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附答案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附答案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合肥一六八中学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陈仕彬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
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
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
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
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
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
2018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概念,“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第十四篇《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的这些自我评判表明,他是从“智”“仁”“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知”“情”“意”。
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
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
其中,行为判断是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出行为决定。
故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
这意味着“勇”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根据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解说,“勇”的含义就是“见义而为”,其意义要素包括“义”和“为”,而“义”是“勇”的核心意义,“为”之为“勇”是由“义”决定的,当且仅当“义为”时,才是“勇”。
孟子有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荀子则谓:“不学问,无正义。
”“正义”的基本意义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具体而言,“正义”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定出来的某些相互关联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
在儒家看来,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后一种意叉的“正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礼”。
2018年安徽合肥市高三年级高考二模语文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三年级高考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算法,可视为一个有限而确切的计算序列,用以按照要求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来实现学习、记忆、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二是受人和动物大脑神经结构启发,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
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棋手,即在于其能够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一一涌现性。
以棋类游戏智能算法为例,棋子数有限,游戏规则简单,但棋局变化无法穷尽。
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决定棋局走向的不是底层的简单规则,而是由它们生成的更高层的组织过程。
阿尔法围棋在对弈时有一些人类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后竞成为取胜的“神之一手”。
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
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异于传统的行为特征:人工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不由“某一”行为决定,亦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完全决定。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另一个复杂性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当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可从海量大数据中自我学习、自我进化。
阿尔法围棋第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三千万盘棋;第二代则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的能力。
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这种“主体”其实是一个能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负责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人工智能虽然出自人类之手,但也具有相当的“自主性”。
“强人工智能自主性”的观念遵循上述理性传统,人们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具有感知对象、解决问题的智能,还可能具有感知自我的意识。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
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
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
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
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
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李季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
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写一部厚厚的专著。
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18年高三阶段性检测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18年高三阶段性检测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奉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究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有的甚至处于空虚状态。
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总是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成为不少志士仁人共同的生活信条。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有理想,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又包括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时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
