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原理与应用Chapter6a(1)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地震学

第一章 地震学

R pp 2 1V p 2 ' T pp 1V p1 2V p 2 4 1V p1 2V p 2 ' 2 T pp T pp 1 R pp ( 1V p1 2V p 2 ) 2
'
1V p1 2V p 2 1V p1 2V p 2
波在介质中向前传播刚开始振动的质点与尚 未振动的质点之间的分界面称波前面 波在介质中向前传播将停止振动的质点与已 停止振动的质点之间的分界面称波尾面 这两个面之间为扰动区
R
时,波前面为 平面,波为平面波
R
波形图:
x
同一质点不同时间的 振动情况。
T
t

f 1/ T
波剖面:
同一时间不同质点的 振动情况
地球介质模型
自然界中的物体,根据它们对外力作用的反应,可以划分 为刚体、弹性体和塑性体。 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平移或转动,并且可沿着力的 作用方向传递力的作用,称为刚体。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它的内部质点间发生位置的 相对变化,从而使其形状改变,称为应变。 处于应变状态的物体,为保持其平衡状态,在内部质点间 产生内力作用,称为应力。
2u 1 2u E 2 2 , c= x 2 c t
• • • • •
通过 1)运动平衡方程 2)几何方程 3)虎克定律 可以得到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介质下 的位移-运动方程(Lame(拉梅)方程)
2
u 2 2 ( ) grad u F t
波速Vp、Vs取决于介质的弹性常数,即:
2 12 Vp ( )
Vs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 都为常量,所以波在这样 , , 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亦为常量。下面我们来考虑纵横波速 度比: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Chapter6b(2)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Chapter6b(2)

二、地震成因假说1.问题成因问题是研究地震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从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又是怎样集中到非常有限的震源区的。

据统计,每年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1025尔格,地震效率h 10-2,因此,每年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约为1027尔格。

据估计,全球每年释放的蜕变能>1028尔格。

地震释放的能量包括:弹性波动能、热能、介质破裂能;有时包括克服重力做功。

(注意,重力所作的功可正可负。

)震源机制则是研究辐射弹性波的力学模式。

P波初动解:象限型或圆锥型(椭圆、双曲线节线);震源机制解:震源区地球介质的运动方式或力的作用形式;狭义的震源机制解即断层面解,P波初动解。

2. Hoernese的分类(1878年提出,延用到今天。

)(1) 塌陷地震天然地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3) 构造地震3.构造地震的成因假说(1) 岩浆冲击说(机械动能、化学能)(2) 相变说(结晶能)(3) 断层说(弹性应变能、势能、转化为弹性动能)*地球内部活动(物理的、化学的等过程)造成缓慢的大地构造运动,使岩石层发生变形。

应变积累到一定水平,岩石层破裂,同时辐射出弹性波。

*断层说比较合理地说明了地震活动的许多特点。

1)宏观考察广泛地收集到地震断层的证据;大地测量也得到地震伴随的断层活动。

大地震的余震分布也展示了片状的空间分布。

2)强度:相差悬殊,与断层尺度、介质强度、应力场差异有关;存在极限则与地球的岩石层厚度与强度有关。

3)频谱:以断层作为震源机制的理论计算出的理论地震波的谱与实际观测到的相当接近(即谱的主要特征很相符)。

①初动象限分布(大部分地震如此)②理想化的体波波谱与实测波谱相当一致4)时间分布①断层说在物理概念上可合理说明:轮回性:大范围构造应力场的相对稳定以及地震后大地破裂情况和局部应力场的变化,结果,地震不是简单地周期性重复发生,而是准周期地发生。

阶段性:应变能积累、局部薄弱面破裂、失稳大破裂、应力场调整。

理解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及应用

理解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及应用

理解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及应用地震是指地球的地壳在地下深处发生的震动。

一般来说,地震是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造成的,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50,000次的地震发生。

地震的短时间内频繁的震动所带来的灾害是很大的,因此地震防灾和减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那么,地震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及应用呢?地震的原理地球内部有许多层,其中包括了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它的厚度大约只有30公里左右。

地球的地壳由若干块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运动。

当这些板块运动的时候,它们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不断在互相摩擦中积累能量,而地震就是这股积累能量的释放。

一般来说,地震的释放是突然的,能量释放时会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有两种,一种是纵波,另一种则是横波。

