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雨火箭弹系统讲解

合集下载

增雨火箭弹增雨原理

增雨火箭弹增雨原理

增雨火箭弹增雨原理简介增雨火箭弹是一种用于人工增加降雨量的装置,是通过发射火箭弹携带云雾增雨剂进入云层,并促使云中水汽凝结形成雨滴,从而实现增雨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增雨火箭弹的增雨原理。

云雾增雨剂云雾增雨剂是指用于增加云层降水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云雾增雨剂主要包括云凇剂和云碱剂。

云凇剂主要由硝酸或冰醋酸等成分组成,可以在云中形成冰核,促使水汽凝结成雨滴。

云碱剂主要由氯化钠或碳酸钠等成分组成,可以增加云中的颗粒数量,从而加速云滴的凝结。

增雨火箭弹发射过程增雨火箭弹的发射过程包括起飞、升空、进入云层和释放增雨剂四个阶段。

1.起飞:增雨火箭弹从发射台起飞,经过一段加速跑道,进入升空阶段。

在起飞过程中,火箭弹会受到气体动力学的影响,需要具备足够的起飞速度和稳定性。

2.升空:增雨火箭弹在升空阶段通过火箭推进器提供的动力,逐渐离开地面,进入大气层。

升空阶段的关键是保证火箭弹的稳定轨迹和姿态。

3.进入云层:火箭弹进入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湿度、温度和风力的影响。

增雨火箭弹通常会选择云层稳定、湿度较高的区域进行投放,以增加增雨效果。

4.释放增雨剂:当火箭弹进入合适的云层后,会释放携带的增雨剂,如云凇剂或云碱剂。

增雨剂将通过喷射器均匀地释放到云层中,与云中的水汽发生作用,促使云滴形成。

增雨原理增雨火箭弹实现增雨的原理是通过释放的增雨剂改变云层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从而促使云滴的凝结和降水。

1.形成冰核:云凇剂中的成分可以在云层中形成冰核,提供凝结水汽的凝结点,从而促使云滴的形成和增大。

云凇剂中的化学物质在与云中的水汽接触后,能够迅速冻结成冰,形成冰核。

2.增加颗粒数量:云碱剂中的成分可以增加云中的颗粒数量,提供凝结的核心。

云碱剂向云层中释放后,可以与云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颗粒,从而增加云滴的凝结凝聚速度。

3.促使凝结过程:增雨剂的释放可以改变云层中的湿度和温度分布,形成利于云滴凝结的条件。

云中的水汽在增雨剂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凝结成雨滴,并逐渐增大。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实施应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实施应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实施应用作者:杨坤,史莲梅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11期杨坤,史莲梅(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包括作业点的选取及布局,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作业实施等环节,指出人影作业人员只有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才能在出现故障及异常情况时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增雨;防雹;人工作业中图分类号:P48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5.11.099收稿日期:2015-06-01;修回日期:2015-09-29作者简介:杨坤(1977-),男,河南民权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和云物理研究,E-mail:yangkuncxj@。

新型火箭作业系统是近年来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具,与其配套使用的火箭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炮弹相比,具有成核率高、催化剂量大、射程远等优点;其火箭发射系统与高炮比较,还具有便于操作、易于流动作业等特点,因此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1]。

火箭在云中完成作业任务后,大多数是采取降落伞回收方式降落到地面上,个别的是爆炸自毁式火箭。

实施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操作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作业的安全、效果,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影作业人员必须将火箭作业系统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牢记在心,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异常情况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2]。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选点及布局要求1)经济作物较多或重点产粮区,对防御冰雹灾、旱灾有迫切需求[3]。

2)气象或人影部门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人影作业最好在雷达等探测手段的直接指挥下进行。

3)作业点布局要了解当地雹灾、旱灾规律、天气、地形特征、历年冰雹路径等情况。

4)作业点的设置地点和发射方向,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规定,并经省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机构审核后报当地空域管制部门审查批准。

WR-9821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和日常维护

WR-9821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和日常维护

WR-9821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和日常维护彭尚永;潘艳;李恒宇【摘要】根据WR-9821型火箭发射系统在梅州市人工增雨作业的使用情况,结合该系统的特点和性能重点介绍了WR-9821型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和日常维护方法,为人工增雨作业做好设备保障、杜绝安全隐患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年(卷),期】2010(027)002【总页数】3页(P111-113)【关键词】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火箭发射系统;检测;维护【作者】彭尚永;潘艳;李恒宇【作者单位】广东省大埔县气象局,大埔,514200;广东省大埔县气象局,大埔,514200;广东省大埔县气象局,大埔,51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4.30 引言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新一代作业工具,它在气象监测系统的指导和配合下,可大规模的实施人工增雨(雪)、防雹等作业。

该系统由火箭弹和发射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发射系统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作业安全隐患。

1 火箭发射系统的构成目前,梅州市人工增雨作业使用的是由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WR-9821型火箭发射系统,它主要由车载式发射架和火箭发射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车载式发射架由支架、发射器和其它控件组成。

