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飞行员体能训练后的运动疲劳
体育锻炼对飞行员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分析
![体育锻炼对飞行员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55443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f.png)
体育锻炼对飞行员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分析摘要:随着航空科技的高速发展,航空器向着更高、更快、更远的方向迈进,逐渐挑战着飞行员的身体极限,很多长航程大航时,高过载的机动动作更是让飞行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加强飞行员的体能素质,不仅可以有效承受频繁的训练及任务强度,也对于全面提高飞机驾驶员基本素质,提高战斗力,有着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同时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是保障安全飞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保证飞行安全非常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飞行学员;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一、飞行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1、有利于飞行员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飞行员在经常进行科学规范的体育运动后,其供血能力与血液中含氧量都具有较大提高,能够让身体各器官长时间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例如,能够保持长久专注能力,身体对飞机各个操控面的协调控制能力,好的身体素质能够长时间完成高强度复杂操作,这对于飞行员来说至关重要,高效率地完成相应的手、脚间的协调运动,从而达到既定任务目标的能力。
这种能力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空间感知能力也是通过大量耐力与抗压训练中得到较高提升,飞行员在高升限、大速度、大负荷等背景的条件下,或在复杂气候条件中飞行时,始终能够保持一个正确的对飞机自身的方位、状态及运动轨迹的感知能力,并且能够准确操纵飞机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耐力与抗过载能力飞行员的耐力越高,其疲劳感越低疲劳期越短,就飞行员的耐力而言,是飞行员保持长时间或高强度、多架次飞行种保持良好状态的主要能力。
无论军方还是民航的飞行员都需要长时间地在驾驶舱内完成飞机驾驶操作任务,如果飞行员的耐力较差,势必会影响其操作的效率和准确程度,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由于航空装备普遍造价较高,而且突发事件处理难度大,事故后果严重。
由此可见,耐力对于飞行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身体素质。
同理,抗过载能力与耐力一样考验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过载极限越高,抗极限过载时间越长预示着飞行员在特殊条件下尤其是军用战斗机进行作战中更加重要,高过载能力能够做出更多规避以及追击动作,飞行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在作出部分机动动作时,其过载通常超过6G,也就是说承受自身体重6倍以上的重量,对飞行员的心理和身体是一种极大地考验,随着机动动作也会出现黑视、红视、内体器官变形等影响,而更高的抗过载能力对提升战斗力增加任务完成几率有着重要作用。
飞行员体质评价现状及改进措施
![飞行员体质评价现状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c5de0e0b4e767f5acfcea4.png)
飞行员体质评价现状及改进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军队飞行员每年需疗养1个月,旨在通过疗养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质、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飞行员疗养分4个阶段6个环节进行,其中体疗即体育锻炼、体能测试是6个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但目前对飞行人员体质训练效果的评价,仍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和方法,为此,我们分析了飞行人员体质训练效果评价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简述如下。
1飞行人员体质训练和评价现状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按要求需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能测试,现各疗养院多以篮球、乒乓球、游泳、登山、跑步等项目为主,组织飞行人员进行体育锻炼。
体能测试则按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训练大纲规定的10项内容(小五项、深蹲起立、仰卧起坐、单杠、双杠、旋梯、滚轮、100 m、1 500 m、3 000 m)进行。
分析上述训练及测试内容不难发现,目前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体质训练和评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飞行人员所从事的运动锻炼项目类型单一;二是飞行人员从事肌肉力量方面的训练较少;三是缺乏具有个性化、有效的体质、体能恢复措施;四是现行的“疗养期间体能测试评价方法”受主观影响较多,测试数据不准确;五是现行的“飞行人员健康等级”缺少量化指标;六是现行的“飞行人员体能标准和特殊体能训练”强调的是体能,对体质关注不够。
2飞行人员体质评价指标和方法改进的必要性随着高性能战斗机装备部队,由于战斗机本身具有高加速度、高加速度增长率、高角加速度和高认知负荷等特性,对飞行员的身体体质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由于高科技进入飞机的操作和武器装备系统,对飞行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增大。
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空军飞行人员每年1次的健康疗养、体检和每天至少1 h的体育锻炼,建立飞行人员体质定量评价系统,规范飞行员的体质检查项目和评价标准,为提高飞行员体质,提高其健康等级,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对于增强体质、提高飞行耐力、延长飞行年限,是非常必要的。
空运航班的飞行员健康和疲劳管理
![空运航班的飞行员健康和疲劳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8fd2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8.png)
