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课件
确定工艺平面布置
要点一
总结词
工艺平面布置是根据生产流程和设备布局,合理规划各区 域的位置和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确定工艺平面布置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物料流动 的路线、人员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合理的平面布置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操作失误率等。同时,还 需要考虑工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为未来的扩展和升 级预留空间。在确定工艺平面布置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 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的工艺规程设计
总结词
安全与环保
详细描述
该化工企业在工艺规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 和环保因素,采用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和环 保处理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达
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继承性和创新 性等特点,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
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性
保证产品质量
合理的工艺规程设计可以确保产 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减少不必要 的环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是企业技术 进步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工艺规程设计
总结词
工艺流程优化
详细描述
该机械加工企业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详细 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浪费,运用工艺工程 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案例二:某电子制造企业的工艺规程设计
总结词
自动化与智能化
详细描述
该电子制造企业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检测设备,对工艺规程进行重新 设计,实现高效、高精度、低成本的制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制订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确定目标:制订工艺规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产品的要求,包括尺寸、质量标准和生产周期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工艺规程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考虑到人力资源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因素。
2. 分析工艺流程:在制订工艺规程之前,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的确定以及装配过程的安排等。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并解决它们,以确保良好的产品性能。
3. 制定详细步骤:在工艺规程中,需要明确列出每个加工和装配步骤的详细流程。
这包括加工设备的准备、工作操作的步骤、所需工具和测量方法等。
每个步骤都需要清楚地描述,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 确定检验标准:在制订工艺规程中,需要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测试方法。
这包括对零件尺寸、表面质量、装配间隙和功能的检验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验证工艺规程:在制订完工艺规程后,需要进行实际验证。
这包括生产一批样品产品,并根据工艺规程进行加工和装配。
通过验证工艺规程,可以确保其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以及减少后续生产中的问题和调整。
在制订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整体流程:工艺规程应考虑产品加工流程的整体性,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操作和资源浪费。
2. 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这包括材料的供应可靠性、设备的稳定性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等。
3. 不断改进:工艺规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工艺规程。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以及时修订工艺规程。
制订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应尽量减小加工面积 支座底面设计为中凹可减少加工量,提高支撑精度和稳定性。
三、要考虑生产类型与加工方法
箱体零件: 单件小批时(a),其同轴孔的直径应设计成单向递减的,以便 在镗床上通过一次安装就能逐步加工出各孔。 大批生产时(b),为提高生产率,一般用双面联动组合机床加 工,这时应采用双向递减的孔径设计,用左、右两镗杆各镗两 端孔,以缩短加工工时。
床身导轨面自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
对工件上的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互相作为 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优点: 可使两个加工表面间获得高的位置精度。 如:内外圆面同轴度要求比较高的套类零件的加工安排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位置精度原则
0.16-0.01
加工方法 钻 扩
铰 拉
镗
孔的加工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实心材料
12-11
粗扩
12
精扩
10
半精铰
11-10
精铰
9-8
细铰
7-6
粗拉
10-9
精拉
9-7
粗镗
12
半精镗
11
精镗
10-8
细镗
7-6
表面粗糙度Ra
20-2.5 20-10 10-2.5 10-5 5-1.25 1.25-0.32 5-2.5 2.5-0.63 20-10 10-5 5-1.25 1.25-0.32
加工方法
外圆加工的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表面粗糙度Ra(um)
车 外磨 研磨 超精加工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金刚石车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2、确定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
1)预处理工序先行: 如零件的清洗、去毛刺与飞边、防绣和防腐处理、油漆和
干燥等。 2)先基准后其他:
先进行基准件的装配,以便保证装配过程的稳定性。 3)先下后上:
应用——固定式装配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装配时不便移动
的大型机械,或装配时移动会影响精度的产品。
2)移动式装配
将产品或部件置于装配线上,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移动使其 顺次经过各装配工作地,以完成全部装配工作。
移动式装配:连续移动、间歇移动、变节奏移动。 特点:较细划分装配工序,
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及工装, 生产率高, 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易于保证质量。
▪ 7)冲击性质的装配、压力装配和热装配或补充加工 的装配工序应尽量先行,以免破坏后续的装配质量。
▪ 8)使用相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装配,有共同特殊装 配环境的装配,处于基准件同方位的装配应尽可能 连续安排。
大批大量生产中,要制订装配工序卡片,详细说明 该装配工序的工艺内容,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操作。
除了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及装配工序卡片以外,还应 有装配检验卡片及试验卡片,有些产品还应附有测试报 告、修正(校正)曲线等。
(7)制定产品检测与试验规范
产品装配完毕,应按产品技术性能和验收技术条件制 定检测与试验规范。
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 求高且零件数较多的场合
中小型柴油机的活塞与缸套、 活塞与活塞销、滚动轴承的内 外圈与滚子
