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考试试题(B)—2015年7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标准差C. 众数D. 偏度答案:B3. 教育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5. 在教育统计学中,使用哪种方法可以计算出数据的集中趋势?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6.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尖峭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D8.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9.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B10.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
答案:偏度2.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分布的尖峭或平坦程度。
答案:峰度3.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集中。
答案:集中4.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均匀。
答案:离散5.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答案:均值6.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间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教育统计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教育统计学》试题( B 卷)考试类型: 考试课程类型: 专业课: 心理学: 07心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A肯德尔W系数B皮尔逊极差相关系数C点二列相关系数D二列相关系数10.一枚硬币抛三次,出现两次正面(H)的概率是()A3/8 B1/16 C1/2 D1/4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说明统计学术语总体、样本与个体的含义2、解释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3、说明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4、回答假设检验的几个步骤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1.求下列数据的四分位距(8分)65、67、80、83、75、69、70、86、732.计算下列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
(8分)16、15、17、14、16、183.今有500人通过一个能力测验,欲评为5个等级,问各等级评定人数应该是多少?(假定能力测验的成绩分布为正态分布)Z=+/-1.8, Z=+/-0.6通过查Z值表得到相对应的P 值为0.46407,0.22575。
(8分)4.某中学全体男生的智力历来标准差为6.25,先从该校抽取25名男生,测得平均智商为102CM,试估计该校全体男生智商的95%,99%的置信区间。
(8分)5.某项职业录取考试,录取率为16%。
已知考试分数符合正态分布,M=75,δ=3,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8分)教育科学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教育统计学》试题( A 卷)考试类型: 考试课程类型: 专业课: 心理学: 07心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写出代表参数的希腊字母,总体回归系数_______。
2.在统计学上,最早提出回归现象的人是_______。
3.假设检验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设,分别是零假设与_______。
4.下列数据11,13,10,9,11.5,12.2,13.1,8.7,10.5的全距是_______。
5.数列9,9,10,11,14,14,14,20,21的中位数是_______。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组成部分?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答案:D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不等于中位数C. 标准差等于0D. 均值大于标准差答案:A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 ∞)D. (1, ∞)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t检验?A. 总体标准差未知B. 总体标准差已知C. 样本量很大D. 样本量很小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趋于正态分布,无论这些随机变量本身是什么分布。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总体参数,即使我们不知道总体的具体分布。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它基于样本统计量和概率分布来构建,表示我们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有一定的信心。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提供了一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估计的可靠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3, 27, 31, 35, 39, 43, 47, 51, 55, 59。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值(均值)= (23+27+31+35+39+43+47+51+55+59) / 10 = 39 标准差= √[(Σ(xi - 均值)²) / (n-1)] = √[(Σ(23-39)²+ ... + (59-39)²) / 9] ≈ 11.362. 假设某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教育统计学⼀、选择题1、当⼀组数据⽤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哪种统计量来表⽰离散程度?( B )A. 全距( 差异量)B. 四分位距(差异量)C. ⽅差(差异量)D. 标准差(差异量)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A. ⼆项分布B.F 分布C. t 分布D. 正态分布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 C )A. Z检验B. t 检验C. X 2检验D. F 检验4、对两组平均数进⾏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差齐性检验?( B )A. 两个独⽴样本的容量相等且⼩于30;B. 两个独⽴样本的容量相等且⼤于30;C. 两个独⽴样本的容量不等,n1⼩于30, n2⼤于30;D. 两个独⽴样本的容量不等,n1⼤于30, n2⼩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C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分变量时,应计算哪⼀种相关?( B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B. ?相关C. 点⼆列相关(⼀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个是真正的⼆分名义变量)D. ⼆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被⼈为地划分成⼆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A.F值B. t 值C. x 2 值D.Z 值8、⽐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何种差异量?( A )A. 差异系数B. ⽅差C. 全距D. 标准差⼆、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法称为描述统计。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体- 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 C. 研究对象的样本- 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的特点?- A. 描述性- B. 推断性- C. 数量化- D. 客观性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A. 均值- B. 方差- C. 点估计- D. 区间估计答案:D4. 在教育统计中,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 A. 标准差- B. 方差- C. 平均数- D. 众数答案:C5.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确定总体参数的值- B. 判断样本与总体是否一致- C. 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D. 判断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
- 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回归系数则是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度量,通常表示为斜率。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
- 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数值等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描述和总结,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3. 什么是标准误,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估计的精确度。
