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代谢》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类代谢PPT课件

糖类代谢PPT课件

编辑版ppt
17
(一) 同多糖
• 1. 淀粉(分为直链 淀粉和支链淀粉)
• 直链淀粉以(14) 糖苷键聚合而成。呈螺 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编辑版ppt
18
• 支链淀粉中除了 (1→4)糖苷键构成糖链以外,在支点 处存在 (1→6)糖苷键,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Amylopectin
编辑版ppt
(手性)碳原子。 • 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
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该羟基在Fischer投影式右 侧的称为D-型,在左侧的称为L-型。
编辑版ppt
8
CHO H C OH
CH2OH
D-甘油醛
CH2OH CO CH2OH
二羟基丙酮
CHO H C OH
CHOPO32-
3-磷酸甘油醛
糖类化合物代谢
• 糖类化合物
• 糖的合成与分解
• 糖酵解
• 三羧酸循环
• 乙醛酸循环
• 磷酸戊糖途径
编辑版ppt
1
糖类化合物
糖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葡萄糖
果糖
编辑版ppt
2
通式:Cx(H2O)y
Name 三碳糖(Triose) 四碳糖(Tetrose) 五碳糖(Pentose) 六碳糖(Hexose) 七碳糖(Heptose) 八碳糖(Octose)
• 后缀 – -ose, -saccharide or -glycan • Glucose(葡萄糖),Fructose(果糖), Galactose(半乳糖), Sucrose(蔗糖)…
编辑版ppt
5
糖的分类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糖代谢(共84张PPT)

糖代谢(共84张PPT)
XI. 乙酰辅酶A
反应列表

反应类型
1. 乌头酸酶
脱水
2. 乌头酸酶 3. 异柠檬酸脱氢酶 4.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水合 氧化 脱羧
5.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 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7. 琥珀酸脱氢酶 8. 延胡索酸酶 9. 苹果酸脱氢酶 10. 柠檬酸合酶
氧化脱羧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 水合 氧化 加成
O R C COO-
TPP-酶A(E1)
O R C S L SH
CoA SH
OH
S 酶B( E2 ) SH
O
CO2
R CH TPP
L S
L
R C S CoA
SH
FADH2
FAD 酶C(E3)
NAD+ NADH+H+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简图
(2)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乙酰CoA与草酰乙酸(三羧酸
生成的NADH和FADH2 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生成ATP,是葡萄糖 分解代谢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
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
NADH + 10H+ + 2FADH2 + 4ATP
按照每分子NADH产生3分子ATP,1分子FADH2产生2分子ATP计算, 1分子葡萄糖分解代谢成CO2和水共产生38分子ATP
又与发酵紧密联系,又称糖酵解或无氧分解。 (2)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 此过程的第一个物质为三元羧酸-柠檬酸,通常称为三羧酸
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又称 为有氧分解。

糖类代谢PPT课件

糖类代谢PPT课件

CH2OH O O PO32H H OH H H OH H OH
H2C O PO32O OH H H OH H H OH H OH
CH2 O PO32CH2OH O H HO H OH H OH
CH2 O PO32H H OH H2C O PO32O HO H OH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C4H8O4
C5H10O5 C6H12O6 C7H14O7 C8H16O8
例外:甲醛(CH2O)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 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等。
糖的生物学功能
• 1. 能源:淀粉和糖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 2. 结构物质: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细菌细胞 壁的肽聚糖; • 3. 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 • 4. 识别信号分子:参与分子和细胞识别、细胞粘 附、糖复合物的定位和代谢等。
麦芽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
CH2OH O H H OH H OH
CH2OH O OH H 1 H OH H H H OH
H O
4
H OH
β-半乳糖
α-葡萄糖
乳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β,α-1,4-半乳糖苷)
乳糖和麦芽糖有半缩醛羟基,因此具有还原性。 • 蔗糖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是非还原糖。
常用单词、前缀和后缀
• 单词 – sugar, carbohydrate,saccharide… • 前缀 – Glycobiology, Glycoconjugate, Glycoprotein, Glycolipid… • 后缀 – -ose, -saccharide or -glycan • Glucose(葡萄糖),Fructose(果糖),Galactose (半乳糖), Sucrose(蔗糖)…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枢 纽。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又是物质 合成的起点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糖类分解代谢》课件

