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三叉神经痛(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1.阵发性发作的面部疼痛,持续数秒;2.疼痛至少包含以下4种标准(1)疼痛只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分布区(2)疼痛为突发的、强烈的、尖锐的、皮肤表面的刺痛或烧灼痛(3)疼痛程度严重(4)刺激扳机点可诱发疼痛(5)具有痉挛发作间歇期3.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4.每次发作形式刻板;5.排除其他引起面部疼痛的疾患。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1.药物治疗:(1)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已被公认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加巴喷丁,为新型抗癫痫药,对该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抗痉挛药物:脊舒和力奥来素,与抗癫痫药物合用效果佳;(3)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匹莫奇特,主要用于抗精神病治疗;(4)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6及B12,不仅有促进神经修复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神经阻滞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
下颌神经分布区疼痛的患者,可行下颌神经阻滞术;上颌神经分布区疼痛的患者,可行上颌神经阻滞术。
对于三叉神经任何一支或多支疼痛者,均可行半月神经节药物或射频损毁术。
3、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现多采用的手术为微血管减压术。
二、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二)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三叉神经痛;2.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患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三)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 天(指工作日)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常规化验:血(尿便)常规、ABO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等;2.胸片、心电图、头颅MRI;3 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检查及治疗知情同意书,神经阻滞同意书,介入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电刺激三叉神经分支并观察眼轮匝肌及咀嚼肌的表面电活动,判
断三叉神经的传入及脑干三叉神经中枢路径的功能,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颅底肿瘤、多
发性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一、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
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严重病
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
征可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牙痛 鼻窦炎 舌咽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五)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时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至疼痛控制,最大剂量不超
过1.0g/d 其他药物选择: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非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 亦称为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或贝尔 麻痹(Bell palsy),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 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Thanks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为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18个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
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临床表现: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嗅觉、视觉受损。
2.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0.002/ D32.013 /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头部MRI;(5)颅底CT扫描;(6)视力、视野检查。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02)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4. 颅脑3D-TOF-MRA检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50.002 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 凝血功能;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5. 心电图、胸部X线;6. 颅脑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4. 一般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5. 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3-5天。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豆丁网
目录•三叉神经痛概述•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预防与康复措施•总结与展望三叉神经痛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压迫、局部炎症、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触发点分型临床表现及分型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多见面部或口腔内某些区域特别敏感,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如上下唇、鼻翼外侧、舌侧缘等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疼痛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突发突止;存在触发点鉴别诊断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牙痛、鼻窦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偏头痛等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选择原则及常用药物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常用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
0102 03疼痛缓解程度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
发作频率减少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发作频率,观察药物治疗对发作频率的影响。
生活质量改善了解患者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副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过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副作用,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
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冲、颊车等。
针灸治疗理疗按摩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因子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疗效分析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 比
T ab. 1 Co mp ar i s on on g e ne r a l i n f or ma t i on b et we en t wo g r o up s
2 结
果
2 . 1 2组 患者 预 后 的 比较
模 式来 接受 治疗 , 确保治疗 的连续性 , 使患者得 到最佳服 务。 本文结合文献 与本 院实践 . 探讨实施 C P治疗 对患者 就医 的
重要 意义。
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 ②拆线时间 : 正常手术后拆线 时间。 ③
1 . 3 统 计 学处 理
所有数据均采 用 S P S S 1 6 . 0软 件包进行 统计分析 , 计 数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0 2 5 3 — 3 6 2 6 . 2 0 1 3 . 0 1 . 0 2 8
三叉神经痛治疗 中实施临床路径 的疗效分析
杜 鹏, 木依 提 ・ 阿不里 米提
8 3 0 0 6 3 ) ( 新疆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乌鲁木齐
观察组术后便秘 、 感染 、 压疮 、 呕吐及 失眠的发生率均低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差异均 有统计 学意义 ; 2组治愈 率 比较 ,
P> 0 . 0 5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表2 ) 。
表2 2组患者术后预后的 比较( %) T a b . 2 Co mp a r i s o n o n p r o g n o s i s b e t we e n t wo g ou r p s( %)
注: a . 采用 F i s h e r 确切概率法
1 . 2 方 法
针灸科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门诊患者。
一、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痛病(TCD:BNV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学会(IHS)分类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第2版《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ICHD一Ⅱ)。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面痛病(三叉神经痛)诊疗方案(试行)》。
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临床常见证候:风寒外袭风热上犯胃火上冲气滞血瘀(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面痛病(三叉神经痛)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痛病(三叉神经痛)。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痛病和三叉神经痛。
2.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效果不明显。
3. 若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检查项目,如颅脑3D-TOF-MRA、颅脑MRI或CT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1)毫针;(2)电针;(3)经皮穴位电刺激;(4)埋线;(5)穴位注射;(6)隔姜灸;(7)耳针;(8)火针;(9)平衡针;(10)第二掌骨侧针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外袭证:疏风散寒温经止痛。
(2)风热上犯证: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3)胃火上攻证:清胃泻火通络止痛。
(4)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三叉神经痛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三叉神经痛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三叉神经痛概述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称为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又称痛性抽搐。
