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2a45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8.png)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教案政治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教师驾驭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中学政治必修三其次课教案内容,盼望能协助到您!中学政治必修三其次课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学习重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前置性补偿】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那么及其表现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根本内容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新知探究】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实立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1)性质:(2)宗旨: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三种执政方式的含义(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2、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判定正误】1、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是一回事。
()2、依法执政就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方式()3、民主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
()4、支持人民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见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表达。
()5、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通过依法执政表达出来,并由依法执政来保证明现。
()【形成性检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其自身条件确定的,是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据此答复1——2题。
1、“自身条件”是指()A、它的指导思想B、它的执政地位C、它的严格的组织纪律D、它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2、“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的政党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C、工人阶级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是相同的D、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党的领导,必需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d101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整理文化与经 济、政治相互交融的事例,每一个小组形成一 份书面材料,由组长用电子展台展现。
合作探究
议题二:
提示: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非遗购物节、非遗扶贫就业 工作坊。印象●刘三姐、印象●九寨千古情等。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公民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文化 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影视作品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与文化渗透现象。
叁
体系形成
体系形成
经济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政治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文 化
综合国力
重要源泉、重要支持、重要因素 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肃挑战 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族文化
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华兴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肆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1.近年来,问过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显现了“文化+科
合作探究
示例: ①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
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 文化特点; 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 临困难; ③ 顺应时期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 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气和活力。
合作探究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 信的内在要求。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 村落必定走向灭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提示:评析一个观点或者一个行动,第一应当分析完全,正确 的部分用观点进行分析并加以肯定,错误的部分用观点分析加 以否定并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者行动,最好下结论。
D 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0d4f9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5.png)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 文化环境。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人也离不开文化环境。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周围的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大磁场,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
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像巴黎,到处都是美术馆、街头艺术家,那你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就会比较多。
在学校里,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很重要。
如果学校倡导读书文化,有很多读书活动,那大家就会更爱读书。
2. 文化活动。
参加文化活动的时候,文化就像小种子一样,种到我们心里。
比如参加一场音乐会,当那美妙的音乐响起,你可能就会被音乐中的情感所打动,变得更加热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了。
还有像参加民俗文化活动,像春节逛庙会,在庙会上你能看到各种传统的民俗表演、品尝传统小吃,这就让你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感受,让你更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交往的方式可不一样。
就像西方人见面可能会拥抱、亲吻脸颊,而我们中国人见面更多是握手、点头微笑。
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一样,西方文化比较热情开放,强调身体语言的直接表达情感;而中国文化比较含蓄内敛,握手就表示友好了。
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里,他们的交往方式也很独特。
比如藏族同胞献哈达,这就是他们表达尊敬和欢迎的特殊方式。
如果你不了解这种文化,可能就会在交往中出现误解。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实践活动方面,比如说渔民,他们的文化和海洋文化紧密相连。
他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出海捕鱼,这种文化让他们掌握很多在海上生存和捕鱼的技能,也形成了他们勇敢、坚韧的性格。
而农民呢,他们受农耕文化影响,实践活动就是种地,他们更懂得季节的变换、土地的肥力等知识。
在认识活动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就像东方人看一幅画,可能会更注重整体的意境,而西方人可能会更关注画面的细节、色彩和构图等。
这就是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c8171374e53a580217fcfe05.png)
-19-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审题
审设问
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 途径。
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
3.说出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认同 个表现。
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3-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15-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提示:(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或文化)素养,促进国家经济、政 治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2)示例:设立“全民读书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快文化 精品工程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书籍;加强图书馆、文化中心 建设,方便全民读书。(要求:对政府提出有利于全民阅读的可行的 建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知识脉络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2)重要原因: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所以说文化塑造人生充分体现了人们既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 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并深刻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特别是影响到人们的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形成。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799a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d.png)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政治必修三 文化与生活
![政治必修三 文化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4ef0ae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4.png)
文化与生活第一章结构框架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文化“万花筒”(一)文化现象的显著特点1、时间:文化无时不在2、空间:文化无处不在3、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二)文化生活的显著特点各具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二、文化是什么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包含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注意两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2)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温馨提示]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
(2)联系: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二)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风光泰山风光转化为泰山时刻文化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比如: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等思考探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上述论断的合理性在哪里?提示:韩愈看到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三、文化的形式和力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1)文化产品。
