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山西省四校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1

山西省四校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1高考英语2014-04-17 0843()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英语试题请老师分享山西高中试卷、试题、教案、课件、学案、素材等各类稿件!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两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2014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1. 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A. A fridge.B. A dinner table.C. A few chairs.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restaurant.B. In a hotel.C. In a school.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B. 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4. 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A. 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B. 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C.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5.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A. Finish some writing.B. Print an article.C. Find a newspap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山西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英语试卷(带解析)

山西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英语试卷(带解析)Everybody knows how to learn. Learning is a natural thing. It begins the we are born. Our first teachers are our f amilies. At home we learn to talk and to and feed ourselves. We learn these and other skills by .Then we go to school. A teacher tells us to learn and how to learn. Many teachers teach us, and we pass many tests and exams. Then people say we are .Are we really educated? Let's the real meaning of learning. Knowing facts doesn't being able to solve problems. Solving problems requires creativity, not just a good . Some people who don’t know many can also be good at solving problems.Henr Ford is a good . He left school at the age of 15. Later, when his company couldn’ t build cars enough, he solved the problem. He of the assembly line. Today the answer seems . Yet, just think of the many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solve any problems.What does a good teacher do? Does he students factct remember? Well, yes, we must sometimes remember facts. But a good teacher how to find answers. He brings us to the stream of knowledge so we can think for ourselves. When we are , we know where to go.True learning combines intake with output. We take information our brains. Then we use it. Think of a ; it stores a lot of information, but it can’t think. It only obeys commands. A person who only remembers facts hasn’t really learned. Learning takes only when a person can use what he knows. 1.A. month B. minute C. time D. day2.A .wear B. put on C. have on D. dress3.A. asking B. listening C. following D. drilling 4.A. what B. when C. that D. who5.A. controlled B. educated C. suffered D. passed6.A. pick up B. turn away C. set out D.think about7.A. mean B. say C. suggest D. show 8.A. word B. thing C. memory D. condition9.A. people B. facts C. techniques D. ways 10.A. learner B. teacher C. example D. driver11.A. new B. fast C. beautiful D. cheap12.A. complained B. heard C. talked D. thought 13.A. ordinary B. strange C. simple D.special14.A. never B. almost C. seldom D. ever15.A. make B. understand C. master D. give 16.A. knows B. shows C. orders D. encourages17.A. thirsty B. tired C. bored D. free 18.A. of B. for C. about D. into 19.A. radio B. computer C. record D. machine20.A. measures B. notes C. place D. time【答案】1.B2.D3.C4.A5.B6.D7.A8.C9.B10.C11.B12.D13.C14.A15.D16.B17.A18.D19.B20.C【解析】试题分析:文章介绍真正的学习不是记忆事实而是使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014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2014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1,0,1M =-,{},,N x x ab a b M a b ==∈≠且,则集合M 与集合N 的关系是( ) A .M N = B .M N Ø C .N M Ø D .M N =∅ 答案:C【考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 【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题意,对集合N 分3种情况讨论,①1a =-时,,②0a =时,③1a =时,先分析b 的值,再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集合N 的元素,即可得集合N ,分析M 、N 的关系,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对集合N 分类讨论可得: ①1a =-时,0b =或1,0x =或1-; ②0a =时,无论b 取何值,都有0x =; ③1a =时,1b =-或0,1x =-或0. 综上知{}0,1N =-,则有N M Ø;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关系的判断,关键是要根据题意中a ,b M ∈且a b ≠,对集合N 的元素进行分类讨论.2.若复数z 满足()()32i 5z --=(i 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考点】组合及组合数公式;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首先解方程()()32i 5z --=,求出5i z =+,再运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32i 5z --= ,532iz ∴-=-, ()()()52i 5332i 2i 2i z +∴=+=+--+ ()52i 35i 5+=+=+,∴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为()5,1,即为第一象限内的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是一道基础题,应掌握.3.双曲线221916x y -=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 .95B .125C .165D .185答案:B【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顶点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即可.【解答】解:双曲线221x y -=的顶点坐标()3,0±,渐近线方程为43y x =±,125=.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为( )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A.π B.2πC.2πD.π答案:A【考点】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组合几何体的面积、体积问题.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法.【分析】由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下部是一个圆柱,上部是一三棱锥,圆柱半径为1高也是1,三棱锥底面是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过斜边的侧面与多方面垂直且该侧面是一等边三角形,边长是2,由于该几何体是一组合体故其体积为圆柱的体积与棱锥体积的和.