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课程高考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史实。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维史实。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局面形成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奴隶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动摇)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思想文化上(学术下移,学在民间)派别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代表作:(《道德经》)思想:(A、道B、辩证C、无为)庄子(寓言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主张:(A、兼爱B、非攻C、尚贤)评价:(代表下层群众,一度成为显学,战国后,不受人们重视)法家学派的韩非子主张:A、(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B、(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评价:(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统治理念基础)历史影响(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生平:春秋末期鲁国人,做过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
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的思想主张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 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背景:(儒学的坎坷历程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西汉前期对人才的重视:汉高祖和汉文帝曾下令招贤;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边境不宁,王国势力依旧威胁中央,阶级矛盾激化)经过: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作用:(一些人进入政府官员行列)意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学体系的形成:(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
(2)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1)思想主张: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自然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教育方面: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贡献:①孔子的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②开创儒家学派。
③基本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史称“六经”。
3.孟子(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1)主要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图解孔子的思想2.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1)“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
“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2)“无为”是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有一定的合理性。
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备受冷落,法家却受推崇?儒家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这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法家主张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符合当时诸侯国的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史料探究]材料一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场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社会消费力开展。
2.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兼并、社会动乱,“士〞阶层出现且地位不断进步,他们到处游说,传播思想文化。
3.思想文化上: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自提出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宣扬自己的主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开展。
诸子百家: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崇尚自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子——严刑峻法,奖励耕战百家争鸣出现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那么;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根底。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注,儒家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儒学的创始人孔子1.教育上:创办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场面;主张“有教无类〞等。
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2.儒学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礼〞;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开展,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后称“亚圣〞〕1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2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3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大人的善性;荀子:1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2天人关系: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
;4主张“性恶论〞,通过学习礼义,形成良好品德;〔其思想特点: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更适应社会的需要〕道家:1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2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3并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版)
第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与孔子、孟子、荀子及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知识归纳】(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改革图强,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士大夫崛起。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孟子名轲,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
荀子名况,著有《荀子》。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A.评价: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 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学习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结构】一、百家争鸣:㈠概念:“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对宇宙、对社会、对万物争相发表自己见解的局面。
这种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㈡原因: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2.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3.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的衰微;4.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5.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学在官服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行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㈢代表人物:1.早期儒学:(孔子:开创;孟子、荀子:丰富)⑴孔子:①思想核心:“仁”和“礼”;“仁”:“仁者爱人”提倡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德治);提倡理解和体贴他人、调和人际关系,包含了“民本思想”(进步性);“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其主张是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体现出保守性。
②哲学思想:重人事、远鬼神;③教育思想:A.开创私学;B.“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
开创儒家学派,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⑵孟子(被尊为“亚圣”):①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人性学说,发展成为伦理观上的“性善论”;②“仁政”思想,主张施政要轻徭薄赋,宽邢轻罚;③“民贵君轻”主张,强调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
⑶荀子思想主张:A.主张“性恶论”,认为通过学习仁义、通过法治可以使人由恶变善;B.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其为人类服务。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教案 .doc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点一宋明理学No.1 识记…………(抓主干、理线索,一目了然)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产生(1)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2)儒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二程”的观点(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而后有物。
(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3.朱熹的思想(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2)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中的“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4.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
2.王阳明(1)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概念阐释] “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三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定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家,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形成背景:(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封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条件;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阶级基础;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不同的派别,形成“百家争鸣”。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战争动荡的环境下,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实行文化专制,相反,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这样就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文化因素:私学的兴起,讲学之风的出现和学术中心的形成,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的思想家,这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因素。
3、代表人物及主张(1)道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
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2)法家: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社会变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
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轻巧识记】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史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 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 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 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辨析比较】 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 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 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 治的一种策略。 2.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 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 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 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史料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 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 役”。 第一场是儒墨之争, 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 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 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战国 荀子 道”,以德服人;“君舟民 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仁义 ”和“王 更加完整, (1)政治:“________ 战国后
3.其他思想流派 (1)道家
道 ①春秋时期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____ ”;提
出“无为而治 ________”的政治主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都在 不停地运动。 ②战国时期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 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 ①地位: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doc
—— 《象山先生全集》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
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王阳明《传习录》
【
探
究
】
根据史料三指出在贯通明理的途径上,陆九渊是如何认识的?史料中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是指什么?如何获得“良知”?