《糖类分解代谢》课件

双糖的种类和来源
总结词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糖类,常见的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详细描述
蔗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甘蔗和甜菜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物中,乳糖主要存在于动物乳汁中。
多糖的种类和来源
总结词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糖类 ,常见的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
VS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是动物体内维生素C合成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物质合成 提供原料。
05 糖类分解代谢的调节
激素对糖类分解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
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降低血 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 高血糖水平。
肾上腺素
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 高血糖水平;同时抑制胰岛 素分泌,进一步升高血糖。
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 和脂肪酸,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酶的作用
消化酶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管分泌的酶类物质 ,能够催化食物分解反应。
糖类的消化过程 糖类的消化方式:通过唾液、胃酸和胰液中的酶 类物质进行分解。
详细描述
淀粉是植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存 在于谷物、薯类和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 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存 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功能的 重要营养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 和全谷类食物中。
03 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03 糖类的消化产物: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 糖。
糖类的吸收过程
吸收部位:小肠。

生物化学 --糖代谢(共32张PPT)

生物化学 --糖代谢(共32张PPT)
新陈代谢
同小分化子作物用质合成大分子的需能过程
中间代谢
大异分化子分作解用成简单小分子的放能过程
Top
1
2
3
4
糖代谢概述 糖原的代谢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磷酸戊糖通路 糖异生
糖代谢与其 他代谢关系
第一节 糖类的一般概况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双糖: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组成, 乳糖、蔗糖等.
CH3
丙酮酸
COO HC OH + NAD+
CH3 乳酸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 甘油酸1,3-二磷酸
丙酮酸
无有氧条条件件
NADH
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分解
乳酸
NADH经呼吸链生成水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
糖异生
乳酸
乙醇
NADH
乳酸发酵
NADH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 脱羧酶 乙醛
乙醇发酵
糖酵解途径汇总Βιβλιοθήκη HOCH 2C O P O OH
HC OH HO
H 2C O P O OH
3-磷酸甘油醛
上述的5步反应完成了糖酵解的准备阶段 。酵解的准备阶段包括两个磷酸化步骤由六 碳糖裂解为两分子三碳糖,最后都转变为甘 油醛3-磷酸。
在准备阶段中,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能量 ,与此相反,却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以下的5步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磷酸
3113-PPii
3 生成甘油酸2-磷酸
4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ATP
ATP
5 生成烯醇式丙酮酸 6 生成丙酮酸
⑹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甘油酸1,3-二磷酸
O

生物化学糖类代谢 PPT资料共63页

生物化学糖类代谢 PPT资料共63页

nG-1-p+少量葡萄糖
2.2 糖原的分解 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1,6糖苷键
-1,4-糖苷键
糖原的磷酸解
磷酸化酶(催化1.4-糖苷键断裂) 三种酶协同作用: 转移酶(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
脱枝酶(催化1.6-糖苷键断裂)
糖 非还原端 原 磷 酸 解 的 步 骤
最终产物是G和1-P-G
脱支酶(R酶):水解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作用后留 下的极限糊精中的1.6 -糖苷键。不能直接水解支链淀粉内 部的α -1,6糖苷键
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是淀粉水解的最后 一步。 •淀粉的彻底水解需要上述水解酶的共同作用,其最终产物 是葡萄糖。
α -淀粉酶
β -淀粉酶
β -淀粉酶
麦芽糖酶
影响酵解的调控位点及 相应调节物
调控位点
激活剂
抑制剂
a G激酶
ATP
G-6-P
ADP
b 磷酸果糖
ADP
ATP
激酶
AMP
柠檬酸
(限速酶) 果糖-1,6-二磷酸 NADH
c 丙酮酸激酶 果糖-1,6-二磷酸 ATP
Ala
糖原(或淀粉)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a 葡萄糖
6-磷酸果糖
b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21,3-二磷酸甘油酸
规律:主要通过调节反应途径中几种酶的活 性来控制整个途径的速度,被调节的酶多数为 催化反应历程中不可逆反应的酶,通过酶的变 构效应实现活性的调节,调节物多为本途径的 中间物或与本途径有关的代谢产物。
23-磷酸甘油酸
2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小分子 大分子

糖类代谢PPT课件

糖类代谢PPT课件

吸收速率
不同糖类的吸收速率不同, 如葡萄糖的吸收速率较快, 果糖较慢。
吸收部位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但结肠也有一定的吸收功 能。
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饱腹感与饥饿感
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 糖。
饱腹感激素如GLP-1和饥饿感激素如 ghrelin对食欲的调节。
肝糖原与肌糖原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 血糖稳定,肌糖原则储存葡萄糖。
感谢观看
THANKS
三羧酸循环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34分子ATP,其中1分子ATP来自乙酰 CoA与草酸乙酸结合的反应,其余33分子ATP来自其他三个步骤催化的 反应。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定义
氧化磷酸化是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方 式。
氧化磷酸化步骤
氧化磷酸化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催化的反应。电子传递链将 NADH和FADH2的电子传递给氧,生成H+,同时生成ATP。
02
糖原的合成需要限速 酶
糖原的合成酶是糖原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激素 、血糖水平等。因此,糖原的合成速 度受到限制。
03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相 互制约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相互制约的过程 。在血糖水平升高时,糖原的合成增 加,而在血糖水平降低时,糖原的分 解加速。
蔗糖和淀粉的合成
蔗糖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贮存光合产物 的形式,也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 式。蔗糖合成酶是蔗糖合成的关键酶。
化的反应。
三羧酸循环
01
三羧酸循环定义
三羧酸循环是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
要方式。

