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实验一
资料嵌入式UART串行数据通信实验1(查询方式)c语言代码
UART串行数据通信实验1(查询方式)0实验内容0通过串口0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字符串,如“Hello EasyARM2131!”,然后返回上位机显示。
0实验步骤0①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lpc2131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DataRet_C。
0②在user 组中的main.c 中编写主程序代码,在项目中的config.h 文件中加入#include <stdio.h>。
0③选用DebugInRam生成目标,然后编译连接工程。
0④将EasyARM2131开发板上的JP6跳线分别选择TxD0和RxD0端时,方可进行UART0通信实验。
0⑤使用串口延长线把LPC2131教学实验开发平台的CZ2(UART0)与PC机的COM1 连接。
PC 机运行EasyARM 软件,设置串口为COM1,波特率为115200,然后选择【设置】->【发送数据】,在弹出的发送数据窗口中点击“高级”即可打开接收窗口。
0⑥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进行JTAG仿真调试。
0⑦全速运行程序,在PC 机上的EasyARM软件发送如“Hello EasyARM2131!”字样的字符串,EasyARM2131开发板接收到数据后,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回发给PC机。
0实验参考程序0程序清单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UART查询实验参考程序0#include “config.h”0#define UART_BPS 115200 //串口通信波特率0/****************************************************************************0* 名称:DelayNS()0* 功能:长软件延时0* 入口参数:dly 延时参数,值越大,延时越久0* 出口参数:无0****************************************************************************/0void DelayNS(uint32 dly)0{ 0uint32 i;0for(; dly>0; dly--) 0for(i=0; i<5000; i++);0}0/*********************************************************************************0**函数名称:UART0_Init()0**函数功能:串口初始化,设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0**入口参数:无0**出口参数:无0*********************************************************************************/0void UART0_Init(void)0{0uint16 Fdiv;0U0LCR = 0x83; //DLAB = 1,允许设置波特率0Fdiv = ( Fpclk / 16 ) / UART_BPS; //设置波特率0U0DLM = Fdiv / 256;0U0DLL = Fdiv % 256;0U0LCR = 0x03;0}0/*********************************************************************************0**函数名称:UART0_GetByte()0**函数功能:从串口接收1字节数据,使用查询方式接收0**入口参数:无0**出口参数:接收到的数据0**********************************************************************/0uint8 UART0_GetByte(void)0{0uint8 rcv_dat;0while((U0LSR % 0x01) == 0); //等待接收标志置位0rcv_dat = U0RBR;0return (rcv_dat);0}0/*********************************************************************************0**函数名称:UART0_GetStr()0**函数功能:从串口接收0**入口参数:s 指向接收数据数组的指针0n 接收的个数0**出口参数:无0**********************************************************************/0void UART0_GetS tr(uint8 *s, uint32 n)0{0for( ; n > 0; n-- )0*s++ = UART0_GetByte();0}0/*********************************************************************************0**函数名称:UART0_SendByte()0**函数功能:向串口发送字节数据0**入口参数:dat 要发送的数据0**出口参数:无0**********************************************************************/0void UART0_SendByte(uint8 dat)0{0U0THR = dat; //写入数据0while((U0LSR & 0x40 ) == 0); //等待数据发送完毕0}0/*********************************************************************************0**函数名称:UART0_SendStr()0**函数功能:向串口发送一字符串0**入口参数:str 要发送的字符串的指针0**出口参数:无0**********************************************************************/0void UART0_SendStr(uint8 const *str)0{0while(1)0{0if( *str == …\0‟ )0break; //遇到结束符,退出0UART0_SendByte(*str++); //发送数据0}0}0/****************************************************************************0* 名称:main()0* 功能:从串口UART0接收字符串“Hello EasyARM2131!”,并发送回上位机显示0* 说明:需要PC串口显示终端软件,如EasyARM.exe。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2.了解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al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stp的基本配置步骤;3.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步骤。
二、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的任务要求,参考实验指导材料,完成实验,输入操作命令,观察输出结果,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2.在两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开启STP,避免环路的出现,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两台交换机分别划分两个valn:vlan10、vlan20,要求同vlan能够跨越交换机互通,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
三、实验原理:1.ST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定义:STP(Spanning-Tree Protocol),中文称生成树协议作用是能够发现并自动消除冗余网络拓扑中的环路。
