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配价语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信息结构。对信息结构特征的表达手段的分析。 徐杰、 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刘丹青、徐烈炯《汉语焦点结构?quot;连"字句》(《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研究的课题如:篇章结构、篇章连贯、信息结构、句子的主位结构等。
功能语法的主要门类有:
1.语言类型和语言共性(Typology-Universals)研究;
2.语义认知语法(Semantics and Cognitive Grammar)研究;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4.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
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吴为章(1982)《单向动词极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对单向动词进行了次分类,并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单向动词构成的各种句式。廖秋忠(1984)《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分析了动词的配价成分的省略问题。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问题。袁毓林(1989)《准双向动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讨论了"辩论、握手"等其中一个从属成分必须由介词引导的双向动词及相关句式。
4.主位结构与话题结构。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沈家煊《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明"》(《中国语文》1989年第5期)。
5.词语用法与言语策略。屈承熹《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2期),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沈家煊《"判断词语"的语义强度》(《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徐赳赳《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等。
①由介词引导的名词性成分要不要计入价的指数?
②在什么样的句法框架中提取价的指数?
③怎样来决定哪些NP该计入价的指数,哪些NP不应算入价的指数?
价反映了动词、形容词和有配价要求的名词对其他词项的支配能力,通过描写这些词语的价可以对它们的句法组合能力作出简洁的刻划。配价语法注重同一句子中不同成分的支配和从属关系,成为反映句法和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研究途径。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自动理解汉语、对于教外国人学汉语都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汉语配价语法
“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是从属成分。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 constituents)。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 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 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 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汉语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吕叔湘成书于40年代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对汉语指称和替代关系的描述,以及最终成书于80年代的《近代汉语指代词》。但总体上说,80年代以前汉语的话语分析只是零星地见于语法研究的个别问题上,如复句研究、句群研究,而且往往是以修辞、逻辑分析为主。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还是80年代以后。研究课题有:
1.篇章结构。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篇章中的论证结构》,徐赳赳《篇章中的段落分析》(《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等。
2.篇章连贯。研究较多的是篇章中名词性成分的从缺、照应规律及其与篇章连贯性的关系。如: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支配成分的省略》《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和《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指同表达》;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徐赳赳《多动词小句中的零形式》《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等。
话语分析这个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 Z. S. Harris 发表于Language上的名为"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分布和句法转换等手段找出篇章的基本组成单元、以及篇章的形式结构与其使用的语境之间的联系。Harris的转换概念为以后的句法研究发扬广大,但话语分析方法却没有产生多少影响。60年末以后在西方逐渐形成体系的现代话语分析,学术承传来自欧洲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布拉格学派,其代表人物 V.Mathesius是话语分析奠基人。
5.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在西方的功能语法方法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学者在追求语法形式化描写的同时,已有明显的重视功能因素的倾向。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4)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分别就表达功能的形式表现和指代词的篇章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林焘《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中国语文》1962年第7期)、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等论文,都已突破了句法结构的静态分析,把影响语法规律的韵律因素、语体因素引入句法分析,开拓了观察语法现象的新视角。
进入90年代以后,汉语配价语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范晓(1991)《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提出了确定动词配价的四条标准,并(《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讨论了及物/不及物动词跟单向/双向动词的复杂关系。谭景春(1992)《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详细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及相关的句式变换等问题。袁毓林(1992)《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尝试从配价角度研究"意见"类名词对其他名词的支配关系,讨论了由二价名词构成的有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吴为章(1993)《动词的"向"札记》(《中国语文》第3期)对价所属的语法范畴的性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沈阳(1994)《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第2期)尝试用形式语法的方法来确定动词的价。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一价名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索语言理解的某种微观机制。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了论文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收入了12篇关于汉语配价语法的专题论文。
