中的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二编、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五编。
其中重点难点部分主要在第二章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三章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四章数人共同的侵权责任、第十三章监护人责任、第二十二章产品责任、第二十三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侵权责任法Tort Law课程代码:21410023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民法总论、债权法、物权法适用专业:法学教材:《侵权责任法》,程啸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9月第二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电子商务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法律部门,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法律体系,涉及多个法律部门的前沿与交叉领域。
本课程能够进一步训练学生对既有法律知识的整体运用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在网络时代法律职业必须具备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应用性强,内容变动大。
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法律、电子商务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法、电子支付法、网络广告法、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法律、隐私权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纠纷解决法律等。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既应当具备较为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也应当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以及网络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初步掌握电子商务法的安排对象,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法律规范,电子商务商业行为法律规范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
课程目标2:全面了解电子商务法律发展趋势,初步掌握电子商务法律各分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法律分析并解决电子商务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侵权行为法总论(一)课程内容(二)教学要求(1)了解监护人的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2)了解雇主责任的构成要件;(3)掌握两类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是了解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雇主责任的立法依据;.难点难点是掌握代负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第十一章其他几种特殊侵权责任(-)课程内容(1)环境污染责任、产品责任A、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B、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2)工作物责任A、工作物责任的构成要件B、免责事由C、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3)动物致人损害责任A、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B、负责事由C、相关疑难问题探讨(二)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2)了解和掌握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3)了解和掌握工作物责任和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权责任法》课程教案
一、课程设置
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侵权责任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论、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责任方式以及特殊侵权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培养学生运用侵权责任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侵权行为的能力。
概言之,教学目标有二:一是侵权责任法基本知识的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方式、特殊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的相关规定;是学生能够认识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侵权行为以及怎样使自己的损害得到合适的赔偿。
二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三是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
●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容
侵权责任法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侵权责任法学课程主要包含侵权责任法概述、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情形、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
本课程一共有27章,其中的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二编、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
章、第五编。
其中重点难点部分主要在第二章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三章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四章数人共同的侵权责任、第十三章监护人责任、第二十二章产品责任、第二十三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四、实践环节和容总体设计
(一)《侵权责任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课程教学设计前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及考核的要求,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学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了解该课程目前有哪些资源?是否可用?什么容?形式怎样?等等,当然还必须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教育对象(学生)的需求和基本情况。
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的年龄、学习动机、希望采取的学习方式、上网的条件、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熟练程度、可供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建议等。
在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设计或对课程设计进行修改补充。
(四)《侵权责任法》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容
首先,课前充分备课,并将涉及这一讲的相关教学材料(如重点和难点辅导文本、教学案例、相关课件等)预先熟悉,这样可以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其次,上第一次课时,设置课程导学环节,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特点、教与学的进度安排、课程的媒体资源及学习方法等,并告之法学大专毕业的学生必须先修法理学、民法学等课程。
通过课程导学,学生对课程情况及教学模式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三,在整合利用教学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将每一讲的课程容分解成不同模块,明确重、难点讲解部分和学生自学部分。
例如:“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这一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辅导时,我将这些知识点先梳理出来,将之划分为不同模块。
其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概述、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以及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区别为重点讲解,其余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看文字教材,上网看课件并完成书后自测来掌握这部分容。
第四,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形成师生互动。
主要做法是:在每次辅导课前,需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主要是预习重点、难点部分,并根据课程的容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或要求学生记学习笔记,提出自学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或者在上课时预先准备两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或自行分析或利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是前者,则在辅导课上归纳学生的疑难问题,结合知识点的讲解重点答疑;如果是后者,则在上辅导课时,先与学生一起查看讨论的情况,也可请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介绍案例讨论情况,并对不同观点进行归纳,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知识点的讲解对两个案例进行讲评。
为了检验讲课效果,可再准备1~2个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最后,在本次辅导课结束之时,再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和下一讲的预习任务。
(五)根据课程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
《侵权责任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少的。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每学期一般安排两次,并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一是尽量利用网络虚拟环境;而是尽量安排在双休日进行。
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组织网上综合案例讨论或专题讨论
网上讨论一般在侵权责任法总则部分的容辅导结束后进行,因为在这一时间,课程的重点、难点基本已讲完,需要对前面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案例和论题的选择也要涵盖前面的容。
案例的数量不宜太少,也不宜太简单,一般六个左右,尽量选择司法实践中的判例,否则达不到实践的目的。
在讨论前,教师提前将要讨论的案例和论题挂在学生班级群上,并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预先准备,在讨论时,教师要始终参与,并积极引导。
2.利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院听庭等
为配合课程实践,我们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联系,建立了相应的实践基地。
每学期,我们会与实践基地联系,安排1~2次的实践活动。
比如到法院听庭,我们一般是遵循自愿原则,并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如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绩,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活动报告互相交流。
3.组织模拟法庭
结合同学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民事诉讼法,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有关因为侵权纠纷引发的诉讼,这样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民事诉讼法相关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加强侵权责任法知识的掌握。
当然,上述几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五、《侵权责任法》课程教学设计的预期目的
(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参与意识增强
通过网上讨论和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学生普遍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比较新颖、自主,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感到《侵权责任法》课程的学习比较有趣,收获较大。
在每次组织网上实时讨论时,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学生掌握了必需的学习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强化,学生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主动思考的习惯,掌握了上网寻找课程学习信息和资源的方法,知道在碰到学习中的困难时该任何寻求帮助。
(二)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案例讨论等一些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明显感到了自己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存在的一些差距,觉得这些实践活动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锻炼了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
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章节)
八、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设计(落实到章节)
九、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
使用教材各章节后面的作业让学生做书面作业。
1.作业容要求:以教学大纲容为基础,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形式与题量:每章容讲授完毕后将教材课后习题选择一部分,进行一定的练习。
根据本章重、难点要求,布置题量并使难易程度适度,中等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时能够完成的作业量。
题型可是书本课后练习题,也可是能力测试题,或者是课后的参观、调查,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作业类型以案例和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为主,以达到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反映复习巩固和加以实际应用的目的。
3、作业批改设计
因班级较多,每次布置的作业,可抽调一部分的作业进行评阅,对发现的主要和倾象性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评讲;对于选择题,先由学生自己完成,然后由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评;对于课堂作业和学生的实训报告,分别由教师进行现场讲评和抽阅,并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讲评。
十、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1.考核
课堂表现、教学参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实训情况
2.成绩评定
(1)教学过程占30%: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教学参与(课堂讨论及实践环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个人书面作业、小组项目作业)。
(2)期末考试占70%:统一命题、制卷,书面考试。
人文社科系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