在统计分析中,标准误用于计算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以评估估计的可靠性。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如下:70, 80, 85, 90, 95。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 平均数:(70+80+85+90+95)/5 = 84- 中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即85-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这里没有重复的数值,所以没有众数- 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然后求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 、69.5B 、75.5C 、79.5D 、74.6答案:C2. 向下累积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A 、对应次数的总和B 、以下各组次数的总和C 、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D 、对应的总次数答案:C3.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B 、0≤P<1C 、0≤P≤1D 、-1答案:C4.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答案:D5. 有8个数据4 、5 、2 、9 、7 、6 、1 、3,它们的中位数为:()A 、8B 、4.5C 、7D 、9答案:B6. 标准分数是一种相对的:()A 、集中量数B 、变异系数C 、差异量数D 、位置量数答案:D7. 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全距答案:D8.如果r=0.6,r:一-0.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互为相反数B 、nullC 、null 士和:的相关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9.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答案:B10.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A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 、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C 、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D 、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答案:C11.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 、-0.71B 、-0.65C 、0.31D 、0答案:C12. 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 、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答案:C13. 从数据来源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A 、50本B 、50人C 、50公斤D 、50所答案:C14. 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 、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 、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 、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D 、80%以下低于该生成绩答案:D15. 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 、条形图B 、次数直方图C 、次数多边图D 、散点图答案:A16. 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 、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答案:C二、多选题1. 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的假设有( )A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方差相等B 、每个处理条件内的观察都是独立的C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D 、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符合球形假设答案: A B C D2. 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 、X2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符号检验答案:A D3. 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A 、总体正态分布B 、各处理方差齐性C 、总体方差已知D 、各组样本容量相同答案:A B4. 为了了解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共有3种教学方法,选择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
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描述统计以()为代表。
A.高尔顿和皮尔逊B.高赛特和皮尔逊C.高尔顿和高赛特D.高尔顿和斯皮尔曼2.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元B.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分C.小强100米跑得第2名D.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3.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A.M M dμB.M0 M d SC.S ωσD.M M d Mg4.一组数据中有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呈偏态时,要计算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应是()。
A.几何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D.中位数5.测得某班学生的能得分平均50分,体重平均50公斤,欲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则应选取()。
A.方差B.标准差C.四分差D.差异系数6.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二列相关D.点二列相关7.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35,则该次数分布为()。
A.高狭峰分布B.低阔峰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8.以下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A.t分布B.F分布C.x2分布D.正态分布9.t分布是关于平均值O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
A.二项分布B.正态分布C.F分布D.x2分布10.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方差分析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1.当一组资料中有大或小的极端数值时,集中趋势用()A 平均数B mdnC M。
D 平均数和mdn12.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系列哪种情况下只能用二项分布的公式直接计算?()A n > 10B n=10C n<10D n≥1013.在双因素实验的图中两条直线相交,说明有相互作用,但它是否显著,要看()A Z检验结果B a检验结果C 方差分析的结果D x²14.统计实验中常用的的两种显著性水平是()A .05与.02B .10与.05C .01与 .10D .05与 .0115.在41、71、52、48、35、35、41、82、72、56、59、73、60、55、41这组数据中,如果把它们转换成等级的话,35这个数的等级是()A 14.5B 13C 14D 1.516.从样本推测总体,抽取样本必须是()A 随便的B 任意的C 就近的D 随机的17.已知一个分布的Q3=20,Q1=8,那么Q就等于()A 6B 14C 12D 1318.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资料的()A 上限B 中点C 下限D 平均值19.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是()A 事先确定的B 事后确定的C 无所谓D 计算后确定的20.已知平均数等于4.0,S=1.2 当x=6.4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A 2.4B 2.0C 5.2D 1.321.当全距很小的时候,说明这组资料()A 分散B 集中C 非常分散D 很集中22.从x推测Y或从Y推测X,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A r=-1B r=0C r=+.98D r=-.0123.已知某实验结果如下,平均数差D=5ms,n=1000,P<.0001,ω≤.01,说明这个实验效果()A 很强B 中等C 很弱D 较强24.如果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相同,则S ()A >0=B =0C <0D =0或<025.当计算的集中趋势是平均数时,表示离中趋势要用()A 全距B 平均差C 四分差D 标准差26. 下面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育统计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2.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原假设是正确的,那么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A. αB. βC. 1-αD. 1-β答案:A3.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样本方差(s^2)?A. s^2 = Σ(xi - x̄)^2 / (n - 1)B. s^2 = Σ(xi - x̄)^2 / nC. s^2 = (Σxi - n * x̄)^2 / (n - 1)D. s^2 = (Σxi - n * x̄)^2 / n答案:A4. 