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汇编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茂名一模)《逸周书》对于节气和物候的认识和记录已经成熟,如:“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
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
”先秦时期的节气观念发展源于( ) 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B.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D.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答案 A解析先秦时期节气观念发展的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故选A项。
先秦时期节气观念的发展体现了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而不是“源于”,排除B项;先秦时期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制约农业经营活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诸子百家不一定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排除D项。
2.(2019·广东二模)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 D.宗法制度的瓦解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公为成王之臣,先秦与西汉以来史料对周公称呼从王到公的变化,反映出西汉以来,史书记载注重君臣称呼之别,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表现,故选B项。
材料强调对周公称呼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影响下,注重君臣之别,体现不出宗法制的瓦解,排除D项。
3.(2019·河北唐山一中冲刺)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答案 B解析从统计表看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由官员子弟逐步放宽到庶人子弟,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庶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发展,故选B项。
精编版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9.1549~1560 年,约 4776 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 1536 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
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权势强大
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 社会经济凋敝
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 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 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 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 进口机器的支出由 1861~1865 年的 730 万卢布增加到 1876~1880 年的 4680 万卢布。到 90 年代,与改革 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 2 倍以上。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
知识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1、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
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6、“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7、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
这种做法(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8、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2020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八)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八)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湘赣粤六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 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催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为D项。
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C项。
2.(2019·陕西五联)在四川地区汉墓出土的石刻中,有许多酿酒、羊尊酒肆的画像砖,宴饮宴乐的陶俑,还有带有酿酒场景的庖厨画像石。
据此可知,当时( )A.酿酒业形成一定规模B.普遍使用稻麦酿酒C.政府垄断手工业部门D.酿酒工艺十分高超答案 A解析材料中说到在四川地区汉墓中有许多酿酒、酒肆、宴饮的场景,说明汉朝时期酿酒业形成一定规模,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普遍使用稻麦酿酒”,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垄断手工业部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酿酒、酒肆、宴饮的场景,没有提及酿酒工艺,排除D项。
3.(2019·湖南衡阳二模)古代文件传输主要依靠驿站。
《唐律》规定: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不然杖八十。
又规定:凡误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邮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B.唐法律遵行轻罪重罚原则C.邮驿制度有利于政令畅通D.唐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政府对文书延误作出惩罚性规定,这有利于保证政令及时传达,C项正确。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8 选修内容(学生版)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18 选修内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
这项措施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C.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2.(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
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
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
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
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
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
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
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
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3.(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客,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必考热点二
必考热点二经济文明的拓展轨迹——从地域经济到经济全球化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外近代化的过程。
所谓“近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具体说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本必考热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内容。
中外经济的发展及近代化的历程、中外近代化道路的碰撞与交融等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
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及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7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2.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主要用于() A.原始灌溉B.松土挖土C.除草培土D.开沟播种详细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灌溉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体现了松土挖土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除草培土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播种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3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古代农业的特点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详细分析:“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可见落后的生产技术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广种未必多收”可见粮食产量不稳定,故B项错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得出农业应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C项正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其目的就是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D项错误。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3、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
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
2020年全国卷高考历史冲刺专题整合中外关联与主题热点百分卷学生版(6页)
2020年全国卷高考历史冲刺专题整合中外关联与主题热点百分卷历史试题第一篇古代史部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1.西周时期,周王分封诸侯的同时还进行“徙封”(指古代有爵位者,从原封地改封为其他地区)有学者认为,吴国原是受封于今山西境内的虞国,后在周康王时受命迁国到宜地(今江苏镇江),成为江南地区的吴国。
由此可知,当时“徙封”( )A .消除了诸侯国叛乱的政治隐患B .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C .体现了周王对封国的主权地位D .成为分封制的政治基础 2.据上图变化可知,当时( )A .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B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C .监察区已演变为行政区D .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3.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
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
这种变化( )A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B .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C .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D .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4.严耕望先生研究发现,两汉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三条规律:凡朝廷任命的长官都非所统辖地区的本地人;县令长不但不用本县人,本郡人也不用;州郡县长官自由任用的属吏都是本地人。
从中可见,两汉地方官吏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 .防范地方割据保障政令畅通B .促进社会流动提高办事效能C .打破地域观念按照才能选官D .形成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局面5.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
这一变化反映了清代( )A .精耕细作农业传播到边疆B .民族融合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 .传统的游牧经济开始出现衰败 6.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方志的记载,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 )A .雇工法律地位得到提升B.劳动力交易种类细化C .亲邻之间盛行劳动互换D .自耕农经济全面衰退7.下列是创作于7世纪的“武则天泛龙舟”与“唐高宗猎豹”的线描图,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北墙壁上。
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考知识归纳+真题汇编精析+最新模拟题集锦: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历史选择题必考点: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9道,考查频率64%。
【真题例证】1.(2019全国II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2.(2019全国III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
(精)(人民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精题分解(含解析)(5)
精品文档
宝岛优品——倾情奉献
1.〔2021•贵州黔东南州模拟〕?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 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C.重视历法指导
D.强调精耕细作
解析:选Do材料“’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 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 获’〞反映了古代农业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这些都 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表现,A、B、C三项是精耕细作的具体
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
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
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
解析:选B.根据“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 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
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B项正确.
