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拉伸与扭转载荷作用下LNG低温复合软管的力学性能研究

拉伸与扭转载荷作用下LNG低温复合软管的力学性能研究

拉伸与扭转载荷作用下LNG低温复合软管的力学性能研究张进;安晨;武昌旭;高强;魏代锋
【期刊名称】《海洋工程》
【年(卷),期】2022(40)4
【摘要】LNG低温复合软管结构复杂,且在运行时受风、浪、流等多种载荷联合作用,其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安全运行。

首先参考江苏某软管公司生产的4英寸LNG低温复合软管,建立软管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接着对软管在拉伸、扭转两种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最后就软管结构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分析。

结果表明:在拉伸及扭转载荷作用下,不同层芳纶布以及同层芳纶布不同材料主方向在对应波峰、波谷处的受力情况不同。

芳纶布铺设角度、芳纶布铺设层数、钢丝螺距以及钢丝直径对复合软管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分析相应的灵敏度规律从而对结构尺寸做出调整。

研究成果可以为LNG低温复合软管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12页(P168-179)
【作者】张进;安晨;武昌旭;高强;魏代锋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32
【相关文献】
1.内压载荷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软管力学性能研究
2.玻璃纤维织品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拉伸/扭转双向载荷作用下的疲劳破坏与寿...
3.高低温交变湿热环境下外加载荷对不同孔隙率CFRP拉伸力学性能影响
4.在脉冲式拉伸—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木材的疲劳极限
5.不锈钢在扭转/拉伸复合载荷下近门槛值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情况_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情况_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网

专业名称
地质学 环境科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力学 油气井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海洋油气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工程 机械工程 热能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地球物理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计算机技术 数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会计
推免人 数
19 2 23 1 16 43 7 1 13 22 2 11 5 28 9 1 1 3 9 2 12 3 3 3 5 2 2 11 4 5 2 15
外国语学院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新能源研究院 能源战略研究院 海洋工程研究院 总计
文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文彦考研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3
055100
翻译
2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2
070800
地球物理学
1
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1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2
020204
金融学
1
025100
金融
5
0820Z1
海洋油气工程
1
3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情况
院系名称 地球科学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与储运工程学院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代 码
070900 077601 081800 080100 082001 082002 0820Z1 085219 080706 081700 083002 080200 080702 082003 083700 085201 070800 081000 081100 081200 081800 085211 070100 080500 081700 020204 020205 120100 120201 120202 120204 125300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
1.老式优势继续得到进一步发挥 2.向能源勘探开发利用拓展 3.向地质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拓展
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根据煤层同上下岩系 间旳物理性质差别,研究地质构造、岩层性质、沉 积环境以精确勘查煤炭资源旳分布位置和储量,同 步还要想方设法处理因人类采煤活动造成旳有关环 境安全问题,例如煤矿井下水害问题、煤层自燃挥 霍资源问题、煤矿采空区破坏地表生态环境问题等 。在该领域中,以地震勘探法、电法和地球物理测 井应用最广。
地球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 观察旳科学,必须采集大量旳有 效信息。所以,可靠信息与信息 量旳缺乏或不足则是任何数学技 巧和图像显示所无法弥补旳。
何谓地球物理学?
赵九章先生对地球物理学有 一种“科学与艺术”并缔旳精辟概 括,即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上穷碧落下黄泉
1.上联:地球物理学旳宗旨是要为 资源勘查,灾害预防和深化认识地 球本体做出贡献,要达此目旳则必 须穿越地平线,进一步到地球内部 探索其奥秘——层、圈构造,物质 构成和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 成灾旳深层动力过程。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不同旳岩石,这些岩石旳物理
性质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旳物理场,如电、磁、声 、光、热、密度、弹性、放射性等,人们在地表采用 多种精密仪器将这些物理场测量下来,然后对其进行 分析研究,就能够了解地下构造、地层岩性等地质特 征。所以,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是建立在地质学与物理 学基础上旳一门学科,既需要进一步学习多种物理场 ,还要掌握基础旳地质知识,将地质中旳东西逐渐量 化,从而大大提升地质问题研究旳精度与深度。假如 对地球物理勘探措施进一步划分,则能够细分为重力 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 井和放射性勘探等。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专业 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两个研究方向,分属于地球物理系和地球化 学系。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固体地球物理学—理学专业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

