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木糖生产L_乳酸高产菌太空诱变育种
以空间生物技术做健康产业的领跑者——访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空间生物技术做健康产业的领跑者——访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朱敏悦【摘要】@@ 40年前,东方红l号开始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沉浸在成功首发人造卫星中的中国人,还无法完全预知人类开发探索太空将会带来哪些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而今天,微生物搭载、太空育种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它随着中国航天业的不断崛起十肖然走进了普通人家,中国空间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天曲牌益脂康片、航天东方红牌航力片、东方红l号牌宇航口服液、辅酶Q1_0胶囊等众多品牌与寻常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正是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将空间生物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37-39)【作者】朱敏悦【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40年前,东方红1号开始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沉浸在成功首发人造卫星中的中国人,还无法完全预知人类开发探索太空将会带来哪些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而今天,微生物搭载、太空育种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它随着中国航天业的不断崛起悄然走进了普通人家,中国空间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天曲牌益脂康片、航天东方红牌航力片、东方红1号牌宇航口服液、辅酶Q10胶囊等众多品牌与寻常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正是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将空间生物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成立于1997年9月26日的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空间生物技术应用”的概念,成为空间生物技术概念的先行者,并依托中国航天的空间资源优势,最早应用这一技术承载起“开发太空,造福人类”的光荣使命。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总部位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一直致力于利用空间特有环境、结合现代生物技术,运用航天医学成果,进行生物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它不仅是国内空间生物技术概念的先行者,更是国内空间生物技术的领跑者,为造福人类的健康不断探索前进。
微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微生物育种中常用的诱变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紫外线B. 化学试剂C. 辐射D. 抗生素答案:D2.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的?A. 抗药性大肠杆菌B. 高产乳酸菌C. 耐热酵母菌D. 野生型酿酒酵母答案:D3. 微生物育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哪种特性?A. 微生物的致病性B. 微生物的适应性C. 微生物的稳定性D. 微生物的产量答案:D4. 在微生物育种中,哪种方法可以增加突变率?A. 降低培养温度B. 增加培养时间C. 增加突变剂浓度D. 减少营养物质答案:C5. 微生物育种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筛选突变菌株?A. 抗生素筛选B. 抗盐筛选C. 抗热筛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_______来产生遗传变异。
答案:诱变2. 微生物育种中常用的诱变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变剂3. 在微生物育种中,通过_______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
答案:增加突变剂的剂量4. 微生物育种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具有_______的菌株。
答案:优良性状5. 筛选突变菌株时,需要根据目标性状设计_______。
答案:筛选方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案: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目标微生物、设计诱变方案、实施诱变处理、筛选突变菌株、评估突变效果、稳定性测试和保存优良菌株。
2. 描述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育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案: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育种方法是化学诱变育种。
其优点包括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突变率相对较高。
缺点是可能产生有害的副产品,对操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且突变的定向性较差,需要大量的筛选工作来获得目标菌株。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微生物育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育种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 物理、化学等因素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提高突变率;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二倍体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诱导成四倍体,在开花时授以二倍体的花粉,就可以受精形成受精卵,之后发育成种子,萌发长成三倍体植物;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突变性状对生物体多数是有害的。