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
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既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又要有正确的事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
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其止莫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由于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
近些年来自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舍一”。
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的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自效。
可是,我们现在都丢弃了,在中国大学里现今学建筑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学习和研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
如果说中国的皇家宫殿以及寺庙形式都有些相像,那么,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以至上海的石库门,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是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
堂屋是不放床的,是礼仪和会聚的场所,这是阖家团聚的需要。
住房中都有天井,讲究上有天,下有地,房屋用墙围合起来求得安全,但不能没有天地。
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
中国人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合院相连而成胡同,宅院组合有街巷,上海的石库门排列在一起就是里弄。
它们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等的指标,在过去人口不是那么膨胀的情况下,却能让入住者安居乐业,邻里融洽。
四合院的温馨、街巷风情以及里弄亲情,住过这些老居民区的人们会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新公房、居住小区、别墅群,似乎很先进、很科学,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
这些年来,不知道是不是被外来的文化搞得弄不清方向了,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中的精彩似乎逐步被人们遗忘。
所以,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在这些年造了这么多房屋之后,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23-2024学年第二次大联考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象之路:与荒原、山川、人类的相遇大象的脊椎犹如一座拱桥,非常机巧地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这数以吨计的庞然大物,实际上是用足尖走路的。
大象的奔跑速度非常快。
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行动迟缓,不会跑,顶多只会健步疾走。
但实际上,它们的行进速度可轻易达到每小时24公里。
速度最快时,甚至可达到每小时30公里。
大象的四肢粗大如圆柱,脚掌里有一块很有弹性的海绵垫,能有效减轻行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这个减震器使大象走路时像猫科动物一样无声无息。
在雾气弥漫的丛林,它们常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人身后,给人一种突然降临的错觉,无形中增添了更为迫人的气场。
脚底的海绵垫除了减震,还能敏锐感知地面震动。
通过次声波,大象可以向30公里外的同伴传递信息。
比如说同伴失联时间有些长了,它们就用跺脚的方式给同伴发信号。
而它的同伴,居然也能用脚来“收听”远方的信号,如果这信号来自自己的象群,它还会做出回应。
【甲】二大象是一种社会程度非常高的动物。
它们生性天真,极具智慧,如藏牙、役鼻、泣子、哀雌等,这些习性无不显示出很高的灵性。
它们能领悟人的意图,也具有知恩图报的意识。
【乙】“地球组织”创始人劳伦斯·安东尼曾有过奇妙的经历,有一次他去探望象群,妻子凯瑟琳娜和他的新生孩子维嘉陪在身边、安东尼忽发奇想,举起自己的孩子给头象看。
只见头象“转身消失在树丛里,没过多久又重新出现,身边是她新生不久的孩子。
2018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
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
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
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
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
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
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
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
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
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
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
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
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②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
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
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③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
《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④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观盛宴。
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
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
安徽省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
由此,思想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
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
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
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
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