主要指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a3e53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6.png)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2)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2)](https://img.taocdn.com/s3/m/cf185d6a1eb91a37f1115c65.png)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的力量作用?形式: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的关系?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象: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地位及作用地位及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会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02b008d1ed9ad51f11df20c.png)
第3页共7页
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4页共7页
学与练 达目标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试题层级
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调动和 描述和 论证和
基综 应
政治 科学 法治 公 共
了理 解解
分 析
评 价
解读信 运用知 阐释事 探讨问
息
识
物
题 认同 精神
意识 参与
础 性
合 性
用 性
1
选 择
文化对人影响的
√
题
表现Biblioteka 2选 择文化对人影响的
√
题
特点
选
3
择
优秀文化塑造人 生
√
题
选 优秀文化塑造人
2.根据考点,带着问题,再读材料,画出关键词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配的知识点。 4.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1】按照梳理的思路选出选项。 【预设答案】D 【教师活动 2】完成解答后抽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 2】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思考,回答完后其它同学做补充。 【教师活动 3】出示正确答案,进行总结补充,规范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 3】根据老师出示的答案,进行修正。
反固学 纳综合
目标二:结合图片和材料,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第 2 课时 复习知识点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一)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 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 提高。 (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目标三:结合材料情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高考题归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高考题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f2e94da1b14e852458fb57b5.png)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命题点文化的特点训练1. (2013·海南卷)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 C 【解析】悬棺岩画的内容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说明精神文化是人们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主旨。
该题选C。
训练2.(2013·天津卷)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2.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中关于“东方美人”茶的种植过程及用途的阐述,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英国女王品茶时的赞叹及喝茶时所获得香气馥郁、色若琥珀的感受,表明人们在享用文化,B 项正确;C 项说法片面化,不选;A、D 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
故答案选B。
训练3.(2013·江苏卷)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f82a1e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5.png)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的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课件-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课件-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27e98d02d276a200292e25.png)
假如你要了解NBA林书豪,你可以 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其中涉及到 什么传播媒介?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网络
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
电子
印刷 文字 口语
大众传媒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的形式——
3、大众传媒的优点—— 4、大众传媒的地位——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交流探究: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 方式得以传播?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 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 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 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 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 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 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 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 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 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 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 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 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 谊之路。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交流探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它们对 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永嘉之乱后……
2.安史之乱后……
3.靖康之乱后……
“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 “安史”之乱后,约有100 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 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 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 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 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 重心的格局。 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 “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 (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 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 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 向长江流域迁徙。 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 性事件。
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课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版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课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8ad027c7580216fc710afd4a.png)
结合情境,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解析 本题指定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表现、特点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学生结合情境,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法 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人的观念、行为产生潜移默 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 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让人们的 人际交往和行为选择更加理性、规范。③法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重要内容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 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动,使人的知 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 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 撼、力量倍增,并在这一精神的 提高,主要表现在人的主观领域 作用下产生持久的行为表现,主
要表现在人的精神状态
侧重点
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 观精神感受
2.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情境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 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 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 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 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 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法治 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在文化上,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 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 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 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e62e3c26fff705cd170ab4.png)
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知识重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种。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一样地区的文化各具特点。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有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等具存心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立、为人所独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可以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取的。
④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拥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崇奉、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互相影响。
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必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使社会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挡社会的发展。