答案: A2.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以下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过程①是杂交B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过程②是自交D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解析: 在这个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技术,过程①是杂交过程,A 正确;过程②是减数分裂过程,产生配子,C 错误;过程③是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获得单倍体植株,D 错误;过程④是染色体加倍的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 错误。
答案: A3.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 1,F 1再自交得F 2;另一种方法是用F 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 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 .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解析: 杂交育种F 2中重组类型有DDtt(1/16)、ddTT(1/16)、Ddtt(2/16)、ddTt(2/16),占3/8;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F 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故用此法所得植株中纯合类型占1/4;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有详细答案
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解析:选B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从F2开始选种;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筛选;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改良某些性状,可加速育种进程。
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人们在育种过程中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
现有Ⅰ、Ⅱ两种抗锈病的小麦,鉴别其是否纯合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Ⅰ×ⅡB.Ⅰ×Ⅱ→F1,F1再自交C.Ⅰ、Ⅱ分别和易染锈病植株测交D.Ⅰ、Ⅱ分别自交解析:选D鉴别一株显性植株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易行。
3.下列4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③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丢弃C.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单倍体育种可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新品种解析:选C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为杂合子;诱变育种所得的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可能为杂合子,下一代有可能会出现预期性状;多倍体的获得方法有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没有产生新基因,所以不会有新性状产生。
菌种诱变方法
微生物诱变育种的方法摘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成功案例等,为微生物诱变育种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方法框架。
关键词:诱变; 微生物育种微生物与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制品工业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菌株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多种工业产品的好坏,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选育优质、高产的微生物菌株十分重要。
微生物育种的目的就是要把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朝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加以引导,或者促使细胞内发生基因的重新组合优化遗传性状,人为地使某些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
作为育种途径之一的诱变育种一直被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微生物育种界主要采用的仍是常规的物理及化学因子等诱变方法。
1 物理诱变1.1紫外照射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的物理诱变方法之一,是诱发微生物突变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最大的吸收峰260nm,因此在260nm的紫外辐射是最有效的致死剂。
紫外辐射的作用已有多种解释,但比较确定的作用是使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1]。
二聚体的形成会阻碍碱基间正常配对,所以可能导致突变甚至死亡[2]。
马晓燕[3]等以紫外诱变原生质选育法筛选发酵乳清高产酒精菌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ZR-20,比优化前的酒精产率提高10.5%,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8%。
顾蕾[4]等通过紫外诱变红酵母ns-1原生质体,获得类胡萝卜素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其生物量、色素产量分别为6.15g/L、6.41mg/L,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7.6%、54.1%。
