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专题

合集下载

关于送别的古诗

关于送别的古诗

关于送别的古诗1、山随平野尽,*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送郭司仓》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崔涂《春夕》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李白《久别离》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8、作个归期天已许。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高?《送郑侍御谪闽中》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高?《送李侍御赴安西》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12、酒醒人静奈愁浓。

——徐昌图《临*仙·饮散离亭西去》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15、明年应赋送君诗。

——晏几道《临*仙·身外闲愁空满》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别老母》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李颀《送陈章甫》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李颀《送陈章甫》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7、望望不见君,连山起*雾。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28、别来不寄一行书。

——晁冲之《临*仙·忆昔西池池上饮》29、醉别西楼醒不记。

离别古诗词200首

离别古诗词200首

离别古诗词200首1、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张籍《没蕃故人》2、依然一笑作春温。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3、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杜荀鹤《送人游吴》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6、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送友人入蜀》7、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送郭司仓》8、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9、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杜牧《送薛种游湖南》10、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11、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1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1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崔涂《春夕》14、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张纮《闺怨》15、有情不管别离久。

——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1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17、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韦庄《古离别》18、回头烟柳渐重重。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19、送春春去几时回。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20、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李白《久别离》21、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22、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李颀《送陈章甫》23、红烛自怜无好计。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24、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25、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26、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27、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28、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29、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的文化背景
送别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 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通过送别诗,我们可以窥见 古人的情感世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送别诗的文化背景还与古代的科举制度、士人追求功名等 社会现象密切相关,许多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 福,希望友人前程似锦、功成名就。
02
“送别诗”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1 2 3
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纽带
送别诗所表达的离别之情与思念之意,成为人们 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传递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弘扬正气、凝 聚民心。
跨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学的瑰宝
送别诗作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 魅力和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作出 了贡献。
05
“送别诗”的创作技巧与心 得
创作“送别诗”的技巧与方法
选取恰当的主题和情感
在创作“送别诗”时,要选择与离别 相关的主题,并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 法,以及描绘生动的意象,增强诗歌 的表现力。
送别诗的起源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 不畅有关,人们常常因为出行、迁居 、征战等原因离别,送别诗成为表达 离别之情、祝福之意的最佳方式。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
送别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唐宋诗词的重要组成部 分。唐宋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送 别诗篇。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文学形式的演 变,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变化,但表达离别之情、祝 福之意的主旨一直未变。
“送别诗”专题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鉴赏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鉴赏ppt课件
长亭、渡口、南浦
谢亭 李白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最后,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正当今夕断肠处,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与送别有关的古诗词

与送别有关的古诗词

与送别有关的古诗词送别是古人诗词创作中的常见主题,描绘了人们在离别之际的情感和思绪。

这些古诗词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别离的痛苦、对离别者的思念和祝福。

以下是与送别有关的古诗词的精选。

1. 杨柳岸晓风残月,送别—王维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景与离人的心情交相呼应。

诗人通过描绘柳岸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首词以描绘自然景象的方式表达了对别离的感慨。

孤舟独自漂泊于寒江之上,诗人的形象与自然风景相映成趣,展现出内心的孤独和苦楚。

3.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辛弃疾辛弃疾的这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笔勾勒出南北两地的春水和飞鸟的画面,寄托了对别离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这首词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楚之情。

诗人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抒发了对离别友人的思念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杜甫杜甫通过短而精练的词句表达了离别的艰难和痛苦之情。

他以东风无力、百花残落的景象比喻出人事不如意的心情,凸显了离别的辛酸。

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李白以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共同饮酒的形式,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思念之情。

他以诗意的笔触,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祝福融入其中。

这些古诗词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了古人在送别之际所体会的情感和思绪。

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但这些古诗词的美丽和感染力依然存在,让我们在今天也能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思念的情感和祝福的温暖。

让我们重温这些古诗词,品味其中的情感,感受古人的离别之情。

送别古诗十首(精选10篇)

送别古诗十首(精选10篇)

送别古诗十首送别古诗十首(精选10篇)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送别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别古诗十首篇1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三为百里宰,已过十馀年。

只叹官如旧,旋闻邑屡迁。

鱼盐滨海利,姜蔗傍湖田。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送别古诗十首篇2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元祐六年(1091)·杭州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送别古诗十首篇3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送别古诗十首篇4朝代:唐朝|作者: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送别古诗十首篇5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送别古诗十首篇6朝代:隋朝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古诗十首篇7朝代:唐朝|作者:李白【其一】大梁白云起,飘摇来南洲。