空运航班的飞行员健康和疲劳管理航空业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高风险的行业,对于飞行员的健康和疲劳管理有着极高的要求。
飞行员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航班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因此,保障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和有效地管理他们的疲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空运航班的飞行员健康和疲劳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健康管理保持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对于保障航空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健康管理措施:1. 定期健康检查:飞行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符合飞行任务的要求。
医生可以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视力、听力、心脏功能等,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2. 体能训练:飞行员需要保持较好的体能水平,以应对长时间的航班、紧急情况和不可预见的身体挑战。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体能训练来增强耐力、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3. 饮食调理:飞行员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并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以减轻身体负担。
4. 心理健康关怀: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他们要面对大量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
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关怀,例如心理咨询和压力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二、疲劳管理疲劳是飞行员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长时间的工作和变换的时区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地管理飞行员的疲劳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疲劳管理策略:1. 疲劳值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可以实施疲劳值管理系统,根据飞行员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飞行任务的强度来确定合适的工作和休息安排。
这可以确保每位飞行员都能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2. 疲劳感知训练:飞行员可以接受疲劳感知训练,学习如何准确地感知和评估自己的疲劳程度。
这有助于他们及早发现疲劳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充足的休息和饮食调整。
3. 时区适应训练:航空公司可以为飞行员提供时区适应训练,帮助他们在跨越不同时区时更好地适应新的作息时间。
这种训练可以减少对飞行员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航班的安全性。
军事训练运动性疲营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军事训练运动性疲营产生的原因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6315bacb0717fd5360cdcd8.png)
。 张 慧
军事训 练运 动量大 ,极容 易导致 疲 劳 。运 动性疲 劳是一 种生理 现象 , 对 人体 是一种保 护性机 制 ,但 是如果 人 经常 处于疲劳 状态 ,积累 的结 果就 易 导致过 度疲 劳 ,影响 身体健康 。疲 劳对于 军事训练 水平 的提高及 士兵完 成其他 任务 会产生很 大的影 响 ,故在 军 事训 练过程 中应充分 了解 和重视疲 劳 的现象 ,选择 科学 的方法来恢 复 自 身 的机体功 能 ,以达到 尽快消 除运动 性疲劳 、提 高军事训练 的效果 。
的疲 劳 。
消 除疲 劳 的方 法
整理活动 整理 活动是消除疲劳 、 促 进体 力恢 复 的一 种 良好 方法 ,应给 予 足 够 的 重 视 。剧 烈 运 动 后 进 行 整 理 活 动 ,可使 心血管 系统 、呼吸系 统仍 保 持在较 高水平 ,有利 于偿 还训 练时 所 欠 的氧 债 。整 理 活 动 可 使 肌 肉放 松 ,避免 由于局部 循环 障碍而影 响代 谢 过程 。整理活 动应包 括慢跑 、呼 吸 体 操及各 肌群 的伸 展练 习 。运 动后做 伸 展练 习可消除 肌 肉痉挛 ,改 善肌 肉 血 液循环 ,减轻 肌 肉酸 痛和僵 硬的程 度 ,消 除局部疲 劳 ,对 预防运 动损伤 也有 良好作用 。 物理疗法 特别 是按摩 ,可 以促进 血 液循环 ,加速疲 劳 消除及机 能的恢 复 。按摩 是有效 的恢 复手段 。负担量
缓 、不 灵敏 ,动 作 的协 调能力 下降 , 失 眠 、烦 躁与不安 等 ;心理性疲 劳是 由于心理 活动造成 的一 种疲劳状 态 , 其 主观症状 有注 意力不集 中 ,记 忆力 障碍 ,理解 、推理 困难 ,脑力 活动迟 钝 、不准 确。躯体 性疲 劳和心 理性疲 劳 是密切联 系 的 ,运动 性疲 劳是身心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模板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504a9869dc5022aaea00d7.png)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很多人在运动之后都叫苦连天,浑身酸痛,好几天都感觉很累,缓不过来。
这很正常,运动量大了或者改变训练方法,许多健身爱好者就会感觉疲劳。
可是,身体累,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好好补补,但好好吃就能补回来吗?怎么才能科学的恢复过来呢?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
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
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
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
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简述运动性疲劳(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
许多着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
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