紫外照射诱变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一般实验室条件都可以达到,且出现正突变的几率较高,酵母菌株的诱变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1.2电离辐射γ-射线是电离生物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离射线之一,具有很高的能量,能产生电离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DNA结构。
其直接效应是可以氧化脱氧核糖的碱基,或者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和糖-磷酸相连接的化学键。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暑假作业:(16)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暑假作业:(16)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第1卷一、单选题,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2.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4.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个显性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材料的选择:所选的原始材料是人们在生产中多年栽培过的,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②杂交一次,得1F 是杂合子,不管在性状上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用于扩大栽培③让1F 自交,得2F (性状的重新组合一般是在2F 中出现),选出在性状上符合要求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基因型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④把初步选出的品种进行隔离自交,根据3F 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被隔离的亲本是否是纯合子A.0项B.1项C.2项D.3项5.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6.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A.一定剂量的 射线引起变异获得新品种B. X 射线处理得到高产青霉素菌株C.激光照射获得动植物新类型D.人工种植的马铃薯块茎逐年变小7.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春雷霉素高产菌株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春雷霉素高产菌株作者:高嫚妮潘忠成杨玉旺杨宏勃陈豪翁婧李蒲民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24期摘要: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春雷霉素生产菌株小金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mlcroaureus) 203#进行诱变育种,采用不同时间等离子体照射诱变,再经过琼脂块筛选、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2株春雷霉素高产菌株,摇瓶效价分别为5012 μg/mL和4034 μg/mL,相比原始出发菌株203的效价提高了147%和98%。
关键词:小金色链霉菌;效价;诱变选育;春雷霉素;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中图分类号:TQ4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74-9944( 2019) 24-0001-04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农药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
其专一性强,活性高,安全环保,不易产生残留和抗药性,对我国农业避免药害、合理用药、减缓病害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有着重要意义。
春雷霉素不仅能防治水稻稻瘟病[1],对番茄叶霉病[2,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4,5]、白菜软腐病[6]等也具有抗菌作用。
春雷霉素作为高效、广谱、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农药,展示了越来越光明的市场前景。
春雷霉素是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产生菌为小金色链霉菌。
菌种的高产和发酵工艺的优化关系到一个发酵行业的灵魂,能获得一株高产、稳定、适应性好的菌株,将会大大缩短产业化的路程。
采用等离子体诱变和紫外照射诱变是目前常采用的有效诱变手段,以此来筛选抗生素高产菌株已广泛用于菌株选育程序中[7]。
多杀菌素产生菌经过紫外诱变,筛选高产菌株已有研究报道[8]。
汪晨等[9]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确定高产琥珀酸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筛选得到具备良好的产琥珀酸与有机酸的能力的诱变菌。
蔡聪等[1O]为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木糖生产L一乳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利用木糖产L一乳酸的野生型凝结芽孢杆菌菌株NLOI 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和平板菌落初筛、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木糖耐受力强、L一乳酸产量高、遗传特性稳定的正向突变菌株NL- CC- 17。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典例导悟】【典例1】有两株玉米甲〔aabb〕与乙〔aabb〕分别发生了基因突变,甲植株为Aabb,乙植株为aaBb,A、B基因控制着优良性状,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想获得优良性状纯合个体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吗?〔写出思路即可〕〔2〕假设为了到达培育〔AaBb〕杂交种的目的,设计育种方案。
