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新
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方案
![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0c7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5.png)
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方案第1篇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摇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在园内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方案针对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进行设计,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3)提升幼儿园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原则(1)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集团化管理的合规性。
(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幼儿、家长、教师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
(3)标准化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确保集团内各幼儿园的规范运作。
(4)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管理方案,提升管理水平。
三、组织架构1. 集团总部设立集团总部,负责制定集团发展战略、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标准等,并对各幼儿园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2. 分园各分园设立园长、教学主任、后勤主任等岗位,负责分园的日常管理工作。
3. 部门设置(1)教育教学部:负责集团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与考核、课程研发等。
(2)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管理等。
(3)财务部:负责集团财务预算、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
(4)后勤部:负责集团设施设备、安全卫生、餐饮服务等。
四、管理措施1. 教育教学管理(1)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标准。
(2)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定期对各分园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人力资源管理(1)制定统一的招聘标准、流程和待遇体系。
(2)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3)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3. 财务管理(1)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2)实行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资源。
(3)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办学效益。
集团化管控模式的方案设计(新)
![集团化管控模式的方案设计(新)](https://img.taocdn.com/s3/m/c9139cd6376baf1ffd4fadc8.png)
适用标准文档公司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水晓丽目录一、公司公司管控模式比较(一)财务管控型(二)战略管控型(三)营运管控型二、公司现状剖析(一)现有业务介绍(二)现有管控模式(三)公司整体战略三、事例剖析:华润四、公司管控模式选择(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剖析(二)异地管控模式般配模型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二)人力资源管控(三)跨地区业务推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六、结语纲要:依据公司的“走出去战略”和公司中长久战略规划,公司的公司规模必然愈来愈大,异地子公司也愈来愈多,跨地区程度愈来愈高,将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适合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公司扩充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经过综合比较公司化公司发展过程中常有的三种管控模式,进而剖析建议公司此后公司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总财产 47.14 亿元,部下成员公司 9 家,人员 4038 名,涉及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家产。
毫无疑问,公司将来的发展必然朝着公司化方向,公司型公司有关于单体公司来说,有益于发挥共同效应,发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营运潜力,在不一样专业和地区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经过利用公司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抗经营风险。
依据公司的“走出去战略”和公司中长久战略规划,公司的公司规模必然愈来愈大,异地子公司也愈来愈多,跨地区程度愈来愈高,将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
选择适合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公司扩充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因为公司化管理的中心是确定公司管理总部与部下公司的责权分工,经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进公司业务战略的实行。
一、公司公司管控模式比较全世界解决专业化或多元化公司管理的主要门路都是采纳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司总部或许高层,对部下公司或部门采纳的分层级,分条线的管理方式,这类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公司型、多元化,跨地区,当地化决议的管理需求。
关于集团企业的管控模式与实施方案
![关于集团企业的管控模式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e8b56ad02de80d4d8407f.png)
关于集团的管控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一、确定并建立集团的管控体系建立集团对于财务管控,战略管控,运营管控的运营流程体系。
通过总部对于下属的子公司、集团分支机构管理范围设定,对战略进行全集团的管理,尤其对财务进行严格管控,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集团今后产业群体和项目比较多,不是单纯在某个行业里面经营,是多元化经营,规模大,管控的程度最高,管理的内容要求最高,除了对重大的投资,对战略进行管理以外,还要对业务进行管理和干预。
在集团制订管控体系的时候,除确定管控模式和内容以外,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执行力度:第一:在整个集团架构和组织范围之内,建立设定责权利管理分配体系,对于集团管控来说至关重要,将集团管控程度进行集权管理、适当分权,并明确集团职能部门、下属子分公司目标责任制,中高层目标责任人的职、责、权。
第二:责权利分配体系建立以后,进行整个集团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和定位,通过明确、清晰、高效的运营管控体系实现集团集中管控。
集团的管控模式和权利分配体系的建设,应将整个集团内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主体,权限分配,集团总部职能的定位,各个部门权限,总部的权利,子、分公司权利融合进去。
