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地质灾害机理及治理设计实例(图文并茂 原创)
浅析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
浅析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1.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广东广州 5100002.广东金东建设工程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在以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发生泥石流灾害地段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关勘查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的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条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对泥石流成因机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
在满足质量控制及检测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施工技术实用性,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治理的目的。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机制;方案设计1 概述2016年5月20日,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森木河村遭遇二百年一遇的强降雨(6小时雨量超过历史最大值达429.5毫米),引发群发性地质灾害,多处山体滑坡、崩塌及泥石流。
损坏坡脚多处房屋,掩埋一间民房,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已发灾害规模为小型,危害程度一般,未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在每年汛期都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滑坡、崩塌。
多年来在汛期持续暴雨的影响下,边坡坡面残坡积物因雨水浸泡下已变得非常松散,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在后续降雨影响下,该边坡容易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并伴随泥石流次生灾害。
目前的简易治理措施很难维持遇强降雨时的边坡稳定性,一旦灾害发生,直接威胁河口、河尾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工程概况经现场调查,调查区段边坡主要为残坡积层和全风化岩,风化层较厚,岩土粘结强度低,受暴雨影响,土体含水率较高,呈高压缩性,遇暴雨条件时,岩土体粘结强度进一步降低,易再次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森木河分为河口、河尾两段,位于山沟两侧,山沟地形切割强烈,坡度较陡,约20°~50°,坡脚居民密集,地理中心坐标为E111°03′08.5″,N22°26′27.4″。
地质灾害群范围较大,沿森木河谷呈带状分布。
治理区内有乡间水泥路连通,水泥路宽2.5~3.0m。
3 泥石流成因机制本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较陡,高差较大,区域降雨量大,具备泥石流发生的水动力条件。
xx县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 精品
xx县xxx乡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 任务由来20XX年7月28日,xx县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降雨,连续降雨50小时,xx村遭到泥石流地质灾害袭击,受灾极为严重,为加强地质灾害的治理与地质环境的保护,防止重大地质灾害再次发生,xx县国土资源局向xx市国土资源局申请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计划对该区进行治理。
20XX年3月受xx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xx公司承担本次《xx县xxx乡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任务。
1.2设计目的及任务目的:通过对xx县xxx乡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附近的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和建立泥石流沟区域新的良性生态平衡,改善环境。
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及以往工程治理经验,对泥石流活动的规律、频度、发展趋势和危害性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防治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3设计原则总体原则是在目前状况下提出安全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便于施工的综合治理方案,具体原则是:⑴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减轻和防止灾害发生。
⑵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除害兴利的方针。
⑶结合实际,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
1.4设计依据按照现行有关工程泥石流灾害治理、防治等专业规范,有关岩土工程及结构设计规范,参照相关权威手册,并根据本次取得的踏勘和调查资料进行设计。
