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新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

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
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生变量, 生变量,模型对技术进步的根源未做进一步的 解释; 解释; ★模型关于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 与事实不符; 与事实不符; ★模型没有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 做出解释,因而对控制人口增长率、 做出解释,因而对控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 进步速度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进步速度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解释现实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在解释现实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二)罗默模型的基本思想 罗默模型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资本、劳动( 罗默模型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资本、劳动(指非熟 练劳动)、人力资本(指熟练劳动)和技术水平等。 )、人力资本 练劳动)、人力资本(指熟练劳动)和技术水平等。 知识的进步体现在两个方面: 知识的进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用人力资本来表示; 一是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用人力资本来表示; 二是体现在新设备、新原材料等物质产品之上, 二是体现在新设备、新原材料等物质产品之上,用 技术水平来表示。 技术水平来表示。 这样, 这样,知识或教育水平等都进入到了经济增长模型 知识或技术是厂商投资的副产品, 中,知识或技术是厂商投资的副产品,其边际收益也是 递减的。 递减的。 如果人口增长率为零,为了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 如果人口增长率为零,为了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 就必须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递增的趋势。 就必须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递增的趋势。
二、新增长理论概述 (一)阿罗“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模型 阿罗“ 阿罗 干中学” 模型 阿罗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投入分为有形的 要素投入和无形的要素投入。累积总投资表示“ 要素投入和无形的要素投入。累积总投资表示“干中 获得的知识经验,它包含在模型之中。这样, 学”获得的知识经验,它包含在模型之中。这样,学 经验、 习、经验、技术进步等无形要素投入就以有形的要素 投入表示出来,并成为模型的内生变量。 投入表示出来,并成为模型的内生变量。 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 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是厂商在生产过程 中积累经验的结果。 中积累经验的结果。 阿罗模型的缺陷是: 阿罗模型的缺陷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不 够强,内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够强,内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而 必须要求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以一定比率增长。 必须要求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以一定比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累积性的, 知识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累积性的, 知识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累积性的 因而一国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因而一国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重视知 识的进步与知识的累积; 识的进步与知识的累积; 2.技术进步和知识的累积需要激励,保护 技术进步和知识的累积需要激励, 技术进步和知识的累积需要激励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权利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人从事 研究与开发工作, 研究与开发工作,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技术创新 成果; 成果; 3.政府应该倡导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对 政府应该倡导科学技术的创新, 政府应该倡导科学技术的创新 研究和开发提供补贴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 的。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新增长理..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新增长理..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3章 新增长理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3.1 考虑教材中第3.2节中1θ<时的模型。

(a )在均衡增长路径上,()A A g t *=,其中A g *是A g 的均衡增长路径值。

利用这个事实以及方程(3.6)()()() L t B a L A t A t θγ=[]推导均衡增长路径上() A t 的一个表达式,把它用B 、L a 、γ、θ和()L t 来表示。

(b )应用对(a )问的答案以及生产函数()()()()1L Y t A t a L t =-,求均衡增长路径上()Y t 的表达式。

求最大化均衡路径产出的L a 的值。

答:(a )关于产出和知识的生产函数为:()()()()1L Y t A t a L t =- (1)()()()() 1L t B a L t t A A θγθ=<[] (2) 在均衡增长路径上,()()()//1A A t A t g n γθ*==- (3) 对(2)两边除以() A t ,即:()()()()1/L t A t Ba L t A A t γθγ-=(4)将(3)(4)联立得:()()()()()11/1/(1)L L Ba L t t n A n Ba L t A t γθθγγγγθγθ--⎡⎤=-⇒=-⎣⎦上式简化为:()()()()1/11/L A t Ba L t n θγγθγ-⎡⎤=-⎣⎦(5)(b )将(5)代入(1)得:()()()()()()()()(1/11/1/11)()())1(/1/11/1L L L L Y t Ba L t n a L t B n a a L t θγγθγθγθθγθγ---+-⎡⎤=--⎣⎦- -⎡=⎤ ⎣⎦[]两边取对数,可得:()()()()()()()()ln 1/1ln 1//1ln ln 1/11ln L L Y t B n a a L t θθγγθγθ⎡⎤=--+-+-+-+⎡⎤⎡⎤⎡⎤⎣⎦⎣⎦⎣⎦⎣⎦一阶条件为: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求L a *:(6)θ值越大,新知识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越大。

宏观经济学答案(34)

宏观经济学答案(34)

宏观经济学答案(34)第三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索罗模型、稳定状态、黄金律、黄金律资本存量、劳动效率、新经济增长理论。

1、什么是索洛模型的稳态?在稳态中经济会增长吗?答:在索洛模型中,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人均资本保持稳定不变的资本存量水平为"稳态"。

当一个经济处于稳态时,新增投资恰好等于折旧。

资本的积累一旦达到"稳态",资本增长会停止,产出的增长也会停止,一国经济只会在现有的规模上不断重复。

因此,在储蓄率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个稳态水平中的经济不会增长。

2、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态收入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的?答:在生产函数既定的情况下,储蓄率的上升意味着经济的稳态水平提高,资本的存量会不断增长直到该经济达到更高的稳态水平,经济也会在资本的推动下得到较快增长。

但是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因为在长期中,一个经济一旦达到它的稳态,增长的推动力就会消失,也就是说,只要经济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较高的储蓄率只能保证较高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并不能保证持续的经济增长。

3、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记为k某。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K=δ。

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4、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黄金水平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率稳态吗?为什么?答: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的主要手段有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量的政策。