〔写出思路即可〕【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察常规育种的原理及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自主解答】〔1〕杂交育种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实现的是基因重组,由于亲本中分别含有A、B基因,所以通过杂交后可使两个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个个体上,通过自交使之纯合。
〔2〕要想持续得到杂交种子,得有相应的纯合亲本做为保存种,假设想较快得到纯合的保存种那么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互动探究】题目中〔1〕与〔2〕所用育种方法相比各自有哪些缺点?提示:题目〔1〕中培养纯合子所需时间长,〔2〕中培育杂交种那么需年年制种,且技术复杂,本钱高。
【典例2】〔2021·深圳高一检测〕如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须经过基因突变①和②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标准解答】选D。
此题主要考察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点,分析如下:其中杂交育种操作比单倍体育种要简单,但相比之下要费时。
【学业达标训练】1.2021年春晚,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捧“太空花〞展现于国人面前。
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太空花〞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太空花〞C.“太空花〞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D.“太空花〞的出现丰富了自然界的基因种类【解析】选C。
“太空花〞的出现是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丰富了自然界中基因的种类,而并未产生新物种,只是个别性状的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所以实验植物并未都长成如愿的“太空花〞。
乳酸高产菌种的诱变及选育研究
素,利用酸化处理农作物秸秆制备秸 时间为 40 ̄60 s。
秆糖 .,以秸秆糖 作为发酵生 产 L一乳酸 1.2-2 筛选。将上述诱变处理 过的菌
的 原料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笔者采 悬 液稀释至 103 ̄1Os倍 后涂布于 固体
用 紫外线诱变 ,以秸秆糖作 为筛选条 培养基中,45cc培养 24 h,得到能够有
酸提高 了约 53%,介绍如 下。
选取产量 高的菌株若 干进行摇瓶发 酵
复筛 ,得 到产量高且稳 定的菌株进 行
1 材料与方法
遗1 材 料
酸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乳酸菌 突变株 。
1.1.1 菌株 。凝结芽胞杆菌 由安徽丰
作 者简介 王芳(1981一),女 ,安徽蚌埠人 ,工程师 ,从事发酵工程研 究。 收 稿 日期 20l6一O2一l6
Key w ords L-lactic acid;Ultravio—
酸 ,并且 清 洁无 污染 ,因此 ,发 酵法被 1.2 高产菌株的诱 变和筛选
let ray;M utagenization
广泛应用于 L一乳酸的生产 。目前 用于 1.2.1 紫外线诱变处理 。在室温下 ,从
L一乳酸生产的原料主要有淀粉 、蔗糖 、 菌 种凝 结芽 胞杆 菌的 斜面上 刮 菌 ,用
葡萄糖、糖蜜等。我国每年浪费或低质 无菌水 配制 成菌 悬液 浓度 为 1 Os~1 0
量 利用 的木 质纤 维材 料总 共约 1O亿 个细胞 /ml。取 10 m1菌悬液移入无菌
t,其 中农作 物秸 秆一项就有 7亿 多 t, 三 角烧瓶 中 ,置于 20 W紫外 灯 下 30
其 主要成分 为纤维素 、半纤维 素、木质 cm处 (垂直 距离 ),边搅拌边照 射 ,照射
乳酸菌发酵生产D-L-乳酸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乳酸菌发酵生产D-/L-乳酸的研究进展刘金熙,李冠洋,金 清*(延边大学 农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摘 要:D-/L-乳酸是许多手性物质的合成前体,普遍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微生物发酵法是一种主要的乳酸生产方法,而菌种是微生物发酵的核心。
本文从获得优良菌种为切入点,对基因工程改造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D-乳酸;L-乳酸;基因工程;代谢工程Research Progress in Production of D-/L-Lactic Acid by LacticAcid BacteriaLIU Jinxi, LI Guanyang, JIN Qing*(Agricultural Colleg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Abstract: D-/L-lactic acid is a synthetic precursor of many chiral substance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food, medicine and chemical industry.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to produce lactic acid, and strain is the soul and core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was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obtaining excellent strains.Keywords: D-lactic acid; L-lactic acid; genetic engineering; metabolic engineering乳酸,学名α-羟基丙酸或2-羟基丙酸,是自然界中最小的手性分子。
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菌株的筛选及诱变育种研究
2 .3 i rfr dM S(o tii % Lg tmia i a d3 - % i s y -e nmi. 56 % n eome R c nan g1 -l a c c ) n 07 n u d 7 n o ab a l k
Ke w o d : ya n b yi cd L co a iu ;s re ig y rs -mio u r a i; a tb cls ce nn ;ut v lt c l la i e mua e e i; hg —il r o tg n ss ihyed
0 2 b ta oltwa 0 S n t s c dt n. i — el fL y ul vi e s 5 .I hi on io a hghyi d GABA t l u a ts r i a e 2 4 wa r i sabe m t n tan n m d L — s