它由规范IEEE 802.1D 规定,是指通过生成树的算法,暂时切断所有冗余的连接,使网络拓扑生成一个树的结构,消除网络循环,即保证从树的一点到其它任何一点只有一条路径。
STP 使用一种称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它携带一些必要的信息在整个网络中进行多目广播,通过BPDUs的信息,完成生成树。
基本原理:①所有连接的网桥通过多播发送BPDUs,通告自己的网桥ID,找到具有最低网桥ID 网桥,并选举这个网桥为根网桥(Root),即“树干”;②计算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开销(cost),选择与根网桥连接的具有最低开销的端口为根端口(root port );③选择其他网桥到根网桥具有最低路径开销的端口为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该网桥为指定网桥(designated bridge ),其他与根网桥相连的端口为非指定端口(Nondesignated port);④设置根端口、指定端口转发数据(forwarding) ,非指定端口阻塞(blocking) 。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常用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二、实验器材1.一台个人电脑;2.路由器;3.交换机;4.网线。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实验在实验室里,搭建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将一台个人电脑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连接到互联网。
再连接一个交换机,将多台电脑连接到该交换机上。
通过该拓扑结构,实现多台电脑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换。
2.数据通信实验在搭建好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下,通过两台电脑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实验。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连通性,并观察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
3.网络协议实验通过 Wireshark 软件,抓包分析网络数据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 TCP/IP、HTTP、FTP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1.搭建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验要求,将个人电脑连接到路由器上,并通过交换机将多台电脑连接到该交换机上。
2.进行数据通信实验在两台电脑上分别打开命令行窗口,使用ping命令进行相互通信测试。
观察通信情况,记录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
3.进行网络协议实验在两台电脑上安装 Wireshark 软件,并打开抓包分析功能。
进行数据通信测试,并观察抓包结果。
分析抓包结果,了解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成功,多台电脑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并与互联网连接良好。
2.数据通信实验结果良好,延迟较低,丢包率较低。
3. 使用 Wireshark 软件抓包分析结果显示,数据通信过程中使用了TCP/IP、HTTP等协议,并且这些协议都能够正常工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了解了常用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通过实验,我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了数据通信实验和网络协议实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常见协议的使用;3.通过实验建立和配置局域网,实现局域网内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4.学习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
二、实验内容1.实验环境配置搭建实验环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1)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2)通过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1)基于TC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文件传输;(2)基于UD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消息传递。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1)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2)通过调整局域网网络设备的参数,优化网络性能。
三、实验步骤1.实验环境搭建按照实验要求,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配置好基本网络参数。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首先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确保每台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然后将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基于TC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文件传输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文件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文件内容并保存。
通过文件传输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接着,基于UD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消息传递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消息传递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发送消息;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消息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消息内容并显示。
通过消息传递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数据通信hcia实验手册
数据通信hcia实验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据通信HCIA实验手册一、实验介绍数据通信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通信能够实现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和交流。
本实验手册主要针对华为认证HCIA数据通信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搭建在进行数据通信实验前,首先需要搭建实验环境,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确保实验中所需的设备能够正常通信和互相连接。