第 51 卷 第 3 期石 油 钻 探 技 术Vol. 51 No.3 2023 年 5 月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May, 2023◄钻井完井►doi:10.11911/syztjs.2023075引用格式:马英文,杨进,李文龙,等.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J]. 石油钻探技术,2023, 51(3):9-15.MA Yingwen, YANG Jin, LI Wenlong, et al. Dril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discovery well in Bozhong 26-6 Oilfield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23, 51(3):9-15.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马英文1,2,3, 杨 进1, 李文龙2, 徐 鲲2, 谢 涛2, 杨保健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9;3.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摘 要: 渤海油田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油气运聚条件优越,且潜山长期遭受剥蚀,具备良好的储层条件,非常有利于成藏。

为明确该构造东高点太古界潜山储量,探索潜山成藏模式,在该构造部署了探井26-6-2井,主要目的层为太古界潜山,但该井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大。

分析了该井主要钻遇岩性及钻井技术难点,认为该井存在漏失风险高、井壁易失稳、易发生井斜和井控风险高等施工难题。

为此,从井身结构、钻头及提速工具、钻具组合、钻井液等方面对渤中26-6-2井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

现场施工中,为了达到风化壳与内幕分隔测试的目的,又创新设计,增加了一开次,顺利在潜山内幕下入尾管并成功封固管鞋。

渤中26-6-2井测试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了渤中26-6亿吨级油田。

“双碳”背景下油田化学创新创业实

“双碳”背景下油田化学创新创业实

2023年1月第2期Jan. 2023No.2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双碳”背景下油田化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改革杨丽丽a,b,蒋官澄b(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b.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摘 要] 传统油田化学领域主要以促进油气安全高效开发为目标,涉及的知识领域主要为石油工程、化学等,课题体系建设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内容较为单一。

“双碳”背景下油田化学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新挑战,同时促进教育领域的深刻改革。

围绕油气田化学方向的课程建设,着力从拓展课程内容、构建绿色环保油田化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进企业导师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以实现绿色低碳化工产业发展背景下油田化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从而为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田化学;石油领域;教育改革;创新创业[基金项目] 2022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改革项目“聚合物近程及远程结构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及结构优化研究”(5187040449);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双碳背景下油田化学方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研究”(***************)[作者简介] 杨丽丽(1988—),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油气井化学与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2-0057-04 [收稿日期] 2022-08-14知识经济时代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创新培养、科技创新引领及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建设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基于自动化压井系统的置换法压井技术研究

基于自动化压井系统的置换法压井技术研究

基于自动化压井系统的置换法压井技术研究
刘文远 1,李相方 2,胡瑾秋 1,罗方伟 3,李轶明 2,梁 爽 3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3.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206)
摘 பைடு நூலக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压井技术的自动化 、智能化成为油气井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置
关键词: 置换法压井; 自动‐智能化; 压井系统; 压井效率; 压井安全
中 图 分 类 号 :T E 92 1 +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10.3969/j.issn.1672‐6952.2019.06.007
Research on Displacement Killing Technology Based on Automatic Killing System
及 参 数 计 算 准 确 度 直 接 影 响 压 井 设 计 的 合 理 性 ,在 完 善 模 型 计 算 精 度 的 同 时 ,还 需 要 配 置 高 准 确 性 的 压 井 监 测 设
备 ,希 望 研 究 结 果 能 为 相 关 研 究 人 员 提 供 一 定 的 研 究 基 础 ,并 为 现 场 施 工 提 供 一 定 的 理 论 支 撑 。
3.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Petroleum Group,Beijing 10220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kill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well control technology. In view of the low efficiency, insufficient safety and imperfect automation of displacement ki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scheme of automatic displacement killing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model of displacement killing, and makes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killing design. The accuracy of real ‐ time monitoring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of automatic killing system directly affects the rationality of killing design. While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odel calculation, we need to configure high ‐ accuracy killing monitoring equipment. This scheme can provide some research basis for related researchers and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ield construction.