纵波是沿着地震方向向前传递的波,而横波则是垂直于地震方向向前传递的波。

当然,地震波也可以是由多次反射和折射所形成的非常复杂的波形。

地震的应用地震不仅可以带来各种自然灾害,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受到地壳中地物的密度、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地震勘探来研究和探测地球中各种物质的情况。

地震勘探是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地质结构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来揭示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资源勘探中。

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路径和波形,勘探人员可以确定油藏的位置、大小和石油的密度等信息,从而正确地执行采油方案。

另外,地震勘探也被用于构建地震地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波并分析其路径和速度,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地震灾害的范围。

这项技术在地震灾害应对和预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也可以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质的运动方式。

从这些数据中,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地球的历史等等。

因此,地震勘探还被用于地球科学的学术研究。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地震学应用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地震学应用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地震学应用地震学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实证科学,其研究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地震预测、地震灾害应对等方面。

本文将从地震原理、地震测量和地震灾害三个方面探讨高三物理学习中地震学的应用。

一、地震原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规律和脉冲性的特征。

高三物理学习中,学习地震原理是理解地震学应用的基础。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震原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地球板块构造、板块边界和地震带的形成以及地壳的变化。

这些知识为高三物理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地震学应用提供了方向。

二、地震测量地震测量是地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高三物理学习中地震学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震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地震活动的相关数据,如震源位置、地震波传播速度、地震振幅等。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学习地震测量可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地震测量实验、运用仪器设备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从而加深对地震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地震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地震灾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高三物理学习中,学习地震灾害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和灾害应对方案等方式进行。

通过学习地震灾害,可以了解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震应急知识,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地震学应用涉及地震原理、地震测量和地震灾害。

通过学习地震学,可以推动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地震学的应用不仅与物理学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如地理、数学等有着协同作用。

因此,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地震学的应用不仅是理论探讨,更是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和预测技术

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和预测技术

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和预测技术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可以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并开发出各种方法来预测它们的出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震的物理学原理以及预测技术。

第一部分:地震的物理学原理地震是地球表面和内部之间的能量释放。

它们通常是在地球板块移动时发生,这些板块之间的摩擦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导致地面震动。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地震: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通常发生在地球表面下30公里之内。

这种地震通常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横向移动所导致的。

深源地震发生在地球表面下大约700公里的地方,通常是由于板块之间的垂直运动所引起的。

地震造成的能量释放会引起地面的振动,这些振动可以在地球的表面传播出去。

这些振动包括P波和S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波,它的传播速度大约是6公里/秒。

S波的传播速度略慢一些,大约是3.5公里/秒。

这些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地震的大小可以用里氏震级来度量,这是一种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基础的度量方法。

里氏震级通常从1到10,每增加一级,地震的释放能量就会增加10倍。

例如,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5级地震的30倍。

第二部分:地震预测技术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可靠的方法来预测地震。

目前,地震预测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能够预警地震的方法。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地震到来之前向公众发出预警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地震传感器来检测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从而预测地震到达的时间。

一旦地震传感器检测到地震波的速度达到了特定的阈值,系统就会向公众发出预警。

科学家还正在研究人工地震预测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使用激光或声波来观测地下岩石的变化,以及使用地图和气象数据来寻找可能的地震发生区域。

此外,很多国家还在研究地震预测技术,包括中国、日本和美国等。

这些国家将地震预测技术视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以便提供更好的地震预警和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论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地震学原理

地震学原理

地震学原理地震学是研究地球内部产生、传播和记录地震波的学科,通过地震波的分析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

地震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波传播原理:地震波是地震事件产生的振动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 波),它们都是属于弹性波动的一种。

P波是一种能够沿地震传播路径传播的压缩性波动,而S波是一种只能沿介质的横向传播的剪切波动。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球内部不同介质的阻力、反射、折射等影响,从而形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特征。

2. 震源机制:地震波源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断层破裂和地壳运动。

地震学通过对地震波的方向、振幅、频率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震的震源机制,即地震发生时断层的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

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提供有关地震的震源深度、震级和震中位置等重要参数。

3. 地震波传播速度: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不同种类的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有所差异。

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以推断地球的不同层次的界面和介质的性质,如地幔和核的界面。

4. 地震波记录与解释:地震学家使用地震仪器进行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

地震记录包括地震仪和地震图表,地震图表可用于测量地震波的震级和震中位置。

通过收集和分析地震记录,地震学家可以了解地壳内的地震活动分布、地震烈度以及岩石物理特性等信息。

5. 地震学应用:通过地震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为地球科学、地质勘探、地震灾害预测和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地震学的应用还包括探索资源、研究地震活动规律、监测地震活动以及评估地震灾害风险等。

