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强: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合集下载

学术、教育与人生——记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

学术、教育与人生——记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

学术、教育与人生——记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
曹东勃
【期刊名称】《决策与信息》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主页上,你可以极方便地进入教师主页,寻找到院长田国强教授的名字。

也许令你感到有些惊讶的是,页面上的个人经历、治学心得、学术论文、工作报告都如数家珍,且总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新。

田国强教授多次在不同场合这样强调:“我本人一直在从事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态度是诚信,最大程度地接近完全信息的制度环境,让我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学生都了解我的所思所想所为,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日常工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总页数】8页(P12-19)
【作者】曹东勃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3
【相关文献】
1.谱无悔人生树材料栋梁——记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田素贵教授 [J], 吕薇;宋琳
2.一位学术大师的学术人生——记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 [J], 董立平
3.生命之树常青学术之花常妍——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邓子基资深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祝活动记 [J], 本刊编辑部
4.执著学术理想终成学界楷模——记著名经济学家臧旭恒教授 [J], 李全
5.梶田教授二三事——记梶田隆章与上海师大的学术交往 [J], 翟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田国强教授谈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田国强教授谈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田国强教授谈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9年12月12日记者:史浩然陈米兰12月12日,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主题报告会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经济学院大楼605举行。

报告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平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主讲。

田国强教授指出这次报告会旨在通过介绍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谈谈自己关于一些经济学误区的看法,对各位学习、理解和研究现代经济学有所帮助。

具体内容整理如下: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不仅可以用来分析问题,解释经济现象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进行内在逻辑分析。

若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规律和原理,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的论断。

为了便于理解,印象深刻,容易记住,田教授认为用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一二三四五”之类口号式的排比句,来总结现代经济学中涉及行为假设、注意事项、制度安排、基本原理及分析步骤等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思想。

我觉得这些基本思想可用以下几个排比句来概括:“一个行为假设,二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以及五个分析步骤”。

一个行为假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学科都需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假设,将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社会科学往往需要研究人的行为,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假设。

两个注意事项的第一个注意事项是:要注意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行为假设都有其边界,不能盲目运用。

第二个注意事项是:经济学理论一般不能拿社会作实验,从而靠的是它的内在逻辑分析。

此点也非常重要,近些年来在国外非常流行的实验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手段来检验人的行为,检验人的行为假设是否理性,而很少通过实验检验理论。

其原因是,经济理论的结论很难拿社会做实验。

三个制度安排是:制度包括法规治理(governance)、激励机制(incentive mechanism)和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分别由政府、市场和社会来实施。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做行政、搞管理,考虑经济问题,想做好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的制度安排。

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来我校讲学

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来我校讲学

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教授来我校讲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Html/ShowNews.asp?ID=1995&ThisID=3&SortID=3初冬的严寒丝毫抵挡不住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火热激情。

2009年11月15日下午3点,文泉楼学术报告厅人头攒动,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提前进入会场,期待著名经济学家、美国A&M大学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带来的经济学盛宴——“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讲座由我校经济学院和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共同举办。

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副院长唐文进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田国强教授的学术成就,并代表全体师生表达了对田教授的热烈欢迎。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程霖教授,我校学科建设办主任邹进文教授,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宋清华教授以及许多我校经济学院和金融学院的青年教师都参加了讲座。

田教授首先对恩师林少宫教授的逝世表示深痛哀悼,并表达了对林老的深切缅怀之情。

林少宫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奠基者之一,生前曾任中国现代统计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顾问、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讲座进入正题后,田教授首先对目前我国经济学研究中两种颇为盛行的观点进行了评价,一种认为“将数学模型加进去就是好文章”,另一种则“全盘否定现代经济学的作用”,田教授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学理出发,指出了其不合理之处。

而后,田教授以“123456”对经济学的最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一个行为假设”,即利己性假设;“二个注意事项”,即要注意理论结论的边界条件和不能拿社会做经济实验的前提;“三个制度安排”,即法规治理、激励机制、社会规范;“四个基本原理”,即自由选择、约束条件、信息对称、激励相容;“五个分析步骤”,即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进行评估比较;“六个研究技巧”,即确定基准点、建立参照系、发展研究平台、提供分析工具、构建严谨分析模型、进行理论推断。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田国强,经济学家,2004年起出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