2. 搭建数据通信网络在搭建好实验环境后,开始进行数据通信网络的搭建。
通过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建立网络拓扑图并完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3.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搭建好网络后,需要进行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配置。
通过在路由器和设备上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实现设备之间的正确通信。
4. 进行数据通信测试完成网络搭建和IP配置后,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测试。
通过ping命令测试设备之间的连通性,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5. 数据包分析在完成数据通信测试后,可以进行数据包分析。
通过抓包工具捕获数据包,分析数据包的格式和内容,了解数据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机制。
6. 实验总结完成所有实验内容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总结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数据通信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三、实验要求1.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
3. 学员需按照实验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实验目标通过数据通信HCIA实验,学员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熟练搭建数据通信网络并配置网络设备。
2. 熟练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实现设备之间的正确通信。
3. 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测试,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4. 能够使用抓包工具进行数据包分析,了解数据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机制。
5. 能够对数据通信技术进行总结和深入探讨,提出改进建议。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浙江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完成数据通信方面的实习。
实习
主要以实验室为实习基础,在实习期间,对公司正在开发的局域网数据通
信系统做详细研究,完成实验室里针对数据通信的网络实验,实验以实现
简单的UDP通信和TCP报文序列发送为主要实验内容,实习周期为两个月,时间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3月1日。
二、实习内容
1.实验室整体设备介绍:
实验室内的设备包括两台计算机、一台网络打印机、一台网络路由器、一台数据交换机、一台服务器以及一个集线器,所有设备均是该实验室的
主要设备。
2.硬件设备以及实验环境介绍:
实验期间,依据实验室要求,将两台电脑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Ubuntu)、网络调试软件(Wireshark)和网络虚拟机(Virtualbox),以及其它必要的软件;同时,将网络路由器和数据交换机进行了IP地址
划分和设置,并且连接计算机,最终形成了实验环境。
3.所做实验项目介绍:
(1)UDP数据通信实验:通过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机,实现两台计算
机之间的UDP数据通信,即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最终实现数据在发送
方和接收方的传输。
通信数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如何有效地分析这些数据,挖掘其中的价值,对于提升通信网络的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学习通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并对实际通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二、实验目的1. 熟悉通信数据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掌握通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数据挖掘等。
3. 学会使用常用的通信数据分析工具,如Python、R等。
4.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通信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采集2. 数据预处理3. 特征提取4. 数据挖掘5. 实际案例分析四、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本次实验采用某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数据,数据包括用户ID、时间戳、通信流量、通信时长、网络类型等字段。
2. 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修正错误数据。
(2)数据转换:将时间戳转换为日期格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3. 特征提取(1)时间特征:提取用户活跃时间段、通信密集时间段等。
(2)流量特征:计算用户平均通信流量、峰值流量等。
(3)时长特征:计算用户平均通信时长、峰值时长等。
(4)网络特征:统计不同网络类型的用户占比、通信成功率等。
4. 数据挖掘(1)关联规则挖掘:分析用户在特定时间段、特定网络类型下的通信行为,挖掘用户行为规律。
(2)聚类分析:根据用户特征,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群体,分析不同群体的通信行为差异。
(3)分类预测:预测用户未来通信行为,为运营商提供决策依据。
5. 实际案例分析以某运营商为例,分析其通信数据,挖掘用户行为规律,优化网络资源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用户活跃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7点到10点,峰值流量出现在晚上9点。
2. 高流量用户主要集中在网络覆盖较好的区域,低流量用户则分布在网络覆盖较差的区域。
3. 不同网络类型的用户占比:4G用户占比最高,其次是3G用户,2G用户占比最低。
数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和通信线路实现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过程。
而数据通信原理实验则是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向学生展示数据通信的工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通信原理的理解,掌握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学习使用数据通信设备和工具。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涉及到的设备和工具包括:计算机、数据通信软件、调制解调器、串行通信线路、传感器、数字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确保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软件的正常运行;b. 配置调制解调器和串行通信线路的连接。