综上所述,地震学的原理主要涉及地震波传播、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速度、地震波记录与解释以及地震学的应用等方面,通过这些原理可以研究和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震活动规律。

第六章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假说1

第六章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假说1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假说一、地震活动的特点1.宏观特点:伴有断层活动,特别是大浅震。

(因与果曾有争议。

)(1) 强度:1)相差悬殊。

目前可观测到-3~9 级的地震,折算为辐射的弹性波能可差18个数量级。

(人类长期观测的成果)2.地震动的特点:32[9-(-3)]≅1.15×10182)存在极限。

古今强震≤9.5级。

(2) 频带:目前可测10-2~103sec 。

(上限与地球半径、速度有关)(3) 频谱:1)远场、大震具有共同的特征;2)细节各有个性。

(1) G-R 公式3.震级─频度关系(地震活动性的定量描述)Gutenburg 和Richter 对南加州和全球地震作统计研究,得出:log 10N(M)=a -bM其中,N(M)称地震频度,频繁程度,单位时间里的次数。

*Uppsala 地震研究所用1918─1964共47年的资料统计的全球地震频度曲线:震级地震频度N '(1/10年)释放能量E (1023尔格/10年)8.5 - 8.931568.0 - 8.4111137.5 - 7.931807.0 - 7.414958*6.5 - 6.956041*6.0 - 6.4210030全球的地震次数和能量(1918-1964)log 10N =10.40-1.15M N 为每10年、震级为(M, M+0.5)地震次数的平均值。

( log 10N =8.73-1.15M N :1年中ΔM =0.1 M ±0.05 )*表示不是实测数据是按公式外推的。

*宇津德治(日),1965─1974,n(M)dM(dM=0.1)∫∞=M n(M)dMN(M)宇津德治(日),1965─1974Uppsala地震研究所log10N(M)=7.38-0.936M∫∞=M n(M)dMN(M)可见:*对于指定地带(包括全球)均有类似公式,只是a,b值因地区和时段不同而不同。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教学日历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第一周第1次课:引言课程简介
第一周第2次课:第一章地震学简介
第二周第1次课:伴随天然地震发生的自然现象、地震强度第二周第2次课:地震强度、地震矩
第三周第1次课:矩震级、地震宏观调查
第三周第2次课:震源参数、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传播第四周第1次课:弹性波的分解
第四周第2次课:平面波在自由界面的反射
第五周第1次课:偏振交换
第五周第2次课:平面波在平分界面上的反、折射
第六周第1次课:地震面波
第六周第2次课:面波的频散
第七周第1次课:地球上的面波
第七周第2次课:地球的自由振荡
第八周第1次课:自由振荡方程的求解
第八周第2次课:自由振荡方程解的分析
第九周第1次课:近震地震射线
第九周第2次课:走时曲线及其应用
第十周第1次课:远震地震射线
第十周第2次课:地球内部速度分布与射线和走时曲线形态第十一周第1次课:计算地球内部速度分布的方法
第十一周第2次课:远震地震射线与震相
第十二周第1次课:地球深部速度结构
第十二周第2次课: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第十三周第1次课:P波初动解
第十三周第2次课:断层面形态与震源区应力状态
第十四周第1次课:集中力系点源激发弹性波
第十四周第2次课:破裂过程和震源参数
第十五周第1次课: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假说
第十五周第2次课:地震预测
另有课堂讨论若干次。

地震学原理讲义 中国科大

地震学原理讲义 中国科大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一章地震学简介
一、天然地震和地震学
1.大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大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中国尤甚。

能够使整个地球震颤的地震波动,仅占大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的0.1~1%。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激烈事变;一、二十秒,甚至几秒钟就完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阿波罗青铜巨像月亮女神庙(Izmi)t土耳其卡里亚王陵
巴比伦空中花园
宙斯雕像
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6
1971
San Fernando
1971, San Fernando
1971, San Fernando
1971, San Fernando
1995, Kobe Earthquake, Japan
2000,Turkey earthquake
2000,Jiji earthquake
2000, Jiji earthquake
1964,
Alaska earthquake
2001 India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6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M
8.0地震
S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的北川中学
截至2008年8月25日统计,确认死亡69226人,失踪17823人,受伤374643人,累计受灾人数4624.9048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8451亿元人民币。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灾区视察、指导抗震救援工作。

