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的进展(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的进展

[ 10-04-30 10:06:00 ] 作者:叶启彬编辑:studa20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

脊柱畸形脊柱侧弯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一是由于发病率较高,国内普查达到1.06%,我国15岁以内的儿童达3亿多,其影响是很广的。二是脊柱侧弯可以使人体的躯干严重变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生长,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丧失劳动力,所以防治脊柱侧弯是我国肢残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的脊柱外科矫正工作

我国的脊柱侧弯矫正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后期只有北京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几家医院利用Risser于1955年创建的Risser石膏法,用楔状切开石膏凹侧撑开矫正的方法加上后路单纯植骨融合来治疗脊柱侧弯。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操作费事矫正费时间,事后石膏固定至少1年,假关节发生率较高,目前仅在脊柱侧弯手术发生合并感染取出内固定后,用这个方法来挽救一部分矫正效果。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先后由广东省陈之白教授、上海俞昌泰教授、湖南柳用墨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吴之康教授、王桂生教授等使用国产的Harrington装置矫正脊柱侧弯,从此我国开始了用内固定矫正脊柱侧弯的历史。1983年10月GWD.Armstrong教授来华讲学,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了我国首届近代脊柱外科学习班,介绍了脊柱侧弯的诊治原则,同时演示了脊柱侧弯的前后路手术,特别是介绍了Harrington技术、Luque技术、Harrington-Lugue联合技术和Zeilke手术等。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这次学习班大大推动了我国脊柱外科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成立了全国脊柱外科学组,已故的吴之康教授任首届学组组长,到现在也经历了7届全国脊柱外科会议。在学组的领导下我国的脊柱外科事业包括脊柱侧弯的防治工作迅速发展。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均有脊柱侧弯治疗和研究中心,各省市、大中城市较大的医院都能进行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成千上万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矫治。脊柱侧弯治疗的专著已先后出版了《脊柱侧弯的预防与治疗》、《脊柱侧弯外科学》、《脊柱侧弯的三维矫正》等,并且还有发表的论文几百篇,这些都大大的推动了我国脊柱侧弯治疗的研究工作,使之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脊柱侧弯外科矫正装置的演进

2.1 脊柱纵轴方向上撑开矫正法

主要在额状面上矫正脊柱侧弯,有以下几种:

Harrington矫正法:美国Harrington医生于1962年首次报道使用此方法矫正脊柱侧弯,矫正与融合一期完成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1983年张家港医

疗器械厂仿制和改进了Armstrong教授赠送给北京协和医院的Harrington及Luque装置使之国产化,为我国脊柱侧弯外科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Harrington方法的缺点是一旦断棍和脱钩,将招致矫正完全失败。目前已被单棍C-D TSRH PRSS取代。虽然Harrington装置在临床上已基本不再应用了,但是它的出现引起了骨科医生对脊柱外科器械设计的兴趣,推动了这方面的发展。现在西方的各种矫正装置大都仍是脱胎于或在Harrington凹侧撑开矫正系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它的融合范围Harrington-More原则仍有临床应用价值,并且是King分型的基础。

头颅环-骨盆环,头颅环-股骨撑开矫正法:本法于1959年由Perry首先设计出头颅环,1970年Dewald等发展成头颅骨盆撑开术,逐日徐徐撑开矫正到满意程度,然后作后融合术或其他后路脊柱内固定术。目前多作为脊柱侧弯的辅助手术,特别适合于较僵硬的合并有后凸畸形的脊柱侧弯,术前可获40%或更多的矫正,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缺点为穿钉部位容易发生感染和瘢痕,矫形速度缓慢,长时间的牵拉可致齿状突或股骨头坏死等合并症。

2.2 横向牵拉矫正法

主要在冠状平面上矫正脊柱侧弯,和在矢状面上矫正脊柱前凸和后凸畸形。

Luque手术为墨西哥的Luque在1973年创用,本法采用“L”型Luque 棍,预弯好相应的胸后凸、腰前凸和残留畸形的弧度,放置于矫正区棘突两侧,棍的短臂应压在辊的长臂下,用每一个椎板下穿过的Luque钢丝将棍固定在棘突两旁的椎板上,在拧紧凹侧的钢丝时,产生横向牵拉力,矫正脊柱侧弯并通过提拉钢丝产生矫正胸后凸或腰前凸的力量。其优点为多节段固定分散矫正负荷,光滑的Luque棍无机械加工薄弱点,可减少断棍可能性,且无脱钩之虑。缺点为只能矫正中轻型脊柱侧弯,椎板下穿钢丝增加了损伤脊髓和神经的危险性。为此美国Drummond医生于1984年使用棘突根部穿钢丝并加用纽扣固定来代替椎板下钢丝,但因棘突(特别是胸段的)不够坚强,故矫正力不强,只适于轻型较柔软的Galveston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于198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此项手术,治疗一批麻痹性脊柱侧弯的病人并获得成功,由于操作繁琐费时,目前可用双辊C-D,TSRH或PRSS及骶骨钉法来代替。

2.3 Harrington-Luque联合法

该方法于脊柱侧弯凹侧放哈氏棍,凸侧放置Luque棍,二棍均有椎板下穿过的Luque钢丝固定,获得了更满意的效果。脱钩和断棍的合并症少,术后不需要外固定或只用支具,但目前已被较易操作的C-D或TSRH,PRSS取代。但附加Luque钢丝横向固定,可加强C-D或TSRH等方法旋转矫正作用。

3 前路去旋转脊柱侧弯矫正术

对于较严重、较僵硬的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弯,并有明显旋转者常采用前路脊柱松动术,切除侧弯节段的椎间盘使脊柱松动。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设

计了前路矫正脊柱侧弯和去旋转装置,主要在横切面上矫正脊柱旋转,随诊时发现矫正度丢失明显,这与手术时破坏椎体生长板有关。

Dwyer氏手术法:于1968年由Dwyer创用,用于治疗腰段和胸腰段脊柱侧弯,特别是伴有明显旋转畸形者,在完成脊柱松动后,进行加压矫正脊柱侧弯与旋转。此手术有融合节段短的优点,但有两个缺点:一是假关节发生率较高,二是矫正侧弯时容易腰后凸畸形,现已为Zielke手术取代。国内陈之白及吴之康较早开展这方面工作。

Zielke手术法:由德国Zielke医生于1973~1978年创用的用金属螺纹棍取代软的Dwyer钢缆。是具有反旋转作用的矫正法,而且融合范围短。国产Zielke辊断辊率较高与棍直径太细(直径3 mm)有关。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开始用C-D装置的椎弓根螺钉进行前路内固定克服断钉的方法,并且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陆续开展THRS、CDH等手术用粗棒方法来进行前路去旋转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