2)互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材、提高劳动者素质愈来愈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跟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互相交融,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集力和创立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入文化系统改革。
政治:文化生活第二课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三)带答案详解
![政治:文化生活第二课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三)带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def6c4d5bbfd0a7956731a.png)
文化生活课时检测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①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②特定的文化环境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我们对于文化的领悟能力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
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3.漫画《招聘》主要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选择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5.漫步华盛顿唐人街,在华人开的餐馆里,经常会见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对联。
这说明( )A.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是为了吸引华人做生意D.是一种经济现象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村民走进文化广场,无形中精神上得到了愉悦,修养水平得到了提高。
人们不禁称赞,文化广场真是好去处。
这说明(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 D.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7.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的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课件2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4bceecbd1711cc7930b71698.png)
怎么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 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 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转折点。
X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保证文化建设的一元化。
X
X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X
4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
X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
X
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二者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怎么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 导 向。 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
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 下有乾坤。
文化作品要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 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1.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成: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 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 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人们自身的文化素养④人们自身的价值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选A
春晚小品《不差钱》播出后,一时间,小沈阳成了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笑星新人。
据此回答2~3题。
2.春晚小品《不差钱》播出后,小沈阳成了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笑星新人。
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习惯性的把“小沈阳”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总是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不够确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应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含④的用排除法排除,选①②③。
3.春晚小品《不差钱》播出后,一时间,小沈阳域名
人生观、价值观
答案:选D
9. (2010·潍坊高二检测)文化艺术等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人们
A.创造文化的过程 B.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
C.自主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D.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过程
答案:选C
10.2010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4周年。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
这是因为: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选D
11.(2010·宁波高二检测)近来,动画片《喜羊羊和
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
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D.文化对人的影响消极被动的
答案:选C
12.(2010·惠州高二检测)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选A
13.美轮美奂的《蒙山沂水》、波澜壮阔的电视剧《沂蒙》、商业运作的节庆品牌,是临沂市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发展的缩影。
这样做的原
因是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的力量能够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A 本题以电视剧《沂蒙》为背景考查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这些都是临沂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④项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而不是原因,因此选A。
2010年8月2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报道,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这样的协调发展必然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
据此回答14~15题。
14.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这表现在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变
②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发展了,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④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派生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选A。
①②是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正确叙述;社会发展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但不能认为是社会发展,人就一定发展,故③错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不能相互决定,故④错误。
1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比重越大,人的发展就越全面
B.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D.人的全面发展是受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
答案:选C
16.(2010·安庆高二检测)“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如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解析:本题以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文化如何影响人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在作答时要综合思考这一课的内容,首先文化对人影响的环境以及特点,最后回答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生。
答案:⑴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⑵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⑶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⑷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17. 材料一: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不少书店里人头攒动,但是很多人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考级、考试来买书、看书,真正挑选人文书籍的人不多。
人文阅读少,功利读书多。
这种功利化的阅读已经使读书失去了乐趣和应有的意义。
材料二:2010年4月22日,第七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近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目前的 48.7% ,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
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也毁于大量碎片化、庸俗化的“文化垃圾”, 毁于过量无效信息乃至于无益信息造成的读书无兴趣,现在图书市场出书讲求快速获利,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出版。
出书让作者和出版商名利双收,但粗制滥造的图书却危害了读者,污染了公众的精神家园。
阅读上述材料,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请你就下列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1)为班级的黑板报或墙壁文化查找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拟一份能够说服同学们重视人文阅读的演讲稿提纲。
(3)针对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人文阅读少,功利读书多的现象,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注意回答名人名言时一定要围绕书籍对人的积极影响角度作答。
第(2)问,说服同学们重视人文阅读,主要从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角度出发。
第(3)问,这个合理化建议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只要是能够解决人文阅读少,功利读书多现象的措施即可。
答案:(1)“开卷有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沐浴”。
(符合题目要求的均可)
(2)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多读书、读好书,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重视人文阅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重视人文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总之,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人文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3)政府应加强对图书及图书出版的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人们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
图书出版业和作者应注重社会效益,出好书。
个人应计划
好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并切实执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