【解答】解:由三视图,该组合体上部是一三棱锥,下部是一圆柱由图中数据知 2π11=πV =⨯⨯圆柱.三棱锥垂直于底面的侧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边长是2由于棱锥底面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2底面三角形的面积是11=故1=13V ⨯=棱锥 故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故选A .【点评】本题考点是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考查由在视图给出几何体的度量,由公式求体积,本题是三视图考查中常出现的题型,关键是正确地还原出几何体的特征.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3 B .3 C .6 D .9答案:C【考点】由()sin y A x ω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函数图象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容易得到结果.【解答】解:()f x 的周期2πT ω=,函数图象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所以π2π3k ω=⋅,k ∈Z .令1k =,可得6ω=.故选C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三角函数的周期定义的理解,考查技术能力,常考题型.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 为( )A .12-B .2C .3-D .13答案:A【考点】程序框图.【专题】计算题;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框图的流程依次计算程序运行的结果,发现S 值的周期,再根据条件确定跳出循环的i 值,利用S 值的周期求得输出S 的值.【解答】解:由程序框图知:第一次循环12312S +==--,112i =+=;第二次循环131132S -==-+,=2+1=3i ;第三次循环1112312S -==+,314i =+=; 第四次循环1132113S +==-,415i =+=. …,S ∴值的周期为4,跳出循环的i 值为2015,∴输出12S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依次计算程序运行的结果,发现S 值的周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4312x y x x y ⎧⎪⎨⎪+⎩≥≥≤,则231x y x +++取值范围是( )A .[]1,5B .[]2,6C .[]3,10D .[]3,11答案:D【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再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0l 过()0,4A 时0l 最大,k 也最大为11,当直线0l 过()0,0B 时0l 最小,k 也最小为3即可. 【解答】解: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2322111x y y k x x +++==+++, 整理得()1230k x y k --+-=,由图得,1k >.设直线()0123l k x y k =--+-,当直线0l 过()0,4A 时0l 最大,k 也最大为11, 当直线0l 过()0,0B 时0l 最小,k 也最小为3.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8.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π3A =,a =22b c +的取值范围是( )A .[]3,6B .[]2,8C .()2,6D .(]3,6答案:D【考点】余弦定理. 【专题】解三角形.【分析】由余弦定理可得223b c bc =+-,由基本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可得所求范围.【解答】解:π3A =,a =22π32cos 3b c bc =+-⋅,223b c bc ∴=+-,222b c bc + ≥,222b c bc +∴≤22222232b c b c bc b c +∴=+-+-≥, 解得226b c +≤,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又由223b c bc =+-可得2233b c bc +=+> 故22b c +的取值范围为:(]3,6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涉及基本不等式,属中档题.9.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焦点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结AF ,BF ,若10AB =,6AF =,4cos 5AB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35B .57C .45D .67答案:B【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压轴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在AFB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AF AB BF AB BF ABF =+-∠,即可得到BF ,设'F 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BF ,'AF .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AFBF 是矩形. 即可得到a ,c ,进而取得离心率.【解答】解:如图所示,在AFB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AF AB BF AB BF ABF =+-∠,2224610205BF BF ∴=+-⨯,化为()280BF -=,解得8BF =.设'F 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BF ,'AF .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AFBF 是矩形. '6BF ∴=,'10FF =.286a ∴=+,210c =,解得7a =,5c =.5e 7c a ∴==.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椭圆的定义、对称性、离心率、矩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一个四面体的每个面都是有两条边长为3,一条边长为2的三角形,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9πB .πC .11πD .11π4 答案:C【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球内接多面体.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考虑一个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其四个顶点就构成一个四面体11AB CD 恰好就是每个三角形边长为3,3,2,则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进而计算出其外接球的直径,可得外接球的表面积.【解答】解: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长宽高分别是a ,b ,c , 其四个顶点就构成一个四面体11AB CD 满足每个面的边长为3,3,2,C 1B 1CDAA 1D 1则229a b +=,229b c +=,224c a +=, 则22211a b c ++=,即长方体的外接球直径2R故外接球的表面积24π11πS R ==, 故选C【点评】在求一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或体积)时,关键是求出外接球的半径,我们通常有如下办法:①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出R ;②找出几何体上到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即球心,进而求出R ;③将几何体补成一个长方体,其对角线即为球的直径,进而求出R .1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满足:()[)[)222,0,12,1,0x x f x x x ⎧+∈⎪=⎨-∈-⎪⎩,且()()2f x f x +=,()252x g x x +=+,则方程()()f x g x =在区间[]7,3-上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 A .9- B .10- C .11- D .12- 答案:C【考点】函数的周期性;分段函数的应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将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由图象读出即可.【解答】解:()[)[)222,0,12,1,0x x f x x x ⎧+∈⎪=⎨-∈-⎪⎩,且()()2f x f x +=, ()[)[)22,20,122,21,0x x f x x x ⎧-∈⎪∴--=⎨--∈-⎪⎩ 又()252x g x x +=+,则()122g x x =++,()122g x x∴--=,当21x k ≠-,k ∈Z 时,上述两个函数都是关于()2,2-对称,;由图象可得:方程()()f x g x =在区间[]7,3-上的实根有5个,1x 满足476x -<<-,2x 满足254x -<<-,33x =-,4x 满足401x <<,244x x +=-,5x 满足523x <<,154x x +=-∴方程()()f x g x =在区间[]7,3-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11-.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12.已知函数()cos f x x =,数列{}n a 中,()11ππ22n n i i a f n n =-⎡⎤=⎢⎥⎣⎦∑,数列{}n b 中,1ππ22n n i i b f n n =⎛⎫= ⎪⎝⎭∑,n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a 是递增数列且1n a >,{}n b 是递减数列且1n b >B .{}n a 是递增数列且1n a <,{}n b 是递增数列且1n b >C .{}n a 是递增数列且1n a <,{}n b 是递减数列且1n b <D .{}n a 是递减数列且1n a >,{}n b 是递增数列且1n b <答案:D【考点】数列的函数特性.