地震资料解释_第六章

地震资料解释_第六章

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概述
我国自1979年开展地震地层学解释工作以来,在地震沉积 学解释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从事地震资料解释的 地质家们,结合我国陆相断陷盆地实际地质条件的研究, 在掌握了国外主要以稳定的海相地层为研究对象发展起来 的地震地层学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 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主要由于我国东部油田勘探程度 较高,盆地范围相对较小,盆地内原生沉积体系发育较完 整,通过利用大量钻井地质资料可以建立地震信息与各种 岩相类型的关系咽此,在地震剖面上识别陆相断陷盆地中 的洪积锥、冲积扇、河道砂、浊积扇等沉积体,取得了较 好的地质效果。
地震层序分析
根据层序的上述关系和古生物资料,编制层序的年代地层 图6-2可以清楚的显示盆地内各层序的充填演化历史。
地震层序分析
地震层序分析
三、地震反射的地层学意义
1.地震反射界面与层面、不整合面和岩性界面的关系 理论上讲,地震反射界面为地层的波阻抗界面,而地层界 面与岩性界面有时相符,有时是不相符的。如图6-3(a) 所示,同一地层内部由于岩性横向变化,形成岩性界面, 连续地震反射是沿地层层面呢?还是沿岩性界面?图6-3(b )是一个不整合面的例子,地震反射是这个不整合面和不 整合面下部接触的不同岩性的综合响应(参见第三章第五 节)。地震勘探实践证实,连续地震反射同相轴通常是沿 着地层层面和不整合面,地层内部的岩性界面一般不产生 连续反射,但使层面和不整合面反射的波形发生变化。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教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005年5月
CUMTB—Exploration Geophysics
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
本章内容提要
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概述
一、地震资料地层、岩牲解释发展概况 二、地震资料的沉积解释内容

地球科学中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理和应用

地球科学中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理和应用

地球科学中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理和应用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她拥有一系列的自然现象,其中最具破坏性的便是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这是需要我们了解地球科学的知识的。

一、地震原理和应用1.1 地震的定义和分类地震是地球上地壳表层发生的震动。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可分为板块边界地震和地震带内地震。

地震具有周期性,而且是一种立体波形,具有三种波:P波、S波和L波,其中P波和S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发生折射和反射。

震中是地震最初发生的地点,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越大,所造成的破坏也越大。

1.2 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原因是因地球板块的运动和破裂造成的,板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互相碰撞,使地壳构成产生应力,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断裂地震。

地震还与活动的火山有关,火山活动可以导致岩浆上升,压力增大,引发地震。

1.3 地震的应用地震除了给我们带来破坏性灾害,还可以用于地震探测。

利用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可以获得有关地下构造的信息。

地震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建筑界定、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

1.4 应对地震的措施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例如,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加强地下管道、电力设施的震动保护,学习应急预案,增强抗震意识等。

二、火山活动的原理和应用2.1 火山的定义和分类火山是地球表面上某一区域内,由于岩浆(即地球内部的熔岩)持续喷发,所形成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火山活动可分为喷发和休眠两种状态。

火山口是火山活动的出口,火山口深度越浅,喷发越容易。

2.2 火山活动的原因火山活动是由于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并在火山口处喷发而导致的。

这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使地球内部的熔岩通过断层上升至地表。

2.3 火山活动的应用火山活动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深部结构和地球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火山噪声、温度、热辐射、体积变化等现象,可以获得有关火山的重要参数信息。

地震科学解密地震学原理

地震科学解密地震学原理

地震科学解密地震学原理地震科学解密地震学原理地震,作为自然界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恐惧。

然而,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观测,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地震背后的原理,使我们对地震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震学的原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本质和预测方法。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

这种释放的能量通常由地壳中的构造性变化或地下断层的滑动引起。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壳,分为若干块,称为“板块”,它们不断地漂移和相互碰撞。

这种板块运动和碰撞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原理**地震学的核心原理之一是“弹性回复”。

当地下岩石受到应力作用时,它们会发生变形,但当达到一定程度的应力时,它们会突然恢复到原来的形态,释放出储存的能量,导致地震。

这个过程类似于橡皮球被压缩后,一旦松手,就会迅速恢复原来的形状。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分为三种主要类型:P波、S波和地震波。