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2019年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全国共有51所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科技大学,以下是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列表: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北京理工大学3北京科技大学4重庆大学5华东理工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中国地质大学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中国矿业大学10中国石油大学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3郑州大学14南昌大学15太原理工大学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7中国民航大学18武汉科技大学19石家庄铁道大学2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1武汉工程大学2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3青岛理工大学24湖南科技大学25大连交通大学26中北大学27西南石油大学2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9沈阳理工大学30西安石油大学31河南理工大学32浙江海洋学院33吉林建筑大学34华北科技学院35山东工商学院36天津城建大学37沈阳化工大学3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39安徽工业大学40安徽建筑大学41黑龙江科技大学42山西大同大学43河南城建学院44淮海工学院45内蒙古科技大学46太原工业学院47河南工程学院48湖北理工学院49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50宁夏理工学院5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以上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录取分数线为依据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

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多约束条件下无人机航迹规划

多约束条件下无人机航迹规划

2021574⦾工程与应用⦾无人机航迹规划是全局优化问题,在复杂的动态场环境下,基于各种约束条件,寻求最优飞行路径[1]。

无人机只有依靠导航系统提供的信号,准确地到达预定位置,才能保证任务顺利完成[2-3]。

目前远程长航时无人机配备的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系统为主,以卫星导航、天文导航、多普勒导航等为辅助手段的组合导航系统[4],但由于其精密程度高、结构复杂、系统存在限制等原因,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定位误差,若单纯依靠惯性导航,多约束条件下无人机航迹规划李昱奇1,刘志乾2,程凝怡1,王莹莹1,朱春丽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1022493.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7摘要:针对多约束条件下的无人机航迹快速规划问题,建立了导航精度约束下无人机航迹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航迹规划法”求解模型。

通过校正策略优选、校正方案优选和O-D邻接矩阵处理方式,简化搜索路径,降低计算量,提高执行效率,从而实现对传统Dijkstra算法的改进。

在满足导航精度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航迹长度最短和经过校正点数量最少为研究目标进行仿真实验,并将所得结果与传统Dijkstra算法和遗传算法所得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发现此算法在精度与复杂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算法和遗传算法。

此结果表明,导航精度约束下无人机航迹规划模型和“基于Dijkstra算法的航迹规划法”在解决多约束下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航迹规划;导航精度约束;Dijkstra算法;遗传算法;误差校正文献标志码:A中图分类号:V279;TP391doi:10.3778/j.issn.1002-8331.2002-0276Path Planning of UAV Under Multi-constraint ConditionsLI Yuqi1,LIU Zhiqian2,CHENG Ningyi1,WANG Yingying1,ZHU Chunli31.College of Safety and Ocea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2.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3.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27,ChinaAbstract:To solve the quick path planning problem of UAVs(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nder multiple constraints,a UAVs path planning model under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constraint is established and a method of path planning based on Dijkstra algorithm is proposed.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rrection strategies and schemes with the O-D adja-cency matrix,the traditional Dijkstra algorithm is improved by simplifying the search path,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enhancing the execution efficiency.On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navigation accuracy,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shortest path length and the least number of correction points as the research target.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traditional Dijkstra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it is found that the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in accuracy and complexity.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UAVs path plan-ning model under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constraint and the method of path planning based on Dijkstra algorithm are cor-rect,effective and advanc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AVs path planning under the multi-constraint conditions.Key words:path planning;navigation accuracy constraint;Dijkstra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error correction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2018GXB01-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303701)。

海洋油气开采工程线上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海洋油气开采工程线上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海洋油气开采工程线上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叶智慧;张尧航;陈冬;安永生
【期刊名称】《教育信息化论坛》
【年(卷),期】2024()3
【摘要】现阶段,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教学蓬勃发展。