【专题】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分析】根据题意,得通项公式n a 、n b ,求出1a 、2a 的值,验证{}n a 是递减的数列,且1n a >,求出1b 、2b 的值,验证{}n b 是递增数列,且1n b <,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π1231cos0cos πcos πcos πcos π22222n n a n n n n n -⎛⎫=+++++⎪⎝⎭ ,n ∈N *;1ππcos0122a ∴==>,21π1πππcos0cos π244442a a ⎛⎫=+=<⨯== ⎪⎝⎭, {}n a ∴是递减的数列,且1n a >; ππ234cos cos π+cos πcos πcos π222222n nb n n n n n n ⎛⎫=++++ ⎪⎝⎭,n ∈N *;1ππcos 022b ∴==,2ππ2ππcos cos 4444b ⎛⎫=+== ⎪⎝⎭, 121b b ∴<<,{}n b ∴是递增数列;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根据通项公式,求出数列对应的项,从而判定结论是否正确,是较难的题目.二、13.二项式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答案:160-【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专题】二项式定理.【分析】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x 的幂指数等于0,求出r 的值,即可求得常数项.【解答】解:二项式6⎛ ⎝的展开式中的通项公式为()6316C 21r r rr r T x --+=⋅⋅-⋅, 令30r -=,求得3r =,故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3362C 160-⋅=-, 故答案为: 1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14.某校从6名教师中选派3名教师同时去3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种. 答案:42【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 【专题】排列组合.【分析】先从6名教师中选出3名,因为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所以可按选甲和不选甲分成两类,两类方法数相加,再把3名老师分配去3个边远地区支教,3名教师进行全排列即可. 【解答】解:分两步,第一步,先选三名老师,又分两类第一类,甲去,则丙一定去,乙一定不去,有13C 3=种不同选法第二类,甲不去,则丙一定不去,乙可能去也可能不去,有34C 4=种不同选法 ∴不同的选法有347+=种第二步,三名老师去3个边远地区支教,有33A 6=,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7642⨯=. 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做题时候要分清用排列还是用组合去做.15.三角形ABC 中,过中线AD 的中点E 作直线分别与边AB 和AC 交于M 、N 两点,若AM xAB =,AN yAC =,则4x y +的最小值是 .答案:94【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分析】根据向量的加法及条件,AE 既可用AB ,ME 表示,又可用AC ,NE 表示,所以分别表示完之后便得到1144ME x AB AC ⎛⎫=-+ ⎪⎝⎭ 和1144NE AB y AC ⎛⎫=+- ⎪⎝⎭,这时候,寻找一下ME 和NE 的关系,发现这两个向量共线,根据共线向量基本定理便知道存在实数λ,使得ME NE λ=,带人并化简可得:11114444x AB AC y AC AB λλ⎛⎫⎛⎫-+=-+ ⎪ ⎪⎝⎭⎝⎭ ,很自然的会得到两组等式:1144x λ-=和1144y λ⎛⎫=- ⎪⎝⎭,这样便能解出x ,y ,然后带入4x y +便得到关于λ的式子,可以看成关于λ的函数,求这个函数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14AE xAB ME AB AC =+=+.1144ME x AB AC ⎛⎫∴=-+ ⎪⎝⎭.同理,1144NE y AC AB ⎛⎫=-+ ⎪⎝⎭;ME 与NE 共线,∴存在实数λ,使ME NE λ= (0λ<);11114444x AB AC y AC AB λλ⎛⎫⎛⎫∴-+=-+ ⎪ ⎪⎝⎭⎝⎭ ;11441144x y λλ⎧-=⎪⎪∴⎨⎛⎫⎪=- ⎪⎪⎝⎭⎩,()1141114x y λλ⎧=-⎪⎪∴⎨⎛⎫⎪=- ⎪⎪⎝⎭⎩; ()()111559411144444x y λλλλ⎛⎫∴+=-+-=-+++= ⎪-⎝⎭≥;4x y ∴+的最小值是94. 故答案为94. 【点评】考查向量的加法运算,共线及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基本不等式这几个知识点.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分别用AB ,ME 和NE 来表示向量AE,最后用λ分别表示x ,y ,转化成求关于λ函数的最小值. 16.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x -+=,当0x <时,()'f x x <,则不等式()()112f x f x x +-+≥的解集为 .答案:1,2⎛⎤-∞ ⎥⎝⎦【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可先对()()2f x f x x -+=,两边对x 取导数,根据0x <时,()'f x x <,推出0x >时,()'f x x <,求出()00f =,且()'00f ≤,得到x ∈R ,都有()'f x x <.构造函数()()()112F x f x f x x =+---,求导并推出()'0F x <,且102F ⎛⎫= ⎪⎝⎭,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解出不等式.【解答】解: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x -+=, 两边对x 求导,得()()''2f x f x x --+=, ()()''2f x f x x ∴=-+,令0x >,则0x -<,当0x <时,()'f x x <,()'f x x ∴-<-,()'2f x x x ∴<-,即()'f x x <,又()00f =,直线y x =过原点, ()'00f ∴≤,x ∴∈R ,都有()'f x x ≤,令()()()112F x f x f x x =+---,则()()()'''11110F x f x f x x x =+--<+--=, 即()F x 是R 上的单调减函数,且102F ⎛⎫= ⎪⎝⎭,∴不等式()()112f x f x x +-+≥,即()0F x ≥,即()12F x F ⎛⎫⎪⎝⎭≥,12x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故答案为: 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并应用单调性解不等式,同时考查构造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的能力,如何运用条件,两边对x 求导,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必考题1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22112n n n n a a a a ++=+,且24324a a a +=+,其中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n b 满足()212nn nna b n =+⋅是否存在正整数m 、()1n m n <<,使得1b ,m b ,n b 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m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数列递推式.【专题】计算题;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分析】(Ⅰ)由22112n n n n a a a a ++=+,化简可得数列{}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24324a a a +=+,求出首项,即可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求出数列{}n b 的通项,利用得1b ,m b ,n b 成等比数列,正整数m 、()1n m n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Ⅰ)因为22112n n n n a a a a ++=+, 所以()()1120n n n n a a a a +++-=, 因为0n a >,所以有120n n a a +-=,即12n n a a +=,所以数列{}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24324a a a +=+得1112884a a a +=+,解得12a =. 从而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n a =. (II )()21221n n nna nb n n ==+⋅+, 若1b ,m b ,n b 成等比数列,则2121321m n m n ⎛⎫=⋅ ⎪++⎝⎭, 2m =,12n =,使得1b ,m b ,n b 成等比数列.【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考查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数列的通项,正确运用数列递推式是关键. 18.中国航母“辽宁舰”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以4台蒸汽轮机为动力,为保证航母的动力安全性,科学家对蒸汽轮机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增加了某项新技术,该项新技术要进入试用阶段前必须对其中的三项不同指标甲、乙、丙进行通过量化检测.假如该项新技术的指标甲、乙、丙独立通过检测合格的概率分别为34、23、12.指标甲、乙、丙合格分别记为4分、2分、4分;若某项指标不合格,则该项指标记0分,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互不影响. (Ⅰ)求该项技术量化得分不低于8分的概率;(Ⅱ)记该项新技术的三个指标中被检测合格的指标个数为随机变量X ,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Ⅰ)该项新技术的三项不同指标甲、乙、丙独立通过检测合格分别为事件A 、B 、C ,事件“得分不低于8分”表示为ABC ABC +.利用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能求出结果.(Ⅱ)该项新技术的三个指标中被检测合格的指标个数X 的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相对应的概率,由此能求出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解答】解:(Ⅰ)该项新技术的三项不同指标甲、乙、丙独立通过检测合格分别为事件A 、B 、C , 则事件“得分不低于8分”表示为ABC ABC +.ABC ∴与ABC 为互斥事件,且A 、B 、C 为彼此独立,()()()P ABC ABC P ABC P ABC ∴+=+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32131134324328=⨯⨯+⨯⨯=, (Ⅱ)该项新技术的三个指标中被检测合格的指标个数X 的取值为0,1,2,3,()()1111043224P X P ABC ===⨯⨯= ,()()1P X P ABC ABC ABC ==++31112111114324324324=⨯⨯+⨯⨯+⨯⨯=, ()()2P X P ABC ABC ABC ==++3211213111143243243224=⨯⨯+⨯⨯+⨯⨯=, ()()32113=4324P X P ABC ===⨯⨯,1111123012324424412EX ∴=⨯+⨯+⨯+⨯=. 