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
影响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疲劳因素
![影响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疲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b33082277232f60ddcca1cb.png)
影响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疲劳因素作者:崔晓喆来源:《祖国》2017年第16期摘要:飞行疲劳是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飞行员飞行时长期受到噪声、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产生飞行疲劳和心理应激反应。
论文结合国内外疲劳相关研究,基于疲劳理论总结了飞行疲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环境、睡眠、工作负荷、个体特征和心理负荷。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都会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通过分析指出应从睡眠、饮食、改善环境、控制情绪和加强锻炼等方面对飞行员进行心理监测和预防,从而及时发现和缓解飞行疲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保障飞行安全。
关键词:飞行员心理健康疲劳飞行安全由于飞行过程中机舱内的气压变化、噪音、振动等苛刻的环境,容易导致飞行员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甚至易怒等心理疲劳状况。
NASA航空安全委员会报道显示航空安全报告系统中约21%的事故是由疲劳因素引起的,疲劳会引起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或误操作,甚至会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
研究显示75%的人发生过严重的心理疲劳,飞行员心理疲劳的发生率为94.1%,而且心理疲劳会降低飞行员的思维能力。
可见,飞行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现代航空界面临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但是在飞行过程中基于疲劳针对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却比较少。
基于疲劳的研究对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对于确保飞行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保障航空安全的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一、飞行疲劳与飞行员心理健康(一)疲劳概述疲劳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多表现为躯体性和精神性疾病,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尚无公认疲劳定义,大多是从神经生理学和人体医学方面提出。
根据疲劳的表现,疲劳可定义为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下降,致使警觉性下降进而影响工作绩效的一种综合状态。
疲劳分为生理(体力)疲劳和心理(脑力)疲劳。
心理疲劳主要指缺乏动机与警觉的主观感觉,是由高强度的压力与紧张造成的,通常表现为头脑昏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压抑或焦虑等。
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
![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23e197ad02de80d5d84035.png)
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摘要:疲劳是一种疲倦乏力的感觉,会给从事体力、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
关键词: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疗养;飞行引起的疲劳在航空医学上称为飞行疲劳,是指飞行人员由于地面工作负荷、飞行各阶段中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下,有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使其机能继续维持在安全飞行这一特定的水平上工作,各器官也不能再保持固定的工作能力,主要生理表现是身体工作能力下降。
一、影响飞行疲劳的主要因素及飞行疲劳带来的潜在危害1.NASA很早就发现疲劳与生物节律有关。
调查显示,飞行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飞行人员睡眠不足和昼夜节律的改变。
除睡眠不足导致疲劳外,持续清醒时间过长是产生疲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保持连续17h清醒后的疲劳状况相当于血液中含有0.05%的酒精,在保持连续24h的清醒状态后该值增加为0.10%,超出法律规定的驾驶汽车的要求。
另外,疲劳的产生也与生理、心理因素有关,工作负荷、情绪等都是引发飞行疲劳的常见因素;飞行疲劳还与飞行计划的安排、飞行距离的长短,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甚至生活的规律性、科学的饮食习惯等有很大关系,飞行距离和时差效应对飞行疲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产生疲劳的直接因素主要有2个:睡眠不足,觉醒(或持续工作)时间过长。
将促使或导致这2个因素发生的因素作为间接因素的话,则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生理、心理、管理和环境等基本因素。
2.飞行疲劳带来的潜在危害和风险,现代飞机是高度自动化多系统的融合,需要驾驶员对飞机的仪表进行不断监控,有效地保持飞机高度、速度和空间位置,这需要飞行人员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飞机应有的飞行状态,同时还要根据空管人员(ATC)的指令进行操作。
Bartlett对飞行疲劳的早期研究发现,机组在疲劳状态下仪表读数错误增加,注意力分散,出现暗示局限(集中于核心任务而忽略次要任务需求),响应能力随机组状态和疲劳持续时间而变化。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人员一旦发生飞行疲劳现象,会使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1)注意力下降和感觉失调导致飞行过程中的情境意识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有效感知飞机的位置和状态,在巡航过程中会增加空中交通冲突的风险,导致空中相撞的可能性增大;在进近着陆过程中,导致不稳定进近和着陆危险性增大。
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