P波(纵波)是最快传播的,具有像压缩波一样的运动,可以穿过液体和固体。

S波(横波)稍慢,只能穿越固体,而地震波是最慢的,但具有最大的破坏力。

**地震的测定和定位**地震学家使用地震仪来测定和定位地震。

一旦地震发生,P波首先到达地震仪,然后是S波和地震波。

通过记录这些波的到达时间,科学家可以计算地震的震中(地震发生地点)和震源深度,以及地震的规模。

地震的规模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它是一种对地震能量的度量。

**地震的周期性和循环**地震并不是随机事件,它们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循环性。

这种周期性主要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

地球的板块不断漂移和相互作用,导致应力的积累和释放。

因此,一些地区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经历多次地震,而其他地区可能会相对较安静。

**地震的预测**尽管地震周期性存在,但精确地预测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震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目前,科学家主要依靠地震的历史数据和地震概率来进行地震预测。

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

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

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由地壳内部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的振动波。

它总是突然发生,破坏力强,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地震的基本原理、地震监测技术、震源机制研究、地震预警系统以及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等。

一、地震的基本原理地球内部由不同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的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当物质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发生形变和变形,随之产生应力。

在岩石强度范围内,应力不断积累,直到达到岩石强度的极限,岩石就发生断裂,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形成地震。

地震的波动可以传播到地表,让人感觉到震动和动荡。

二、地震监测技术地震监测技术是一种记录和观察地震的方法,其中包括地震仪、地震台、地震传感器等。

地震仪是一种记录地震波的仪器,它可以检测到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强度。

地震台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波振动的装置,通过地震仪记录下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地震波形图。

地震传感器则是一种测量地震波的强度和方向的仪器。

三、震源机制研究地震的发生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而产生。

通过对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震源机制研究是基于地震波形分析和数学模型推导的方法,通过对地震波形的形态和振动方向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地震的震源机制。

四、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预测地震的方法。

这种系统通过对地震波传递速度和地震波形的分析,可以提前数秒至几十秒甚至更长时间地发出警报。

这给了人们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反应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地震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的破坏。

五、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防范措施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会破坏建筑物、损坏道路和桥梁、破坏供水和电力系统等。

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人类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如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制定灾后恢复计划等。

结论地震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学的理论与应用

地震学的理论与应用

地震学的理论与应用地震是一种地球内部的物理现象,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引起强烈的地震波。

地震学作为一门研究地震现象的学科,既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实际应用的探索。

本文将从地震学的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学的理论地震学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地震波传播、地震源机制研究和地震监测技术等方面。

其中,地震波传播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地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

地震波传播研究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衰减和记录等过程。

地震波传播的产生是指地震发生后,地震波的产生和扩散。

地震波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是在任何介质中都可以传播的波动。

面波主要是在地表面或介质接触面上的波动。

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结构有关,具体表现为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的变化。

地震波传播的记录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震波的记录是通过地震监测技术获得的,包括地震仪、地震台等。

地震波记录可以反映地震的规模、震源位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信息。

地震波记录的分析和解释是地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能够为地震预警、地震风险评估和地质勘探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二、地震学的应用地震学的应用主要包括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评估、地震安全和资源勘探等方面。

其中,地震预测是地震学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地震预测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不确定性较大,但是仍然有很多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获取地震预测的相关信息。

地震预测的研究需要考虑地震的各种特征,包括地震预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等。

地震灾害评估是地震学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地震灾害评估需要考虑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地震波传播和地表条件等影响因素,以评估地震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等的危害程度。

地震灾害评估可以为地震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震学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地震安全水平。

地震安全主要从地震建筑和地震较少区域的构建方面入手,以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害。

地震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通过改善建筑物的构造和使用地震减振结构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震能力,减少因地震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地震原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由地球内部发生的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地震活动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

了解地震的原理对于地震的预测、防治、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弹性波传播•地震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主要有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一种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够穿透固体、液体和气体。

其传播速度约为每秒5公里。

•S波是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其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公里。

•表面波是地震波在地表面传播时形成的波,具有较大的振幅和波速。

主要有Rayleigh波和Love波。

地震震源•地震震源是指地震波产生的地点。

地震震源可以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板块运动剧烈的地震带上。

这类地震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大于70公里的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

这类地震虽然震感较弱,但能对近地表产生一定的破坏。

地震的震级与震源•地震的震级是反映地震能量大小的一个指标,常用的震级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在震中记录的震级,以地震波振幅的对数为基础计算得出。

•矩震级是对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它可以通过地震破裂断层的面积和滑动位移计算得出。

•震源指地震波的发生地点,常用的震源有断层震源、爆炸震源和人工震源等。

地震测定•地震测定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信息,来确定地震的震源、震级和震中位置。

•利用地震波到达时间差来计算震中距离,以三个或三个以上测台观测的数据,可以确定震中位置。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振幅大小和波形特征,可以计算地震的震级。

