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合集下载

2词语二轮复习教案

2词语二轮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二轮复习教案合肥六中毛汉竹一、《考试说明》内容及要求1.表达应用 E2.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

二、近五年安徽高考命题趋势查看近五年年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词语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考点之一,且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以及个别熟语的运用,但2012年高考中却出现了一个连词的考查,这个现象务必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但是纵观历年考题,对成语的考查任是重点,它的重要性无须多说,从高考对它考查的稳定性上可窥一斑。

三、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一轮复习期间的四次诊断性测试学生们的答题情况看,该考点的失分率很高,主要原因还是辨识成语的基本方法掌握不牢,加上训练题量不够,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

四、教学重点与教学策略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薪尽火传、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在该考点上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我们除了要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多接触语文材料,掌握运用成语的规律,还要加强积累,培养语感,掌握辨识成语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下面介绍一些辨析识记成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补益。

五、专题教学主要内容:(1)、区别感情色彩大家知道,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可划为褒、中、贬三类。

成语是由词语形成的固定短语,在使用过程中当然也会附着上某种感情色彩。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复习目标1、熟悉成语辨析题的命题特点;2、熟悉成语辨析的四个方面。

自主复习一、成语略解: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二、考纲解读1.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1)成语题属容易题。

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2.将会怎么考: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1)考查重点明确。

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

尤其突出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1. 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

四:如何复习备考: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

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

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

近义成语。

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

积累的四大途径:随时记忆,积少成多追本溯源,了解出处合理联想,举一反三课外训练,巩固落实2、把握语境是关键。

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

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

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词语的搭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副词与动词等。

3. 词语的辨析: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并讲解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词语使用的心得体会。

3. 练习法:设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正确使用词语。

2. 讲解与分析:讲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和搭配,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使用词语的方法。

3. 课堂练习:设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记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词语使用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提高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及其用法。

2. 积累并整理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提高词汇量。

3. 选做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观察日常生活中他人的语言表达,注意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辨别和运用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七、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结构、成语的来源和分类。

2. 成语的搭配:成语与成语的搭配、成语与词语的搭配。

3. 成语的辨析:成语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并讲解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成语使用的心得体会。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属于考纲中的表达应用层级。

对于近义实词,要了解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虚词,主要考查对句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以往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8年发生变化,改为以语段综合(本书专题四详解)的形式进行考查。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1.(2016课标全国Ⅰ,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C2.(2015课标全国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新版本)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精品教学案

(新版本)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精品教学案

【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纲解读】【真题共赏】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3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晋朝时期,太傅谢安问众子侄:“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形容对象错了。

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褒贬不当。

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形容对象错了。

2、(2012全国大纲卷,第2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03 正确运用词语【2024年高考考纲解读】“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个必考点。

实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实力主要是指在确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运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主要是成语)的实力。

所谓“词语”,一是指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中的近义词、虚词和熟语;二是规范的词语,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

所谓“正确运用”,一是考查“运用”是否正确,二是在“运用”中考查。

本专题只涉及辨析近义实词,弄清易混虚词。

1.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的辨析和运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运用。

常见的命题形式包括推断词语运用正误、选出访用恰当的一组词语的选择题,干脆依据语境填空的主观题。

2.既有对实词或虚词的单独考查,也有将二者合并(或与成语三者合并)考查的形式,后者更趋成为主流。

3.特殊留意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实力,设题时,常有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很大。

4.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5.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方面。

6.语料均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

7.要留意熟语和实词、虚词的综合考查。

【重点、难点剖析】一、正确运用实词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驾驭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显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

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

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微小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属于考纲中的表达应用层级。

对于近义实词,要了解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虚词,主要考查对句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以往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8年发生变化,改为以语段综合(本书专题四详解)的形式进行考查。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1.(2016课标全国Ⅰ,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C2.(2015课标全国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全面复习精讲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辨别并正确运用各种词语(包括熟语)。

3. 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高考真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

2. 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分析。

3. 典型例题分析:辨别并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4.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

5. 课堂练习: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包括熟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高考语文考试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分析:分析常见词语(包括熟语)的误用类型及原因。