这样建立起来的管控体系才会是完整、规范并保持高效运转的。
集团在进行集中、统一、高效管控的时候要重新进行基础工作的梳理,包括对组织架构、职能管理部门设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等都必须进行统一整理并规范,将来总部集中管理起来才能进行查询,还应包含财务、原料保障供应,采购计划、业务资金计划及预算等等各个方面,达到集团开展一系列的管控工作,加强集团对各分公司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实现集团一套总帐,总部可以随时通过平台任意查询财务信息,报表、明细帐,甚至原始单据,保障每个子、分公司行为更加规范。
通过上述工作的加强管控第一实现集团财务管控。
第二进行集团资产集中管理控制。
第三是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面开展集团管理工作,第四是整个集团内部控制由企业内部统一开展,第五要统一分析和企业的绩效管理。
集团化管理方案
![集团化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0e6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4.png)
集团化管理的优势与挑战
资源整合
通过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协同效应
各子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形 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集团化管理的优势与挑战
规模经济
通过扩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风险控制
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 企业的稳定性。
集团化管理的优势与挑战
应用系统开发
根据业务需求,开发或引进各类应用系统,如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决 策支持能力。
信息系统整合与优化
01
系统集成
将各类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消除信息孤岛,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02
流程优化
通过信息系统整合,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提高业务流程的自动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权式财务管控
分权式财务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赋予子公司较大的财务决策权,子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可 以自主进行财务决策。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可能导致资源 浪费和风险增加。
混合式财务管控
混合式财务管控模式结合了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模式的优点,既保证了集团总部的控制权 ,又给予子公司一定的财务决策权。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管理难度大
组织层次多,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信息沟通不畅
多层次的组织架构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或失真。
集团化管理的优势与挑战
文化差异
不同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文化差异,需要加强文化融合。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和对策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34cf4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6.png)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企业集团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然而,集团化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传递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决策效率低下等。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集团化管控模式,对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团化管控模式概述集团化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根据管控力度和重点的不同,集团化管控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 财务管控型: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主要关注财务指标(如利润、资本回报率等)的考核和控制。
2. 战略管控型:总部对下属子公司实施战略管理,关注各子公司的战略方向、业务布局和协同发展,确保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 运营管控型: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较为深入的管理和控制,关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确保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混合型:根据集团业务特点和子公司发展阶段,采用多种管控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原则1. 适应性:管控模式应与企业集团的业务特点、发展战略和内部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2. 系统性:管控模式应考虑集团整体利益,实现对各子公司的协同管理和控制,提高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3. 灵活性:管控模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变化,实现对子公司的动态调整。
4. 激励与约束:管控模式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子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确保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1. 明确集团战略目标:集团应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优势,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子公司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2. 优化组织架构:根据集团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管控措施的落实。
集团管控方案
![集团管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025b4770bf78a652954e6.png)
集团管控方案集团总部改革方案改革目标:为了整合企业资源、明晰产权关系、拓展投资领域,提高有效决策,做大做强企业,着力打造“女皇”品牌,力求在现有基础上突出集团公司的决策功能,建设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主业突出、治理良好、管理高效、集权与分权适度,能够适应多元化运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
改革思路:一、集团总部的管理定位依据集团的企业性质、发展战略及对下属公司业务的介入程度和管理现状,集团总部的管理定位和管控的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子公司(业务群)价值创造的潜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战略管理水平,经过强化各子公司的协调、服务和资源共享,监控和防范各业务群的系统风险,达到集团总体价值的最大化。