国内对话语分析理论的介绍始于8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有陈平《话语分析说略》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 4期)、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徐赳赳《话语分析2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1期)。这些论著对国外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研究课题和主要成果作了系统的评介。
汉语功能语法
从功能角度分析语法的思想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源远流长的,但作为当代语言学主流之一的功能语法学是在最近20几年内成熟起来的。功能语法的兴起是反思形式语法的局限的结果,它突破了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被结构规则控制的封闭系统的语言观,主张从揭示人类认知方式和分析语言交际功能入手,来回答"语法何以如此"的问题。
目前,跟国外语言学界一样,汉语语法学界在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配价成分的语义角色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方面,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①配价是一种语义范畴。
②配价是一种句法范畴。
③配价是一种“句法-语义”范畴。
在价的数量的确定方面,主要的争论是:
国外的功能语法方法,较早被介绍到国内的是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的句子功能观、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美国西部的功能语法方法。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程琪龙《系统功能语法导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在介绍系统功能语法的同时尝试进行了汉语现象的分析。80年代中期,廖秋忠和陈平有意识地把话语分析方法引入汉语研究。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为90年代汉语的功能语法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后,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一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汉语的信息结构,揭示了主题、焦点、词序变化等一系列与功能密切相关的语法现象,并初步涉及了汉语语法形式的语法化问题以及词类范畴的认知基础和连续性问题。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通过对数量概念语法表现的分析,使语法范畴的认知理据得到了透彻的揭示。语言类型学的思想传入我国较晚,由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引发的汉语疑问句类型讨论已开始触及一些语言类型分析方法问题,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有明确的类型学意识,用参项和泛时性系统说明不同形式的疑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综合运用功能语法的认知研究、典型性研究、类型与共性研究等方法的著作是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该书从标记理论入手,使汉语语法中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一致的解释,预示了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广阔前景。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 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 Angaben)。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
尽管这些研究的切入的课题不同,但一般都是针对那些与语境密不可分、不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就难以结决的问题,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研究类型(type)异同的同时,重视各种类型所占实例(token)的量,既定性又定量的分析结果往往表现为一种规律性或倾向性,而不是一种规则(rule);表现为范畴间的渐变的连续体(continuum),而不是截然分明的对立。第二,不仅仅把分析对象看作静态的成品(static product),更注重把分析的对象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dynamic process),除了分析句子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系,更重视认知策略对话语组织的作用。。第三,要求分析材料是从实际使用的书本材料或录音材料中选取的自然素材,在传统语法分析中被视为非语言因素而忽略不计的现象,如停顿间隔的长短、句子当夹带的语气词等等,在话语分析中都被视为反映说话人心理过程和话语组织展开过程的重要依据。第四,密切联系语句的使用环境,包括与所分析对象相毗临的语句,整段谈话的主题、目的、谈话人的相互关系、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及谈话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研究的课题如:篇章结构、篇章连贯、信息结构、句子的主位结构等。
功能语法的主要门类有:
1.语言类型和语言共性(Typology-Universals)研究;
2.语义认知语法(Semantics and Cognitive Grammar)研究;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4.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
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吴为章(1982)《单向动词极其句型》(《中国语文》第5期)对单向动词进行了次分类,并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单向动词构成的各种句式。廖秋忠(1984)《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分析了动词的配价成分的省略问题。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问题。袁毓林(1989)《准双向动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讨论了"辩论、握手"等其中一个从属成分必须由介词引导的双向动词及相关句式。
4.主位结构与话题结构。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沈家煊《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明"》(《中国语文》1989年第5期)。
5.词语用法与言语策略。屈承熹《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2期),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沈家煊《"判断词语"的语义强度》(《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徐赳赳《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等。
①由介词引导的名词性成分要不要计入价的指数?
②在什么样的句法框架中提取价的指数?
③怎样来决定哪些NP该计入价的指数,哪些NP不应算入价的指数?