【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考查离散型随机事件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求法,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型,解题时要注意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19.三棱锥P ABC -,底面ABC为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平面PBC ⊥平面ABC ,2PB PC ==,D 为AP 上一点,2AD DP =,O 为底面三角形中心. (Ⅰ)求证DO ∥面PBC ; (Ⅱ)求证: BD AC ⊥;(Ⅲ)设M 为PC 中点,求二面角M BD O --的余弦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Ⅰ)连接AO 交BC 于点E ,连接PE ,通过DO PE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求证DO ∥面PBC ;(Ⅱ)通过证明AC ⊥平面DOB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BD AC ⊥;(Ⅲ)设M 为PC 中点,以EA ,EB ,E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A 、B 、P 、C 、D 、M 的坐标,求出向量BM ,DB ,设出平面BDM 的法向量为n ,利用00n DB n BM ⎧⋅=⎪⎨⋅=⎪⎩,求出n ,利用cos ,n ACn AC n AC ⋅=求二面角M BD O --的余弦值.【解答】 证明:(Ⅰ)连接AO 交BC 于点E ,连接PE . O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2AO OE ∴=, 且E 为BC 中点.又2AD DP =, DO PE ∴∥,DO ⊄ 平面PBC ,PE ⊂平面PBC DO ∴∥面PBC .(Ⅱ)PB PC = ,且E 为BC 中点,PE BC ∴⊥, 又平面PBC ⊥平面ABC ,PE ∴⊥平面ABC , 由(Ⅰ)知,DO ∥PE ,DO ∴⊥平面PBC ,DO AC ∴⊥连接BO ,则AC BO ⊥,又DO BO O = , AC ∴⊥平面DOB ,AC BD ∴⊥. (Ⅲ)由(Ⅰ)(Ⅱ)知,EA ,EB ,EP 两两互相垂直,且E 为BC 中点,所以分别以EA ,EB ,E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3,0,0A ,()0,0B ,()0,0,1P ,21,0,3D ⎛⎫ ⎪⎝⎭,()0,0C ,10,,2M ⎛⎫ ⎪ ⎪⎝⎭10,,2BM ⎛⎫∴= ⎪ ⎪⎝⎭,21,3DB ⎛⎫=-- ⎪⎝⎭设平面BD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203102n DB x z n BM y z ⎧⋅=-+-=⎪⎪⎨⎪⋅=+=⎪⎩ ,令1y =,则(,1,n =.由(Ⅱ)知AC ⊥平面DBO ,()3,0AC ∴=-为平面DBO 的法向量,cos ,n AC n AC n AC⋅∴===由图可知,二面角M BD O --.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判断,在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二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20.已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F ,直线1l 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直线1l 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Ⅰ)当1l 过F 时,在1l 上取不同于F 的点P ,使得FA PAFB PB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Ⅱ)若1l 与2l 相交于点Q ,且倾斜角互补时,QA QB a QC QD ⋅=⋅,求实数a 的值.【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Ⅰ)先设出A ,B ,P 的坐标,及两直线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12y y +和12y y ,设出A ,B ,F ,P 在y 轴的投影利用比例关系求得1122y y y y y y --=-,整理后消去m 得到P 的轨迹方程. (Ⅱ)设出A ,B ,C ,D ,Q 的坐标以及两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分别求得12x x +和12x x ,34x x +和34x x ,表达式,进而表示出QA QB ⋅和QC QD ⋅,利用0x 的坐标代入求得a . 【解答】解:(Ⅰ)设()11,A x y ,()22,B x y ,(),P x y ,因P 不同于F ,知P 不在线段AB 上, 设1:1l x my =+,代入24y x =,得2440y my --=, 则124y y m +=,124y y =-,设A ,B ,F ,P 在y 轴的投影分别是'A ,'B ,'F ,'P , 则''''''''F A P A F B P B =,1122y y y y y y -=-,由于1y ,2y 异号,P 不在线段AB 上,则1y y -与2y y -同号,1122y y y y y y -∴-=-,即()12122y y y y y +⋅=,2my ∴=-,而1x my =+,1x ∴=-,()0y ≠,P ∴点的轨迹方程为()1x y o =-≠.(Ⅱ)设()11,A x y ,()22,B x y ,()33,C x y ,()44,D x y ,()00,Q x y , 1:l y kx m =+,2:l y kx n =-+,代入24y x =,得()222240k x k m x m +-+=,()222240k x kn x n +--+=,则12242km x x k -+=,2122m x x k =,34224kn x x k ++=,2342n x x k=,则()()2210201201201QA QB x x k x x x x x x ⋅--=+-++()()2230403403401QC QD x x x x k x xx x x x ⋅=--=+-++, 而()()()()221201203403401234034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2022222442m n kn km x k k k k +-⎡⎤=-+-⎢⎥⎣⎦ ()220222k n m m n x k k +-=+⋅,① 又Q 在1l 上也在2l 上,0000y kx my kx n =+⎧∴⎨=-+⎩,则02kx n m =-, 0π2n x k-∴=, ∴①式可化为()22222222222π02k n m m n n m n m n k k k k k +----+⋅=-=, 1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常把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系消元,利用韦达定理建立等式解决问题.21.设函数()()2ln 1f x x a x =++(a 为常数)(Ⅰ)若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单凋递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Ⅱ)若函数()y f x =有两个极值点1x ,2x ,且12x x <,求证:()2110ln 22f x x <<-+.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专题】转化思想. 【分析】(Ⅰ)已知原函数的值为正,得到导函数的值非负,从而求出参量的范围;(Ⅱ)利用韦达定理,对所求对象进行消元,得到一个新的函数,对该函数求导后,再对导函数求导,通过对导函数的导导函数的研究,得到导函数的最值,从而得到原函数的最值,即得到本题结论.【解答】解:(Ⅰ)根据题意知:()222'01x x af x x ++=+≥在[)1,+∞上恒成立.即222a x x --≥在区间[)1,+∞上恒成立.222x x -- 在区间[)1,+∞上的最大值为4-, 4a ∴-≥;经检验:当4a =-时,()()()()2221224'011x x x x f x x x +-+-==++≥,[)1,x ∈+∞. a ∴的取值范围是[)4,-+∞.(Ⅱ)()222'01x x af x x ++==+在区间()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方程2220x x a ++=在区间()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记()222g x x x a =++,则有()11210210g g ⎧->-⎪⎪⎪⎛⎫-<⎨ ⎪⎝⎭⎪⎪->⎪⎩,解得102a <<.∴121x x ∴+=-,222220x x a ++=212x =-+,2102x -<<.()()()22222221222ln 11x x x x f x x x -++∴=--令()()()2222ln 11x x x x k x x-++=--,1,02x ⎛⎫∈- ⎪⎝⎭.()()()22'2ln 11x k x x x =+++, 记()()()222ln 11x p x x x =+++.()()23262'1x x p x x ++∴=+,1'42p ⎛⎫-=- ⎪⎝⎭,()'02p =. 在01,02x ⎛⎫∈- ⎪⎝⎭使得()0'0p x =. 当 01,2x x ⎛⎫∈- ⎪⎝⎭,()'0p x <;当()0,0x x ∈时,()'0p x >. 而()'k x 在01,2x ⎛⎫- ⎪⎝⎭单调递减,在()0,0x 单调递增,1'12ln 202k ⎛⎫-=-< ⎪⎝⎭.()'00k =,∴当1,02x ⎛⎫∈- ⎪⎝⎭,()'0k x <,()k x ∴在1,02⎛⎫- ⎪⎝⎭单调递减,即()2110ln 22f x x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导数知识,重点是利用导数法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究极值和最值,难点是多次连续求导,即二次求导,本题还用到消元的方法,难度较大.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2-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90ABC ∠=︒,以AB 为直径的圆O 交AC 于点E ,点D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OD 交圆O 于点M .(1)求证:O 、B 、D 、E 四点共圆;(2)求证:22DE DM AC DM AB =⋅+⋅.CEMOA【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证明题;直线与圆.