⑴《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⑵《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XX)⑶《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224-93)⑷《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XX)⑸《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XX)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⑺《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⑻《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XX)⑼《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XX)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⑾《xx县xxx乡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⑿《xx县xxx乡xx村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报告》1.5设计工作路线泥石流地质灾害往往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其治理设计往往是总体设计是一次完成的,细部设计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即所谓“动态设计法——信息法施工”,当施工过程中揭示出的地质条件与设计有出入时要及时反馈给设计,从而调整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落实。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5 错断式崩塌示意图
6、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 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 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 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8 、崩塌实例(预览照片)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泥石流及其防治
02 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有时沟谷中常年有
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区分。
03 山坡型泥石流:其沿山坡坡面上的冲沟发育,沟谷浅而短,
流域呈斗状,面积一般小于 ,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 积区直接相连。
1
单击添加文字
预防
1)地形条件 典型泥石流的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 区,如图7-18所示。
图7-18 泥石流流域分区示意图
Ⅰ—形成区;I1 —汇水动力区; I2—固体物质供给区;Ⅱ—流通区;Ⅲ—堆积区
2)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和流通区广泛分布的厚度很大、结构松软、易于 风化、层理发育的岩土层,是泥石流的主要固体物质来源。此外,泥石流流域地质构造对泥石流 也有影响,如断层、裂隙、劈理、片理、节理等发育程度和破碎程度,给岩层破碎创造了条件, 从而也为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提供来源。 3)水文气象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泥石流物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发生与短时间内出现 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没有大量的流水,泥石流就不可能形成。因此,若要形成泥石流,就需要 在短时间内有强度较大的暴雨,冰川和积雪的强烈消融,或高山湖泊、水库的突然溃决等。气温 高或高、低气温反复骤变,以及长时期的高温干燥,均有利于岩石的风化破碎,再加上水对山坡 岩土的软化、潜蚀、侵蚀和冲刷等,使破碎物质得以迅速增加,这就有利于泥石流的产生。
工程地质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其他地形险峻的地区, 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 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 的组成成分是水体和岩石破坏后的产物。泥石流 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它具有暴发突 然、运动快速、历时短暂和破坏力极大的特点, 如图7-17所示。
最新崩塌滑坡治理设计及泥石流工程措施PPT课件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深入研究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机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机理,了解其形成 、发展和变化规律,为防治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发展更加先进的监测技术
目前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监测技术还有待提高,未来需要发展更加先进、高效的监测 技术,实现对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崩塌滑坡治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近年来频繁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采用挡土墙、排水沟、锚索、抗滑桩等工程措施,对崩塌 滑坡区域进行加固和稳定。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崩塌滑坡隐患。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泥石流, 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05
泥石流工程措施
预防措施和策略
1 2 3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监测降雨量、地形地貌、土壤湿度等关键因 素,预测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出预警信 息。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泥石流易发区进行建 设活动,同时保护好泥石流易发区的植被和土壤 。