2. 设计数据通信系统:a.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并选择相应的调制解调器和通信线路;b. 设计数据通信系统的参数设置,如波特率、数据位数、校验位等。
3. 连接实验设备:a. 将传感器与数据通信系统的输入接口连接;b. 将数据通信系统的输出接口连接到计算机。
4. 实验操作:a. 启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软件;b. 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模拟传感器的信号输入;c. 观察数据通信软件的接收数据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d.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通信系统的输入信号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经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后,通过串行通信线路传输给计算机。
2. 数据通信软件可以实时接收并解码串行通信线路传输的数据,将原始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
3. 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实时数据传输至关重要,合理配置波特率、数据位数和校验位等参数,能够提高通信质量和减少误码率。
结论与建议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据通信原理和系统的工作过程。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数据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数据传输具有重要影响。
IP数据通信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的初始配置;2.掌握交换机的网络设置;实验原理略实验步骤图1-1在实际中,配置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现场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进行配置;另外一种是对二层交换机的vlan设置IP地址,从而可以实现远程IP登录管理。
练习一:交换机的管理按图1-1配置PC1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通过Console控制口对交换机Switch1进行配置,使得PC机能够远程telnet登录到交换机上。
1. Switch1的配置Swtich> enable #进入特权视图#先清空以前的配置Switch#erase startup-config #在提示行中直接回车即可#重新启动交换机Switch#reload练习二: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图1-21.按图1-2拓扑图连线2.在Switch1的配置3.在Switch2的配置4.查看聚合信息(1)执行ping操作,测试连通性,产生数据包。
Switch1#测试结果:交换机Switch1与Switch2是连通的。
Switch1#show interface fa0/1 Switch1#show interface vlan 1Switch2#show interface fa0/1 Switch2#show interface vlan 1实验二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在交换机上创建/删除VLAN的方法;2掌握VLAN接口配置的方法;3了解并掌握交换机VLAN的性质。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内容1 通过VLAN的配置进行信息隔离;2 测试属于同一个VLAN的机器可以连通,不同VLAN的机器在第二层不能连通。
实验原理以太网交换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是VLAN(Virtual Local Network,虚拟局域网),它使用交换机将工作站和服务器聚集在逻辑概念的组中,既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置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
SPI总线数据通信实验
1. 内部逻辑结构图
2. 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极性
SPI_CR1.LSBFIRST=0 的时序
3. 数据帧格式
根据 SPI_CR1.LSBFIRST 位,输出数据位时可以 MSB 在先也可以 LSB 在先。 根据 SPI_CR1.DFF 位,每个数据帧可以是 8 位或 16 位。所以选择的数据帧格式 对发送或者接受都有效。
Transfer_procedure();
/* Check the corectness of written dada */
TransferStatus = Buffercmp(SPI1_Buffer_Rx, SPI1_Buffer_Tx, BufferSize);
进行读写操作,此时串口会输出读到 FLASH ID 值。 2) 如果读到 ID 值正确,说明 FLASH 在位。FLASH 准备好后,先通过按钮"上"
键,将由 SPI2 接口把提前设置好的字符串“const u8 TEXT_Buffer[]={神 舟 II 号 SPI 读写访问程序}”中的数据写到 FALSH W25X16 中;然后,通过 “下”键的检测,将写到 W25X16 的字符串读取出来,并在串口显示出来。 3) 上电后,读取 FLASH 的 ID 号,作为在位判断,如果不在位,则循环打印“当 读到的 ID 为 0xxxx:期望值的 ID 为 0XEF14,请检查硬件连接!”等。否则 准备好,并提示写 FLASH 或是读 FLASH 操作。
7) SPI Tx CRC寄存器(SPI_TXCRCR)
8) SPI_I2S配置寄存器(SPI_I2S_CFGR)
9) SPI_I2S预分频寄存器(SPI_I2SPR)
六、参考程序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43页)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43页)《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网线的制作 (1)实验四 HW-RouteSim仿真实验 (4)实验六对等网的设立 (11)实验九配置Windows 2000 DNS 服务器 (17)实验十一 Internet连接 (20)实验十二 FTP服务的应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 (26)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在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与测试非常重要。
对于小型网络而言,跳线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计算机;对于大中型网络而言,跳线既连接着信息插座与计算机,也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跳线设备或跳线板。
总之,跳线的制作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员一定要学会的入门级手艺。