如果一个正态分布的均值是100,标准差是15,那么在这个分布下,落在85到115之间的概率是多少?A. 0.6827B. 0.9545C. 0.9180D. 0.6830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到0D. 0到∞答案:A6.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回归系数表示:A.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B. 自变量的均值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C. 自变量的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D. 自变量的中位数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解释D. 数据预测答案:D8. 一个总体的方差已知为25,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方差是20,那么该样本容量为16的样本方差是多少?A. 20B. 25C. 16D. 无法确定答案:A9. 在教育统计学中,一个量表的信度通常指的是:A. 量表的可靠性B. 量表的有效性C. 量表的敏感性D. 量表的可行性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推理法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统计学中的“效度”和“信度”的区别。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某一特定群体的所有个体C. 单个样本D. 样本的平均值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主要工具?()。
A. 均值B. 标准差C. 回归分析D. 直方图3. 标准差的主要作用是衡量()。
A. 数据的分布范围B. 数据的平均值C. 数据的异常程度D. 数据的对称性4. 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
A. 样本中不同数值的数量B. 样本中个体的总数C. 总体中个体的总数D. 样本中重复数值的数量5. 以下哪个是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
A. 相关性检验B. 回归分析C. t检验D. 方差分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数值称为________。
2. 当我们想要了解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时,可以使用________图进行初步判断。
3. 为了计算样本的标准差,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数值与________的偏差。
4.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拒绝了零假设,我们实际上是认为________。
5. 当我们说一个数据集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指的是该数据集的形状类似于一个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随机样本以及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3.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它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考试成绩如下:80, 85, 90, 95, 100。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 = ()2. 假设有一个样本,其数据为:12, 15, 18, 21, 24。
请计算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 = ()方差 =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统计学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并举例说明统计学如何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指的是:A. 数据的平均值B. 数据的中位数C. 数据的波动程度D. 数据的总和答案:C2. 在教育统计中,“相关性”通常用来衡量:A.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B. 两个变量之间的差异程度C. 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D. 两个变量之间的独立性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D4. 在教育研究中,使用“t检验”通常是为了:A. 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B. 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差异C. 比较三个或以上样本的均值差异D. 比较单个样本的均值与已知值的差异答案:A5. “回归分析”主要用于研究:A. 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个变量B.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度C. 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网络D. 样本数据的分类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教育统计中,__________是用来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数据点的平均位置。
答案:平均数2. 当我们想要了解两个变量是否有线性关系时,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__________来判断。
答案:相关系数3. __________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统计图表,它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中位数。
答案:箱线图4.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如果需要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差异,可以使用__________。
答案:配对样本t检验5. “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__________对某一结果变量的影响。
答案:多个自变量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于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研究者量化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的本质规律。
教育统计学可以用于评估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设计、预测学生表现等多种研究场景,是提高教育研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在教育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频率B. 均值C. 抽样D. 标准差3.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B. 估计总体参数C. 验证假设的真伪D. 收集数据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偏态分布B. 双峰分布C. 对称分布D. 无规律分布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
7. 解释什么是标准误,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8.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学校对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抽样调查,得到样本均值为78分,样本标准差为10分。
请计算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10.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并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班级 | 学生人数 | 平均成绩 |||-|-|| 1 | 30 | 85 || 2 | 40 | 80 |答案一、选择题1. C. 平均数2. C. 抽样3. C. 验证假设的真伪4. C. 对称分布5. C. [-1, 1]二、简答题6.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以推断总体特征,而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全面调查结果更准确,但成本高,时间消耗大。
7. 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估计的准确性。
在统计推断中,标准误用于计算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
8. 线性回归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用于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例如,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总体特征的?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答案:A.平均数2、下列哪个统计量是用于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答案:B.标准差3、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下列哪个步骤是正确的?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B.选择检验统计量,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C.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D.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
