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山村的精准脱贫实践与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困境初探
姓名:
学号:
院系:法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作者声明
本论文是自己在叶宏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的。论文的完成经过了选题、查阅积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拟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形成定稿等环节。论文所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均已标明出处。我遵守学术法规和学术道德,对本论文负责。
签名:_
年月日
2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困境浅析
——以广南县猫街村为例
[摘要]: 反贫困研究和实践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民收入、社会保障、产业结构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针对我国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各地按照中央要求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部分地区在精准扶贫中,由于经验缺乏、认识不够、措施不力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以广南县猫街村为例,主要表现在:识别过程中识别分类不精准的问题;帮扶过程中未能根据致贫因素采取有效帮扶措施的问题;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考核过程中驻村帮扶人员的监督考核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以及扶贫对象自身的思想制约和能力制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以广南县猫街村为例,在总结猫街村近年来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做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准确把握猫街村地区的贫困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分析广南县农村精准扶贫开发中农村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贫困特点与原因、精准扶贫的模式与经验、精准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结合猫街农村经济发展用理论分析了精准帮扶存在困境的原因:首先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论来分析扶贫项目造成困境出现的原因;其次是用社会互构理论来分析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为什么会造成困境;最后用贫困恶性循环论来分析扶贫对象自身对精准帮扶的影响。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论社会互构理论理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贫困恶性循环论
一、猫街村精准扶贫现状
(一)猫街村贫情分析
3
云南省文山广南县旧莫乡猫街村,位于旧莫乡南部,距离镇25.00公里地处山区。猫街村①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村。全村国土面积24.2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00米。全村共 18个自然村,27个村小组,农户1265户,有乡村人口6275人,农业人口5459人。自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实施以来,全村建档立卡户294户,贫困户370户共1850人,属于深度贫困村。
猫街村致贫的原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劳动力素质低。第一,自然环境恶劣。猫街村处于山区,山峰险峻、植被覆盖率低,夏季雨季时间长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季干旱,多火灾,农民几乎靠天吃饭。第二,生产方式落后。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0.23平方公里,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平方公里,。由于多山地,耕地多、小、分散,大型机械农具无法适用,种植均采用传统的牛耕人栽,收割靠人力,生产效率低,收入也只能是自给自足。第三,基础设施差。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一到下雨打雷就停电,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仍明显滞后。第四,劳动素质力素质低。猫街村是一个多民族村庄,有苗族、瑶族、壮族、彝族、汉族五个民族。其中,老寨湾、双包石、奎窝为纯苗族村;嘎基、九寨坪、长期,河边为壮族、苗族和汉族的混居村寨;猫街村为汉族村。各民族风俗差异大,部分少数民族具有孤立、保守、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特征。在猫街村,农业人口比重高,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7%,而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率较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劳动技能,缺乏艰苦奋斗、扩大再生产意识。
(二)实践做法
精准扶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胜利的重要保障。猫街村于2015年开始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应国家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
①猫街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拥有林地8.1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3平方公里,矿产面积1.82平方公里,其他面积9.66平方公里。
4
精准“六个精准要求”加大扶贫力度,。现有引入4名驻村干部工作队员驻村扶贫,扶贫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目前,猫街村主要有以下项目:
1、项目扶持
表1 猫街村精准扶贫项目
5
2、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指基层政府以街道社区为基础,依据人、地、事、物及组织等辖区内的各种资源和因素,将辖区按一定地域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体系,明确
6
各个网格责任主体,将各种社会事务合理分配到网格来开展,并充分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对辖区内人群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把各种社区工作都放到“格”和“网”里解决,整体呈现出机构下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的趋势,使社区的各种资源在网格内得到了很好的整合配置,从而有利于各种政策以及人、财、物向基层网格内的倾斜。[6]网格化管理以各乡(镇)办为基本单元划分三级网格,乡(镇)办为第一级网格,村为第二级网格;村组、街区为第三级网格,其中以村小组组长为代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对网格内工作承担第一责任。为实现网格化管理,助力精准脱贫,猫街村采用了第三级网格化管理方式,以村小组组长为桥梁,将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与贫困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党员网格化管理,以党建促扶贫。党员网格化要求党员每人帮扶一户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传授养殖种植技术,因户因人施策,配合工作队定期走访入户调查。同时,建立详细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加强动态管理,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使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预期成效是使群众之间形成双向互通;为了解贫困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以及增进党小组与贫困户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二、猫街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困境
虽然猫街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进行了一定创新,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仍存在困境。主要表现为……
(一)对标不精准
1、对贫困户的识别和退出还不够精准
当前,精准扶贫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易脱贫的人口大都脱贫了,剩余未脱贫的属于特殊贫困人口。为了扶贫精准化,政府将这类人口归界定“四类户”,即建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不仅考虑扶贫对象的特殊性,也能根据致贫原因做出相应的脱贫政策。但由于情况变化是动态的,不断有人纳入,不断有人剔除,而动态管理工作都是人工来做,就难免会出现疏漏、延迟,甚至偏袒、虚假等现象,造成识别和退出不够精准的问题。
表2是猫街村贫困户户主信息表。从年龄上看,这31户贫困户中,60岁以上的贫困户有12户;70岁以上的有4户,60岁以下的贫困户有19户;从致贫原因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