一、实验目的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2、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RJ-45压线钳2、双绞线剥线器3、RJ-45接头4、双绞线5、网线测试仪三、双绞线制作标准目前在10BaseT、100BaseT以及1000BaseT网络中,最常使用的布线标准有两个,即EIA/TIA568A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A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如下表所示:表1 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线序表一条网线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通线(Straight Cable),直通线一般均采用EIA/TIA568B标准,通常只适用于计算机到集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或连接两台集12线设备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lble),采用EIA/TIA568A标准。
四、制作方法及步骤(一)直通线的制作:步骤1: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
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数据通信综合实验报告--ACL、Nat、DHCP配置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八网络配置综合设计班级:xxxxxxxx学号:xxxxxx姓名:xxxxx案例3一公司总部与分部公网互联一、目标1、熟悉VLAN规和VLAN间路由2、熟悉路由的配置(rip或其他的路由都可以)。
3、熟悉acl配置4、熟悉NAT配置5、ip地址划分与拓扑结构设计二、场景1、某公司总部为一栋三层大楼,如图1所示,每层节点数量如图所示。
1 楼由人力资源部门占用,2 楼由 IT 部门占用,3 楼由销售部门占用。
所有部门必须能相互通信,但是同时又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网络。
给定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X.0/24,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子网(其中X为个人的学号序号)。
图1 公司总部2、该公司有一个分支机构离公司总部不远,该分支机构为一个二层小楼如图2所示,1 楼由研发部门占用,2 楼由行政部门占用,所有部门必须能相互通信,但是同时又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网络。
给定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X+1.0/24,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子网(其中X为个人的学号序号)。
图2 分支机构3、公司内部无网络设备,全部设备需新采购,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专网相连,但都能访问公网,你是网络管理员,必须设计公司总部、分支机构与公网三者之间的联网方案,以便为所有公司员工提供高速的内部网络和INTERNET服务。
三、步骤第 1 步: 设计拓扑。
图3 网络拓扑图设计第 2 步: 制定 VLAN 方案。
a. 为所有部门设计 VLAN 的名称和编号。
b. 包括一个管理 VLAN,可以命名为“管理”或“本征”,根据您的选择编号。
c. 使用 IPv4作为你的 LAN 编址方案,也必须使用 VLSM。
d. IP地址与VLAN分配,以下为示例表格。
地址表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1)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2)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3)VLAN与端口分配(交换机4)第 3 步: 设计一个图来展示你的 VLAN 设计和地址方案。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玻尔兹曼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玻尔兹曼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在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中,玻尔兹曼常常被用来解释信号传输中的噪声与信息传输的关系。
玻尔兹曼常数是统计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常数,通常用符号k表示。
它描述了在热平衡时,系统的熵与其微观态数目的关系。
在数字通信中,玻尔兹曼常数被用来描述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其中噪声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噪声会使得信号的质量下降,影响信息的传输和解码。
通过实验可以测量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功率,进而计算出信噪比等重要性能指标。
玻尔兹曼常数在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号传输中的噪声与信息传输的关系。
通过实验测量信号的功率和噪声功率,可以计算出信噪比,进而评估信号传输的质量。
同时,玻尔兹曼常数还可以用来解释信号传输中的热噪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总的来说,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中的玻尔兹曼常数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噪声与信号传输的关系,为数字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实验中对玻尔兹曼常数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通信的原理和技术,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实验一利用 PT 软件分析共享式与交换式网 络数据传输过程
任务四利用PT软件分析共享式与交换式网络数据传输过程通过前面以太网的学习,标准以太网典型的组网是采用集线器构建的共享式以太网,而快速以太网典型的组网是采用交换机构建的交换式以太网。
利用PT 软件比较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在不同模式下的性能。
任务4.1 分析共享式以太网数据传输1、实训原理一个集线器只从一个端口接受电子信号,然后在所有其它端口重新生成(或重复)同一消息并发出。
只有消息目的地址中指定的主机才会处理该消息并响应发送方。
其他主机将忽略不是以它们为发送目的的消息。
以太网集线器的所有端口都连接到同一通道上发送和接收消息。
故所有端口均处在一个冲突域中,由于所有主机都必须共享该通道可用的带宽,因此集线器被称为带宽共享设备。
2、实训环境(1)packet tracer 5.3.3(2)集线器1台,计算机5台(3)直通线5根3、实训内容(1)搭建网络环境- 46 -(2)选中1台源主机和1台目标主机,分析数据的转发过程(3)选中2台源主机同时发送数据,分析转发过程4、实训步聚(1)使用直通线将PC与集线器互连,如下图2-13所示。
图2-13 共享式以太网(2)配置各PC的TCP/IP参数Static】,以PC1为例,单击“PC1”,选择【Desktop】|【IP Configuration】|“IP Address”设为:192.168.1.1,“Subnet Mask”设为:255.255.255.0。
如下图2-14所示,其他PC配置同PC1,地址依次为PC2(192.168.1.2)、PC2(192.168.1.3)、PC3(192.168.1.4)PC5(192.168.1.5)。
图2-14 配置主机的IP地址(3)PC1为源主机,PC3为目标主机,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观察数据经集线器转发的过程。
