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的意境

合集下载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清丽婉约、清新婉转、质朴含蓄而著称。

《如梦令》被认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文本世界生成的角度出发,浅析《如梦令》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如梦令》是一首描述爱情离别的词,全词流丽婉转,感情真挚。

从文本世界生成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分析词的背景和情感内核。

在宋代,女子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往往被束缚在家庭的琐事中。

而《如梦令》中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哀伤,这种内心纠结的情感在当时是很不容易被纵容的。

通过这首词,李清照抒发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在当时能够引起共鸣,展现了李清照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把握。

从文本世界生成的角度来看,语言和意境对于词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如梦令》中用典雅清新的语言,巧妙地表现了词人的情感,措辞细腻入微,让人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和思念的苦涩。

词中“双摧茉蔀青云,只影向谁分曹”这两句,巧妙地用景物比喻离别之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

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词人勾勒出了一个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世界,使得读者在阅读之余不禁为其感动。

还要关注词的结构与韵律。

《如梦令》以“常记”和“春心”为两首叠句,叠句的结构使得整首词的韵律更加流畅,意境更加深远。

在这种结构的支撑下,词人的情感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令人为之动容。

《如梦令》的韵律美也体现了李清照对词的严谨态度和追求,这使得整首词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触动人心。

要从文本世界生成的角度来看词的艺术价值。

《如梦令》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恢弘的意境和出色的结构韵律,展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词艺术功底和对人生、爱情的深刻领悟。

这首词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不仅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通过《如梦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词,感受到她对生活、对爱情的真挚表达,也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典词的魅力所在。

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例,分析李清照的词风。

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例,分析李清照的词风。

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例,分析李清照的词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比那黄花还要消瘦。

这句词是李清照词作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她独特的词风:
1. 情感真挚:李清照的词作常常表达她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句词中通过“莫道不销魂”表达了她的离愁别绪,情感真挚而深沉。

2. 婉约含蓄: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为主,她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情感。

在这句词中,通过“帘卷西风”和“人比黄花瘦”的描
写,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寂寞和思念之情。

3. 形象生动:李清照的词作常常运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感。

在这句词中,“人比黄花瘦”用黄花的憔瘦来衬托出人的憔瘦,形象地描绘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样子。

4. 意境优美: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在这句词中,“帘卷西风”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和忧伤。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含蓄、情感真挚、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等特点著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词充分
体现了她的词风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诗人,她的诗词多写爱情、家国情怀、生活琐事,风格清丽,含蓄婉约。

她的诗词以抒情为主,语言流畅婉转,意境幽静深邃,情感真挚动人,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新脱俗
李清照的诗词语言清新脱俗,不拘泥于俗套,她的诗词包含了大自然、人物、情境等,节奏感强,节奏宁静,押韵婉转,情感含蓄,善于运用比方和修辞,使诗句更加优美和生动,体现出李清照谨慎,深入人心的特点。

二、婉约含蓄
李清照的诗词富含婉约含蓄的情绪,她的诗句华丽流畅,但情感却深藏不露,暗含着深切的感受,涵盖了人生百态,表达了她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

她的诗词不像一些男性诗人的诗词那样直截了当、热情洋溢,而是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丝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三、朴实自然
李清照的诗词朴实自然,强调了生命本身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她讽刺性地抨击那些虚伪、浮夸和虚荣的行为,鞭挞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倡导真善美的生活方式,呼唤人们回归自然,珍视自己的本性和人性,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1。

浅析李清照词的意境

浅析李清照词的意境

浅析李清照词的意境摘要:在古代中国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明星。

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美、温顺表现出一番别具一格的神韵,她词作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独具匠心的语言、精巧和谐的形式、含蓄深刻的内容使得她的作品在宋代的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特别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升华为一种隽永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婉约精巧含蓄情景交融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既是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词、散文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情景交融,声请并茂,意境浑然一体,读后回味无穷,从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境界和情调。

她也因此备受历代词论家的仰慕和敬佩,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派的正宗。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