二、集团总部的主要管理职能根据集团公司的管理定位,集团总部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能:——战略管理:制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和审定子公司(各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投资管理:决定集团的投资战略和重大投资项目,评估和审定子公司限额以上投资项目。
——预算与财务管理:预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部署、审核批准、检查各子公司的财务预算、资金运用、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集团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免、管理、培训,制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政策、技能深造与激励机制。
——行政管理:负责集团公司各类文件的收发和政令下达,负责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的制订和修订,负责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对下属各分子公司企业文化的督察和宣贯,负责对集团公司以及各分子公司车辆、食堂、宿舍、网络、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
——产权事务管理:产权事务管理主要包括对集团所有控股企业资产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价,以及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处理和交易、资产评估管理。
——监控和服务:监控集团总部及下属子公司的经营运作状况、重点项目进展和关键财务指标;定期开展对集团内部以及各分子公司的财务审计,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预警和防范系统;促进集团范围内资源和服务共享,协调发挥各业务群的资源综合效益。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6d46ef28ea81c759f57821.png)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目录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一)财务管控型(二)战略管控型(三)运营管控型二、集团现状分析(一)现有业务介绍(二)现有管控模式(三)公司总体战略三、案例分析:华润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二)人力资源管控(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六、结语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
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
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全球解决专业化或多元化集团管理的主要途径都是采取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司总部或者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采用的分层级,分条线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型、多元化,跨地域,当地化决策的管理需求。
集团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设计方案思路说明课件
![集团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设计方案思路说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c9e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9.png)
管理成熟度评估
评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流程规范程 度以及员工素质等,判断企业是否具 备实施管控的条件。
行业特点分析
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分析行业内 最佳实践和管控模式,为企业提供参 考。
企业战略定位
根据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选择 适合的管控模式以支持企业战略实施 。
管控模式的调整策略
组织结构调整
根据管控模式需求,调整组织结构,明确各 部门职责和权限,优化管理流程。
职能分工
管控模式决定了组织结构的职能分 工,如财务管控型组织更强调财务 管理的职能。
组织结构对管控模式的支撑
组织结构稳定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 管控模式的稳定实施,避 免因组织变动影响管控效 果。
资源整合
有效的组织结构能够整合 内外部资源,支持管控模 式的运行。
制度执行
组织结构中的制度体系能 够保障管控模式的落地执 行。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成功企业的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案例
华为
华为的管控模式强调战略聚焦、 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组织结构上 采用矩阵式结构,以适应快速变 化的市场需求。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管控模式注重战略规 划、业务协同和风险控制,组织 结构上采用事业部制,以提升运 营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变革的实践经验
组织结构的初步设计
总结词
明确组织目标、划分职能、确定组织层次和部门
详细描述
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根据目标和战略确定组织的基 本职能和关键业务领域。接着,根据职能和业务领域的划分,确定组织的层次 和部门,构建初步的组织结构框架。
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总结词
评估现有结构、调整组织功能、优化组织流程
集团管控实施规划方案
![集团管控实施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1aa4b7b9d528ea81c77981.png)
集 团 定 位
• 集团模拟筹备 • 集团战略规划 • 集团战略实施 过程监控 • 集团战略实施 结果评价与战 略目标调整 。确定未来较大效益 主营产业定位及 发展方向
核心职能:
•与公司经营业务协调 •关联交易价格协调 •关联交易纠纷仲裁 •审计监察
**集团总部核心职能阶段重心工作定位
第一阶段
资源、信息、市场、 机构整合期;整合提 升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稽核程式启动,加强 流程建设机制 三化一体(信息化、 资源化、市场化)
集团管控战略实施流程及资源支撑
战略 制定
财务管理
资金、预算
战略 落实
战略目标 沟 通 渠 道 权 限 划 分 信息管理平台
市场 研究 信息 财务 信息 生产 信息 技术 信息 资源 信息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集 团 总 部
战略管理闭环
战略 执行
资 金 控 制
信息管理平台
目 标 控段
应用方式
以战略规划进行管理和考核, 通过总部业务管理部门对下属企业 以财务指标进行管理和考核, 总部一般无具体业务管理部 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管理 总部无直接业务管理部门 门 各分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与优化 投资回报 公司组合的协调发展 公司整体协调成长 通过投资业务组合结构优化 投资业务的战略优化和协调 对行业成功因素的集中控制与管理 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 战略协同效应的培育 财务控制战略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 营销/销售 法律 战略规划与控制 网络/技术 市场延伸 人力资源 新业务开发 人力资源 多种不相关产业的投资运作 相关型或单一产业领域内的 发展 单一产业领域内的运作,但有地域 局限性
第三阶段
战略、策划、执行、控制是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
金元集团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