海洋油气开采工程课程作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建立线上课程教学平台,可实现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合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海洋油气开采工程线上课程资源库,包括课件、习题、辅助计算等内容,并以问卷调查和访问数据分析的方式研究用户对海洋油气
开采工程线上课程资源库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与评价建议。

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
学生用户认为资源库使用体验较好,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基于此,相关人员将继
续优化资源库的构架与内容,为海洋油气开采工程课程建设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
教学和考核体系。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叶智慧;张尧航;陈冬;安永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中美海洋油气开采工程课程对比研究
2.基于教学资源库的线上教学实践应用探析——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集散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为例
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海洋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
4.活用ICT的日语听力系列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左名圣;陈浩;赵杰文;刘希良;孟展;柏明星;杨江;武艺;刘海鹏;齐新雨;程威铭【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4(44)4【摘要】页岩油藏的成功开发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衰竭式开发采收率较低,传统提高采收率的措施难以有效增产,因此明确页岩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对于探索页岩油的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注CO_(2)实验并结合流体注入能力和油气组分传质评价实验,揭示了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明确了注CO_(2)吞吐的埋存形式、埋存效率与其生产动态之间的耦合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的注入能力是水的7.77倍、N2的1.18倍;增加注入压力,促进CO_(2)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提高CO_(2)的注入能力。

②CO_(2)对原油物性的改善能力显著强于N2,在CO_(2)—原油组分传质的协同作用下,注CO_(2)吞吐的采收率比N2高6.84%。

③原油膨胀和黏度降低是注CO_(2)吞吐前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制,而后期主要通过CO_(2)对原油轻质烃类组分置换、萃取进一步实现了采收率的提高,混相压力(MMP)是注CO_(2)吞吐的阈值压力。

④注CO_(2)吞吐过程中,埋存率从最初的77.77%持续降低到7.14%,不同形式CO_(2)的埋存比例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但主要以游离态和溶解态埋存为主。

