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七律长征(新)
七律长征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 (金沙江渡口)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 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 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 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 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 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 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 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 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 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 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 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 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 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 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 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 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 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 指大渡河。
铁索: 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 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24 日攻占大渡河右岸石棉县安顺场,歼灭守敌两个连。 次日,红一军团第一团第一营第二连17名战士在连长 熊尚林率领下,乘一只小船,冒着敌人猛烈的火力, 强渡成功,击溃左岸敌守军一个营。因大渡河水流湍 急,不能架桥,只有4只小船,每天只能渡一个团。 中央军委决定夺取上游沪定桥为渡河点,部署红一军 团第一师及干部团归聂荣臻、刘伯承指挥,循大渡河 之左岸,林彪率红二军团指挥部、第二师主力及红五 军团循大渡河之右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 桥。
《七律·长征》课件完美版(共10张PPT)
前例的壮举。毛泽东主席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禁
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生命的珍贵与独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喝彩,用心的呵护生命,并且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精彩的光芒。有人说,生命如此 宝贵,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答:(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久遭贬谪的自己比作“沉舟”“病树”,抒发了身世浮沉之感,同时借景物的变化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④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协调各利益群体,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3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C. 沉溺虚拟空间,远离现实生活,不利于健康生活 用中国民族乐器合奏的拉脱维亚名曲《道加瓦河》引来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喝彩,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④项符合题 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源泉,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不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长征路线图
飞夺泸定桥
巧步骤,尤其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采用“四三二一”的方法,逐个击破文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正确了解此篇课文,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A.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完美版)
七律· 长征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 的精神?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飞夺泸定桥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 大渡:指大渡河。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 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 句意: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 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 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 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 定桥的惊险悲壮。) • 这两句诗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 桥的两次战斗。“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 快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万水/千山/只 / 等闲。 . 五岭/逶(wēi)迤(yí ) /腾细浪, .. 乌蒙/磅礴(bó)/走泥丸 (wán)。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mí n)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课文小结
•首联: 总领全诗,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颔联:承“千山”,以 五岭山脉、乌蒙山 为代表。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典型。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翻过岷山的 喜悦 。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毛泽东在 •本课是 全诗生动地概述二万五千里长征 时的艰难历程,热 情洋溢地赞颂 中国工农红军 不畏艰险、英勇顽 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和________________
5《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感悟精神
红军的身上有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题概括
课文中心思想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5 七律.长征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首著名 的诗歌——《七律·长征》。
背景简介
长征背景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远征,是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在1934年至1936年间,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
历经艰难险阻,翻越了十八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四条大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途中遇 到的困难。
平常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译文: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一切艰难困苦,他 们把万水千山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品读诗歌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 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
译文:绵延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 浪在起伏,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 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
句,共四句,形成七个音节的规律。这种体裁富有节奏感
,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长征”是这首诗的诗题,是指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 军队的围追剿,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这两个 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七律长征这一题目。
整体感知
七律·长征
七言律诗。分四联:
首联、颔联、颈联 和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难在何处?
《七律·长征》
国民党 片面抗战路线
战场
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原因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结果
建立敌后根据地, 与日军持久战
丧师失地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全
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 C )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