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王士禛就曾指出:“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李清照词的内容由于受生活和时代的限制,所摄取的题材也都是前辈词人所吟熟嚼烂的离愁别绪,但是李清照善于运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从极微细处状物传情,从而在传统题材的土壤中开拓出闪烁着独特光彩的绿洲。

她创造了独抒性情、空灵奇特的意境。

其词作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可谓空前绝后。

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清照词的意境。

1 栩栩如生的形象文坛上传世之作,无不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永葆其艺术生命力。

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清照词的抒情既抒词中之情,也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

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相融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

不论是活泼可爱的少女,还是失落寂寞的寡妇,都各有特色,别具匠心。

李清照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写闺阁心情,塑造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史学家认为是宋代女词人中的代表性人物,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力。

她的诗词以自然淳朴的情感、浪漫主义的倾向和艺术表现力强而著称。

以下是对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的赏析:一、自然淳朴的情感李清照的诗词情感表达自然、淳朴,没有底蕴深邃、状况复杂的复杂情感。

她的情感如白沙献瑶池一般,简单的表达中透露着深刻的情感思想,反映了她自然而然的情感感受。

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通过对昨晚的自然变化进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失恋的痛苦和回忆。

她把自己的感觉流露出来,而没有表现出欲盖弥彰的姿态。

二、浪漫主义的倾向李清照的诗词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她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爱情等主题的追求和渴望,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情感色彩。

她的诗词内容深入浅出,富有幻想性和遐想性,把私人的感觉融入到舒展的自然图景之中。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这一句就是流露出对失恋的痛苦和对追求爱情的向往的表达。

三、艺术表现力强李清照的诗词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和较高的艺术成就。

她运用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语言,把婉约、柔媚的情感深入人心。

她的诗词对于色彩的表现尤为绚烂,常用色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如《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现了诗人对失恋的幻灭,悲伤.而此时的海棠花带给人一种跌宕、悲凉的感觉,在敌我之间,更多了一份孤独感,衬托出诗人更深的失意与万分难过的感情。

总之,李清照的诗词把自然特征和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的自然背景产生不同的诗情,所表现的情感和表现方法,是文学创新的蓝本,她的文艺风格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之处,对于后人的文学原创有着深远的影响。

奇情妙文显风流——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手法

奇情妙文显风流——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手法

奇情妙文显风流——浅析李清照词的艺术手法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词句中富有浓郁的文学情调,把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倾倒,惊叹其神妙绝伦。

本文通过分析李清照词中的艺术手法,来探究词中奇特的美感,以赞美其高超的文学艺术。

首先,李清照词中充满了优美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她词中多以自然风景比喻人物心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思的流失,表达心情的萧瑟,充满了浪漫的情怀,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李清照词中还大量运用拟人手法,如《渔家傲·秋思》:“莫论前朝事,一杯浊酒尽余欢。

”这里把酒比喻成了一种欢乐,把人的欢乐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把容易忘却的前事尽快抛诸脑后,一起品尝浊酒,畅快淋漓的欢乐场面。

其次,李清照词中有着独特的节奏感。

她词中多以四字句和八字句为主,结合着抑扬顿挫,节奏有序,富有节奏美,如《蝶恋花·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里以四字句为主,句句节奏婉转,抒情有致,使人仿佛听到一首动听的抒情曲,让人沉醉其间。

此外,李清照词中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内涵。

她词中多以抒发心中情感和思绪为主,言简意赅,句中蕴含着浓浓的爱意,如《蝶恋花·昨夜雨疏风骤》:“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在这里以花门为比喻,表达着李清照对客人的热情招待,感受到一股淳朴的真情流露。

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以其优美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清新的节奏感,深厚的感情内涵,让人叹为观止,深深地感受到一股淳朴的美感。

其超凡的文学艺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和传承。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在唐宋两朝的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所创造出的意境深具特色,是我国词文化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学题材。