![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80515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b.png)
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民航飞行员是一项高要求的职业,他们需要具备出色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航空知识。
除此之外,作为飞行员,良好的体能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旨在提高飞行员的身体素质,保证他们能够在长时间的飞行任务中保持专注和高效。
民航飞行员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
飞行任务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工作,有时候还需要应对紧急情况。
良好的心肺功能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延缓疲劳的产生,保持飞行员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为了提高心肺功能,飞行员通常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飞行员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民航飞行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飞机的操控通常需要较大的力量,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此外,飞行员还需要承受起降过程中的巨大惯性力。
因此,飞行员进行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通常会进行重量训练,如举重和器械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此外,飞行员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如抗阻训练和爆发力训练,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除了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也是民航飞行员需要重视的方面。
飞行员在狭小的驾驶舱内工作,需要进行各种动作和姿势的变换。
良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减少因身体不协调而引起的错误操作。
为了提高灵活性和协调性,飞行员通常会进行一些拉伸和平衡训练,如瑜伽和普拉提等。
这些训练可以增强飞行员的肌肉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提高其在飞行任务中的表现。
民航飞行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飞行任务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故障、恶劣天气等。
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是飞行员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抗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飞行员通常会进行一些特殊训练,如模拟紧急情况的训练和心理压力测试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对于提高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和飞行能力至关重要。
飞行疲劳很危险
![飞行疲劳很危险](https://img.taocdn.com/s3/m/d72864f9f61fb7360b4c65fe.png)
而具体到韩亚航空OZ214航班飞行事故,我们注意到了以下信息:
一是发生飞行事故的时刻。韩亚航空波音777-200ER飞机OZ214航班,是韩国当地时间2013年7月6日16时35分从仁川机场起飞的,于美国当地时间11时28分(即韩国时间次日3时28分)在旧金山机场28号左跑道着陆时发生了飞行事故。虽然此时在旧金山临近正午,阳光明媚,能见度良好,但对于长期生活在韩国的OZ214机组来说,此时应该是惯常的熟睡时间。
第二,运输旺季组织加班、包机要量力而行。
运输生产旺季,特别是每年第三季度,正是雷雨多发时期,也是最容易遭遇延误的季节。如何处理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对公司法人确实是一种考验。面对真金白银,不排除个别航空运输企业“以利为本”,打法规擦边球,超能力组织生产、超强度实施运行、超时飞行、疲劳作业。凡此种种,必是酿成安全“组织事故”的始作俑者。因此,在运输旺季安排生产、组织加班和包机时,要根据机组套数,预留5%~10%的可用飞行时间,用以应对机组超时等意外情况,然后再倒排航班生产计划。另外,对于凌晨飞行,即俗称的“红眼航班”,要慎用。如非得要用,应备有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
飞行疲劳是指一种因睡眠不足或长期处于觉醒状态、生理节律周期或工作负荷(精神或身体活动)等原因,导致的精神或体能下降的生理状态,会削弱机组人员的警觉性及其安全操作飞机或者履行与安全相关职责的能力。
幽灵般的疲劳影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统计发现,在送交航空安全报告系统的26.1万起秘密事件报告中,有5.2万起已被列为疲劳因素,占总数的19.9%。试验表明,连续不睡眠的时间只要超过20小时,睡眠倾向就会变得几乎不可抗拒。客观地讲,大型运输飞机进入长距离的“自动飞行”模式之后,驾驶舱内存在着重复性低强度感官刺激、视界狭窄、身体活动受到限制、相互影响小、适中的驾驶舱温度和低亮度灯光等因素。根据脑电图扫描器记录,在这种“单调”的环境之下长时间工作,飞行员的警惕性必然下降,特别是在夜间飞行时长时间从事仪表监控之类的常规脑力工作时,更容易睡着。
飞行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
![飞行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f9aa6cf5335a8102d220e5.png)
着 ;2 2 %因极 度 疲 劳 而 取 消 飞 行 任 务 。以 美 国 空 军 飞行
员 为 样 本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勤 人 员 疲 劳 是 一 个 普 遍 问 空
是 否 充分 、飞行 前 的体 能 消耗 等等 ,在平 时 的飞行 训 练
中 , 加强 这种 适应 能力 的锻炼 。 应 2 症 状 表 现 ( 1 表 )
使 飞行 员产 生 飞行 疲 劳。飞行 疲 劳即 由 于军事 飞行 多种 负荷 的 累积作 用造 成 飞行 工作 能 力降低 的 一种 状 态 , 现 为飞行 员 表 的反 应 性 下 降 , 生错 误判 断 , 产 出现 飞 行错 觉 , 而导 致严 重 的 飞行 事 故 , 飞行 员成功 完成任 务 和安 全 飞行 的潜 在 威胁 。 进 是 因此 飞行 疲 劳成 为 当前航 空航 天 医学研 究的 重要课 题 之一 。文章 综述 了国 内外有 关飞 行 疲劳 的最 新进展 , 分析 了飞行 疲劳 的 产 生原 因 、 症状 表 现 、 测 手段 、 防及 治 疗措 施 等 , 监 预 尤其 着 重介 绍 了飞 行 员在 健 康疗 养期 间应 对 飞行 疲 劳的各 项措 施 .