![金元集团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58635a300a6c30c229f92.png)
金元集团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印发<集团公司管控一体化总体方案>的通知》(中电投体改〔2011〕276号)精神,结合金元集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步走”战略为统领,按照三级管理定位和三级组织架构,调整组织结构,理顺管理关系,促进产权关系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
建立起结构合理、权责明确、治理科学、运营高效的集团化管控体系,为全力打造贵州产业集群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战略统领、推动发展的原则。
按照符合战略规划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与贵州产业集群相适应的管控体系。
2.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调整的原则。
根据《公司法》、《国有资产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基本原则,推进管控一体化优化调整工作。
3.坚持责权利对等的原则。
按照集团公司三级管控要求,建立并完善责权利相匹配的管控机制。
4.坚持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原则。
规范设置组织机构,明晰管理界面,理顺管理关系,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流程。
5.坚持产业协同、价值最大化的原则。
实施产业链协同管理,重要资源要素集约化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
6.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则。
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控模式。
二、主要任务(一)调整管理体制。
完成金元集团与遵义产业公司在管理架构上的重组,实现一体化管理;调整西电、中水、能发、发电运营公司管理体制,落实三级单位成本中心管理定位。
(二)调整组织结构。
优化调整公司本部与三级单位的组织机构,将管理架构与股权架构相分离,按照运营管控和专业化管理要求,从管理架构上强化金元集团本部管理职能,建立人才、技术、信息等支持性服务体系,缩短管理链条,明确管理职责,厘清管理界面,理顺管理关系,优化管理流程。
(三)优化产权股权结构。
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原则,调整、完善与集团公司三级管理定位不一致的产权结构,解决多级法人主体问题,提高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方案
![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aa3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b.png)
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方案一、集团化管控理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逐渐拓展,企业集团化管理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集团化管理能够整合各个子公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
而板块化运营则是在集团化管理基础上,对各个板块进行具体运营管理,实现各板块的专业化发展和分级管理。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面向集团化管控的板块化运营方案,以期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二、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方案1.建立集团总部管理机构集团总部是整个集团的核心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决策管理和资源调配,对全集团的各项业务和资源进行全面控制。
集团总部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岗位及职责,实现权责清晰、协同配合的管理模式。
同时,集团总部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各级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板块的运营活动符合整体发展战略,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2.划分板块,明确业务范围为了有效实现板块化运营,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和市场需求,对整个集团进行合理的板块划分。
板块化运营主要依据各业务板块之间的相关性及协同效应,划分出不同的业务板块,确立各板块的经营范围和目标任务。
同时,在板块划分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业务特点,确保各板块发展方向合理,业务布局合理,以便实现各板块的专业化发展和管理。
3.建立板块管理机构在各个板块内部,需要建立相应的板块管理机构,负责各板块的具体运营管理。
板块管理机构应当明确板块领导和相应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确保各板块的运营活动符合整体战略,并且符合法律法规和集团管理规定。
同时,板块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各板块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各板块的健康发展。
4.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集团化管理本质上是资源整合的过程,而板块化运营则是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各板块的快速发展。
集团管控方案纲要及框架设计
![集团管控方案纲要及框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a6bc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a.png)
集团管控方案纲要及框架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集团管控方案是指为了保障集团整体利益和实现战略目标,规范和加强集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管控机制和流程的一套综合性管理制度。
集团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设计方案
![集团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ed5ef14b35eefdc9d33314.png)
化工建材企业物流运输的问题。在500KM运距内必须 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
困难2:实施全球化工建材供应基地 战略进程中的难点
实施五年战略面临着两点主要的制约和困难:
人才问题。公司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群体(一定程度 上还需要企业家群体),分别带领各个业务板块建立 起各自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公司在人才队伍的经营、 激励分配机制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提升。
以人为本 以诚为信 以效为先 总体战略部署:
(见2010年集团第三个“五年”规划)
(一) 康泰集团想要走向何方?
(二) 康泰集团准备如何实现战略目标?
康泰集团发展战略要点
康泰集团以核心业务为支撑,以增长业务为重点,以种子业务为补充, 突出战略重点,打造“三层业务链”;以高附加值新材料研发创新、机 制创新、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为发展动力;打造市场领先的直营销 售网、加盟销售网、ITNENT网络销售平台和海外市场销售网络“四张 销售网。
康泰集团基本战略单元梳理
生产板块 营销板块
基本战略单元 生产基地1、生产基地2、……、生产基地N 销售公司1、销售公司2、……、销售公司N
独立运营板 事业部1、事业部2、……、事业部N
块
不锈钢公司、型材公司、……子公司N
(五) 康泰集团如何有效组合这些基本战略业务单元? 康泰集团的核心业务流程和核心管理流程是什么?
什么是基本的战略业务单元?