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可持续发展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会影响当地经 济和社会发展。通过治理设计,可以 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会对生态环境 造成破坏。通过治理设计,可以恢复 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02
崩塌滑坡的成因和影响
崩塌滑坡的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雨、地 震等自然因素是导致崩塌滑坡的 主要原因。
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
建立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滑坡体的变化情况,及时预警 和处置灾害。
云县马家沟泥石流特征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应用
云县马家沟泥石流特征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应用云县马家沟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地处高原山岭地带的小山谷。
因为地形险峻,加之居民地区数目较多,土地资源利用不当,以及长期的自然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该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云县马家沟泥石流的特征、成因和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是在陡峭山体上因暴雨或积雪融化等诱发条件下的地表积聚物质在自重和水力作用下,以流态形式滑移或流动的一种自然灾害。
云县马家沟的泥石流具有以下特征:1.频繁发生:由于地处高原山区,降水较多,泥石流频繁发生,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巨大威力:泥石流带来的破坏力巨大,不仅损毁建筑物和农田,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化学污染:泥石流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等,对周围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二、泥石流的成因1.地质因素:地处地震带的四川省,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加上马家沟地处于岩溶地貌区,地层岩溶状况不稳定,易发生泥石流。
2.气候因素:四川省高原气候多变,降雨量大,地处高山地区,易积聚较大的雪量,融雪后易产生泥石流。
3.人为因素:马家沟地区居民开垦山地种植作物,大量的土地被破坏,使得山坡失去了植被保护,降雨后易产生泥石流。
三、治理措施的应用1.保护植被:保护植被可减轻泥石流的危害,减缓山坡的流失速度。
政府和居民应加大植被保护工作力度,加强植被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2.疏浚河道:在马家沟地区开挖排水沟,合理设置泄洪闸门,构筑拦砂坝等,可有效地疏导泥石流,减轻泥石流对居民和农田的威胁。
3.加强监测预警:通过科学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山体变化,为泥石流预警和救援提供重要数据,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改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搬迁易发灾害点的居民等方式,减少泥石流对人们的威胁。
5.强化综合整治: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泥石流治理工作,将综合整治与灾害防治相结合,形成全局工作格局。
6_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共84页PPT资料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陕西略阳山体滑坡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西安灞桥区山体滑坡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灾后无人机航测图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1.1 边坡的主要变形类型 1.2 滑坡的危害 1.3 实例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1.1 边坡的主要变形类型
collapse
landslide
rockfall
Fault-sinking of broken rockmass
topple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宝成铁路K190第三次滑坡后全貌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宝兰二线伯阳隧道进口滑坡群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川藏公路102滑坡《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小湾电站左坝肩边坡高500m,6#山头发生10万m3崩塌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贵州印江岩口滑坡堵江成坝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甘肃舟曲泥石流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6章 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典型滑坡、崩塌、泥石流
90
5、滑坡
湖北省巴东县滑坡
香港山体滑坡
91
滑坡要素:
92
查中大滑坡
93
鸡扒子滑坡
94
滑坡周界
四川云阳鸡扒子滑坡
95
96
新
滩 滑 坡
97
98
长江三峡库区链子崖变形体
99
深圳石南山区大南山滑坡群
100
山西省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砂沟滑坡群
101
砂沟滑坡剪出口老滑坡擦痕
102
川藏公路二郎山东坡鸳鸯崖滑坡全貌
133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4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5
宝成铁路K190滑坡全貌