•利用地震波到达的不同传播路径和波速差异,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

地震的应用地震预测地震预测是指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异常变化和地震前兆,来推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范围。

•电磁法、地下水文法和地形地貌法可以观测到地震前地球内部的异常变化。

(6)地震解释与应用地震勘探 教学课件

(6)地震解释与应用地震勘探 教学课件
• 例如在灰岩地区找溶洞和岩溶塌陷部位, 封闭型空洞处会有振动延续变长的长周期 反射波形,图5.1-4是一石灰岩层中存在第 四纪生成的空洞的反射波场。
• 对时间剖面进行地质解释,需要将时间剖 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图5.1-4 空洞的反射波场
• 时深转换使用的速度应尽可能接近于 地层的速度,即由某一地质单元的层 速度vi乘以地震波在该地质单元的单 程旅行时间ti ,便得到该地质单元的 厚度hi ,然后对全部地质单元求和.
层混砂一般粘性土
0
IV 松软土层
Tg>0.80
在基础设计中,为解决建筑物抗震 问题,加大建筑物基础及整体刚度, 增加建筑物埋置部分的阻尼,减小 结构物振幅,提高自振频率,降低 固有周期,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 开地震的卓越周期。
• 地基固有周期的计算精度主要取 决于测定横波速度vs的精度,地 层既厚又简单,卓越周期越短, 波速法与常时微动观测值越接近。
• 才能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开地 震卓越周期。
• 地震卓越周期对于每种地基都 是个常数,其值相当于地基的固 有周期。地基固有周期可通过常 时微动的观测或波速资料确定。
1.子层周期求和法 子层周期求和法计算地基固有周期
巧的计算公式为
Tg 4i n1vhsi i
(5.2.5)
式中hi 为第i层地层厚度,单位为 m;vsi 为第i层横波速度,单位为m/s; n为土层数目。
• 修正速度资料,重新制作了深度剖面, 根据 CC层的真实高点位置,获得了 工业油流。
• 当存在多层界面时,当上覆构造复杂 时,会对下覆简单构造的波场产生影响, 出现与速度有关的假构造,称速度陷阱.
• 如上图所示,上覆为正断层,下伏 为水平界面的的模型,假设v2>v1,正断 层的波场如前所述,下伏水平界面的 波场变成了互相错断的三节时距曲线, 出现了假断点。

地震学chap6

地震学chap6

• 记为
2 2 ( 2 0 2i ) z 2 2 ( 2 0 ) 4 2 2 2 2 2i 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2 0 ) 4 2 2 ( ) 4 ( ) 4 0 0
• 地震仪的动态范围是精确记录的最小和最 大的振幅之差。仪器最好是使得可记录最 小的有感地震,同时有记录最大地震的刻 度。在宽的频率范围里具备有效灵敏度的 地震仪叫做宽频带地震仪。
28
图6.6 四种不同的垂直向仪器(老的IDA台站ALE,GDSN台站COL的 长周期和短周期信道,IRIS/IDA台站ALE)的速度响应函数
36
(6.1)
2z z 0 z
2 0
• 其中
02 k m
• 是无阻尼系统(D=0)的共振频率。定义阻 尼常数:
D 2m
13
• 对于(6.1)有两个特解及通解:
2 z1 exp[( 2 0 )t ]
2 z2 exp[( 2 0 )t ]
18
6.3 摆的受迫运动
• 若地面突然发生了运动,令u(t)是地面运动 的垂直位移,z(t)是重锤相对于地面运动的 位移,重锤的绝对位移为u(t)+z(t)之和。则 运动方程可写为:
dz(t ) d2 kz(t ) D m 2 u (t ) z (t ) dt dt
(6.2)
19
• 上式可写为
z ce
t
sin(t )
15
• 这里

2 0
2 1 2 2
2
• 两个任意常数分别为
c2 c c c , tg ( ) c1

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

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

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地壳是其最外围的一部分,由岩石组成,而地震则是由地壳中的构造活动引起的自然地质现象。

在地球的地壳内部,岩石是不断受到地热作用影响而处于运动状态的。

这种运动状态最终可能会导致地壳的变形和断裂,进而引发地震。

地震的起因地震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几块大大小小的板块,它们悬浮在地球的地幔上并在不断地移动。

当这些板块之间的运动受到阻碍时,会导致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

一旦这种应力积累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地壳破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是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它们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沿地震传播方向传播的波动,而横波则是垂直于传播方向传播的波动。