结论认为,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实现了CO_(2)的埋存,实验结果为研究国内相似页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采—埋存效率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总页数】9页(P126-134)【作者】左名圣;陈浩;赵杰文;刘希良;孟展;柏明星;杨江;武艺;刘海鹏;齐新雨;程威铭【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测井公司新疆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相关文献】1.稠油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制2.玛湖凹陷致密砾岩油藏CO_(2)异步吞吐提高采收率3.页岩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开发研究现状及展望4.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不同温压CO_(2)吞吐下可动性实验研究5.深层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考博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考博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考博初试参考书目院系代码考试科目及参考书0012101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①《沉积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②《层序地层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朱筱敏著0012102油区构造解析及构造物理学:①《油区构造解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漆家福等②《构造物理学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87,马瑾0012103有机地球化学:①《生物标志物应用指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姜乃煌等译;②《石油形成与分布》(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徐永元等译;③《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钟宁宁等0013101油气地质学进展①《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柳广弟等;②《石油地质理论与方法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赵文智;③反映石油地质学及油气资源评价进展的有关专著和文献0013102油气田开发地质学:①《储层表征与建模》,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吴胜和;②《现代油藏地质学》,科学出版社,2010,熊琦华等(理论篇第1~6章)0013103含油气盆地分析:《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陆克政等0013104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戴树桂001加试4101地质学综合:①《普通地质学》(第二版),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②《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朱筱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③《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地质出版社,1989(2006重印)001加试4102油区岩相古地理:任何版本的岩相古地理教材001加试4103地球化学:①Tissot B.,Welte D.H.,《石油形成与分布》.(胡伯良、郝石生译),石油工业出版社②卢双舫等,《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工业出版社001加试4104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地质出版社,1989(2006重印)001加试4105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001加试4106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①《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 7)②《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3版)》,李明诚,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③《油气地球化学》,卢双舫,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0022201力学综合(I)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6版),俄罗斯)谢多夫著,李植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桂通0022202现代油气井工程综合:①《油气井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胡湘炯,高德利;②《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高德利;③《油气钻探新技术》(第九分册),石油工业出版社,高德利0022203油气田开发综合:高等油藏工程:①现代油藏工程,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陈元千;②油藏工程实践(修订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P.达克;提高采收率原理:《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岳湘安;气液两相流理论:气液两相流理论:《两相流与沸腾传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鲁钟琪0023201力学综合(II)高等流体力学:《高等工程流体力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张鸣远,景思睿,李国君0023202高等工程力学综合:高等流体力学(适用钻井、开发、储运):《流体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汪志明连续介质力学:①《连续介质力学引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戴天民刘风丽陈勉编著;②《连续介质力学讲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阳光书店有售,2001.9,陈勉0023203高等渗流力学:《高等渗流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程林松0023204人工举升理论:①《石油开采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M.J.埃克诺米德斯;②《有杆抽油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③《人工升举法采油工艺》(第一卷),石油工业出版社,K.E.布朗等002加试:4201断裂力学:《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赵建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002加试:4202塑性力学:《塑性力学引论》,王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02加试:4303现代完井工程:《现代完井工程》,万仁溥,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02加试:4204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基础》,石油工业版社,1995,韩大匡等002加试:4205现代钻井液技术:《钻井液工艺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年0032301催化原理:《①催化作用基础》(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5,甄开吉等;②《应用催化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吴越;③《催化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韩维屏等;④《催化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吴越;0032302化学反应工程:①《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李术元等;②《Reaction kinetics and reactor design》Prentice-Hall,1980,John B.Butt③《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ering”Prentice Hall PTR,H.Scott Fogler0032303高等有机化学:①《有机化学》(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王积涛等;②《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邢其毅等0033300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033301石油化学:①《石油化学》(第二版),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梁文杰;②《重质油化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梁文杰0033302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谭天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石油化学工程原理》(上、下册),李阳初,石化出版社,20080042401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桂通0042402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苏长荪0042403机械参数测试技术:《测试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贾民平0042404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与系统》(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吴湘淇0043401机械振动:①《机械振动》,张义民,清华大学出版社;②《振动理论及应用》方同,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0043402高等流体力学(适用钻井、开发、储运):《流体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汪志明0043403机械综合:①《机械原理》(第7版),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③《系统分析与控制》,孙增圻,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0043404安全综合:①《安全工程概论》,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②《油田生产安全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王登文等0043405多相流动:《石油气液两相管流》,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陈家琅004加试4402安全检测与监测:①《安全检测原理与技术》,海洋出版社,董文庚等;②《过程设备安全管理与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戴光等004加试4403事故调查与失效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蒋军成0052501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陆基孟0052502地球物理测井原理:《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楚泽涵、高杰、黄隆基、肖立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0052503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052504最优控制:《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张洪钺,王青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05350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资料分析》(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美]伊尔马滋著,刘怀山等译0053502测井资料解释:《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雍世和等005350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马少平,朱小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053504线性系统理论:《线性系统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郑大钟0053505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胡广书005加试45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徐恪005加试4502面向对象方法:①《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与C++语言》(第二版),西北大学出版社,王斌君等;②《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网络版),科学出版社,白中英主编005加试4503系统辨识:方崇智等《过程辨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005加试4504图像处理与识别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版。

石油化工球罐基础设计与应用

石油化工球罐基础设计与应用

58球罐属于乙类构筑物,为重要的石化设备。

球罐内存储各种气态、液态物料,如遭遇破坏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同时,球罐的经济投入较高,所以其基础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既要满足球罐正常工作时的各项要求,又应具备必要的抗震能力和安全储备。

本文结合某化工厂“二甲醚罐区”的球罐基础设计实例,对球罐环形基础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介绍了球罐基础的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验算、环形基础内力与配筋计算、基础构造、地基变形计算等[1-4]。

1 工程概况根据该项目详勘报告,球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7.9~15.30m,属于潜水类型。