136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137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K102滑坡用抗滑明洞处理,花8000万元
138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坡
139
145
6.2滑坡分类和稳定性计算
6.2.1滑坡分类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关系分: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均质滑坡
146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
推移式滑坡
平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147
按滑坡的 岩土类型分: •堆积层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岩层滑坡
按滑坡体厚度分: •浅层滑坡: <5m •中层滑坡: 5~20m •深层滑坡: 20~50m •极深层滑坡: >50m
114
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 西洞口左侧滑坡治理工程在施工中
115
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现状和左前侧裂缝
泥石流地质灾害机理及治理设计实例图文并茂原创45页PPT
设计标准 校核标准
重要
P=2% P=1%
一般
P=5% P=2%
泥石流的设计参数与计算
泥石流流速
泥石流流量 泥石流径流量 泥石流输沙量 泥石流密度 泥石流冲击力
泥石流流速计算
一般将泥石流分为稀性泥 石流和粘性泥石流,采用不 同的公式计算。
泥石流流量计算
•形态调查法 • 配方法
泥石流灾害:
由泥石流造成的灾害,包括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称为泥石流 灾害。
泥石流的定义:
泥石流是松散土体和水的混合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流动的现象。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固体物质 条件 水源条件
陡峻的地形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充沛的水源
泥石流工程分类:
高频率泥石流沟谷Ⅰ /tech/detailprof981998YT.htm2~4mm/10min。除
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设计
基本思想:
/tech/detailprof9819 98YT.htm。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因害设防,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泥石流防治的方案:
综合防治方案 以拦挡为主 的方案 以排为主的防治方案 以生物工程为主的方案
/tech/detailprof981998YT.htmQc 为泥石流流量(m3/s);Ac 为调查断面的泥石流过流 面积(m2);Vc为泥石流流速(m/s)。
形态调查断面应选择在沟道顺直、断面变化不大、 无堵塞、无汇流、无回流、泥痕比较清晰的河段。最好 调查两处以上的泥痕,根据泥位在纵断面上的连续性来
形态调查法
根据野外调查 泥石流的痕迹, 测量泥位高和过 流断面面积,计 算平均流速和流 量,再根据其发 生时间确定经验 频率。
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某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数量多、分布广,活动频繁,严重影响公路正常运行。
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某公路段泥石流的发育和危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建议。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特征;危害方式1研究区概况1.1地形地貌研究区域总体地势自北西向南东倾伏。
地貌类型复杂,分布有高山、高山山原、高原以及谷地平坝和阶地等。
区域内最高海拔6085m,最低海拔2882m,整体地势较高。
区内高程大于3500m的面积超过92%;其中,约42%的区域分布在海拔4000~4500m,约22%的区域分布在海拔4500~5000m。
区内约65%的区域地面坡度小于25°;约35%的区域分布在25°~45°,十分有利于泥石流松散物的形成和积累;地面坡度大于45°的区域不足1%,不利于泥石流物源的积累和储存,往往是泥石流形成的清水区。
1.2气象条件由于地势起伏大,加之受季风环流的影响,研究区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地区气候为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日照强,年均气温2.4℃~10.4℃。
气温低,日照时间长,年均气温6.7℃~8.2℃。
研究区降雨量在时段和地域上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上,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超过年总降雨量的80%。
2研究区泥石流发育特征2.1泥石流类型和性质调查发现,某公路沿线共发育沟谷型泥石流沟339条。
根据泥石流形成的激发条件,研究区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共有324条,冰雪融水混合型泥石流沟15条。
在冰雪融水和降雨的作用下,冰碛物被冲刷带走,参与形成泥石流。
根据泥石流活动频率,研究区以中-低频泥石流为主,其中,低频泥石流沟有164条,中频泥石流沟90条,高频泥石流沟85条。
位于中强地震带。
频繁的地震活动加快了泥石流物源的形成和积累。
根据泥石流流体性质,研究区以稀性和过渡性泥石流为主,其中,稀性泥石流沟有166条,过渡性泥石流沟139条,黏性泥石流沟只有34条。
泥石流灾害及防治 PPT
按物质状态分类
• 1、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
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 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 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 2、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
