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敬老院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探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农村敬老院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探索

发表时间:2016-10-27T15:57:17.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4期作者:马黎

[导读] 农村敬老院是集中供养农村五保户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是农村养老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农村敬老院是集中供养农村五保户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是农村养老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从50年代开始创办农村敬老院,形成农村机构养老的雏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敬老院的投入,一批批建设质量较高、设施完善的农村敬老院茹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农村敬老院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新建农村敬老院都参照了民政部颁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提高了房屋的装修设计水平,增加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娱乐休闲设施、健身器材等,多方面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基本上满足了五保老人生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颐养天年的环境。

目前,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是,他们基于物质生活需求而又高于物质生活需求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却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很多人,包括许多管理者,都片面的认为:对生活在敬老院里五保老人,只要吃好、穿好、住好,生病了及时就医,就算是完成工作任务。敬老院只重视解决温饱问题而忽视了其他需求,仅仅满足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五保老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精神、心理等软环境对于他们“老友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也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而又高于物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人都会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生活在敬老院里五保老人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会例外,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以后,同样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他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洛斯的人类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可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人在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一级需求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的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

一、当前生活在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与五保老人的接触和考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五保老人面临的问题有:

(一)人际关系沟通不畅、亲情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扭曲和孤僻的性格。从定义上来看: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或很少有近亲属。即使有很少的亲属近亲属,由于受到各种经济条件和地域的限制,也只是在逢年过节偶尔来探视一下。这种低频率的交往很难归他们带来亲情的支持与满足。同时,他们与村干部和其他五保老人的沟通与互动也不尽如人意。尽管村两委干部在五保供养工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们的责任也只是维持在吃饱穿暖不出问题上,也就是在物质尽量给于满足,至于沟通互动、精神慰藉,所访的五保老人没有更多更好的评价。对于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也仅限于聊天串门,能够在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的并不多见,而耳闻目睹的却都是他们之间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长期以来人际关系、亲情的缺失,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常的孤僻、矛盾人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文化娱乐活动的枯燥、单调不能满足老人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我们在敬老院所能看到的娱乐活动大都是打牌、看电视。虽然大部分敬老院都设置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棋类室等,但是受受教育程度底的限制,五保老人很少或根本不到阅览室看书读报,根本原因就是读书看报超过了他们的文化能力。大众的娱乐方式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打牌,要不就是在院子里晒太阳,无聊的消耗着时间,等待着下一个太阳的升起。尽管他们知道这样生活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基于“求知需求”和“健身需求”而设计的满足途径,并没有适应五保老人的实际需求,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社会参与减少和社会角色降低使他们产生了复杂的自卑、封闭心理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五保老人和其他人一样,拥有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和义务。有公平参与一切社会事务的权利。作为农村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由于年老体弱生理自然衰退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分配原则的重新洗牌,使身背“五保户”标签的五保老人,普遍产生自卑心理,自我抑制,基本上退出社会生活,很少甚至不在参与同时人们也不愿他们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和社区活动,同时社会各界也没有积极提供社会参与机会和平台。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的社会角色就是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吃饱吃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别的都可以被忽略。

(四)健康生活的意识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怎样生活才是健康的?生理上的健康是生存的基础,然而心理上的健康同等重要。如果心理上不够健康或心理扭曲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因此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健康必生理健康更为重要。然而,农村敬老院并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问题的老人给于心理治疗和关注。因心理问题得不到宣泄而走向极端的事件,各种媒体时有报道。目前农村敬老院所能做到的不外乎生病了及时就医,仅此而已。同时治疗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提倡健康生活每一天就是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才能保障五保老人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二、社会工作介入

针对生活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当前农村敬老院在政策和制度上的短板,把社会工作引入农村敬老院,在农村敬老院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大幅度提升农村敬老院的服务水平,给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更好的福祉。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