答案: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二、简答题1、请简述什么是置信水平?它在实际应用中有何重要性?答案:置信水平是指我们对于样本统计量所代表的总体参数的可靠性程度。
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置信水平来描述我们对样本统计量的信任程度。
例如,如果一个样本的置信水平是95%,这意味着我们相信这个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的95%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置信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请简述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为什么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答案: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选择适当的统计量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不同的统计量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例如,有些统计量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有些统计量则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结果,以及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因此,在假设检验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考虑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更好地描述数据和满足我们的需求。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A.临床试验设计B.诊断试验评估C.流行病学调查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正确答案: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2、在医学研究中,下列哪一种数据类型不属于定量数据?A.身高B.体重C.血压D.年龄正确答案:C.血压3、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检验方法?A.卡方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方差分析正确答案:B. t检验4、在临床试验设计中,下列哪一种设计类型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A.平行对照试验B.交叉对照试验C.自身对照试验D.前后对照试验正确答案:D.前后对照试验5、下列哪一种情况适合使用泊松分布?A.描述连续型变量的分布情况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C.在临床试验中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二、简答题1、请简述在医学研究中,为何要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答案: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来自同一总体或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特征的过程。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 C。
变量值 D。
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
确定组数和组距 B。
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
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n m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一、 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
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io分)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
2.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指标和指标。
3.统计调查按调查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和。
4•总量指标的三种计量单位,即单位、单位和单位。
5.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可变构成指数等于指数和指数的乘积。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其顺序依次为()。
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设计2.下列各项中既可能是全面调查也可能是非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
A.各组组距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B.各组组距必须相等C.各组组距大小与分组无关D.等距式分组无开口组,不等距分组有开口组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是()。
A.工资总额B.出生人口数C.工业增加值D.设备台数5.某国男女两性的对比关系为106.3 : 100,这个指标属于()。
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品合格率B.人口增长率C.成本利润率D.劳动生产率7.若为算术平均数,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2(x- )=0B. 2(x-)H0C. 2(x- )>0D. X(x- )<08.全距的特点是()。
A.不受极大值的影响B.不受极小值的影响C.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D・不受中间变量值的影响9.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标志变异指标的是()。
A.全距B.标准差C.离散系数D・众数10.把某企业在十年间拥有的生产设备台数,按时间顺序排成数列,则这个数列是()。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众数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的B. 偏斜的C. 不对称的D. 非连续的答案:A3.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变量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无关关系D. 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答案:B5.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答案:A6. 假设检验中,零假设通常表示:A. 效应存在B. 效应不存在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答案:B7.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统计量?A. 总体均值B. 样本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9. 抽样调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A. 收集数据B. 估计总体参数C. 进行假设检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__。
答案: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2.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__。
答案: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3. 回归方程中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答案: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4.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置信水平和样本大小5. 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__________。
答案:错误地拒绝了零假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资格考试]《教育统计学》练习题
![[资格考试]《教育统计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1059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f.png)
《教育统计学》练习题一一、判断正误,对的在前面的括号内画“√”,错的画“×”()1.求积差相关系数时,要求两组资料均为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
()2.统计分组时选的分组标志是统计总体内各单位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或特征。
()3.一个连续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左闭右开区间。
()4.r值越小,说明两变量间相关程度越低。
()5.等距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6.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C,其标准差不变。
()7.当一组数据以中位数为其集中量数的代表值时,常用四分差作其差异量数的代表值。
()8.统计即是对大量数量关系的综合与汇总。
()9.点二列相关可用来评价测验中某一问题与测验总成绩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
()10.一组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将每一个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后,其分布呈正态分布。
()11.统计表是自下而上传递统计资料的重要载体。
()12.如果两列数据之间是零相关,我们就可以说这两列数据之间独立。