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 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 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泥石流灾害及防治
内容提要
泥石流的定义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诱发因素 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
• 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 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 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特点 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 的破坏力。
按流域形态分类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 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 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 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 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 安全的屏障。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预防措施
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课程设计--泥石流的主要防治措施及防治措施实例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泥石流的主要防治措施及防治措施实例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生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泥石流的危害 (3)二、泥石流防治 (3)2.1 防治目的 (3)2.2 防治原则 (4)三、泥石流防治具体措施 (4)3.1 预防措施 (4)3.2 预警报措施 (4)3.3 土建工程措施 (5)3.4 生物工程措施 (5)四、泥石流综合治理方案 (6)4.1 全面进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6)4.2 以治水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6)4.3 以治土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6)4.4 以排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7)4.5 以生态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7)五、泥石流防治措施实例 (7)5.1下岸溪泥石流 (7)5.1.1工程简介 (7)5.1.2 防治措施 (8)5.2庐山疗养院山坡型泥石流灾害 (8)5.2.1工程简介 (8)5.2.2防治措施 (9)参考文献: (9)一、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根据不同的规模、性质、地形条件和受害对象表现为多种形式。
由于泥石流中泥、沙、石块等土粒物质含量高,流体浓稠,粘性强,因而致使泥石流具有结构性、惯性强、搬运力大、破坏力强和分选性差等特征。
根据泥石流规模、性质、地形条件和受害对象不同,泥石流危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淤埋。
在泥石流活动区内的平缓地带,泥石流停止运动,大量泥沙淤埋各种目标。
泥石流规模愈大,淤埋愈严重。
2.冲刷。
泥石流发生和流通区域内,大量坡面土体和沟床泥沙被带走,山坡土层被冲刷减薄甚至被剥光,成为难以利用的荒坡;河床被冲刷,岸坡垮塌,使沿岸设施、交通和水利工程等遭破坏。
3.撞击。
快速运动的泥石流,尤其是其中的巨石具有很大的动能,能撞毁桥梁、堤坝、房屋、车辆、电杆等与之遭遇的固定设施和活动目标。
4.堵塞。
泥石流堵塞自身流路或汇入的主河,形成堵塞坝,上游水位增高,使沿河两岸各种目标遭淹没;一旦堵塞坝溃决,又形成大规模泥石流或洪水,对下游造成危害。
第十三章案例-泥石流
泥石流:山洪急流夹带大量的泥沙石块, 泥石流:山洪急流夹带大量的泥沙石块,顺着 陡峭的峡谷奔腾而下, 陡峭的峡谷奔腾而下,到出山口处迅速堆积下 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强。 来。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强。
泥 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 分 类
坡面型泥石流
沟谷型泥石流
泥流型
水石型
泥石型
泥石流的防治
预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 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一)生物措施: 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是包括恢复植被和合理耕牧。 (二)工程措施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相应采取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相应采取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 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 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 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要求防治标准高、见效快、一次性解决问题等情况。 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要求防治标准高、见效快、一次性解决问题等情况。 1. 跨越工程: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上方凌空跨越 ,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根据1977年的考察资料,成昆铁路沿线249条泥石流沟共修建 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根据1977年的考察资料 成昆铁路沿线249条泥石流沟共修建 年的考察资料, 桥梁157座 涵洞48座 占全部221项工程的 . 