本场地按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设计,湿陷等级Ⅱ级(中等)。

土层自上而下见表1。

该工程球罐容积为408m 3,储存介质为二甲醚。

球罐由钢结构球壳与6根φ323mm直径钢管立柱及其他构件组成,立柱间共设有12根φ30mm 钢斜撑。

支柱中心圆直径9.2m,总高(含支腿)11.6m。

球形储罐基础资料数据见表2。

石油化工球罐基础设计与应用魏倩1 朱弘21.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土建室 北京 100107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摘要:球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是石油化工装置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而球罐基础设计的安全与否是整个球罐设计安全度的重要保障之一。

这些石化球罐的特点是直径大、荷载重,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有严格的要求。

本文首先根据本场区的地层土特点初选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不同方案对比分析,确定本场区内的地基处理方案;其次详细介绍球罐环形基础内力计算方法,根据确定的计算方法,对环形基础底面的地基承载力、基础圆环梁及基础底板内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形基础进行配筋;最后,对地基变形计算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本工程沉降量计算结果。

基于视线追踪的三维模拟灭火救援培训效果评估

基于视线追踪的三维模拟灭火救援培训效果评估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simulation training platform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ommand and the desktop line-of-sight tracking experimental syste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training for trainees based on line-of-sight tracking technology. Firstly, the Eyeso Ec80 telemetry eye movement analyzer is used to collect and process the eye mov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operator when simulating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Further research on eye movement feature extraction of error behavior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cognitive states, the gaze tim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interest is counted and the one-step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failure modes are obtained. Keywords: line-of-sight tracking;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environment; emergency rescue; capacity assessment;

26-20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就业质量报告

26-20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12月目录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总体就业率、就业质量保持平稳 (1)1.本科生各学院就业率 (2)2.研究生各学院就业率 (2)3.本科生各专业就业率 (2)4.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 (4)(二)毕业生就业去向 (6)1.本科生升学率 (6)2.本科生出国率 (6)3.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 (6)4.本科生就业区域分布 (7)5.研究生升学、出国率 (7)6.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 (8)7.研究生就业区域分布 (8)8.石油石化行业就业 (9)二、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9)(一)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9)(二)建立全程化、科学化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发展 (10)1.完善就业教育体系 (10)2.丰富就业教育内涵 (10)3.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1)(三)加强校企协同,增强大学生就业认同感 (11)(四)加大激励力度,激发毕业生基层就业动力 (11)(五)建设完善的就业市场开拓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 (11)(六)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科学化、人性化就业管理服务平台 (12)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1(一)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12)(二)全面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 (13)(三)创建优质工程实践教学环境 (13)(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4)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4)(一)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动态反馈机制 (14)(二)开展各类调查研究,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提供依据 (15)五、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16)(一)目前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 (16)(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海洋油气工程岩石力学基础”教改探索——数值仿真实验的应用

“海洋油气工程岩石力学基础”教改探索——数值仿真实验的应用

2022年1月第1期Jan. 2022No.1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海洋油气工程岩石力学基础”教改探索——数值仿真实验的应用李晓蓉a,冯永存b(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b.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摘 要] 随着岩石力学教学的日益发展,运用传统的岩石力学室内实验进行的教学形式具有局限性,为实现岩石力学复杂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重复性,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平台ABAQUS在教学中设计并开展特殊岩石(如盐岩)的单、三轴数值仿真力学实验,学生可通过模拟云图直观地了解岩石受力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将岩石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岩石力学专业知识,为培养岩石力学领域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数值仿真;岩石力学;ABAQUS;实验教学[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拔尖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出砂机理预测”(ZX20190179)[作者简介] 李晓蓉(1988—),女,青海海东人,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工程岩石力学研究;冯永存(1986—),男,山东诸城人,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1-0111-04 [收稿日期] 2021-08-03引言“海洋油气工程岩石力学基础”是海洋油气工程本科专业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海洋油气钻井工程、完井工程、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旨在系统讲解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介绍岩石力学中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海洋油气工程中典型的岩石力学问题,深化和加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其中,岩石的抗压、抗拉等基础岩石力学实验是获得岩石力学基本参数的关键方法,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岩石受力变形和破坏特征的重要手段。