在论证李清照词的意境的历史作用,我们不仅要深入地认识李清照的创作思路和词文化以及其文学地位,同时也要从细节上去探究她生前创作的词中蕴含的不同类型的意境。

首先,李清照用她细腻的抒情,来抒发她对小百合的圆满与幻想。

她全是用抒情性的语言来表达,强调其心灵上的感受。

比如她的《西江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纤夫但照长烟波,渔歌入夜无人听。

”其中她用抒情的言语勾勒出淡淡的离别的情调,把美的思念和遥远的江河如何对远方的离别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情感宏大而抒情,令人动容。

李清照还把一种淳朴而端庄的精神塑造在她的词中,形成一种婉约而接近自然的意境。

比如《渔家傲秋思》,“雁回高楼引愁眼,又见火烧空山河。

千山暮雪断绝路,萧萧班马入寒寺。

”李清照以婉约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沈思和抒发,语句中有着沉郁的思考、苦闷的悲愁,又有绿意的秘境、瑰丽的景色。

这种淳朴而端庄的精神,使得词中蕴含的意境变得更加温情动人。

此外,李清照还把一种婉约而空灵的感受放入她的作品之中,以空灵而寂寞的意境来刻画其对自然界的思考。

例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黄花一枝开。

”她以空灵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放到这些自然语境中,营造出一种沉醉而又空灵的意境,使其在文学上更加宽广而自然。

总之,通过上述对李清照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类型意象,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把一种抒情和美好情感放入她的作品之中,勾勒出一个温暖而宽广的文学世界,因此其在文学史上所塑造的意境便更加深邃,也让后世的文学家产生了很多的启发,从而使得我们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李清照的词文化。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1. 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李清照的诗词情感特征以清新淡雅、悠然自得为主,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仙风道骨的境界。

她在诗中抒发出对爱情的渴望,但又不失清高,把激情化作淡淡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而又抒情的清新之意。

她的诗歌中更多的是抒发出对生活的淡然,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之中,表达出一种自然而又淡雅的情怀。

李清照的诗歌情感特征淡淡的,没有张扬,也没有太多的浪漫,但是却能够把她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淡雅的情感。

2.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风格,字数在200字以上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以其独特的节奏、押韵和抒情性而著称。

她的诗歌通常以五言、七言古诗为基础,又有自己的特色,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她的诗歌中渗透着浓郁的婉约风格,抒发了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

此外,她的诗歌中还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自然风景与情感融为一体,把淡淡的悲伤和深沉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的诗歌艺术风格也受到了众多诗人的影响,她的诗歌中不仅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有着清新的节奏,把自然风景与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被誉为“诗仙”。

3. 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词,以情感表达为主,有着浓郁的悲伤情怀。

她的诗歌,多以抒发心中的悲伤为主,抒发了她的孤独、无奈、失意之情,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愤怒,以及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

此外,李清照的诗歌也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对友情的珍惜、对家庭的深情等。

此外,她的诗歌还有着浓郁的哲理色彩,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总之,李清照的诗歌,以情感表达为主,有着浓郁的悲伤情怀,表达了她心中的悲伤、无奈、失意,以及对爱情、友情、家庭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4.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形式李清照诗词的艺术形式是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她的诗歌结构主要有五言古诗、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三种形式,其中以五言古诗最为常见。

浅谈李清照词的意境美

浅谈李清照词的意境美

浅谈李清照词的意境美摘要: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较有成就的古代女作家,其作品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情、温顺表现出一翻别具一格的意境。

她所创造出的意境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

既有形象上的美,又有绘画上的美;既有音乐的美,又有含蓄性的美。

笔者就这一特点谈了写自己的粗糙之见。

关键词: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自小受父母影响较大,很小便有诗名。

他和赵明诚结婚后,共同致力于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生活比较美满。

靖康二年,她和丈夫相继避兵江南。

后来,明诚病死,她只好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较有成就的女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

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美、温顺表现出一番别具一格的意境。

意境,即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所谓意境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创作客体的客观形象的结合物。

意境既是诗歌创作所追求的的最高境界,也是词、散文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首好诗、一首好词的成功创作,最终取决于它所营造的意境。