4. 示例: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答案,分析其错误类型,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语文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词语(包括熟语)积累活动,如制作词语卡片、进行词语接龙等。

2.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加深对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提高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词语运用的敏感度,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考常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词语辨析和运用的技巧。

3. 典型例题解析。

三、教学过程1. 讲解高考常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分析词语辨析和运用的技巧。

4. 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词语辨析和运用的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词语用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通过即时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词语辨析和运用的掌握情况。

3. 长期跟踪:观察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词语的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

2. 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的练习题。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词语的用法和搭配信息。

教学时长:1. 讲解词语用法和搭配:2课时2. 练习和例题解析:1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讲解词语用法和搭配1. 引入:介绍高考词语题的考查重点。

2. 讲解:分析高考常见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二课时:练习和例题解析1. 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解的词语用法和搭配。

2.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例题解析: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

六、教学案例分析1.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词语的用法和搭配,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

2. 提供一些常见的错误案例,让学生识别并改正。

七、词语辨析技巧1. 介绍词语辨析的方法和技巧,如从词义、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

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辨析技巧,提高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八、练习与反馈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9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教案)(教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9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教案)(教师)

【考纲解读】熟语的考查,一般是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时,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从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讲;通常,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两用熟语的意义和用法。

如“想入非非”和“灯红酒绿”等。

熟语考查一般具有两个特点:①结构上的稳定性。

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意做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但是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

②意义上的整体性。

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剧本”。

【专题突破】1.高度重视积累,确切掌握词义在积累方面,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

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积累是为了运用,确切地掌握词义尤其关键。

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

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

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

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

比如: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
答案:(1)×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 事十分熟悉。褒义词。在这里属褒贬误用。
(2)×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多为贬义。此处语境并没有体现出 贬义,且用“连篇累牍”修饰“电视剧”也不恰当。
13
4.着眼语境,谨防重复和矛盾 成语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要和句子氛围相协调,有的要和人称相对 应,有的意义要和句子语境相吻合。同时,还要考虑成语意义和语境的意义是否有重 复,是否前后矛盾。成语也是词语,也有一般词语的语法属性,比如修饰语与名词中心 语能否搭配,动词和宾语能否搭配,动词后能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 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 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
20
即学即练
20.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正误并加以分析。 (1)张先生的书画登.峰.造.极.,妙绝一时,作品绝非民间所能仿作临摹得来。( ) (2)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 青海境内,全长约 2500 公里,龙.飞.凤.舞.,古人称其为中华“龙脉之祖”。( )
21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登峰造极”本指登上山峰,到达绝顶。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 深精绝。也可用为贬义词,指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 (2)√ “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还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一)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一)学案

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一)课前预习案一、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停泊.湖泊.屏.退屏.蔽躯壳.脑壳.逮.捕力有未逮.舌苔.苔.藓扫.帚扫.地解剖.莘莘..学子行.伍感慨系.之间.不容发症.结症.状创.痛创.造呼吁.长吁.短叹二、字形: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或填写汉字朋比为肩寥若辰星名门旺族文诌诌真缔谛造九洲做揖悬梁刺骨一诺千jīn( ) 死皮lài( )脸鼎lì( )相助 lán( )天白云美lún( )美奂痉luán( ) 水lónɡ( )头额shǒu( )称庆金榜tí( )名谈笑风shēnɡ( ) zhàn( )水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7)取之无禁,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_。

(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复习目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本节重点】: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辨析;一、【高考链接】[例1](2010·山东高考)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
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在运用
时要注意。
两“明确”避免褒贬误用
3、用错对象成语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 的指群体。其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专用 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对成语所适用的对象 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出现张冠李戴、用错对象的问题。用错对象是成 语题常见的考查角度之一,在解题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两“分清”避免用错对象
(二)辨析虚词的角度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连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 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辨析角度
举例
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 好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虚词
①刚才——刚刚(名词) —偶尔(形容词)
(副词)②偶然— (副词)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
4、谦敬错位谦辞是人们在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 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用于 师长、上级等。成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分辨不清,就可 能导致谦敬错位。谦敬错位是成语题常见考查角度之一,答题时 应注意。
5、语意重复句子上下文中已有与成语意思相同的表述,导 致成语语意与上下文重复。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 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视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 错误。语意重复是成语题常见考查角度之一,答题时,应从以 下方面入手。
例词 分析 词汇 较大 词语 较小 供养 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示例 英语词汇 “高考”是个词语 供养老人
抚养 指爱惜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抚养孩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目标要求】词语的使用涉及到实词、虚词和熟语,而熟语又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格言等。