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D是否满足英美的要求
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总 兵力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280 优于 解放军 万 敌军
大为 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 365 军队 万
不足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落
阶段
项目
时间
战绩
粉碎国民党全 面进攻
粉碎国民党重 点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 入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1946年夏至 1947年春
1947年春至 1947年夏
2.意义: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 要准备
抗战结束时中共力量一览表
党员
根据地面积
军队
人口
120万 100万平方公里 120余万 近1亿
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八年抗战的战绩
作战
消灭日伪 军
消灭日军
缴获枪支 缴获各种炮
118万余人 52.7万余人 12.5万余次 (占伪军的 (占侵华日军的 69.4万余支 1800余门
胜利:渡江战役
经济上: 土地改革
谈判成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B、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E、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中共虽然作出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 七律长征课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七律长征课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课文简说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七律长征的阅读答案
七律长征的阅读答案篇一:五上语文作业本答案25 七律·长征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红军不怕远征难( 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xié xi án)。
(2)更喜岷( mínɡ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2 比一比,再组词。
征(征服)度(温度)崖(悬崖)证(证明)渡(渡河)涯(天涯)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4 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毛泽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3)圈出画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暖”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表现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暖”和“寒”相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敬佩之情。
篇二:第九册七律长征试题及答案25 七律·长征轻松起步1 我会用一字组多词。
)()()())()()())()()()2 我能快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没有错字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在错别字下用“”画出,并改正)(1)欣赏观赏赏月品赏(2)时候气候以候候鸟(3)版图黑版出版版本(4)积累积聚积极积攒3 对号入座(同音字填空)。
(1)xiàn 贡( ) 呈( )( )入界( )(2)jìng 究( )( )赛清( ) 洁( )(3)yōu ( )秀 ( )久( )愁清( )4 我会用恰当的词句描述。
第25课《七律·长征》预习案
第25课《七律·长征》预习案预习任务:1.利用各种途径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利用各种记忆生字新词的方法,熟记本课生字新词。
3.采用查字、词典结合课后注释的方法理解诗的内容。
第25课《七律·长征》导学案教材分析: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
生动的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导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难点:弄懂词语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导学课时:两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看过电视剧《长征》吗?谁能说一说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吗?学生根据看过电视剧《长征》的印象自由谈,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
2.是啊,同学们所讲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长征是非常艰苦的,红军历经千心万苦,终于在1935年十月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毛泽东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征》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资料介绍(课件展示)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长征简介: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指红军长征路线地图),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纵横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采用自主学习法)三、小组合作,展示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我们赣南山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当年红军从这里越过wēi yí________的五岭,跨过páng bó________的乌蒙山,攀着铁suǒ________飞过大dù________河,是何等的英勇。
(2)勇敢的红军把连绵的乌蒙山看作是ní wán________,历尽艰辛越过mínshān________,胜利到达陕北。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千(山)万(水)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2)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①冷②穷困③害怕(3)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①脸上的表情②体面,面子③颜色。
4. 预习课文并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开国领袖__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诗人和书法家,这首诗写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
(2)中央红军长征始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其间经过________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________里。
5.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红军不怕远征难,成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万水千山”形容山多,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精选27篇)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精选27篇)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1草履铿锵越险滩,苍凉冷月浸心寒。
激昂号角心犹奋,威武单衣血未干。
百战炮声萦悦耳,千军马啸跨征鞍。
红旗插到陕甘地,雄壮英姿天下观。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2红军创举写宏篇,革命长征意志坚。
草地冰山庭步过,枪林弹雨战场穿。
桥横大渡奇兵出,浪涌金沙妙计旋。
突破重围星火燎,党旗插遍映红天。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3(一)饮断炊绝万里征,踏平脚下六盘峰。
十八勇士夺泸定,千百英雄攻乌蒙。
铁骨丹心凝壮志,满腔热血写忠诚。
重关险阻无人惧,陕北会师亮晏灯。
(二)万里征途路不平,风霜雨雪昼难停。
湘江横渡出奇策,赤水迂回巧布兵。
遵义转折迎曙光,吴起胜利盼光明。
红军壮举山河震,一曲高歌举世惊。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4苏区失利反思深,遵义功推掌舵人。
百战奇谋终化险,挥鞭策马伴诗吟。
* *高擎赤帜为工农,四海英豪尽向风。
三是箴言犹在耳,延河宝塔焕新容。
* *雪峰草地几重关,回首征途创业难。
接力兴邦旗不倒,奏功英烈尽开颜。