提
2.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史料二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 《朱子语类》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
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 《朱子语类》
【
探
究
】
根据史料二指出就“天理”与儒家道德伦理的关系,朱熹是怎样认识的?第二段史料中朱
熹认为要“格物”应该怎样做?
提
示
:
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天理与儒家传统道德具有一致性、相通性,人
世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②通过博学、审问、谨思、明辨等层次,重重深入、层层而 进;强调对外在对象的考察了解。
3.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史料三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贡献 史料一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拈出来的。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 程颢
【探究】 根据史料一概括“二程”对理学建立的理论贡献。
—— 《河南程氏遗书》
提
示
:
①提出“天理”这一观念;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②将 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思想体系。
(3)“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 3. 朱熹的思想 (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最新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阐讲】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却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化空前繁荣,主要是因为:(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这种社会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当时列国纷争,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仅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当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思想的空前活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人,一大批有识之士被网罗在诸侯门下,他们为各国的争霸斗争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这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大国争霸,社会动荡,也使民族融合加快,由于战争,导致了民族大迁徙,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了,各族之间的地域界线逐渐被打破,有利于各民族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2、分析秦用“法” 、西汉先用“道”后用“儒”的原因。
说明其反映了什么历史原理。
秦用“法”的原因:从历史上看:秦曾用法家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法家韩非的思想对秦始皇影响深远。
从现实来看,秦统一后面临着中央集权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等迫切任务,法家思想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倍受推崇。
汉先用“道”的原因:主观上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客观上由于长期战争,汉初经济贫困,景象残破。
后用“儒”的原因: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主义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
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高中历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专题着重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直到明末清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在这期间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产生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李悝、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局面建立和巩固的时期,儒学经历了从秦时“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确立儒学为国家正统思想的历程。
隋唐时期实行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儒学由此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唐末五代之际,儒学几乎丧失了规范社会、支撑人心的实际作用,陷入困境。
北宋五子创立的理学被看做是儒学的复兴。
南宋思想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响了其后六七百年之久。
陆王心学的出现使宋明理学的重心由此转向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思想界出现了继春秋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活跃的局面,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他们对儒学传统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和修改。
1.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历程,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整理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
2.通过比较,概括儒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段特征,从而提高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及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阅读一些关于古代思想家思想的书,加深对他们思想的理解。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思想家们的思想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分析儒家思想兴衰的原因。
5.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认识儒学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专题一单元复习单元知识图解单元知识归纳一.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历史:2012届高考复习: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 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 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 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 ,军阀割据, 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 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3)宋元明清时期:①自魏晋以来有“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依 然如故。 ②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提出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理 气论”和“心性论”等观点。 ③明朝中叶王阳明发展儒学为“心学”思想, 主张“心 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这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千年后,儒家思想走到一个 极端,充分反映了统治者进一步用极端思想来消磨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意志,用更加 纯粹的封建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映了封建社会在逐渐走向没落。 (4)明末清初: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 视工商业发展,对儒家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充分反映 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制度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特点。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高考历史一轮复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
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佛教思想和道家思想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情况。
在本专题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融合各种思想流派观点的过程。
在学习中,还要多方涉猎相关知识,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专题学习,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专题学法指导】(一)整体感知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脉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聚焦本专题重难点学习本专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梳理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脉络,结合相关材料,对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出客观评价。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
(2)在修养方法上的分歧: 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 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 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 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 是“理” ,进行内心的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1.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 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 )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属于理学思想伦理主张,与材料中信 息不符,故 A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求理的途径,与材料 中心学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回顾心中记得 的„„印证他的新认识”体现了内心反省的信息,属于心学 范畴,故 C 项正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属于李贽的思想 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解析: 据材料从孔子“克己复礼”到 《中庸》 及 《大学》 , “圣 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得出朱熹强调儒 家一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故 C 项正确。