二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提高储蓄率以达到黄金律稳态政策。

政府制定者一般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但是他们有时不能够那么做。

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
如果忽略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就可把每一个个体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看成是一个单位的劳动,并认为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从而经济中投入的劳动总量 就可看是经济中的劳动人口总数。这样,人均产出就可写为 ,人均资本存量可写为 。于是,人均产出函数为: 。进一步,假定经济中劳动人口数是固定的,人口的增长率为零。
人均产出函数 的特点是:(1)人均产出是人均资本的递增函数,即 ;(2)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即 。因此,人均资本的增加对产出的效应将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扩大而越来越小。当人均资本达到很高的水平时,人均资本增加对产出就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而言了。
(3.1.3)
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如果人口和技术水平都不增长,而只有总储蓄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在既定的储蓄率下,随着产出的增加,总储蓄不断增加),那么长期内经济将保持总产初不变,因而储蓄对经济增长没有作用,资本积累的变化只能影响经济在短期内的产出水平,而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二)储蓄率与产出
一、产出与资本积累的相互作用
资本存量决定着经济的产出水平。反过来,产出水平又决定着储蓄与投资水平,进而影响资本积累。产出与资本积累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产出与资本的运动。
(一)资本的产出效应
我们先来讨论资本对产出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使用总量生产函数 ,这里 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总产出,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 是一阶齐次函数。
第一节储蓄、资本积累与产出
本节在第二章第一节提出的经济增长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来讨论储蓄、资本积累与总产畜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讨论,即暂先不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便于理解期间,本节采用离散时间方式来表示时间变量 ,即 。
为了便于理解本节的内容,这里先把问题摆一摆。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储蓄率(即储蓄占GDP的比例)仅为18.7%左右,而德国为24.8%,日本为33.8%。这一事实能否解释美国同大多数OECD国家相比增长率低的原因?储蓄率不断上升能否带来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上一章第一节已经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即经济增长不取决于储蓄率,不能期望储蓄率上升能够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不要去关心储蓄率,事实上,即使储蓄率不能决定经济增长率,储蓄率也还是对总产出和生活水平都有影响。高储蓄率最终将带来高生活水平。因此,储蓄率如何影响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本节的讨论分四步进行:首先讨论产出与资本积累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讨论储蓄率对产出和资本的意义,然后对储蓄率变动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最后讨论一下人力资本问题。

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研究

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研究

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研究第一章简介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在其经济发展历程中探索出了许多重要的增长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现代增长理论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研究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研究跨越了数十年的时间,起始于20世纪初期,而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则是在20世纪后半叶。

在此之前,经济学家们主要通过描绘宏观经济周期来研究经济增长。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为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纳什-斯蒂格利茨模型20世纪60年代末期,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了著名的纳什-斯蒂格利茨模型,该模型成为现代增长理论的基础之一。

这一模型主要强调资本与劳动力的匹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该模型还探讨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经济学家们在纳什-斯蒂格利茨模型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各种不同的现代增长理论,包括克鲁格曼孪生城市模型、卢卡斯扩散模型、摩尔-嘉登-纽曼模型等等。

第三章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现代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发展等多个方面。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现代增长理论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人力资本研究表明,知识、教育和技能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

因此,人力资本的建设和提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技术进步现代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出水平。

此外,技术进步也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市场发展现代增长理论强调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市场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经济产出。

市场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 PPT课件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 PPT课件

二、索洛模型
4.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进入稳态以后,人均产出量以的速度增长,总产量以
+ 的速度增长。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只决定于技术进步的
速度。
如果各国经济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各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将趋于一致。它是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推断。
25
二、索洛模型
4.技术进步
变量
符号
增长率
长阶段,波特则主要强调了不同阶段增长的要素特征。我
们可以将两者综合起来,从增长的要素特征和产业结构这
两个方面来确定经济增长的阶段。
41
模型中所有的人均变量均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此时,任意
人均资本存量都是模型的稳态。
30
三、新增长理论
2.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
模型的结论:
(1)模型是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2)模型中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
术水平等;
(3)模型认为不存在不同经济趋向一致的趋势。
长模型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诞生了。
27
三、新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
✓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阿罗)
✓ 人力资本(卢卡斯)
✓ 研究与开发(R&D)——技术变迁 (罗默)
28
三、新增长理论
2.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
生产函数:
1.总量生产函数
资本存量变动方程:
资本存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投资=储蓄
= · ()
则人均资本存量变动方程为:
△ = · () −
14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新增长理论共3篇

新增长理论共3篇

新增长理论共3篇新增长理论1新增长理论: discovering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科技进步、资源配置,还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背后的机制,我们需要不断拓宽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在这个背景下,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逐渐成为继经典增长理论和总量经济学之后的第三个主要经济理论分支。

所谓新增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aul Romer)和卡斯(Robert Lucas)等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并不仅仅依赖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还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在新增长理论中,人类知识被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被不断积累、扩散,从而驱动经济的增长。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新增长理论呢?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无法很好地解释一些现象,比如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而新增长理论弥补了这些空白。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一国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于合适的投资支出,更重要的是创新和技术提高,因为这种增长是基于新现象和新思路出现的。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提升人类知识水平,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能源,从而推动一个经济体的可持续增长。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知识产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它的企业可以在其他国家推广其技术,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高的收益。

而如果知识不受保护,企业和个人就没有动力去创新,也没有必要去分享实施新想法。

这将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慢慢萎缩,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会逐渐下滑。

此外,新增长理论还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意味着,一种经济活动可能对其他活动产生非直接的贡献或者负面影响。

例如,知识在扩散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新的技术发明和应用这些新技术。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03章经济增长理论第03节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08硕,已讲)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03章经济增长理论第03节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08硕,已讲)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节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重点,08硕已讲,08/12/12精细订正)发达国家的历史经济资料显示:资本存量的增长大于劳动力的增加,人均资本LY/以及实际工资稳步提高。

K/和人均产出L历史资料还显示:资本—产出比YK/在长期内大致保持不变,利润率在每一经济周期内上下波动,但没有强烈的上升或下降的长期趋势。

然而,按照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润率的理论可知,随着资本的增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应该逐步下降,因而资本—产出比YK/应该逐渐上升。

理论为什么不符合实际事实呢?原来,这里所使用的理论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对总产出增长的影响。

实际上,统计资料显示的事实是:总产出的增长除了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以外,还有技术进步的作用。

正如第二节所指出的那样,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人均产出的增长;另一方面,抵消了随着资本深化而引起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的影响,导致资本—产出比和利润率基本稳定不变。

经济学家把技术进步看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而对技术进步做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具体体现在他们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中。

本节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理论对于技术进步的含义以及技术进步、生产函数的类型以及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关系的研究工作。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什么是技术进步?要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首先搞清楚技术进步的含义。

所谓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导致劳动和资本的效率得到提高。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下生产出了较前更多的产品;或者说,技术进步使得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所需投入的要素数量较前减少。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包括技术进步的总量生产函数一般可写成如下形式),,(),(t L K F L K F Y t ==其中,Y 表示总产量,K 表示投入的资本量,L 表示投入的劳动数量,t 表示时间因素。

