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说课稿
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澳门](https://img.taocdn.com/s3/m/96f34d54852458fb770b5647.png)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中地理组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板书课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香港、澳门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节课,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以香港特征为主、澳门为辅,让学生更加深入领会学习一个城市基本方法和思路。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和“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香港和澳门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学习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根据新教材新课程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难点设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依据:。
二、说学情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区域地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但是香港澳门与祖国的联系紧密,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诸方面因素,八年级学生同时接受消化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教学要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e04a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c.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这一节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香港和澳门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感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以及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城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我国的位置。
3.案例分析:分析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特点,使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香港和澳门的人文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更全面的了解。
6.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及“一国两制”的意义。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54bb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e.png)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课程中,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背景、回归过程以及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回归后两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难点: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和影响,理解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教师讲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研究报告。
2.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地理说课稿香港和澳门
![地理说课稿香港和澳门](https://img.taocdn.com/s3/m/14c93d50f12d2af90242e693.png)
地理说课稿香港和澳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八年级下册地理说课教案: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二节。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他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节。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2、理解香港和澳门人口特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建设规划。
(二)、能力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图的分析,得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2、通过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和材料分析,理解香港和祖国内地是如何进行优势互补的。
(三)、情感目标:理解我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香港和澳门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教法分析:“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采取情景读图分析、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指导:依据新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区获取必须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根据本节课内容,教师将知识点归纳,先学后教,小组探究是本节课的核心。
四、教学准备:教师一方面制作本节课教学课件,同时指导学生提前上网查询关于香港经济发展与在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典型事例,以利于课堂交流,丰富课程资源。
五、教学流程:根据已对教材的分析和学习目标的确立,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一)、导入(2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七子之歌》视频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587499d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7.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3节内容是《“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人文特色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香港和澳门的风土人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地方。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对于这两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理解香港和澳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人文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增强国家观念,提高爱国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人文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制度、经济模式及其对我国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人文特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夜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地方为何被称为“东方明珠”。
2.讲述地理位置:通过地图和文字,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使学生了解它们在我国的位置和作用。
3.分析经济特点:讲解香港和澳门的经济模式,如自由港、旅游博彩业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地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4.探讨人文特色: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香港和澳门的文化、建筑、民俗等特色,使学生感受到这两个地方的魅力。
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说课稿范文:第七章第三节
![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说课稿范文:第七章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05651858011ca300a6c39082.png)
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说课稿范文:第七章第三节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一篇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说课稿范文:第七章第三节,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艺术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省级区域是中国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能够说明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2、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3、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及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情感目标:让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图,分析说明香港、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
2、了解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密不可分。
四、说教学学法。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cb3c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4.png)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两个地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特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材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接着,教材阐述了香港和澳门的人口特点和城市建设,重点介绍了香港的“上天”“下海”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
在经济方面,教材详细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特点和支柱产业,突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以及澳门的博彩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教材强调了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经济联系,阐述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以及目前的经济合作新趋势。
二、说学情(一)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理概况、区域地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
(二)学习能力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等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特点和城市建设。
3、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特点和支柱产业。
4、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93805f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1.png)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以及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以及回归祖国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基本情况,认识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名称、轮廓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等多角度认识香港、澳门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认识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认识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
2.教学难点: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1)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阐述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阐述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2df6b0b90d6c85ec3ac6bb.png)
八年级历史说课稿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李少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本课教材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本课教材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承中国现代的文体事业,下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既属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良好素材,又属于近几年考试的热点。