9.〔2021•乌鲁木齐模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 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可以说明〔〕
有人从争辩双方的学术背景方面进行了论证,几乎中国所有蒙元史学者都 认可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英国学者吴芳思是否认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 史的专家,只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
——据刘大年?历史学理论的建设问题?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释.〔12分〕〔要求:明
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
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12分〕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 历史(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安徽合肥三模)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 B解析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体现了原始的部落民主色彩,说明这一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商周时期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故选B项。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A项;“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2.(2019·山西二模)根据上表的历史记述,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汉初()A.诸侯国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B.各诸侯国为谋反而积蓄实力C.全国各地人口可以自由流动D.煮盐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诸侯国安抚流民,发展经济,造成人口增殖,国家富足,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故选A项。
B、C、D三项材料中三则记述都无法体现,排除。
3.(2019·安徽模拟)下面是唐代户口数量变化表。
据表可推知当时()A.农田荒芜土地兼并严重B.计口授田难以维系C.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D.铁犁牛耕技术成熟答案 B解析解读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武德年间”到“天宝年间”,唐朝户口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唐初实行按人口授田的均田制,户口数的大量增加会加重政府推行均田制的难度,使计口授田难以推行,故选B项。
户口数的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加,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两者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户口数大量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地可耕,自耕农数量不一定大量增加,排除C项;户口数的增加并不能表明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排除D项。
2020学年高三历史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2020 学年高三历史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2020 年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个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C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2020 年全国卷文综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DA. 经部B. 史部C. 子部D. 集部(2020 年北京卷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x 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个现象表明AA. 兴建文庙是增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 .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20 年北京卷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D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质疑孔子的性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020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C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020 年安徽卷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 3 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BA. ①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020 年广东卷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能够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 诗歌创作表现繁荣局面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2020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 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BA. 爱无差等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 存天理,灭人欲(2020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2020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整合1
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 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 中心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 发展
专题一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13-
对点训练
4.(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9)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
互配C.合家”国,表同明构明一清脉时相期官承僚政治不断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不仅强调中央 集权D.,科同举时也制强度调不地断方完官善僚及其治理,故B项错误;材料“皇帝和地方精英之
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体现的是中央与地
方的配合,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D
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
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
中约着重强调( )
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关闭
根据C.材皇料帝“勤一政旦事最高关首国脑家踌存躇亡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可知徐