今天想给大家谈谈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让大家对其信息对称,消除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误会和误区,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学好和教好现代经济学。

在经济学领域,误区特别多,我经常听到和看到许多人对现代经济学及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批评。

但这方面的批评大多不太正确,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澄清将会误导人们对经济学的学习和指导作用,影响它在现实中的运用。

实际上,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原理、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威力是巨大的,不光可以用来研究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和人的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对经济问题和结果作出预测,也可用到其他许多社会学科和领域,甚至对做行政管理也特别有用,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事行政工作,效果显著。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这次讲座对现代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有所了解与收获。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人都谈过,像钱颖一、杨小凯、林毅夫、许成钢教授和我本人,当然每个人讲的侧重点不一样。

今年年初(编注:2009年),在《经济学茶座》上,有一篇文章记载了关于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一次讨论。

一些海内外知名学者和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包括《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都参与其中,我也参加了,对如何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于现代经济学,我觉得国内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第一种看法就是不顾中国的客观现实约束条件,盲目的崇拜现代经济理论,照搬模型进行改革,写文章以为把数学模型加进去就是好文章,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不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与经济制度环境所决定的约束条件和边界条件,将一个经济理论或模型泛用到中国现实问题,这样简单的套用,弄不好会出大问题;第二种看法更加错误,全盘否定现代经济学的作用,包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认为现代经济学是国外的东西,不合乎我国的国情,中国的问题需要用中国的方法来解决。

1.田国强: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1.田国强: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田国强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现代经济学一些最基本的思想与研究方法,可简单概括为:一个行为假设、二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五个分析步骤以及六个研究技巧。

这些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经济学,特别是掌握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经济学基本思想研究方法一、引言2005年2月,笔者在《经济研究》发表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文,介绍了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该文发表至今,已近五年。

这几年,笔者对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又有了若干新的思考和心得体会,形成此文,希望对人们学习、理解、研究及应用现代经济学有所帮助,并且也希望有利于消除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误会和误区。

经济学领域的误区特别多,笔者经常听到和看到许多人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批评。

但这些批评往往不正确,如果不予以澄清,将会误导人们对经济学的学习和掌握,进而影响经济学理论对于社会经济实践指导作用的正确发挥。

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经济思想、原理、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威力是巨大的,不仅可用于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和人的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能根据成因进行内在逻辑分析,从而得出内在逻辑结论,如对经济走势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其实,隔行不隔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任何一个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都是相通的,可用到其他许多社会学科和领域,如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甚至对做具体行政管理工作也特别有用。

关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人都讨论过,如杨小凯(2000)、林毅夫(2001)、*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美国德州A&M大学,邮政编码:200433,电子邮箱:gtian@,gtian@。

*本文根据作者给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体学员的讲座整理而成,感谢陈旭东和刘伟在成稿过程所提供的帮助。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的还原论出发点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的还原论出发点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的还原论出发点——评田国强的经济学方法论(一)人类科学史证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不证自明(所谓“不证自明”就是已被人类长期实践所证明、不可证伪因而不需要再证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只有西方现代经济学,才公然主张以假设为逻辑起点。

这说明,西方现代经济学无法像其他科学一样以不证自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之所以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混淆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其他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使其无法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本质作合理抽象、真正找到与其他科学公理等价的经济学公理。

田国强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①与《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②中,通过他的“一个行为假设,二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五个分析步骤”展开了在他看来所有现代经济学“基本相同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本人认为,田国强的经济学“基本相同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是对西方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经典概括,对其分析研究有利于深入解剖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准确定位西方现代经济学范式,理清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差别,吸收西方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合理因素以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养料,确立中国经济学范式的逻辑与历史的必然性。

科学的经济学不能以假设为出发点田国强:“1、一个行为假设一个行为假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学科都需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假设,将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

”“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

”③人类科学史证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不证自明(所谓“不证自明”就是已被人类长期实践所证明、不可证伪因而不需要再证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只有西方现代经济学,才公然主张以假设为逻辑起点。