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
韩愈也曾经说过:“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
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
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
《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
明太祖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
例如,“有子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
太祖日:‘子论死,父救之,情也。
全国名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全国名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
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
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
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
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
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
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
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
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含答案
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含答案2018届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无信,是“诚信”最直观的行为表现和检验标准,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信守,做事一定办到,讲究信用,受人信任,这是诚信的外化体现。
信”之一字,虽然千金一诺最为沉重,但空口无凭又最为虚泛,观其行动还要等待漫漫工夫的印证,所以,“信”在外化表现方面,就产生了一种加固信赖的仪式。
仪式也并不庞大,中国的印章,就是一种仪式化的凭信。
对于一国来讲,国之玉玺,郑重一落,就印盖出了国家书誉;对于小我来讲,名章为凭,红印一盖,就代表着本人诺言。
所以理想化的“信”包括了三个维度:主体XXX,客体信任,而连接这主体与客体的就是信誉。
首先自己有诺必信,而后才能建立信誉,最后赢得旁人信任。
信”对国家、对个人都极为重要,《左传》中就说,“信,XXX也”,信用是国家的重宝。
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经济建设都更难,建立之后的维持亦难,XXX可能才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
这个道理,两千六百年前的XXXXXX就深深懂得。
城濮之战中XXX“退避三舍”成就了他一代春秋霸主的位置,成就他的,不仅是实力的响亮,更是品德的响亮;成就晋国的,不仅是国力的强大,更是国格的强大。
这就是《孔子家语》里说的:“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国家一言之信,胜过万马千军。
通项公式的求法40道题——解析版
新版数列——通项公式综合训练(40道题)第1节课——抓住数列的核心问题——通项公式的求法一、填空题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3()n a n n *=+∈N ,数列{}n b 满足1()n n b b a n *+=∈N 且11b a =,则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答案】223n n b +=-根据已知可得123n n b n b a b +==+,然后两边同时加上3,变形为132(3)n n b b ++=+,再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答案.【详解】因为23n a n =+,所以123n n b n b a b +==+,所以132(3)n n b b ++=+, 又11335380b a +=+=+=≠,所以数列{3}n b +是首项为8,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1382n n b -+=⨯22n +=,所以223n n b +=-.故答案为: 223n n b +=-2.数列{}n a 满足:12a =,111n n a a -=-,①4a =_________;②若{}n a 有一个形如sin()n a A n B ωϕ=++(0A >,0>ω,||2ϕπ<)的通项公式,则此通项公式可以为n a =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221332n ππ⎛⎫-+ ⎪⎝⎭首先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各项,进一步利用数列的周期的应用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解:数列{}n a 满足:12a =,111n n a a -=-.当1n =时,211112a a =-=. 当3n =时32111a a =-=-,当4n =时43112a a =-=.当5n =时541111122a a =-=-=.所以{}n a 是以3为最小正周期的数列sin()n a A n Bωϕ=++23T πω==23πω∴=2sin 3n a A n Bπϕ⎛⎫∴=++ ⎪⎝⎭12sin 23a A B πϕ⎛⎫=++= ⎪⎝⎭①,241sin 32a A B πϕ⎛⎫=++= ⎪⎝⎭②,()3sin 21a A B πϕ=++=-③,①减②,得cos 2A ϕ=④②减③,得1cos sin 22A ϕϕ⎛⎫+= ⎪ ⎪⎝⎭④除⑤,得tan ϕ=||2πϕ<3ϕπ∴=-代入④得A =12B =21332n a n ππ⎛⎫∴=-+ ⎪⎝⎭故答案为:221332n ππ⎛⎫-+ ⎪⎝⎭.3.设11a =,212n n a a n +=+,则通项公式n a =______.【答案】127223n n n -⨯---令2n n a b sn tn k =+++(s 、t 、k 为待定的常数),则()()2221112222n n b s n t n k b sn tn k n ++++++=++++,即()()21212n n b b s n t s n k t s +=+++-+--.令10200s t s k t s +=⎧⎪-=⎨⎪--=⎩,解得123s t k =-⎧⎪=-⎨⎪=-⎩,则121172272nn n n b b b b +-=⎧⎨====⨯⎩.因此,172n n b -=⨯.故127223n n a n n -=⨯---.4.已知递推式()121n a n N +⎤=∈⎢⎥⎣⎦,02a =则通项公式n a =______.4122n ππ⎛⎫+⎪⨯⎝⎭令0,2n n n a πθθ⎡⎤⎛⎫=∈ ⎪⎢⎥⎝⎭⎣⎦.则03πθ=.代入递推式得 11cos cos 2828n n n n θθππθθ++⎛⎫=+⇒=+ ⎪⎝⎭41224122n n n n a ππππθ⎛⎫⇒=+⇒=+ ⎪⨯⨯⎝⎭. 5.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n a =,记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12n n S n +-+=,则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为n b =__________.【答案】n根据题干得到n 2≥时,()1222n n S n -=-⋅+和原式相减得到2nn n a b n =⋅,所以n b n =,再检验n=1时满足通项公式.【详解】因为1212n n S n +-+=,所以()1122n n S n +=-⋅+.所以当2n ≥时,()1222n n S n -=-⋅+,两式相减,得2n n n a b n =⋅,所以n b n =;当1n =时,112a b =,所以11b =.综上所述,n b n =.故答案为n.6.(1)在数列{}n a 中,113,43n n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________________;(2)在数列{}n a 中,1111,63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________________.【答案】41n -; 113(23)n n -+-。