【分析】(1)连接BE 、OE ,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BE EC ⊥,从而得出12DE BD BC ==,由此证出ODEQD ODB △△,得90O E D O B D ∠=∠=︒,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形的判定定理得到O 、B 、D 、E 四点共圆;(2)延长DO 交圆O 于点H ,由(1)的结论证出DE 为圆O 的切线,从而得出2DE DM DH =⋅,再将DH 分解为DO OH +,并利用12OH AB =和12DO AC =,化简即可得到等式22DE DM AC DM AB =⋅+⋅成立. 【解答】解:(1)连接BE 、OE ,则AB 为圆O 的直径,90AEB ∴∠=︒,得BE EC ⊥, 又D 是BC 的中点,ED ∴是Rt BEC △的中线,可得DE BD =.又OE OB = ,OD OD =,ODEQD ODB ∴△△. 可得90OED OBD ∠=∠=︒,因此,O 、B 、D 、E 四点共圆; (2)延长DO 交圆O 于点H ,DE OE ⊥ ,OE 是半径,DE ∴为圆O 的切线.可得()2DE DM DH DM DO OH DM DO DM OH =⋅=⋅+=⋅+⋅.12OH AB =,OD 为ABC △的中位线,得12DO AC =, 21122DE DM AC DM AB ⎛⎫⎛⎫∴=⋅+⋅ ⎪ ⎪⎝⎭⎝⎭,化简得22DE DM AC DM AB =⋅+⋅.HAOME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3x t y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cos 30ρρθ-+=.(1)求直线l 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 是曲线C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专题】直线与圆. 【分析】(1)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cos x ρθ=,sin y ρθ=,222x y ρ=+,进行代换即得C 的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l 的参数消去得出直线l 的普通方程.(2)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结合圆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由24cos 30ρρ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2430x y x +-+=, 即曲线C 的方程为22430x y x +-+=,由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3x t y =-⎧⎪⎨=⎪⎩(t 为参数)消去t ,得直线l0y -+.(2)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2221x y -+=,圆心()2,0C ,半径为1.∴圆心C 到直线l的距离为:d =. 所以点P 到直线l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1,1⎤-+⎥⎣⎦.【点评】本题考查曲线参数方程、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应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设()12f x x x =+--.(Ⅰ)若不等式()f x a ≤的解集为1,2⎛⎤-∞ ⎥⎝⎦.求a 的值;(Ⅱ)若x ∃∈R ,()24f x m m +<,求m 的取值范围.【考点】带绝对值的函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Ⅰ)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根据12x =时,()0f x =;当12x <时,()0f x <;当12x >时,()0f x >,可得a 的值.(Ⅱ)不等式等价于()24f x m m <-,因为()f x 的最小值为3-,所以问题等价于234m m -<-,由此求得m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3,121,123,2x f x x x x -<-⎧⎪=--⎨⎪⎩≤≤≥,其图象如下:当12x =时,()0f x =. 当12x <时,()0f x <;当12x >时,()0f x >.所以,0a =.(Ⅱ)不等式()24f x m m +<,即()24f x m m <-. 因为()f x 的最小值为3-,所以问题等价于234m m -<-. 解得1m <,或3m >.故m 的取值范围是()(),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带有绝对值函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太原市2014~201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段测评

太原市2014~201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段测评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Ⅱ卷前答题栏内。
1.叶舒宪认为“‘帝国式的知识和感觉结构’,直接的源头在于秦帝国,其远源则可溯源于西周以来日渐成熟的‘中央情结’”。
该观点旨在强调西周A.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神权观念 B.创造了帝国模式的心理文化条件C.确立了皇权至上的集权意识 D.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2.《左传·襄公十二年》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哭吊死者)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这说明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B.封邦建国维护周王统治C.丧礼严格排斥异姓诸侯 D.社会风俗强调等级尊卑3.“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
”以下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4.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这从侧面说明了A.东方小农的软弱性决定了其崇尚皇权B.封闭的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D.受封土地的小农必须向领主宣誓效忠5.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
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
下列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A.写意画 B.草书 C.陆王心学 D.明清小说6.王阳明《示诸生诗》:“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2014届山西省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q随时间t变化以及a、b两端的电势差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0.85 组卷:1132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1/3/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 . (7分)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不
计一切摩擦,求当气体温度升高到37℃且系统重新稳定后,重物m下降的高度。
难度:0.64 组卷:1035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4/4/9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5 . 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_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 s时向下振动 E.质点P此时向下振动
(1)请按图甲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应选择的电流表是 ,滑动变阻器是 ;(填写符号) (3)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电动机 ;(填“转动”或“不转动”)
(4)为防止烧坏电动机,实验中要分次读取数据,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已在图丙的U-I图中标出,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玩具电 动机中导线圈的电阻R=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5 . 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 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103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山西省三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1

山西省三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1高考英语2014-05-26 2015山西省三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说明:1. 本试卷分听力、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三部分;2.听力满分20分,不计入总分;3.第I卷和第II卷满分 150分:4.听力和第I卷的答案全部填涂在机读卡上;5.考试总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顶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2014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exhibit?A. It’s not so good.B. It’s better than what he expected.C. It couldn’t be better.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Go to the movies.B. Watch a TV show.C. Go shopping.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A. They are waiting in line.B. They are moving fast.C. They are watching a movie.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shop.B. In arestaurant. C. At an airport.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fell asleep before the program ended.B. She mis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gram.C. She wished she had gone to sleep earli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山西省太原市徐沟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徐沟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龙文化起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