价反映了动词、形容词和有配价要求的名词对其他词项的支配能力,通过描写这些词语的价可以对它们的句法组合能力作出简洁的刻划。配价语法注重同一句子中不同成分的支配和从属关系,成为反映句法和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研究途径。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自动理解汉语、对于教外国人学汉语都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汉语配价语法
“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是从属成分。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 constituents)。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 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 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 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汉语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吕叔湘成书于40年代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对汉语指称和替代关系的描述,以及最终成书于80年代的《近代汉语指代词》。但总体上说,80年代以前汉语的话语分析只是零星地见于语法研究的个别问题上,如复句研究、句群研究,而且往往是以修辞、逻辑分析为主。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还是80年代以后。研究课题有:
1.篇章结构。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篇章中的论证结构》,徐赳赳《篇章中的段落分析》(《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等。
2.篇章连贯。研究较多的是篇章中名词性成分的从缺、照应规律及其与篇章连贯性的关系。如: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支配成分的省略》《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和《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指同表达》;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徐赳赳《多动词小句中的零形式》《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等。
话语分析这个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 Z. S. Harris 发表于Language上的名为"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分布和句法转换等手段找出篇章的基本组成单元、以及篇章的形式结构与其使用的语境之间的联系。Harris的转换概念为以后的句法研究发扬广大,但话语分析方法却没有产生多少影响。60年末以后在西方逐渐形成体系的现代话语分析,学术承传来自欧洲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布拉格学派,其代表人物 V.Mathesius是话语分析奠基人。
5.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在西方的功能语法方法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学者在追求语法形式化描写的同时,已有明显的重视功能因素的倾向。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4)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分别就表达功能的形式表现和指代词的篇章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林焘《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中国语文》1962年第7期)、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等论文,都已突破了句法结构的静态分析,把影响语法规律的韵律因素、语体因素引入句法分析,开拓了观察语法现象的新视角。
进入90年代以后,汉语配价语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范晓(1991)《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提出了确定动词配价的四条标准,并(《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讨论了及物/不及物动词跟单向/双向动词的复杂关系。谭景春(1992)《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详细讨论了形容词的配价及相关的句式变换等问题。袁毓林(1992)《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尝试从配价角度研究"意见"类名词对其他名词的支配关系,讨论了由二价名词构成的有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吴为章(1993)《动词的"向"札记》(《中国语文》第3期)对价所属的语法范畴的性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沈阳(1994)《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第2期)尝试用形式语法的方法来确定动词的价。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一价名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索语言理解的某种微观机制。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了论文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收入了12篇关于汉语配价语法的专题论文。
国内对话语分析理论的介绍始于8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有陈平《话语分析说略》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 4期)、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徐赳赳《话语分析2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1期)。这些论著对国外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研究课题和主要成果作了系统的评介。
汉语功能语法
从功能角度分析语法的思想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源远流长的,但作为当代语言学主流之一的功能语法学是在最近20几年内成熟起来的。功能语法的兴起是反思形式语法的局限的结果,它突破了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被结构规则控制的封闭系统的语言观,主张从揭示人类认知方式和分析语言交际功能入手,来回答"语法何以如此"的问题。
目前,跟国外语言学界一样,汉语语法学界在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配价成分的语义角色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方面,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
①配价是一种语义范畴。
②配价是一种句法范畴。
③配价是一种“句法-语义”范畴。
在价的数量的确定方面,主要的争论是:
国外的功能语法方法,较早被介绍到国内的是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的句子功能观、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美国西部的功能语法方法。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程琪龙《系统功能语法导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在介绍系统功能语法的同时尝试进行了汉语现象的分析。80年代中期,廖秋忠和陈平有意识地把话语分析方法引入汉语研究。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为90年代汉语的功能语法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后,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一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汉语的信息结构,揭示了主题、焦点、词序变化等一系列与功能密切相关的语法现象,并初步涉及了汉语语法形式的语法化问题以及词类范畴的认知基础和连续性问题。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通过对数量概念语法表现的分析,使语法范畴的认知理据得到了透彻的揭示。语言类型学的思想传入我国较晚,由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引发的汉语疑问句类型讨论已开始触及一些语言类型分析方法问题,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有明确的类型学意识,用参项和泛时性系统说明不同形式的疑问句在方言里的分布。综合运用功能语法的认知研究、典型性研究、类型与共性研究等方法的著作是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该书从标记理论入手,使汉语语法中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一致的解释,预示了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广阔前景。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 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 Angaben)。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
尽管这些研究的切入的课题不同,但一般都是针对那些与语境密不可分、不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就难以结决的问题,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研究类型(type)异同的同时,重视各种类型所占实例(token)的量,既定性又定量的分析结果往往表现为一种规律性或倾向性,而不是一种规则(rule);表现为范畴间的渐变的连续体(continuum),而不是截然分明的对立。第二,不仅仅把分析对象看作静态的成品(static product),更注重把分析的对象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dynamic process),除了分析句子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系,更重视认知策略对话语组织的作用。。第三,要求分析材料是从实际使用的书本材料或录音材料中选取的自然素材,在传统语法分析中被视为非语言因素而忽略不计的现象,如停顿间隔的长短、句子当夹带的语气词等等,在话语分析中都被视为反映说话人心理过程和话语组织展开过程的重要依据。第四,密切联系语句的使用环境,包括与所分析对象相毗临的语句,整段谈话的主题、目的、谈话人的相互关系、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及谈话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