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行政区的不同,增强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发展的必然,香港、澳门回归是建立在祖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基础之上的,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充分认识到“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更是港澳台地区和大陆共同繁荣的基础和保证。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领悟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说明它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教材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认识“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a56e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d.png)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中的第四节内容。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在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材首先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对其在我国版图中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教材详细阐述了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突出了这两个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但是对于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可能了解得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等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城市建设等人文地理特征。
(3)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及其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的支持密不可分,树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组成和经济特点。
(2)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1)理解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未来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香港和澳门说课稿.docx
![未来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香港和澳门说课稿.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c6853ac852458fb760b569a.png)
《香港和澳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香港和澳门》。
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与思路::一、说教学目标《香港和澳门》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三课。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人们都非常关注港澳的发展,它们就像两颗耀眼的明珠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人的目光,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是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意义。
而五年级学生对港澳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还停留在初浅的认识,甚至说是一无所知。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情况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
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情况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二' 说教法《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综合了地理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切入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的情景展示给孩子,指导他们沿着观察-实践-感知的思路,在开放式活动中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主要采取的教法有:启发诱导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三' 说学法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情感的激发。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课稿【推荐下载】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课稿【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2e70ef65b90d6c85ec3ac6b3.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课稿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课案
一、教材分析:
《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
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了解1949年
以来祖国建设及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建设伟大祖国的热情,萌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侧重了解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之后,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其巨大的国际影响,由此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这一课的内容集政治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
教材以国家划世纪、国际影响深远的事件——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为切入点,再现了一系列让国人激动的时刻。
让同学们强烈感受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节课,我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和邓小平同志的话,营造直观、激情、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港澳说课稿
![港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885b94daef5ef7ba0d3c87.png)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案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是继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省级行政区的基本学习方法。
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该方法进而学会应用该方法去综合分析后面诸如台湾、新疆等区域,解决新问题。
本节课是学习城市为主体的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及其一般分析方法的典型案例,同时对学生初步形成城市环境中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记住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理解人多地狭的特征及其持续发展战略②了解香港、澳门的沧桑历史和两特别行政区的设立③理解掌握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及其意义④通过读图,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及分析图中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香港和澳门”图,掌握港澳的地理概况,初步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②据活动一第1题及教材相关文字部分掌握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地理特征③通过读活动一的第2、3、4题,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④读“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概括二者之间经济联系的特点、模式及影响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港澳“人多地狭”的特征,逐步树立城市发展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②通过港澳的历史、回归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以上的教学目标较好地符合地理新课标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②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目标的内容及步骤比较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较强,也较好地符合学生初步学会读图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对港澳地区沧桑历史的强烈的民族情感等实际情况。
3、重点难点的确定:根据本节课内容的详略程度和编者基于让学生了解城市为主体的区域应如何持续发展的意图,我认为本节的重点是:①人多地狭的特征及其持续发展战略②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密切联系的特点、各自的优势、合作模式。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https://img.taocdn.com/s3/m/21ca3e5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d.png)
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三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地形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
后从国际经济贸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旅游等方面分析港澳的人文地理特征。
针对本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港、澳的概况能利用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地图,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地理特点。
2、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学会分析港、澳的经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的方法。
对比较港、澳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港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我这样设置是突出“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去学习。
三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需要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它作为重点。
难点:港澳的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
之所以列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离的较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1)、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科学设置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当中,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问题认识。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b7e11914791711cc7917b1.png)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程可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理解“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双赢的。
3.理解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以及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学法指导】针对不同模块探究内容的不同,采用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课: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在《东方之珠》音乐声中欣赏香港和澳门风景图片。
2、新授: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和“香港和澳门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讨论分析港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简要说明,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内外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计算出两地区人口密度,并与北京、上海和自己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较,从而归纳出人多地狭的特征。
展示“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港澳是如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
提供香港围海造地的资料,针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其利弊。
展示“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让学生分析交流“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
了解港澳的经济特点。
播放有关香港国际贸易、交通、运输、金融、信息及旅游业简介录像。
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总结出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说课稿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2b5d17650e52ea55189870.png)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说课人:李喜燕单位:濮阳市第三中学一、说教材:本节所学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本章省级区域在中国区域地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别具特色。