'
・
92 ・ 0
Chn C n  ̄ec n Me Oc . 0 0. 1 1 No. 0 i J o v se t d, t 2 1 Vo . 9. 1
文 章 编 号 :0 569 2 1)002— 3 1o — 1X( 0 0 1— 9 0 0
飞 行 员 飞 行 疲 劳 的研 究 分 析
到 的不 良影 响也 在 加 大 , 自美 国军 队安 全 中心 的数 据 来
表 明 : 队 事 故 的 4 与 疲 劳 有 关 …。美 国 空 军 空 勤 人 员 军 %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3152c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9.png)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摘要】军校学员在体能训练中常常面临心理疲劳问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训练效果,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从军校学员体能训练现状、训练对心理疲劳的影响、心理疲劳表现、影响因素和解决建议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这一问题。
研究发现,军校学员普遍存在心理疲劳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与训练强度、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并关注个体心理调适。
研究认为,解决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心理干预方法和个体差异影响。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综合分析,可以为提高军校学员的训练效果和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影响因素、建议、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改变,军校学员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
长期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往往会带来心理疲劳问题,严重影响学员的身心健康和训练效果。
研究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探索其成因及对策,对于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军事训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军校学员体能训练现状和心理疲劳表现,分析体能训练对心理疲劳的影响以及影响心理疲劳的因素,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将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军校更好地管理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提高学员的训练效果和体能水平。
引起学者和军事实践者的重视,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探索更多解决途径,推动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的根源和特点,为进一步完善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学员在体能训练中的心理疲劳表现和影响因素,旨在揭示心理疲劳对学员身心健康和训练效果的影响,帮助学校管理者和教练员更好地了解学员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学员整体素质。
民航飞行学员飞行疲劳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民航飞行学员飞行疲劳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261b7d1ed9ad51f01df229.png)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4航空航天科学技术1 飞行疲劳的概念疲劳指从唤醒到睡眠的过渡,疲劳持续,可能会导致睡眠发生。
疲劳的典型症状就是困倦,如打哈欠,眼皮下垂等。
持续的活动会导致疲劳。
驾驶领域中的疲劳被认为是一种心理上或精神上的疲劳,其主要特点是:不愿继续驾驶、 瞌睡、动机降低等。
驾驶疲劳在生理上会引起大脑活动变化和心率及眼球运动减少,还会导致认知和精神方面的表现下降,如延长反应时间,而这些都可能会导致驾驶事故的发生。
飞行疲劳是指在飞行条件下,由应激的发生和发展所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不平衡状态。
如果飞行疲劳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症状加重而发展为过度疲劳。
疲劳会严重威胁飞行活动,例如,从1997年大韩航空飞行事故的录音中,可以听出机长“十分困倦”,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了飞行事故,造成228人遇难。
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 SA)从“航空安全报告系统”(A S R S)收录的261000多份报告中,有52000份与飞行员疲劳有关,占总数的21%。
疲劳有12种症状:反应时增加、思路单一、思想麻木、短时记忆丧失、不能正确判断和决策、个性改变、态度改变、抑郁症等。
2 飞行疲劳的产生原因分析为了飞行安全和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飞行管理部门一向对飞行人员疲劳问题非常重视。
该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直关注飞行学生及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不定期进行疲劳方面的教育,引导教师学生尽可能减少或缓解飞行疲劳,以便提高飞行质量,消除飞行事故隐患。
在引发飞行疲劳的逐多因素中,睡眠、负荷、情绪等是常见因素。
2.1 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好我校飞行专业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正式上机进行飞行训练。
学院采用“4+2”飞行训练模式并将训练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
在该模式下,学院的飞行训练量及飞机使用率得到了合理的安排,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发现,在飞行训练中,部分学生会出现疲劳的状态,一些学生认为在飞行日飞行准备任务繁重时,会无法按时熄灯睡觉,只有部分的学生能在要求的熄灯时间就寝。
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94de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2.png)
第38卷第2期2019年4月军事体育学报Journai of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Voi.38No.2Apr.2019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学进,林景宏,谢刚(空军航空大学航空体育系,吉林长春130022)扌商要:总结分析飞行人员在基础教育、航理及飞行阶段体能训练在组织、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期为飞行人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行人员;体能训练;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807.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00(2019)02-0012-03当前,我军的体能训练发展不平衡。
总体训练水平不高,训练成绩低下,训练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对飞行人员而言,虽然我军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身体素质基本上良好,符合高性能歼击机特性对人体的要求。
但是,我军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在探索相关问题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提高飞行人员体能训练的效果。