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时间变量,就表示生产函数所代表的技术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从而任一给定的资本与劳动的组合下的产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三篇 增长理论 超长期中的经济 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三篇 增长理论 超长期中的经济 复习笔记

第三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七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索洛模型旨在说明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如何在一个经济中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一国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1.产品的供给与需求(1)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a)索罗模型中产品的供给基于生产函数,且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b)Y=FK,L ——Y/L=FK/L,1说明了经济规模用工人数量来衡量不影响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量之间的关系;——人均产出:y=fk,即fk=Fk,1MPK人均生产函数斜率:给一个工人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的额外产出;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2)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a)索洛模型里,产品的需求来自于消费和投资;(b)y=c+i,忽略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假设人们每年储蓄s比例的收入c=1-sy —— y=1-sy+i—— i=sy ——投资=储蓄2.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两种力量影响资本存量:投资和折旧;(1)投资: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引起资本存量增加(2)折旧:原有资本的磨损,引起资本存量减少(3)i=sy=sfk,i是新资本积累,k是现有资本存量(4)折旧率δ:资本存量每年的磨损(5)资本量的变动=投资-折旧即Δk=i- δk=sfk- δk资本存量k越多,产出量和投资量越大,折旧也越多(6)稳定状态Δk=0,即投资=折旧:i= δk,即sfk= δk,这时的资本存量记为k(7)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会停留在稳定状态,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经济会趋向稳定;(8)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3.储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表明,储蓄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1)高的存储导致较快的增长,但只是在经济达到新稳定之前;保持高储蓄率,即保持大的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水平,不会保持高经济增长率;(2)增长效应: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3)水平效应:不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如高储蓄率(4)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a)降低了他们资本存量(b)高储蓄率提高了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资本的黄金律水平1.比较稳定状态假设政策制定者可以任意改变储蓄率,来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政策制定者的目的是使组成社会的个体的福利最大化(1)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值(2)y=c+i —— c=y-i —— c=fk-δk(3)上式表明,稳定状态资本的增加对稳定状态的消费有两种相反的效应;(a)高资本意味更多产出;(b)高资本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被用于替换损耗的资本(4)黄金律水平(5)在资本存量的黄金律水平,生产函数和δk线的斜率相同,消费位于最高水平;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MPK=δ(6)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黄金律水平,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2.向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过渡(1)从资本过多开始当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是一种好政策,因为它增加了每一个时点的消费(2)从资本过少开始最初减少消费以增加未来消费;取决于我们对现在一代和子孙后代的重视程度;人口增长假设人口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速率n增长1.存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1)工人数量的增加引起人均资本下降(2)Δk=i-δ+nk(3)收支相抵的投资:δ+nk,保持人均资本存量不变所需要的投资量;(4)δk:现有资本的折旧nk:为新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投资量(5)人口增长减少人均资本积累的方式与折旧类似(6)Δk=i- δ+nk=sfk- δ+nk(7)稳定状态:sfk= δ+nk如果k小于k,投资就大于收支相抵的投资,k增加;如果k小于k,投资就小于收支相抵的投资,k减少(8)稳定状态,投资对人均资本存量的正效应正好与折旧和人口增长的负效应平衡;Δk=0,sfk=i= δ+nk;(9)处于稳态的投资有两个目的:(a)一部分δk替代旧的资本(b)其余的投资nk为新工人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2.人口增长的效应(1)使我们更接近于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是不变的;然而由于工人数量以n的速率增长,总资本和总产出必定也以n的速率增长;因此,尽管人口增长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由于在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为常数,但它有助于解释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人口增长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另一些国家贫困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均资本下降——人均产量水平下降;因此索洛模型预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会有较低的人均GDP;i注意,与储蓄率的变动一样,人口增长率的变动对人均收入有水平效应,但不影响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的增长率;(3)人口增长影响我们决定黄金律消费最大化资本水平的标准;人均消费:c=y-i —— c=fk- δ+nk —— MPK= δ+n —— MPK- δ=n 3.关于人口增长的其他观点考虑人口增长的一些其他效应——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利用个、人口与技术的相互利用(1)马尔萨斯模型他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将持续的限制社会供养自己的能力;他预测人类将永远生活在贫困中;他未预见到人类的创造性增长足以抵消人口增长的效应(2)克莱默模型世界人口增长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驱动力;如果有更多的人口,就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投资者和工程师对创新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第八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1)生产函数写为 Y=FK,L ×EE:劳动效率L×E衡量工人的有效数量Y:取决于资本投入K和有效工人L ×E(2)补:帕累托最优:在不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坏的前提下不会使任何一个人情况更好(3)劳动改善性技术进步:Y=FK,L ×E,即技术引起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速率g增长;g称为劳动改善性技术进步的速率;(4)由于劳动力L是按n的速率增长,每单位劳动的效率E是按g的速率增长,所以,有效工人的数量按n+g的速率增长;2.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1)技术进步被模型化为劳动改善(2)用有效工人的人均数量来分析经济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k=K/L ×E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y=Y/L ×E→y=fk(3)Δk=sfk- δ+n+gk(4)δ+n+g:收支相抵的投资由于k=K/L ×E,收支相抵的投资包括三项:为了使k不变,(a)δk是替代折旧的资本所需要的(b)nk是为新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c)gk是为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新的“有效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3.技术进步的效应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的稳定状态增长率(1)说明: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2)有效工人的人均稳定状态的消费是 c=fk- δ+n+gk(3)黄金律资本水平:MPK= δ+n+g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研究1.平衡的增长(1)平衡的增长:根据索洛模型,在稳定状态,技术进步引起许多变量在稳定状态的值一起上升(2)根据索洛模型,稳定状态时,Y/L,K/L都以技术进步的速率g增长;则资本—产出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保持大体不变(3)技术进步影响要素价格:稳定状态:(a)实际工资以技术进步的速率增长(b)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变的2.