因此学好本节课不仅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也为下一章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以下三方面知识目标:1、能读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和组成。
2、知道香港的地形,港澳的人口分布特点.3、能说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特点,并能分析出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港澳经济繁荣离不开祖国内陆的大力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难点: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四、说学情:初二下学期的初中生经过系统的地理知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技能和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针对这个学情,本节课总体的设计思路是——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已学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结合读图分析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本节课内容,本节课在教法设计上的突出特点是:香港、澳门的基础知识运用对比法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香港的地理位置、组成、政治制度等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澳门则让学生分组对照香港自学完成。
对比后学生可清晰了解到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之后师生共同重点分析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
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比学习,本节课还用到读图分析、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七、板书设计: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说课稿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876184d0d233d4b14e6925.png)
“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大西江中学张雪梅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运用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香港、澳门是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三节课,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以香港特征为主、澳门为辅,让学生更加深入领会学习一个城市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和“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三、说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香港和澳门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学习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依据: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决定其经济特征,而转口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又是其经济的主体,故设为重点。
根据新教材新课程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难点设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依据:香港澳门与祖国的联系紧密,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诸方面因素,初二学生同时接受消化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所以把它列为教难点突破。
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有:读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加工处理信息。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上,我遵从教法服务于学法的原则,准备采用:读图分析法、计算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与表述能力。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613368be23482fb4da4ce9.png)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说教材本课是新中国统一大业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港澳回归,不仅洗雪了百年耻辱,而且论证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解决世界历史遗留问题做出了贡献。
同时,“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科学发展。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一国两制”内涵、一国两制的影响,港澳回归的概况、回归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口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港澳回归的盛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体验百年屈辱及回归喜悦,引导学生领悟各种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重难点重点:港澳的回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深远影响难点:而“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四、学情作为一个时空上与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问题,港澳割失和回归大多数学生耳熟能详,对“一国两制”也有所认识,并具备了初步的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有限,有时不能深入探究理解事物的本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培养。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讨论探究、情景教学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阅读法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以七子之歌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港澳回归的盛况图,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人民的喜悦心情。
有此导入2、讲授新课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问题:(一)港澳问题的由来(二)港澳问题的解决(三)港澳的回归及意义第一环节:(一)港澳问题的由来关于港澳问题的由来,学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已经学过。
所以在本环节我将利用多媒体上展示: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葡萄牙掠夺澳门示意图让学生共同温故,这样以旧带新,共同进入新课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三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地形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
后从国际经济贸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旅游等方面分析港澳的人文地理特征。
针对本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港、澳的概况能利用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地图,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地理特点。
2、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学会分析港、澳的经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的方法。
对比较港、澳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港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我这样设置是突出“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去学习。
三重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需要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它作为重点。
难点:港澳的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
之所以列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离的较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科学设置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当中,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问题认识。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为主,分组讨论为辅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然后,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先在小组内研讨解决。
小组仍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共同研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科学设计问题。
(二)、注意点拨的时机,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做到少讲、精讲。
为学生的自主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采用模块式教学,层层推进的方式,分为“历史回眸”、“港澳纵览”、“走进港澳”、“我当导游”、“明天更美好”。
设计的目的主题鲜明,体现了内容的计划性、课改性和人文性,使知识化繁为简,增加了知识的思维特点。
第一板块:历史回眸:
请同学们观看〈〈港澳回归〉〉视频短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港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强烈的爱国气氛为后面的正文部分作铺垫。
第二板块:港澳纵览:(出示幻灯片)
1、《香港、澳门地形图》,你能从图中总结出香港和澳门的领土范围及地理位置?请试一试?
2、你知道香港、澳门的“身世”吗?请试着说一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含义?
3、你能总结说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哪些吗?请试着说一说原因?
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为辅。
通过学生的读图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对图的识记能力。
并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归纳来总结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第二板块之前,请同学们看几幅港澳的景观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观看图片来领悟感受港澳的繁华与优美。
第三板块:走进港澳:(出示幻灯片)
(一)“东方之珠”
[得天独厚]
讨论:香港在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优越条件?
[繁华都会]
结合下面展示的图片,你能举例说明香港的繁华景色吗?
[唇齿相依]
请根据上图说一说香港外贸进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为什么说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密切?
在板块中设置了两个环节,“东方之珠”和“海上花园”。
在“东方之珠”中我设置了“得天独厚”、“繁华都会”、“唇齿相依”三个环节,这样设置的环节体现知识趣味性、层次性、逻辑性,由整体到局部、由直观到微观环环相扣,使知识层次清晰。
“得天独厚”主要体现香港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繁华都会”环节中针对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让学生搜集材料和观看图片,来领略香港的繁华都会,在“唇齿相依”环节中重点让学生知道大陆与香港的密切联系,了解内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而香港有着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的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读图的形式来体会大陆与香港的紧密相连,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华作贡献的决心。
(二)“海上花园”
学习要求:
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澳门(温馨提示:可从澳门历史地理位置、范围组成、经济特征等方面探究)
“海上花园”这个环节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澳门,把知识点以网络的形式展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四板块:我当导游:(出示幻灯片)
2008年的奥运会将全球的目光吸引到了北京,他们来到中国游览了北京后想再领略香港和澳门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及名胜古迹,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将带领游客游览港澳的哪些旅游景点呢?(友情提示:可介绍港澳的地理位置、交通、景点等。
)
设计这个板块,目的是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性、生动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旅游中完成这部分的教学。
这样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更能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个环节不光是探究的过程也是总结的过程。
第五板块: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出示幻灯片)
让我们展望香港和澳门的未来,共同期盼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环节中设置的音乐是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港澳特别行政区美好的憧憬。
使学生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盼望台湾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勤奋学习为祖国繁荣做出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