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状态管理

(培训讲义)

第一章概述

一、技术状态管理的由来

技术状态管理是美国二战(1939—1945年)中特别是二战后,在发展导弹核武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管理控制技术。四十年代美国用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五十年代研制的战略导弹阿特拉斯(atlas)及六十年代开始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都运用了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以五十年代研制的战略导弹阿特拉斯(atlas)为例,参与的单位有2000多个,这就要求:

a. 参与研制的部门接口要协调一致;

b. 总体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分系统要协调一致;

c. 大批的元器件和试验件需要相互提供并兼容;

d. 数以万计的技术数据和资料须及时交换和处理。

然而,面对这样的大型复杂项目,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而漏洞百出,诸如:出了故障找不到相应的技术文件;后续项目不能与前面项目匹配;生产过程进行了更改而设计未更改等事件不断发生,致使导弹运到发射现场无法顺利安装,甚至造成发射失败等。这就使得技术状态管理的概念和办法在惨痛的教训中逐步形成。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无论是卫星、运载,还是导弹武器系统,都要求具有共同目标的几个组织密切合作,在成本和进度约束下组织研制和生产,为用户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同时,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需求促使工程研制所包含的尖端技术和攻关项目越来越多,接口和协调关系越来越复杂。这就对在工程研制在全寿命周期内,研制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研制过程的万无一失,在进度和经费的约束下按规定的研制周期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使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随着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目前,技术状态管理已被国际社会认可。技术发达国家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实践也为大型复杂项目管理提供了借鉴。

二、国外技术状态管理概况

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62年,美国空军以手册的形式发布了“技术状态管理办法”,随着在大型武器装备研制工程中的应用逐步完善。

1968年发布了MIL—STD—480《技术状态控制工程更改、偏离和超差》,以后又陆续发布了MIL—STD—481《技术状态控制工程更改(简要形式)、偏离和超差》;MIL—STD—482《技术状态状况纪实数据元素及有关特性》。1970年发布了MIL—STD—483《系统、设备、军需品与计算机程序的技术状态管理》。以后又发布了MIL—STD—490《规范编制》,MIL—STD—1456《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等。使技术状态管理标准趋于完善。

为了规范管理,在应用总结的基础上, 1992年,美国颁布了MIL—STD—973《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代替了上述标准,内容更加明确、系统、完整。

同年,欧空局(ESA)发布了ESA-PSS-01-11 《ESA空间系统技术状态管理与控制》。1995年,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将ESA的PSS标准逐步转变为ECSS标准,颁布了ECSS-M-40《空间项目管理技术状态管理》 ISO/TC176/SC2在总结美国军用标准和ESA标准经验的基础上,将技术状态管理纳入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ISO9004-7),于1995年正式颁布为ISO1000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是工业界各类产品(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在研制、生产中进行技术状态管理共同遵守的准则。

2003年6月15日ISO/TC176/SC2再一次完成ISO1000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的修订,此次修订为技术性修订,其目的是改进ISO10007与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并简化文件的结构。新的ISO10007标准较1995年版比较有以下变化:

a. 进一步明确了ISO10007标准是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标准名称为ISO10007《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b. 按过程方法对标准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调整和简化。调整后的标准结构为:管理职责―管理计划―标识―更改控制―纪实―审核。简化后的标准由5章30条组成(原标准由8章46条组成)。

c. 就术语方面有以下变化:

·原12个术语简化为9个;

·保留5个术语。技术状态、技术状态基线、技术状态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纪实;·取消3个术语。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审核、接口;·变更3个术语。技术状态控制——更改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管理机构;技术状态文件——产品技术状态信息;

·增加1个术语。特许。

三、国内技术状态管理概况

在我国国防工业领域,技术状态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问题的提出始于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的《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在“产品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思想指导下,条例明确要求“承制军工产品的单位,应建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强调了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承制方要建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并规定了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四方面的功能—即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1988年11月,为贯彻《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提出的这一要求,国防科工委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技术状态管理研讨会》,会议认为:技术状态管理是武器装备研制系统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制、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各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但与国外相比,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不够严密。应学习国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术状态管理水平。

1989年4月,国防科工委组团赴美参加《中美质量管理研讨会》,会上,就技术状态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1992年“全国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管理军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建立的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中,技术状态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901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该标准等同采用ISO10007国际标准;

1998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布了国家军用标准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参照采用ISO10007, GB/T19017和MIL-STD-973标准;

1999年航天总公司颁布了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3118《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该标准参照采用ISO10007国际标准和GJB3206国家军用标准;

200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同采用ISO10007-2003国际标准对GB/T1901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进行修订,该标准正在报批过程中。

四、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航天行业标准

1 GB/T1901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等同采用ISO10007国际标准,适用于整个工业界;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参照采用ISO10007, GB/T19017和MIL-STD-973标准,适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

2 GB/T1901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规定技术状态管理是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适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管理,删掉了在使用保障中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