支架位于发射器下部,由底架(或圆台)、车体、立柱等构件组成,起支撑发射器和调整射角后紧缩发射器的作用;发射器由导轨及相应位置控制机构组成,用于安装火箭弹并起定向作用,在导轨中装有电接触头(触片),用于连接电控发射点火装置。

发射控制器是提供火箭发射指令及火箭点火能量的控制中心,它能正确识别火箭外线路的通断和检测火箭外线路电阻及控制火箭的发射操作。

它由电控箱、连接电缆线和插头组成,其操作简便,指示明确,外置交、直流电源接口,备有干电池电源盒,便于野外作业。

图1 WR-9821型车载火箭发射系统2 火箭发射系统的检测和日常维护2.1 发射架每次作业后必须进行擦拭,发射架应擦拭、涂油,以防生锈,并进行以下各个环节的检查。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要点分析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要点分析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要点分析摘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防灾减灾等气象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南乐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阐述火箭增雨作业原理,综合分析作业要求及相关技术要点,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要点;分析引言干旱是南乐县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旱可使农作物备耕及生产受到不利影响,导致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还会给人民群众和家畜饮水带来困难。

气象部门干旱期间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抗旱减灾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开展需要具备相应的作业条件,作业前需认真分析天气情况,熟练掌握作业技术要点,才能取得良好的作业效果。

1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原理现阶段,火箭人工增雨手段最为普遍,为线性播撒,费用低、易操作,可提前合理布设,还可开展流动作业,实现全天候及全区域覆盖作业。

火箭播云原理是以火箭为运载工具,把催化剂输送至一定高度加以播撒,使人工冰核直接进入可播云层,冰核在云中核化变成冰晶,冰晶通过凝华增长、破碎及繁生,最后增加降水。

1.1催化剂播撒量计算火箭播撒催化剂量随着时间及高度不断增加而变大(图1),播撒量为时间t 的函数,将t时刻的播撒量为 q,则在式中θ为弹道倾角(发射角)M表示质量;F 表示推力;g表示重力加速度。

如图2所示为火箭弹道示意图,该图是依据上述方程计算并通过靶场试验数据修正得出的,如表1所示给出了经过修正的WR-98火箭的弹道参数。

以发射角70°为例,如图 3 所示为其飞行高度、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图中给出的数字是火箭飞行高度),由图可知在火箭飞行至最高阶段,火箭的飞行速度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在这一区段内对催化剂进行播撒是非常好的,催化剂会取得较高的成核率。

图2 火箭飞行过程中的高度、速度与距离关系2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前资料分析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催化的云体部位属于冷性的,应做好各种观测资料的分析应用。

依据连续观测到云的演变发展,温度、湿度、风向、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及周边区域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未来天气动态变化;利用天气雷达监测到的云雨发生及演变规律,根据回波强度、梯度、顶高以及移向等确定火箭增雨作业判别指标,是层状降水回波、对流云回波还是合性降水回波。

人工增雨火箭作业操作实务解析

人工增雨火箭作业操作实务解析

人工增雨火箭作业操作实务解析摘要:本文以江西国营九三九四厂生产的BL-1型防雹增雨火箭弹作业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人工增雨作业的各项操作和注意事项,对提高人工增雨工作效率和加强安全管理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人工增雨火箭作业操作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开展业务是人类科学抗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当前的气象防灾减灾实践中。

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湘阴县,今年从4月7日开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首次将人工增雨作业从夏秋季节提前到春季。

两个月来,气象局抓住各次有利天气情况,发射火箭弹几十发,有效增雨量达近百毫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耕生产严重却水的状况。

一、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原理除少数情况外,人工增雨实际上就是人工影响云,主要是根据各类云的特点,影响其水分循环的某些环节以提高降水效率,通过对冷云和暖云采取不同的催化方法破坏其胶性稳定状态即改变云中微物理条件及过程,促使云体向胶体不稳定发展,进而由微物理过程的变化间接引起宏观动力过程产生变化,最终出现降水或使降水增大。

从人工增雨的角度看,冷云催化剂有制冷剂(如二氧化碳、氮气、丙烷)、无机冰核(如碘化银)和有机冰核(介乙醛、间苯三酚),暖云催化剂主要有吸湿性盐,如食盐、氯化钙、硝酸铵等。

催化作业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操作业务,为了使人工增雨效果能较好地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在实施催化时,必须根据催化对象是冷云还是暖云,考虑催化剂的选择、剂量、作业时机、以及撒播的部位。

撒播方法有飞机施放焰弹、高炮以及火箭作业系统。

目前,我们的实务操作以火箭作业系统散播碘化银催化冷云为主。

关于碘化银的剂量,按简单来说,由云中过冷部分的体积就可求出碘化银的用量。

实际上使用时,一般为10-2~10-1g/Km,剂量非常小。

我们一般采用的防雹增雨火箭弹的成核率为1.8×1015个/g。

利用火箭开展地面人工增雨催化作业,不受复杂气象条件限制,任何降水天气系统都可以开展作业,作业时机也比较容易掌握。

BL 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

BL 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

BL 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系统1火箭弹系列的组成火箭弹系列由载有高效催化剂的火箭弹及地面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1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见图1)由战斗部、自毁装置、发动机及整体尾翼组成。