《糖类代谢 》课件

《糖类代谢 》课件

糖类代谢的调节机制
神经内分泌调节
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协同 作用,调节血糖水平。
糖原质量调节
胰岛素和葡萄糖调节糖原的 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维持内 部状态稳定。
代谢功能修复
呼吸氧化磷酸化代谢过程中 少量ATP产生,缺氧和能量 短缺可以通过ANS调整血糖 使细胞正常代谢。
糖类代谢和常见疾病
糖尿病
糖代谢失调导致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
肥胖症
正常代谢功能失衡导致能量摄 入和消耗之间的差异过大,引 起体重增加的症状。
牙齿腐烂
口腔中的细菌在糖类的作用下 筛选出有害酸类,对牙釉质进 行破坏性作用。
总结和提问
糖类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调节机制
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代谢
失调会导致疾病。
知识提问
你是否了解糖类代谢造成的疾病?
2
小肠
胰岛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3
血液循环
单糖进入血液后,运送到细胞中使机体产生活动所需的能量。
糖类代谢的重要途径
1 糖酵解
将糖转化为能量产生的过程。
2 糖异生
将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提供血糖持续稳 定的途径。
3 糖元循环
4 糖原质量调控
保证葡萄糖内糖原合成、 分解和使用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糖类代谢
糖类代谢是我们身体的基本代谢过程之一,对于人体能量供应及调节具有重 要的意义。
糖类的分类和组成
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是最常 见的单糖。
双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是最常见 的双糖。
多糖
淀粉、糖原、纤维素是最常见 的多糖。
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1
嘴巴和胃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中尤为重要。胃酸破坏酶,短小的 多糖和双糖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单糖。

生物化学糖代谢(共110张PPT)

生物化学糖代谢(共110张PPT)

(三)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指在线 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 ,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是 德国科学家Krebs于1937年提出的,于1953年获诺 贝尔奖。该循环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不仅是糖分 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 主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该酶活性中心对ATP的Km低,别构中 心对ATP的Km高。因此低浓度时ATP与 活性中心结合发生酶促反应,而高浓度 时ATP可以与别构中心结合,从而抑制 酶活。
(2)受到柠檬酸、脂肪酸别构抑制
这两种物质合成的原料间接来自糖酵解。
(3)果糖-2,6-二磷酸对EMP的调节
当血液中糖水平降低时,激活胰高血糖素释放于血液中 ,启动cAMP级联系统使PFK2/FBPase2多肽上特定的一个 Ser残基磷酸化、PFK2抑制,使F-2,6-BP水平降低,从而 降低EMP水平。反之,当葡萄糖水平高时,蛋白磷酸酶水 解PFK2/FBPase2上磷酸导致F-2,6-BP升高,提高糖酵解的 速率。
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行 ,一分子葡萄糖(glucose)分解后净生 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H+)。
两分子(NADH +H+)在有氧条件下可进
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产能,共可得 到2×2或者2×3分子ATP。故第一阶段可 净生成6或8分子ATP。
淀粉磷酸解
(2)糖原
动物淀粉,主要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中。
(3)纤维素
(4)果胶物质
双糖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逆反应,葡萄糖激酶是酵解过程中第一个调节酶。
精选课件ppt
10
(1)糖原分解生成6-磷酸葡萄糖
糖 原 (Gn)
磷酸化酶
H3PO4 糖 原 (Gn-1)
HO CH2
OH
O OH
O P O CH2
OH OH
OP O
OH
OH HO
OH OH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O
OH OH
(glucose-1-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精选课件ppt
11
(2)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6-P-F)。
这是一个同分异构化反应,由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所催化。 这一步酶促反应将羰基键C1移至C2,为C1磷酸化作了准 备。反应中间物是酶结合的烯醇化合物。
精选课件ppt
12
(3)F-6-P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F-1,6-2P),催化此反应
甘油醛-3-磷酸氧化产生的高能中间物最后转化成甘油 酸-3-磷酸并产生ATP,这是酵解过程中第一次产生ATP的 反应,也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因为一分子葡萄糖产 生2分子三碳糖,因此共产生2分子ATP。
精选课件ppt
18
甘油酸-3-磷酸转变成甘油酸-2-磷酸,催化此反应的酶为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第四章 糖代谢
精选课件ppt
生物化学 1
教 容学