1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1.1基础教育及航理阶段体能教学训练1.1.1训练理念陈旧前,军事体训练在训练、训练、训练原则和方法中的认识存在一些模糊和混乱的地方,大体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训练方式方法,训练内容简单枯燥,训练随意性大,训练理念有待更新。
同时个别组训的学员队干部缺乏对最基本的训练方法和体育理论的了解,影响了训练效果,并带来运动伤病多发等不良后果。
1.1.2学员的体能存在逐步弱化的趋势有研究者指出,“飞行学员入学一年后,体能状况最好,但这一时期离飞行实践阶段最远,有体能用不上&到了航理阶段,体育训练量减少三分之,时基础的,体基本位于保持状态,并呈逐渐下降趋势。
因此,飞行员培养各阶段对体能训练用力不均、用力不当,先严后宽,先紧后松的问题,也是导致飞行人员体能弱化的原因之_”+1,&1-2飞行部队的体能训练1.2.1体能训练保障工作亟待完善。
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研究
![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cc49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8.png)
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机组人员疲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疲劳是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影响到航空机组人员的反应速度、注意力和决策能力,从而增加了犯错的风险。
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是保障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将探讨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的研究。
第二章:疲劳对航空机组人员的影响疲劳是一种自然反应,当机体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或者睡眠不足时,就会产生疲劳。
航空机组人员疲劳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决策力下降等。
这些负面影响会增加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第三章: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的重要性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是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减少航空机组人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从而减少航空事故的发生率。
疲劳管理需要航空公司、政府和机组人员共同努力,其中航空公司应负责制定有效的疲劳管理计划,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机组人员应加强自我管理,避免疲劳状态下的操作。
第四章:现有的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措施目前,航空公司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航空机组人员的疲劳。
其中,航空公司通常会制定疲劳管理计划,包括调整班次、教育培训和疲劳监控等。
政府则通常制定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航空公司疲劳管理计划的监管。
此外,机组人员也应加强自我管理,包括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持足够的饮食和参与适当的锻炼。
第五章:具体案例分析美国FAA在2005年引入了新的最大操作限制时限(Flight Duty Period),旨在限制航空机组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而减少疲劳程度。
而欧盟则制定了欧洲航空安全局最大飞行时间限制,要求在24小时内,机组人员的最大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4小时。
这些措施与法规的实施,有助于减少航空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未来展望未来,航空机组人员疲劳管理将会成为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将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航空机组人员的疲劳状态。
航空体能训练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
![航空体能训练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874540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9.png)
航空体能训练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摘要:空乘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对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能训练可以改善空乘人员的心理特征,通过保持他们对事故的认识和反应能力、飞行中的情绪稳定和肢体协调,可以保证飞行的效率和安全。
因此,在航空体力方面,加强空乘人员的体能训练,发挥体能训练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为空乘人员的心理素质很重要,空乘人员的训练也是心理训练。
关键词:体能训练;心理调控引言空乘体能训练经常使用球类、绳梯、体操等体育活动来训练空乘人员必须具备的平衡、反应和耐力等技能。
然而,实际的训练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水平,因此,训练方法和其他方面需要改进,教练的指导和辅导作用也需要改进。
因此本文针对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控进行探究。
一、航空体能训练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1.大球类运动项目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经常参加这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可以大大改善空乘人员的视觉、运动和前庭功能,从而更好地判断时间、空间、速度和运动范围,因此需要良好的注意力技能。
经常打球可以使大脑皮层形成高度复杂的力量定型,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身体器官的调节能力。
经常参加这种体育活动可以显著改善空乘人员的视觉、运动和前庭功能,从而提高判断时间、空间、速度和运动范围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练习高球的球类运动,可以更好地培养这些注意力品质。
在空中运动中,用大球进行学习和练习是培养参与者合作精神和打击个人主义的好方法。
因此,学习和练习大球运动是培养和训练参与者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好方法。
2.体操、拳术、游戏类项目对空乘人员的心理影响通过体操训练、拳击和游戏,可以提高空乘人员的敏感性、协调性和反应力。
有了这项技能,空乘人员可以在训练中更快地掌握和提高飞行技能。
体操、拳击和各种运动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很复杂、多样,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
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特别是由其高级部分--大脑皮层控制。
然而,这些训练活动反过来又影响到神经系统,影响并改善其功能。
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形成与克服
![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形成与克服](https://img.taocdn.com/s3/m/a11358e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1.png)
心理疲劳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地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80年代后期,该词也开始用于那些由于应激和需要竭尽全力工作的领域,如竞技体育和商业领域。
现代运动心理学领域将其界定为:由于运动员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