趋同(1)趋同:世界上贫穷的经济体将趋向于赶上世界上富裕的经济体;这种“赶上”的性质被称为~(2)根据索洛模型,两个经济体是否趋同取决于他们最初为什么是不同的(a)一方面,假定两个经济体由于历史偶然性从不同的资本存量开始,但它们有着由它们的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劳动效率所决定的相同的稳定状态;则这两个经济体将趋同;有着较少资本存量的较穷经济体自然地增长得更快(b)另一方面,如果两个经济体有着不同的稳定状态,则不会趋同;每一个经济体将达到它们自己的稳定状态(3)世界各经济体显示出有条件的趋同:它们看来向各自的稳定状态趋同,其稳定状态又由储蓄率、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等变量决定;3.要素积累vs.生产效率(1)人均收入的国际差别可归因于:(a)生产要素的差别(b)各经济体使用其生产要素的效率的差别(2)一个发现:有着高的物质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国家也倾向于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关于这一正相关的解释有:(a)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可能鼓励资本积累;如一个运行良好的经济,可能有恒多的资源和激励待在学校积累人力资本(b)资本积累可能引致更高的效率;如果存在对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正的外部性,那么储蓄和投资更多的国家看来会有更好的生产函数;这样较高的生产率引起较高的要素积累,或者较高的要素积累可能引起较高的生产率;(c)要素积累与生产效率都受共同的第三变量驱动;如一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促进增长的政策1.对储蓄率的评价(1)处于低于、高于黄金律稳定状态(a)现在运行经济拥有的资本小于黄金律稳定状态,MPK-δ>n+g:提高储蓄率将增加资本积累和加快经济增长,最终达到有更高消费的稳定状态尽管消费在向新的稳定状态过渡的部分时间里会降低(b)如果经济拥有的资本多余黄金律稳定状态,MPK-δ<n+g:资本积累过多,降低储蓄率将立即并在长期导致较高的消费(2)产出的增长率:n+g资本的净边际产量:MPK-δ(3)一个例子:美国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因此n+g=;我们可以根据一下三个事实来估算资本的净边际产量:(a)资本存量是一年GDP的倍左右;(b)资本折旧约为GDP的10%;(c)资本收入约为GDP的30%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实表示为:(a)k=;(b)δk=;(c)MPK×k=(d)MPK:资本所有者每单位资本赚取的收入(e)资本的净边际产量=资本的回报:MPK-δ2.改变储蓄率关于促进增长的政策:(1)政府影响国民储蓄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公共储蓄——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和它的支出之间的差额如政府实行预算赤字,即负的公共储蓄,提高了利率,引起资本存量减少(2)政府还可以通过影响私人储蓄——家庭和企业所进行的储蓄——来影响国民储蓄关于公共政策的许多分歧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私人储蓄会在多大程度上对激励做出反应持有不同的观点;3.配置经济的投资(1)索洛模型假设只存在一种类型的资本,而世界上存在许多类型的资本,如人力资本;模型化这一事实的一种方法是更广泛地定义我们称为“资本”的变量,使其既包人力资本,也包括物质资本(2)政策制定者需考虑,经济最需要哪些种类的资本,即哪些种类的资本产生了最高的边际产量(a)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只是为不同类型的资本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例如,通过确保税收体系公平地对待所有形式的资本,然后政府可以依靠市场来有效地配置资本(b)另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地鼓励某种特定形式的资本;(i)干中学:在建立资本的过程中发明了新的改进的生产流程(ii)技术的外部性/知识溢出:干中学的思想成为社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副产品叫做~;存在这种外部性时,资本的社会回报大于私人回报,资本积累增加对社会的好处比索洛模型指出的更大(iii)产业政策:政府通过税法鼓励企业的某种投资;要求政府能够精确衡量不同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从而能对每种活动给予正确的激励.(c)对产业政策持怀疑态度的原因(i)衡量不同部门的外部性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ii)政策过程远非完善(d)一种必然涉及政府的资本类型是公共资本;而衡量公共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困难的4.建立适当的制度(1)各国生产效率水平不同的一个原因是指导稀缺资源配置的制度不同(2)国家之间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差别是政府本身的质量5.鼓励技术进步(1)索洛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2)许多公共政策鼓励技术进步;这些政策中的大多数鼓励私人部门把资源用于技术创新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解释技术进步的模型;这种模型抛弃了索洛模型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假设,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1.基本模型Y=AK(1)与索洛模型不同,上述模型不存在资本收益递减(2)ΔK=sY- δK,——产出增长率:ΔY/Y= ΔK/K=sA-δ(3)说明了,即使没有技术进步,只要sA> δ,经济的收入也会永远增长下去;2.两部门模型(1)分为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性大学(2)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函数:Y=FK,1-uLE研究性大学的生产函数:ΔE=guE;资本的积累:ΔK=sY- δK(3)u:大学的劳动力比例1-u:制造业的劳动力比例E:知识存量决定了劳动效率g:表明知识增长如何取决于大学的劳动力比例的函数制造业的生产函数被认为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我们使制造业的物质资本量K和工人的有效数量1-uLE翻倍,那么产品与服务的产出也翻倍(4)把资本广义地定义为包括知识在内,则这个模型与AK模型是同类型的;知识与物质资本都翻倍,则产出翻倍,且资本收益不变;因此,与Y=AK模型一样,这个模型也可以在没有生产函数的外生移动的假设下产生持续增长;在这里,持续增长是内生产生的,因为在大学里的知识创造永远不会放慢(5)当大学的劳动力比例u保持不变,则这个模型与索洛模型类似;劳动效率E按gu的固定比例增长,类似于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6)在这个模型中有两个关键的决策变量s、u,用于储蓄和投资的产出比例s 决定了稳定状态的物质资本存量;此外,大学中劳动力比例u决定了知识存量的增长;尽管只有u影响稳定状态的收入增长率,但s和u都影响收入水平;3.研究与开发的微观经济学(1)三个事实(a)许多研究是在利润驱动的企业中进行的(b)创新能给予企业暂时的垄断地位,使其有利可图(c)其他企业以这种创新为基础进行下一代创新(2)这些模型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人企业所进行的研究是太少了还是太多了,换言之,研究的社会受益是大于还是小于私人收益;两方面的效应:(a)当一家企业创造了一种新技术时,它通过给其他企业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知识基础而使这些企业的境况变好;(b)当一家企业投资与研究时,如果它除了首先发现了另一家企业本来在适当时候也会发明的技术之外没有其他贡献,那么,它也能使其他企业的境况变坏(c)以上两种取决于“站在肩膀上”的外部性和“踩踏”的外部性的普遍程度4.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拥有一种新产品的主意、生产旧产品的一种新方法或其他创新的企业家;垄断利润推动创新,新企业的进入对消费者有利,但对现存企业不利;现存企业常常求助于政治程序来组织新的更有效率的竞争者进入;附录:经济增长源泉的核算增长核算: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三种不同的来源: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1.生产要素的增加(1)资本的增加当资本增加ΔK单位时,产出近似增加ΔY=MPK × ΔK (2)劳动的增加ΔY=MPL ×ΔL(3)资本与劳动的增加(a)ΔY=MPK ×ΔK+MPL × ΔL(b)把产出增长率ΔY/Y与资本增长率ΔK/K和劳动增长率ΔL/L联系在一起:→ΔY/Y=MPK×K/Y × ΔK/K+MPL ×L/Y × ΔL/L(c)其中:MPK ×K:资本总收益MPL ×L:劳动总收益,即劳动所得报酬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与实际工资MPK ×K/Y:资本在产出中的份额MPL ×L/Y:劳动在产出中的份额(d)在规模报酬不变时,由欧拉定理FK,L=MPK ×K+MPL ×L,两个份额之和为1;→ ΔY/Y= α ΔK/K+1- α ΔL/Lα为资本的份额,1- α为劳动的份额(e)方程告诉了我们投入的变动如何导致产出的变动2.技术进步(1)我们一直假设生产函数不随时间变动,实际上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函数;(2)Y=AFK,L(a)A:全要素生产率,为现期技术水平的衡量指标;即产出的增加不仅使由于资本和劳动增加,而且还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b)→ ΔY/Y= α ΔK/K+1- α ΔL/L+ ΔA/A资本的增长=资本的贡献+劳动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c)衡量增长的三个源泉:资本量的变动、劳动的变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3)全要素生产率的衡量:ΔA/A= ΔY/Y- α ΔK/K-1- α ΔL/LΔA/A:索洛余量,是不能用投入变动解释的产出变动;(4)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由于许多原因变动(a)最经常的原因是有关生产方面的知识的增加;因此,索洛余量也常常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b)教育和政府管制;教育质量增加——产出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捕捉到了改变所衡量的投入与所衡量的产出之间关系的任何因素3.美国增长的源泉4.短期的索洛余量(1)把索洛余量看做各较短时期之间技术变化的衡量指标,得出结论:技术的波动是经济活动短期变化的一个主要源泉;(2)萧条是由对技术的逆向冲击驱动的(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方法的基础:(a)技术冲击是短期经济波动背后驱动力(b)货币政策对解释这些波动不起作用(4)索洛余量没有很精确的代表短时期之间的技术变化;对索洛余量周期行为的标准解释是,它产生于两个衡量问题(a)劳动储备:在衰退期,企业可能继续雇佣它们不需要的工人,以便当经济复苏时这些工人还可利用;即劳动投入在衰退期被高估了;导致索洛余量比可用的生产技术周期性更强;用索洛余量衡量的生产率在技术没有变动时也会下降;(b)需求低时,企业可以生产不易衡量的东西,如进行培训;、组织存货、打扫工厂;这使产出在衰退时被低估了,衡量出来的索洛余量因为技术以外的原因而具有周期性;。