这说明,西方现代经济学无法像其他科学一样以不证自明的公理为逻辑起点。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之所以西方现代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的公理是什么,是因为西方现代经济学混淆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其他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使其无法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本质作合理抽象、真正找到与其他科学公理等价的经济学公理。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

田国强 -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近些年来,不时看到有人从研究方法到结论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否认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

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往往只给出了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假设条件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数据做依据,又不引用基本的经济理论,随随便便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所谓“自己创新的观点”的作用无限放大。

另外,我们还不时听到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自己或某人的理论对现代经济学造成了冲击,他们往往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来否定现代经济学。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以及学生。

不少人还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能用来研究规范市场制度安排下的经济问题,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以及它的分析框架和适应范围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用现代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经济及其转型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西方经济学” 一直是“现代经济学” 最流行的代名词。

许多人直观地认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仅适用于“西方” 社会,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东方”经济学,甚至“中国特色” 的经济学。

持有这些观点和说法的学者中还有一些著名的“海龟” 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使得他们的观点更具有误导性。

笔者认为,其实是这些人对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知道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这些观点和说法误导了不少人,特别是对现代经济学还不太了解的人。

并且,由于相对其他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社会更休戚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讨论清楚。

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市场制度,而大多外文教科书的作者和读者对象都生活在市场经济制度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中,这些教科书一般也不讨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另外,由于现代经济学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理论,许多理论似乎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不少理论还用到了高深的数学,这些让不少人感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难以把握,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误解或畏惧。

1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概述

1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概述
有限理性假设
理性假设
经济人
重点理解



经济人假设是符合实际的,既使与现实有偏离, 也比假设人是无私的更合理。 人是理性的是指人或企业在约束条件下争取自 身利益最大化,是比经济人假设更接近现实的 一种假设。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要受主观条件约束,不是对理性行为的否定而 是发展。
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 与研究方法
—— 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与争论
1
田国强一文的基本内容解读 对田国强论文的批判
本讲 主要 内容
4
2
3
概念框架
方法和程序
田国强一文的基本内容解读
田国强一文的基本内容



掌握基本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注意要点 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的作用
对所采用的经济 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 的结论,从而判断是 否能给出改进办法。
评估比较
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 出评估比较 。
最优的一个评估标准——效率
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的平等配置
帕累托最优,在现 有资源约束条件下, 不存在改进的余地。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但不否定它成为一种 标准。或至少可以分 析一种制度安排是否 存在着“帕累托改 进”。
界定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的组成
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信息结构等。

经济环境界定的两个层次

描述经济环境 刻画经济环境
对经济环境的刻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理论。如后例


例1对环境的刻画不同对经济周期的观点和认识不同

关于经济学的技术与方法

关于经济学的技术与方法

田国强就经济学方法、教育改革与中国经济改革答网友问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编辑部:谢谢你们11月24日送来的收集筛选网友访谈问题。

当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经济学中的研究方法、学科建设、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育改革,以及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也是众多学子关心的问题。

尽管问题不少,但我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对学生重视学习,消除可能的误解和误导,也许会有好处,所以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整个访谈有近2.5万字,尽我的能力对所有的问题作了较详细地回答,就怕写简单了被网友,特别是学子误解。

尽管如此,由于我即将回上海财大,手头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对不少问题,还是没有太多时间仔细推敲,详尽回答,特表抱歉。

今后有时间在其他场合再做详尽回答。

顺颂编安!田国强20005年11月28日。

关于经济学的技术与方法monkeyisme:我想请问田老师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问题: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不是可以看成效用函数的一个等值线?能否从效用函数的性质推出无差异曲线的凸性?答:你的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只要效用函数存在,任何效用函数的一个等值线都可以决定消费者的一个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凸的当且仅当效用函数是准凹的(quasi-concave)。

当效用函数是严格准凹时,无差异曲线是严格凸的。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有很强的经济和几何含义。

严格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边际替代率递减,也意味着人们需要消费的多元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都满足这一假设。