康泰集团的组织架构在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了组织的分拆、合并。而且,这种组织变化比较频繁, 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觉得无所适从。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表面纷繁复 杂的变化过程中,有些组织构成部分不但基本保持不变, 而且在不断稳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组织构成部 分支撑着整个康泰集团的主要收益。这些组织的构成部 分,其活力决定着组织的活力,其发展决定着组织的发 展。这些组织的构成部分,可以将之定义为组织的基本 战略业务单元,也可以称之为基本利润单元。
集团管控模式总体变革方案(汇报版)
![集团管控模式总体变革方案(汇报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4300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f.png)
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研发体系
五大能力
核心目标: 保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转型的成功
实施保障: 以三大体系、五大能力建设发挥集团全面赋能
战略突破:
价 值
全
市 从研发、供应链、营销三个端口
链 条 高 效 服 务
投 融 资 能 力
面 风 险 管 控 能
人
场 打造集团的整体战略协同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集团总体管控模式定位 第二部分:集团总部功能定位 第三部分:各子公司定位 第四部分:权责体系划分
如何建立集团管控体系
战略体系
战略梳理与澄清
管控体系 组织体系
集团及下属企业 治理结构
集团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 功能定位
流程体系 责权体系
集团核心管控流程 集团责权体系
评价体系
集团业绩管理体系
组织结构设计
总体变革思路
系统设计
全面诊断:九大管控维度评价 深入分析:发现问题追本溯源 体系规划:提出综合解决方案
重点突破
战略视角:设计科学管控模式 运营视角:明确总部功能定位 操作视角:建立规范责权界面
长远规划
放眼未来:承接战略谋划长远 立足当下:解决现实管理痛点 未雨绸缪:建立标准防控风险
6
目录
1 为什么做集团管控变革 2 如何做集团管控变革
战略决策 投资发展 风险防控 专业赋能 共享服务
21
不同管控模式的主要内容(标准示例)
主要功能
管控模式
核心功能
总
部
功
能
重要功能
财务管控
• 财务/资产 • 集团规划 • 监控/投资管理 • 收购、兼并
战略管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新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水晓丽目录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一)财务管控型(二)战略管控型(三)运营管控型二、集团现状分析(一)现有业务介绍(二)现有管控模式(三)公司总体战略三、案例分析:华润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二)人力资源管控(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六、结语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
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
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全球解决专业化或多元化集团管理的主要途径都是采取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司总部或者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采用的分层级,分条线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型、多元化,跨地域,当地化决策的管理需求。
根据集团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划分,目前比较流行的并在理论上已趋于成熟的主要有三种集团管控模式,分别是“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
(一)财务管控型采用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的集团企业,其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管理方式以财务指标考核、控制为主。
其主要的特点是集团主要关注财务目标(如利润、资本回报率、资本应用率等)的实现。
母公司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的运营及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
下属单位每年会被给定各自的财务目标,母公司最为关注的往往只是下属单位的盈利情况和自身投资的回报、资金的收益,而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予过问,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
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单位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
(二)战略管控型集团的核心功能为资产管理和战略协调功能。
对于采用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的集团企业而言,其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集团企业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为目标,管理方式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进行管理。
母公司除了在资产上对下属单位进行控制外,还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例如对下属单位的战略发展规划、企业资产运用、全面预算划拨、企业绩效管理和统一技术开发等。
各下属单位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
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
母公司对下属单位的管理主要通过年度报告或者季度报告的形式来表现。
(三)运营管控型采用运营管控模式的集团企业,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以对企业资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为目标,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具体业务),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
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
主要特征是经常性地对下属单位同类管理领域的组织协调和集中化处理,例如在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方面。
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单位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
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此种管控模式要求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
可见,这三种管控模式各具特点:运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控型则处于中间状态。
有的企业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便于管控,将处于中间状态的战略管控型进一步细划为“战略实施型”和“战略指导型”,前者偏重于集权而后者偏重于分权。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三种主要的管控模式各有特点,表1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