1.1.1战斗部装有高效催化剂及点燃高效催化剂的延期点火具,在预定时间将催化剂气溶胶向四个方向喷入云层,进行催化作业,达到防雹增雨的目的。

1.1.2自毁装置装有烟火剂及延期管,其主要作用是在催化作业结束后,延期管点燃烟火剂药,在弹的头、中、尾部实现爆炸自毁,使火箭弹战斗部、尾喷管及燃烧室残骸撕裂成碎片,呈松散纤维团飘落,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1.1.3动机系火箭的动力装置,其结构件由玻璃钢材料制成,内装推进剂及发动机点火具。

1.1.4整体尾翼的优点在于保证良好的几何精度,尾翼的主要作用是给予火箭弹足够的静稳定度,以使火箭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

1.2发控系统发控系统由发射架和发射控制器组成。

1.2.1发射架由发射平台、多联装定向器组、高低角、方位角调整机构及相应的锁紧装置、支撑部件构成。

具有操作简便、结构合理、机动性强、易维护保养等特点。

它既适合固定炮位作业,又适合野外游动作业;有三种使用方式:牵引式、轻型车载式及地面固定式,用于发射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弹。

发射架型号及操作与使用详见附件《发射架使用说明》。

1.2.2控制器为手提式,主要作用是进行火箭发射前电性能的检测和发射控制,其型号及操作与使用详见附件《发射控制器使用说明》。

1.2.3发挥系统使用注意事项1.2.3.1每次作业前必须检查发射架各部位的紧固件是否紧固,不允许松动。

1.2.3.2每次作业后必须及时用柴油擦洗定向器导轨及电源线夹,并随后涂上机油防锈。

1.2.3.3 定向器内包圆直径,已由厂家调整好,切勿随意松动。

1.2.3.4发射架上各活动机构应每月加油数次。

1.2.3.5发射架吊装时,着力点应放在图示规定起吊位置上,严禁发射架导轨受力。

防雹增雨火箭系统安全操作知识

防雹增雨火箭系统安全操作知识

检查发射场地是否安全可 靠
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安全撤 离
应急处理措施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 若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 对于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Part Four
演练评估: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演练记录:对每次演练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参与人员、时间、地点等信息,以便后续查阅和总 结。
Part Six
防雹增雨火箭系统 安全操作培训与演

安全操作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操作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
确保防雹增雨火 箭系统的正确使 用
减少操作失误导 致的安全事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团队协作和配合,提高整体安 全水平
安全演练的步骤和程序
添加标题
制定演练计划和方案
添加标题
确定演练人员和职责
添加标题
准备演练所需的器材 和装备
添加标题
确定演练场地和安全 措施
添加标题
进行演练前的培训和 指导
添加标题
按照计划进行演练并 记录过程
添加标题
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 和总结
THANKS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操作前应检查火箭弹、发射装置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无故障。 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场地,确保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并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 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安全事故。
使用后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每次使用后,应检查火箭系统的外观和性能,确保无损坏或异常。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火箭系统的各项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正常工作。 确认作业区的安全,清除障碍物,确保作业区无人员和动物。 准备好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

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

– 64 –工作研究·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doi:10.16648/ki.1005-2917.2020.01.052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龚毅 王璞 朱科平 邹春根(新余国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摘要: 为了应对干旱季节农作物生长需要,以及其它特殊情况的应对,需要进行人工降雨等作业,这时就需要借助有效的工具来提高人工降雨的可操作性。

本文据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增雨水防雹火箭作业来进行人为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以及在操作增雨雹时如何选择地点位置和布局,以及前期准备的工作内容相关。

对相关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旨在为人工改变天气状况提高成功性。

关键词: 增雨;防雹火箭;人工作业引言随着我国新型火箭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简单,改变天气状况的成功性也越来越高了。

在该系统中,火箭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中较为常用的高炮炮弹相比,具有成核率高、催化剂的播撒量大、能够达到的射程更远等优势,除此以外,火箭发射系统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满足流动作业的需求,因此,在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在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到作业效果,其操作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要牢牢掌握其操作方法,日常加强作业练习,对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以及意外情况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与应对措施。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选点及布局要求由于天气的状况存在不确定,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收成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影响天气。

一般来说,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选点和布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属于重点农作物产粮区。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养活十几亿人口,粮食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粮食种植重点区域,为了防止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减产问题,比如冰雹、旱灾频发地区,需要采用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来进行人为的干扰天气,避免因自然因素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②我国地理位置面积较广,根据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现象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新)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系统安全操作知识