车床尾座垫板、滚齿机分度蜗 轮与工作台装配后精加工齿形
调整法
除必须采用分组法选配的精度 配件外,调整法可用于各种装 配场合
机械装配工艺方案模板
机械装配工艺方案模板一、引言机械装配工艺方案是指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工艺性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装配工艺流程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机械装配工艺方案的编制进行详细讨论,旨在提供一个模板,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编写机械装配工艺方案。
二、工艺准备1.产品设计要求分析在编制机械装配工艺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尺寸、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充分了解产品设计要求,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装配工艺方案。
2.装配工具和设备准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装配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装配工具和设备。
确保装配工具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三、装配工艺流程1.零部件准备在装配工艺流程中,首先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洗、检验、分类、标识等。
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并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
2.装配顺序安排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装配工艺要求,合理安排装配的顺序。
将装配过程分为若干个步骤,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序和方法都是科学合理的。
3.装配方法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装配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装配方法。
包括手工装配、机械装配、自动化装配等。
确保装配方法能够满足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要求。
四、装配工艺控制1.装配质量控制在装配工艺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每个装配步骤的质量符合要求。
包括零部件的尺寸检查、装配工具的校验、装配过程的监控等。
2.装配工时控制合理控制装配工时,提高装配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装配顺序、优化装配方法、提高操作技能等方式,减少装配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五、装配工艺改进1.问题分析与改进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装配困难、装配精度不高等。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改进装配工艺,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2.工艺优化定期对装配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和方法,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装配是把许多个机械零件按技术要求联接或固定起来,以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成为具有一定性能指标的机械。
机械修理后质量的好坏,与装配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装配工艺是一个和复杂、很细致的工作。
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若装配工艺不当,轻则机械的性能达不到要求,造成返工,重则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
所以,应严格按照装配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应当熟悉机械各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及装配技术要求。
2、确定适当的装配工作地点,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和装配时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纸垫、毛毡、铁丝、垫圈、开口销等。
3零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洗对于经过钻孔铰削镗销等机加工的零件一定要把金属屑末清除干净,因为任何赃物或尘粒的存在,都将加速配合件表面的磨损。
4、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查、鉴定。
凡不合技术要求的零部件不能装配。
(二)装配的一般工艺要求1、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与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及设备,遇到有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障碍,禁止乱敲猛打。
2、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应先涂润滑油脂,以利装配和减少配合表面的磨损。
3、装配时,应核对零件的各种安装记号,防止装错。
4、对某些装配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量(紧度)、灵活度、啮合印痕等,应边安装边检查,并随时进行调整,避免装后返工。
5、旋转的零件,检修后由于金属组织密度不均、加工误差、本身形状不对称等原因,可能使零部件的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移。
在高速旋转时,会因重心偏移而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引起机械振动,加速零件磨损,严重时可损坏机械。
所以在装配前,应对旋转零件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合格后方能允许装配。
6、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均应涂以润滑油脂,一般采用与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相同。
油脂的盛具须清洁加盖,不使沙尘进入、盛具应定期清洗。
7、所有附设之锁紧制动装置,如开口销、弹簧垫圈、保险垫片、制动铁丝等,必须按机械原定要求配齐,不得遗漏。
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6)填写装配工艺文件
➢ 单件小批生产仅需填写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 中批生产时,通常也只需填写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但对复杂产品还需填写装配工序卡。 ➢ 大批大量生产时,不仅填写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而且还需填写装配工序卡。
装配工艺过程卡片、装配工序卡格式如附表所 示。
(7)填写产品检测与试验规范 (产品装配完毕,应按产品技术性能和验
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四、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就是用文件的形式将装配内容、 顺序、检验等规定下来,成为指导装配工作及处 理装配工作中所发生问题的依据。)
1、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 保证产品的质量 ➢ 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 ➢ 要尽量减少手工劳动——机械化 ➢ 要尽量减少装配环节所占的成本
力装配和加热装配。 ➢ 集中安排使用相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装配和有共同特殊装配
环境的装配。 ➢ 处于基准件同一方位的装配应尽可能同时进行。 ➢ 电气、油气管路的安装应于相应工序同时进行。 ➢ 做好特殊工序的防护工作(如易燃、易爆、有毒等工序)
有了装配系统图对整个机器的结构和装配工艺就很清 楚,因此装配系统图是一个很重要的装配工艺文件。
(4)装配顺序的决定(在划分好装配单元,并确定装配基准件 后,可以安排装配顺序)
➢ 工件要预处理,如工件倒角、去毛刺、清洗、干燥等。 ➢ 现基准件、重大件的装配,以便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 先复杂件、精密件和难配件的装配,以保证装配顺利进行。 ➢ 先进行易破坏以后装配质量的工作,如冲击性质的装配、压
成批或大 批生产
一种或几种相似装配对象专
用流水线,有周期性间歇移 动和连续移动两种方式
生产率高,节奏性强, 机械化传输 待装零、部件不能脱节
,装备费用较高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谢谢观看!