宏观经济学_第3章增长与积累

宏观经济学_第3章增长与积累



索洛在1957年根据美国1909-1949年间的统计数据,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得出结论认为,美国在1909- 1949年间,如果按照总GDP进行增长核算,总GDP年 平均增长2.9%,其中0.32%归因于资本积累,1.09% 来自劳动投入增加,剩下的1.49%归因于技术进步。 索洛据此发现技术进步、劳动供给增加和资本积累按此 顺序是总GDP增长重要决定因素。 对于人均GDP增长,则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重要的决 定因素。因为,尽管人口增加会增加总GDP,但增加的 人口实际上会降低人均GDP。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多的 产出,但产出并不是等比例增加的。在这里的增长核算 中,劳动力每一个百分点的增加会导致产出3/4个百分 点增加,因此,产出增长比工人数量增长慢,人均GDP 将下降。


需要注意,稳态虽然意味着y和k的值固定,但 总产量和资本存量都在增长。实际上,在稳态 中,总产量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 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均为n。 理解这一点,只须注意到劳动人口以速度n增 长,因此,由于固定 , K
k N
所以总资本存量K必须与劳动力同比率n增长。

又由于
y
Y N


尽管在解释经济的长期正增长方面不尽如人意,但是 索洛模型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地位。它的最重要意义 是搭建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后面(第四 章)将要介绍的各种内生增长模型实际上都是对于索 洛模型的一种扩展。 第二个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或新 经济增长理论,它强调用模型内部的因素来解释长期 的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可以认为是对索洛模型的扩 展和内生化,主要涉及三种类型:非递减报酬、内生 技术进步以及内生的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该理论的 基本观点是以内生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积 累等来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因而该理论也被称 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服务贸易课件 第三章(CH7)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服务贸易课件  第三章(CH7)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思考题
1.通过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分析,你认为发展中 国家在对外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何谓“服务贸易补偿论”? 3. 简述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步骤。 4. 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如何分类的?各种类别的
含义是什么? 5.目前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6.最常见的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有哪几大类? 7.对“产出的补贴﹥关税﹥配额”这样的服务贸易政策选
形成买方垄断力量 反倾销、反补贴 国内经济安全 国防事业 贸易收支平衡 环境保护、居民健康 国内经济安全
(一)服务贸易壁垒及其 种类
1. 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根源:自然垄断、非对称信
息、经济的外部性; ◆政府出于本国经济独立性的考虑; ◆政治、文化上的考虑。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
限制贸易过程的壁垒 税收歧视 补贴 国家垄断 政府购买 外汇管制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 服务贸易将给贸易国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力
该分析是建立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可 以提高竞争力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I 利益
服务贸易利益(竞争力)
T 时间 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和服务贸易 利益之间的关系
M·波特
服务贸易给予
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可分解为6个: (1)服务技术(高技术)要素。 (2)服务资源要素。 (3)服务管理要素。 (4)服务市场要素。 (5)服务资本(投资)要素。 (6)服务产品要素。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 发展及各国政策取向,掌握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及类型
• 本章重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取向及服 务贸易保护壁垒的种类及效应比较
• 本章难点:国际服务贸易保护的政策分析及衡量 指标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考研重点知识整理农业综合知识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考研重点知识整理农业综合知识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1.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含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2.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度量。