(新)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系统安全操作知识
45o 50o 55o 60o 2.870 3.357 3.805 4.208 4.407 4.087 3.725 3.307 2.306 3.174 3.970 4.881 6.978 6.405 6.076 5.504 2.187 3.027 3.849 4.849 7.245 6.689 6.308 5.641 3.010 3.667 4.320 4.922 5.680 5.520 5.311 5.079
Q/XGS56-2000: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8号:人工影响天 气管理条例 3 年检依据和一般要求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人工影响天气管理 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 b 防雹增雨火箭弹作业系统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 要求; c 使作业系统持续处于使用状态,保证作业系统 安全可靠。 4 年检主要项目及内容 4.1 发射控制器 a 操作按键、开关灵活无卡滞,显示屏、通道接 口完好无损伤,指示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异常; b 外观完好,无损伤。
1.199
0.605
6.874
7.095
2.111
1.73
6.914
7.146
2.178
1.108
7.011
7.249
2.442
1.260
与37弹对比
火箭弹
催化方式 作业原理 控制面积 成核率 AgI含量 线播 引晶 7.9 1.8×1015个 10.5g
37弹
点播 爆炸 1 2×109个 1g
与其它火箭对比
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 根据人影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进行作业公告。 • 作业点应避开人口密集区,作业现场应警 戒,发射方向1KM应无油库、企业、学校、 村镇。 • 作业前必须检测发射电压是否达到12V。 • 作业时必须认真检测火箭弹电阻是否在 BL-1A型:0.55Ω-0.95Ω范围内。 BL-2 型:0.55Ω-0.95Ω范围内。 • 严禁用万用表测火箭弹电阻。 • 发射前应检测弹道有无卡滞。 • 不发射时严禁将发射电源开关打开。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
开发的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工具,获得两项国防专利。

该系统是先进固体火箭技术和高效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可有效进行增加降雨、降雪或减弱、消除冰雹、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达到减弱自然灾害的目的。

该系统具有成核率高、核化速率快、催化强度高、影响路径长、覆盖面积大、作业高度高、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性能特点。

【总页数】1页(P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2.4
【相关文献】
1.浅谈WR型人工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维修 [J], 吴明柱
2.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场外作业操作安全及对策——结合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
业系统 [J], 孙雪峰
3.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高效催化作业工具: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J],
王伟;陈光学
4.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中的应用 [J], 赵丽斌
5.WR-IB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56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56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摘要:本文针对火箭防雹增雨作业的特点,根据近期的防雹增雨理论和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就火箭防雹增雨的作业特点,对云体的作业时机、作业部位、用弹量等方面,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火箭的作业特点,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增雨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及作业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技术1火箭防雹、增雨的原理火箭防雹、增雨是根据气象雷达观测的定位,将火箭迅速发射到作业云层关键部位,向云中播撒催化剂的方法,对作业云层进行催化,从而影响云微物理结构变化,起到增加降水或减弱、消除冰雹等自然灾害的目的。

2火箭防雹、增雨的技术关键从撒播作业的原理可以看出,要想使播撒作业获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掌握好作业时机,向云体特征部位播撒足够多的人工冰核,使其长大成为与自然雹胚尺度相当的冰粒,并进入主上升气流的冰雹生长区。

即从实际作业角度讲,关键在于撒播时机、撒播部位和用弹量。

火箭防雹作业控制范围比高炮大、撒播速度快,催化剂成核率高,核化速度快,但考虑到从播撒到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播撒应适当提前,例如10分钟左右;火箭射击精度低于高炮,且播撒受环境风的影响甚大,因此在对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的要求上较高炮更高。

3 WR-98型火箭防雹与“三七”高炮防雹的比较从人工防雹作业方法看,高炮作业是集爆炸与撒播法于一体的作业方法。

从我市情况看,在0度层高于4500mm的夏季,高炮作业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播撒的催化剂环境温度高,其成核率明显防低,其主导作用是爆炸。

火箭防雹应是单纯的撒播人工冰核法,两者相比,火箭有以下优势:3.1 控制范围大“三七”高炮最大射程在3km左右,即覆盖范围30km²左右,而WR-98型火箭由其射高大(可达8000m)、射程远(射高6000m时水平发射距离仍可达5000m以上),按有效作业高度在4km以上计,火箭以56度仰角发射时弹道在高于4km以上的最远距离达8km左右,即火箭的覆盖面积在200km²以上,是当前最理想的防雹增雨工具。

关于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分析

关于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分析

关于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危害我国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始终都是干旱,干旱所带来的危害较大,不仅会使得人们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同时还会直接引发森林山火,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措施展开处理。

根据气象部门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应对干旱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应当属于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因为该项作业技术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以及操作简单等多方面优势,渐渐取代了传统人工增雨技术的地位。

本文接下来将会对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内容展开分析,希望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增雨;高炮火箭;原理要求;技术要点人工增雨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天气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开发空中可用水资源的一种手段。

人工增雨的有关工作原理,主要是针对具备降水的云团,采取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来使得降雨催化剂播撒到云体内,转变目标云团的结构,以此来提升降水效率,进而真正达到降水的根本目的。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运用,能够确保干旱灾情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具有民生工程的特点。