【0 陈声 明, l】 吕琴. 微生物冷冻 干燥的抗性机 理[J J. 微生 物学通报, 19 ()2 6 2 8 9 64:3 — 3 .
【 K n e , unc . s fno yi n tei lt no 7】 a nrB l C ti D L U eo e m cni h s ai f k o o
[ 8】 庞启亮, 霍贵 成. 保加利亚乳杆 菌 H 一 T ae 陷型菌株延缓 A P s缺 后 酸化及发 酵性 质的研究【】东北农业 大学学报, 0 4 () J. 2 1, 22: 1
第5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吴
非 :高产1 氨基丁酸乳酸菌菌株的筛选及诱变育种研究 , 一
13 4 g ・ ~ i o a b a i .Com p r d t h nta tan.GABA i d o t ts r i n r a e .9 L n s y — e n m l k a e o t e i i ls r i i yel f mu an tan ic e s d
L-缬氨酸高产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te t e t v l eh p rp o u i g m u a tXQ一 ( u (AB 一 r am n ,aL— ai y e — r d cn tn n 8 Le 一 h2 TAhAH V ) wa b an d, so tie
wh c o l e r s s a t o i h o c n r t n — m i o b t rc cd ( — i h c u d b e it n t h g c n e t a i a a n — u y i o a i a AB ) 2 t i z l — , -h a o e DI 一 a a an ( 一 l n i e 2 TA ) a d — m i o B h d o y v lrc cd ( n a a n — — y r x - ae i a i AH V ) As r s l , h g L v l e . a e u t i h - ai n
酯 ( S) 亚硝 基 胍 ( DE 和 NTG) 级 诱 变 处 理 , 基 酸 结 构 类 似 物 a 氨 基 丁 酸 ( — 逐 氨 一 a AB) 2 噻 唑 丙氨 酸 、一
(- 2TA) 和 a氨 基一一 一 G羟基 戊 酸 ( AHV) 向 筛选 , 定 获得 一株 L 缬氨 酸 高 产 茵 XQ 8 L u(AB 一 一 一 ( e 一 2
Ke od :L v l e b edn , rvb ceim lv m yw r s —ai , re ig b eiatru f a u n
I 缬 氨酸 是人 体 8种必 需 氨基 酸 之 一 , 一 同时 又 是 3种支 链 氨基 酸 之一 , 因其 特 殊 的结 构 和功 能 在 人类 生命 代 谢 中 占有 特别 重 要 的 地位 , 可广 泛应 用 于食 品 和 医 药 等 方 面 , 由 于其 生 产 成 本 较 高 , 但 价 格较 贵 , 目前 主要 用 于 配 制 复合 氨基 酸 制 剂 , 别 特
L_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21No. 1. 2004食品技术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徐子钧1 李剑1 马建芳2 王淑芳2 刘如林1 (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2.天津南开戈德集团天津・300071摘要:以代谢调控发酵理论为依据,利用紫外线、亚硝基胍、DES 等理化因子对乳酸菌进行复合诱变,再用高浓乳酸钙平板、纯乳酸平板、琥珀酸平板筛选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M 7,平均发酵产量为90g/L ,比原菌株产量提高30%,对糖的转化率为88.9%。
关键词:乳酸菌;L-乳酸;菌种选育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0401-0021-03Breeding of L (+-Lactic acid bacteriaXU Zi-jun 1 LI Jian 1 MA Jian-fang 2 WANG Shu-fang 2 LIU Ru-lin 1(1. Life Colleg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2. Tianjin Nankai Guard Co.,Ltd, Tianjin, 300071Abstract: Multiple mutagenesis(U.V., NTG, DES were applied and the L(+-lactic acid producing mutant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e pathway analysi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theory. After fermentation for 72 hours, the mutant strain gave a L(+-lactic acid output of 90g/L, 30% higher than the parent strain and sucrose conversion of 88.9%.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L(+-lactic acid; breeding0 前言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可分为D 型和L 型乳酸,人体只能代谢其中的L 型乳酸,而且L-乳酸及其盐类和衍生物在医疗、农业等许多部门都有广泛的用途[1]。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练习训练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B.结实率低、发育迟缓、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D.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解析]选项B为多倍体的特点。
2.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在F2中与两种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C )A.1/4 B.3/4C.3/8 D.5/8[解析]以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其中双显性个体占9/16,单显性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此题的亲本为单显性,F2中与两个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均为3/16,这样共占6/16,即3/8。
3.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是( D )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解析]要选育的抗病无芒新品种不是多倍体,故不能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可采用杂交育种,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体;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时间;也可以采用诱变处理进行诱变育种,通过选择获得符合要求的品种。