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

作家怎样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通过客观形象传递给人们,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这是古代诗人、词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所追求的一个共同方向。

李清照的词作在这方面是做的较为出色的,她所创造出的意境给人的美感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形象上的美,又有绘画上的美;既有音乐的美,又有含蓄性的美。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李清照(1084年-1151年)是宋代著名词人,被尊称为“卓文君”,她的词歌扬流传千古,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1. 抒发真情实感:李清照的词作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了强烈的感受力。

她的词语简洁明了,寥寥数语就能表达出心灵深处的情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作者内心的波澜。

2. 丰富的意境描写:李清照的词情景交融,富含丰富的意境描写。

她能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感情相结合,通过描绘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色,表达出心中的情感。

她的词语色彩鲜明,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多样化的题材:李清照的词作题材广泛多样,有婉约的女儿词,也有慷慨激昂的边塞词。

她的词作题材有时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关怀,有时又表现了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与体验。

她的词作细腻入微,既展示了女性的柔情和细腻,又具有男性所喜爱的豪情壮志。

4. 独特的音韵结构:李清照的词作在音韵结构上具有独特之处。

她善于运用对仗、回文、押韵等手法,使词语既有韵律之美,又有音韵之趣。

她的用字简洁,含蓄而深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具有卓越的成就。

她以真情实感、丰富
的意境描写、多样化的题材以及独特的音韵结构,为古代词坛增添了璀璨的一笔,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

论李清照词的意境
意境:幽美深远
意境就是表现在诗歌、戏剧、小说、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
中的一种富于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诗词在艺术上的最
大特点就是创造意境。

近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

”“言气
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他认为词人除了要有高格调之外,
还应“于意境上用力”。

李清照可以称得上是这样一位作家。

她善
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溶铸在一起,在词中创造出诗情
浓郁、画意盎然的境界,非常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奥
秘。

例如《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这首词写的是春情。

细雨绵绵的晚春时节,天气潮湿,令人烦闷。

词人整天关着房门,欲倚阑远眺没有心情,想出外游春也无意趣。

词中把寂寞无聊的情绪跟重门紧闭的环境、斜风细雨的天气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人娇慵无力的神态,惆怅自怜的情怀,都写得细腻传神,呼之欲出。

而意境的幽深优美,尤为耐人寻味。

清代毛先舒说这首词的结句,“忽尔开拓,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

直如行云施展自如,人不觉耳”。

说的就是这种清空婉约、毫不沾滞的境界。

情景婉唱声情双绝_李清照词中_意境_浅析

情景婉唱声情双绝_李清照词中_意境_浅析

42XIANDAI YUWEN2009.08安。

苏轼就这样敞开胸怀,重新体味人生,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处世方式——既能超然物外,又始终不放弃爱物之心、入世之心,不须辞官,不须归隐,同样达到心灵自由、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境地。

这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处世方式使得他被贬海南仍能坦然以对:“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

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和陶拟古九首》之二)、“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和陶王抚军座送客》)。

这种处世方式也使得他以更为宽广的眼光和凡物皆有可观、触处生春的审美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

所以,尽管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六“无”的日子,但仍觉南方景物和事物皆美:“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和陶归园田居》之二)、“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和陶归园田居》之三)。

而且,身处逆境仍不忘关心百姓:去城东学舍看学生学习却发现“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和陶示周掾祖谢》),为此非常痛心,写《和陶劝农》诗劝海南人民重视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苏轼“师陶”而不局限于陶,有继承,有超越,为后世士人树立了两个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处世方式和凡物皆有可观、触处生春的审美心态。

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触处生春的审美范式是对陶渊明以情观物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处世范式是对陶渊明那种偏离了传统主流价值、而隐逸草野、去探寻个体诗意化生存之路范式的超越:用同一种价值尺度整合了古代士人进退、仕隐两种处世态度,所以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这为宋以后仕途遭受坎坷后既想坚持操守又想全生养性的士人所深深向往。

注释:[1][清]纪昀,永容:《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苏轼:《苏轼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陶秋英编撰, 虞行校订:《宋金元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李清照全部经典的诗词及情感表达