部件装配系统图 产品装配系统图
4.划分装配工序,设计工序内容 装配顺序确定后,根据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程度将装配工艺
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并进行工序内容的设计。工序内容设计包括 制订各工序的操作规范,制订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选 择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等。 5.填写工艺文件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装配工艺规程的 制订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
1.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 量,争取最大的精度 储备,以延长产品的 使用寿命。
2.尽量减少手工装配 工作量,降低劳动强 度。
制订模装具配加工艺 规程的工基方本法原则
4.尽量减少装配成本,减少 装配占地面积。
3.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 工序,缩短装配周期, 提高装配效率。
2.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和验 收技术标准。
2.产品的生产纲领。
制订模装具配加工艺 规程的工原方始法资料
4.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资 料。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的生产条件。现 有的生产条件主要包括 装配车间面积、工艺装 备和工人技术水平等。
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通常只绘制部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可 按部件装配系统图结合产品装配系统图进行装配;成批生产时,除 需绘制装配系统图外,还需编写装配工艺卡,在其上写明工序次序、 简要工序内容、所需设备和工装名称、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 项;大量生产时,不仅要编写装配工艺卡,而且应编写装配工序卡, 以便能直接指导工人进行装配。此外,还应按产品装配系统图的要 求,制订装配检验及试验卡片。
3)确定装配顺序 划分好装配单元并选定装配基准件后,就可安排装配顺序。安排装配 顺序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1)JBT5994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2)GB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3)GB6557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4)GB6558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5)GB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6)GB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7)GB9239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8)GB10089圆柱蜗杆蜗轮精度(9)GB1009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10)GB10096齿条精度(11)GB11365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12)GB11368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3机械装配专业术语3.1.1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3.1.10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装配中的配合设计与装配工艺
机械装配中的配合设计与装配工艺在机械制造领域,配合设计与装配工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良好的配合设计能够确保机械部件的运转效率和准确性,而合理的装配工艺则能够保证机械装配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配合设计和装配工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配合设计配合设计是指通过对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形状和公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满足机械装配的要求,并使其具备所需的机械性能。
在机械装配中,常用的配合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压配合。
1.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指两个零部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它们能够相对运动。
这种配合常用于滑动副和连接副。
在设计时,应合理确定间隙尺寸,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控制好公差,以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两个零部件之间有一方装配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卡紧并实现固定。
这种配合广泛应用于齿轮、轴与轴套等场合。
在设计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过盈量,以保证装配的可行性和零部件的工作性能。
3. 压配合:压配合是指两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需要通过压制或冷却等特殊工艺来实现。
这种配合常用于轴向装配和紧固件的装配。
在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装配工艺装配工艺是指根据配合设计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工艺方法和操作步骤,将零部件按照规定的顺序、方式和要求组装成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合理的装配工艺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装配成本,并保证装配质量。
1. 工艺规程:在进行机械装配前,必须编制详细的工艺规程,明确每个装配工序的操作方法和要点。
工艺规程应包括装配工序、工具设备、操作要领、装配顺序、质量要求等内容,以便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检查与调整:在装配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与调整。
对于配合尺寸紧密的零部件,应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配合间隙或过盈量。
只有在配合尺寸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装配。
3. 润滑与保护:在机械装配中,适当的润滑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要。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管理资料]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目录第一章概述 (03)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08)第一节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09)第二节工艺路线的拟定 (10)第三节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13)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 (16)第一节夹具设计的步骤 (16)第二节夹具设计举例 (21)附录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 (28)附录二部分相关标准 (63)第一章概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XXXX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制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第五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本章要点: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装配工艺规程制定自动装配第一节概述一、机器装配: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
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二、机器装配基本作业:清洗连接校正、调整与配作平衡验收、试验三、机器装配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互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四、装配组织形式第二节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一、装配方法:二、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建立❑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
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装配尺寸链。
相应地,应将直接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那个位置尺寸或位置关系标注在零件图上❑又称一件一环原则装配尺寸链的完全互换法采用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的分配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差分配方法,如等公差法,等精度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尺寸链确定。
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误差补偿调节法在装配时,根据尺寸链中某些组成环误差的方向作定向装配,使各组成环的误差方向合理配置,以达到互相抵消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机床装配中应用较多,如装配机床主轴时,通过调整前后轴承的径向圆跳动方向来控制主轴锥孔的径向跳动;在滚齿机工作台分度蜗轮的装配中,采用调整两者偏心方向来抵消误差,提高装配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六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22
选择装配法
.