这些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并在地球的各个部分产生振动和震动。

测量地震的工具为了研究和监测地震活动,科学家使用地震仪来测量并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地震仪通常由感应器和记录仪组成,可以准确地检测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从而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

地震的影响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会造成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灾害。

地震还可能引发海啸、火山喷发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影响。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地壳内部构造运动和能量释放导致的。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监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提前预警并减轻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对于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灾工作,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不断提高应对能力,以保障人类的安全和生存。

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了解,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动理论与应用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动理论与应用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动理论与应用地球上的地震波动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和地质活动引起的,它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地震波不仅可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还可以应用于地震预测、资源勘探、地下水位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动理论与应用。

一、地震波动理论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的不同介质传播,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这些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产生影响。

因此,地震波有多种类型,包括纵波、横波、面波等。

其中,纵波是沿着波传播方向的压缩波,横波是沿着波传播方向的横波,面波则是按照地面表面传播的波。

地震波要在地球内部传播,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首先,地球内部必须存在弹性介质。

其次,介质的物理性质必须满足线性、各向同性、稳定等条件。

最后,地震波的频率必须符合介质的谐振条件,才能在介质内传播。

在地震波的传播中,可以用地震地质学、地震物理学和地震勘探等科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地震波的有效应用需要利用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共同推进。

二、地震波动应用1.地震预测地震波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和振幅等数据,可以判断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从而为地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2. 资源勘探地震勘探是现代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震波传播在地下形成的反射和折射波,可以反映地下各物质层的构造和分布情况。

利用地震波勘探技术,可以获得地下结构、矿产、油气藏等资源的信息。

3.地下水位监测地震波也可以用于地下水位监测。

水位变化会引起地下岩体的应力和变形变化,从而改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

利用地震波传播的各种特性,可以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总之,地震波动理论和应用都是地球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不仅有助于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质性质,还可以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的服务。

深入挖掘地震波动作用机制和应用方法,将有利于推动地球物理学等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地震的建筑力学原理及应用

地震的建筑力学原理及应用

地震的建筑力学原理及应用1.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由于岩石变形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现象。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对人类和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地震的力学原理地震的力学原理涉及地震波传播、地震力作用和结构响应等内容。

2.1 地震波传播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一种波动现象。

根据波动方向分类,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方向相同,是一种类似于声波的压缩波动。

纵波具有很高的速度和穿透力,对结构产生的破坏性相对较小。

•横波:横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动方向,是一种类似于水波的横向波动。

横波产生的地震力较大,对结构的破坏性较高。

2.2 地震力作用地震力是地震波对建筑结构产生的作用力。

地震力的大小与地震波的强度、频率谱特性以及建筑结构的共振特性有关。

•建筑结构在地震波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地震力导致结构产生应力和变形。

•地震力的横向作用会引起结构的偏心和扭转,从而造成结构的破坏。

2.3 结构响应建筑结构对地震的响应可以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模拟。

结构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构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结构的振动频率与结构刚度有关,刚度越大,振动频率越高。

•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建筑结构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响应,对结构破坏造成重要影响。

•结构的位移响应:地震力作用下,建筑结构会发生位移变形,引起结构变形和破坏。

3. 地震的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

3.1 抗震设计原则•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抗震规范的要求。

•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不易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能够通过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结构的受力传递路径应合理,不应出现集中力和脆弱点。

3.2 抗震设计方法•弹性设计:基于弹性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以线性弹性为基础,通过受力与变形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地震波动力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响应,保证结构抗震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
成因假说
一、地震活动的特点
1.宏观特点:伴有断层活动,特别是大浅震。

(因与果曾有争议。


(1) 强度:
1)相差悬殊。

目前可观测到-3~9 级的地震,折算为辐射的弹性波能可差18个数量级。

(人类长期观测的成果)
2.地震动的特点:
32[9-(-3)]≅1.15×1018
2)存在极限。

古今强震≤9.5级。

(2) 频带:
目前可测10-2~103sec 。

(上限与地球半径、速度有关)
(3) 频谱:
1)远场、大震具有共同的特征;2)细节各有个性。

(1) G-R 公式
3.震级─频度关系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描述)
Gutenburg 和Richter 对南加州和全球地震作统计研究,得出:
log 10N(M)=a -bM
其中,N(M)称地震频度,频繁程度,单位时间里的次数。