项工程的90 桥梁157座,涵洞48座,占全部221项工程的90.2% 2.穿过工程:是指修建隧道、明洞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泥石流在其上方排泄。这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种主要工程形式。据统计,成昆线穿过泥 .穿过工程:是指修建隧道、明洞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泥石流在其上方排泄。这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种主要工程形式。据统计, 石流共修建隧道、明洞和渡槽16座 占全部221项工程的 项工程的9 %。对于隧道 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对于隧道、 石流共修建隧道、明洞和渡槽16座,占全部221项工程的9.8%。对于隧道、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3.排导工程:排导工程的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排导工程:排导工程的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 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排导工程的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 泥石流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种类型。导流堤的作用 主要是在于改善泥石流的流向,同时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作用, 导流堤的作用, 泥石流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种类型。导流堤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改善泥石流的流向,同时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作用,主要 是改善流速,也改善流向。束流堤作用,主要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导流堤和急流槽组合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 是改善流速,也改善流向。束流堤作用,主要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导流堤和急流槽组合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让 泥石流循着指定的道路排泄,不让淤积。导流堤和束流堤组合成束导堤,可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为害。 泥石流循着指定的道路排泄,不让淤积。导流堤和束流堤组合成束导堤, 可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为害。 对于导流堤的布置,堤尾方向与大河流向应力求成锐角相交。泥石流与大河汇流,洪水互相搏击,动能会有很大损失,交角越小,动能损失越小, 对于导流堤的布置,堤尾方向与大河流向应力求成锐角相交。 泥石流与大河汇流, 洪水互相搏击,动能会有很大损失,交角越小, 动能损失越小, 越容易将泥石流带走,一般地说,交角宜小于45。 越容易将泥石流带走,一般地说,交角宜小于45。 4.拦挡工程:拦挡工程是用以控制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冲刷、 .拦挡工程:拦挡工程是用以控制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 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冲刷、 拦挡工程是用以控制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 撞击和淤积等危害的工程设施。拦挡工程包括拦碴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四类 前三类起拦碴、滞流、固坡作用, 四类。 撞击和淤积等危害的工程设施。拦挡工程包括拦碴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四类。前三类起拦碴、滞流、固坡作用,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 质供给。截洪工程的作用在于控制雨洪径流。总的目的是削弱泥石流。 质供给。截洪工程的作用在于控制雨洪径流。总的目的是削弱泥石流。 对于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常须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应用。最常见的有拦碴坝与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导流堤、 对于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常须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应用。最常见的有拦碴坝与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导流堤、拦碴坝和急流槽相结合的拦 排工程,拦碴坝、急流槽和渡槽相结合的明洞(或渡槽)工程等。防护工程也常与其他工程配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配合使用, 排工程,拦碴坝、急流槽和渡槽相结合的明洞(或渡槽)工程等。防护工程也常与其他工程配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配合使用,比单纯采用某一种工 程措施要更为有效,也更为经济合理 程措施要更为有效, (三)全流域综合治理 泥石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目的是按照泥石流的基本性质,采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上、中、下游统一规划,山、水、林、田综合 泥石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目的是按照泥石流的基本性质, 采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下游统一规划, 整治,以制止泥石流形成或控制泥石流危害。这是大规模、长时期、多方面协调一致的统一行动。