表1 三种企业管控模式综合比较二、集团现状分析(一)现有业务介绍集团是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控股(90%股份)的下属子公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酒店管理服务;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的销售;旅游项目投资;餐饮管理、会务服务及其他相关配套服务。
2011年下属管理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合计亿元,2012年下管管理公司预算收入合计亿元。
集团目前下属管理9家酒店,拥有酒店、景区、高尔夫、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格局,占据着旅游行业的重要环节。
(二)现有管控模式目前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模式主要是以集权型的财务管控为主,财务指标是衡量成员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
具体表现为:总部通过财务指标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管理考核;总部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追求价值最大化;总部仅仅在财务和人力资源进行管控。
下属各个子公司、分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其上级单位集团报送书面报表。
总部最后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
对于多产业跨地域经营集团来说,这种传统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的不适用性。
1.集权财务管控模式优点(1)随着集团规模越来越大,通过财务管控模式有利于总部集权管理。
它能统一指挥和安排财务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聚合财务资源优势,贯彻实施公司或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目标,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全统一集团财务目标;能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子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2)集团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
集团各个子公司在某些方面是存在联系的,可以说共同的资源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集团型企业若想发挥其优势,避免子公司各自为战,形成舰队战斗力,有效使用共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3)子公司管理层的有效绩效管理。
有利于合理地评价子公司的经营成果,激励子公司不断地发展,实现子公司管理层与集团利益的统一。
2.财务管控性模式的弊端(1)难以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实际管理中,为了更准确地做出决策,不仅需要知道子公司、分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也需要知道子公司详细的经营信息。
而传统“分散”式的财务管理,以报表作为子公司、分公司经营信息载体,以合并报表方式得到集团整体经营情况,集团总部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子公司、分公司的报表,极大地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2)难以迅速传达会计信息传统“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下,只有在会计期末,各个会计主体结账后才可得到有关子公司、分公司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
无法随时动态地、实时地了解掌握子公司、分公司经营情况,等会计信息出来后,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会计信息永远是滞后的,永远是“马后炮”。
(3)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在传统的“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见不到集团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的账簿,虽然全集团企业采用统一的报表格式,也对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原则作了统一要求,但是,下属单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会计科目核算范围等内容进行修改,造成上报报表的数据和账务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导致集团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4)难以统一核算口径在“分散”的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的财务部门独立设立账簿,核算的口径与方式很难统一。
早期的以报表为信息传递主要载体的方式,没有核算方式统一的要求,各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只需年末在统一的报表格式上填上相应的数据即可。
(5)财务监控困难由于在传统的“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获取子公司、分公司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报表和加工后上报材料,就谈不上财务监控,也不利于集团公司资金数据集中化。
(三)公司总体战略规划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和度假产品综合服务运营商和开发商,坚持“诚信、业绩、创新”的经营理念、“舒适、安全、品质、时效、个性、细节”的服务宗旨,一切以公司利益为中心,一切以顾客为核心,诚信经营、多方共赢,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突破自我、开拓创新,最终实现公司或下属子公司资产的借壳上市。
2012年工作思路为“精细管理,稳中求进”,实现收入亿元人民币。
三、案例分析:华润全球解决专业化或多元化集团管理的主要途径都是采取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司总部或者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采用的分层级,分条线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型、多元化,跨地域,当地化决策的管理需求。
华润的多元化道路从香港开始,以“从鸡蛋到导弹”式的产业整合思路,依靠资金与政府背景,在国内大肆收购零售、房地产、啤酒、纺织、电力、建材、微电子、农业深加工等等一系列不相关联的业务。
并一举成为与青岛啤酒并列的啤酒业龙头,稳坐纺织行业老三的位置,也是中国地产行业中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实现由贸易为主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华润也依然没有避免多元化公司可能出现的整合困境,整合中的冲突、混乱与效益低下,在现实中却将多元化的潜在收益几乎抵消殆尽。
以整合最为成功的啤酒行业为例,华润虽坐上了啤酒行业的龙头位置,但其盈利能力却远低于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竞争对手;而在零售行业情况更糟糕,万佳超市自从被华润并购以后就一直亏损。
多元化扩张造成了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地域分布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母子公司管理复杂化的困难局面。
在华润集团的原有九大业务类别中,能够较好体现华润“产业整合”理念的行业很少。
除去地产,啤酒和纺织,华润根本无力对诸如食品、零售、石化、水泥、电力、微电子等行业产生实质的影响力,“产业整合”更是无从谈起。
究其原因,主要是华润大肆扩张过程中忽视了总部母公司的真正作用,表现在:缺乏合理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总部功能虚化、弱化;总部对子公司的管理缺乏一套制度平台;财务管理上问题尤为突出,出现了资金管理分散、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无序,多头担保失控等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