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
其功能意识于人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
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
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
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
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
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
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加以崇拜。
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
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
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2014山西太原市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语文附答案

山西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
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
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
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
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
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
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
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
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
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
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
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均匀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B.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15.CTMD(中国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是一种战术型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拦截各类型的短程及中程超音速导弹。
在某次演习中,检测系统测得关闭发动机的导弹在距地面高为H处,其速度为v且恰好水平,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成功拦截。
已知发射时炮弹与导弹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空气阻力,则A.V=H/sv B.V=[KF(]H/s[KF)]vC.V=s/Hv D.V=v16.如图是原、副线圈都有中心抽头(匝数一半处)的理想变压器。
原线圈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1与电流表连接,副线圈通过另一单刀双掷开关S2与定值电阻R0相连接,通过S1、S2可以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
现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当S1接a,S2接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S1接a,S2接d时,电流为2IB.当S1接a,S2接d时,电流为I/2C.当S1接b,S2接c时,电流为4ID.当S1接b,S2接d时,电流为I/217.如图1所示,正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面上。
以圆心O为坐标原点,向右建立x轴,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用E表示沿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φ表示沿x轴上各点电势的高低。
下列E - x和φ - x图象大致正确的是18.将小球以10 m/s的初速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Ek、重力势能EP与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分别如图中两直线所示。
取g =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0.2 kgB.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0 NC.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 20/13mD.小球上升到2 m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0.5 J19.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上期语英语调研考试2

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上期语英语调研考试2高考英语2014-02-05 1128DThe classroom is a man's world, where boys get two thirds of the teacher's attention—even when they are in a minority—taunt (辱骂)the girls without punishment, and receive praise for careless work that would not be tolerated (容忍) from girls.They are accustomed to being teachers' pets, and if girls get anything like equal treatment, they will protest (抗议) soon.These claims are made in a book out this week, written by Dale Spender, a lecturer at the Londo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She argues tha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girls is so deeply in co—educational schools that single sex classes are the only answer.Her case is based on tape recordings of her own and other teachers' lessons.Many of them, like Spender, had on purpose set out to give girls a fair chance.“Sometimes," says Spender, "I have even thought I have gone too far and have spent more time with the girls than the boys."The tapes proved otherwise.In 2014 taped lessons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college).Spender never gave the girls more than 42 percent of her attention (the average was 38 percent) or gave the boys less than 58 percent.There were similar results for other teachers, both male and female .In other words, when teachers give girls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ir time, they feel that they are cheating the boys of their rightful share.And so do the boys themselves."She always asks the girls all the questions," said one boy in a classroom where 34 percent of the teacher' s time was given to girls.A boy in another class said his sex got 63 percent of teachers' attention.Boys regarded two—thirds of the teacher's time as fair deal, and when they got less they caused trouble in class and even complained to higher authority."