徘徊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

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

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有关送别的古诗100首

有关送别的古诗100首

有关送别的古诗1.《送别》--唐·骆宾王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2.《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初中语文送别诗专题

初中语文送别诗专题

初中语文送别诗专题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送友人》 -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 《别董大二首·其一》 -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 《送李侍御赴安西》 - 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8.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 《南浦别》 -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 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11.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 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12. 《山中送别》 -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3. 《送沈子归江东》 -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4. 《送柴侍御》 - 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5. 《于易水送别》 -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6. 《送灵澈上人》 -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57首送别诗

57首送别诗

57首送别诗01、《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2、《山中送别》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0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0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0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06、《易水送别》唐代: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07、《送上人》唐代: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08、《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09、《送别》唐代: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送魏万之京》唐代: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3、《送友人入蜀》唐代: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4、《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6、《送别诗》宋代: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

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

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送别类的诗句有哪些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適《别董大二首》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6、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8、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9、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1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1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1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留别妻》18、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19、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1、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2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23、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2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关于古代送别的诗句

关于古代送别的诗句

关于古代送别的诗句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7、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9、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0、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诗三百首送别诗

唐诗三百首送别诗

唐诗三百首送别诗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唐代·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4.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隐派上,相思愁白苹。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5.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伏携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李白《送友人》。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7.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唐·薛涛《送友人》。

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9.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0.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唐·王勃《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2.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唐·卢纶《送李端》。

13.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14.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缺高江水长。

唐·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15.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山中相送》。

关于送别的诗大全

关于送别的诗大全

送别的诗关于送别的诗大全人生路漫漫,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断隔。

关于送别的诗大全,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送别》朝代:唐作者: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赠汪伦》朝代:唐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送孟浩然之广陵》朝代:唐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朝代:唐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六)《易水送别》朝代:唐作者: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七)《送上人》朝代:唐作者: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八)《送灵澈上人》朝代:唐作者: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九)《送别》朝代:唐作者: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十)《芙蓉楼送辛渐》朝代:唐作者: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原名为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指的是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和江面连成一片,表示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10首经典的送别诗 送别诗句大全10句

10首经典的送别诗 送别诗句大全10句

10首经典的送别诗送别诗句大全10句古人交通不便,因此一旦与人分别,很难再会,所以离别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为了显示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他们会设宴饯行,举酒相祝,此时,写诗相赠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

今天小楼就跟大家分享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和大家一起品读古人的离愁别绪。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才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一首另类经典,它却一改送别诗黯然忧伤的情调,变得豪迈激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2、千古送别第一诗——王维《渭城曲》王维的《渭城曲》(又作《送元二使安西》),被宋代刘辰翁评为古今第一,还被后人改成歌曲《阳关三叠》,流传千古。

王维的这首《渭城曲》,一改送别诗的灰暗色调,意境变得明丽清新,诗中所写不再是离别的伤感凄凉,而是对友人浓浓的深情和美好的祝愿。

3、王维《山中送别》离别什么时候最伤感,不是送别的时候,而好友已经离去,一个人回到家里,关上门,此时黄昏降临,内心的孤寂袭来,这才是最伤感的时候。

王维的这首《山中送别》,正是抓住这样一个时刻,抒写他内心的离别之情。

结句”春?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朋友刚离去,便问“归不归”,可见诗人内心难以抑制的离愁。

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写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时,是一个被贬的官员,时时遭受谗言的攻击,因此诗中的重点并不是离愁别绪,而回应友人对自己的关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并不是对友人洗刷谗言的辩白,而是告诉友人,自己有冰清玉洁的精神,无惧他人之谗言,此情此景,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

5、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别孟浩然,还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名篇,这绝对是文学史上最经典的送别场景。

像李白孟浩然这样的风流名士,离别之时自然不可能“儿女共沾巾”,因此,诗中的离别之情是克制的,你能感受到浓浓的深情,但却没有深切刻骨的悲伤。

送别诗二十首

送别诗二十首

送别诗二十首1、《赠汪伦》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山中送别》 [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易水送别》[唐]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送上人》 [唐] 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8、《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送别》 [唐]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送魏万之京》 [唐]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3、《送友人入蜀》 [唐] 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4、《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相送》 [南北朝] 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6、《送别诗》 [宋] 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22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22张+

李白《赠汪伦》
情感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3:友人离去后的茫然、伤感。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5: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方法指导
5、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 直抒胸臆 (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衢州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方法指导
5、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 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请简要分析。
随堂实练
1、鉴赏步骤指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先,辨题目 从“闻、左迁、寄”、可看出属送别诗。
其次,抓意象 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和寄寓相思的明月。
再次,品情感
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愁思 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
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情感6: 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
教材回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有关离别的古诗30首