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整治,以制止泥石流形成或控制泥石流危害。这是大规模、长时期、多方面协调一致的统一行动。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稳 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植树造林,在支、毛、冲沟中修建谷场,其目的在于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强坡体 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植树造林,在支、 冲沟中修建谷场,其目的在于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 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 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 拦 主要是在沟谷中修建挡坝,用以拦截泥石流下泄的固体物质,防止沟床继续下切,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加快淤积速度,以稳住山坡坡脚,减 主要是在沟谷中修建挡坝,用以拦截泥石流下泄的固体物质,防止沟床继续下切,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加快淤积速度,以稳住山坡坡脚, 缓沟床纵坡降,抑制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缓沟床纵坡降,抑制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排 主要是修建排导建筑物,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的危害。这是改造和利用堆积扇,发展农业 这种原始地球环境初期,不断在 主要是修建排导建筑物,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的危害。这是改造和利用堆积扇, 这种原始地球环境初期, 板块活动缝周围,被不断推挤扭拉挤压顶了凸起,又不断在运动中被拉伸,并发生球面一块块被撕裂,直至形成一块块小活动板块, 板块活动缝周围,被不断推挤扭拉挤压顶了凸起,又不断在运动中被拉伸,并发生球面一块块被撕裂,直至形成一块块小活动板块,能适应自组织产生 不匀速自转时,一切剧烈运动和变动的称第一造山运动时期,随着地球温度下降平衡也相应减弱了。 不匀速自转时,一切剧烈运动和变动的称第一造山运动时期,随着地球温度下降平衡也相应减弱了。 穿越:隧道、明洞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桥梁、涵洞从泥石流上方凌空跨 穿越: 隧道、 明洞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桥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 泥石流的定义与工程分类 •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 • 泥石流的设计参数计算 • 泥石流防治方案 • 泥石流防治措施 •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 • 泥石流防治工程实例
泥石流的定义与工程分类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壳隆起后 再夷平过程必然出现的重力侵蚀现象。因此, 泥石流的发生是必然的,可以说它是山地环 境的一部分。
泥石流设计流量 假定泥石流与暴雨洪水同频率发生,采用配方法将暴雨
洪水流量全部换算为泥石流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c=Q(1+φ)D
(2)
式中:Qc——设计泥石流峰值流量(m3/s); φ——泥石流修正系数,φ=(rc-rw)/(rs-rc); rc——泥石流容重(t/m3); rw——水容重(t/m3); rs——泥沙比重(t/m3); D——泥石流堵塞系数。
拦砂坝的布置
坝址初步选出后,拦砂坝的确切位置可根据下列原则 作出决定。 1.与防治工程总体布置协调
拦砂坝的布置应与防治工程总体布置协调,与上游的 谷坊或拦砂坝,下游的拦砂坝或排导槽能合理地衔接。 2.安全可靠
拦砂坝应布置在崩塌与滑坡等突发性灾害冲击范围之 外,能保证拦砂坝自身的安全。 3.效益高
拦砂坝的布置应能满足本身的设计要求,有较好的综 合效益,如,有足够的拦淤库容,有足够的坝高;既能拦 沙,又能利用拦截的泥沙反压滑坡等。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实事求是 ➢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因害设防,突出重点 ➢ 因地制宜
泥石流防治的方案:
➢ 综合防治方案 ➢ 以拦挡为主 的方案 ➢ 以排为主的防治方案 ➢ 以生物工程为主的方案
综合防治方案:
▪以小流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报、管理措 施等结合使用 ▪ 多种防治建筑物联合使用 ▪ 灾害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坝址附近应无大断裂通过,坝址两岸山坡稳定,无滑坡、崩塌、 冲沟等不良地质现象和泉水出露,沟床有基岩出露或基岩埋深较浅, 坝基为基岩或密实的沉积物。 2.地形条件
坝址处沟谷狭窄,而上游开阔,沟床纵坡较缓,沟谷对称,两 肩高度能满足坝高与库容要求。 3.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
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石料、沙等当地建筑材料;离公路较近,易 于修筑施工便道,运输方便;有开阔施工场地,有可供使用的水源。
拦砂坝的种类
o 重力式 o 格栅式 o 柔性 o 桩林
泥石流拦砂坝(重力式)的特点:
o作用 拦截泥沙、排水,水土分离 固定沟床、稳定沟坡 坝后淤积泥沙反压滑坡
o 结构 坝体上游边坡比 1:0.5~0.7 坝体下游边坡比 1: 0 ~0.2 坝体上设有排水孔 一般不专门设溢洪道
o消能 软基消能
#
#
#
#
#
70.000
#
0.0 625
#
#
# #
C15
Ground
1500
15800
3000 4000
29900
A-A Cross section
6000
拦砂坝的布置
(一)坝址选择的原则 通常在泥石流流域内可建拦砂坝的坝址不多,要寻找理想的坝
址更难。坝址一般选在泥石流的流通区,可利用中等或大比例尺地 形图(1/2000~1/10000),结合现场实地踏勘选定,选择坝址可 考虑如下条件。 1.地质条件
13 14 12 11
15 5
4 3
2 1 $ 1286.4
N
17 16
石湖根
番字牌
18
10 9 7
6 8
0 250 500(m)
图例