一、有关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原理以及要求分析在进一步展开此项作业的要点分析之前,应当对作业技术的原理以及要求展开研究,具体的内容分析为以下方面:首先分析火箭增雨作业原理。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主要运用的是火箭播云原理,将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催化剂输送到一定高度,展开科学有效的播撒,以此来确保人工冰核直接进入到可播云层当中,冰核将会在云中核化变成冰晶,之后冰晶将会通过凝华增长等环节,最终真正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从火箭增雨的作业原理研究中,可以相对清楚的认识到,此项增雨技术的原理相对简单,因此落实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定也能够体现出简便操作的特点,同时增雨的效果必定最为明显。

其次分析作业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注重气象条件。

高炮火箭增雨作业的对象是降水性对流云,山区地形云层以及层状云等,诸如此类的云层出现,也就为作业工作开展,提供了前提基础,此时气象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的要求,按照国家气象部门给出的规范,也就能够更为妥善的展开增雨工作。

增雨火箭弹系统讲解

增雨火箭弹系统讲解

第一章概述一、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设备作业装备主要有三种:1、地面播撒装置,即采用地面烟炉的方法靠上升气流将催化剂微粒送入云中2、飞机播撒方式或烟弹发射装置3、高炮和火箭二、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的组成组成主要有火箭发射架、火箭发射控制器、增雨防雹火箭弹1.发射架:CF4-1、QF-1、WR-98、WR-98/1D2.控制器:YD-1YD-3 WR-13.火箭弹:BL-1、WR-1、WR-98等三、河南省的现状四、发展趋势1.火箭使用将越来越多。

2.品种多样化。

3.火箭-雷达-计算机相结合的自动化增雨防雹体系。

第二章火箭弹第一节火箭弹的构造和原理一、构造1.战斗部:装有高效催化剂及点燃高效催化剂的延期点火具2.安全装置(自毁装置)自毁装置:有烟火剂和延期管伞:降伞药和开伞装置3.发动机:火箭的动力装置,有符合推进剂和发动机点火具4.尾翼:二、工作过程三、主要参数第二节火箭弹的标识1、BL-1火箭弹的标识2、WR系列火箭弹的标识第三节火箭弹的检测一、检查内容:火箭弹的包装、火箭弹、火箭弹的点火线路等二、检查方法1、外观检查:2、点火电路电阻检查第四节火箭弹的运输、收发和贮存、使用一、火箭弹的运输规定(一)火箭弹的运输,要有专人负责押运,装卸时,禁止拖、拉、扔、投,防止碰撞。

(二)装运火箭弹的车辆,禁止装载易燃品,零散的火箭弹必须装箱,且应横放于车厢内(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保证行进中弹药的稳固,堆放高度不应车厢板。

(三)运输时应用篷布盖好,一般要一站到库;若中途休息。

汽车应停在远离居民区和火源处;下雨时须防雷击,禁止将车辆停在高大建筑物或大树下。

二、火箭弹的保管规定(一)火箭弹要有专用库房存放,原则上应委托军队、地方武装部或公安机关保存。

(二)自行建造库房要符合如下要求:1.库房应远离生活区,周围不准堆放杂物和留有高草。

2.库房要防火、防盗、防潮、防雷击和防暴晒。

3.库房要具备“二铁一器”(铁门、铁窗、防盗报警器),报警器要与公安部门联网,落实“双人双锁”及二十四小时巡查、登记制度。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顾春涛;邹春根;罗喜平;朱科平【摘要】阐述火箭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的优势,介绍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性能,对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人工增雨作业方法进行探究.这有利于一线火箭作业操作人员更好地熟悉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做到事半功倍.【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防雹增雨;火箭系统;作业方法;人工影响天气【作者】顾春涛;邹春根;罗喜平;朱科平【作者单位】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正文语种】中文火箭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和苏联分别于1953-1959年使用了最初型号的防雹火箭弹进行防雹试验。

到80年代,在这些国家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作业工具。

我国在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中所使用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

火箭作业系统的代表产品主要是WR系列中的WR-1D型和BL系列中的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和其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装备相比,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具有装载催化剂量大、播撒路径长、成核率高、射程远、操作方便、可移动作业等优点,因而迅速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1]。

1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但是,在干旱季节,冰雹伴随的降水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增加降水、抑制冰雹是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1.1 系统组成及作用过程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主要由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和火箭弹两部分组成,系统组成结构及实物如图1所示。

BL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操作程序[1]

BL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操作程序[1]

BL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操作程序1、选点按人影条例要求进行公告和选择好发射场地。

2、操作准备解开并脱去发射架炮衣,松开移动平台的固定螺母,将发射架向后拖到作业位置再固定螺母。

并检查发射架连接部位是否紧固。

注意不允许松动。

3、布线将两根25米长点火线、电源线沿发射架斜后方布线尽数铺开,把点火线一头插入发射架五心插座上,另一头插入发射控制器输出接口上,电源线一头插入车内点烟器插座上供电,另一头插入发射控制器电源插座上。