1.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含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1、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一般用GDP增长率来表示2、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化,以及贫困的减轻,收入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3、两者之间的联系:首先,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没有国民财富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增长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生产方式没有明显改变,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那么经济增长就没有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

2.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度量。

1、经济增长的度量:GDP的增长率2、经济发展度量:物质生活质量、人类发展指数(这个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生活水准、寿命、教育程度)(二)经济增长理论1.理解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主要观点。

2.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观点。

3.理解新增长理论主要观点。

经济增长分析有两种思路:模型分析、历史分析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主要观点: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最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观点:在资本报酬递减假定下,得出长期人均收入增长唯一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结论,但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

3、新增长理论主要观点: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突出技能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他突破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报酬递减的假定,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拉大的事实给予一定的解释,从而推动现代增长理论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缺点是,与发展中国家现实不符合。

(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常常受到无效率所阻碍——这些无效率产生于很差的基础设施、不适当的制度结构以及不完善的资本与商品市场,内生增长理论忽略了这些重要因素)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前提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区别:①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资本报酬率不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资本报酬率递减。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三章经济增长ppt课件

三章经济增长ppt课件

有 s从f旳图(: 图真水定k变3中.s正平状4)f化来能(旳是态k只阐够稳 什 旳k)取明看定么资决。出性,本k于:。它水资(不最平10本)论终,人存经总而均量济会且资本旳到既本身初达是存和始稳因量生越产函i 数旳形式。对此δk能够经过
高大s 人。为离均(f某了2(k)投k种原人资)意 来均越外旳资大情稳本,况定存同旳状量步冲态旳人击,净均,它变折经也化旧济能可也偏够能越不
s1 f (k)
即这个经济稳定状态旳人均
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水平等 都下降。储蓄率是一种经济 中稳态资本存量旳关键决定 原因。
0
k1
k2
k
图3.5 储蓄率变化对稳态旳影响
11
• 储蓄率对一种经济稳定状态旳影响,阐明了储蓄率 旳高下对经济增长速度旳一方面影响。因为较高旳 储蓄率意味着较高旳稳定状态,那么当一种经济旳 目前资本存量水平较低时,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可 能存在更大旳差距,这么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旳空 间和速度。
• 但较高旳储蓄率造成较快旳增长仅仅是临时旳。因 为在长久中只要经济到达它旳稳态,那么它就不会 再继续增长。假如一种经济保持较高旳储蓄率,它 会保持较大旳资本存量和较高旳产出水平,但它无 法保持较高旳增长率,甚至无法保持增长。在模型 旳假设下,理论上除非储蓄率不断提升,不然人均 意义上旳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久连续旳。
• 数所应量以该即, 以为一 尽c量种go提以ld 升人人们们旳旳福长利久为消根费本总目水旳平旳为政制策定制政定策者,
和选择稳定状态旳原则.也就是说,一种好旳政策 制定者应该选择长久消费水平最高旳稳定状态。长 久消费总水平最高旳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旳 “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记为kg*。
s f (k)

完整特效版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全部课件

完整特效版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全部课件

重点问题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关键词及思考题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
现代区域 经济学
•创始人之一:艾萨德 •其代表作《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其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 •其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
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 个基石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2.人口管理 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 问题。
3.环境管理 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影响机制 和制度创新
区域开发
(四) 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章 导论
•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1 生物性
2 能动性
3.时效性
4.智力性
5.再生性
6.社会性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 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 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

第一章:导论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第三章内生增长模型

第三章内生增长模型
n ( 1)[ g A (t )]
g A (t )
两边同乘以 ()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2

g
(
t
)


ng
(
t
)

(


1
)[
g
(
t
)]
(3.9)
A
A
A
中级宏观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许晓茵
10
(2)讨论


是常值,()的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完全取决于
() ()−1 是上升、下降,还是保持不变。增长率的变化情
得A的增长率的表达式:

= () (()
= () (() −1
−1

其中: = 。对两边取对数对时间求导:


= + + ( − 1) ]
ሶ = 0 ⇒ + + ( −
16
3.2
经济的动态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许晓茵
17
1、知识和资本的动态学
由于模型中就存在两个内生变量A和K,因此着重分析A和K的
动态学。
(3.13) ሶ () = 1 − 1 − 1− () ()1− ()1−

(3.14)


中级宏观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许晓茵
9
人口增长仍由方程(3.4)来描述,A的动态过程如下:
A (t )
(3.7)
g A (t )
BaL L(t ) A(t ) 1
A(t )
对(3.7)两边取对数,并对该式求关于时间的微分,得到 的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资料

经济增长理论资料

● 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
优点: 简洁。 如果v相对稳定,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 比例。 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增长率,只要取得该 增长率所需要的储蓄率就可以了。 (计划经济国家)
缺点: (1)G=Gw=Gn 的条件太苛刻,三者难以 同时达到一致。 (2) 假定模型资本-产出比不变。当资本 -产出比变化的时候,该模型不成立。 (3)忽略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
按照哈罗德的说法,假定一国经济开始就处于 充分就业状态,如果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就 必须满足: G = Gw = Gn
但是哈罗德认为,G与Gw 、Gw 与Gn 并没有 内在联系,还它们往往是不等的。一旦两者不 等,就会差距越来越大,无法调整到均衡状态, 不是造成长期通货膨胀,就是造成长期经济停 滞。
实际增长率G是指社会经济实际达到的增长率, 即事后的增长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G=s/v 式中,s是实际储蓄率(哈罗德假定它总是和预 期的储蓄率一样),v是实际投资与实际收入增 量之比。
可见,该公式只是实际储蓄率与实际投资 恒等的另一种表述法。
自然增长率Gn是指在人口和技术都发生(自 然)变动情况下,社会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 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Gn=sn/vw 式中,sn表示社会产出最适合的储蓄率, vw 表示合意的资本-产出比。 哈罗德认为,Gn是由劳动人口增长和技 术进步所决定的。如果假定技术条件不变,只 考虑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则Gn即是人口和 劳动力增长率。
资 源 资 本
资源的使用效率
自 然 资 源
劳 动 力
由全要素 生产率衡量
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 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 增加产生的增长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