3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XX西沟泥石流防治方案示意图 1.土建工程编号 2.居民点 3.拟搬迁居民点 4.拟迁往地点 5.拦砂坝 6.谷坊坝 7.格栅坝 8.护村导流堤 9.原有护村堤加高、加固及延长 10.护村挑流坝 11.生物工程林地界线索 12.水源涵养林 13.水土保持—用 材林 14.水土保持——薪炭林 15.水土保持—经济林 16.经济林与农耕 地
泥石流灾害:
由泥石流造成的灾害,包括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称为泥石流 灾害。
泥石流的定义:
泥石流是松散土体和水的混合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流动的现象。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固体物质 条件 水源条件
陡峻的地形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充沛的水源
泥石流工程分类:
高频率泥石流沟谷Ⅰ 基本上每年均有泥石流发生。固体物质主要来源于沟谷的滑坡、崩
受取样容器的限制,该方法获取的样品仅为泥石流体中颗粒较 细的部分。由于XX山区泥石流沟暴发频率低,能现场取样的机 会极少,泥石流容重很少采用实测的方法确定。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确定容重
泥石流流量形态调查法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Qc= Ac· Vc
式中,Qc 为泥石流流量(m3/s);Ac 为调查断面 的泥石流过流面积(m2);Vc为泥石流流速(m/s)。
重力式拦砂坝的设计
(一)荷载分析 作用于坝体的泥石流荷载主要有,坝体自重、水压力、
淤积物压力、泥石流体压力、地基反力、扬压力、地震力和 泥石流冲击力等)。
1.坝体自重 2.水平水压力 3.淤积物垂直压力 4.泥石流体水平压力 5 .扬压力 6.地震力 7.泥石流冲击力
XX沟流域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布置图
Vs = Cv Vc = Vc(rc-rw)/(rs-rw)
式中:Vs——通过计算断面固体物质实体总量(m3); Vc——泥石流径流量(m3); rc——泥石流容重(t/m3); rw——水容重(t/m3); rs——泥沙比重(t/m3)。
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设计
基本思想:
按照泥石流活动的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 行为,根据泥石流发生、发展、成灾的规 律,采取必要的工程手段,最大限度地减 轻泥石流灾害。
(2)生物工程设计方案 生物工程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结合造林发展经济。在各支沟山坡的
中上部发展水源涵养林680hm2,中下部营造水土保持林370 hm2,水土保持薪炭林 150hm2,水土保持经济林76 hm2,经济林17 hm2,沟道两侧营造防护林。生物工程 实施后,流域生态环境将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改变流域的汇流条件,减少水土流 失,稳坡固岸,抑制泥石流的发生发展。 (3)预警报工程设计方案
单位泥石流体积所具有的重量称为泥石流体的容重,泥石流 容重可以采用实测法,或根据野外调查情况,查有关资料来确 定。
根据泥石流体取样容重的测定 在泥石流暴发时采集泥石流样品,将所取得的样品称重,量其 体积,
c = Wc/Vc 式中:c为泥石流容重(t/m3);Wc为泥石流的重量(t);Vc
为泥石流的体积(m3)。 一般每个样品体积不应小于0.005m3,或重量不少于10kg。
低频率泥石流沟谷Ⅱ 泥石流爆发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固体物质主要来于沟床,泥石流
发生时“揭床”现象明显。暴雨时坡面产生的浅层滑坡往往是激发泥石 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泥石流爆发雨强,一般大于4mm/10min。泥石流规 模一般较大,性质有粘有稀。分布于各地构造区的山地。山体稳定性相 对较好,无大型活动性滑坡、崩塌。中、下游沟谷往往切于老台地和扇 形地内,沟床和扇形地上巨砾遍布。植被较好,常常是“山青水秀”, 沟床内灌木丛密布,扇形地多已辟为农田。粘性泥石流沟中、下游沟床 坡度小于4%。
预警系统以减少人员伤亡为目的。由监测点和预警站组成。在流域上、中、下游 设置监测点,在沟口设预警站。通过对天气预报和大气降水监测及资料分析,向政 府有关部门提出发布泥石流预报或警报的建议。由政府部门通过警报装置向流域内 各居民点发出泥石流预报或警报,通知居民紧急避难。 (4)行政管理方案
管理工程内容包括:易受泥石流危害居民点的搬迁,一般居民点避难点的选择和 建设,避难时撤离路线的选择,避难时的组织工作,发布预警报的程序和权限。
根据泥石流历时和最大洪峰流量,按照泥石流暴涨 暴落的特点,将其过程概化为三角形,通过计算断面的一 次泥石流径流量按下式计算:
Vc=19 T Qc / 72 式中:Vc——泥石流径流量(m3);
Qc——设计
泥石流输送固体物质量计算
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按照下式计算:
形态调查法
根据野外调查 泥石流的痕迹, 测量泥位高和过 流断面面积,计 算平均流速和流 量,再根据其发 生时间确定经验 频率。
配方法 (清水配方法)
山洪流量计算
根据《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提供的暴雨资料, 计算设计暴雨并推求山洪设计洪峰流量。
Q=0.278ψ(s/τn)F
Q — 设计洪峰流量(m3/s); ψ— 洪峰径流系数; τ— 汇流时间(h); n — 暴雨衰减指数; s — 暴雨雨力(mm/h); F — 流域面积(km2)。
塌。泥石流爆发雨强小于2~4mm/10min。除岩性因素外,滑坡、崩塌严 重的沟谷多发生粘性泥石流,规模大;反之,多发生稀性泥石流,规模 小。多位于强烈抬升区;岩层破碎,风化强烈,山体稳定性差,滑坡、 崩塌发育、植被差。沟床和扇形地上泥石流堆积新鲜,无植被或仅有稀 疏草丛。粘性泥石流沟中、下游沟床坡度大于4%。
以排为主的防治方案
主要工程措施:排导槽、小型拦挡坝、渡槽 要 点: 排导槽、渡槽平面和纵断面的
合理布置 在排导槽、渡槽的上游布置少 量的小型拦挡坝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与防治建筑物
•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 主要防治建筑物
泥石流防治措施
主要泥石流泥石流防治建筑物
▪ 拦砂坝 ▪ 谷坊 ▪ 排导槽 ▪ 渡槽 ▪ 停淤场 ▪ 明洞
2.2 原有工程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1)拦沙坝群库容已满,拦蓄能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