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heir attention, " said one teacher."Otherwise, they play you up something awful." Spenderconcludes that, in mixed classes, if the girls are as boisterous and pushy as the boys, they are considered "unladylike", if they are quiet, they are ignored.68.If you want girls to be better treated in class, ______ would be better.A.single-sex classes and co-educational classesB.co-educational classesC.single-sex classesD.none of the above69.Dale Spender obtained the evidence for her claims by ______.A.her own lessons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collegeB.the other teachers' tape—recordingsC.both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lessonsD.tape—recordings of her own and other teachers' lessons70.What are the boys' reactions when girls are given more attention?A.They will keep the teachers' attention again.B.They will make more trouble and complain to the headmaster.C.They will not listen to the teacher.D.They will feel the teachers are cheated.71.The word "boisterous"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__.A.rough B.brave C.terrible D.encouragingELast August, Joe and Mary Mahoriey began looking at colleges fortheir 17 — year — old daughter, Maureen.With a checklist ofcriteria in hand, the Mahoneys looked around the country visitinghalf a dozen schools.They sought a university that offered the teenager's intended major, one located near a large city, and a campus where their daughter would be safe."The safety issue is a big one, " says Joe Mahoney, who quickly discovered he wasn' t alone in his worries.On campus tours other parents voiced similar concerns, and the same question was always asked what about crime? But when college officials always gave the same answer ?"That's not a problem here."—Mahoney began to feel uneasy."No crime whatever?" comments Mahoney today."I just don't believe it." Nor should he in 2007 the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ad reports of nearly 400, 000 serious crimes on or around our campuses."Parent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times have changed since they went to colleges, " says David Nichols, author of Creating a Safe Campus."Campus crime mirrors the rest of the nation."But gett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isn't easy.Colleges must report crime statistics (统计数字) by law, but some hold back for fear of bad publicity, leaving the honest ones looking dangerous."The truth may not always be obvious," warns S.Daniel Carter of Security on Campus, Inc., the nation's leading campus safety watchdog group.To help concerned parents.Carter promised to visit campuses and talk to experts around the country to find out major crime issues and effective solutions.72.The Mahoneys visited quite a few colleges last August ______.A.to express the opinions of many parentsB.to choose a right one for their daughterC.to check the cost of college educationD.to find a right one near a large city73.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get correct information on campus crime because some colleges______.A.receive too many visitors B.mirror the rest of the nationC.hide the truth of campus crime D.have too many watchdog groups74.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the honest ones"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colleges ______.A.that are protected by campus security B.that report campus crimes by lawC.that are free from campuscrime D.they enjoy very good publicity75.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A.Exact campus crime statistics. B.Crimes on or around campuses.C.Effective solutions to campus crime. D.Concerns about kids' campus safety.第二卷(共35分)注意事项:1.第二卷共2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注意答题格式。
山西省2014届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英语试题

山西省2014届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英语试题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四校联考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听力不计入总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doesn't know why the coffee tastes bad.B. He thinks they ought to go to the coffee shop.C. He only wants coffee because he isn't hungry.2. Why did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A. To return a book.B. To borrow a book.C. To read something.3.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Margie has gone home.B. He's known Margie for a long time.C. He just met Margie.4. Why was Carl at the hospital?A. He was sick.B. His wife was sick.C. He was visiting his daughter.5. What is the woman riding in?A. In a train.B. In a plane.C. In a taxi.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VIP专享】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

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反映了A .荀子的“礼法并施”B .孔子的“克己复礼” C.墨子的“尚贤使能” D .韩非的“以法治国 ”25.《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祭祀)姑。
’后感悟,遂立庐陵王。
”材料主要反映了A .唐朝政治斗争激烈B .宗法制影响深远C .相权对皇权的制衡D .武则天善于纳谏26.按照古制,士大夫祭于庙,庶人只能祭于寝,但明嘉靖之后,商人建祠之风盛行,主要集中于商贸发达的地区。
这反映了明朝A .社会等级制度已被打破B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破坏C .商人地位超过士人阶层D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27.顾炎武曾想革命排满,但深感社会没有力量。
后在山西见一裴姓村落,其祖先在唐代几任宰相,直至明末,还是几百几千家聚族而居。
顾由此认为,社会要封建才有力量,纵使政府垮台,依然可以反抗强敌。
材料表明顾炎武主张A .重新封邦建国B .废除君主专制 C.加强地方自治 D .发动反清复明28.《十二铜表法》中判处死刑的罪有诽谤、行贿、伪证、盗窃农产品、纵火等,但在罗马城内,被判处死刑的市民可以从任何一级起向百人会议上诉,只有独裁者的宣判不得上诉。
材料主要表明《十二铜表法》A .用刑轻罪重罚B .注重司法程序 C.维护私有财产 D .适用范围广泛29.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有人观察发现:“天主教徒愿意睡得香,新教教徒愿意吃得好。