糖在动物体的一般概况 糖的分解供能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糖原 糖代谢各途径之间的联系
精选课件ppt
2
第一节 糖在动物体内的 一般概况


糖的生理功能 糖代谢概况


精选课件ppt

3
一、糖类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供给能量:糖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人体所需
精选课件ppt
4
二、糖代谢概况
动物体内糖的来源:
由消化道吸收:主要是饲料中的淀粉及少量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在消化道转化为葡萄糖等单糖被吸收。
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动物体可以由非糖物质合成糖,称为糖的异生 作用。
动物体内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消化管中的葡萄糖由小肠吸收,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通过肝 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糖送到各组织细胞,供全身利用。
已糖磷酸酯生成 丙糖磷酸生成 丙酮酸生成 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精选课件ppt
9
第一阶段:已糖磷酸酯生成(活化):
在这个阶段,葡萄糖或糖原经磷酸化转化成果糖1,6二磷酸,为分解成两分子的丙糖作准备。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催化反应的酶是已糖激
酶。
已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6-P-葡萄糖,是一个释放大量自由能的不
葡萄糖在细胞内主要分解供能,多余的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合成糖 原暂时贮存;或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物质。过多的葡萄糖当超过 肾糖阂值时,则由尿排除。
精选课件ppt
5
血糖:血液中所含的糖,除微量半乳糖、果糖及其磷酸酯外,几
乎全部是葡萄糖及少量葡萄糖磷酸酯。因此,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所 含的葡萄糖,分布于红细胞和血浆中。
每种动物的血糖含量各不相同,如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糖浓度 为100~120mg%或 3.9~6.1mmol/L(葡萄糖氧化酶法)。 但对每种动物而言血糖浓度是恒定的。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是在神 经、激素和肝脏组织器官的调节下,使其糖的来源和去路互相平衡而 达到的。
精选课件ppt
6
第二节 糖的分解供能
甘油酸变位酶的催化机理与葡萄 糖变位酶相似。
精选课件ppt
19
精选课件ppt
15
丙酮酸生成(氧化,转能)
此阶段是糖酵解中氧化并产生能量的阶段,有两步直接产 生能量的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由ADP转变成ATP贮存。
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甘油酸-1,3-二磷酸,由甘油醛磷酸脱 氢酶催化。
甘油醛-3-磷酸的氧化是酵解过程中首次遇到的氧化作用, 反应中同时进行脱氢和磷酸化反应,并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 新分配,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氧化分解供应的。1克葡萄糖在 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释放能量1.67×104焦耳。
供给碳源:糖分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提
供合成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所需要的碳架。
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
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 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的 糖蛋白,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
醛缩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平衡倾 向于醇醛缩合成果糖-1,6-二磷酸一侧。但在细胞内,由于正 反应产物丙糖磷酸被移走,平衡可向正反应迅速进行
精选课件ppt
14
二羟丙酮磷酸与甘油醛-3-磷酸的相互转化。
在磷酸丙糖中,只有甘油醛-3-磷酸能继续进入酵解途径。 二羟丙酮磷酸则不能,但是它可以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 下迅速转化成甘油醛-3-磷酸。这样,由一个分子的FDP便可 形成2分子的甘油醛-3-P。
教 糖酵解
学 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柠檬酸循环 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的ATP

精选课件ppt
7
一、糖酵解
糖酵解即糖的发酵分解,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 条件下被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ATP的一系列反应。
L.Pasteu
E. Buchner
精选课件ppt
A.Harden
8
酵解的化学过程
酵解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从糖原或葡萄 糖开始,分别包括12~13步化学反应,每一步反应都有相 应的酶来催化,有些反应还需要相应的辅助因子。为了叙 述方便,划分成四个阶段:
精选课件ppt
16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作用机理: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
每个亚基牢固地结合一个分子的NAD+,并能独立 参与催化作用。亚基中第149位的半胱氨酸残基的 -SH是活性基团,NAD+的吡啶环与活性-SH基很 近,共同组成酶的活性部位。
精选课件ppt
17
甘油酸-1,3-二磷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了磷酸甘油酸和 ATP,催化这个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 。
的酶为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是一个典型的别构酶。此酶所催化的反应是 一个不可逆的放能反应。这一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反应步 骤,糖酵解的整修过程进行的速度受到此酶的限制。因此, 称为限速酶。
精选课件ppt
13
丙糖磷酸生成(裂解):
在此阶段,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两个分子的磷酸丙糖。 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 催化此反应的酶为醛缩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