4、对发射系统进行线路检测A、用4根长约150毫米的铜导线,将发射架同一导轨上的电源线夹短路。

B、打开发射控制器总电源,依次按下1至4通道检测开关,检测当前通道线路电阻,应小于或等于2.5欧姆,再关上总电源开关。

5、装弹作业人员在接地放电导体上释放自身静电后,用手压下挡弹器,向外旋转90度,使挡弹器处于开的位置。

取火箭弹,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将火箭弹从定向器的后部装入发射导轨。

手推火箭弹尾部,将火箭弹从下向上推至导轨出口,用手托住火箭弹尾翼靠自重下滑至底部,使尾翼处于导轨中间位置。

再将挡弹器用手压下,同时向内旋转90度,松开手后,挡弹器应卡入槽中,挡住火箭弹。

注意:A、不允许火箭弹在导轨内有卡滞现象。

B、发射控制器总电源开关必须处于关状态。

6、连接火箭弹点火线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将火箭弹尾部两根短路点火线拉出并分开,分别接入该导轨左右两侧的电源线夹中。

注意:不能接入同侧的另一个电源线夹中。

7、火箭作业系统线路检测A、打开发射控制器总电源开关,检测状态指示灯应亮,并且数字显示屏应显示1。

注意:发射控制器总电源开关打开前这时应提示作业及其他人员撤离至发射架的侧后方25米外的安全区域。

B、依次按下1至4通道检测开关。

检测各通道电阻应小于10欧姆,否则线路存在断路故障。

排查故障,检测正常后关闭总电源开关,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8、选择方向射界用手摇动方位机摇柄,选择好方向射界,固定好方位机。

9、选择高低射界用手摇动高低机摇柄,根据气象条件和射表,按现场指挥要求,参照角度仪调整定向器仰角。

浅析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要点

浅析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要点

浅析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要点摘要:干旱是我国较频繁和危害较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已成为现阶段人们抗御干旱的一种有效手段,火箭增雨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作业影响范围广、效果好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取代高射炮成为人工增雨的主力军。

鉴于此,文章就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要点人工增雨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运用合理的方法开发空中可用水资源的一种手段。

人工增雨的工作原理是针对具有降水潜力的云团,利用高炮和火箭等作业工具将催化剂播撒到云体内,改变目标云团的微物理结构和动力结构,提高降水效率,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作为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抗旱、森林灭火、水库蓄水、改善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火箭增雨作业原理火箭增雨作业是利用火箭播云原理,以火箭作为运载工具,把催化剂输送到一定高度加以播撒,确保人工冰核直接进入可播云层,冰核会在云中核化变成冰晶,冰晶通过凝华增长、破碎及繁生,最终达到增加降水目的。

二、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具体要求1.气象条件火箭增雨作业对象是降水性对流云、山区地形云及层状云,强烈不稳定天气,一般会在切变线、低压、低涡、台风、锋面及热带高压外围附近产生很强的积云或形成强风暴天气。

2.作业时机一是层状云。

层状云范围较大、移动较慢,火箭增雨作业机会较多,但要抢抓云层发展旺盛时机作业,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避免影响作业效果。

二是积状云。

当符合降雨云层条件便能作业,具体条件为:云量要求大于3成,云体与作业点保持5km范围,云顶高度>4km,最理想高度应达6km;云底高度<1km;回波强度≥30dBZ。

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云层上升气流较强及发展旺盛阶段,作业宜早不宜迟,积状云下雨前为最佳火箭增雨作业时机。

3.射击方式(1)平面射击。

当积状云水平尺度大、垂直尺度小、云内上升气流较弱时,采用平面射击的方式作业。

增雨防雹火箭弹构造

增雨防雹火箭弹构造

增雨防雹火箭弹构造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增雨防雹火箭弹的构造呀。

你看,增雨防雹火箭弹就像一个小小的神奇卫士呢。

它有一个外壳,这个外壳就像是火箭弹的衣服,把里面的东西都保护起来。

这个外壳是硬硬的,就像我们吃的蛋卷的外皮一样,不过它可比蛋卷皮结实多啦。

在火箭弹的头部,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这就像是火箭弹的小帽子。

这个小帽子里面装着能让云朵下雨或者防止冰雹形成的“魔法粉末”。

比如说碘化银,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小钥匙,能打开云朵里的小仓库,让雨水落下来。

就像我们想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糖果,碘化银就是那个能打开盒子的工具呢。

再往里面看,火箭弹里面有推进的部分。

这就像是火箭弹的小脚丫,能让火箭弹飞起来。

这个推进部分就像我们过年放的小烟花里面的火药一样,不过它更厉害。

当它被点燃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嗖”的一下把火箭弹推到高高的天空中。

就像我们用力把小皮球扔出去一样,火箭弹就这样快速地冲向云朵。

还有呀,火箭弹里面有一些控制它飞行方向的小零件。

这就像是火箭弹的小导航。

如果没有这个小导航,火箭弹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飞啦。

这个小导航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的小箭头,告诉火箭弹该往哪里飞,这样它才能准确地到达有云朵的地方。

增雨防雹火箭弹的构造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呢。

就像我们的身体,眼睛、鼻子、嘴巴、手脚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火箭弹的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才能在天空中发挥它增雨防雹的大作用。