e.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可以用 人均生产的函数曲线来表示(见图形);
f. 储蓄率(s)和资本折旧率(δ)均为常数, 资本存量的增量为△K = I - δ K;
g.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 = 储蓄是经济均衡的 条件,即I = S = s · Y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 y= f(k) 0 y
由于 k = K / N,资本存量必须与劳动一样按人 口增长率n增长,经济稳态公式为: ΔY/Y=ΔN/N=ΔK/K=n 这就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基 本公式或经济平衡增长路径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图形(新教材P138图)也可说明经济增长 的稳态:
横座标为人均资本量即k,纵座标为人均产量 即y。(n+ δ )k为持平投资或资本广化曲线,y = f (k)为人均生产函数曲线,sf(k)为人均储蓄或 人均投资曲线。
库兹涅茨下的经济增长的定义包含了三方 面含义: 一是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生产能力(即经 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上(亦指人均GDP增长率的 提高); 二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三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意识的相 应的调整上(即建立在相应的制度创新基础上)。
2. 经济增长的衡量: 经济增长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其公式为: Gt = ( Yt – Yt-1)/Yt-1 其中Gt为t期经济增长率,Yt为t期总产量, Yt-1为上一期总产量. 3.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 a. 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 b.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包括劳动 生产率和其它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上,库氏还 提出了“倒U假说”。 这一假说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非 农业部门的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或不平等程度 不断加剧;随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由于农 业比例下降而占被支配地位时,部门之间不平等 即收入差距又逐步缩小.这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 现的情况反映在图形上(如图所示),如同倒U 形状,故被称为“倒U假说”。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
益 的 借鉴 。
关 键 词 : 增 长 理 论 ; 国 际 贸 易; 经 济 发 展 新 中图分 类号 :7 F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5 2 2 0 ) 30 0 .6 10 - 14(0 2 0 .1 40
I e n to a Tr d i t e nt r a i n l a e n h Pe s e tv o w Gr r p c e f Ne i owt The y h or
YE i — on Jn s g
A bsrac : The rdiin l h or o i enain l r d c n t c ran xe t e pan h i a t f i e n t a ta e n t t ta t a te y n ntr t a ta e a , o a e ti e tn, x li t e mp c o ntr ai l rd o o o on
Vo1】 No 3 .5 S pL 00 e 2 2
新 增 长 理 论 的 国 际 贸 易 发 展 观 及 其 启 示
叶 劲 松
( 波 大 学 商 学 院 , 江 宁 波 3 1 ) 宁 浙 12 5 1 摘 要 : 统 的 国 际 贸 易 理 论 可 以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解 释 国 际 贸 易 活 动 对 一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影 响 。 新 增 长 理 论 传 从 技 术 内 生 的 角 度 出 发 , 示 了新 的 经 济 增 长 机 制 , 国 际 贸 易发 展 观 对 我 国 发 展 外 向 型 经 济 提 供 了有 揭 其
加的办法 只有 两条 : 是 开采 国内金银矿 藏; 一 二是 发 展 外 贸 。 由于 一 国 的 金 银 矿 产 贮 量 是 有 限 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3.2 不存在资本的模型 1) 知识积累的动力系统 当经济中没有资本时,两个生产函数变为: Y(t)=A(t)(1-a L )L(t)
A(t ) = B[aL L(t )]γ A(t )θ

A 的增长率为 g A ,那么 A(t ) = g A (t ) ≡ B[aL L(t )]γ A(t )θ −1 A(t ) g A 的增长率为

模型表明,人均产出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率的递增函数。 【回忆:在 索洛模型中,n 增加,人均产出水平降低但是增长率不变】 这一点似乎有点令人迷惑:实际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其 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平均而言不是更高。 但是,如果将模型看作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模型,那么
这一结果就是合理的。较高的世界人口增长才会提高世界范围 的收入增长率:人口越多,做出新发现的人就越多。 尽管人口增长率影响长期增长,但是劳动力中处于研究开发的人员 比例 aL 则不然。这是 θ < 1 时, aL 的增加对 A 的影响具有水平效应 但是没有增长效应。
情形 2: θ > 1. 对应情形:新知识的生产超过了已有知识存量的某个比例。 解释如下:由生产函数 A(t ) = B[aL L(t )]γ A(t )θ 有
A = B[aL L(t )]γ A(t )θ −1 > B[aL L(t )]γ , when θ > 1 A


当θ > 1 时,由 有如下图形:
φ<1 因此,模型的动力系统类似于无资本模型情形模型。 当φ<1时,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率 n 的函数。 当φ>1时,有一个爆炸性的增长。 当φ=1时,若 n>0,有一个爆炸性的增长;若 n=0,有一个稳定增长。
Y=AK 模型: 以上模型中取:φ=1and n=0。 生产函数为: 资本的动力系统为:
其中 因此,g A 的增长率为
如下图。
注意: 在产品的生产函数中,资本和知识两种内生要素是规模报酬不变 的。因此,资本和知识的规模报酬是否递增,取决于其在知识的生 产中,是否规模报酬递增。 由知识的生产函数 可知这取决于β+θ是否小于1。
情形 1: β+θ<1 A = 0 线比 g K = 0 线陡峭。如图。 当 β + θ < 1 时,有 (1 − θ ) / β > 1 ,即 g
A(t)=BK(t)φ,B>0, φ>0 合并有 Y(t)=K(t)α B1−α K(t)φ( 1−α) L(t)1−α (t ) = sY (t ) , 有 由于 dK/dt= K dK/dt=s K(t)α B1−α K(t)φ( 1−α ) L(t)1−α g K =(dK/dt)/K=s B1−α K(t) α+φ( 1−α)−1 L(t)1−α (dg K /dt)/g K =[ α+φ( 1−α)−1] g K +(1−α)n dg K /dt=[ α+φ( 1−α)−1] g K g K +(1−α)ng K α+φ( 1−α)−1<0 φ( 1−α)<1− α
第 3 章、新增长理论
第 1 章和第 2 章的增长模型还存在问题: 资本积累不能解释长期增长中的大部分 不能解释国家之间收入差异的大部分 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唯一的取决于劳动效率 A,是外生的,其含义不 清楚。 本章将表明: A 部分的研究与开发模型:知识积累可能是世界范围内增长的核心 因素,但可能不是国家之间收入差异的核心因素 B 部分:国家之间的收入差异可能来源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差 异
厂商 i 的生产函数为: φ=1A(t)=BK(t) 因此, 要素市场是竞争性的,因此资本和劳动力都获得其私人边际产出:
由于在均衡中,所有厂商的资本的边际产出必须相同,因而上式表明 K i /Li 都相同,因此有 K i /Li =K/L。由于没有折旧,所以资本的边际产出 一定等于实际利率。合并以上事实,得到
影响分配资源发展知识的主要力量: 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 研发和创新的私人激励 人才可选择的机会 干中学(Learning-by-Doing)
(1)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 (2)研发和创新的私人激励 (3)人才可选择的机会 (4)干中学(Learning-by-Doing) 干中学:有的知识积累不是源于刻意的努力,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 副产品。 个人在制造产品时, 他无疑会考虑生产过程的改进方法。 例子: 每多制造一架飞机所需要的时间在减少,而这没有发生明显的技术进 步。 【例子:中国造原子弹的时间】 模型: Y(t)=K(t)α[A(t)L(t)]1−α