【新】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1月“八校联考”试题
黄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衙门是旧时代官府的俗称,由“牙门”转化而来。
在古代,凶猛野兽的利牙为武力的象征,如果军事长官们的办事处摆有此物,那是引以为豪的事情,是荣誉的象征。
后来军营门上常刻兽牙图案作为装饰,故也被称为“牙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军政合一,军事长官便常在军营内处理民政事务。
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泛流传开来。
封演所撰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
字称讹变,转而为‘衙’也。
”北宋以后,多数人所知道的就只有“衙门”了。
衙役,顾名思义就是“衙门里的差役”,又被老百姓尊称为“公差”。
衙役最早是衙门中帮工打杂的人。
宋朝起,衙役成为衙门里一种专门的“职务”。
衙役事务繁杂,要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等工作。
衙役一般分为内外两班,内班是在衙门内部服役,如门役之类。
门役的主要职责是帮办衙门公务,他们是衙门长官的私人随从和奴仆,但又和一般奴仆有不同之处,他们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可以自由选择主子。
外人同衙门长官接触时,必须经过他们,于是他们经常利用这一点作威作福,赚取外快。
外班分为壮班、皂班、快班。
他们办事的地方被称作“班房”,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坐班房”作为进监狱的代称。
壮班是由衙门临时召集来的人组成的,主要负责打杂工,也在危急状况时看守城门。
皂班的人是负责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做仪仗队的,在审案时兼做行刑手,帮同震慑犯人。
快班的任务是侦察案件、缉捕盗贼、巡街守夜和催租赋税等。
唐宋以后,由于科举制度完善,从任用体制上来讲,官与吏的区别逐渐拉大。
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走上仕途,官位可以不断升迁;而吏基本上是终身不变的,为读书人所不屑。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皖南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思想的核心是“时中”,这是清代学者惠栋概括出来的。
他在《易汉学·易尚时中说》中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这个概括是很精辟的,因为我们在《周易》里,随处可见“中”“时”或“时中”这样的字眼。
那么,什么是“时中”呢?“时”是指火候,是节点;“中”是位置,是分寸。
也就是说,人们行为处世,时间上能不能把握火候,空间上能不能把握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应时而行”“合乎时宜”“天时地利”,或者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把握时机”,说的都是“时”的问题。
而“中”则是个度的问题,孔子说“中庸”,讲的也是度,即“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合乎中正之道。
能把握“时中”,事物便会处理得当,达到和谐状态。
我们不妨看看太极图,它在很大程度上阐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太极图出现得比较晚,明朝初年赵搞谦的《六书本义》里首先提到它。
太极图中,白的代表阳,黑的代表阴;白的里边有黑点,黑的里边有白点,代表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在这个图里,阴与阳对应而生,相互拥抱又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地处于统一体中。
阴与阳、黑与白,唯其不同,故能互动;唯其制约,故能和谐;唯其和谐,故有极强的运动感。
这一图示凝聚了先哲们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和智能。
内外和谐是物质运动与生命存在的依据和条件,宇宙运动的目的是在追求永恒的和谐。
任何事物一旦失去和谐便走向崩溃,走向瓦解,走向死亡。
这种和谐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阴”与“阳”的概念,太极图能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呢?第一,和谐。
“阴”与“阳”的本质是和谐,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有着体现。
我们常听中医说某人属于阳虚、某人属于阴虚,这就是不平衡,这个人至少属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要尽力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
由人自身生命体征的和谐扩大开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同样需要保持和谐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2017.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
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
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
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
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
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
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
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
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
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
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
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
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
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
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
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
(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它有一个特征,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
B.土为知己者死,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人性、尊严等美学内容。
C.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
D.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
B.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
C.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梁》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河俗都是艺术化的。