2)分组选配法
定义:将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经济
精度加工适当放大,再按实际测量尺 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 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 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应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
些精度要求特别高,若用互换装配 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 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 采用分组选配法装配。
1)不完全互换装配法
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
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 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 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 很少发生。
优点: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零件
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2)特点
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另外的返
对于孔的中心距位置尺寸,应标注成对称公如:50 0.3 。
36
等公差法
④ 解算装配尺寸链,求协调环的上、下偏差。
n1
⑤验算: T( A ) T( A )
0
I
i 1
(封闭环的公差应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 。
37
3、等公差法举例
⑴“反计算”法计算举例
如下左图所示: 某汽车发动机曲轴的轴向间隙设计要求
2
4
T( A ) 0.05 3
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
A 50 A 340
2
0.015
3
0.05
A 60
4
0.015
40
“反计算”法计算举例
⑷ 求协调环的极限偏差
由封闭环的上偏差公式:
0.14 ES( A ) ( 0.015 0.05 0.05 )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与步骤
装配时(无论是部装或总装)必须有基准零件或基准 部件,它们是装配工作的基础,其作用是连接需要装在 一起的零件或部件,并决定这些零部件之间的正确位置。
2、装配内容
(1)清洗
对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 件,装配前要进行清洗。
这里所指的装配方法,其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指手工装配还是机械装配;另一方面是指保证装配精度 的工艺方法和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对前者的选择,主 要取决于生产纲领和产品的装配工艺性,但也要考虑产品 尺寸和质量的大小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后者的选择则 主要取决于生产纲领和装配精度,但也与装配尺寸链中组 成环数的多少有关。
其中组成环由相关零件
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
成,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封
闭环为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
一环,即装配后获得的精度
或技术要求。这种要求是通
过把零、部件装配好后才最
终形成和保证的。
图 7-2轴和孔的配合尺寸链
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中也有线性尺寸 链和角度尺寸链之分,图7-2属前者;图7-3属后者, 其组成环由平行度和垂直度等组成。
合适的可调零件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与修配法的实质相同。 分为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法三种。
表7-1 各种装配方法适用范围和应用实例
装配方法
适用范围
应用举例
完全互换法
适用于零件数较少、批量很大、零
汽车、拖拉机、缝纫机及小型
件可用经济精度加工时
电机的部分部件
不完全互换法
适用于零件数稍多、批量大、零件 加工精度需适当放宽时
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重复
长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图 1-4 以棒料制造阶梯轴的工作行程
注意: 1)构成工步的任一因素改变后,均视为另一工步 2)在工件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若干相同工步,
为简化工艺文件,可视为一个复合工步。 3)采用多刀加工均视为一个复合工步。
X
√
X√
应尽量减少使用刀具的种类
X√
X√
减少加工的安装次数
镗孔
(2)零件结构应便于度量 锥孔两端最好留有圆柱面 花键齿采用偶数
(3)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
对该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审查:
生产类型为中批量。 毛坯为锻件, 材料为40Cr, 零件需作调质处理, 硬度HB240-280
多轴肩
粗糙度太低 缺退刀槽
(2)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安排在半精加工以后和磨削加工之前 (但有氮化处理时,应安排在精磨之后),主要用于提 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调质处理:初加工或半精加工以后,使钢材获得一 定的强度、硬度及良好的冲击韧性等; 淬火、渗碳淬火:半精加工以后,提高表面硬度; 氮化、氰化:精加工之后,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耐 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性。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2、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或车间)时的原始资料 4、便于积累、交流和推广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
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程序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确保加工质量,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技术条件。 2、提高生产率,按期完成并力争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3、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条件。
所谓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 下某一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2、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
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3、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
如,主轴组件。
4、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
如,车床的主轴箱。
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能。
二、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三、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1、装配精度: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
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