MDSolids 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MDSolids 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MDSolids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吕志阳,毛东风,李云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北京102249)引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材料力学教学存在课时减少、教材内容概念偏多且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头绪繁杂、索然无趣的现象,给师与生、教与学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困扰。

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可视化并有效地结合实际应用,一直是广大力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atlab、Adams、MDSolids等一批力学教学辅助软件应运而生。

作为一款专门针对材料力学教学的可视化软件,MDSolids业已在国外多个教育机构流行普及起来,然而国内却少有相关报道[1-4]。

本文拟针对MDSolids的推广应用做简单软件介绍,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斜杆拉伸、梁的弯曲内力、应力状态分析和压杆稳定等四个典型问题为例,详细展示MDSolids在材料力学可视化教学中的强大作用。

一、MDSolids 介绍MDSolids是美国密苏里州罗拉大学Timothy A.Philopt教授于1997年推出的一款材料力学教学辅助软件。

1998年,MDSolids软件荣获NEEDS颁发的工程教育课件卓越奖。

该软件免费提供给任何教育机构,并适用于所有Windows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已被世界各地上百所院校所采用并出现在部分教科书上[5]。

MDSolids的特点是多功能性、易输入性、概念可视化并附有动态使用说明。

MDSolids软件的主界面包含有常规材料力学课程中所有相关知识的例程,这些例程按内容分为12个模块,类似于教科书上的章节,并且可以按任意顺序访问模块。

这12个模块分别是:①问题库模块,涉及正/切应力、正/切应变和材料特性;②桁架模块;③静不定模块;④通用分析模块,涵盖轴向/扭转/弯曲变形;⑤扭转模块;⑥静定梁模块;⑦弯曲模块;⑧截面特性模块;⑨莫尔圆模块;⑩组合变形模块;11〇压力容器模块;12〇屈曲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2019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安全责任协议书
甲方(组织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乙方(营员):电话(手机):
为保证暑期夏令营的顺利开展,提高组织方和营员的安全意识,保护营员的合法权益,强化营员的纪律观念,明确双方的责任,现依据有关法律,达成如下协议:
活动时间:2019年7月18日至7月19日
甲方责任:
1.保障活动期间的饮食卫生和饮食安全。

2.保障活动期间的住宿卫生和住宿安全。

3.保障活动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对突发伤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违反以上规定造成后果者,甲方承担相应责任。

乙方责任:
1.向校方提供的个人申请材料所涉及的信息准确无误,不弄虚作假。

2.遵守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爱护消防设备设施。

严格遵守住宿管理规定。

3.不得隐瞒自己的病史;不购买、食用没有正规包装、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饮料。

4.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保存好个人物品,严防受骗上当;关心公共安全,随手关(锁)门,确保自己和他人财产安全。

5.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做其他有可能损害自身或他人利益或安全的事。

6.遵守交通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保证做到不违章,不出现交通责任事故。

不在校内外道路上从事轮滑、羽毛球、排球等娱乐和体育活动。

7. 认真听取甲方的各项指导,按时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时不掉队,不单独行动;分散活动时在指定地点和区域开展活动,保持与甲方联络人的密切联系。

8.活动过程中如发现或发生有关安全问题,乙方要在第一时间向甲方联络人报告,乙方不得在未经甲方许可情况下擅自对安全事故采取措施或发表相关言论,如遇紧急情况乙方可以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以减轻事故损失,但仍需及时向甲方联络人报告相关情况。

9. 不得私自开展不属于本暑期夏令营的活动以免造成损失及人员伤害。

违反以上规定造成后果者,乙方承担相应责任。

附则:
1.本协议从乙方报到时生效,乙方离校时自动失效。

提前到达或延后离开期间,责任由乙方自负。

2.因不可抗力导致或乙方自发的疾病、伤害等情况,甲方除承担未及时救助致使损害扩大的过错责任外,不承担其他责任。

3.本协议随夏令营通知一起发布,乙方报名即视为自动认可,报到时正式签署。

4.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持一份。

乙方签字:甲方签章:
2019年月日 2019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