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地方很久都没有下雨了,土地干干的,小植物们都快渴死了。

这时候,增雨火箭弹就派上用场啦。

它带着自己的构造,飞向天空。

它的头部把碘化银撒到云朵里,它的推进部分让它成功到达云朵旁边,它的导航部分让它准确地在需要下雨的地方工作。

很快,云朵就下起了雨,小植物们都喝饱了水,又变得绿油油的啦。

还有在容易下冰雹的地方,火箭弹也能发挥作用,不让冰雹砸坏农民伯伯的庄稼呢。

现在是不是对增雨防雹火箭弹的构造有了一点了解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一、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设备作业装备主要有三种:1、地面播撒装置,即采用地面烟炉的方法靠上升气流将催化剂微粒送入云中2、飞机播撒方式或烟弹发射装置3、高炮和火箭二、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的组成组成主要有火箭发射架、火箭发射控制器、增雨防雹火箭弹1.发射架:CF4-1、QF-1、WR-98、WR-98/1D2.控制器:YD-1YD-3 WR-13.火箭弹:BL-1、WR-1、WR-98等三、河南省的现状四、发展趋势1.火箭使用将越来越多。

2.品种多样化。

3.火箭-雷达-计算机相结合的自动化增雨防雹体系。

第二章火箭弹第一节火箭弹的构造和原理一、构造1.战斗部:装有高效催化剂及点燃高效催化剂的延期点火具2.安全装置(自毁装置)自毁装置:有烟火剂和延期管伞:降伞药和开伞装置3.发动机:火箭的动力装置,有符合推进剂和发动机点火具4.尾翼:二、工作过程三、主要参数第二节火箭弹的标识1、BL-1火箭弹的标识2、WR系列火箭弹的标识第三节火箭弹的检测一、检查内容:火箭弹的包装、火箭弹、火箭弹的点火线路等二、检查方法1、外观检查:2、点火电路电阻检查第四节火箭弹的运输、收发和贮存、使用一、火箭弹的运输规定(一)火箭弹的运输,要有专人负责押运,装卸时,禁止拖、拉、扔、投,防止碰撞。

(二)装运火箭弹的车辆,禁止装载易燃品,零散的火箭弹必须装箱,且应横放于车厢内(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保证行进中弹药的稳固,堆放高度不应车厢板。

(三)运输时应用篷布盖好,一般要一站到库;若中途休息。

汽车应停在远离居民区和火源处;下雨时须防雷击,禁止将车辆停在高大建筑物或大树下。

二、火箭弹的保管规定(一)火箭弹要有专用库房存放,原则上应委托军队、地方武装部或公安机关保存。

(二)自行建造库房要符合如下要求:1.库房应远离生活区,周围不准堆放杂物和留有高草。

2.库房要防火、防盗、防潮、防雷击和防暴晒。

3.库房要具备“二铁一器”(铁门、铁窗、防盗报警器),报警器要与公安部门联网,落实“双人双锁”及二十四小时巡查、登记制度。

4.库房窗户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一人高一上;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并具备防止从外向内投火种或杂物的设施。

5.库房要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对器材进行检修、更换。

6.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7.库房的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室外。

8库房内不允许堆放杂物,严禁烟火,禁止使用油灯、蜡烛照明。

9.库房应保持干燥,当室外温度高于30度或低于零下10度、湿度在80%以上时禁止通风,以防潮湿。

10.炮弹、火箭弹不得混堆。

堆放时做到“一垫五不靠”,即下面垫枕木,四周不靠墙,上面不靠顶(堆垛高度不超过2米),以免受潮。

弹药箱有标志的一侧朝外,以便检查和使用。

11.定期清点数量,检查质量,严格登记、统计和报告制度。

三、火箭弹的使用规定(一)严格遵守启封、开箱规定,坚持做到“用旧存新”、“用零存整”的原则,使用时尽量少启封炮弹或火箭弹。

(二)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炮弹、火箭弹,若炮弹引信风帽损坏或从1.5米高处落下,或超过使用期限及药筒裂缝时严禁使用。

(三)严禁用实弹联系压弹。

(四)出现炮弹不发火的情况时,应用退弹器退弹。

严禁用洗把杆或其它工具从炮口向后捅,以免发生事故。

(五)对破损弹、哑弹、过期弹药及时收回,统计保管和销毁。

第三章火箭发射架第二节火箭发射架的结构1.定向器:有导轨、固定框、连接支座等组成2. 高低机:3.方位机4.底座第三节火箭架的检测一、定向器1.导轨外形:目测导轨外形有无损坏、表面有无锈蚀。