”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天主教可遏制物欲横流B .新教徒沉迷于物质享受C .追求世俗幸福推动改革D .基督教享乐思想根深蒂固30.今年又逢甲午年,在韩国,一般称中日甲午战争为“清日战争”,并定义为“东学农民运动引发的清日两国间的纷争,是无视朝鲜主权的动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343)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高考模拟2014-03-24 2305山西省太原市2014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看来,无疑的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不但它声韵的铿锵和格调的度化,集诗歌的大成,为后来的学诗者所效法,而那个时代——唐代的诗坛有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在别的时代可说决没有这样多的。
如西汉中世,富贵化的古典词赋甚发达,北宋二百年只有描写儿女柔情的小词盛达。
在唐代却不然了,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他们都在做着这样悲壮之梦,他们的意志是坚决的,他们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的,这样的诗人才可称为“真正的民众喇叭手”!中唐诗人的慷慨激烈,亦大有拔剑起舞之概!他们都祈祷祝颂战争的胜利,虽也有几个非战诗人哀吟痛悼,诅咒战争的残忍;但他们诅咒战争,乃是国内的战乱,惋惜无辜的死亡,他们对于与别个民族争雄,却都存着同仇敌忾之志。
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看吧!唐代的诗人怎样的具着“民族自信力”,一致地鼓吹民族精神!和现在自命为“唯我派诗人?”“象征派诗人?” 只知道“蔷薇呀!”“玫瑰呀!”“我的爱呀!”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的人们比较起来,真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呢!唐代诗坛的特质既如上述。
但我们要问为什么唐代的诗歌都含着民族意味?为什么民族诗人在唐代不断地产生?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们,谁都知道唐代的国势之强,唐代的武功,至今外人话及,尚有谈虎色变之概!因为唐代除了它的没落时期——晚唐——其余一二百年,差不多都注意于对外的民族斗争。
在这种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时代里,当然能陶冶得出“有力的民族诗歌”!养成“慷慨的民族诗人”了!一个时代的创始,正和人的少年时候一样,带着一种活泼的朝气。
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开创时期,代表初唐统治者的唐太宗,无论文治、武功都超轶古今。
而那时候的诗人,也能一洗六朝靡靡的风气,他们都具有高远的眼光,把握着现实生活努力,他们都有投笔从戎,立功海外的壮志,抒写伟大的怀抱,成为壮美的文学。
总之,初唐摆脱六朝的靡靡文风,开导全唐的民族诗歌,继往开来,我们名之为——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
到了盛唐,国家对外战争的次数更多,社会的组织,也渐渐呈着不安状态,所谓“安史之乱”也在这时埋下了种子。
那时期的诗人,目击“外患内扰”相因未已,他们一方面诅咒内战,一方面却都存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
盛唐的诗人们,无论那一个作家,至少也得吟几首出塞诗。
,“出塞曲”在当时诗坛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看起来,可称“出塞曲”为唐代民族诗歌的结晶品。
但究竟什么叫做“出塞曲”呢?胡云翼在他的《唐代的战争文学》里写着:“班马萧萧,大旗飘飘,军笳悠扬,军行离开长安——唐时的首都很远了;渡过黄河以北了,渐渐渡过陇头水,越过陇西,出玉门关了;或由河北直上,过了黑水头,过了无定河,渐近燕支山了,渐近受降城了。
”总之,民族诗歌到了盛唐,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犹非初唐诗歌所及。
再加诗歌的普通化,上至武将,下至鄙人,都有一首以上的歌咏民族精神的诗歌。
无疑的,民族诗歌到了盛唐是成熟的时期了。
自中唐以后,唐朝开始向衰亡的途上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的诗人是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的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然而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晚唐的诗坛实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
我们读了上列几首晚唐诗人的诗歌,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修辞学的讲究,字句的美术化,使我们觉得十分满意,而音律的婉转抑扬,真可谓“弦弦掩抑声声思”了!然而当着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和千百万人民都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尚在那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只管一己享乐,忘却大众痛苦,那就失掉诗人的人格了!唉,颓废的晚唐诗人,没落的晚唐诗人!(有删节)1.下列对于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声韵的铿锵、格调的度化和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使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重要的地位。
B.和西汉中世以及北宋的诗人相比,初唐诗人具有并吞四海的豪情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他们的才是“民众喇叭手”。
C.对于与其他国家争雄,中唐诗人们大都的慷慨激烈,同仇敌忾,只有少数的几个非战诗人除外。
D.“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工部作为非战诗人,仍然鼓吹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初唐诗人抒写伟大的怀抱,成就壮美的文学,这与唐太宗统治的时代分不开的。
B.班马嘶嘶,飒飒秋风,胡笳短笛,将士出征,热血澎湃,大旗飘飘,“出塞曲”常常描写这样悲壮的情景。
C.盛唐之所以能成为民族诗歌的成熟期,不仅在于其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还在于民族诗歌的大众化、普及化。
D.在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晚唐的诗坛实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令人失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唐代诗人相比,现代诗人只是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缺失了民族自信力和民族精神。
B.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初唐和盛唐孕育了“有力的民族诗歌”和“慷慨的民族诗人”,而晚唐诗人却在国运危难之时,颓废没落了。
C.在盛唐时期,歌咏民族战争,不仅仅是诗人作家们的专利,就连百姓、武夫也都以诗抒怀。
D.身处内忧外患的晚唐诗人既没有继承非战文学的主张,也没有歌咏出塞从军的慷慨,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赵王信秦之间。
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蔺相如病笃笃深重B.奢不能难难:驳倒C.悉更约束约束:束缚D.详败走详:假装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赵括不可将兵的一组是(3分)①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②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③受命之日,不问家事④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⑤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⑥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于是秦就使用反间计,唆使赵王以赵括为将,赵王中计,并以赵括来代替廉颇。
B.赵王起用赵括为将时,遭到蔺相如、赵括父母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多次劝谏均于事无补,最终造成秦军坑杀数十万赵军的惨痛结局。
C.赵母将赵奢与赵括进行对比,认为赵括不如父亲体恤部下,不能以国事为重,并已预见到了战争的失败,恳求赵王免于连坐,最终如愿。
D.秦将白起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四十多天,赵军饥饿难耐,赵括亲自与秦军搏斗,死于战场,赵国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向子諲①有怀京师上元②,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③。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①向子諲:字伯恭。
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被贬还乡。
②上元:元宵节。
③驾回龙:龙驾回宫。
8.本词以“愁”字作结,凝重含蓄,发人深思。
请品析“愁”字的深沉意蕴。
(5分)9.从整首词来看。
本词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6分)(1)钉头磷磷,;瓦缝参差,。
(杜牧《阿房宫赋》)(2)沧海明月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玩物不丧志启功“玩物丧志”这句话,见于所谓伪古文《尚书》,好似“玩物”和“丧志”是有必然因果关系的。
近代叶遐庵先生有一方收藏印章,印文是“玩物而不丧志”。
表面似乎很浅,易被理解为只是声明自己的玩物能够不至丧志,其实这句印文很有深意,正是说明玩物的行动,并不应一律与丧志连在一起,更不见得每一个玩物者都必然丧志。
我的一位挚友王世襄先生,是一位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
大家二字,并非专指他名头高大,实为说明他的玩物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他深通中国古典文学,能古文,能骈文;能作诗,能填词。
外文通几国的我不懂,但见他不待思索地率意聊天,说的是英语。
他写一手欧体字,还深藏若虚地画一笔山水花卉。
喜养鸟、养鹰、养猎犬,能打猎;喜养鸽,收集鸽哨;养蟋蟀等虫,收集养虫的葫芦。
玩葫芦器,就自己种葫芦,雕模具,制成的葫芦器上有自己的别号,曾流传出去,被人误认为古代制品,印入图录,定为乾隆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