一、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环境因素1.运动员终日在封闭的场馆内,如照明不足或过强,器械破旧,空气污浊、高温阴湿的环境,与冰冷的器械为伴,进行单调且超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紧张的压抑状态,引起心理疲劳。
2.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相对单一,训练整体结构和人群相对固定,缺乏新异刺激,在训练中,在长期单调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训练主动性降低,内在动力不足,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积累。
3.当运动员由于人际关系紧张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时,经常出现矛盾和纠葛,容易思绪混乱,使心境备感压抑,造成神经能量的过多消耗,形成心理疲劳。
4.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时间、汗水都比以往要多,但成绩有时候停滞不前或起伏不定。
如果运动员对这种“报酬递减”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使他们对训练产生厌烦,训练热情就会丧失,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心理疲劳。
5.如果运动训练后的恢复措施跟不上,如营养、休息、治疗等,尤其是恢复训练的手段没有掌握,更容易造成疲劳的积累,出现心理疲劳。
教练员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运动员提供一些心理调整的手段方法,如心理咨询、野外恢复性素质训练、趣味性准备活动等,使阶段性的心理疲劳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防止疲劳的积累。
二、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心理因素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影响。
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长期不良,很容易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
运动中经常发生运动员肩、肘、膝的部位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慢性劳损,恢复期长,不易治愈,长期影响训练和比赛。
浅谈飞行员飞行疲劳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浅谈飞行员飞行疲劳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3eeb3baeaad1f347933fc7.png)
浅谈飞行员飞行疲劳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据IATA的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所造成的。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多年经验,阐述了飞行疲劳的定义、分类,分析了诱发飞行疲劳的因素,就此提出了预防飞行疲劳的对策。
标签:飞行员;飞行疲劳;分类;因素;对策一、有关飞行疲劳的概述1、飞行疲劳定义。
飞行疲劳是由于睡眠的缺失、延长觉醒时间或工作负荷(心理或者体力活动)所导致的心理或者躯体能力的下降。
这些都影响飞行人员的警觉性和安全操作飞机的能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疲劳并不一定能导致航空事故或者飞行差错的发生。
但是在多航空事故调查中,都可以找到飞行员收到疲劳困扰的背景。
这也就解释疲劳是导致“人的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飞行疲劳的分类。
对于飞行员来说,由于工作条件与其它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他们也会面对一些由于工作条件与人基本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疲劳。
这种飞行疲劳按照俄罗斯诺维科夫BC研究,可以按如下分类:(1)急性疲劳。
在民航中,经常遇到的急性疲劳主要有一次执行的较长时间的航班或者执行较为复杂、陌生的航班,前者主要产生疲劳的原因是生理原因。
但执行复杂或者陌生航路航班时,飞行员大多感受到的是心理疲劳。
(2)慢性疲劳。
由于飞行员多次受到沉重的工作负荷作用所导致的,特点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就有主观的疲劳感、生理功能明显紧张、工作能力下降很大。
在民航飞行中,慢性疲劳主要是由于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月或者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连续执行飞行任务。
在随后的休息当中,飞行员又没有完全从疲劳中恢复,而又执行后续航班,这样就造成了累计的疲劳。
(3)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造成的飞行员病理性功能状态,特点是生理功能的明显变化和活动效率的急剧降低。
二、诱发飞行疲劳的影响因素1、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
工作强度是诱发疲劳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众所周知,在工作当中,工作的强度越大,人们越感觉到疲劳程度越大;另外,从事同等工作强度时,工作的时间越长,那么越容易使人进入疲劳的状态。
民航飞行员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民航飞行员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9c6b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d.png)
民航飞行员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一、绪论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员作为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民航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使得飞行员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倦怠风险。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工作中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心理和生理状态,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
研究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飞行员的工作效率、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为飞行员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工作倦怠程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本研究将从飞行员个人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这包括飞行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可能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从飞行员工作环境的角度分析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这包括飞行员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工作与家庭平衡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可能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从飞行员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这包括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可能影响因素。