李清照全部经典的诗词及情感表达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著称。

她的诗词作品涉及爱情、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表达了她独特的思想感情。

一、爱情题材李清照的诗词以爱情为常见题材,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忧伤和离别之苦。

她的爱情诗歌中总是充满着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让人感受到她对爱情的热切渴望和深沉感情的流露。

她的《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现了她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伤。

二、人生感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她对人生的种种体验和感悟融入了她的诗词创作之中,用她独特的诗意表达出来。

她的《如梦令》中写道:“晓来雨点如珠落,伴我归山秋水深”,表现了她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三、自然意境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中,自然意境也是一个常见的创作主题。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她的《如梦令》中写道:“却道天凉好个秋”,展现了她对清爽秋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总结: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称。

她的诗词作品涉及爱情、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她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她那缠绵的爱情词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无不体现出她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也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女词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著称。

她的诗词作品涉及爱情、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表达了她独特的思想感情。

在她的诗词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李清照的爱情题材诗词中常常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忧伤和离别之苦。

她的诗歌中充满着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让人感受到她对爱情的热切渴望和深沉感情的流露。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风格清新婉约,表达了女性的柔情和对爱情的追求。

在她的词作中,体现了以下几个艺术特征: 1. 婉约风格: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清新的风格为主,她善于运用词藻、修辞手法和音韵美来表达情感,使作品充满了柔情和美感。

2. 情感真实:李清照的词作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细腻情感,她以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3. 以事代词:李清照的词作很少明确地表达情感,而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暗示情感,表达思想,使作品更具有含蓄性和深度。

4. 以音律为重:李清照的词作讲究音律,多用押韵、对仗、变调、律呼等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

5. 人文关怀:李清照的词作中不仅表达了情感,还关注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和爱护,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清新、情感真实、以事代词、以音律为重和人文关怀等艺术特征为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浅议李清照词的审美意蕴

浅议李清照词的审美意蕴

浅议李清照词的审美意蕴在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才华横溢的文人骚客层出不穷。

他们或直面现实写出了针贬时弊的战斗激文;或驰骋想象,勾画了理想王国的美好图景;有的以诗歌为阵地,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有的把词赋作为媒介描绘奇丽的自然风光。

传达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在浩如繁星的名家行列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又以其独特的风范,屹立于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奇异的光彩,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对李词的评价是中肯贴切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李清照的词以其风格的淡雅清疏,内容的情思丰赡,创意的独到出奇,取得了独特成就。

一、平淡之中见情致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的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1、善于选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体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如《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的动作描写,传神的表现出初到南方时不习惯夜雨霆霆的烦躁心理,而“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怕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等动作细节,也典型的表现出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情。

在《醉花阴》中更是通过“瑞脑销金兽”、“玉枕纱厨”等一系列美好景物,美好环境的描绘增强刻画了她的愁闷心情和离情别绪。

2、她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又极富创作才能,因而往往能抓住瞬间的感受,借助具体物象表达出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李清照对心理世界的展示,是文学花苑中绽放的奇丽凄美的花,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用委婉含蓄的笔墨传神的表达了真实的情感历程,以独有的芬芳和清丽牵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

作于其夫赵明诚某次远行后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秋)虽是以离愁别绪主领全篇,但又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具体景致寄托情思,充分展示出闺中少妇丰富的内心世界。

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

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

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的女词人,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她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李清照的词作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

一、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点1. 真挚感人:李清照的词作情感真实,不做作,贴近生活。

她能够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真挚而纯粹的情感,令人动容。

2. 抒发离愁:“千里共婵娟”,这句经典开篇使得李清照在表达离别之情时显得格外凄美动人。

她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手法来抒发对亲友远去或者爱侣分离所带来的伤感之情。

3. 唯美浪漫:李清照擅长营造优美、富有幽香氛围的场景,并将自然景色与个体感受相结合,形成了既具体又抽象、既客观又主观的艺术形象。

4. 技法独特:李清照常用对仗、借物抒情、婉转表达等技巧,使她的词作更具音乐性和韵律感。

同时,她也善于使用典故和历史事件来增强词作的文化底蕴。

二、李清照词作的思想内涵1. 唱吟人生:在李清照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人生苦难与无常的体验与领悟。