它同时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

对一个经济术语,要尽可能从经济、几何及数学三个方面去理解它。

顺便指出,边际替代率递减可以用来解释心理学中关于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假设:适应性和反差性。

我现在正在与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生杨立岩合作研究人们的幸福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建立了经济模型,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结果。

andynfan:请问经济学中的离散模型主要分布在那些方面?跟连续性的模型相比,这种模型的优势是什么呢?组合优化方面呢?答:经济学中的离散模型几乎分布在所有的经济学领域,只要它涉及到不确定性和时间区段,如宏观经济模型、时间序列计量模型、金融模型、增长模型等。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汇报人:日期:•导言•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微观经济学目录•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策经济学导言01以个体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包括需求、供给、价格、市场、竞争等。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整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

以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和政策效应,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03经济学研究什么0201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得出客观结论。

实证分析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研究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从而得出主观结论。

规范分析运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动态变化。

数学建模通过对特定经济现象或政策的深入研究,解释其产生、发展和影响。

案例研究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价格和交易量。

供需原理效率原理竞争原理稳定原理资源应被分配到最能创造价值的领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发展。

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带来的损失。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02经济学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01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理性人假设,即人们会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假设是建立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和预测经济现象。

稀缺性假设02另一个经济学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假设,即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需求是无限的。

这一假设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对资源进行配置和生产决策,以及如何权衡取舍。

完全竞争假设03完全竞争假设认为市场应具备完全竞争的条件,即市场上卖方和买方的数量都很多,每个个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假设为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供需模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用于分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

该模型认为,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并会产生均衡状态。

田国强哈耶克对赫维茨经济思想的影响及二者异同《文汇报》

田国强哈耶克对赫维茨经济思想的影响及二者异同《文汇报》

田国强:哈耶克对赫维茨经济思想的影响及二者异同(《文汇报》)发布日期:2017-06-09哈耶克对赫维茨经济思想的影响及二者异同来源:《文汇报》2017.6.9 文汇学人版面作者:田国强学生时期的田国强与赫维茨的合影赫维茨曾言,观点看似差别很大的经济学家常常在许多方面拥有共识。

赫维茨与哈耶克的经济思想有很多共同点,如对分散信息、有限理性等的确认,对经济自由选择、市场机制、分散决策的偏爱,政府主要的作用是维护和服务等。

不过,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方法论上,二人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2017年是机制设计理论奠基人赫维茨的百年诞辰。

赫维茨开创的机制设计理论对现代经济学几乎所有领域的发展都有深远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与之紧密相关的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最优合约理论、拍卖理论和市场设计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极为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诞生了20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并且近些年来获奖密度越来越高,10年中居然有5年的诺奖都与之相关。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个体自利性这两大无处不在的最大客观现实约束,旨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机制设计理论有着广泛应用。

2016年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的两位获得者钱颖一和许成钢,就是通过运用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做出贡献而获奖的。

在赫维茨的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影响不容忽视,那就是同样作为20世纪最伟大经济学思想家的哈耶克。

哈耶克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及现实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也影响重大,特别是对经济转型国家及其改革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现实指导作用。

有评价称20世纪是哈耶克的世纪,21世纪可能是熊彼特的世纪。

的确,前者对于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效率优势的揭示,已为后世转型经济国家的实践所验证,而后者对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中核心地位的揭示,则更加指引着当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

哈耶克的一生中有两次影响深远的论战: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与凯恩斯关于货币理论的论战,另一个论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兰格、勒纳之间关于计划经济可能性的大论战,被称为社会主义大论战。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时间序列模型
利用多个截面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个体之间经济行为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模型
案例研究与实地调查
针对某一具体经济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解决方案等。
案例研究
深入实际,采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了解经济现象的实际情况,为经济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实地调查
Hale Waihona Puke 04田国强教授的研究成果与贡献
田国强教授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包括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
田国强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经济增长与发展、劳动与人力资本、企业治理与制度等。
研究成果概述
田国强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
田国强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3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目录
contents
引言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田国强教授的研究成果与贡献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与贡献结论
01
引言
田国强教授现为*中文大学副校长、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等职位,在经济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
田国强教授简介
田国强教授在研究现代经济学的过程中,深入探讨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以期为经济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为精确和有力的支持。
Milton Friedman
1
这些成果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2
3
这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为后来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着作奖获得者田国强教授简介

