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中总有可以承受之重,亦有难以承载之轻。
死,人莫不惧之、恶之。
可事实上,人生漫漫,很多时候,生比死要难得多。
当生命中有了无法承受之重,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无法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呀!生之伟大,要凝聚成一种不屈的斗志,汇聚成一种为着理想目标而执着的拼搏,唯如此,才不愧待生命的意义。
在20世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史上,瞿秋白作为著名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肩负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使命,留下了复杂而独特的“长长的影子”,在诸多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回味和继续言说的话题。
对于21世纪的读者来说,瞿秋白也许已经不再至关重要;对于20世纪,他却曾经象嬴瘦而负重的
马那样无比沉重,又象影子那样缥缈而虚幻。
这一切,源自于《多余的话》。
瞿秋白作为著名作家见证过苏俄的革命,作为党的领袖领导过中国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早期阶段的斗争,在生命尽头写下的《多余的话》却表达了对政治的困惑倦怠,对文人生活的热爱眷恋。
《多余的话》透露出来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
其独特的遭际及其折射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渊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由陈铁健选编、导读的瞿秋白作品选集《多余的话》,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中
的一种,为我们研究瞿秋白、进而回顾20世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心路历程,保存了珍贵的原创史料,展
现了选编者深刻的洞见和幽邃的视角。
该书选编了瞿秋白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多余的话》、《心的声音》、《饿乡纪程》(即《新俄国游记》)、《赤都新史》、《暴风雨之前》、《骷髅杂记·序》、《狱中诗词》等篇章,它们充分体现了瞿秋白“书生革命者”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个性追求。
选编者和导读作者陈铁健先生是近现代史专家,在中国现代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
他关于瞿秋白的
研究成果,从个人际遇的层面展示了瞿秋白文人从政的内在人性冲突,更从国家民族命运的角度映射了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坎坷艰辛。
他对《多余的话》的考证分析,不仅为这篇有争议的文献找到一个
合理的学术解释,而且为重新正确评价瞿秋白提供了学理基础。
导读《书生革命者的悲剧情怀》,凡四万余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紧紧扣住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如何解读《多余的话》?这样一篇文字几十年间如何载沉载浮主宰了一个人的命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历史探索之旅:20世纪20至30年代,瞿秋白投身革命直至牺牲;30至50年代,辨别《多余的话》真伪;60至70年代中期,误解和错读的历史;70年代至80年代,沉冤昭雪。
导读者以史家公正的立场、犀利的洞察和冷峻的激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相关联的人物和事件充分梳理,揭示《多余的话》曾经负荷了过多虚妄变幻的政治评判;通过对文献史料细致入微的追索分析,还原了真实的瞿秋白:一个执着、坚定、坦诚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真诚、内省、忧郁的书生;通过探秘瞿秋白与共产国际、瞿秋白与毛泽东、瞿秋白与周恩来、“叛徒”之说由来、瞿秋白蒙冤与刘少奇冤案的内在关系等重大关节,既展现了那些风云人物左右时代命运的宏大历史,又窥见了历史缝隙散落的细节和碎片,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时代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导读文痛切地指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存在的不正常的党内残酷斗争真相知之愈多,就会愈加感知,瞿秋白生前死后的遭遇,是共产国际、联共(布)及中共党内极左路线所酿成的巨大悲剧之一。
文章正本清源,提纲挈领,概而言之,是一部《多余的话》的“解读史”和“评价史”,也就是对
瞿秋白及其遗作的接受与反接受史。
导读的第五部分“走向新觉醒的深邃思考”,从瞿秋白的为人为文出发,而又超越了瞿秋白的个人命运,思索着国家、民族、文化与知识分子的现实和未来,虽非“忧时伤生”,却也见微知著,跃然可见当代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浓郁的历史情怀。
革命家、知识分子、“叛徒”,瞿秋白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被不断
地建构、不断地借用。
围绕着对瞿秋白个人命运悲剧的解读,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误读。
如此反复变幻的评价,不是因为其作品、其思想具有接受美学所说的未曾发掘的“潜藏的意义”,而是功利主义的工具论在
发挥着作用。
学术研究曾经这样被迫或者自觉地成为权力集团的工具,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
这样的扭曲一旦形成偏见,其生命力又是那样顽固,还原历史真实面貌便会异常艰难。
更令人值得反思的是,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之中,人性之轻和历史之重该如何两全?人性何以总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历史的悲剧何以一再重演?这是20世纪的悲剧,但愿不再是中国人的宿命。
古人曾经“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并没有玷污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瞿秋白《多余的话》表达了厌倦之后,仍然选择了舍生取义,不为临难苟免,不为身后清名所困扰。
如此殉节不贪名的生死抉择,虽然没有口号的激昂鼓舞,却有持久的人性力量。
它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复兴中,对于修补凋敝的人文精神,丰富民族记忆,塑造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岂不弥足珍贵?
言在书内,意在言外,虽然隔了几十年的光阴,导读和原文同样酣畅淋漓、意味深远,两篇文字一起见证着已经逝去的历史。
作为读者,在充分领略文字意涵和思想精髓的同时,我们还能体会到,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对历史人物心路历程的追索是一个充满艰辛和魅力的过程。
如此,这本书便有了多重的阅读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