中约D.强晚调清皇君权主专统制治暗脱含离统国治情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专题一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2-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专题一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3-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基础。小 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社会的稳定。 (2)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 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各家 学派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4)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 生产发展的需要。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含解析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古代中国的经济 (11)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7)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3)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7)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1)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3)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9、近代中国的经济 (44)10、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 (48)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55)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57)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58)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64)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66)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0)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0)18、选修内容 (81)19、史学研究 (103)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强化分封制、宗法制中的等级部分,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等级、身份,题干信息与礼乐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题干信息只有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的一个事例,不能得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的普遍结论,排除A。
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另外,王位世袭制度当时也没有消亡,不合史实,排除B。
宗法制度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等,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宗法制度,C不正确。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点汇编小专题复习之一主题:制度创新考题:分封制特征(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138“亡国之余”考封国宋1213样卷;同姓不婚考封国1213路州县(宋代地方机构残缺图判断0914)秦朝政治制度特征1138明中央机构变化样卷09381;内阁制(0916)*君臣相见礼节变化及本质、秦——清君权相权变化样卷12 38光荣革命意义样卷1221《联邦宪法》三权分立1039(大)美国国名及宪法意义12391样卷1021法国共和国国名及宪法意义12391(大)一票共和含义样卷1322学术: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宋亚平、浙江学刊)1.地方管理方式与中央集权中古:郡县制羁縻府州行省制(宣政院)清朝边疆管理(康熙)中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世界:雅典民主制英国责任内阁制(内部的机制)美国联邦制(三权分立体制已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小专题之二国家统一、边疆管理、民族国家考点:尼布楚条约0917秦管西南样卷1012 唐管西突厥处理民族关系1038样卷秦唐元清处理民族关系(1019)康熙事迹1138样卷、康熙缓和民族矛盾措施1216与县同级的“道”样卷1313(董仲舒大一统“统”什么,结果影响、“天下”涵义主张原因1138样卷)文摘:东北边疆的治理;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丝路——东西交流、长城——南北融合)知识链接:1、古代中国各朝代:(1)秦:统一六国、统一中国;北方;南方(东南;西南);最西;(管理机构及方式、相关工程)巩固统一措施;疆域局部示意图(2)汉:“大一统”含义;(3)唐: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内容(4)元: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行省制;宣政院;疆域(5)清:满洲建立的统一国家;康熙巩固统一措施;疆域图。
(6)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机构(如典客、宣政院)、地方机构(如“道”、羁縻府州、将军辖区等);2、明清之际思想家关于“天下”的涵义;顾(“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循天下之公”)3、近代孙中山“天下为公”中“天下”涵义;国民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军阀割据局面)4、新中国成立后的处理民族关系(法律上、具体措施上处理好关系的内容)5、世界史与统一国家、民族管理相关的知识美国联邦制及联邦政府成立——真正统一国家德国完成国家统一1871年、1991年两个德国的统一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苏联的成立欧洲一体化进程小专题之三主题:民主与法治主题:民主政治的设计与实践——与“中国梦”内容之一考题:顾炎武“其专在上”“其专在下”含义(1138)李贽、顾、王思想12382*黄宗羲政治设计及原因样卷09382中国政权的演变(政府变化)1138第3小题革命史观下的政权演变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知识链接:1、从专制政治——民主政治建立角度:2010年高考题是从制度变革、政权演变的角度来分析考查的。
2011年从体制建构、理论基础等角度考查;2012年是从共和制、革命方式等角度来考查的。
还有诸多内容可考:东西方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对比;东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取性与西方行政管理中的智慧;知识链接:(1)明清时期思想家的政治设计;(2)启蒙运动的政治设计;英、美、法、德代议制;(3)近代中国的康梁、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与实践梁启超诞生140周年,关注其思想、实践;孙中山在政治设计中以美为师和以俄为师中的政治设计创新(4)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设计与实践1922年二大的最低纲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建设2、民主政治中的法律、法治古罗马的自然法中国古代的法治(君主专制下的“法治”)近代世界的法治(代议制)拿破仑民法典、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当然中国的依法治国方略(54宪法、82宪法、依法治国)。
小专题之四主题:“中国梦”考题:侵略的细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样卷0914侵略国家奥匈帝国)维护主权:义和团反帝运动(评价样卷1319)民主革命与民主政治:围绕临时约法的冲突样卷1017 孙中山言论(1020)见到“民主”看辛亥革命意义样卷1238辛亥革命被称“光荣革命”的原因1239 2、意义1239 3《临时约法》评价样卷1118五四运动(运动意义知识分子启蒙工人宣传0919)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建立(样卷0917根据地图)山村标语看20世纪30年代时代特征1118内战样卷1217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海国图志》1215样卷梁启超评清代学术1014样卷维新派笔下的孔子0918)康有为的政治设计与黄宗羲比较样卷09382改革败因1016样卷康有为思想转变1117样卷严复晚年思想1216样卷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严复思想12 38 3维新言论1318样卷新文化运动(0938新民新青年)徐志摩话1116百年来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样卷13 38 