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着作奖获得者田国强教授简介

田国强教授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高端学术访谈互动实录时间:2015年11月8日下午2:30-3:45地点:浙江财经大学学术中心一楼第二报告厅主持人:李井奎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事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地邀请到第十六届孙冶方经济学科学奖著作奖的获得者田国强教授,就他的这部获奖著作与我们进行交流。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田国强教授获得这一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表示祝贺!田国强教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华中科技大学取得数学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87年获得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机制设计理论之父”赫维茨教授,之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任教,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取得该校经济系终身正教授,还担任过1991年至1992年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田国强教授在机制设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数理经济学方面卓有建树,在1990年至2000年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论文发表和引用排行榜中,田国强教授分列华人经济学家第四位和第六位,被华尔街电讯评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济学之一。

2004年,田国强教授回国担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在上海财经大学创导“经济学创新平台”试点,在经济学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一项目随后也作为在“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外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的首创,成为了首批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推广到全国数十所高校。

而他发起组织的“教育部全国高校高级经济学师资培训班”项目,更是推动了全国各地区高校经济学师资质量的提升,我们浙江财经大学也是受益者之一。

我本人,也曾受益于这一项目。

学期结束,我写信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向田老师汇报,田老师写来了一封长信,其中的两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国家需要人才,我辈责无旁贷!今天,在这里,我再次代全国受益于这个师资培训项目的高校老师和同学们向田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今天我们对田国强教授的访谈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田老师个人的演讲、主持人提问和现场提问。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2023-10-29contents •引言•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前沿问题•总结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现代经济学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核心学科。

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本课程应运而生。

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课程背景与意义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本课程将涵盖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分析工具以及应用实例等多个方面。

具体包括:经济学基本概念、供求分析、市场结构、资源配置与利用、经济增长与稳定、政策效应分析等内容。

结构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将涵盖一个模块的内容。

学生需要在课前预习相关资料,课后完成作业和小组讨论等任务。

学期末将进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02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资源配置的学问。

它主要探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以实现人类的目标。

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欲望、选择、行为以及资源配置的效果。

它涵盖了个人的消费行为、企业的生产与投资决策、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国际经济互动等广泛的领域。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均衡问题。

其分析框架主要包括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与竞争均衡、消费者行为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等基本理论。

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就业率等)的变化以及政府如何运用政策工具来影响这些变化。

其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失业、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等基本理论。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_上_田国强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_上_田国强

当代中国学术:探赜与平议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田国强摘 要 改革开放以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目标的逐渐确立,现代经济学在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显学,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然而,学术界和思想界对于现代经济学及其意识形态性还存有不少认识误区,亟待厘清。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和阐述了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包括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及其视野下的市场制度,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假设与要点,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理解现代经济学等内容。

现代经济学由假设、约束条件、分析框架和模型以及若干结论(解释和/或预测)组成,其中一个核心假设是利己性假设,这些结论从假设、约束条件和分析框架及模型中严格导出,因而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方法。

现代经济学提供两类理论,一是提供基准点、参照系及明道的基准经济理论,二是提供更贴近现实的实用经济理论,两者相为促进,并且均可用于内在逻辑的推断和预测。

市场经济孕育了经济理论,又得益于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个成熟的现代市场制度和好的治理只有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互动互促的综合治理框架下才能运作有效。

因此,唯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及其视野之下的市场制度,才能有利于推进中国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真正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长治久安的包容性制度。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的本质 现代市场制度 核心假设和关键要点 国家治理作者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6)07-0005-15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资源稀缺和个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决策的社会科学,通过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及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个体和社会选择问题,建立在对选择问题的系统探索上。

具体说来,它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含个人、家庭、企事业、团体、政府、国家)如何对有限资源进行最佳权衡取舍的学科。