4.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解析]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30:6 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时作业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
这种育种方式属于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2.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b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3.下列4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③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离子束诱变育种是将低能重离子注入生物体组织或细胞内,使相应部位产生变异。
该技术有效克服了辐射诱变育种的盲目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束诱发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没有外界因素的诱发,细胞内的基因不能发生突变C.通过离子束诱变育种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物种D.离子束诱变育种可能比辐射诱变育种处理的材料少5.下列关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往往育种年限较长B.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D.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获得新物种6.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B.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D.图中的育种方法不同,获得的小麦不一定是同一物种7.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二倍体),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及答案()1.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 最简捷的方法是A. 单倍体育种B. 杂交育种C. 人工诱变育种D. 细胞工程育种()2. 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出现疱状,欲培育无病毒的后代,应采用的方法A. 用种子繁殖B. 用无明显症状的部分枝条扦插C. 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D. 用叶的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3.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A. 单倍体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多倍体育种()4.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5. 下列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 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 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A. 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 减少氮肥使用量,节约能源C. 改良土壤的群落结构D. 避免使用氮肥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7. 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A. 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缩短育种周期, 减少盲目性D.快速培育不病毒植株。
保留杂种优势()8. 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 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B.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位体育种原理C. 培育青霉素高产苗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D. “多利”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9.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 最简捷的方法是A. 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B.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0.杂交育种中, 能够稳定遗传的性状一定是A. 优良性状B. 相对性状C. 显性性状D. 隐性性状()11.在生产实践中, 欲想获得无籽果实, 可采用的方法有A. 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B. 人工诱变C.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刺激未受粉的雌蕊D. 单倍体育种()12.用X射线处理蚕蛹, 使其第2染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 使雌体都有斑纹。
高中生物“生物育种知识”整理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生物育种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在必修2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等。
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X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乳酸乳球菌分子育种的实验方案