()13.在对连续性数据资料分组时,组数越多,组距越大;组数越小,组距则越小。
()14.可用差异系数比较同一对象在团体中两种单位不同事项相对位置的高低。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里()1.反映学生特征的性别、民族、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等数据是称名数据A.称名变量B.等级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原始数据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C后。
A.X不变,S变B.X变,S不变C.X、S都不变D.X、S都变()3.某班期末语文、数学、外语考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0,72,60,标准差分别为7,6.5,5。
问哪科成绩相对整齐些?A.语文B.数学C.外语D.无法比较()4.从数据获得的方式,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A.6台B.6人C.6间D.6吨()5.可否用几何平均数求平均下降速及平均下降率:AA.两者都可以B.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C.两者都不可以D.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6.当一组数据的两端有个别数据模糊不清或分组资料有不确定组限时,应选择的差异量数:A.平均差B.标准差C. 全距D.四分差()7. 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平均数增大,正态分布曲线会:A.上移B.下移C.左移D.右移()8.某研究者要调查山东省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以山东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抽取了部分县进行调查。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政治算术学派B.社会统计学派C.国势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答案 : 国势学派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A.威廉·配第B.阿亨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答案 :凯特勒3、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台数、设备价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答案 : 前者是离散变量4、对某地区学校教师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学校B.该地区全部学校C.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D.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答案 :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5、统计的总体性特征表现在()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答案 : 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6、在学生调查中,学生的“身高”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随机变量值D.连续变量值答案 : 连续变量7、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A.差异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同质性答案 :同质性8、你询问了你们班的8 位同学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成绩,这些成绩的平均数是65 分。
基于这种信息,你认为全班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平均成绩不超过70 分。
这个例子属于统计学的()A.参数统计B.描述统计C.推论统计D.理论统计答案 : 推论统计9、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A.对B.错答案: 错10、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课程,然后挑出剩下三门课程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门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门课分别给予1-5 的等级评定,其中1表示非常不喜欢, 5 表示非常喜欢。
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 定类数据 - 定序数据 - 定比数据B. 定序数据 - 定距数据 - 定类数据C. 定序数据 - 定距数据 - 定序数据D. 定序数据 - 定序数据 - 定类数据答案 :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第二章1、某考生得分为87 分,在下列频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A.简单频数分布表B.分组频数分布表C.累积频数分布表D.相对频数分布表答案 : 累积频数分布表2、条形图的特征是A.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B.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C.各个竖条之间应该不留空隙D.条形图用于反映定性数据或分类数据答案 : 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 , 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 , 条形图用于反映定性数据或分类数据3、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频数被称为A.概率B.概率密度函数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D.频数分布答案 :频数分布4、从累积频数分布表上可知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频数A.对B.错答案: 对5、适用于描述连续型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饼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分段条形图答案 :直方图6、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图是A.饼图B.直方图C.散点图D.线形图答案 : 线形图7、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A.直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散点图答案 : 散点图8、累加曲线的形状大概有以下几种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F 分布D.正态分布答案 :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正态分布9、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B.饼图C.条形图D.线型图答案: 饼图10、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B.饼图C.条形图D.线形图答案 : 散点图第三章1、下列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答案 :A2、现有数据3,3,1,5,13,12,11,9,7的中位数是()A.3B.11D.7答案 :D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学》考试试题(B卷):2015年7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什么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并举例说明。
2、统计术语“原始分”与“标准分”的转换关系是什么?请说明在评价学生的
各科成绩时需要对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怎样的统计处理?
3、相关分析有哪几种类型?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用?
4、什么是相关样本?对两个相关的总体进行差异显著性有哪些检验的方法和主要类型?
5、某研究者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对象为100人,请设计一个求总体平
均数95%的区间估计与99%区间估计的方案,并说明这两个区间估计范围的大小与可靠性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计算题:(1、2题每题8分,第3、4题每题12分,第5题10分,共50分)
1、某大学录取率为40%,求20个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中有10人被录取的概率。
2、假定某校学生的某项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现从该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82,81,76,79,85,82,79,80,90,80,求该校某项测验成绩总体平均数μ的95%的区间估计。
3、某学科进行统一考试,现分别从A校和B校中各随机抽取12人的统考成绩如下,问从总体上说两校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A校:80,81,75,82,78,85,82,79,80,90,88,92
B校:70,80,72,72,85,71,78,85,90,75,70,72
4、10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员高等数学成绩与婚姻状况(1为已婚,0为未婚)如下表所示,问高等数学成绩与婚姻状况相关如何?就总体而言,高等数学成绩与婚姻状况是否相关?
高等数学绩72 81 64 93 67 70 78 83 79 71
婚姻状况 1 0 0 0 0 1 0 1 1 1
5、某校规定教师给学生成绩评定,其优秀、良好、中等、差的比率是1:4:4:1,
张老师对某班55名学生成绩评定如下:优秀6人,良好28人,中等19人,差2人,问张老师给学生成绩的评定是否符合学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