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提前布局

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提前布局

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提前布局,破解中国经济隐忧《解放日报》2010年2月13日新财经周刊·学界记者:唐烨进入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全面回升,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还不是非常强劲,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成本和潜在风险犹存,中国的经济复苏基础并不是十分坚实。

而2008年以来实施的我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对于短期内扩大内需、确保增长的效果显著,但是也让一些本来就已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为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回升中的隐忧归结为“四多、三少、一强”。

“一是投资的贡献多,消费的贡献少;二是政府的投资多,民间的投资少;三是刺激型消费多,内生型消费少;四是货币供应量多,通胀预期增强。

”如何破解这些经济中的隐忧,田国强一一作出回答。

如何提高消费贡献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只有4%,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3%,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6%。

而2007年消费、投资、出口对GDP 的贡献率是4%、4%、2%、2008年为4.6%、4.5%、0.9%,相比之下,目前投资和消费增长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净出口的负贡献基本是靠高投资来弥补。

“可以看出,投资对GDP的贡献多,消费的贡献少。

因此,切实降低经济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提高消费的贡献率,调整增长动力结构,依然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

”田国强认为。

今年促内需要加强哪些方面?“消费高增长的可持续性需要收入高增长的持续性来保证,这需要在收入分配体制上着手改革和完善。

”田国强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7,已经超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

如果不加以重视,收入分配的经济问题随时可能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转变。

在当前财政税收和国民教育体制与社会公平起点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市场经济体制也还不是十分完善的时候,中国需要确立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田国强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 田国强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田国强读后感篇一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田国强读后感读了田国强的《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这本书,我真的是感触良多啊!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经济学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理论,可这本书让我发现,经济学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深度!书中提到的那些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理解世界的新大门。

比如说供求关系,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的现象吗?就像前段时间,口罩突然成了抢手货,价格飙升,这不就是需求突然增加,而供应没跟上导致的嘛!我就在想,要是大家都能懂点经济学,是不是就能更明白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盲目跟风呢?不过,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迷糊的时候。

有些概念真的太难懂了,我可能看了好几遍都没搞明白。

也许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吧,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些难题,才让我更有动力去探索,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田国强老师真的很厉害,能把这么复杂的东西讲得这么清楚。

但我又在想,他讲得这么好,是不是也意味着经济学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去学习呢?反正,读了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是大大增加了。

我觉得,以后我可能会更多地关注经济方面的新闻和现象,试着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分析。

这一路的阅读和思考,真好!篇二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田国强读后感哎呀,读了田国强的《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我这脑袋瓜里真是像炸开了锅一样!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心想:“经济学?能有多有趣?” 结果,嘿,还真被吸引住了!书中那些关于理性选择、边际分析的内容,就像一道道谜题,让我忍不住去琢磨。

比如说,讲到机会成本的时候,我就想到自己平时做选择的时候,是不是根本没考虑到放弃的那个选项的价值呢?可能我为了玩游戏放弃了看书学习,这时候玩游戏的机会成本可就大了去了!我不禁反问自己:“这样真的值得吗?”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点纠结。

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可一到实际运用,又蒙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欢迎大家参加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今年有700多人报名,我们从其中挑选了300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办了7个班,每门课程都是参照国外一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的现代经济学高级课程而制定的,由我们经济学院近些年来新引进的海归教师授课。

在此期间,我们还会邀请一些在国外获得终身教职的知名华人经济学家给大家开设讲座,希望大家珍惜这一个月的学习机会,学好所选课程,一个人回去教几百个学生,十年下来,几百个教师就能让几十万学生受益。

今天想给大家谈谈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让大家对其信息对称,消除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误会和误区,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学好和教好现代经济学。

在经济学领域,误区特别多,我经常听到和看到许多人对现代经济学及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批评。

但这方面的批评大多不太正确,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澄清将会误导人们对经济学的学习和指导作用,影响它在现实中的运用。

实际上,现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原理、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威力是巨大的,不光可以用来研究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和人的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对经济问题和结果作出预测,也可用到其他许多社会学科和领域,甚至对做行政管理也特别有用,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事行政工作,效果显著。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这次讲座对现代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有所了解与收获。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人都谈过,像钱颖一、杨小凯、林毅夫、许成钢教授和我本人,当然每个人讲的侧重点不一样。