注:“三是”指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5挥手洒泪别亲人依依难舍离故乡父子牵手倾肺腑夫妻相拥诉衷肠一双双深情的眼睛饱含牵挂的泪光那与田野里的鸟儿一起飞扬的战旗呢那奔驰在乡间山路上清脆的马蹄声响呢那打谷场上练兵时生龙活虎般的身影呢那军民一起欢庆胜利的笑脸呢多少父母妻儿啊在漫漫长夜里盼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圆而亲人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6起义建军历艰险长征突围排万难遵义重选毛委员奇谋伟略巧用兵四渡赤水斗敌顽金沙铁索洒热血雪山草地忍饥寒会师延安开新元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7久夏的烈火怎能被厚雪覆盖漫天的风雪焉能把壮士的雄心浇熄二万五千里的距离岂能阻挡英雄前进的铁蹄踏遍雪山草地只为把燎原的火种传递红军用一双双草鞋来寻觅正义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土地红军用十万之众的牺牲撰写着一个个惊世骇俗的传奇在二十世纪的《史记》里满满填写着煜煜生辉的两个字那就是:真理五次围剿不过是一两个面包而已谈笑间就被英雄吞进了肚里敌军重重飞弹雨泸定桥上尽英雄红军用几百个日夜兼程的跋涉把敌人彻底的踩在无法言表的颤抖里涛涛金沙江没有沉默巍巍乌蒙山不会忘记五岭逶迤又怎样大渡桥横又如何千山万水红军只当泥丸跨过去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只有红军才能写下这一无法超越的传奇擦干历史的血迹80年后的今天我提起这支不会写诗的笔用我满腔的敬爱写下红军您们的壮举永远不会被下一代忘记踏着新世纪的辙痕追寻着红军长征的足记我们还将勇敢的走下去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8五千年文明沧海桑田越腾宛如英雄长征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人要有气节,有追求就有壮丽人生物竞天择万紫千红一人,一个世界一生,一次长征唯有将自己融入人民的海洋方有波澜壮阔的万里汹涌将一滴水升腾为一缕清梦方有旭日东升的漫天彩红祖辈的基因在我的身上创新发展愚公的梦想牵动着子子孙孙的无穷融入滚滚洪流向着未来——长征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9当日寇的铁蹄疯狂践踏东北罪恶的魔爪又向华北伸进妄图侵吞我中华大好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发表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战的《八一宣言》而反动派却倾巢而出层层围剿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高举抗日的旗帜带着对苏区人民的无限眷恋告别红色根据地举行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在雁阵惊寒时节的血色黄昏信步迈出革命的摇篮跨过于都河踏上悲壮而艰难的远征之途描绘人类历史最壮烈的画卷二挥手洒泪别亲人依依难舍离故乡父子牵手倾肺腑夫妻相拥诉衷肠一双双深情的眼睛饱含牵挂的泪光那与田野里的鸟儿一起飞扬的战旗呢那奔驰在乡间山路上清脆的马蹄声响呢那打谷场上练兵时生龙活虎般的身影呢那军民一起欢庆胜利的笑脸呢多少父母妻儿啊在漫漫长夜里盼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圆而亲人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三雪皑皑,野茫茫风啸马嘶,挽手并肩血染的战旗,闪闪的红星辉映着刚毅的面庞在长途跋涉的险境里红军将士不知要走的路有多长不知要爬过的山有多高不知要渡过的河流有多深路遥遥,越走越险恶大雪山鸟兽绝迹水草地荒无人烟缺衣,少药,无粮野菜,草根,树皮全部吃光生命的禁区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崎岖的路途浸染了多少炽热的血汗疲惫的身心,一点一点被耗尽但,那高昂的头颅与手臂为了战友的前进却顽强指示安全的方向而自己却永远沉睡于茫茫的荒凉野甸永远化作《七根火柴》与《金色的鱼钩》放射耀眼的光芒四从遵义城头闪烁的灯光到四渡赤水趟起的浪花从乌蒙山间的迂回周旋到金沙江畔调虎离山从泸定桥头的烈火硝烟到吴起镇会师欢呼的声浪是用兵如神的毛泽东力挽狂澜,才使红军在波峰浪谷上敏捷跳跃在枪林弹雨中呼啸前行在激流漩涡里劈波斩浪飞度万水千山让奇迹发生在娄山关血色残阳里腊子口的百丈绝壁上平型关遍野的浴血拼杀中听,激昂的军号与冲锋的呐喊如黄河怒涛般轰鸣五风萧萧,旗飘飘长江,黄河日夜奔腾浪滔滔大渡河上环环相扣的铁索是血与火淬炼的傲骨脊梁天安门前歌潮,花海飘舞的红旗,翩翔的白鸽是对红军忠勇的民族之魂永远绵亘不尽的思悼丰功伟绩人人颂红军英名代代传她将融入川流不息的江河凝固成挺拔坚韧的高山六长征——是宣言书她向一切反动势力和侵略者庄严宣告:为了民族的命运和尊严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坚定不移地英勇抗战长征——是宣传队她一路走来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任怎样的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播种机每一名红军战士就是一颗革命的火种用鲜血和生命把熊熊的燎原烈火点燃长征——是穿越时空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诗史是用无数将士的理想与信念先烈的热血和生命筑就的永恒的丰碑她将永远耸立于华夏天地之间矗立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10一九三四敌猖狂,五次“围剿”掠井冈。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wēi yíwūmén?yǘn yátiěsuǒ【答案】五岭;逶迤;乌蒙;云崖;铁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岭、逶、迤、崖、茫”容易写错。
填空题填空。
①《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答案】七言;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政治;军事;诗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解析】①?⑥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⑦?⑩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①《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即(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表达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七律·长征课文
七律·长征课文《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一、作品原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词句注释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读拼音,写汉字。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3. 句段推敲(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句中的“远征”是指________,“只等闲”是指________。
全句诗意是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句中的“千里雪”是指________,“三军”是指________,“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
4. 概括课文填空。
(1)《长征》是________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写的一首________律诗。
这首诗共________行,每行________个字。
押________韵。
________行,总写红军________,三、四行具体写红军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情景,五、六行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巧渡________和飞夺________的场面,七、八行写红军翻过________后的心情。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热情地歌颂了________。
(2)《长征》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拓展阅读几块青稞饼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
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
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5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2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4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了“路”旁。
1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3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子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
“首长,走……走不动了。
”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________本诗作者毛泽东。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知识点一、我会写崖yá(悬崖、山崖、断崖)渡dù(渡口、渡江、渡船)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二、多音字难nán(困难)nàn(灾难)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三、近义词等闲——平常磅礴——雄伟逶迤——蜿蜒四、反义词逶迤——笔直开颜——愁眉五、理解词义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六、朗读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文学常识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八、问题归纳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2)一、解答题1. 给下列词语注音,再写出意思。
逶迤________:________磅礴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课文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________句,高度概括了红军________英雄气概和________精神,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承接第二句里的词语________,用了比喻和________的手法,通过把五岭比作___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____,把山的“大”说成________,衬托出红军________英雄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承接第二句中的词语________,其中的“暖”字表现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_心情,“寒”字表现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是全诗的________句。
“更喜”两字,表现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后的________心情。
《七律•长征》这首诗通过描述________,赞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
回答问题并画图。
《七律•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最后想象情景并画出来。