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2、装配尺寸链(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
(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2)确定组成环: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
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一、互换装配法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装配法可分为完全互换装配法和不完全互换装配法,现分述如下:1.完全互换装配法(1)定义: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不需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2)特点:优点: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质量是靠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零件不需挑选,不需修磨);易于实现自动装配,便于组织流水作业;产品维修方便。
不足之处: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组成环数较多时,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规定得严,零件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
(3)应用:完全互换装配法适用于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
(4) 完全互换法装配时零件公差的确定:1)确定封闭环:封闭环是产品装配后的精度,其要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封闭环的公差T0由产品的精度确定。
2)查明全部组成环,画装配尺寸链图:根据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由封闭环的一端开始查找全部组成环,然后画出装配尺寸链图。
3)校核各环的基本尺寸:各环的基本尺寸必须满足下式要求:Ao=ΣAi-ΣAi 即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4)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各组成环的公差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To≥ΣTi 即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不允许大于封闭环的公差。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p可按下式确定:Tp=To/m 式中:m----为组成环数。
各组成环公差的分配应考虑以下因素:a)孔比轴难加工,孔的公差应比轴的公差选择大一些;例如:孔、轴配合H7/h6。
b)尺寸大的零件比尺寸小的零件难加工,大尺寸零件的公差取大一些;c)组成环是标准件尺寸时,其公差值是确定值,可在相关标准中查询。
5)决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a)先选定一组成环作为协调环:协调环一般选择易于加工和测量零件尺寸;b)包容尺寸(如孔)按基孔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下偏差为0;c)被包容尺寸(如轴)按基轴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为0。
6)协调环的极限偏差的确定:根据中间偏差的计算公式:△0=Σ△i-Σ△j式中:△0---为封闭环的中间偏差,△0=(ES0+EI0)/2;Σ△i、Σ△j---分别为所有增环的中间偏差之和、所有减环的中间偏差之和。
求出协调环的中间偏差,再由协调环的公差求出上下偏差为:ES=△+T/2 EI=△-T/22.统计互换装配法(不完全互换装配法)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装配过程虽然简单,但它是根据增环、减环同时出现极值情况来建立封闭环与组成环之间的尺寸关系的,由于组成环分得的制造公差过小常使零件加工产生困难。
完全互换法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代价来换取完全互换装配有时是不经济的。
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
尤其是组成环数目较少,产品批量大量,从总的经济效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
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另外的返修措施。
大数互换装配方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
二、选择装配法1、选择装配法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选择装配法。
适用场合:装配精度要求高,而组成环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
2、选择装配法种类直接选配法:(1)定义: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直接选配法。
(2)特点:1)装配精度较高; 2)装配时凭经验和判断性测量来选择零件,装配时间不易准确控制; 3)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分组选配法:(1)定义:将各组成环的公差相对完全互换法所求数值放大数倍,使其能按经济精度加工,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2)应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精度要求特别高同时又不便于采用调整装置的部件,若用互换装配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采用分组选配法装配。
(3)分组选配法的一般要求:1)采用分组法装配最好能使两相配件的尺寸分布曲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分布曲线,如果尺寸分布曲线不相同或不对称,则将造成各组相配零件数不等而不能完全配套,造成浪费。
2)采用分组法装配时,零件的分组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因零件测量、分类、保管、运输工作量的增大而使生产组织工作变得相当复杂。
(4)分组法装配的特点:主要优点是:零件的制造精度不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
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零件测量、分组、存贮、运输的工作量。
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
三、修配装配法三、修配装配法1、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法,称为修配装配法。
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均按该生产条件下经济可行的精度等级加工,装配时封闭环所积累的误差,势必会超出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为了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装配时须修配装配尺寸链中某一组成环的尺寸(此组成环称为修配环)。
为减少修配工作量,应选择那些便于进行修配的组成环做修配环。
在采用修配法装配时,要求修配环必须留有足够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
2、修配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不足之处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3、应用:修配装配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四、调整装配法1、定义: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
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累积造成的封闭环过大的误差,通过调节调整件(或称补偿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等三种。
2、调整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