今年年初,在《经济学茶座》上,有一篇文章记载了关于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一次讨论。

一些海内外知名学者和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包括《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都参与其中,我也参加了,对如何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于现代经济学,我觉得国内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第一种看法就是不顾中国的客观现实约束条件,盲目的崇拜现代经济理论,照搬模型进行改革,写文章以为把数学模型加进去就是好文章,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不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与经济制度环境所决定的约束条件和边界条件,将一个经济理论或模型泛用到中国现实问题,这样简单的套用,弄不好会出大问题;第二种看法更加错误,全盘否定现代经济学的作用,包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认为现代经济学是国外的东西,不合乎我国的国情,中国的问题需要用中国的方法来解决。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的,错误的,不全面的。

过去2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经济改革、制度平稳转型和经济发展问题。

我想在这里,把我自己对经济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对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跟大家作一些学术上的探讨。

我还在继续思考,没有完全成文,在此先和大家交流。

一、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为了便于理解,印象深刻,容易记住,我想学学国内通常的做法,用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一二三四五”之类口号式的排比句,来总结现代经济学中涉及行为假设、注意事项、制度安排、基本原理及分析步骤等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思想。

我觉得这些基本思想可用以下几个排比句来概括:“一个行为假设,二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以及五个分析步骤”。

1、一个行为假设一个行为假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学科都需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假设,将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社会科学往往需要研究人的行为,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假设。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问,为什么说特殊呢?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不仅要研究和解释经济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还要研究人的行为,以便作出更好的预测,并给出价值判断。

这和自然科学非常不同,自然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涉及到人的行为,而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常常会牵涉到人。

一牵涉到人,问题就很复杂了,最难研究和对付的就是人,在国外行为经济学现在非常热门。

2、二个注意事项两个注意事项的第一个注意事项是:要注意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行为假设都有其边界,不能盲目运用。

此点非常重要,许多经济学家,将书本上一些理论简单地完全套用到现实经济中去,而不考虑一个经济理论、行为假设都有其边界,没有意识这些理论是基于理性状态下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主要是为了建立参照系及努力目标和方向而发展的。

这种现象在我国经济学界特别严重,许多经济学家就一些经济问题发表看法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也许是为了获得媒体的聚焦,故意把一些问题说得耸人听闻,将某个经济理论的作用盲目夸大,而不考虑其理论背后的先决条件。

由于经济学理论一般不能拿社会作试验,检验其正确性,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盲目应用,搞不好会出大问题。

社会科学,像数学里面的所有定理一样,都有其边界条件,是否认识到此点是辨别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和一般老百姓的基本方法。

由于经济问题和老百姓切身相关,即使一般老百姓对经济问题也能谈出一些看法,比如通货膨胀、经济是否景气、需求供给是否平衡、失业、股票市场等大家都能谈一番,由此很多人说经济学不是科学。

这种不考虑任何约束条件和理论依据的“经济学”当然不是科学,这种人也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经济变量间关系的成立有其边界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亦有其内在逻辑。

经济学理论的边界条件异常重要,我在后面会反复强调这一点,加深大家的印象,使得大家充分重视理论和行为假设的边界条件。

第二个注意事项是:经济学理论一般不能拿社会作实验,从而靠的是它的内在逻辑分析。

此点也非常重要,近些年来在国外非常流行的实验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手段来检验人的行为,检验人的行为假设是否理性,而很少通过实验检验理论。

其原因是,经济理论的结论很难拿社会做实验,比如我经常所举的例子,为了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一个国家能拼命发钞票吗?这也是和自然科学非常不同之处。

自然科学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可以检验和发展理论。

自然科学大致只有天文学不能做实验,但天文学不涉及到人的行为。

另外,自然科学可以非常的精确,比如造楼、修桥、造导弹、核武器,可以精确到任意程度,其参数都是可控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可做实验的。