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
常因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被压迫,多种病因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根或脑干感觉核导致。
英文名称:trigeminal neuralgi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发病部位:面部常见症状: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主要病因: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被压迫;多种病因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根或脑干感觉核检查项目: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血管造影、CT、MRI、脑电图、眼底检查、颅底摄片、胸透、心电图重要提醒:本病疼痛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特点三、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因总述: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因脑膜增厚、动脉对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压迫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由脑膜炎、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等导致。
基本病因: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一般所称的三叉神经痛,多无明确的病理损害。
近年来发现,供养神经的动脉硬化、动脉异位或扭曲、脑膜增厚、动脉对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压迫,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原因。
近来认为,可能因各种致伤因素破坏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的髓鞘,使无髓鞘的轴突与邻近无髓鞘纤维形成短路(又称伪突触),以致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脑干),后者传出的冲动也可通过短路再传入中枢,这些冲动到达一定总和时,即可激发半月神经节神经元而产生疼痛。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系指有明确的病因,如颅底或脑桥小脑角的肿瘤、转移瘤和脑膜炎、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等,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根或脑干感觉核而引起的疼痛,多伴有邻近结构的损害和三叉神经本身的功能丧失。
《叉神经痛要如何治》课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 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局部药物
注射。
口服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需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局部药物注射如激素类药物,可 以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快速缓 解疼痛,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进行。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热疗、 冷敷等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 用于轻中度叉神经痛患者。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增强身体抵抗力。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
脊椎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冷热敷
在疼痛部位进行冷热敷,缓解 疼痛和肌肉紧张。
按摩
轻柔地按摩疼痛部位及周边区 域,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
正确姿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确 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
叉神经痛的症状
疼痛性质
刀割、针刺、撕裂、烧 灼、电击样剧烈疼痛。
疼痛部位
单侧或双侧面部,包括 额部、颞部、上颌部、
下颌部等。
疼痛时间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发作间歇期可无症状
。
其他症状
流泪、流涎、面部潮红 等自主神经症状。
02
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叉神经痛的定义
01
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 疾病,表现为面部叉神经分布区 域的剧烈疼痛。
02
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叉神经痛和 继发性叉神经痛,原发性叉神经 痛的原因不明,继发性叉神经痛 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叉神经痛的病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
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
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
4. 颅脑3D-TOF-MRA检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
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
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
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
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 凝血功能;
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
5. 心电图、胸部X线;
6. 颅脑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
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
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
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
4. 一般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5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5.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 麻醉方式:全麻;
2. 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根,仔细辨别和确认责任血管,用Teflon棉团将责任血管垫离三叉神经根;
3. 术中用品:Teflon棉、硬膜及颅骨修补材料;
4. 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7 天
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给予预防感染治疗(第一、二代头孢类或头孢曲松)及止血药物治疗天;
2. 术后1天伤口换药,注意观察伤口渗出情况;
3. 术后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患者,需要尽早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
4. 术后7天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头痛、发热;
2. 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Teflon棉有排异反应,术后会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治疗,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 少数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原有疼痛不一定立刻消失,有可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三叉神经痛(ICD10 )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2天
时住院住院住院3-天(手术日
“三叉神经痛诊疗计划书上级医师查房,术者查手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完成性别、年龄和手术侧交给患
手询问病史与体格检前准备与术前评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和手术完成病历书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手开具各项化验检查申请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期注意事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家况及术后注意事
术者查授权委托书、自费用品协
书、输血同意书、麻醉知同意书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长期医嘱
神经外科护理常神经外科护理常神经外科护理常
一级护二级护二级护
吸饮饮禁食临时医嘱临时医嘱拟明日在全麻下行三叉神血常规、尿常规、血型、颅脑生命体征监心电监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根显微血管减压抗菌素静脉滴bid术前禁食血功止血药物、激素头部备感染性疾病筛
抗菌素皮线平心电图、胸临时医嘱
3D-TOF-MRA
根据病情需要下其它特殊医颅密切观察患者颅脑生命体术前宣教及心理护入院宣完成术前准备(皮肤准备及病情变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协助病员用消毒液清洁统状况、协助完成各项检术后观察伤口疼痛情况、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肤,剃发,手术耳侧部位
否存在继发性出血,保持8C上,下,后生命体主饮食指导:高蛋白、低脂吸道通畅,观察引流液性护易消化食及引流工体位护理:清醒抬高床疼痛评估及护15-3度小时饮水6□饮食指导:术后无呛咳再进食流食。
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有,原因:□无
1. 1. 1. 变异
2.2.2. 记录.
白小夜大夜白小夜大夜白小夜大夜护签
医签名
住院4-住院5-住院10-1时(术后天,出院日2-(术后天(术后天
上级医师查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切口上级医师查
线与换注意病情变注意病情变
通知确定患者可以出院完成病程记完成病程记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行伤口换药,注意观察伤者
及其家属出椎穿刺治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院渗出情
注意事项及复查日完成出院记
开具出院诊断长期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通知出神经外科护理常神经外科护理常一级护二级护半流饮普通饮根据病情及时停用抗菌素临时医嘱止血药、激素伤口换
根据病情需要,复查血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下规或血生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伤口观察患者颅脑生命体征出院宣
病情变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
饮食指饮食指导:给予半流质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观察伤口情况及病员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出引流管后注意伤口有无渗痛的评估主要□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液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低颅指导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工作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低颅压(头疼、恶心、呕吐)□面瘫神压(头疼、面瘫神经麻痹,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观察有无脑脊液漏的发脑脊液漏的发生。
听神经经麻痹,听力下。
损伤(耳鸣、听力下降)(耳鸣、生。
听神经损伤。
口角疱疹。
口角疱疹。
降)□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病情□有,原因:□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无.
小夜大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