D.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
B.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和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
C.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
D.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左手神医北乔在江苏东台三仓乡,朱庆树的名头很大,人称“左手神医”。
朱庆树七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这以后他靠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维持生活。
十六岁的时候,村里来一位道人。
在桥头,道人遇上朱庆树,没说上几句话,朱庆树就跟道人离开村子。
他什么也没带,他也没什么可带的。
九年后,在村里人把朱庆树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回来了。
一身粗布长袍,一个大药箱,右边空空的袖子随风飘荡。
村里的接生婆一年前生了病,是种怪病,能吃能喝,就是人一天天地消瘦。
朱庆树到村子里时,接生婆已经瘦得不成人样,就像树干挂个皮囊似的。
朱庆树用他的左手替接生婆把脉后,开了个药方。
接生婆吃了十副药,居然好了,又忙着为人们接生去了。
这以后,她除了帮人家接生,还多了件事,就是到处夸朱庆树医术高明。
她说:“我啊,是把人接到世上来,朱庆树能把人从阎罗王手里抢回来!”朱庆树没有家,也不需要家,天天地这村转到那村。
他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要管饭管住就行。
有人硬要给他钱,他坚决不收,“我从小就是乡亲们养大的,现在我有吃有住就知足了,我要钱,也没用的。
”遇到一些大户人家付钱,他也不要,但让人家买上几副药。
总有些人家是没钱吃药的,这时候,他存的药就会派上用场。
不管到什么地方,遇上什么病人,朱庆树只要伸出左手把把脉开上几副药,就能药到病除。
有些病人,连药都不用吃,朱庆树扎扎针,就能治好。
这样的人,不是神医,是什么?渐渐地,人们知道了朱庆树的一些事。
原来当年他是跟着那位道人进深山学医去的。
他的右胳膊,是一次采药时被老虎咬掉的。
朱庆树不怎么说话,说得最多的是“医道”。
人们要感谢他时,他说,不用谢,这是医道。
可人们要他细讲什么是医道,他又解释不清,只说行医之人遇病就得治,就是医道。
一天,他走到一大户人家门口,从门里窜出一条狼狗,硬生生地从他腿上咬下一块肉,血流满鞋子。
没等他包扎,门里跑出一个家丁,一见是朱庆树,愣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平日里横蛮竖野的样子全不见了。
原来这人家的老爷吃午饭时突然倒在桌边不省人事,呼吸十分的微弱,就和死人差不多。
家丁不是出来看狗咬着谁了,这事他才不管呢。
他家的狗咬人是远近闻名的,遇到有人到门口不咬那才是怪事呢。
家丁是听从吩咐去请左手神医朱庆树的,可没想到出门就撞上了朱庆树。
见朱庆树被狗咬了,他有点恨狗,个破狗,你什么人不能咬,偏咬他,你什么时候不能咬,偏在这档儿咬,完了,老爷的命恐怕是被你这破狗一口咬没了。
朱庆树看出些什么,忍着痛问家丁是不是有什么人病了,家丁吞吞吐吐地开了口。
朱庆树听到一半,随便找块破条缠了一下伤口,就三步并着两步进了院子,身后留下一行血印。
后来,有人说朱庆树,你啊你啊,真是傻到家了,狗把你咬成那样子,你还救狗的主人。
朱庆树淡淡地说:“医道,道为术之上啊!”这一天,朱庆树刚为一户人家的小儿子看完病,五六个日本鬼子就冲进院子,见到朱庆树,二话不说绑着就走。
县城里一个鬼子大佐得了病,耳朵和眼睛总往外渗血。
这鬼子,朱庆树是知道的,全县的百姓都知道,心狠手辣,杀人如麻。
朱庆树花了两天的工夫,终于把鬼子的病治好了。
村里人听说,朱庆树成了鬼子的座上宾。
过了两天,村里人听说,镇里鬼子营区发生了一次爆炸,所有的鬼子全被炸死了。
朱庆树也在其中。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就介绍朱庆树为“左手神医”,名头很大,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朱庆树说得最多的是“医道”,可人们要他讲什么是医道时,他又解释不清,说明他并不真正懂得医道,他谈医道只是不想收别人的钱。
C.小说善于通过故事来表现人物,被大户人家的狗咬后仍救狗的主人,体现了朱庆树为人为医的高尚精神。
D朱庆树小时候父母双亡,靠众人救济才生存下来,后来跟道人进深山学医,付出巨大代价,学成后回报乡亲,这说明他知恩图报。
5.小说中朱庆树救治鬼子大佐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5分)6.小说中表现的“医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6月7日,由科大讯飞牵头的863国家考高答题机器人项目内的AI-MATHS高考机器人在成都参加了2017年高考数学的测试,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进行解题。
分别用时22分钟和10分钟答完2份高考数学试卷,分别获得了105分和100分的成绩(满分150分)。
考试结果显示:机器人在不依赖大数据的前提下,逻辑分析能力远超人类,但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上要比人类逊色得多。
“未来5至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元所不在。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全球的话语权。
”科大讯飞总经理刘庆峰说。
(《安徽日报》2017年6月材料二近年来,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发力”人工智能领域,国外以微软、谷歌等为首的巨头们已经抢先一步,国内科大讯飞、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也紧跟步伐。
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
从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阏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选自人民网)材料三人工智能生存还是毁灭?是个值得忠考的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未来100年内,电脑将凭借人工智能把人类取而代之。
我们的未来就是这种科技力量和人类智慧之间的较量。
”1997年,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在标准比赛时限内以3.5比2.5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
2011年2月16日,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第三场比赛中,IBM另一超级电脑“沃森”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该竞猜节目有史以来最强的两位选手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
理论上人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却要容易开发很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工智能都极有可能在未来比人类更“聪明”。
(选自天极网)材料四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在2014年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探讨人工智能与社会伦理观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如果人工智能朝着与人类能力互补的目标发展,就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变成“人造烦恼”,“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样就能绕过人工智能“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