2.单轨内包圆直径:45度时芯棒的滑落。

3.挡弹器:无锈蚀、无损坏、无变形。

二、高低机1.检测外观2.传动部分3.锁紧机构三、方向机1.调整机构检验2.锁紧机构检验。

第四章火箭发射控制器二、外形机功能1.数字显示屏:显示外线路电阻2.检测状态指示灯:指示仪器处于检测状态。

3.电压表:显示发射电源电压。

4.发射电源:控制发射电源电路工作。

5.四通道检测开关:依次按个通道显示各通道电阻值6.四通道发射按钮:按下按钮发射对应通道的火箭弹。

7.充电状态指示灯:充电时指示灯亮。

YD-3发射控制器区别:•电源为8节1.5V的2号干电池;•总开关为钥匙;•面板上有一个电压正常指示灯。

三、发射控制器的检测(YD-1型)1.开关按钮检查:无卡滞、复位正常2.充电状态检查:接通电源后,充电指示灯亮。

3.12V电压指示检查4.电阻数字显示检查第一节作业站点一、炮位设置1.炮位应设置在增雨防雹的上风方。

2.增雨炮站设在干旱多发区。

防雹炮站设置在移动路径上。

3.四周开阔没有高大建筑,远离居民区1000米以上。

4.交通、通信方便。

5.远离磁场和高射频区。

6.作业点要固定。

7.作业点一经选定,将作业点的名称、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报省人影办。

二、安全措施1.严格火箭年检制度。

2.严格空域申报制度。

3.作业站点设置警戒标识。

4.严格操作规程。

四、安全区及禁区禁区:以发射架为基准,发射架前方180°内、半径300米的扇形区内和后方120°内、半径30米范围内。

安全区:30米以外的安全区。

五、发射方位的标定用指北针或GPS定位仪进行测量,主要是为了方便夜晚作业,流动作业站点设立一个标识,减少每次方位标定的麻烦。

第二节增雨防雹火箭系统操作程序一、人员分工火箭操作系统要求2-3人,作业过程中要分工明确,协同作战。

有条不紊。

二、发射程序1.先期准备2.上弹3.检测4.发射5.撤场准备6.作业结束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将总电源开关和发射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检查电压表示值为12V。

2.在装弹退弹时必须关闭总电源开关。

3.YD-3发射控制器使用的电池为高能量金属皮的电池。

4.不能新旧电池同用。

5.运输时不能将钥匙插在总电源开关上。

6严禁使用已破损的发射控制器作业。

第三节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的维护保养1.每次作业后要擦拭干净,定向器的导轨应涂防锈油。

2.定向器不得碰撞、堆压,以防变形。

3.发射控制器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作业结束,必须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元器。

4.雨天作业,防止雨水渗入,雨淋过的发射控制器严禁开启电源开关,待控制器内部水分蒸发干后,方可开启电源检查。

5.发射控制器连同电缆要存放室内。

6.不要频繁按发射按钮或长时间按住不放。

7.运输和储存时按钮、开关和接口营处于自然状态。

8.使用交流电的电源电压为220±20V。

第四节故障处理一、火箭弹的故障处理(一)BL系列1.火箭弹留轨:火箭短路或断路;接触不良;电压不足。

2.炸架:不能使用,联系厂家维修。

(二)WR1.火箭弹留架:电源电压不足;导电触片不良2.留架燃烧:发动机故障二、发射控制器的故障处理1.打开显示屏无显示,指示灯不亮。

2.打开开关,再按下发射电压开关电压不满足要求。

3.充电后,电压始终不满足要求。

更换电池4.打开总电源开关,显示屏显示“LOW BA T”或无显示,更换9V电池。

5.检查各通道电阻时,显示屏显示“1”:电缆线未接好;外线路短路;火箭弹断路。

6.检查各通道电阻时显示屏显示大于规定的199.9欧姆:电缆线接触不良;外线路故障。

7.检查各通道电阻时显示屏显示小于规定的下限:发射架电源线短路;火箭弹短路。

8.按下发射按钮发不出去:线路故障9.插上充电插座,状态指示灯不亮:断线或未插好。

第六章增雨防雹火箭系统的应用一、人工增雨防雹的作业流程1.注意气候资料统计,确定作业需求。

2.每天注意天气预报,决定作业时段。

3.根据天气系统的影响提前进入作业阵地,同时上报省人影办。

4.雷达监测,注意本辖区内的云溪变化。

5.根据雷达图云系移动,确定作业站点,提前申请空域。

6.空域批复后,下达作业指令:方位、射角、用弹量等内容。

7.作业后及时回复。

二、目测云层1.云的分类:层状云、积状云2.冰雹云的识别(1)听雷声:冰雹云的雷声沉闷并连续不断,类似山间的流水或飞机声。

(2)看闪电:冰雹云多横闪,频繁连续不断。

(3)辩云色:云底呈粉红色或土黄色。

(4)测云滴:铜钱大的雨滴,稀少而凉。

(5)识云态:云底扰动强烈,滚轴状明显。

(6)看云并:开始几块云合并成一大块云。

三、作业部位增雨防雹作业时,一般是打云头,云腰和云心。

云心则是冰雹生成的地方。

有的也称为“穴道”。

四、射击方向修正1.顺风作业时,风使火箭弹抬头,需要调低仰角。

2.逆风作业时,风使火箭低头,需要调高仰角。

3横测射击时,火箭偏向风的去向。

五、影响区域影响区域并不在火箭作业站点,而在作业点的下风方,进行对比时看作业点的下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