3. 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 突然他在恍惚之中, 呼喊狂叫, 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 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 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C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提示: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 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 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及特点 1.新发展 (1)宋朝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有益内容,融合佛、道思想来 解释儒家义理,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2)“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 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 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 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 “天”的主 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高考历史一轮巩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精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例 2】(2012 山东)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 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 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 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D ) A.儒家 C.墨家 B.道家 D.法家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干中关键词 “注重实践 ”“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 把商人 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体现了法家的 思想主张:打击旧贵族、是今非古以及抑商等,所以 D 项正确。 由“把……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 人”,排除 A 项;从“注重实践”来看,道家强调 无为而治,所以 B 项错误;从“把商人和学者看作 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来看,墨家代表下层民众,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所以 C 项错误。
3.高考真题 【例 1】(2012 海南)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B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尊重材料,A、C、D 三项都不是材料 所表达的主题。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 D 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的体现这一核心。选 B 项。
(2)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
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 也 发 表了自 己 的观点 。 孟子 、 荀 子 主张实 行 “ 仁
政”,施政用“仁义”、“王道”,目的是调和阶
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还主张“制天命而 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 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 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 权的迫切愿望。
夫之批判宋明理学,开创了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的演变是与中国各个时期政
高中历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人民版必修3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人民版必修3 "[课标内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第一课百家争鸣第二课儒学的兴起第三课宋明理学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与儒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补充: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念阐述】1.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前 770—前 221 年 )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
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
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
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
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
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
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
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
的形成;
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
(3)百家争鸣的意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十院校《中国古代史》: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或见人民版教材7页知识链接最后两句)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P9
(1)原因(了解):
①秦依法治国,却因暴政速亡;汉初实行黄老无为的方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
解决不了王国势大、土地兼并等问题;
②战国以来各家学派出现融合趋势,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
家等学说,创立新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要求,以文化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③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④儒家提倡仁政、倡导礼制,着眼于社会和统治的长治久安,适合国家正常发展的需要。
(而汉初经济恢复后,国家生活逐渐转入正轨。
)
(2)表现:
汉武帝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太学建立的意义:①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
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④使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机会,一定改变大官富子嗣垄
断教育局面;
⑤进一步推动了入学的传播和发展。
(3)影响:
①结束了各派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汉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理学兴起的原因(了解)P13
①东汉末年以后,由于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②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③北宋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导致理学的产生。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或贡献:P14
①北宋周敦颐:构建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
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②北宋邵雍:重新排列《周易》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③
北宋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
宗旨和精神;
④北宋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认为天理的最高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核心也是“仁”。
⑤南宋朱熹:理气关系:理先于气,理不离气;
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审思明辨和格物致知。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敢于政治的天然权力、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四书》集注
(3)陆王心学:P15
①特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人教版:强
调内心修养)
②意义:心学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③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心即理也;
本心体悟、发明本心
④王守仁(阳明)主张:灵明是天理、是本心、是良知;
灵明产生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即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主张修养的关键是“致良知”,并强调“知行合一”。
(4)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即理学的特点和评价:
发展特点:①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主张;(即“三教合一”)
②把儒家传统道德修养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有机结合起来,(即将儒家忠孝
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使儒家思想深入到哲学层次,形成囊括天人关系
的严密思想体系。
③客观评价:(来自岳麓版教材:)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6.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发展特点:①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②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主要主张: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要求限制君权甚至实行“众治”;
反对理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最求个性解放;
反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和空谈,提倡唯物论和经世致用。
③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根本动摇其在政治、
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2)明清之际思想活跃或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层壮大,要求自由和精神解放。
②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③明朝后期政治黑暗,阶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