1)由实时模式切换至模拟模式,单击PT软件右下角的【Simulation】按钮,即可进入模拟模式,如下图2-15所示。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姓名:学号: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姓名:学号:实验一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掌握HDB3码的编译规则。
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双踪示波器连接线三、实验原理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各一块一台若干姓名:学号: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
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
当没有连续4个连0时与AMI编码规则相同。
当4个连0时最后一个0变为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
若该传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则还要将这4个连0的第一个0变为B,B的极性与A相同。
实验框图中编码过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理后,得到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得到HDB3编码波形。
同样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为1,0变为0即可。
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
传号A的识别方法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
实验框图中译码过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理,得到原始码元。
四、实验步骤姓名:学号: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分别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察编译码延时以及验证HDB3编译码规则。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256K归零码实验】。
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姓名:学号: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电脑,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线等。
实验过程:1. 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使用交换机和网络线将几台电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状拓扑结构。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和连接无误。
2. 实验二:IP地址配置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基本寻址方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给每台电脑分配一个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如192.168.1.1、192.168.1.2等,并通过子网掩码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
3. 实验三:路由器配置和静态路由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网。
首先,需要将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并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接下来,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用于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4. 实验四: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用于控制数据包流动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ACL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
通过配置ACL 的规则,可以限制某些子网对其他子网的访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实验五: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组织在一起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VLAN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配置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将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独立操作。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操作,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
每台电脑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配置ACL和VLAN,还实现了对不同子网的访问控制和隔离。
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并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
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本文库带来的有关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1通过近一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本人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
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总结。
1.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_移动(_分公司)一、公司概况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根据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_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_分公司(简称“_移动”)于1999年7月19日正式成立,负责中国移动通信网在_地区的网络建设、维护、发展与运营管理,经营范围为移动电话业务、移动数据业务以及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推出了多种话音增值业务和无线数据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客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150”、“158”和“159”。
公司下辖10个职能部门、11个生产部门、4个县市营业部,共有移动员工457人,平均年龄35岁。
20xx年7月,公司完成注资重组、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企业。
_移动通信始于1992年,至今已建成功能完善、质量优良、覆盖全区的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