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或者个人经历,她将自己对世事沧桑以及爱情离别之感悲凉而淡泊地展现出来。

2. 叙述女性命运:作为一位女性词人,李清照用笔赞美了古代女子们勇敢坚毅地面对困境,并渴望得到真正幸福生活的愿望。

她关注着妇女权益,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通女性所处位置和心理状态。

3. 思考宣泄:在快意恩仇之余,李清照也有不少伤怀忧国之辞。

这些作品表达了她对时事政治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对国家疾苦的担忧。

三、李清照词作的影响与意义1. 文学成就: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性诗人。

她用自己细腻动人的文字,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2. 社会价值:李清照通过自己的词作反映出当时社会风貌和女性处境,提高了妇女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同时,也启迪着后来者对于个体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3. 传承发展:李清照是唐宋时期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词人之一。

浅析李清照词作的婉约气质

浅析李清照词作的婉约气质

浅析李清照词作的婉约气质李清照是南宋时期女词人代表,号易安居士。

她擅长写词,流传下来了多首杰出的宋词佳作。

早期的词多写的是闺中和相思,后期的词更多的是抒发对故国的忧思以及凄苦身世的感叹。

李清照是标准的婉约词人,她善于把自己真切的情感,借助词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得婉转柔美,蕴藉含蓄,这也就成了李清照词的主要特色[1]。

温婉含蓄是李清照词作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她的经历中,生活环境都写在了自己的作品中,很多词句都让人联想起了她的遭遇。

比如在《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这句,一个“住”字,暗中透露着风雪已经接连着好几天了,好不容易才停下来的意思,她的心中也感觉到了轻松。

尘土中散发出香气,花也都凋谢了,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又有其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景物尚且如此又何况是人,美好的事物转眼变成云烟。

在《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直都被人们广为称道。

不要说秋风不让人感觉到伤神,西风卷起珠帘,这帘子里的人比黄花都要消瘦呀。

没有花容月貌,尽显面色憔悴、弱不禁风。

虽未将思念放置于字里行间,但人物内心的多愁善感都表露无疑[2]。

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为世人留下了她的独特风格。

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她的语言独具特色,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便别开生面。

她还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李清照的语言清新素雅,加之她精通音律,使她的词声韵和谐,音韵流转[3]。

与她同时的王灼,在贬斥她时,也不得不承认她“自少年便有诗名。

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若本朝妇女。

当推文采第一。

”如此评价也是很高。

李清照才华卓绝,品德高尚,然而一生道路曲折,遭遇不幸,晚景更加凄凉,的确是一个悲剧。

她的一生感情经历都概括在了词作之中,并著以婉约的气质独树一帜,她的才华和成就一直以来都得到世人的公认。

纵观李清照的词作,可发现她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调,富有巧思的笔下,情感表现的真挚、文字温婉而又写实,才有了和南唐后主李煜齐名的才女李清照的称赞之名。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从文本世界生成角度浅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如梦令》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通过角度从文本世界生成方面浅析,
本文将探讨该词的词牌、主题、情节及意境等方面。

首先,该词的词牌为“如梦令”,来源于元曲《南柯梦》中的曲牌“如梦令”,表示
如梦般的虚幻和不真实的境况。

在该词中,“如梦”也成为了主题之一。

作者以自己的亲
身经历,将梦境与现实相互借鉴,探讨了人生中的脆弱与无常。

其次,在情节方面,《如梦令》讲述了一段与故人的相聚与分别的故事。

词的前半部
分描写了忆往昔,怀旧思念的情感,从吟诵南音、听得故人才调,到与故人共舞、醉饮天下,表现了诗人与故人旧情难忘的情感。

而词的后半部分,则从梦境中的相见到现实中的
离别,再到自我坚持与反思,突显了诗人对故人和自己生命的深切思考。

最后,该词的意境丰富,有清新雅致的南音悠扬、令人陶醉的酒宴氛围,也有温馨感
人的别离场景,以及梦幻与清醒的对比等描写。

其中最为出彩的是“空余恨”,表达了诗
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懊悔和追悔的情感,纵使细腻地描绘出人生的繁华和光景,也无法挽留
时光的流逝,无法抵消人生遗憾与遗憾。