曼昆版《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解释:Y=AK,没有给出微观基础, 直接将资本解释为广义资本,因此资本的边际收益没有出现递减。
3.5 知识积累模型中的内生储蓄:一个例子 将储蓄内生化很困难,所以在干中学模型的简单情形中(φ=1, n=0) 增加家庭。 人口无增长,假定每个家庭恰好有一个成员。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 数为:
A = {B[aL L(t )]γ } A

当θ=1 时, 方程 g A (t ) = B[aL L(t )]γ A(t )θ −1 和 为:
分别简化
当 n&gn=0 或者 γ =0 ,无论经济初始情况如何,都会立即表现为稳定增长, 知识、产出和人均产出的增长率都为 g A =B[aL L]γ 。在这种情况下,aL 影 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
A 部分: 研究与开发模型 3.1 假定 存在两个生产部门: 生产产品的部门(goods-producing sector) ,生产函数为: 生产新思想的研发部门(R&D sector) ,生产函数为: 注意:因为对一种思想和知识在一个场合的使用不会妨碍其在别的 场合的使用,所以两个部门都使用全部的知识 A。 与索洛模型一样,储蓄率是外生且不变的。此外,为了简便,资本折旧 率为 0。因此, K (t ) = sY (t ) 。人口的运动方程为: = L(t ) nL(t ), n ≥ 0
A(t ) 由 g A (t ) ≡ = B[aL L(t )]γ A(t )θ −1 ,有 A(t )
aL ⇒ g A

并由 有:
gA ⇒ g

因此, aL 的增加导致 A 所遵循的新旧路径之间的缺口不断加大。如下 图。
d ln A 1 dA A = = = g* 其中 lnA 的斜率为: A dt A dt A
A > {B[aL L(t )]γ } A

经济增长发散的解释:新知识的生产超过了已有知识存量的某个比例。 知识在新知识的生产中是如此有用, 以至于知识水平的每一边际增加所 产生的新知识之多,使得知识的增长率上升而非下降。因此,一旦开始 知识积累,那么经济就进入了一条增长率不断提高的路径。
劳动力中参与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比例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 显著的:
A(t ) 方程 g A (t ) ≡ = B[aL L(t )]γ A(t )θ −1 表明, aL 非连续增加时, A(t )

g A (t ) 也非连续增加,因此 g A (t ) > g * A 。由 Fig 3.1 可知, g A (t ) 会 返回 g * A。 数学推导的背后直觉: θ < 1 时,生产函数表明知识对新知识生 产的贡献相当有限,知识增长率的增加是不可持续的。
3.3 一般情形:重新引入资本 (1)知识和资本的动力系统 现在有两个内生变量:资本和知识。 由: K (t ) = sY (t ) 和

有: 除以 K(t),得到
此处
g g K 的增长率为: K = (1 − α )( g A + n − g K ) gK

下面求 A 的动力系统。 由 ,有
Y=AK 模型: 线性内生增长模型:本节模型和第 3.4 节模型。 内生要素规模报酬的重要性: 上述三种情形具有不同含义的原因是, θ 小于 1、大于 1 或等于 1 决定 了生产的内生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减、递增或不变。 由于劳动的增长是外生的,并且模型中没有资本,所以知识是唯一 的内生要素。 在产品生产中,知识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因此,知识的规模报酬是否递增取决于知识生产中知识的规模报酬 的情形,即取决于 θ 。

资本的增长率为 sb,现在内生的,并且取决于储蓄率 s。 本书的解释:资本的贡献大于其传统的贡献: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 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出,而且通过对思想生产的间接贡献 从而使所有其他资本更有生产率来提高产出。分别为生产函数中的 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Y(t)=K(t)αB1−α K(t)φ( 1−α)L(t)1−α。
情形 2: β+θ=1且 n=0 此时 g K = g A 。无论经济初始情况如何,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如图。
思考一下:β+θ>1 情形?
(2)规模效应和增长 早期的新增长模型希望可以解释长期增长的差异,所以假设内生要 素规模报酬递增或者不变(储蓄率的变化和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源 的变化持久地改变增长率) 。但是,Jones(1995)指出了一个重要 问题:二战后,储蓄率和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源都上升了,但增长 率没有显著变化。 Jones(1995)的解释:内生要素规模报酬递减。 其他解释。见英文版 P114 页。

也可记为
下面分三种情形讨论。 情形 1: θ < 1 对应情形: θ < 1 时,生产函数表明知识对新知识生产的贡献相当有限。

有: 模型的含义:
g* A =
γn 1−θ
在这种情形中,不管经济的初始条件如何,g A 收敛于 g * A Y(t)=A(t)(1-a L )L(t), 说明人均产出为 Y(t)/L(t)=A(t)(1-a L ),因此其增 长率等于 g * A 。由于 g A *是 n, θ, γ的函数,不再是外生给定的,所以 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增长率是内生的(endogenous) 。这种模型被称 为内生增长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