到20xx年4月27日,全市移动通信网上通话客户总数已达159万户。
除提供移动电话话音通信业务外,先后推出了点对点短消息、移动手机支付、移动交费卡、移动彩铃、企信通等新业务,开辟了移动通信服务新领域,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方便了广大客户使用移动电话业务。
数据通信实验报告
数据通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地点小组成员行政班级实验 1: 信号频率分量实验目的:1) 熟悉 MatLab 环境2) 考察信号带宽(所含频率分量)对信号波形的影响实验任务:傅里叶级数指出,任何周期函数都可以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构成的无穷级数来表示。
对于常用于表示数字化数据的方波,相应的傅立叶级数的一种表示式可以写成?实验步骤:1) 设 f 为 1KHz,分别取 k 至 3、7、15、31、63、255、1023,观察波形的变化情况。
说明信号带宽、信号的频率分量组成、信号边沿的陡峭程度、叠加波形与方波的近似程度这几者的关系。
结果:随着N的取值逐渐增大,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相似度逐渐上升。
信号由基波,一次谐波,二次谐波,多次谐波组成。
当N的值较小时,信号波形的边缘较陡峭,随着N值逐渐增大,边缘陡峭降低,与原信号接近。
2) 去掉几个低次谐波,波形会发生什么变化?以 k 从 7 开始直到 31(即去掉基波、三次谐波和五次谐波),绘制波形并进行解释。
结果:由于去掉了基波,和低次谐波,信号波形明显产生失真情况,如下图所示。
原因是信号的能量主要是有基波携带的,所以去掉之后,产生失真。
实验结果:1.实验程序k=input('k=');y=0;a=1;while(a netclip [FIN, ACK] Seq=1 Ack=1 Win=20956 Len=07 2.440976 0 1 TCP netclip > http [ACK] Seq=1 Ack=2 Win=65276 Len=08 2.681051 0 35 TCP arepa-raft > http [SYN] Seq=0 Win=65535 Len=0 MSS=1460 SACK_PERM=19 2.692439 35 0 TCP http > arepa-raft [SYN, ACK] Seq=0 Ack=1 Win=65535 Len=0 MSS=146010 2.692467 0 35 TCP arepa-raft > http [ACK] Seq=1 Ack=1 Win=65535 Len=011 2.692533 0 3 TCP notify_srvr > http [RST, ACK] Seq=1 Ack=1 Win=0 Len=012 2.692561 0 1 TCP twsdss > http [RST, ACK] Seq=1 Ack=1 Win=0 Len=013 2.692581 0 1 TCP trusted-web > http [RST, ACK] Seq=1 Ack=1 Win=0 Len=0 释放连接过程200 OK (application/octet-stream)6477 8.270162 0 35 TCP arepa-raft > http [ACK] Seq=673 Ack=5925447 Win=65167 Len=06478 8.270236 0 35 TCP arepa-raft > http [FIN, ACK] Seq=673 Ack=5925447 Win=65167 Len=06479 8.280019 35 0 TCP http > arepa-raft [ACK] Seq=5925447 Ack=674 Win=64863 Len=0C)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丢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2.了解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al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stp的基本配置步骤;3.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步骤。
二、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的任务要求,参考实验指导材料,完成实验,输入操作命令,观察输出结果,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2.在两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开启STP,避免环路的出现,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两台交换机分别划分两个valn:vlan10、vlan20,要求同vlan能够跨越交换机互通,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
三实验原理1.交换机交换机具有地址学习,转发、过滤,避免环路这三和功能。
在冗余拓扑中,出现了环路。
环路会带来广播风暴,帧的重复复制,交换机MAC 地址表的不稳定这三个问题。
采用星型结构组建交换网络,从根本上防范物理环路的产生。
同时生成树协议能够发现并自动消除冗余网络拓扑中的环路。
2.交换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由规范IEEE 802.1D规定,是指通过生成树的算法,暂时切断所有冗余的连接,使网络拓扑生成一个树的结构,消除网络循环,即保证从树的一点到其它任何一点只有一条路径。
STP使用一种称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它携带一些必要的信息在整个网络中进行多目广播,通过BPDUs的信息,完成生成树。
生成树的过程:所有连接的网桥通过多播发送BPDUs,通告自己的网桥ID,找到具有最低网桥ID网桥,并选举这个网桥为根网桥,即“树干”;计算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开销,选择与根网桥连接的具有最低开销的端口为根端口;选择其他网桥到根网桥具有最低路径开销的端口为指定端口,该网桥为指定网桥,其他与根网桥相连的端口为非指定端口;设置根端口、指定端口转发数据,非指定端口阻塞。
生成树的运作:(1).选出一个根桥Root(root bridge)(2).在一个链路上选出指定端口DP(designated port)(3).在非根网桥上选出根端口RP(root port)(4).未成为指定端口或根端口的端口被阻塞,即阻隔端Blocked(blocked port)3.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
划分Vlan的主要作用是隔离广播域。
VLAN的工作:交换机接收报文时需要判断报文在哪个vlan中转发根据收到的报文属性判断:tag报文——按照tag中vid标识转发untag报文——按照接收端口所在vlan转发交换机发送报文时需要判断是否携带vid标记根据发送端口的vlan属性判断access端口——发送untag报文trunk端口——发送tag报文VLAN端口类型:Access Ports:一个Access ports只属于一个VLAN;Access端口发送不带标签的报文;缺省所有端口都包含在vlan1中,且都是Access portsTrunk ports:一个Trunk ports可以属于多个VLAN;Trunk ports通过发送带标签的报文来区别某一数据包属于哪一VLAN;标签遵守IEEE802.1q协议标准。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记录分析1、STP配置实验网络拓扑:实验步骤:(1)按照上图联好交换机和电脑,将电脑的网卡设置ip地址172.1.1.0/24网段(如172.1.1.3 255.255.255.0; 172.1.1.4 255.255.255.0), 用Ping检测网络是否可达?实验结果及分析:可以ping通,因为3928和2826间只有一条连线,不存在环路带来的广播风暴、帧的重复复制或交换机MAC 地址表的不稳定等问题。
(2)在两个交换机之间加一条冗余的网线,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是否可达(观测一分钟)。