总之,《如梦令》生动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表达了对于逝去岁月的留恋和惋惜,尤其在文本世界生成方面,通过对于情节、意境等方面的刻画,以及对主题的深刻反思,
展现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与情感世界。

李清照词的意境

李清照词的意境

李清照词的意境李清照词的意境李清照的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在艺术上她要求精铸历练,格调要高雅,典重。

把一生的经历付诸在词作上,她的人生晚年,与词作为伴,留予世人词作不是很多,但价值不浅。

李清照词的意境(一)意境之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意境就是文学作品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写展现出来的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意境是诗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此李清照在探讨词意境的特殊性质时,根据《论词》中对词提出的审美要求:“词作品有完整的,浑然的意象的结构,给人以整体完美的审美感受。

须用得贴切自然。

还说词的风格不纤巧,要沉着、典雅。

”所以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实践了她的主张,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首《声声慢》真是写尽了李清照内心的痛苦,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之后的悲痛情感。

开头三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晚年冷清,孤寂的生活状态,给全文定下了一个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就意象来说词人把这种心境置于“乍暖还寒”的深秋时节,尤显无比凄苦的情感。

雁过使人“伤心”,亦渲染出悲秋之意。

“晚风” 进一步抒写“冷清”等意象。

只好用酒来排遣身心的寒意望向天空,看到雁往南飞,想到自己也是背井离乡的来到南方,原来和它们也算是“旧时相识”。

勾起自己沦落江南的愁思别绪中来。

即抒写出了此时此刻的场景,又刻画了心理的素状,使词的意象与情趣契合在一起。

“黄花”本是秋天最美的花,但此时已凋残不堪,其“憔悴损”的形象显然亦是晚年词人的写照。

借物比喻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

这么多个意象烘托词人这满腔的空虚寂寞之情无处寄托。

“梧桐” 、“细雨” 本是秋天的意象,而缀以“点点滴滴”则涂抹上更悲凉的感情色彩。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达到了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李清照诗歌特点

李清照诗歌特点

李清照诗歌特点
李清照的诗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情真挚、婉约:李清照的诗词表达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2.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李清照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3. 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李清照的诗词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用寻常语度八音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得她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李清照的诗词善于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5.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李清照的诗词在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这也表现出了她对中原的怀念。

6. 将南宋的生活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李清照的诗词将南宋的生活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她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诗歌特点可以用“婉约、清新、忧愤、深沉”来概括。

她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李清照词的意境
摘要:在古代中国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明星。

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美、温顺表现出一番别具一格的神韵,她词作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独具匠心的语言、精巧和谐的形式、含蓄深刻的内容使得她的作品在宋代的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特别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升华为一种隽永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婉约精巧含蓄情景交融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既是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词、散文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情景交融,声请并茂,意境浑然一体,读后回味无穷,从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境界和情调。

她也因此备受历代词论家的仰慕和敬佩,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派的正宗。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

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王士禛就曾指出:“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李清照词的内容由于受生活和时代的限制,所摄取的题材也都是前辈词人所吟熟嚼烂的离愁别绪,但是李清照善于运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从极微细处状物传情,从而在传统题材的土壤中开拓出闪烁着独特光彩的绿洲。

她创造了独抒性情、空灵奇特的意境。

其词作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可谓空前绝后。

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清照词的意境。

1 栩栩如生的形象
文坛上传世之作,无不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永葆其艺术生命力。

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清照词的抒情既抒词中之情,也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

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相融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

不论是活泼可爱的少女,还是失落寂寞的寡妇,都各有特色,别具匠心。

李清照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写闺阁心情,塑造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