有关离别的古诗30首

有关离别的古诗30首有关离别的古诗30首1、人道世难四载同济手足间,行离万里意相连。

可怜心逢背驰处,昔日挚情永无还。

难难难难人世难,高山为求流水填。

念念念念星夜念,琴韵只待知者翻。

2、游士语独抚瑶琴对谁弹,天下知己何处翻。

不闻世间空喜度,虚浮华世泪沾衫。

3、叹沧桑风雨春秋过,回首两茫茫。

寒酷冬夏起,唯道世桑桑。

不惜忧思苦,五载似流光。

终得醉初醒,人亦泪彷徨。

水断心沉落,风歇情已亡。

莫言重逢日,但见无相望。

4、古刹缘古刹空明佛光起,香烟缭绕众生聚。

庄严法相传四海,普度众生通古今。

5、劝游子轻浮及冠少儿郎,为得功名客异方。

终得经纶充满腹,功成莫忘归故乡。

6、《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7、《渔歌子·柳如眉》五代:魏承班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8、《普天乐·浙江秋》元代:姚燧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9、《临江仙·离果州作》宋代:陆游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

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10、《昭君怨·送别》宋代: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11、《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宋代:秦观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沉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12、《板桥晓别》唐代:李商隐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13、《广陵赠别》唐代:李白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送别诗题及诗句

送别诗题及诗句

送别诗题及诗句1、《送别诗》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送别诗》
南北朝·范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3、《送别诗》
南北朝·萧纲
行行异沂海,依依别路歧。

水苔随缆聚,岸柳拂舟垂。

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

烛尽悲宵去,酒满惜将离。

4、《秋别》
唐·罗邺
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5、《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6、《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相送》
南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 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 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 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 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 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 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谢亭 李白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 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 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长亭、渡口、南浦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颔联和颈联的写景有什么特点?
(2)动静结合
。颔联 帆来 鸟去 侧重动 态,颈联侧重静态。细雨湿帆,帆湿 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 深,浦树远,水雾缭绕。两者分别 体现了景物的寥廓旷远 、迷蒙暗淡 和昏暗深邃、阴沉压抑的氛围 . 衬 托出作者心境的迷蒙 ,为尾联的抒 情渲染氛围。
鉴赏步骤
首先,分析离别诗常用意象。
•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 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 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 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 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 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 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 “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 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 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 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 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 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 效果? 设问。友人日暮 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人生地疏, 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 令人哀伤啊!既抒发 了离情,又不流于直 露,余味深长,言有 尽而意无穷。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 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课前准备
请拿出你的课本 、双色笔、草 稿纸和练习本,还有你的100% 的 热情!别忘了带着你的好心情!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专 题
送别诗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 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 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 为 赴考、出使、迁谪 (宦游)、征戎、商旅、 归隐等。
送魏二 •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10江苏卷) •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 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 哪两个句子?(2分) •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 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 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分)
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唱歌送别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桃花潭水深千尺,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不及汪伦送我情。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
4.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5.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
鉴赏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鉴赏训练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 经》。班马:离群之马。
2.颈联用怎样的艺 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 的对偶;又巧妙地用 “浮云”“落日”作 比喻,“浮云”比友 人的行踪不定、任意 东西;“落日”比自 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 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 别的心情。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 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离愁。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杨柳”、“杨花”、“风笛”、“离 亭” 。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 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
山中送别
王维
傍晚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王孙归不归
青山独归远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 月夜
送友人 薛涛
若见天涯思故人 浣溪石上窥明月
——李白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 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 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 人的离情别绪。 (反衬)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 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 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 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 (10江西卷) • 送人归京师① • 陈与义② •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 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 •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 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
古人送别习俗: 送别
折柳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 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 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送别诗的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慷慨豁达
别董大
高适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鉴赏训练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 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 情?) “渺茫”是遥远而 模糊不清的意思,从字 面上来看似是形容春江 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 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 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 时的怅然若失。
鉴赏训练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 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
1.首联用什么词 语勾勒出怎样的送 别环境?
用“青山” “ 白水”青白相间, 色彩明丽;“横” 字勾勒出青山的静 态,“绕”描画出 白水的动态,动静 结合,描摹出一幅 青山秀水的送别图 景。
鉴赏训练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 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 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 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
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 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 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 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 伤之情。
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 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 何作用? 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 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 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 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分析。 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 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 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 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送别诗的情感: 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