实验结果及分析:加上一条冗余网线后,开始可以ping通,一段时间后出现了ping不同的情况,这是因为3928和2826之间加入冗余网线后出现了环路,因此,不能ping通。
(3)启动stp,3928:ZXR10(config)#spanning-tree enable2826:(cfg)#set stp enable在启动stp之后,观察网络是否可达并查看STP 信息3928ZXR10#show spanning-tree instance 02826#show stp instance实验结果及分析:3928:Interface Prio.NbrName Port ID Cost Sts Role Type Bound---------------------------------------------------------------------------fei_1/20 128.54 200000 Forward Designated p2p MSTPfei_1/22 128.56 200000 Forward Designated p2p MSTPfei_1/24 128.58 200000 Forward Designated p2p MSTP2826:Name Port ID Cost Sts Role Type Bound---------------------------------------------------------------------------fei_1/22 128.56 200000 Forward Designated p2p MSTPfei_1/24 128.58 200000 Forward Designated p2p MSTP 在设置完STP后发现网络可达,主要是由于STP协议可以实现指定的端口转发数据,和指定的端口阻塞数据,克服环路带来的影响。
(4)拔去原来位于交换机之间转发端口之间的网线,观察网络是否可达并再次查看STP信息实验结果及分析:刚开始ping不通,过一段时间可以ping通,原因是拔去转发端口之间的网线后的瞬间网络不可达,因为此时STP协议仍按照有环路运行,只剩下一个定义为阻塞的端口无法转发数据,造成了网络的不可达,但是一段时间后网络可达,因为此时只有一个端口,STP 会设置其为根端口,从而实现数据转发。
2、VLAN配置实验拓扑网络:实验步骤:配置2826和3928的Vlan2826和3928的10、11、12端口属于vlan10, 端口13、14属于vlan20,端口24属于Trunk端口,承载Vlan 10, Vlan20。
设置电脑为172.1.1.0/24网段3928:ZXR10(config)# vlan 10 启动vlan10ZXR10(config-vlan10)#switchport pvid fei_1/10ZXR10(config-vlan10)#switchport pvid fei_1/11ZXR10(config-vlan10)#switchport pvid fei_1/12 将fei_1/10、11、12端口设为vlan10的accessZXR10(config-vlan10)#exitZXR10(config)#interface fei_1/24 进入端口fei_1/24配置模式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fei_1/24端口为Trunk端口ZXR1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vlan 10 fei_1/24Trunk端口承载vlan10ZXR10(config-if)#exitZXR10(config)# vlan 20 启动vlan20ZXR10(config-vlan20)#switchport pvid fei_1/13ZXR10(config-vlan20)#switchport pvid fei_1/14 将fei_1/13、14端口设为vlan10的accessZXR10(config-vlan20)#exitZXR10(config)#interface fei_1/24 进入端口fei_1/24配置模式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fei_1/24端口为Trunk端口ZXR1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vlan 10 fei_1/24Trunk端口承载vlan20ZXR10(config-if)#exit2826:(cfg)#set vlan 10 enable 在交换机上启用Vlan 10(cfg)#set vlan 10 add port 10 untag(cfg)#set port 10 pvid 10 设置vlan10中的端口10(cfg)#set vlan 10 add port 11 untag(cfg)#set port 11 pvid 10 设置vlan10中的端口11(cfg)#set vlan 10 add port 12 untag(cfg)#set port 12 pvid 10 设置vlan10中的端口12(cfg)#set vlan 10 add port 24 tag 设置24端口为vlan40成员,转发带标签的帧(cfg)#set vlan 20 enable 在交换机上启用Vlan 20(cfg)#set vlan 20 add port 13 untag(cfg)#set port 13 pvid 20 设置vlan20中的端口13(cfg)#set vlan 20 add port 14 untag(cfg)#set port 14 pvid 20 设置vlan20中的端口14(cfg)#set vlan 20 add port 24 tag 设置24端口为vlan40成员,转发带标签的帧将pc接入到两台交换机上,验证实验结果。
看不同交换机的相同vlan是否通,不同交换机的不同vlan是否通。
依据Vlan理论判断配置是否正确,为什么?当互通性正确时再查看vlan信息,进一步验证配置结果。
实验结果及分析:接入PC后验证相同交换机的相同vlan可以ping通,而不同交换机的不同vlan不可以ping通。
根据vlan理论该设置是正确的,因为vlan的作用就是隔离广播域。
Vlan 信息如下:Dest Mask Gw Interface Owner pri metric 172.1.1.0 255.255.255.0 172.1.3.2 vlan20 rip 120 2172.1.2.0 255.255.255.0 172.1.2.144 vlan10 direct 0 0172.1.2.144 255.255.255.255 172.1.2.144 vlan10 address 0 0172.1.3.0 255.255.255.0 172.1.3.1 vlan20 direct 0 0172.1.3.1 255.255.255.255 172.1.3.1 vlan20 address 0 0VlanId : 10 Fid : 10 Priority: off VlanStatus: enabledVlanName: VlanMode: StaticTagged ports : 24 Untagged ports: 10-12Forbidden ports:VlanId : 11 Fid : 11 Priority: off VlanStatus: disabledVlanName: VlanMode: StaticTagged ports : Untagged ports: 10-11Forbidden ports:VlanId : 20 Fid : 20 Priority: off VlanStatus: enabledVlanName:VlanMode: Static Tagged ports : 24Untagged ports: 13-14 Forbidden ports:Total Vlans: 4ccc(cfg)#how vlan% Command not found (0x40000066)ccc(cfg)#THU JUL 01 02:53:51 2004 Port : 10 linkdownTHU JUL 01 02:53:57 2004 Port : 13 linkupTHU JUL 01 02:53:57 2004 MSTP:set port(13) in instance(0) state to DISCARDTHU JUL 01 02:54:11 2004 MSTP:set port(13) in instance(0) state to LEARNTHU JUL 01 02:54:26 2004 MSTP:set port(13) in instance(0) state to FORW ARD可见与要求的设置相同,配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