乳酸乳球菌分子育种的实验方案——基因组重排法选育Nisin高产菌【摘要】采用分子育种的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乳链菌肽高产菌株。
以乳酸乳球菌诱变后获得的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再生及灭活,采用原生质体融合后基因组重排选育乳链菌肽高产菌株。
通过基因组重排技术,成功选育出乳链菌肽产量大幅提高、遗传稳定的乳链菌肽菌株。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乳链菌肽、分子生物育种、基因重排Experimental Scheme of LactococcusLactis Molecular Breeding 【Abstract】Breeding high Nisin-producing strains by genome shuffling.The mutation of Lactococcuslactis strain was induced were used as original strains for preparation of protoplast, which was regenerated and inactivated for breeding of Nisin-producing strains by genome shuffling. High Nisin-producing strains with genetic stability would be successfully bred.【Key words】Lactococcuslactis; Nisin; Molecular breeding; Genome shuffling目录第一章菌种及产物介绍1.1乳酸乳球菌1.2乳链菌肽1.2.1乳链菌肽的概念1.2.2乳链菌肽的结构1.2.3乳链菌肽的性质1.3乳链菌肽的抗菌机制1.4乳链菌肽的应用第二章技术路线2.1原生质体的处理2.2原生质体的融合2.3基因组重排2.4实验流程第三章实验方法3.1出发菌株的获取3.2实验试剂与耗材3.3原生质体的制备3.4原生质体的灭活3.4.1紫外线灭活3.4.2热灭活3.5原生质体融合与基因组重排3.6结果分析第四章总结与展望4.1总结4.2展望正文第一章菌种及产物介绍1.1乳酸乳球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是乳球菌属(Iactococcus)最重要和最典型的一个种,该菌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乳品工业发酵的重要菌类,是在食品及医药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食品级微生物。
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习题(含答案)
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
10.下列新品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相应生物体内而获得的是
A.高产青霉素菌株B.高产优质杂交水稻
C.“太福一号”小麦D.转基因抗冻番茄
11.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14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
14.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C;②AaBb;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B.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2)杂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优点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菌种筛选
经太空飞 行 的 菌 种 经 富 集 , 用 平 板 分 离 , 挑 出 600株菌进行试管液体发酵 ,从中选出 27 个发酵水 平最高的菌株进行摇瓶发酵 ,其中卫 10、卫 32、卫 56 和卫 69四个菌株 L -乳酸产量分别达到 71125 ±0154、 70118 ±0168、70196 ±0156、72100 ±0134g /L , 出发菌株 L t的 L -乳酸产量为 62189 ±0152g /L。
代 ,每 24h转接一代 ,每隔两代摇瓶发酵测试 L -乳酸 发酵水平 。
11216 pH 的测定 用酸度计测定 pH。 11217 生物量的测定 用比浊法 (OD660 ) 。 11218 还原糖测定 采用 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测定还原糖含量 [11 ] 。
11219 L -乳酸含量测定 L -乳酸含量采用电流型流 动注射式 L - 乳酸生物传感器测定 。电极酶膜为 L 乳酸氧化酶 , 载液为 011moL /L、pH710 的 N aH2 PO4 N a2 HPO4 缓冲液 - 5mmo l /L ED TA - 0102 %叠氮钠 。用 L -乳酸锂作标准 。 112110 发 酵 液 有 机 酸 组 分 分 析 发 酵 液 经 离 心 ( 10000 r /m in, 30m in, 4℃) 后 用 20mmo l /L H3 PO4 稀 释 ,用 H PLC分析 。有机酸色谱条件 :室温分离 ,流动 相 20mmo l /L H3 PO4 ,流速 1mL /m in, 210nm 检测 。用 L -乳酸锂作标准 。
食品工业科技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利用木糖生产 L - 乳酸高产菌太空诱变育种
侯艳梅 1 ,江均平 2, 3 ,蒋立文 1 (1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北京 100094)
试管旋转摇床 装 100 只试管 , 3~15 r /m in, 自 制 ; D Z- 032R 全温摇床 上海堪鑫仪器公司产 ; 5L 自 动 发 酵 罐 上 海 宝 生 公 司 产 ; HPLC 为 W a ters600E,用于有机酸分析的 HPLC 柱 CO SMO S IL 5C18- PAQ 为日本 NACALA I TESQU E, Inc 产 ; 电流 型流动注射式生物传感器 自制 。
212 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
我们对上述筛选到的 4 个菌株进行了遗传稳定 性测试 ,结果见表 1。菌株卫 10 传代 14 次 L - 乳酸 产量基本保持不变 ,而卫 32、卫 56、卫 69随传代次数 的增多 L -乳酸产量逐渐下降 ,故我们选出卫 10菌株 进行发酵罐发酵 。213 发酵罐发酵1 材与方法111 材料与设备
菌种 利用木糖产 L - 乳酸菌种 L t为嗜中温细 菌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食品微生物与 发酵工程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而得 ; D -木糖 纯度 均为 98%以上 ; 蛋白胨 、牛肉膏 、酵母浸粉 为生物 试剂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 ; L -乳酸锂 ( 97% ) 、L 乳酸氧化酶 ( 20U /m g) 为 Sigm a 产品 ; 其它试剂 均为分析纯 。