大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综合:改革开放30年成就样卷0918综合:19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社会变革样卷1015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综合:19世纪中-20世纪90年代经济样卷1218知识链接:(1)弱国之困:明清之后直至近代国弱之原因分析(2)兴国之举:中国近代以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及民主革命的理想与目标(3)强国之路: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初步基础与民主政治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努力奋斗与成就小专题之五主题:马克思主义**化(俄国化、中国化)考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学术:光明日报《列宁的“跨越”思想及其启示》、多次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革命条件、发展生产力方面“中国梦”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还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面向未来,我们充满憧憬,坚信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既充满了时代机遇,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要与时俱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条主义只会使“中国梦”受困于陈旧观念的束缚,墨守成规无法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只有坚持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中国梦”才会变成现实。
知识链接:1、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一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列宁新经济政策、发展现代化大生产等思想是“跨越”思想的内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条件;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2、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20年代末30年代初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挫折;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挫折与思考;中国式的“跨越”?小专题之六主题应对国家危机、应对全球性危机考题苏联在二战军事贡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成果影响、苏联胜利的影响1039样卷大题苏联对二战影响1139大题*经济危机对德日影响1139样卷,分析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139样卷*二战过程、新观点1139样卷大题美国经济滞胀原因1123里根政府经济1223*日本政治经济大事排序样卷0922《珠海宣言》0923样卷(内容已删)知识链接:20年代初苏俄经济、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33年起)法西斯上台、反法西斯的联合斗争1943——1945年的斗争70年代石油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里根政府、克林顿新经济等)苏联60年代初的农业危机、中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农业等领域的危机——改革全球化背景下的问题与对策20世纪的“新”——新经济政策、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体制”小专题之七整体史观下的世界史考题: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实现的三个转变样卷1339题(1)(1)人心的改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分)政治制度的改变: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4分)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
(2分)依据:吴于廑诞生100周年,世界史学者的纪年活动学术:20世纪的主要趋势是科技发展、经济增长、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另有两个主要进程:西方的改革和国际格局的改变。
知识链接:着眼于整体史观、阶段特征、全球联系(宏观试题)15——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两极格局解体之后15——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兴起、手工工场君主专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扩张原始资本积累英国代议制确立启蒙运动重商主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两次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传播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美、法、德等代议制确立欧美、中国印象派、民族乐派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传播到亚洲自由主义20世纪上半期(1914-1945)战争破坏欧洲经济列强矛盾激化——战争和平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0年代经济危机法西斯——反法西斯民主与独裁斗争无产阶级文学美国经济崛起(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出现社会主义制度诞生20世纪下半期(1945-1991)美、联邦德国、日等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意识形态对立文化交融、多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民主化民主、和平思想美国为中心的资经济体系民族解放—非殖民化—第三世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联合国——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及改革局部战争20世纪末——经济区域集团化两极格局解体全球化发展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小专题之八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关系考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样卷0914侵略国家奥匈帝国)*义和团反帝运动(评价样卷1319)*50年代外交政策样卷1320中美建交意义样卷102070年代外交状况及结论1021综合:改革开放30年成就样卷0918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学术:新中国的三次对外开放(指对苏、对美、全方位)知识链接: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2、晚清政府时期的外交;1840年起中国国际地位及变化;3、结合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说明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成就与特点。
4、结合抗日战争史实与反法西斯战争史实,说明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史实5、50年代外交方针与政策的历史叙述:冷战背景下的外交方针与外交成就——与苏联的同盟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两次建交高潮怎样形成?与哪类国家建交?6、70年代中美关系(冷战背景下)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70年代末起,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变化?7、90年代起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上海合作组织模式全方位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区域性合作中(苏)俄关系近代中国:合作方面——共同反法西斯、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现代中国:中苏同盟关系(“一边倒”外交方针)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建设中受苏联体制影响的表现50年代中期,中苏在经济建设或改革中出现的农业危机70年代末起,中国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进行的改革、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新探索中苏关系正常化中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小专题之九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与中国考题:物种传欧1122样卷工业革命(条件、蒸汽机、影响0939)垄断1022样卷200年中改变世界1222样卷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