不管是什么词语,要正确使用必须要掌握词义,包括他的实在意义和语法意义。

前者对广大考生来说问题不大,而后者则需要有厚积薄发的功夫。

这也是大家感到得分困难的根本原因。

不过,从客观上来看,正确理解并正确使用字词,要求每一个考生把常用的多义词全掌握是不太现实的;从主观上来看,死记硬背一些词义也是不得要领的复习方法,因为语言具有情境性的特点。

《考试说明》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级。

“使用” 一词表明高考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而不考词语的结构、词性等知识。

熟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它的提出要比以前单纯的考成语范围要广,有时候这类词语还在应用文和病句的修改中予以渗透。

可见,作为语言材料的词语是整个复习的“重头戏”。

【网络透视】语言中除开少量的绝对同义词(即等义词)外,实际上所有近义词和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必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有所区别。

词语的考查形式主要的采用近义词的选用,xx年则大有反朴归真的意味,直接考查词语解释,虽然这一导向有争议,但它实实在在揭示了词语运用所依赖的基础,那就是必须以理解词语为根本。

一般地说来,词语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积累。

一、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1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最初的意义,而词的基本义是指词在现在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意义。

大多数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如“信”本义是“诚实”,基本义也如此。

2 .词的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后形成的意义,女口“引”本义是“拉开弓”,后引申为后退、延长和引导等。

3. 词的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它是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

如:“铁”的基本义是一种坚硬的金属,比喻义如“坚硬”(如“铁拳”)、“确定不移”(如“铁的意志”)。

又如“纸老虎”的本义是“纸做的老虎”,比喻义则是“表面强大、凶狠而实际上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

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用实词、虚词、成语等。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是否恰当,并掌握词语运用类题目的一般答题规律和技巧。

3.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将有关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运用于高考考场实际中。

教学重点: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用实词及判断实词、成语使用的正误。

2.掌握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词语正确使用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式:
1.从高考真题的分析中总结高考命题方法及趋向;
2。

通过精讲、精练典型试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先看下面一封家书: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
您好!
见字如面,您老身体是否茁壮成长?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奋不顾身地学习。

日前,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

您批评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
万寿无疆!
您青梅竹马的儿子:
王强
年月日同学们一定会笑话这封所谓的家书,为什么呢?因为王强同学不懂成语的含意,就滥用
成语,导致了笑话。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成语、实词、虚词等的正确使用对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呢。

请与老师一起走进词语的世界。

二、正确使用词语的解读。

“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是就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言的。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首先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此前提下,能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意义作用。

为此,我们要了解把握词义的方法,熟练掌握比较词义的技巧。

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涉及到使用实词虚词的常是以下几种题型:单纯的词义解释辨析;结合语境同义词辨析(包括实词虚词),而又以后者为多见。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词语是建筑材料,没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语法修辞都无从谈起。

要过使用词语这一关,必须体会积累词语选用词语的方法,掌握解释词语的技巧,了解辨析同义词的角度。

“正确使用词语”这个考点属表达运用类,能力层级为E组,几乎年年考,题量为1-2题,分值为3-6分。

就实词、成语而言,一是要掌握理解词义的方法,能分析词义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学会能根据语境来辨析词义,正确选择所需的词语;就虚词而言,主要是能正确运用虚词,掌握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从解题的技巧上来说,希望学生明了高考考查涉及到的题型及其特点,并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

三、真题揣摩。

走进高考,以高考真题来例析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四、词语运用的方法指津。

展示PPT。

(略)
五、查漏补缺。

学生提出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老师予以完善。

六、考点小结。

见PPT。

(略)
七、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见“跟踪训练”中的题目及有关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