B reeding of bacteria p roducing L - lactic aci d using xylose by aerospace mutagenesis
HO U Yan - m e i1 , J IANG Jun - p ing2, 3 , J IANG L i - wen1
( 1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1Institute of A gro-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 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4, China)
1121413 试 管 发 酵 取 一 接 种 环 斜 面 菌 种 接 入 含
将筛选到的卫 10菌株和出发菌株 L t进行 5L 罐
10mL 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 ,棉塞封口 , 52℃旋转培 养 16h;取 2mL 菌种接入含 10mL 发酵培养基的试管 ( 10 ×150mm )中 ,加入适量碳酸钙并补满发酵培养 基 ,用二层塑料膜封口 , 52℃旋转发酵 48h。 1121414 三角瓶发酵 150mL 发酵培养基 (250mL 三角 瓶 )接 15mL 菌种 ,用二层塑料膜封口 , 52℃、160r/m in 发酵 48h。每个菌株设三个重复。
摘 要 :利用太空诱变育种技术对利用木糖产 L -乳酸的野生菌株进行了诱变 ,通过富集 、平板筛选 、液体发酵筛选 、遗 传稳定性实验 ,最终得到一株正向突变菌株 L t- s。该菌株在 5L发酵罐水平上 ,以 8%的木糖为底物 ,于 52℃发酵 48h, L -乳酸产量达到 7010g/L ,糖酸转化率为 8710% , L -乳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约 1210%。该菌株的获得为利用木质纤 维素生产 L -乳酸奠定了一定基础 。 关键词 : L -乳酸 ,木糖 ,纤维素 ,航天诱变育种
A b s tra c t: A p os itive b a c te ria s tra in L t- s p rod uc ing L - la c tic a c id us ing xy los e w a s ob ta ine d th roug h a e rosp a c e m u ta g e ne s is b re e d ing m e thod s 1 A fte r fe rm e n ta tion fo r 48h a t 52℃ w ith a 5L b io re a c to r, L t- s p rod uc e d 7010g of L la c tic a c id /L from 8% of xy los e, a b ou t 1210% h ig he r tha n tha t p rod uc e d b y the w ild s tra in1 Ke y wo rd s: L - la c tic a c id; xy los e; c e llu los e; a e rosp a c e m u ta g e ne s is b re e d ing 中图分类号 : TS201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2008) 02- 0074- 03
酵筛选 →遗传稳定性测试 →诱变菌株
11215 菌种遗传稳定性实验 [10 ] 菌株用琼脂斜面传
11212 培养基 1121211 富集培养基 蛋白胨 510g,牛肉膏 210g,酵 母膏 310g, K2 HPO4 210g,木糖 8010g,乳酸钙 2510g,蒸 馏水 1L , pH 715, 110℃灭菌 20m in。 1121212 分离培养基 蛋白胨 510g,牛肉膏 210g,酵 母膏 310g, K2 HPO4 210g,木糖 8010g,乳酸钙 3010g,蒸 馏水 1L , pH 715, 110℃灭菌 20m in;无菌 CaCO3 1%。 1121213 斜面培养基 蛋白胨 510g,酵母浸粉 210g, 牛肉膏 110g, N aC l 310g, K2 H PO4 210g,木糖 3010g,琼脂 1210g,蒸馏水 1000mL , pH615, 115℃灭菌 20m in。 1121214 种子培养基 蛋白胨 510g,牛肉膏 210g,酵 母浸粉 310g, K2 HPO4 210g,木糖 6010g,蒸馏水 1L , pH 自然 , 115℃灭菌 20m in。 1121215 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 510g,牛肉膏 210g,酵 母浸粉 310g, K2 HPO4 210g,木糖 8010g,蒸馏水 1L , pH 自然 , 115℃灭菌 20m in;无菌 CaCO3 7210g。 11213 菌种实验卫星搭载 取 015mL 7%脱脂乳 + 3%海藻糖于 2mL 冷冻管中 , 110℃灭菌 20m in,冷却 后接入 2接种环斜面菌种 ( 50℃培养 , 24h 种龄 ) ,混 匀 , - 18℃预冻一晚 ,真空冻干 。以此冻干管搭载我 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 ,该卫星于 2006 年 9 月 9 日起 飞 , 9月 24日返回地面 。 11214 菌种筛选 1121411 菌种富集 用 2mL 生理盐水溶解卫星搭载 冻干菌种 ,取 1mL 菌种接入 10mL 富集培养基中 ( 15 ×150 试管 ) , 二层塑料膜封 口 , 52℃旋转 培养 5d。 重复富集 3次 。 1121412 平板分离 富集培养液用生理盐水稀释 ,用 分离培养基倒平板 , 52℃培养 3~7d。挑选最早长出 、 透明圈 /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接入斜面 , 52℃培养 24~48 h。
收稿日期 : 2007- 08- 17 3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 :侯艳梅 (1981- )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农产品加工及
贮藏 。 基金项目 :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 (2006HT200) 。
74 2008年第 02期
48 h, 糖 酸 转 化 率 不 超 过 60% [7 ] 。 L actococcus lactis IO - 1利用木糖的浓度不超过 50g /L ,乳酸转化率为 53 % [8 ] 。上述研究表明 ,利用木糖发酵生产乳酸存 在发酵水平低 、糖耐受浓度低 、转化率不高 、发酵速 度慢等问题 。我们实验室对利用木糖发酵生产 L -乳 酸已研究多年 ,目前已筛选出一株比较高产的野生 菌株 。据报导 ,太空诱变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 、有效 变异多 、变异幅度大等特点 [9 ] ,因此 ,本实验室将该菌 株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 ,以期利用航空诱变育种 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