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送别诗专题 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PPT精品课件(共33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PPT精品课件(共33张)

• 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游子思妇 •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 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 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 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 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 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一、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 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 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 特别看重离别。而诗人的情感 天生敏捷,故而触之于怀,发 而为诗,以独特的人生经验和 艺术表现形式,道出常人所不 能言的离情别绪。空间的隔离 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 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 魅力。
⑵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清晨、秋
黄昏: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 情,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月夜: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 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 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 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 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 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 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 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 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 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 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课件28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课件28张+

送君别有八月秋,来年相见花满堂。 (周宇杰)
送君别有八月秋,短笛宕尽人不留。 (赵双)
送君别有八月秋,却道桂酒不压愁。 送君别有八月秋,望我再无今日愁。 送君别有八月秋,寒蝉鸣泣醉离愁。
(钱佳杰) (陈天睿) (袁嘉烨)
送君别有八月秋,此时空留几多愁。 送君别有八月秋,留吾唯感无限愁。 送君别有八月秋,风卷残叶落西楼。 送君别有八月秋,落日澄空照我影。 送君别有八月秋,秋是雁过酒凉时。 送君别有八月秋,明月伴君行孤舟。 送君别有八月秋,盼君归在几时后。 送君别有八月秋,不知归来是几时。
【任务一】诗歌例析: 调动阅读经验,概括诗中情感
知识点提炼(《学语文》P531) 送别诗中的常见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对友人前程美好的祝愿);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务 Part one

【任务二】读诗示范: 学习鉴赏方法,提炼有效信息



【任务三】创作评析: 掌握常用意象,填佳句写短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送别》
(管梓成) (徐研宸) (高永春) (吴佳铭) (刘乐安) (金子杰) (尹煜恒) (简明) (吕冯)
送君别有八月秋,《骊歌》渐染黄林叶。(王曜源)
送君别有八月秋,明月自染山间絮。 (盛子涵)
送君别有八月秋,今日一去莫相思。 (刘邵洋)
送君别有八月秋,长亭莫染离人泪。 (许云鹏)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4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4张
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 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 ,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 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 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 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 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2022全国卷乙卷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 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高考题特点:不良问题结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照以上读诗示范,完成诗歌鉴赏。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词。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①富顺:古代包括云南、贵州及川西南的广大地区。②五尺道:秦代修筑从四川 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二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还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 ③文翁:汉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④蒟酱:鸡棕酱,鸡棕是一种香菌。

【课件】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送别诗+课件

【课件】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送别诗+课件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傍晚 与送别情
常用意象:日暮、斜阳、暮雪、暮钟
(景物特点)朦胧、苍茫、苍凉、凄清、渺 远、空旷 (情感类型)忧伤、苍凉、悲凉的离情
• ⑶.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 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 之意。
酒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问人间, 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慷慨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 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
宽慰 。
送别习俗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gǔ)师:船夫。临圻(qí):
地名。
饮酒饯别 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
• 参考答案:渺茫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 阔大的背景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 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 人对朋友关心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 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将依依惜 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3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3张

(2022年全国乙卷)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人 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 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一、送别诗常见意象
时间:夕阳 日暮 月夜 清秋
一、送别诗常见意象
地点:长亭 古道 劳劳亭 谢亭
灞陵 南浦(渡口) 阳关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 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 体说明。(4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 课件20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 课件20张
标题中往往有等字眼
方法一:辨题目,通过辨别题目,确定诗歌类型。
方法指导
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方法二: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感受送别意境。
方法指导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兄弟出使,诗人心中定是不舍与惜别,但是诗人与兄弟分离两地早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为分别而伤春悲秋、依旧旷达,体现出诗人性格豁达,胸怀博大。同时对兄弟劝勉有加,以国家利益为重,体现出二人深厚的兄弟情谊。
去做官或者被征发或出外经商与亲人告别。
情人别
与爱人执手相看泪眼。
边关别
征战边关与前来探望的官场友人告别。
送别诗的种类
友人别
或进京赶考或调任与好友依依不舍。
亲人别
方法指导
送别诗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赠汪伦》 、《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 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 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 人的离情别绪。 (衬托)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 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 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 驰名于世的灞桥横跨其上。灞河上建桥的历史则要追溯至 春秋时期。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 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
•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 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 “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灞桥,这座久负盛 名的古桥,曾引起多少文人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 多少迁客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又让多少离 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诗意得经不起任何物化东西的 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击,都会让心中美丽的倩影灰飞 烟灭。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周邦彦《六丑》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 课件 (共49张)
•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 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 行客儿。”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 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 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
的离情别绪。
送别诗常见意象
❖月
❖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 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 显得动人深长。
❖ 长亭
❖ 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 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
见情见性的佳作。 ❖ 王昌龄的《别刘谞》 ❖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 间接抒情
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借物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借景抒情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依恋, 抒发与亲友别离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 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 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
送别诗常见意象
❖ ⑴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 ⑵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 ⑶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
夕阳,孤舟、孤帆、流水
❖ 杨柳
送别诗常见意象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 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 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
❖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五,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 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 点也不明显。
谢眺《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 ②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风格和抒情方式
❖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 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 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 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
❖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 《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 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 倾注信心和力量。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四,表达积极乐观之感,全诗清新自然,积极 向上。
❖ 有一些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对离别 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 寄以祝福,其清新乐观的精神境界会让人耳目一 新,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内容及主题倾向
❖ 从情感上看,除了表达依依惜别的友情,有的
❖ 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 如“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 军》);
❖ 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 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有很大关系。江淹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
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致
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
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而“南浦子曲”
高考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基本知识
❖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 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 ①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 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 夜别友人》、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
❖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 《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 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伤感型
❖ 柳永的《雨霖铃》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风格和抒情方式
❖ 豪迈型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
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 直接抒情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
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 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 日暮
❖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 “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 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 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
❖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 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 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 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 南浦
送别诗常见意象
❖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 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