比如造一栋楼,可以做到任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非常不一样,经济学中影响经济现象的许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经济学家的预测都是不准确的,很多媒体和老百姓公开批评现代经济学家,“你们经济学家预测性怎么这么差?”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分两种情况,一个原因是这些经济学家本身就非常差,没有经过严格的经济学基本训练,不能找出问题的成因,开错治理经济问题的药方;另外一个原因,即使有很好的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的直觉和洞察力,但影响经济结果的一些经济因素发生了突变,使其预测变成不确切。

一个经济问题除了牵扯到人的行为,使得问题变得复杂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

尽管某个经济学家非常高明,但很多影响经济结果的因素是他无法控制的,一旦变化就会使得预测发生偏误。

就像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很有威望,能管住中国的事情,但能管到美国去么?能让美国金融危机不蔓延至世界上其他地方去吗?即使你有准确的判断,由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突变,也可能使得你的预测不准确。

那么,是不是说,经济学就不是一门科学呢?不是的。

经济学是实实在在的一门学问。

可以说,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来自于现实。

既然经济学不能做实验,靠的又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其内在逻辑分析!在我的一篇关于金融危机的文章中也提到,完全靠理论来判断经济形势是不行的,完全靠数据说话也是不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和数据不是预测真理的标准。

那么,靠什么来判断经济形势或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呢?这就靠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

一些经济学家不考虑边界条件也不进行内在逻辑分析,把自己的想法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就建议给政府或发布于媒体,这样做往往会出大问题。

比如,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大幅度下滑,或多或少就是没有考虑到经济学的内在逻辑。

去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形势相当好,外贸出口经济增长的速度都很高,当然通货膨胀也比较高,于是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打压经济和股市。

其实,如果用现代经济学内在逻辑分析,就会有不同结论。

实际上,早在2007年4月份时美国的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资金的流动性几乎一夜间从高度流动一下子变得极端不流动,这就是预兆。

尽管我国的数据直到2008年上半年显示出经济好得很,让人的感觉是经济过热,但当时不少经济学家包括曾在美联储当过经济学家的黄晓东教授和我本人已经看到经济大幅度下滑的风险。

我后面要讲五个分析步骤,其首要步骤就是如何界定经济环境,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把经济环境的成因界定得比较准确。

我和黄晓东教授当时的分析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国外的流动性已经变得很差,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因而要作最坏的打算。

政府的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是风险或损失目标函数极小化,而不是收益最大化。

一旦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后果将非常严重,实际当时已经呈现出许多迹象。

第二、国内的《劳动法》出来之后,许多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少,并且人民币升值超过20%左右,让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超过了20%,许多靠低成本优势占有国外市场的产品已没有什么优势,订单开始大幅度减少(尽管出口数据还很好),许多企业赚不到什么钱了,当时在沿海地区不少香港企业都开始用脚投票,到越南、柬埔寨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去,沿海地区的经济也已经开始下滑。

尽管通货膨胀的风险大,但不管怎样,它的风险没有经济大幅下滑大。

中国的经济是粗放式的经济,经济增长率一旦低于8%,就会很麻烦,可能会带来大量失业人口,造成社会不稳。

第三、股市一再下降,1.2亿股民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本组成部分,保证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主要靠他们。

由于股市大幅度下滑,资产下降了近50%,有些甚至是血本无亏,让他们的收入大幅度下滑,从而不愿意消费。

-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经济大幅下滑的两难困境需要综合治理和有所侧重。

通货膨胀麻烦,但经济大幅度下滑更麻烦。

即使通胀超过10%时,能严重到什么程度呢?1988年和1994年,通胀都超过了20%,也没有出大问题,但经济大幅下滑就很麻烦。

这时两害相权取其轻应该是基本原则。

既要治理通货膨胀,更要防止经济大幅下滑。

这好像开中药,中药比西医好的地方在于它治病是,从宏观和一般均衡的视角进行辩证而又系统的综合治理。

于是在去年6月份,我和黄晓东教授写了一份题为《治理通货膨胀,更要警惕经济大幅度下滑的风险》的研究报告,提出了“慎紧缩、稳股市、拉两头、控中间、停升值、缓提价”18字的综合治理方针,递交给了有关部门,结果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