通过对飞行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将为飞行员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其减轻工作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也将为民航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以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和飞行员的身心健康。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员作为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加大。
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可能会导致飞行员出现工作倦怠现象,这不仅会影响飞行员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民航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飞行员体能训练后的运动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机制。
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积累的结果就易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
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学术会议对运动性疲劳下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
经过近1年来对600余名疗养的飞行员进行的体能训练进行观察,笔者发现由于飞行任务繁重,许多飞行员主观上忽视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因此身体素质欠佳,易出现运动性疲劳。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了综合疗养方法治疗飞行员的疲劳,现报告如下。
1运动性疲劳的原因
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各种学说,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运动时机体内能量物质(ATP、CP和糖原)消耗过多。
②肌肉活动时释放出来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二氧化碳和丙酮酸等来不及清除,在体内积累过多。
③体内各种物质失去平衡,造成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
④中枢神经系统因高度紧张的精神活动而造成的功能
下降[2]。
2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科学的判断运动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人体保健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然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所以,疲劳的判断主要由主观感觉和简易的客观指标等来粗略评价。
2.1主观感觉运动时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故而运动时的自我感觉对判断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客观性。
飞行员的各种自觉症状包括疲乏、头晕、头痛、心悸、恶心、腿痛等。
2.2客观指标
2.2.1骨骼肌的指标
2.2.1.1肌肉力量运动引起的肌肉疲劳最明显的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一般常以绝对肌力为依据,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疲劳,测试时根据不同的运动形式有针对性的测试运动肌肉力量。
2.2.1.2肌肉硬度肌肉疲劳时收缩机能下降,而且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
2.2.2心血管系统指标
2.2.2.1心率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最直接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
2.2.2.2心电图运动中心脏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等心肌缺血的表现,可以此来判断心脏疲劳。
3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3.1改善代谢法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整理活动、按摩、物理疗法、负离子吸入法等。
3.1.1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
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3.1.1.1慢跑和呼吸体操此方法可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下肢血液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消除。
3.1.1.2肌肉、韧带拉伸练习此方法对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促进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有良好作用,拉伸则以主要活动肌肉和韧带为主,常采用静力性拉伸方式。
3.1.2按摩按摩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采用手法按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3.1.3物理疗法训练后采用淋浴和局部热敷是一种简易的消除疲劳的方法。
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温水浴(水温40℃左右)为佳,时间15~20 min 为宜,温水浴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也可在训练结束0.5 h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为15℃,热水温度为40℃,冷浴1 min,热浴2 min,交替3次。
热敷能减少肌肉中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消除肌肉僵硬、紧张及酸痛。
热敷的温度以47~48℃为宜,时间约10 min 左右。
3.1.4负离子吸入法负离子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还原过程的作用,有助于消除机体运动后的疲劳。
兴城地处海滨,空气清新,氧、臭氧及负离子含量高,细菌和尘埃少,并含有氯化钠、镁、钙、磷、碘、溴、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对呼吸、神经、免疫、代谢等系统均有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代偿能力[3]。
3.2调节神经系统法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
3.2.1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且经济的好方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3.2.2放松练习通过渐进性的肌肉放松训练,通过诱导性语言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3.2.3音乐疗法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飞行员心情舒畅,身心放松,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3.3补充法研究证实:只有体液呈弱碱性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人在体育锻炼后,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体内营养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
所以,飞行员在体能训练后,应多吃些富含碱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利于保持体内酸碱度的基本平衡,尽快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参考文献
1刘汉扬,陈家琦.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40
2黄叔怀,郑隆榆.运动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15-216
3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