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的上片就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青春亮丽、天真纯洁的少女形象。

瞧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纱轻飘,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

其中“慵整”二字用得则恰当好处,把少女荡秋千后极度疲劳,双手麻木,懒得活动的神情尽情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露浓花瘦”这一美妙意象同“薄汗轻衣透”的少女形象两相打通。

露浓似喻少女的轻汗,花瘦似喻少女的姿影,花和少女一而二,二而一。

词的下片通过写少女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想动弹,突然翻起波澜,客人来了(应是异性少年)。

这“薄汗轻衣透”的少女,
未免感到自己这副“露浓花瘦”的样子有点失态,慌慌张张地穿着袜子含羞躲开,头上的金钗也无意中悄然滑落。

然而这少女又不是一味地惊慌失措,而是极有情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料想这定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能大胆地见。

“却把青梅嗅。

”是一种有意无意掩饰自己的娇羞和心事的绝妙情态。

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的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爱恋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栩栩如生。

寥寥四十一个字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美感一览无余。

她后期的词虽然主要抒写个人不幸,但这些已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时代变乱中,满怀离愁别恨的思妇形象“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萧》),“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更是“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凤凰台上忆吹萧》),“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

我们仿佛看到她们的生活,窥见到她们的灵魂。

例如:“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

表面看来,这首词句句是写景,有庭院、重帘、薄云山、梨花等自然风暴,“倚楼无语理瑶琴”句细微地透露了妇人默默无言,又脉脉欲语摆弄瑶琴的心理情态。

无语理琴的闺人形象,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

她把缕缕淡淡的愁情带入了画面,形成了全词的氛围,使每一景、每一物在“无语”之中都笼罩着一层愁雾,这就使画面升华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

我们未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从李清照的作品中向我们走来。

几分同情,几分哀怜、几分喜爱。

李清照更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塑造,一人一物,一景一色,互相衬托,皆成意境。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象征,也象征南渡后国土一片残花败柳的凄凉景象。

“日晚倦梳头”更是词人国破家亡后陷入悲痛绝望境地的真实写照。

词的上片描绘了云鬟慵理、双泪垂面的妇女形象,词的下片描绘了游船轻小难载重愁的情感。

词人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化作优美动人的意境,又是如此地缘情绘景,把缕缕哀怨的浓愁化成了一幅幅形色境界兀现的图画,如诗如梦……
2 独具匠心的语言
李清照,力主词“别是一家”。

她不追求辞藻的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她以惊人的才华,大胆的笔触,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不着痕迹,还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婉约深细,而又意境深远。

如《念奴娇》中日常口语就很多,有“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看今日晴未”等,浅显自然,那《声声慢》中“守窗独坐”以下,完全口语化,却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感情,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灵魂的呼唤,震撼人心,如泣如诉,惆怅至极,令人悲悯。

李清照还擅用白描手法进行铺叙,不像柳永采取直接夸饰的语言进行铺叙,也不像秦观采取委婉的语言进行铺叙,她采取的是明白省净的素洁之语,进行白
描,间有议论和抒情。

如她的《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词中塑造了一个刻意伤春又伤别的女主人公形象。

因为当时赵明诚不在家,适逢清明,是她的感慨之作。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词人与丈夫离别后深闺寂寞之情,以及寂寞闺中人从伤春的情绪到盼望游春的心理转变过程。

又如她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3 精巧和谐的形式
李清照词以其独特的长短、节奏和旋律体现着文学的音乐美,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舒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音韵和谐,对于意境的创造也有很大的帮助。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韵到底,节奏明快,给人以舒适、愉快的感受,“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使韵脚的变幻,随感情的起伏变化而变换,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在词里很喜欢用叠字、叠句来增强词的音乐性,如“争渡,争渡”,“浮槎来,浮槎去。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或是改换两个字,但字数不变,因而音调和谐,句势整齐,语言流畅,节奏轻快,既淋漓尽致地表达词人情感,又合乎词的格律,极富音乐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