*Uppsala 地震研究所用1918─1964共47年的资料统计的全球地
震频度曲线:
震级地震频度N '(1/10年)
释放能量E (1023尔格/10年)
8.5 - 8.931568.0 - 8.4111137.5 - 7.931807.0 - 7.414958*6.5 - 6.956041*6.0 - 6.42100
30
全球的地震次数和能量(1918-1964)
log 10N =10.40-1.15M N 为每10年、震级为(M, M+0.5)地震次数的平均值。

( log 10N =8.73-1.15M N :1年中ΔM =0.1 M ±0.05 )
*表示不是实测数据是按公式外推的。

*宇津德治(日),1965─1974,n(M)dM(dM=0.1)
∫∞=M n(M)dM
N(M)
宇津德治(日),
1965─1974
Uppsala地震研究所
log10N(M)=7.38-0.936M∫∞=M n(M)dM
N(M)
可见:*对于指定地带(包括全球)均有类似公式,只是a,b值因地区和时段不同而不同。

*a表征在统计时段、区域内活动水平;b反映此时此地
大小地震的比例。

b小,大震相对多,b大,反之。

(2)能量释放速率
E=12.24+1.5M
利用log
10
可知,震级差一级,能量差32倍左右。

因此,每年释放的地震能量决定于少数大震。

log10NE=20.97+0.29M
Uppsala结果
M≥876
释放的能量比例(%)507590
Gutenburg和Richter估计,每年释放1025erg(约1千万千瓦~1亿千瓦),占地球内逸出热量的千分之一。

(3) G-R公式物理意义的探讨
*岩石力学实验发现:岩石受压破裂也有G-R关系;且b值与围压、介质有关。

*月球表面陨石坑尺寸、石头尺寸、小行星的大小、冲击月球的
陨石尺寸(由月震仪观测到);地质上断层的长度、墙上裂纹长度、对撞球碎片的尺寸,……,频度分布也有类似的性质。

目前用分形理论进行探讨。

4.地震的时间分布
(1)轮回性:不是简单的重复
(2)阶段性:四阶段
1)应力积累(平静); 2)孕震(活动性微弱); 3)能量大释放(强烈,短暂); 4)剩余能量释放(由强到弱)。


四阶段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1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2


(3)丛集性:四种类型
1)前震─主震型; 2)主震─余震型; 余震规律:
k n(t) = t+c k n(t) = (t + c) p
其中n(t)为单位时间内,震级超过某一数值的余震数。

k、c、p为常数。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3


主震─余震型 余震规律:
k n(t) = t+c k n(t) = (t + c) p
14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至6月1日4.0级以上 余震时序分布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6


3)震群型;
震群型
4)多发型。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7


5.地震的空间分布
存在明显的规律性。

较小区域上成条带分布,称地震带。


(1)全球地震分布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8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19


2014-4-29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章
20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占释放能量的77%80%左右的浅震(h≤60km)
许多中深震(60km≤h≤300km)几乎全部深震
(h>300km)
2)欧亚地震带
条带形不鲜明,情况复杂。

3)海岭地震带
窄、长、弱、浅;释放的地震能量仅占全球的6.1%而已。

(2)深度有极限(≤720km
)深度分布图
(3)和达─Beneoff带(1950年代初提出)
Beneoff
在岛弧区,震源分布在薄薄的斜层中(精确定位表明在平行的两个层面上)。

(有的仅厚度20km,斜面长600─700km)
*Beneoff带很出名。

1954年Beneoff用Gutenberg-Richter的资料画出斜面;解释成洋、陆之间的逆冲大断层。

定位不精,厚
~200km。

6.震源的时─空变化图象
(1)余震扩展区往往成片状,主震常常在一端
至2008年5月18日18:30的余震分布
(2)地震空区(填空性)
(3)震中迁移
①②③

⑤⑥


⑨⑩
迁移过程。

7.我国地震活动的几个特点
(1)数量多
破坏性地震2600多次;平均每年6级以上 5.4次。

二十世纪前80年中已发生:其中6级以上500多次;(2)分布广20世纪前80年中,全国30个省、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

*吉林有600km 的深震。

(地震活动带)
*1926─1975,50年内台湾发生M ≥7的地震24次,占全国的40%,活动水平最高。

大陆上西部地区活动水平高。

(3)独特性
全球的大陆内部(板内)M >8级的巨震集中发生在我国及邻国。

(地缝合线)
(4)灾害重
古今死人最多的地震均在我国。

中国地震局统计,1970-1980年间,我国地震伤亡比全球其它地区的总和还多。

1556年陕西华县,有名姓的达80多万;1976年7月28日唐山,死24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