________默写《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七律•长征》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________阅读同学写的作文,回答问题。
看海我生长在大海边,童年生活是和大海分不开的﹣在海边挖蛤蜊、捉小鱼、捉小蟹,在海中游泳,在海边散步……一个星期天,我来到栈桥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 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 军眼里不过是像翻腾着的细小 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 其实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 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1)“云崖”,指金沙江两岸的悬崖峭壁。 金沙江水流很急,激浪拍岸,给人以“云崖暖 ” 的感觉。“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桥 下 水流湍急,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 了心惊胆寒,所以说“铁索寒”。 (2)从“暖”和“寒”这两个字中,还能体 会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 岷 图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 “只等闲”只当作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常之事。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解释一下。 (3)红军为什么把无数艰难困苦当作平平 常常的事?(因为红军有英勇豪迈的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 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 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 常的事。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表达红军巧 渡金沙江的欢快 心情。
寒:冷的感觉。 表现红军飞夺泸 定桥的惊险悲壮。
暖——1935年5月,红军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 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 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 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 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 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 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 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 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 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 “五岭”“乌蒙”是上一句诗中“千山”的代表。 (2) “逶迤”“磅礴”说明“五岭”“乌蒙”的险峻雄 伟。 (3)“腾细浪”,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走泥丸”, 滚动着的泥丸。在红军眼里,险峻雄伟的 高山就像是细小的波浪、滚动的泥丸。
8
、 金 沙 江
寒——泸定桥高悬 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 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 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 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 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 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 桥。
•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 ,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 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 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 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礴 丸 崖 岷
( bó )
(磅礴)
( wán ) (泥丸) ( yá ) ( mí ) n (山崖) (岷山)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 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 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 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 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 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 联——尾联。
• 诗意 •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 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 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 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 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
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
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
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会是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 中心:全诗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 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诗意 •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 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 红军眼里不过是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 山那样高大雄伟,其实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束。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菩萨蛮· 大柏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 到韶山》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programs/view/lf20xV1FkMQ/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了战略 大转移,退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 里长征。他们一方面要抵抗几十万的敌军疯 狂围追堵截,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跋山涉水, 在一年的时间里,跨越了11个省,翻越18座 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 其间他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 八万多人到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 终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主席 回顾踏过的征程,激动地写下了这首《长征》
三十八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 月,可下五洋捉鳖。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1、毛泽东诗词: 《忆秦娥· 娄山关》 《清平乐· 六盘山》
2、魏巍的作品:
《地球的红飘带》
释词:
3、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 艰险多。 4、等闲:平平常常的事。 5、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6、腾细浪:翻腾着细小的浪花。这里比喻五岭山脉 的起伏不断。 7、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8、走泥丸:小泥丸在脚下滚过去。 9、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10、三军:泛指全军。 11、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处,山 顶 诗句意思: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越了千 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 里皑皑的岷山,个个心情开朗、笑逐颜 开。 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表现了红军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1、更喜岷山千里雪
•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 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 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 逐颜开。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泸定铁索桥
红军战士啊,你们……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 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 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 斯诺的笔下,长征 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 播种机。
七律· 长征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